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08:50 页码:9
2023年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精选13篇)
2023-11-11 13:08:50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和成果的一种回顾与总结,让我们能更好地前进。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平衡?下面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三班的叶富强,我今天倡议的主题是“沐浴书香,润泽人生”

当五月的阳光变得温文尔雅的时候,当缤纷的花朵尽情绽放的时候,当枝头的鸟儿欢快歌唱的时候,我校的首届读书节开幕了。这是我们本学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从古至今,中外的多少名人志士,无不热爱阅读。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从小就爱读书,万年的时候,他得到一本好书——易经,他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过好几次。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因家境贫寒,十岁便辍学,他一边当学徒,一边自学,为了尽可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他放弃了一切可以休息的时间,广泛的阅读使他终于获得了成功。读书使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也使我们离心中的目标越来越近。然而读书的意义并非只有这些,打开一本好书,就如同饮一杯清茶,苦尽甘来;细细品味文字,就如同点一盏明灯,照亮前行之路。欣赏朱自清的笔下的春,感受春天的味道,欣赏毕淑敏笔下的提醒幸福,贴近幸福的感觉。

是啊,读书,其实也是在读人生。读居里夫人,我们读出她的坚强,她用生命的代价获取科学上的新发现,把丧夫之痛化为工作动力。品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使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变得有意义;读张海迪的绝顶,我们读出她即使一百次地跌倒,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顽强。

书,是每个人的精神粮食,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度。进入了新世纪,信息在不断更新,我们有太多需要追赶的东西,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练就更多的本领,读书学习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学们,也许你们会抱怨学习任务的繁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阅读更多的书籍。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只要热爱读书,重视读书,处理好读书与学习的关系,无论是你的学习生活还是课外生活,都会显得格外精彩。同学们,人生因读书而美丽,民族因读书而兴旺,国家因读书而富强。为此,我们想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1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学有余力之时,请拿出一本好书,在读书中品味人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品读经典,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经典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阅读经典,震颤生命的琴弦,丰满人生的羽翼。

3博览群书。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博闻强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认清真理,以扎实的知识储备驾驭人生。

4读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只有将读书,做人,做事统一起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行统一。

5终身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人生的充实与美丽。

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新。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用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装点前中,用我们对读书的渴求装扮前中,让读书成为前中每一个同学的习惯,让我们的校园处处飘逸书香。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书海中扬帆,成长吧!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二

学校让我在班主任会议谈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方面的一些做法。

以下是接受任务后的一次师生谈话:

我问了孩子们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你们爱读书跟我有什么关系吗?”话音刚落,孩子们笑声四起。笑够之后,小手陆续举起。

一个孩子说:“有!您经常给我们讲故事,一年级时讲的《三只小猪》,我还记得,呼噜噜、噜噜呼……”说着她还撅嘴学小猪样,天真依然。讲故事真有魅力,事过六年了,孩子还记忆犹新。

一个孩子说:“老师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出其不意地发奖品。”孩子们都知道那些小奖品是老师对他们读书、思考的肯定与赞赏。印象很深的是在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中一个男孩的表现。因为交流时间有限,没来得及发言的孩子就需要用一张小纸片写下自己想要成为书中的哪个人物及原由。他这么写:“我最想成为的人物是我自己。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阅读,让孩子对自己、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而教师的肯定与赏识,推波助澜地促进了孩子们的阅读、思考与心智的成长。

一个孩子说:“新书排行榜上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对,阅读的魅力可以吸引每一个孩子。

有孩子说:“老师经常给我们借书,经常借我们的书看,经常跟我们聊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也有孩子说:“你用书作为对我们的最高奖赏。”

孩子们的话让我记起自己偶尔做过的、半为有心栽花、半乃无心插柳的事。我平日所为,只想创设一个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现自己读书的所思、所获,给予孩子们的阅读以充分的肯定与赏识,令他们乐于啃书。

还有个孩子说:“老师的魅力,?刷--刷--刷!”边说边五指一张一合,作出光芒四射的样子,全班大笑。

我笑得很坦然:“嗯,老师的魅力,来自阅读!咱们的魅力,同样可以来自阅读,刷--刷--刷!”孩子们会心地笑了。

期待着,阅读能让孩子们成为自己,一如他们所说:“我最想成为的人物是我自己。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更相信,这些爱读书的孩子,会将阅读传递下去。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三

我是一名有34年教龄的老教师。最近20多年里,一直在薄弱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又一直上普通班的课,所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在我眼中,很多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肯用功学习。曾有一段时期,总因自己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而感到无限烦恼,觉得自己好像在打不得要领的太极拳,有力而无处使。日复一日,人的消沉、倦怠,有时竟是一门心思在计算何时可以退休。唉!真可谓无聊之至矣!

20xx年是“教师阅读年”,学校领导进行了精心辅导,组织教师阅读《xx培训读本》。通过认真学习,我系统地了解了国家有关教育教学的法规,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对教师这一职业重新进行审视和定位,明确了教师不仅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肩负着“传道育人”的神圣使命。

