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19:48 页码:8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精选15篇)
2023-11-12 22:19:48    小编:zdfb

批判性思维是指在处理任务时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不要过多使用修饰词。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值得一读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一

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介绍。

导游词。

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的小伙伴们赶紧来查阅下吧!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颐和园景区观光游览,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参观,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叫我王导,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皇家林园,是一个宏伟的古典园林。

我们现在夸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著名的长廊。你们看,这绿漆的柱子,再看看这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真多啊!每间都有好看的画,你看这人物、花草、风景,没有一幅相同,你有没有为古代人民的智慧而赞叹呢?我是十分钦佩的哦!

不知不觉我们一走到了长廊的尽头,大家朝前看,那就是万寿山,再抬头向上看,那座坐落在半山腰的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那就是佛香阁,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瞧,这昆明湖多美啊,它静得好像在一面大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它面上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时间如流水,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今天就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己游览观光。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一人行走,要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另外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游客,为我们的“世界遗产”增添光彩!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再见!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颐和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我——郑导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希望各位能在颐和园度过愉快的一天。

游客们,其实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战争中英法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内的珍宝佛像也被劫掠一空。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冲和”之义。关于挪用的海军军费,经专家考证,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万两,占全部修复费用的1/3以上。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

大家请跟上我的步伐哦。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请看,这就是有名的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称画廊。因为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绘,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达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复。其中有关于西湖风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长廊时,命人到杭州临摹后画上来的。人物画多采用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这些画面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大家出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大家抬头看,引入你的眼帘的是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从前居住的地方。

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各位游客,又到了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大家,你们自由观赏。祝你们玩的开心。再见!

大家好!我是赏识。

作文。

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郑,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陪大家游览的景点是颐和园。颐和园景点到了,请大家下车。

现在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大门。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吗?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历经十五年竣工,是“三山五岳”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你们看,前面就是长廊。这绿漆的柱子,再看看这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米长,你们瞧,这长廊分成二百七十三间。真多啊!大家快来看,这里每间都有好看的画,你看这人物、花草、风景,没有一幅相同,好有创意哦。

亲爱的游客们,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今天就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己游览观光。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另外请不要损坏公物,做一个文明游客。再见!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颐和园参观游览。我叫胡子豪,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豪。我希望大家能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它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3公顷,十分胸伟。主要景点有长廊、万寿山的三层建筑佛香阁、昆明湖、石枋、苏州街、十七孔桥……这些著名景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廊。你们看!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称画廊。因为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绘,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达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复。其中有关于西湖风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长廊时,命人到杭州临摹后画上来的。人物画多采用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这些画面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下面请跟我来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

昆明湖真美,小船在湖上轻轻划着,推开静静的波浪,昆明湖的湖水像一块绿色的碧玉,美丽极了!大家看,那就是著名的十七孔桥,桥上有十七个桥洞,因此闻名。十七孔桥上还有三百多个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的姿态还各不相同呢!

亲爱的游客们。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该到我们分手的时候了,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参观,请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涂乱画。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二

“各位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就是这次旅程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今天,我们要去的一个景区是清代的皇家园林,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颐和园。我们的大巴离景区还有十几公里远,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

“各位!颐和园到了!我们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远近文明点的长廊了。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有23间。大家知道吗?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么多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后,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请往上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那里是站在高处鸟瞰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方。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是排云殿。现在,大家就跟我去山上向下望望吧!”

“现在,我们在佛香阁的前面,大家向下望,有一个很大的湖,对不对?它就叫‘昆明湖’,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下面,我们就近距离的观察一下吧!”

