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6:11:48 页码:10
2023年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5篇)
2023-11-22 16:11:48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反思,对未来的展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和解决办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数位的名称,借助计数器识别并且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注重操作与演示,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学生已有的技术单位、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生能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比较的模型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能够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

1、基础性学习包

1、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万以内数的写法、读法。

3、认识近似数

4、比较数位不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的写法。

5、整百数的加法、减法。

6、估计。

2开发性学习包

1、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容纳量情况,本校学生人数、图书室书本数目情况,自己从家到学校或者别的自己熟悉地方的距离情况,各类课本或课外书的每页大约的字数情况。

2、有关历史的“千”: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现在出土的殷商遗迹来看大概为3500年。古代埃及的历史是4100年。古代巴比伦有5500年的历史。

3拓展性学习包

1、班内个别同学登长城或者泰山等的感受分享(台阶),初步了解万里长城。

3、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例子,说一说。

估算距离:从这里到商场有多远?有五六百米吧

估算时间:现在几点了?看太阳差不多10点了。

估算人数:操场上的运动员我看有五六百。

当我们拿不到准确数据,生活中就出现了很多估算。

4、丰收园

2、学科间整合:传统文化学科的《万里长城》可与本单元融合,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奇迹建筑之一的万里长城,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以祖国为荣的情感。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校本课程的珠心算课程可以使学生将本单元所学与算珠有效结合,感知祖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写字课程本中汉子排版比较均匀,是训练学生们应用估计意识进行估计的好材料,使得学生逐步做到学有所用。

4、体验式活动: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例子,说一说。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8课时。

注:通过创设两个学校的小学生交流的环境,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包含了初步认识近似数、寻找估计策略进一步认识近似数、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点的学习,将初步认识近似数、数的估计和比较合理地糅杂到一起进行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重难点,提升了学生估计的应用能力和能将估计和比较有效结合进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其知识合理建构,进一步感受了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帮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连环提问的形式将比较和估计整合到一起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示。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1、让学生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掌握它们的组成及读、写法。

2、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更好地感受这些数的数值,增强应用意识。

3、进一步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塑封的数字卡片0—9若干份,一张数位顺序表。

学具: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只信封,信封内有“0”和“8”各4张,每只信封背面都写有一个多位数。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了解咱们学校吗?我们学校有以下信息。听:

(课件播放录音,同时出示金港小学的两张图片及信息:金港小学现有学生988名,学校建筑面积702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70000000元,藏书13642册。)。

(2)师:我们学校的藏书可真不少!谁能用数字卡片把这个数在数位顺序表里表示出来?

指名两生合作上前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摆出13642,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记录下来,并分级。(板书:13642)。

师:分级线画在哪里?(画出分级线。)。

问:这个数的万级上是多少?个级上是多少?(指名说)。

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它由1个万和3642个一组成。)。

2、揭示课题:这个数既含有万级,又含有个级。象这样的数,就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出示课题: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认、读、写不含0的数。

问:还记得电脑里怎样读这个数的吗?谁来读?(指名读)。

教师在13642前再插上“5”、“7”、“2”,成“57213642”,问:现在万级上是多少?这个数你会读吗?(指名读,全班一起读。)。

问:刚才这两个数,你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读的?引导学生说出: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教学认、读含0的数。

(1)师:我们再来看一个数。在数位顺序表里把57213642改成7203000。

师生一起记录,并分级。(在左边一列板书这个数。)提问: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指名说组成)。

指定几名(2—3人)学生读一读,全班一起读。

(2)老师来变个小戏法,给“0”搬搬家,交换数字卡片,成:7023000。师生一起记录,并分级。(在右边一列板书这个数。)同桌相互轻声说说组成。指名读一读,再请男生一起读。

(3)再次交换数字卡片的位置,成:7003200。师生一起记录,并分级,自己轻声读一读。(教师在左边一列板书这个数。)。

指名读一读,再请女生一起读。

(4)问:你也能来做小老师,改变0的位置考考大家吗?