在阅读中感受颇深的是“营造快乐教育”这一话题。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当,就应该热爱这一职业,并且愉快地做好工作。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有责任去教育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对他们进行辅导,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的业绩上,还体现在“传道育人”方面的成就上。某学生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对他耐心地做了教育工作,他往好的方面转化了,这就是教师的成绩,我们应该为此高兴。--d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方面是如此,工作方面亦是如此。只有做到了“乐业”,才会想方设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乐”字,是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地调整心态,去感受,去培养的。古时候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晒盐。这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因为晴天她为卖伞的儿子忧愁,雨天又为晒盐的儿子忧愁。后来在别人的引导下,她调整了心态,晴天她为晒盐的儿子高兴,雨天又为卖伞的儿子高兴。这样一来,她每天便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面对同样的天气,老太太可以由“忧愁”调整为“快乐、面对同样的学生,教师也可以从“烦恼”调整到“快乐”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但是我经历过的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事情是这样的:学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决定对学生进行全面家访。这样单靠班主任是不行的,所以作为科任老师的我,也加人了家访的行列。许多进城务工人员住得比较偏僻,有时很难找到他们的住地。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邀了三个住得相对靠近的学生一起走,让他们带我去家访〇走访了这三家后,已是华灯初上,三个学生一直陪着我一家一家地走访。将要告别时,我随意地问他们附近是否还住有别的同学。他们兴奋地告诉我,说那边就住着一位女同学,而且很乐意带我去。一路上,一个蹦蹦跳跳在前面引路,两个一左一右地伴着我走。显然,他们能帮老师做事,觉得很高兴。他们平时懒懒散散的形象,此时全无踪影,显得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有朝气,那么有爱心!平时很少和老师讲话的他们,此时竟有很多秘闻讲给我听。我们一路走,一路聊,是那样的亲密无间。带着三个学生,融入人们饭后漫步的白沙河堤路上,我非常感动,感觉他们好像就是自己可爱的孩子。我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这事已经过去一些时日了,但每当想起这一幕,总是感动不已,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我喜欢这些学生,尽管他们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都能坦然面对,很乐意地去做好自己的事,很耐心地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正因为这样,学生也很喜欢我。我所教的学科,在同年级同类班级中成绩都是比较好的。最令我感动的是,前段时间我因病住院治疗,很多学生打电话或发短信来慰问,有些学生还到医院看望我。躺在病床上的我,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又一次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

认真阅读《xx培训读本》,我体会最深的是,我们教师,尤其是薄弱学校的教师,应该营造快乐教育,一定要乐为人师。只有“乐业”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正由于“乐业”和努力,学生会更喜欢这样的教师,他们会更乐意听从教导,你将会进一步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而促进自己将工作做得更好。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四

假期里,我在网上买了一本自己心仪已久的《名师经典课例》,仅用三天时间就把全书拜读了一遍。从书中一个个经典课例,我领略了于永正、靳家彦、盛新凤、孙建锋四位名师的风采。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震撼了我的心灵。开学了,我再一次细细研读,又一次被名师的激情、才学深深地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样的学习,最触动我的就是新时代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高要求,认识最深的就是不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对我来说,仅靠那一点微薄的底子,把握教材的那一点灵感,积累的那一点经验,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平日读《名师经典课例》,我感到应多给学生鼓励与赞美。

1.求真务实认真上好语文课。

2.博采众长努力上好语文课。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永远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主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名师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的意识确实令人敬佩。走进盛新凤老师的课堂,你会为她的教学创意拍手叫绝。上《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通过读书来理解为什么说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学生不理解,就反复地读,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的情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把狮子读活。走进孙建锋老师的课堂,你会佩服他的教学机智,使得学生爱读、乐读。我想,如果我也像孙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去激励孩子,他们还会不高兴读书吗?再来看靳家彦老师上的《两小儿辩日》,是多么生动有趣。我想,做他的学生是快乐的、幸福的。于永正老师带来的是一堂作文课《对话》,他将自己的人品、智慧、艺术修养融进作文教学中,使教学有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与书为友,走近名师,我看到了激情和诗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的活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实际上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充满激情,富有诗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快乐的翅膀;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才会永远受到学生的尊重。

做一个享受生命的人,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功利之心,在教书育人中多一点博爱之心;做一个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多一点创新,在工作之余多一点学习,我就会收获,就会快乐。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希望在若干年后再回首我的教学历程,能够少一点遗憾,多一点欣慰。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五

阅读,是我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使我增添知识,也丰富了我的情感。

我已年过半百,尚记得幼年时候的事。因为家里穷,吃饭都成问题,更看不到家里有一本书。到了开始读书的年龄,认识了几个字,就经常跑对门的表哥家。表哥家有几套古典名著连环图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没一个人说话,静静地边看着动人的画面,边默读下边的文字。这就是我童年阅读的开始。

到了小学高年级,听好朋友讲起了书本上的故事,是关于抗日英雄“史更新、丁尚武”的故事。他讲得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我更是听得十分着迷。在我的恳求下,好朋友终于将《烈火金刚》这部小说借给我读。这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大书。读完了一遍,还不想还书。因那时在家里,还没有收音机听,更不用说看电视了。后来我把那本厚书又读了一遍。在那个年代,能读到一本书真不容易。接下来,初中毕业我就“上山下乡”,几年以后抽调进城工作。这时阅读的机会多了,学校有阅览室,自己办有学校的借书证,还办有xx市图书馆的借书证。这阶段的业余爱好还是看书的多,而我读得最多的是历史书籍。

转眼间,几十年时间过去了,我过的是平常生活,做的是平凡工作,但读书还是继续,不过阅读的方法丰富了,比如有时在网上阅读。而阅读的书籍种类却简单了,文学类的书很少看,平时看电视多是看新闻、体育频道和历史连续剧;阅读多是业务上的理论书籍,虽说上了些年纪,老眼昏花,但感到业务方面的学习是不能少的。

上了年纪,脾气倒也倔了起来,有时看书也爱挑毛病。读报纸上的一些文章,就时常说别人哪些语句说得不好,哪些词语用得不当。一次和一位做生意的老同学会面,他说起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来头头是道。细想起来,普通人不能说要把握政策,但理解政策是重要的,慢慢地我也就感觉到,像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政治、法治的事是完全值得关心的,要不然怎能把工作做到又好又快怎么能跟上时代步伐?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再阅读一些政治理论书籍,我就不感到枯燥乏味了。