“昆明湖的两岸栽满了垂柳,昆明湖围着湖心岛,大家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了。那座石桥叫十七孔桥,大家相信吗?十七孔桥的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那些小狮子形态各异,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大家可以去仔细的观察一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陪伴大家了,欢迎各位再次光临我们的旅行社,再见!”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三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么向游客介绍颐和园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介绍颐和园导游词3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是北京国际导游公司的一名导游。

今天是我和大家一起来颐和园来旅游的。

我们现在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长廊。

这条长廊全长七百多米。

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二百七十三间的门槛上都有一幅美丽的画,没有那几副上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我们又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顶,房顶上铺着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阁。

佛香阁周围有一座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现在大家随我来到了万寿山的山顶,大家往前看,那边的一个湖便是昆明湖。

昆明湖上游一座桥,那桥上有十七个孔,又叫十七孔桥。

那边是月波楼,有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好了,今天我们的旅游结束了,祝您心情愉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光临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可以叫我林导游。

很荣幸为大家服务。

现在我带我家一起去游览颐和园,大家跟我来吧!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有名的长廊,这里长七百多米,分成273间。

请大家抬起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缤纷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几千幅画当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大家细细欣赏吧!

我们现在去的就是万寿山。

展现在你眼前的这座山就是万寿山。

请你们抬头向上望,耸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它高38米多。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不知道吧1其实那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去的是昆明湖,这湖面积大约220平方米。

这座桥名十七孔桥,因为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

你们可以到桥上走一走。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要注意:1、不能随地扔垃圾2、不能乱涂乱画3、要注意安全。

最后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大家好,我是北京国际导游公司的一名导游。

我叫关秉政,今天是我和大家一起来颐和园来旅游的。

我们现在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长廊。

这条长廊全长七百多米。

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二百七十三间的门槛上都有一幅美丽的画,没有那几副上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我们又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顶,房顶上铺着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阁。

佛香阁周围有一座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现在大家随我来到了万寿山的山顶,大家往前看,那边的一个湖便是昆明湖。

昆明湖上游一座桥,那桥上有十七个孔,又叫十七孔桥。

那边是月波楼,有人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好了,今天我们的旅游结束了,祝您心情愉快。

介绍颐和园导游词300字【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梦想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涂,大家就叫我涂导吧,我们这次要去的旅游景点就是著名的颐和园。

首先,由我来为大家简单地讲述一下。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

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186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好了,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去游览一番吧。

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横槛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我们再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请看,那儿就是佛香阁,下面的是排云殿。

现在自由活动,下午两点半请准时到这里集合,再见。

介绍颐和园导游词300字【5】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贾文雯,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是颐和园,请大家跟随我走,现在我手指的的这个地方是著名的长廊,他全长700多米,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画的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

那怪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荡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过,都可以听见船上有人们的欢歌笑语,真是美不胜收啊!

在昆明湖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怎么样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颐和园游赏。我是你们的导游,叫林晓津,大家可以叫我林导。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公里,占地290公顷。

现在我们来到了沿昆明湖北岸横向而建,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长728米,共273间,像一条彩带横跨于万寿山前,连结着东面前山建筑群——这就是有名的长廊。抬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你们信吗?请大家往两边看,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许许多多、姿态万千,好不壮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可是,你们知道昆明湖和万寿山的来历吗?最开始,昆明湖是一个由泉水汇聚而成的湖泊,叫西海,面积还没有现在的一半大。到了乾隆年间修建园林的时候,将这里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湖泊。而这里为什么叫做昆明湖呢?这是因为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云南滇池有个小国叫做昆明国,汉武帝为征伐那里,在首都长安开凿了一个仿滇池的昆明池,操练水军。乾隆根据这个典故,将西海改名为昆明湖,并效仿汉武帝在这里演习水师,这就是昆明湖名称的由来。而当时改建昆明湖所挖出的淤泥全都堆在了翁山,使原来的小土丘增高和扩展了不少,乾隆在为母亲祝寿的时候,在山上园静寺的遗址上兴建了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翁山赐名万寿山,取意长寿。

瞧!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请大家注意几点要求:

1、不乱扔瓜果纸屑,保护园林卫生。

2、不要在柱子等地方刻字。

3、注意安全。

最后,祝大家游玩愉快!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五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昨晚大家睡的还好吗?今天上午,我们将参观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非常荣幸能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里,陪大家游览这座景致优美而又历经沧桑的世界名园。大家现在是否又好奇又期待呢?那下面就由我先来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这座建筑集中、造景丰富、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宫廷区(历史沿革;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始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落成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不仅是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之一,更是皇家园林建设的典范。颐和园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两大部分组成,并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语是:“一、北京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二、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三、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万寿山是西山的一支余脉,最初不过是一座无名的小土山。辽金时期山上始建金山行宫,称金山,山遂有名。山下有一小湖泊,遂称金海。元代时传说有一位老人曾在山上掘出一个装满宝物的石瓮,因此而改名瓮山,金海也改称瓮山泊。“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明朝时因其景色妖娆,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西湖”的美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宛署杂记》中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诗句以赞其美。