指名2—3人上前做老师,并指名读数,教师把这些数都分别记录在黑板的两列。(可能会出现:7000230、7020030、7000023、7020003、7000203……)。

教师见机补充第7个,指名读数。

师:我们把这个数也记录下来,你看老师应该写在左边一列还是右边一列?为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左边一列数中的“0”都不读出来,右边一列中有“0”要读出来。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敏锐!老师确实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分类记录的。

(5)观察左边一列数,这么多个“0”为什么都不读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这个0在万级的末尾,所以也不读。

继续追问:万级和个级末尾的0都不读,怎么说可以简洁一点?

引导学生小结出: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在这个数的“0”下板书:不读。

问:下面几个数中的0也在每级的末尾吗?(指导观察下面几个数“0”的读法。)。

(学生说后把要读出的“0”用红笔描一下。)。

追问:后面3个“0”要读吗?为什么?(末尾的0不读)。

师:(指第二个数)这个数,我们读出的是哪些“0”?(根据回答描出要读的“0”)。

同样的方法边提问边描出其它几个数中要读出的“0”,遇到连续2个“0”或连续3个“0”的就问:这里连续有几个“0”?读出了几个“0”?同时在下面板书:只读一个零。

引导学生总结读法: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我们把书翻到8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3、教学“试一试”。

过渡:我们已经会读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想不想写一写?

课件出示书上第88页“试一试”,教师读出题目要求:先同桌相互说说各数有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

学生写完后集体交流,分别指名读出所写的数,课件随回答出示正确答案。

问: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要写0占位。)。

再问:读这三个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说说读数的方法)。

指导学生看出:同样是5个算珠,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就不同。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课件出示一台摄象机。教师:前不久,唐老师家新买了一台摄象机,花了我不少钱哦!再出示价钱:一万三千八百元。(学生读)。

“老师还了解到了以下三种商品的价格。”边说边用课件依次出示别墅、汽车和钢琴的图片与价格(学生读价格)。

问:你会写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吗?(会)在书上找到第89页“想想做做”第2题,把数写在后面的方框里。不熟练的同学可以对照着上面的数位顺序表来写。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四名学生各写一个数在小卡片上,写完后集体校对。

2、听录音写数。

师:塔前小学的同学真聪明,身为一个常熟小公民,你知道常熟大约有多少人口吗?(指名猜)。

究竟有多少人口呢?请你拿好笔,边听边把听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课件播放录音:据统计,常熟市现有人口1047000人。国庆期间,有10200人参观了常熟市博物馆。

写好后问:有没有听错或写错的?请和屏幕上对照一下。(课件出示这条信息,学生对照。)。

3、游戏:评选“幸运之星”。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拿出老师发你的信封,先请你把信封背后写的那个数与你的同桌相互轻声读一读。(学生读数)。

读好了吗?我们来看屏幕,这里有一个特殊的计数器。上面的数在不断滚动,你们说停,老师就让它停。如果停下来的数与你的数相同,并且你能大声、准确地读出来,那你就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可以得到万红小学同学亲手为你折的幸运星。

教师操作电脑鼠标,让对到的学生正确地读出数,发奖。

(10个中奖号码:52392143280539004670089001000505005009325720160017000800500002497563154030704)。

(看情况,对5次左右,选28053900、50500050等数,让学生说说读出了几个零?读出了哪个零?)。

四、课堂总结,回顾升华。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五、动手操作,课外延伸。

拿出小信封中的数字卡片:4个“8”和4个“0”,听老师的要求,摆一摆数字卡片,再读一读: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8位数;

(2)读出两个“零”的8位数。

(3)88000。

(4)80800。

(5)800080。

(6)800008。

先分别让学生独立摆,再指名上黑板摆一摆。前两个题目还有其它摆法的,可以同桌相互读一读。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

(1)8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68由()个()和()个()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1)。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

(2)。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

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

(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

(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

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

(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

(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

3.读数。

(1)独自读:235、460和405。

(2)合作议: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

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

5.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四)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