每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书籍”征订工作一来,我倔脾气又上来了:是摊派吗?虽说订阅自由,不订行吗?像目前学生的分数还是那么重要,那类“新课程”的理论书籍又有多大实效?近期订了一本《新课程教学设计--音乐》,倒想看看它新在哪里。翻开书本目录细细一看,觉得很有新意,挺吸引人的。看第一章“音乐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落实”,第二章“音乐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变”,第三章“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体现”,接下来讲到“综合化与生活化”“感受与体验”“表现与创造”,最后再谈到教学评价。仅从书的目录程序、步骤,我就感到了它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于是打算写几篇“读后感”,就慢慢地品读起来。文中从“案例”到“分析”,从“设计”到“再设计”,坚持教学实践进行论述,有说服力,有引导力,才感到这正是专家的魅力所在。由此感到:在工作中有了困惑,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创新实践,是多么重要。阅读会提高能力,会加深认识,会助你成功。

20xx年是xx市“教师阅读年”,《xx培训读本》又摆在面前,这下可得好好领教教育专家的风采了。《xx培训读本》篇幅不多,不足200页,但它收集了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等多种内容,内容丰富、题材独特。该书前三章收集了教育政策、法规、理论等,虽说都有专册专著,但这里都能重点解读、细致评述,对提高教师的理解能力可以说有独到之处。我更感兴趣的是第四章“教学实践”和第五章“师德楷模”的内容。平日里,都感觉英雄、模范远在天边、高不可攀,而这里的每一个教学经典、每一位楷模,多是身边之人、眼前之事,于是又引起我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思考--工作做好了,为什么?工作做不好,又为什么?看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帮助我提高认识。最后我要说一句话:读书学习,伴我终身。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六

自小学开始我就喜欢读书,可那时候只能读一些“小人书”而已。放学之余,烧火做饭时,晚上睡觉前,我经常手拿一本“小人书”看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能拥有几本“小人书”在今天不足一提,但在当时却是令人羡慕之极。虽然“小人书”不能给我许多知识,但它却似宝贵的精神食粮,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教我辨别真善美,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

上中学时,学校有了图书室,每周对学生开放两次,还允许借书回家阅读。因此,我就有机会能读到许多书。每到图书室开放日,我绝不会错过机会,都要到图书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者把书借回家。借到书我会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一页一页地看下去,一看就入迷,常常忘记吃饭与睡觉。读书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稀奇古怪的事,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读书使我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作为优秀例文在班里范读,当时的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从此更喜欢阅读了。

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学校阅览室里的诸多藏书让我感觉以前读的书太少。由于书太多,但看书的时间太少,所以晚上我常常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这期间,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开始看一些名著。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还有比彻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同时还读了鲁迅的杂文,老舍、朱自清、冰心、三毛、席慕容等著名作家的散文。虽然有的书只是囫囵吞枣地看完,甚至不太理解故事的含义以及作家要表达的感情,但还是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读书让我愉快而充实地度过了三年学校生活,也是我阅读收获最大的三年。

毕业后,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但不管有多忙,我仍抽出时间来看书,如时常陪伴我的杂志《读者》《演讲与口才》都给了我很大帮助。《演讲与口才》教会我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交流,什么样的谈话方式才受学生欢迎,怎样提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演讲与口才》让我获得了知识与技巧,更让我在教学上充满了自信。

时代在不断前进,科技在不断进步,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意识到读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于是,工作之余,我不断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我的教学理论知识日渐丰富,教学水平大有提高。工作20xx年来,我依靠自己积累的理论知识努力工作,还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分别获得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一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一篇);省级一等奖.(一篇)、市级一等奖(一篇)等。成功让我明白,是读书让我进步,读书使我得到提高,读书催我不断奋进。《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参考》《龙城教育》等书是跟随我多年的老朋友,从它们身上,我不断汲取丰富的养分,学到了许多东西,使我逐渐成长为业务比较过硬的教师。xx市教育局把20xx年定为“教师阅读年”,我为这一做法叫好。我认为这是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具体实践的体现,是顺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有许多领域是教师没有接触过的,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课堂内外,学生随性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把我们难住,有的问题甚至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教师如果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把读书学习作为习惯,成为风气。也许有的教师会说,我们平时的工作已经够繁忙的了,哪还有时间读书?让我们看看朱永新教授是怎么说的:“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可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其实,只要我们忙里偷闲静下心来读书,多多少少总会有收获。

结合“教师阅读年”,我认真读了《xx培训读本》,从中加深了对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感到教师责任之重大。我也深深地被“师德楷模”中的同行所感动。从他们身上,我进一步体会到了“灵魂工程师”的内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多读文学作品,读一些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有关儿童、青少年的文学作品。当然,阅读还应该与时俱进,去阅读学生喜欢的作品,去思考学生所想。这样才能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使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听你上的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提高了我的业务工作能力,让我有了自尊、自信和自豪,让我不断地成长和提高。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知识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使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挑战,也要学会挑战自我,以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要求。因此,我还要有计划地去读更多更好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美好享受。教育前辈苏霍姆林斯基已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作了证明:教育的真谛在于“做”而不是“教”。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的地位。

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喜欢阅读,共同成长吧!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七

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粮食还常年歉收,父亲和母亲一道辛苦养活了六个子女,这在缺田少地的山沟里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他们都是明白事理的庄稼人,因为他们深知没文化的苦衷。爷爷常告诫我,壮年时,他在给大队挑粪时忒用力,但工分却让那些认几个字的人占去了,吃了哑巴苦。因此他们下定决心把我们送进学堂,用精神食粮来补充歉收的粮食。

