手机阅读

最新南京景区导游词(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19:38 页码:11
最新南京景区导游词(模板12篇)
2023-11-12 20:19:38    小编:zdfb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在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范文和案例。希望下面这些范文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一

南京总统府是有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慕名而去参观,导游要做好。

解说词。

详细介绍总统府的历史典故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南京总统府。

导游词。

的范文,欢迎阅读!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

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19xx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0xx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0xx年。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

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清代总督署花厅),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

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两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两江总督始于康熙四年,管辖范围仅次于直隶。

这里看到的两江总督署大堂是根据史料模拟陈设的。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大堂两旁有一。

对联。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其意为: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两旁耳房,分文左武右,为休息室。

史料陈列馆门上横匾"清风是式"由乾隆所题,赐予总督于化龙。里面介绍了1842年以来近代史上11位有影响的总督。分四部分内容,即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仿制西学和辛亥风雨。另外,对总督仪仗也做了介绍。

出了两江总督史料馆向北,我们就来到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馆名由胡绳题写,分为天王宫殿(天王宝座)、天王书房和天王内宫三部分,是请苏州古建专家和工匠依当年形制仿建的,并用模型向人们展现了太平天国时天王宫殿的全貌。展览共分五部分,即定都天京、社会风情、兴政建制、天京内讧和天国倾覆,系统介绍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xx年的兴衰史。

现在我们就去总统府参观蒋介石和李宗仁当年办公的地方。经过走廊,来到一静谧小院。这幢两层小楼就是子超楼--国民政府的中枢办公楼。

子超楼为西洋式楼房,建于1934年,均采用进口建材兴建。这幢小楼共耗费银元十多万元。1935年底完工,1936年开始启用。民国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的是林森,他的字叫子超,所以将此楼命名为"子超楼"。1948年5月,蒋介石召开第一次国民大会,并被选为总统,故此楼又称"总统府办公大楼"。新中国建立后江苏省有关机构曾在此地办公。

现在我们就进入子超楼参观,请大家依照规定路线向前走。

一楼是文书局(第一局),管六科一室。它由政府文官处管辖,后由总统府秘书长领导,主要管理中枢文告、政令和玺印、文印。

二楼朝北两间为秘书长办公室。秘书长管文书局、政务局、印铸局、日常事务、重要文稿等。紧挨秘书长办公室的是副总统办公室--李宗仁办公室。李与蒋政见相左,派系不合,故此办公室形同虚设,李一直在傅厚岗官邸办公。南面套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共有三间。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一张特制的皮转椅,顶悬法国产的精美吊灯。办公室东间为蒋介石的休息室,配有卫生间。西间为书房和接待室。

三楼是新复原的国务会议厅,正北墙上有一汉白玉条石,上有林森亲笔书写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额上有孙中山像和中华民国国旗。南面墙上是蒋介石着大元帅戎装礼服像。屋顶有法国制造的吊灯,室内清一色长桌配高靠背皮椅。正中朝南是蒋介石的专席,此椅比其他的要大得多。国务会议组成人员一般为:正副总统、五院院长、当然委员和另设委员。每两周开会一次,主要讨论制订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政大计、财政计划预算、任免官员和总统交议之事等内容。

游客们:作为历史遗迹,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推翻元朝以后,1368年,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政权,为了笼络人心,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用来安置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到了1420xx年,这里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的王府,因朱元璋封朱高煦为汉王,故也称汉王府。

到了清代,清王朝把汉王府改建成两江总督衙署。康熙时,又把原来的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之职,掌管江南的织造业。正因为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保姆,所以曹氏家族当时非常富庶,曹寅也深得康熙信任和赏识,康熙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五次均住在江宁织造署。直到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家被抄,江宁织造署才不复往日的繁华,开始败落。到乾隆时,把织造署扩建为行宫,以西花园为基础建成了一个富丽宏伟的宫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用了3年时间,席卷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六省,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破南京,洪秀全于这年的3月28日人城。此后,将南京改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在此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行署扩建为天王府。于是,这里成了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中心。今天的总统府大厅就是当年天王府正殿金龙殿的遗址。当年的金龙殿,重檐圆顶,栋梁涂以赤金,绘有龙凤图案,四壁还画有龙、虎、狮、象等图案,可谓金碧辉煌,所以又称“龙凤殿”。1866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天京陷落,天王府被抢劫一空。当时攻打南京的曾国藩兄弟,为掩盖掠夺的罪行,竟然放火焚烧了天王府,使这座华丽的宫殿化为灰烬。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仅存的天王府内城部分和西花园。