清代权贵在京城西郊大建园林之风极盛,尤其是“康乾盛世”期间,先后在京西玉泉山、香山、万寿山等地改建及扩建了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也就是著名的“三山五园”。其中的清漪园就是颐和园的前身。

公元1749年(清朝乾隆十四年)冬,乾隆皇帝下令将瓮山、西湖按照园林创意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与治理,按照“一池三仙山”的形制建造,将湖面向东北扩展,重筑东堤,并在湖中模仿杭州西湖苏堤新筑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西堤,将水面一分为三。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一池三仙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其中藻鉴堂(一说南湖岛)喻蓬莱,治镜阁喻方丈,凤凰墩喻瀛洲。清代魏源在其《海淀杂诗》中用“昆明湖水与天连,汇尽西山万道泉。解释蓬莱仙岛近,何需海上遣楼船。”来赞美这一意境。挖湖所剩的泥土按照造园布局的需求被用来堆筑、增补山体,形成一只展翅欲飞的大蝙蝠,衔哺着酷似寿桃状的湖水的情景。寓形隐意,妙趣天成。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爱新觉罗.弘历在为其母钮钴禄氏庆祝六十寿辰时,改瓮山名万寿山,西湖名昆明湖。昆明湖名称源自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据记载,汉武帝派去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的使团,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汉武帝决定兴兵讨伐。为一举征服昆明国,汉武帝便在京城长安西南挖掘了巨大的昆明池,以象征滇池,练习水战。乾隆皇帝为标榜自己同汉武帝一样,为治理国家的明君、开疆拓土的英主,也曾在昆明湖中操练水师。公元1764年(清朝乾隆二十九年),清漪园这座以湖光山色蜚声于世的大型皇家园林,历经十余年土木之功,终于大功告成了。

公元1860年(清朝咸丰十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著名皇家园囿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园内数以万计的文物珍藏皆被抢掠一空。经营了100多年的清漪园荒芜了。

公元1886年(清朝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建旧园,并于1888年以光绪的名义发上谕,——为太后“颐养冲和”改清漪园为颐和园。公元1894年,慈禧在颐和园耗巨资庆祝其60大寿。1900年,颐和园又遭到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的野蛮抢掠和破坏。

1902年慈禧太后回銮后,又用巨款重新修复。一路坎坷,步履蹒跚,尊贵华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终于走到了1928年。这一年7月1日,颐和园正式成为公园对普通游人开放。

颐和园历经数次毁坏、数次修复,究竟它有什么魅力,让帝王如此青睐它呢?就请您通过今天的游览,自己来找寻这个答案。

(东宫门)。

刚刚过来的时候各位朋友一定注意到了东宫门外有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式牌楼,它是清代保留至今最大的一座过街牌楼。其正面题写“涵虚”,背面题写“罨秀”。“涵虚”喻意山水广阔;“罨秀”喻捕捉秀色,都是乾隆皇帝御笔。词义指明,过了这里,就是美丽的皇宫禁地了。

好,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便是颐和园正门——东宫门外。东宫门外南北两侧的这两排房就叫做南北朝房,它们是大臣们等候上朝或等候召见时休息的地方,也是散秩大臣、清宫銮议卫等的值班房,其性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传达室。

我手指的方向就是东宫门,请大家注意正门上方九龙金匾上“颐和园”三个大字,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光绪帝的御笔。门外台阶正中镶嵌了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是乾隆年间的石雕,20世纪30年代从圆明园安佑宫废墟上移来的。门前一对铜狮为清漪园时期的遗物。好啦,现在就请您随我进入典雅、富丽堂皇的颐和园。