说到我的读书经历,还是挺幸运的。首先要从我的名字说起。记得我第一天上学的时候,我的几个哥哥都要去乡里的中心小学上课,父母要为农事奔波,我只好自己拿着几块钱到村小报名。由于家人从未给我起过学名,我也不知道学名是仆么东西,因此当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时,我想都不想就把我的小名报上去,弄得办公室里的教师一阵哄笑。还好,在场的容叔叔根据我家的族谱辈分给我起了个一直用到现在的名字。这虽然已是1981年9月发生的旧事,但它一直激励我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

在村小读完一个学期以后,由于生源不足学校停办了,我们只好到离村子大约有三公里远的乡中心小学去读书。由于当时家里没有手表,加上我学习比较积极,有好几次在半夜里鸡都还没叫就出去叫伙伴们起床上学,弄得整个村里“鸡犬不宁”。为此我只好在人们的一声声“神经病”和“假积极”等冷嘲热讽声中回家继续躺着。

父母恨不得把前辈中无一人识字的纪录由我们来打破,我们兄妹儿个也深深领会他们的意思,因此读书都自觉卖劲。我上初中时一学期学费才十几元,但由于大哥还在读中专,三哥和小妹也都在念书,所以每到开学时父母都要为我们的学费忙得团团转。为了照顾大哥去外县学习,我们兄妹几人的学费往往要缓交。记得1988年1月临开学时,我们几兄妹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看着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们都着急了,族人也在为我们想办法。眼看离大哥返校的日子越来越近,父母终于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我们家唯一的一头壮公牛卖掉。这头牛在当时可是我们家劳动的重要依靠啊!卖掉它,就像割掉父母身上的一块肉,以致后来父母常常为这个决定后悔不已。自那以后的几年间,他们只有去跟村人借牛来耕种,有时还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万一碰上那些爱说风凉话的有钱人家说三道四,父母除了碰壁的尴尬外,还会带着满腔的委屈回家唉声叹气。不过,在那个最痛苦的年代里,父母的做法还是贏得村里大多数人的理解,因此他们都乐意把耕牛借给父母使用,有时好心人还会来帮我们家做工,不为别的,只是同情我们一家人。正因为这样,我们一直到现在都很感激他们,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记得在最难熬的高中生活阶段,有时我就随便在街头小摊上吃一点,饱一餐饿一餐,渴了饿了就喝自来水,夜深人静时才像猫一样悄悄溜回宿舍做一天里最轻松的事--打鼾。第二天天还没亮,又跑到教室与烛光做伴。我的生命食粮匮乏,但精神食粮还是充裕的。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虽没能考上当时流行的中师或中专学校,但是上了高中。后来保送进师专后,我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所获得的精神食粮也越来越丰富。工作后,我更不忘读书,不论是单位的、同事的、自己的,还是网络上的,都有属于我的精神食粮,我渴望拥有它们。

书里有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它们能满足我求知的欲望。知识是学不完的,知识能时时刻刻给予我欢乐,使我更加充实。它们就是我的精神食粮,我还会继续找寻我的精神食粮,直至生命终止。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八

对我而言,读书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奋进的历程。

还是孩童的时候,我最敬仰的是上自然课的梁老师。只要我们认真听半节新课,便可获得听其讲长篇小说《薛仁贵征东》的奖励。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惊险处的戛然而止,常令我们期盼:“老师,再讲,不过瘾!”正是这种强烈的期待,开启了我觅书博览的激情。

我的阅读故事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能像老师那样读很多很多的书,脑海中装着很多很多的故事,那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小人书成了我阅读的第一类书籍。20世纪80年代是个物质、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虽然书的售价只是几分、几角一本,但对于生活水平仍旧不高的百姓人家,书仍属奢侈之物。在书店或书摊前,若你待久了也只看不买,则常会遭遇店家的白眼或驱逐。在这样的情况下,节约父母所给的每一分零用钱,再存上好几个星期,就可租到或买到一本令人兴奋不已的小人书,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便是最大的满足。

上了初中,父母手头宽裕些了,便开始给我订阅《奥秘》此类科普书。这是我的第二类阅读书籍。书中那能感受疼痛的植物群,那会使飞机轮船神秘失踪的百慕大黑三角,那会令人年轻长寿的古埃及金字塔……无不向我展示了一个另类、诡异、生动的自然空间。若我也能去探索一番,那该多好。于是便萌发了要当一名考古学家的念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也正因此,当时的历史、地理两门功课我学得特别优秀。现在回想起来,.读书能增智长志是完全正确的。

结束了短暂的童年,我很快步入了中师的殿堂。1990年,我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师范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了寄宿生活,尽管思亲情切,但浓郁书香的校园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如果说,童年时候我是为了羡慕他人才爱看书的话,那么中师期间,除了很少时间是由着喜好在读书之外,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而读书。多门必选和选修的交叉大小考让人应接不暇。或许是人缘好的缘故,班里很多同学只要一有学习问题,便习惯性地向我咨询。当时他们感觉我像百宝囊似的,有求必应。为了服务他人,也为了让自己尽早把书读透,顺利检测过关,我每天都跟各类书籍打交道,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个胸无不知的好老师。

感谢那些我曾阅读过的书,在那段时间,我真正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知怎么回事,那个时候,大家似乎都特别喜欢看书。从古代的到现代的,又从现代的到当代的,郁达夫、钱钟书、艾青……他们都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