1.数彩点。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例3的彩点共有多少个。

(1)圈一圈,数一数。学生观察,一行10个,圈出10行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再数一数共有10个100,也就是1000个彩点。

(2)比一比,填一填。对照数轴,看数轴0到100之间平均分了多少份,(10份)每一份正好代表多少个彩点,(10个)根据对应的彩点依次填出数轴上的数。

2.说发现。观察填好的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1)说说1000的组成。例如:1000里面有(10)个(100)或(100)个(10),(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

(2)指出950和590的在数轴上位置,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例如950里面有(95)个十,(59)个(十)是590等。

3.玩游戏。

(1)找位置。教师报数,学生找出它在数轴上位置。例如:380,8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38个十组成的数等。

(2)说组成。指名学生找数轴上的一个点,其他学生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然后说说它的组成。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综合应用。

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读作(),它里面共有()个十。

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四、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一)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1、帮农民伯伯数出玉米有多少个,学会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辣椒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信息窗一,数玉米和辣椒的个数,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

信息窗二,摘石榴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数的大小比较。

信息窗三,爸爸妈妈摘南瓜,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开发性学习包:

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体验一个一个地数数的过程,熟悉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师说要求,学生找一找。例如:找出个位上是5的数。

找出100以内的单数:1、3、、5、7、9……。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并能快速找出来。

3、拓展性资源包:

体验:动手制作一个计数器。

1、学科单元内整合:第二单元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其中第一课时读书、写数及组成是本单元的重点,在讲授过程中,利用小棒数一数,借助计数器读数写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因此把第二课时中的比较数的大小放在第一课时中研究。

2、学科间整合:与传统文化中的春节习俗进行整合,利用春节收到的压岁钱的金额,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再与第五单元的人民币进行整合,充分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也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本节课与学校课程算数课程进行整合,利用数字卡片,了解100以内数的知识。

4、体验式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计数器,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数位顺序,理解满十进1的原则,突破数数过程中拐弯数的难点。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8课时。

一、辣椒有多少个?

1、数一数辣椒的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1)教师和学生先一根一根数学具,一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1数到100,二是让学生感知这种方法累,寻找更好的数数方法。

(2)十根十根数学具。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十根捆一捆的过程,为数的组成也打下基础。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学生动手摆小棒,通过对摆小棒的操作明确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45里面有4捆,和5个一根的,就是4个十和5个一。

3、用计数器表示100。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数出辣椒的个数,教师巡视指导。数完后,引导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方法。

二、学生展示:

1、学生上台展示讨论结果。

2、教师点拔:

(1)10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在十位上拨出2个珠子。

(3)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

三、练习:1、一边拨珠子一边数,同桌合作。

2、数一数:从三十八数到五十二。

3、数一数自己压岁钱的金额,并说一说谁的压岁钱最多。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计了师生一起数小棒、学生独立运用计数器数数、小组同学合作十个十个的数小棒的环节,使学生从始至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然后,通过学生独立数、全班数、师生互数等多种活动方式,突破数数的难点,并结合传统节日—春节,了解春节的习俗,以及收到的压岁钱有多少,通过对人民币一元一元的数、两元两元的数、五元五元的数、十元十元的数,经历数数的过程,使学生知道10张10元的是一百元,即10个十是一百,突破拐弯处容易出错的难点。同时,自己制作计算器,了解计算单位及数位的概念,明白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通过学科间的整合设计了解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1.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引导学生: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看来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二、动画演示,探究新知。

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小正方体,到底有多少呢?我先不告诉大家,要靠自己来数。

1.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一十。(板书)。

2.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这么多小正方体都难不倒大家,那现在我要把我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拿出来了!

3.课件变成10×10×10立方体方块图)这个大立方体上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体?怎样数?(课件演示一层一层地出现,学生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地拉出数一次)这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回顾并板书:十里面有10个一,一百里面有10个十,一千里面有10个百。)。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师:回顾我们刚才数数的过程,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5.活动巩固。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生说师拨。注意拐弯数的教学。强调10个百是一千。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关: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

介绍计数器:从右边数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还有我们以后会学到的万位。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指名读题,提问有几条要求?