1920xx年,天王府成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中山先生掌权仅三个月就因北洋军阀的破坏,被迫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同年4月,黄兴在此做过留守。后来的张勋、冯国璋、孙传芳都在此建立过自己的都督府。1920xx年4月18日,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公开破坏国共合作,清洗北伐斗争中的共产党人,蒋介石公然导演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被定为新政府的都城,天王府又成了国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迁都重庆,汪精卫在此成立了伪国民政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又还都南京,将原来的“国民政府”改为“中华民国政府”,改国民政府主席为总统,因此又称为总统府。直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蒋家王朝覆灭,“总统府”才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解放后的总统府改为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中心,一直谢绝参观,只有西花园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原址对外开放。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遗迹前来参观这座“总统府”。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前往“总统府”景区最精华的部分煦园参观。请大家跟我往西走。前面有一道粉墙,墙的圆洞门上方镶嵌着“煦园”两字。这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园面积仅20余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显得小巧玲线、秀丽雅静,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假山群,由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在这儿,大家不妨一起来寻找一下自己的生肖石。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文要要素之一,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真山真水,而南方私家园林往往以假山假水来体现园林的自然神韵。这座大假山,在园林构景中起到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抑景作用,给游人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趣。

请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块嶙峋峥嵘的太湖石,严然具有皱、瘦、漏、透、丑等特点,请大家仔细辨认,它像汉字中的哪个字?对!细心的游客已经看出像个“寿”字。我们可在寿字石上留个影,在此预祝各位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游客们:刚才我们看了两组石景,现在我们再来看园中的水景。煦园的园林构筑以水为主体。水体呈南北走向,在建园手法上,为了突破单一狭长的水体,还巧用画舫、楼阁将水面自然分割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平面如长形花瓶,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航北阁遥相呼应,东讲西楼隔岸相望,有分有聚,虽分实聚,景致自然和谐。

煦园的亭台楼阁也布置得十分巧妙。“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左右有小桥可波,南面有石舫相对。山上这座金字亭,称为六角亭。请大家往前看,这座飞檐翘角的亭子为双顶,远看好似双亭并立,近看却是混然一体,亭下有山石相衬,造型别致,形影相依,因而称之为“鸳鸯亭”。

右边平台上的那座建筑,叫桐音馆,是煦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其建筑材料都用桐木。桐音馆是当年洪秀全与部下商议国事的地方,取上下同心,异口同声的意思。在桐音馆北面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4个大字。据说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澍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功成名就。道光皇帝有感于他潜心钻研的精神,赐“印心石室”4字,用来勉励后人。

游客们:西花园东廊上还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碑,这就是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说是从苏州寒山寺中移来的。俞樾,字曲园,是清末著名学者。在诗碑中俞樾告诉我们,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实为“江春”,是后人误传为“江枫”。当然,俞樾在这里无非只是要告诉人们这一事实,并非强调要把“江枫”改为“江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俞樾的严谨治学态度。

游客们:现在让我们走近小桥,继续参观西花园的景致,前面看到瓶形的水池是人工开凿的,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一半多。池水清澈,水池四周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显得非常古雅。水池的南端,有一座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肪。据说这座石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自己享乐,在清代乾隆十一年建造的。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形似横卧花瓶的水池,所暗喻的是天下的老百姓,乾隆皇帝题写“不系舟”3个字,是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任凭风吹浪打永不动摇。请大家仔细看,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造型精巧,形象逼真。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舫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头铺以青砖,船舱顶部是黄色琉璃瓦,两侧嵌有青砖雕花栏板,上面雕刻着牡丹、万年青、卷草、猴、鹿、蝙蝠等彩色图案,雕饰极其粗犷、优美,富有浓郁的传统民族特色。石舫门柱上端是形象逼真的两只木雕狮子,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请大家仔细辨认一下狮子额上的字。对了,它的形状与“王”字非常相似。其实它是天王两字的合写,因为在太平天国时期,所宣传的就是“王乃天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工艺品中,凡狮、虎、龙的额上都刻有“天王”合写字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民领袖洪秀全的敬仰。

请大家随着我的手指方向看,池右畔的那座飞檐翘角、玲珑剔透的亭子,名叫“忘飞亭”。檐角有一枝梅花,梅花上停着一只神态欢悦的喜鹊,喜鹊看着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竟然忘了飞翔。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二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20__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

“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

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

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

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

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

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

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

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三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__x,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栖霞山。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乾隆皇帝与栖霞山。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来过栖霞山,并在栖霞山行宫前后驻跸四十五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120首,匾联44副,佛赞一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并画下这个十景当时的盛况。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栖霞山就写下了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平原意未然”。