1993年夏,我终于踏上了教师工作岗位。本以为自己已经饱读诗书,不曾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这个注重教育实践的教学领地,我猛然间发现以前的阅读面是那么狭窄。因此我在书写教育实践论文之时,经常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所幸的是,我遇到了爱读书的导师--赵校长,她时时提醒我,激励我:“不懂,就到有关教育理论的书里去寻找出路。”我买书、借书,开始阅读各类教育期刊和书籍。读专业性书籍不像看小说、散文那样轻松易懂,有些文字需要反复多读才能理解。第一遍囫囵吞枣看个大概,第二遍重点地读,第三遍理解着读。每本书上都留有我圈点的痕迹和评语,就这样不断地积淀着自己的理论知识。书中的好方法我模仿着去做,不断积累点滴的感悟和经验。从书本到实践,从实践回到书本,不断地往返重复。渐渐地,我开始能够联系自己的实践,尝试笔耕了。我欣喜,自己已经融入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读书理念中。

如今,读书对我而言,已不再是负担,它完全是出自心灵的寄托和享乐。我喜欢读书,那是因为我觉得读书能放飞心灵,能拓宽视野,能感悟人生,更能让我的生命产生质的变化。我要读各种各类的书,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优秀的人才。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九

小的时候,常常与图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迷。那时的我,一有空闲,就从怀里、书包里、枕头下摸出一本心爱的书来,如饥似渴地读着,如醉似痴。即使是课间十分钟,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想离开它们。图书是我小时候特殊的爱侣,陪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伴我一天天长大。

童年的全部阅读生活就在文字与图画之间一页一页地流过。打开记忆的闸门,英雄情节、儿时梦想、善恶美丑、正邪义利,都随着书本扑面而来。它们是我的成长密码,承载着幼时的无数欢乐与欣喜。

时至今日,我收藏了大量的书籍,有经典的名家名作,还有新近的获奖作品,已近400册。闲暇时,我喜欢冲一杯花茶,坐下来静静地翻看带给我阅读享受的图书;课余时间,孩子们总是喜欢在我的书柜前流连、翻阅;美术课、口语课或班队课上,我的学生也会全神贯注地捧着它们阅读。

我想我是丰裕的,因为我拥有一片图书的绿地。

我想我是充实的,因为我是一个痴迷的阅读守望者。

“我只想当一个麦田守望者。”霍尔顿说。每一次读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感动。霍尔顿这个心地纯净美好的“麦田守望者”,他的愿望就是希望那些快乐游戏的孩子不要跌人悬崖,永远在麦田里快乐地奔跑、嬉戏。“守望麦田”是一个伟大的举动,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恬淡和平凡。由此,我联想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像“麦田守望者”一样,用爱心在恬静和平淡中守望学生生命中成长的绿地。、我始终认为图书是一种很能体现绘画技巧和文学欣赏的载体。时下流行的漫画书,充斥市场的日本、中国台湾卡通读物,在艺术性、指导性上远不及这些有意义的图书。这些书多是作者深入生活,经过反复推敲后创作的作品。百十幅画面讲述一个故事,每幅画都有连续性和独立性,文字的叙述讲究文质兼美,寥寥数语置于图下,不知倾注了画家与作家多少心血和汗水。

重新当上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发现孩子们的书包里再难以找到有趣的图书,可新式玩具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对于这些昂贵的玩具,他们极易腻味。束之高阁之后,这些玩具又能给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什么呢?时下流行的卡通漫画书,孩子买了一本又一本,却使他们失去了童年大量阅读的好时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孩子被太多的“精彩”吸引。我意识到,作为教师,除了自己要进行大量阅读,更应该给孩子书香的浸润,引导他们在书海遨游。教师要做一个阅读的守望者,引领孩子走进广阔的阅读世界。从孩子爱读的书开始,从自己的重温开始,从我300多册的图书开始,让阅读逐渐改变孩子的生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体验,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时尚。从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和思考去预设与生成各种教育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图书激发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让这些图画读物去熏陶孩子的身心,让其中蕴含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

明代的于谦在《观书》中说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可以使精神充实,可以远离愚昧和低俗,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更可以促使读书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引领他们终身与书籍为伴。

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把我的图书有选择地进行挑选和分类:军事题材的有《中途岛大海战》《攻击托兰塔》《小兵张嗅》等,历史题材的有《岳飞传》《杨家将》《上下五千年》等,侦探题材的有《福尔摩斯传》《神探柯南》等,故事题材的有《一千零一夜》《西游记》《格林童话》《哪吒闹海》等,并将其置于班级的图书角里。

我和孩子的读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一开始,我尝试每周让孩子进行一次“说作业”。我把推荐的图书让孩子周末拿回家读给家长听,遇到“拦路虎”要勤问勤学。班队课时,我会给孩子推荐我喜欢的图书,让他们一睹为快;我还会迫不及待地给他们讲里边的故事,分享读书的愉快感受。而孩子们也会每周给我准备一两个他们喜欢的小故事,然后全班交流听、读感受。虽然有的孩子读书的感受还是只字片语,但他们的读书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阅读,我和孩子们走进了书中一个个可爱孩子的生活:三毛、王二小……了解了一位位可爱可敬的人物:列宁、岳飞、福尔摩斯、水浒人物、西游记人物……结识了许多善良的童话人物: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课间,孩子们忙着借阅、交换图书。令我感到欣喜的是,书在借阅过程中不仅没有丢失,而且还增加了许多。原来很多孩子把自己的读物也带到了班级图书角中与老师、同学们共同分享互相交流。

我还利用图书做中介,进行学科渗透的教学尝试。上美术课让孩子画起了连环画,再配上简单的文字。他们有的是独立创作,有的是多人合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图书让孩子们初尝了读书的乐趣,为他们打开了朝向大千世界的一扇小窗,也让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新奇和向往。图书把我们带进了一片广阔的阅读天地,孩子们翱翔在语言的天空,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释放着他们的灵性,展示着他们的才华。