小组合作。(找一组示范)。

指名交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指名读题,小组合作。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默读题目,小组合作。

第二关:摘苹果。

课件出示:苹果落地的动画,学生开火车从987数到1000。

第三关:填一填全对的同学可以找老师领小粘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的学习愉快吗?

2、为什么高兴?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略。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科书第31~33页的内容。

提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注意创设让学生估数、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件显示百羊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

3.揭示课题。

1.教学数数方法。

a.师:同学们估计数量挺准的,老师还准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计数量。这是一种种子(展示),农民伯伯精心挑选,将在春天用来播种的,每组的桌面上有一篮种子,现在请你们用手抓一把,估计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种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数悄悄告诉同桌。

b.将种子轻轻放下,数一数有多少粒?

c.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a.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b.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c.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d.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e.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f.练习。

做教材第36页的第2题。

师:你是怎样数的?(鼓励学生找出多种数法。)。

3.数一数,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a.集体操作,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师:39根小棒,再添一根就是多少根?(40)又得到一个十,下一个数就是40了,接着数41,42。

要想清楚地看出有42根小棒,可以怎样做?(引导学生十根小棒放一堆或扎起。)。

师:对了,99接着数就到100了,就有10个十了。

b.练习。

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100以内的数,集体边拍手边接着往下数。

练习3次,其中一次接着数到100。

1.数数接龙比赛。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分组以接力赛的方式每个人数一个数,数到教师说停时,数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2.猜数游戏。

先是师生进行游戏,然后小组自己组织开展游戏。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100以内的数?

学生举例:公共汽车站牌、人民币、电梯按键……。

布置课外任务。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家里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体验)比100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数数的过程,能合理选择数数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规范操作、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

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计数单位比较,初步认识“十进制”的意义。

教学准备:红豆种子若干;容器若干;四位计数器教具;西沃平板课件。

教学过程:

1、学生观看万人阅兵视频,估一估人数?

预设生:100,1000,10000等.

2、引导同学们回顾之前已经认识的“100”,这个数和100比,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比100多得多。

3、介绍还存在很多比100大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设计意图:小学低段儿童对数学的探索依赖直观,特别是“数”“计数单位”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万人阅兵视频,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热情,唤起同学们感受身边数学的意识。通过1000和100的直观对比,很好帮助学生建立较大数的概念,为继续培养和发展数感埋下伏笔。

(一)回顾计数单位“个”“十”“百”

1、出示“温故知新”,培植数学学习方法。展台出示10粒红豆,你能数出来吗?

2、展台出示100粒红豆,你打算怎样数?你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

3、看来,选择几个几个地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设计意图: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应当充分考虑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两次数数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参与的学习态度,回顾了已学过的三个计数单位,并通过板书直观的呈现三者的关系。

(二)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千”

1、请同学们估一估老师手上这杯红豆大约有多少粒?

预设生:500,1000,20xx,10000等。

2、你们觉得能争辩出结果吗?数学讲究有理有据,才能有说服力。同学们想想办法,这一次我们该怎么数?(把红豆倒进来比比高矮,就能给我们估计提供线索)。

3、组织学生观察和比较,把板书的计数单位圈一圈,读一读板书内容,介绍“十进制”。

4、在数位顺序表里面添上“千”,找到计数器上面的“千”。

设计意图:估数是培养数感必不可少的形式,通过学生估出的不同结果产生“矛盾”为突破口,组织学生有条理思考,择优尝试,通过实验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思想方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1、师生数数互动,边拨计数器边数:从98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20;从198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03;从304起,一个一个地倒着数,数到295;从220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310;请同学们给老师提一个数数的要求,老师来数;请同学们给同桌提一个数数的要求,相互数数。

2、千字文。把千字文按每一百字为一大块,每十字为一行排列,在其中找字游戏。

设计意图:数是数出来的。引导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理解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更好的突破本节课初步认识“十进制”的概念。第二题不仅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几何直观策略,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与形的具体对应,同时体验祖国传统文化的文明传承。

1、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提炼方法,升华思想?