哼哈殿。

哼哈殿位于景区主入口,于20__年9月15日建成。一般寺庙都设有三个门,亦称“山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殿内两侧通常供奉两尊金刚神像,威武骠悍、露牙睁目,就是“哼哈二将”。他们的俗名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他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因得名“哼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他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者当场丧命,二人一个哼鼻,一个哈气,各显神威,故称哼哈二将。

他们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后因得到了佛教的认可,也顺应了世俗百姓的习惯与爱好,所以就成为佛教中的守门神了。

“彩虹明镜”与月牙池。

过了哼哈殿可见一个小巧的明镜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

鼓楼。

明镜湖向前数步,可见钟鼓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平盛世之殊胜因缘也。大鼓腰直径二点五米,鼓面直径二点一米,厚一点八米,重约四百公斤。

钟楼。

栖霞山钟楼建于1999年12月,“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寂然法师像。

在钟楼后方竖有一寂然法师像,寂然法师弱冠之年出家于寿圣寺,一九二一年来栖霞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法师悉心照料体事入微,若舜和尚深为感动,遂请法师担任监院。

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日军烧杀奸淫,暴行肆虐,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二万三千余人,并掩护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一九三九年秋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壮年早逝。

法师一生,爱国护教、济世救民,实为佛门楷模。

白莲池。

钟鼓楼向前数步为白莲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门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汉白玉栏杆,雕刻水禽花卉,颇有艺术情味。关于放生池的由来,尚有典故可寻,这里从颜真卿说起,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佛门天子,是一个以佛化治国的皇帝,在位时极为倡导佛教,主张天下僧民皆吃素食,但他借皇帝权威,自作“断酒肉文”,强令各地寺院执行,从此形成了中国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设置亦在此时。素食与放生是一脉相通的。

二亿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

栖霞寺山门广场左侧即是栖霞一宝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为纪念明征君(明僧绍)将自己的宅第捐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出自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手笔,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可见当时风格特点,碑面除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为王知敬手书)均为行书,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据传为高宗亲笔。其字体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笔力遒劲,雄浑;其二,字体并无遒劲,潇洒之感,倒有柔弱疲软之貌,如果说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写照么!要不然他的政权怎么会落到武则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

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碑材为“梅花石”。现此碑经古生物专家考证,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万2千多个,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具有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块的标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因此,栖霞山的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

六朝古刹—栖霞寺。

栖霞寺座落于栖霞山中峰西麓,龙山、虎山相抱,前有南象山、北象山,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隐居于此的高士明僧绍(字征君),舍宅为寺,始称栖霞精舍,由高僧法度居之,即栖霞寺之始创,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唐高祖时规模宏大,与湖北玉泉、山东灵岩、浙江国清并称为我国“四大丛林”。

步入山门过草坪登石阶,一派褚红的高墙迎面壁立,中间大门的额墙上书“栖霞古寺”,两侧门额上各书“六朝胜迹”和“千佛名蓝”八个字,黄金的字面被深兰色的底衬托出来,格外庄重耀眼,从此便把你引进这座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了。走进山门即弥勒殿,迎面坐着一尊弥勒佛像,袒胸露腹,纵情大笑,令人想起平常在此佛龛两侧写着的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妙语警游人,使人大增游兴,弥勒像后站立着威武的韦陀天将,据说他是全寺的保卫者,两侧为天王殿。

穿过弥勒殿是一方形宽敞的天井,两厢为客堂、斋堂及补助堂,向正中步上台阶,即宏伟的毗卢宝殿,金碧辉煌,佛象庄严,神台上端座毗卢遮那佛,象高近五米,连须弥座在内高达8.6米,通身贴金,庄严端重,其两侧侍立着梵天、帝释两菩萨,两边站立听经的二十诸天也是点金着彩,光泽耀眼,显示出一派肃穆的佛国景象。殿后塑立着南海观世音,她站在鳌头上,其左右为善财和龙女像,足下海涛澎湃,头上彩云飞舞,她的背后是众多的大小菩萨,此为观音三十二应化身。观音殿内再现瀛洲三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大殿后侧原来供文殊,普贤座像处是两座金光灿烂精工细雕的大型佛龛,到处是神龙飞舞的画面,一般民间寺庙是不曾见过如此豪华的建造,这是“文化_革命”后从中南海运来的皇家之物。