这时的我和学生都成了图书迷,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没什么渴求,只希望孩子们和我一样从小喜欢阅读。而阅读,也应该成为一个人生命成长的主旋律,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更应如此。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夜深人静,我独居家中,扭亮台灯,翻阅那些承载着我童年欢乐、唤起孩子们阅读热情的图书,这个时候已不单单是在看书了,而是在重温一份久逝的温馨,一份成长的历史,一份成长的快乐。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十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然而,每个人的读书故事却不尽相同。记得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也使人充实,读书更使人走向成功的彼岸。

踏上三尺讲台后,书籍成为了我呈献给孩子的一份礼物。晨读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吟诗诵词,感受中华民族最经典、最璀璨的文化。一个孩子陶醉在书中摇头晃脑、煞有介事,会引发我们捧腹大笑;阅读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朗读优秀篇章,品味祖国语言灿烂又平实的独特魅力,其间,小女生的鸾歌娇滴、大男孩的洪亮浑厚,会博得我们阵阵掌声;中午,我和孩子们一起侃侃而谈《安徒生童话》《我的童年》:

“老师,你知道的真多!”

“老师,你好厉害!”

那时候,我和孩子们快乐无极限,书为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那时候,我和孩子们水乳交融,书让我们心有灵犀!

也许是流逝的岁月一天天吞噬着我读书的激情,也许是世俗的烦恼一天天埋葬着我读书的渴望,当自己执著追求却苦苦不见优秀的教学成绩时,我开始对书心生怀疑:是书占用了我和孩子们太多的时间,耗尽了我们的精力吗?求功心切的我强迫自己和孩子们远离书籍,踏上“常态”的教学轨道:晨读时,我们反复背诵课本要求背诵的段落、篇章,一遍又一遍,直至一字不差、一人不漏;中午,我和孩子们一起置身于默写改错、改错默写的“苦海”中,字字正确、人人进步方肯罢休……一学期,一学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终于初见成效。然而,满心期盼的喜悦终因背负了太多的疲惫与压抑而干涩不已。再看看孩子们,老气横秋的脸上写满了呆滞与麻木、厌倦与乏味,他们的活泼、智慧、灵性、激情此时早已荡然无存。难道这就是我矢志不渝、苦苦追求的结果吗?,无书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黯然失色,就像饥饿的人得不到充饥的美食,那种晕头晕脑寂寞难耐的滋味不堪回首。每次想起那无书可读的煎熬,我越发怀念有书相伴的日子,是那样充实而温馨,那样迷人而绚烂。记忆中有书的日子,心灵的天空永远晴朗亮丽。于是我再次打开尘封已久的书籍,那熟悉的馨香扑面而来。恍惚间,我的世界豁然开朗,鸟语花香,缤纷一片。我万分欣喜地携上一本置于孩子面前:“孩子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继续与书相约,与书为伴吧!”渴望的眼睛、热烈的欢呼、灿烂的笑脸,千万言语难以表达心中对书的热爱,孩子们和我依然心有灵犀!

书籍的大门一经打开,我和孩子们便渐行渐远。上课时,我肯定要带上一本至爱的书。一两周一换,当我更新读本的时候,总有学生跟着买跟着换。《安徒生童话》《论语》《朝花夕拾》。而对于《论语》,竟然有几个学生不时地问:“老师,这句是什么意思?我不懂。”问多了,我会简单地解释几句,更多的时候我会笑着说:“老师20多岁读它,也要读几遍才基本弄通的呀。先存放脑海中吧,到了高中--如果你够聪明,也许到初中就读懂啦。”当我把这种神奇的书卷之气和灵秀之韵传递给学生时,这种感染,这种熏陶,也许才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对于孩子,我只想静静地让那个最好奇最动心的时刻,如种子深埋在他们心里。当他们在心中“种下美丽的种子”时,那种朦胧的憧憬和喜欢,比起大包大揽的课堂教学,也许更为可贵。

一天,一名女生自豪地对我说:“老师,您读过《小王子》吗您看,它的语言是多么优美:‘她精心选择着她将来的颜色,慢腾腾地装饰着,一片片地搭配着她的花瓣,她不愿像虞美人那样一出世就满脸皱纹。她要让自己带着光艳夺目的丽姿来到这世间。是的,她是非常爱俏的……’”我内心不禁狂喜:孩子们竟然已经知道享受语言了!三年级的孩子竟能挣脱故事情节,品味文字美感,这实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于是我请求:“再给老师念一遍吧。”之后,我情不自禁地深情念出:“她精心选择着……”我们周围的孩子越聚越多,他们也跟着齐声朗读:“她……是的,她是非常爱俏的……”这样的情境,怎不让人激情荡漾?而那一刻的幸福,一旦品尝,就使我抑制不住地想要永久地复制它、珍藏它。

此后的每一天,我对教学成绩不再恐惧、不再焦虑,因为我和孩子们早已相约书籍,相约永远,自信地走出教材的方寸之地。一本本散发着墨香和心香的书籍,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我们在那里付出的每一分心血都将会获得回报。

今晚,我坐于灯下,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突然想起朱光潜《谈美》的结尾:“在阿尔卑斯山的人口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的确,一个人只要放慢脚步,用心感受,那么人生美景必将尽收眼底。于是我想:读书是如此,教育亦是如此。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十一

读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读书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课外阅读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扮演各种角色,尽情体验读书的快乐。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仅供参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快乐》“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时光悄悄,转眼开学已经快两个月了,我们走进了硕果累累,美轮美奂的金秋。在秋天来临之季,金风赶来了。它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神奇的色彩,带着清爽的空气,拿着一支大画笔,把树叶..田野、果园染上了金黄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但,在这美丽和谐的景色中你读书了吗?