设计意图:全面回顾课堂,构建知识体系。通过谈感受提炼思想,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继续探索的意识,授之于鱼,更授之以渔。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

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情况读写。

课件、算盘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

出示第1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示有( )个( )?百位、十位、个位呢?

独立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复习”第2题。

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

小组活动。

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

没有0

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末尾同时有0

算盘上面表示数。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

你发现这一题当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1.完成“复习”第5题。

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

2.出示“复习”第6题。

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3.出示“复习”第7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

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

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吗?

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1.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体验数的发展,认识计数单位“千”,初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实际含义,能准确地说出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顺序,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

1.千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联系实际,体验“一千”,发展学生的数感。

2.正确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教学方法:引导,探索,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

一、复习旧知。

1.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请同学们提出数学问题。

(1)一千是多少?

(2)“一百二十五”该怎样写呢?

(3)怎样写“三百”和“三百零八”?

三、你问我说,合作探究。

1.数一数,认识“一千”是多少。

(1)请每个学生数出10颗小豆豆。板书:10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10个一。

(2)小组合作,数出100颗小豆豆。预设:有的小组快一些,有的小组慢一点。教师巡视,请数法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同学汇报。

(4)同样的方法得出10个一百是1000,1000里面有10个100。

2.借助计算器继续进一步认识“千”。请学生们观察计算器上的珠子和所在的位置,试着写出“1000”。

3.联系实际生活,体验“1千”到底有多大?

(1)出示100张小卡纸。

(2)出示一本童话故事书实物,这样的书大约三本有1000页。

(3)联系本班学生人数来思考。

(4)联系学校全体人数。

(5)请学生举例说明,让大家进一步感知“1千”到底有多大!

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2题。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老师适时归纳。

六﹑布置作业教材78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千以内相邻两个数位是十进制。

教学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人一张1010格子的方格纸、全校学生集会照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我们班一共有42个小朋友。(板书:42)。

你对这个数有什么认识?(板书:十,个)。

再增加几人,可以变成100人?(口答)(板书:100)。

那么,100和4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个是三位数,一个是两位数。板书:百)。

4、出示全校集会照片。

(2)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

(3)对比较接近的答案进行板书,并予以鼓励。

(4)老师来告诉你们,我们学校的学生大约有1000个。(板书:1000)。

5、刚才小朋友们猜的和老师写的这个数都比100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认识比100大的数。能做到吗?让我们比一比谁学得最好。

二、学习计数单位千。

1、数一数。课件出示十个方格。

请你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格子?

学生数,并汇报数的过程和结果。

你能把刚才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板书:10个一是十。)。

老师把这些方格堆成一幢,也可以怎么说呢?(一个十是十)。

2、动动脑。

数数老师发给你的格子一共有几个?

反馈自己数的方法。

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出示成一百。

谁能像刚才一样来说一句小结的话?(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师:如果我们一百一百地数,那会是怎么样的呢?

十人小组合作,从一百往后数出全组小朋友手中的方格数。

汇报合作情况。

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出示成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让我们一起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两百两百地数数到1000,你会吗?

还可以几百几百地数?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板书:千)。

4、师:我们一共学习了4个计数单位,你能来给它们排排队吗?让我们在计数器上找一找它们。

5、关于这几个数位,你有什么发现?对照板书,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说出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6、读一读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三、检测练习。

1、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1)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2)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3)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4)反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强调进位和拐弯处的数数)。

2、数一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772数到764。

(2)从895往后数7个数。

(3)十个十个地数,从230数到320。

(4)五十五十地数,从400数到700。

(5)请你也来创造一组数数的题目,同桌一起数。

(6)巡视学生活动,好的题目让全班小朋友一起做。

3、猜一猜。

老师手中有几件物品的价格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单位是元。

这个手表的价钱在500以下,根据学生的猜测随时说出价格范围。(399元)。

这个手机的价钱是一个双数,在800元以下,根据学生的猜测随时说出价格范围。(668元)。

4、数格子。

数出电脑老师给小朋友出示的一共有几个格子。(391)。

可以有多种方法。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

2、我们学校学生一共有1189名。这个数比我们今天学的1000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更大的数,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一起来学习,希望小朋友们能学得更好!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一