对门即方丈室,门额上书“方丈”两字,这两块匾额出自近代著名书法家萧娴的手书,大门两侧一副篆书楹联“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意思是指文殊,普贤两菩萨普救众生的事迹。方丈中门进入藏经楼,藏经楼是全寺的最高处,藏经楼的正中佛龛的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玉佛。由汉白玉雕琢而成,其形象与国内常见者颇异,这是缅甸僧人早年赠送的,室内两侧放置着整齐的木柜,即七十二函匣为藏经之处,有佛教的经、律、论书籍,其中最名贵的是贝叶经,采用多罗树叶烙印着梵文,但很少有人认识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五

过了哼哈殿可见一个小巧的明镜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

鼓楼。

明镜湖向前数步,可见钟鼓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平盛世之殊胜因缘也。大鼓腰直径二点五米,鼓面直径二点一米,厚一点八米,重约四百公斤。

钟楼。

栖霞山钟楼建于1999年12月,“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寂然法师像。

在钟楼后方竖有一寂然法师像,寂然法师弱冠之年出家于寿圣寺,一九二一年来栖霞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法师悉心照料体事入微,若舜和尚深为感动,遂请法师担任监院。

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日军烧杀奸淫,暴行肆虐,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二万三千余人,并掩护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一九三九年秋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壮年早逝。

法师一生,爱国护教、济世救民,实为佛门楷模。

白莲池。

钟鼓楼向前数步为白莲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门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汉白玉栏杆,雕刻水禽花卉,颇有艺术情味。关于放生池的由来,尚有典故可寻,这里从颜真卿说起,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佛门天子,是一个以佛化治国的皇帝,在位时极为倡导佛教,主张天下僧民皆吃素食,但他借皇帝权威,自作“断酒肉文”,强令各地寺院执行,从此形成了中国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设置亦在此时。素食与放生是一脉相通的。

二亿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

栖霞寺山门广场左侧即是栖霞一宝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为纪念明征君(明僧绍)将自己的宅第捐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出自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手笔,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可见当时风格特点,碑面除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为王知敬手书)均为行书,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据传为高宗亲笔。其字体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笔力遒劲,雄浑;其二,字体并无遒劲,潇洒之感,倒有柔弱疲软之貌,如果说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写照么!要不然他的政权怎么会落到武则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

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碑材为“梅花石”。现此碑经古生物专家考证,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万2千多个,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具有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块的标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因此,栖霞山的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六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

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__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

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__x,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栖霞山。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乾隆皇帝与栖霞山。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来过栖霞山,并在栖霞山行宫前后驻跸四十五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120首,匾联44副,佛赞一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并画下这个十景当时的盛况。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栖霞山就写下了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平原意未然”。

哼哈殿。

哼哈殿位于景区主入口,于20__年9月15日建成。一般寺庙都设有三个门,亦称“山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殿内两侧通常供奉两尊金刚神像,威武骠悍、露牙睁目,就是“哼哈二将”。他们的俗名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他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因得名“哼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他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者当场丧命,二人一个哼鼻,一个哈气,各显神威,故称哼哈二将。

他们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后因得到了佛教的认可,也顺应了世俗百姓的习惯与爱好,所以就成为佛教中的守门神了。

“彩虹明镜”与月牙池。

过了哼哈殿可见一个小巧的明镜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

鼓楼。

明镜湖向前数步,可见钟鼓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平盛世之殊胜因缘也。大鼓腰直径二点五米,鼓面直径二点一米,厚一点八米,重约四百公斤。

钟楼。

栖霞山钟楼建于1999年12月,“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寂然法师像。

在钟楼后方竖有一寂然法师像,寂然法师弱冠之年出家于寿圣寺,一九二一年来栖霞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法师悉心照料体事入微,若舜和尚深为感动,遂请法师担任监院。

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日军烧杀奸淫,暴行肆虐,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二万三千余人,并掩护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一九三九年秋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壮年早逝。

法师一生,爱国护教、济世救民,实为佛门楷模。

白莲池。

钟鼓楼向前数步为白莲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门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汉白玉栏杆,雕刻水禽花卉,颇有艺术情味。关于放生池的由来,尚有典故可寻,这里从颜真卿说起,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佛门天子,是一个以佛化治国的皇帝,在位时极为倡导佛教,主张天下僧民皆吃素食,但他借皇帝权威,自作“断酒肉文”,强令各地寺院执行,从此形成了中国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设置亦在此时。素食与放生是一脉相通的。

二亿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

栖霞寺山门广场左侧即是栖霞一宝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为纪念明征君(明僧绍)将自己的宅第捐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出自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手笔,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可见当时风格特点,碑面除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为王知敬手书)均为行书,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据传为高宗亲笔。其字体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笔力遒劲,雄浑;其二,字体并无遒劲,潇洒之感,倒有柔弱疲软之貌,如果说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写照么!要不然他的政权怎么会落到武则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