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按时补充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时时处处为精神补充各种“营养”。“精神营养”来自哪儿?如何补充“精神营养”?其实,“精神营养”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书世界,吸取“精神营养”的管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阅读。

我国自古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感人故事。这些读书故事表现了古人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向往。我国著名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和老舍先生,以及刚去世不久的巴金爷爷,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能达到如此境界,与他们在学生时代大量阅读各种文学名著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读书、求知的黄金阶段。大家知道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利用哪种方式读书最科学吗?首先,要精读课堂上的书,尤其是语文课本,仔细品味文章中的妙词佳句,认真揣摩文章蕴含的道理,感悟文章表达的感情。其次,要泛读课外书。从文学类到科技类,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从汉语文章到英语文章„„只要有书的地方,就要有你们的身影。

读书,需要时间。时间在哪里?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双手里。你一松手,它就从指间溜走了。

因此,读书需要只争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读书;午间休息,可以读书;睡觉之前,可以读书。

选择读书,就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

选择读书,就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

同学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现在就开始吧,把握每个瞬间,不要再犹豫!拿起书,让读书成为我们良好的习惯。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三班的叶富强,我今天倡议的主题是“沐浴书香,润泽人生”

当五月的阳光变得温文尔雅的时候,当缤纷的花朵尽情绽放的时候,当枝头的鸟儿欢快歌唱的时候,我校的首届读书节开幕了。这是我们本学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从古至今,中外的多少名人志士,无不热爱阅读。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从小就爱读书,万年的时候,他得到一本好书——易经,他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过好几次。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因家境贫寒,十岁便辍学,他一边当学徒,一边自学,为了尽可能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他放弃了一切可以休息的时间,广泛的阅读使他终于获得了成功。读书使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也使我们离心中的目标越来越近。然而读书的意义并非只有这些,打开一本好书,就如同饮一杯清茶,苦尽甘来;细细品味文字,就如同点一盏明灯,照亮前行之路。欣赏朱自清的笔下的春,感受春天的味道,欣赏毕淑敏笔下的提醒幸福,贴近幸福的感觉。

是啊,读书,其实也是在读人生。读居里夫人,我们读出她的坚强,她用生命的代价获取科学上的新发现,把丧夫之痛化为工作动力。品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使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变得有意义;读张海迪的绝顶,我们读出她即使一百次地跌倒,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顽强。

书,是每个人的精神粮食,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的国度。进入了新世纪,信息在不断更新,我们有太多需要追赶的东西,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练就更多的本领,读书学习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学们,也许你们会抱怨学习任务的繁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阅读更多的书籍。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只要热爱读书,重视读书,处理好读书与学习的关系,无论是你的学习生活还是课外生活,都会显得格外精彩。同学们,人生因读书而美丽,民族因读书而兴旺,国家因读书而富强。为此,我们想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1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学有余力之时,请拿出一本好书,在读书中品味人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品读经典,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经典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理中感悟真理。阅读经典,震颤生命的琴弦,丰满人生的羽翼。

3博览群书。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博闻强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认清真理,以扎实的知识储备驾驭人生。

4读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只有将读书,做人,做事统一起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行统一。

5终身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人生的充实与美丽。

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新。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用我们朗朗的读书声装点前中,用我们对读书的渴求装扮前中,让读书成为前中每一个同学的习惯,让我们的校园处处飘逸书香。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书海中扬帆,成长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说到读书,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许多关于读书的。

名言警句。

如“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读书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就拿西汉时的匡衡来说吧他出生穷苦人家他却“凿壁借光”读书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孩子们,现在家家户户有了明晃晃的电灯,不用“凿壁借光”,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好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提出六点关于读书的建议:

1、选择好书。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看的“好书”,我们开始可以从短小的儿歌、彩绘本故事、猜。

谜语。

脑筋急转弯等短小有趣的带拼音的书籍读起,慢慢地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少儿版的名著或一些知名少儿作家(如狐狸姐姐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等)的书籍,这些书非常有趣,它们一定能将你带你在书海中快乐遨游,当然,选择的范围也要广一点,故事类科学类艺术类等等。一些如《阿衰》《豌豆》这类的纯漫画书我们要少看。

2、持之以恒。不管老师布置没布置关于“读”的作业,自己在每天都要抽空读书,如早上、下午上课前,每天做完作业后等课余时间读一会儿,这样读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读一本又一本的书,积少成多。

3、“不动笔墨不读书”。碰到自己喜欢的好几好句,咱们把它勾画下来,有能力的中高年级孩子们,还可以把它摘录下来,甚至可以尝试写。

读后感。

等等。

4、强化记忆。孩子们,你们现在的记性特好,科学家称你们现在正处在“黄金记忆”时期,你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经常读读背背,把一些精彩的词句、片段背一背,等到用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了,这样你也会是一位小诗人、小作家。

5、问中读,读中问。带着问题读,读出你的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要学会查。

字典。

词典等工具书,或主动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

6、反复读。遇到你喜欢的好书,咱们反复读,读了一遍,过段时间又拿出来读,这样反反复复地读,相信你的收获一定非常大。

以上六点建议,跟大家共勉。

孩子们,你们是“诗韵校园,风雅城北”的小主人,希望你们的精彩人生就从“一周一诗”的诵读、“课前三分钟”的诵读、每天的自由阅读开始,让读书真正成为我们的习惯。

谢谢!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十二

走进十五中的教学殿堂,我惊喜而彷徨:在这片阳光灿烂的天空里,人才济济,我何时才能像他们一样自由翱翔在教育教学的天空下,像跳空中芭蕾一样展示教学艺术的魅力!多希望赶快生出一双翅膀,去超越,去翱翔呀!“教师阅读年”的到来使我的希望变为现实,让我在阅读中找到了飞翔的翅膀,注入了精神的强大动力。