拨一拨-读、写万以内的数,处理课本30页的内容。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读、写万以内的数

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计数器

计数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五个学生分别戴着头盔(头盔上写着计数单位)入场,一个小朋友说,我们五个是亲兄弟,谁能帮助我们排排队?让学生到上面排一排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理由。(指导学生按数位顺序表排列)

2、个位上出现数字8、十位上出现数字9、百位上出现数字1,并按照数位顺序排成一行,一生说:我们三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读出这个数吗?学生试着读一读。

3、老师:你能接着读出五个数吗?学生试着读一读。(重点让学生说读到199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学习新知。

(一)一个一个数数。

1、老师读数:二百九十八,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借助计数器读一读。

2、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百零二,并把它写出来。

学生先借助计数器独立完成,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一个小组汇报,可以在计数器上边拨数,边读数,并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其余小组进行质疑。

重点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读数、写数的,对于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数又是怎样读写的。

4、老师小结:读数时,数的中间有一个0,要读出来,数的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数的中间和末尾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

(二)一百一百地数数。

1、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八百,学生试着读一读。

2、一百一百地数,边拨边数,数到四千一百。(学生先自己拨一拨,数一数,再同位之间一人拨珠,一人读数)

3、班内汇报交流。

一人拨珠,分别拨出三千八百、三千九百、四千、四千一百,指定学生读出来。

4、写数。

老师拨出上面的几个数,学生独立写出来,反馈时让学生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写。

5、老师小结:读数时,数末尾的0一个也不读,写数时,哪一位的末尾一个数也没有就对着那一位写0。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二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掌握千以内相邻两个数位是十进制。

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计数器、每人一张10ⅹ10格子的方格纸、全校学生集会照片和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我们班一共有42个小朋友。(板书:42)。

你对这个数有什么认识?(板书:十,个)。

再增加几人,可以变成100人?(口答)(板书:100)。

那么,100和4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个是三位数,一个是两位数。板书:百)。

4、出示全校集会照片。

(2)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

(3)对比较接近的答案进行板书,并予以鼓励。

(4)老师来告诉你们,我们学校的学生大约有1000个。(板书:1000)。

5、刚才小朋友们猜的和老师写的这个数都比100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认识比100大的数。能做到吗?让我们比一比谁学得最好。

二、学习计数单位千。

1、数一数。课件出示十个方格。

请你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格子?

学生数,并汇报数的过程和结果。

你能把刚才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板书:10个一是十。)。

老师把这些方格堆成一幢,也可以怎么说呢?(一个十是十)。

2、动动脑。

数数老师发给你的格子一共有几个?

反馈自己数的方法。

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出示成一百。

谁能像刚才一样来说一句小结的话?(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师:如果我们一百一百地数,那会是怎么样的呢?

汇报合作情况。

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出示成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让我们一起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两百两百地数数到1000,你会吗?

还可以几百几百地数?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板书:千)。

4、师:我们一共学习了4个计数单位,你能来给它们排排队吗?让我们在计数器上找一找它们。

5、关于这几个数位,你有什么发现?对照板书,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说出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6、读一读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三、检测练习。

1、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1)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2)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3)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4)反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强调进位和拐弯处的数数)。

2、数一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772数到764。

(2)从895往后数7个数。

(3)十个十个地数,从230数到320。

(4)五十五十地数,从400数到700。

(5)请你也来创造一组数数的题目,同桌一起数。

(6)巡视学生活动,好的题目让全班小朋友一起做。

3、猜一猜。

老师手中有几件物品的价格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单位是元。

这个手表的价钱在500以下,根据学生的猜测随时说出价格范围。(399元)。

这个手机的价钱是一个双数,在800元以下,根据学生的猜测随时说出价格范围。(668元)。

4、数格子。

数出电脑老师给小朋友出示的一共有几个格子。(391)。

可以有多种方法。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

2、我们学校学生一共有1189名。这个数比我们今天学的1000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更大的数,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一起来学习,希望小朋友们能学得更好!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三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读、写整万数的。

教学难点:读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作业纸。

一、创设数字情境,揭示课题(认数)。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们祖国今年有一件大喜事是什么吗?