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碑材为“梅花石”。现此碑经古生物专家考证,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万2千多个,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具有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块的标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因此,栖霞山的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

六朝古刹—栖霞寺。

栖霞寺座落于栖霞山中峰西麓,龙山、虎山相抱,前有南象山、北象山,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隐居于此的高士明僧绍(字征君),舍宅为寺,始称栖霞精舍,由高僧法度居之,即栖霞寺之始创,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唐高祖时规模宏大,与湖北玉泉、山东灵岩、浙江国清并称为我国“四大丛林”。

步入山门过草坪登石阶,一派褚红的高墙迎面壁立,中间大门的额墙上书“栖霞古寺”,两侧门额上各书“六朝胜迹”和“千佛名蓝”八个字,黄金的字面被深兰色的底衬托出来,格外庄重耀眼,从此便把你引进这座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了。走进山门即弥勒殿,迎面坐着一尊弥勒佛像,袒胸露腹,纵情大笑,令人想起平常在此佛龛两侧写着的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妙语警游人,使人大增游兴,弥勒像后站立着威武的韦陀天将,据说他是全寺的保卫者,两侧为天王殿。

穿过弥勒殿是一方形宽敞的天井,两厢为客堂、斋堂及补助堂,向正中步上台阶,即宏伟的毗卢宝殿,金碧辉煌,佛象庄严,神台上端座毗卢遮那佛,象高近五米,连须弥座在内高达8.6米,通身贴金,庄严端重,其两侧侍立着梵天、帝释两菩萨,两边站立听经的二十诸天也是点金着彩,光泽耀眼,显示出一派肃穆的佛国景象。殿后塑立着南海观世音,她站在鳌头上,其左右为善财和龙女像,足下海涛澎湃,头上彩云飞舞,她的背后是众多的大小菩萨,此为观音三十二应化身。观音殿内再现瀛洲三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大殿后侧原来供文殊,普贤座像处是两座金光灿烂精工细雕的大型佛龛,到处是神龙飞舞的画面,一般民间寺庙是不曾见过如此豪华的建造,这是“文化_革命”后从中南海运来的皇家之物。

对门即方丈室,门额上书“方丈”两字,这两块匾额出自近代著名书法家萧娴的手书,大门两侧一副篆书楹联“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意思是指文殊,普贤两菩萨普救众生的事迹。方丈中门进入藏经楼,藏经楼是全寺的最高处,藏经楼的正中佛龛的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玉佛。由汉白玉雕琢而成,其形象与国内常见者颇异,这是缅甸僧人早年赠送的,室内两侧放置着整齐的木柜,即七十二函匣为藏经之处,有佛教的经、律、论书籍,其中最名贵的是贝叶经,采用多罗树叶烙印着梵文,但很少有人认识他。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八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

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

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

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

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

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九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南京夫子庙即孔庙,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庙始建于宋,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夫子庙的建筑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这里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自1984年复建以来接待游客60多万人。在这里,春有金陵灯会;夏有民俗文化庙会和“秦淮之夏”纳凉晚会;秋有美食节、文化节、祭孔活动和菊展。

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早在六朝时期,就成了全市的小吃中心。明清及至民国政府时期,随着秦淮灯船的兴起而更加繁华,小小的夫子庙地区,大大小小有20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名店有奎光阁、新奇芳阁、蒋有记、雪园、永和园、六凤居、五凤居、德顺居、龙门居等。还有一家风味独特的月来阁,是泊在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

雪园、永和园的小笼包子,皮薄、馅大、卤多,每只折纹20多道,蟹黄包子更加鲜美。新奇芳阁供应的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风味独特。抗战胜利后,蒋有记、六凤居和小巴黎,合称为夫子庙三家。蒋有记以善制牛肉锅贴名噪金陵;六凤居以豆腐脑、葱油饼著称;小巴黎以女侍招客,颇有洋风。

从1987年12月起,在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美食月,后发展为一年举办两次食品节。这种食品节,有组织,有计划,力量集中,声势浩大,美食成批,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的食客。食品节期间,实行开放式经营,邀请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昆山、无锡、扬州、镇江等地的名师,来夫子庙献艺。夫子庙风味小吃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有19个品种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奖励或荣誉称号。____游览夫子庙、品尝夫子庙小吃后欣然题词“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十

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

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

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

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

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

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

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

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十一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

“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

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

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

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

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

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

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

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景区导游词篇十二

20__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

“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

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

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

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

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

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

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

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

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

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