在读到柳州高中特级教师肖学锋的《执著追求教学,用心关爱学生》时,我为他那朴实的文字和执著的热情深深打动。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刚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年轻人来说,“特级教师”这个荣誉的光环是那么的神圣而伟大,大家都把它当做自己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然而,在努力耕耘的路上,当初出茅庐的我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时,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怨天尤人,抱怨环境,抱怨领导,抱怨学生……然而,有谁能想到,肖学锋老师在他刚刚步入教师队伍时,连续六年一直蜗在高一任教呢?这对于一些年轻老师来说,也许会认为是一种耻辱,是一个打击,或许就从此一蹶不振了!而当时肖老师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当学校第一次安排我再次回到高一任教时,我认为是必要的,年轻教师应该在高一多多磨炼;当学校第二次安排我再次回高一任教时,我认为是必要的,我要把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打牢;当学校第三次再次安排我回高一任教并担任团委书记时我依然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我认为学校是信任我,我的工作充实了;当学校第四次安排我回高一教两个班的物理时我还是欣然接受了,因为我教的班多了;当学校第五次依然安排我教高一两个班的物理课并担任班主任时,我激动了,我终于当上了班主任!我和其他老师的工作量一样了!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我把89(3)班带到了高三。”

从这些朴实的文字中,让我看到了一个执著坚强而乐观的人。正是肖老师这份对教育事业热忱的爱,对这个选择执著的追求,才使他不放弃,不气馁,不断地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并在实践中积极反思,最终成就了他的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肖老师的这种精神令我感动。我反复问自己,当我在教育这条路上遇到挫折时,当我不小心犯错被领导批评时,当困难对我一次次考验时,我是坚持,还是放弃?在过去,也许我会犹豫,但今天,我会很坚定地回答:坚持下去,相信我能做得更好!

年轻,是我们的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不要因为我们经验不足就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每一位奥运冠军都是从起点走向辉煌的。在这条奋斗的路上,他们不知要摔过多少个跟斗,受过多少委屈,吃过多少苦头,才能骄傲地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假若张娟娟因为训练中没有打中过十环就放弃了,那今天就不会在女子射箭这个项目上刷新中国奥运金牌的记录!如果杨威因为开始训练时总是从鞍马上摔下来就退出比赛,那么中国体操队就少了一位奥运冠军。如果当初肖老师在第三次再被安排回高一任教时就放弃的话,今天我们就少了一位值得学习和敬仰的名师。

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更何况,年轻使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有毅力、有决心去虚心学习,反思进取,把自己锻炼成未来的大师。,在这次读书活动中,阅读了《xx培训读本》后,我在众多名师成长的道路上汲取了他们宝贵的经验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阅读,让我在榜样的崇高思想境界中得到了洗礼和成长!阅读,让我找到了飞翔的翅膀!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更加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加有力量来面对前方路上的种种困难。因为有书为伴,它给了我智慧和力量。

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篇十三

提起阅读,我不禁要静心长思:有多少日子,我已远离了那种泡一杯香茗,就一盏台灯,捧一本书静心阅读的生活了?我有多少借口来搪塞疏远阅读的尴尬,太多的琐事占据了我本就不多的课余时间,我怎能静下心来读经典著作?不知从何时起,繁杂的工作已让心灵的琴弦恹恹地沉睡,它使得我总是害怕阅读理论的书籍,以为小学教师没有必要和能力阅读深奥而严谨的教育理论。我偶尔翻阅学科杂志,走马观花,浏览广告杂志,纯属消遣。可是,我真的就忙到抽不出时间来与书本约会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阻止我阅读的是我的惰性啊!

恰逢20xx年是全市“教师阅读年”,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我随意找了一本书“拜读”起来。渐渐地,书中一个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一个个鲜明典型的材料,一段段发人深省的文字逐渐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我的共鸣,让我不得不放慢节奏,一字一句地品味起来。作者的话是那么慰藉人心,离我们是那么的近,就如一道强光穿过层层迷雾直射教学的田园,让人觉得酣畅淋漓。那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想,那闪烁着真理光芒的理念如同缕缕春风,吹进我的灵魂深处,长久地拨动我的心弦……这本由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创作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历经数十载,依然被奉为当代教育的经典论作,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书中的每一条建议每一句话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大家,书中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像与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使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很喜欢书中的这句话:“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在这个时期里,总还是能够找到时间,来逐渐地、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教育是明智的。”也许因为年轻,这句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人生不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吗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你才有资本去从事你的工作,才能体验人生中更多的酸甜苦辣。是啊,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满怀理想吗?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不断进步吗?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绽放光彩吗?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活出精彩吗?……就因为年轻,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应该”了,而能使这些“应该”一一兑现的最佳捷径,唯有读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人地思考。”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这就是读书。读书是一种手段,关键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运用到工作中去,使所读的书成为有效的向导。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是激活教学与科研的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经常走进大师的心灵,与圣贤对话,能够体悟教育真谛,更好地守望道德、人文和科学领域,进而探索教育理想及职业生涯,最终超越昨天的自我,完满地实现教师明天的人生梦想。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这是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如果我们整日忙忙碌碌,毫无闲暇,被日常教育生活所缠身;如果我们的大脑里塞满了教育中繁杂琐碎的事务,我们将难以睁开独立思考的眼睛,也难以在自己的心中清理出一块静心反思的空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除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多读多思,对照理论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这样才能倾听到内心真实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因为“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作为教师,为什么只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为什么不能像太阳,既照亮别人,也灿烂自己呢?在读书中成长,在创业中进步,在进步中美丽,我要做这样的好教师。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我们应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能使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我或者也能像书中一位教师这样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的教师生涯在阅读中流光溢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