是啊,我们祖国成立到现在已经60年了,60年来我们祖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老师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2008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量达九百三十四万辆,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四千八百九十六万吨,猪、牛、羊肉的产量达五千六百零四万吨)。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什么呢?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段话中的数,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吗?

像这样的大数我们可以称它为整万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整万数。

出示课题:认识整万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10个千是多少呢?所以千位前面是万位,点出万。

在万位拨上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一万也可以说是一个万)我门在万位上一万一万的数大家跟我一起数好吗?(课件演示边拨珠学生边数)拨到9个珠是就是(九万也可以说成是9个万)。

同样点出千万并拨上一颗珠.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新的数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

2、认数数位顺序表。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我们从右边数起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4个数位都属于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4个数位都属于万级。

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那你能把新学的数位填进去吗?请大家把书翻到86页,看最下面有一张数位顺序表,请你在书上填完整。

在万级的十万位上拨上5个珠,这个5表示多少呢?

3、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

在再计数器的万位上拨上一个5,问:这个5呢?那现在计数器上有多少个万?课件点出(55个万).那这个整万数怎么写呢?它的万级上有55个万,所以我们可以先写万级上的55,课件出示,那这样写行了吗?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个级上的数还没写。那个级上4个数位上都没有数我们可以怎么写呢?写4个0.说明用0来占位,直接写上4个0.课件出示。

你会用这个方法来写一写这段话中的几个整万数吗?老师已经把他们拨在了计数器上。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先第一个数,说说是几个万再写一写,全班交流。第二和三个数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写出几个万和数再全班交流。问:刚才我们在写这些整万数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桌议一议再交流。引导总结出写整万数时可以先写万级上的数,个级上四个数位都没有数就写4个0.

那这些整万数怎么读呢?课件出示第一个数.我们刚才写这个整万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个级上的数,我们读数时也一样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为了方便读数我们通常在读数前先用虚线分一分级,把万级和个级分一分。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万级上面是55我们就读作五十五万,个级上是4个0就不读。出示读作:五十五万。现在请你读一读作业纸上写的三个整万数。课件出示另三个数。请同学们在作业纸把三个整万数先分一分级,在同桌互相读一读。学生读一读。(课件出示)说明:我们在读整万数时可以先分级,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个级上都是0可以不读。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四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

教学难点:拐弯处的数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百、()百、()百、()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3)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百、()百、再数()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百、()百,再数()百是一千。

(5)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引导学生: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看来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二、动画演示,探究新知。

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小正方体,到底有多少呢?我先不告诉大家,要靠自己来数。

1.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一十。(板书)。

2.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这么多小正方体都难不倒大家,那现在我要把我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拿出来了!

3.课件变成10×10×10立方体方块图)这个大立方体上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体?怎样数?(课件演示一层一层地出现,学生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地拉出数一次)这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回顾并板书:十里面有10个一,一百里面有10个十,一千里面有10个百。)。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师:回顾我们刚才数数的过程,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5.活动巩固。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生说师拨。注意拐弯数的教学。强调10个百是一千。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关: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

介绍计数器:从右边数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还有我们以后会学到的万位。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指名读题,提问有几条要求?

小组合作。(找一组示范)。

指名交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指名读题,小组合作。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默读题目,小组合作。

第二关:摘苹果。

课件出示:苹果落地的动画,学生开火车从987数到1000。

第三关:填一填全对的同学可以找老师领小粘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的学习愉快吗?

2、为什么高兴?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十。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

千百十个。

101010。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