(仁寿门内)。

现在我们站的这个庭院,就是勤政办公区的核心——仁寿殿的所在。大家一眼就看到庭院里有几块大石头,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是太湖石,因产自江苏太湖而得名。太湖石具有瘦、漏、皱、透四大特点,是点缀园林的名贵石料。这块最大的石头因形似寿星而得名“寿星石”,是从墨尔根园移来此地的;大家再往院内看,那四块石头同样也是太湖石,分别象征着一年四季,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五块太湖石象征庐山胜景五老峰,寓意长寿,称为“峰虚五老”,摆在这里主要起屏障作用。

这个汉白玉须弥座上的青铜制怪兽,人称麒麟,铸造于清代乾隆年间。它有鹿角、龙头、狮尾、牛蹄,故又俗称“四不象”。自然界并无此种动物,它是能工巧匠创造出来的优美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据神话传说,麒麟是龙王的九子之一,乃吉祥的“仁兽”,它能迎忠良驱邪恶,所以多用来把门看户,以象征吉祥富贵和威严。该麒麟是从圆明园遗址迁来的,原为一对,另一只已经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下落不明。这只左前腿也有被毁的伤痕,是1937年移到这里的。

大家随我来到院落的北边,这里有一口水井,名为延年井。此井凿于1903年,水味甘甜,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在一次游园中中暑,喝此井水解去了暑气,故赐名“延年井”。

好,大家请随我走向仁寿殿,看看殿内外的摆设。

(仁寿殿前)。

现在我身后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仁寿殿了,它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建筑,原名勤政殿。光绪十四年重建的时候,改名为仁寿殿,取自孔子《论语.雍也》中的“知者乐,仁者寿”,意为心怀仁德与施行仁政者能长寿。仁寿殿是皇家在园中进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如皇帝朝会听政、接见外国使节及其夫人。此外,也在此举办过慈禧太后庆寿典礼前后几日的“筵宴”和光绪皇帝的生日庆典。

大家请向殿内看,殿内正中的地平床上是九龙宝座,宝座上雕有九条龙。宝座后面设有一座屏风,屏风是以紫檀木为框架,顶部雕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金色“闹龙”,中间是玻璃镜,镜面上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是专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寿礼,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宝座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寿协仁符”的大匾,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寿”是长寿,“协”是和谐,“仁”是仁君,“符”是瑞英,寓意统治者长寿、英明,当然了,这块匾是慈禧用来标榜自己的。

宝座前那个形态似蛤蟆的叫做“甪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可以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各国语言。置于皇帝宝座旁,象征八方来朝,当今皇帝是圣明之君。珐琅甪端的实际用途是熏香的铜炉,当帝后临朝时,里面放入檀香,燃起来给人一种既神秘又庄严的感觉。

大殿南北两端各有暖阁,是上朝时慈禧太后和皇帝休息的地方,当中有一幅缂丝工艺品,中间是慈禧亲笔写一个的“寿”字,周围绘有蝙蝠和彩云图案。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这幅工艺品也被称为“百福捧寿”,取意多福多寿。

大家现在请看殿外这一对铜龙凤,它们既可在朝礼活动中用来燃香,又寓意龙凤呈祥。中国数千年封建文化讲究的是男尊女卑,按礼制龙应居中,凤在外侧。可是大家注意看这对铜龙凤,它们是凤居中,而龙被分列两侧,这是怎么回事呢?聪明的朋友们一定猜出来了,的确,这就是慈禧老太后的杰作。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执掌实权,权利地位都位于皇帝之上。慈禧为了显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故而弄出了凤在上,龙在下的闹剧。

(仁寿殿南侧)。

咱们现在走到这里,看见眼前有两个小土丘似乎挡住了去路,不禁给您以“山穷水尽”的感觉。难道颐和园只有这么一小部分吗?其实不然,请随我来。

绕过土丘,放眼望去是广阔的昆明湖、壮丽的万寿山,立刻给您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正是造园中的“抑景”手法,欲扬先抑,从视觉上给您更强的冲击,尽显颐和园的壮美。

(玉澜堂门前)。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已经是颐和园的帝后生活区了,我们看到这组建筑别致、环境幽雅的四合院叫做玉澜堂。“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为湖水清澈潋滟。这里就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时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说到光绪皇帝,就不得不提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了。中日甲午战争大清战败之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民族危机再次加重。当时,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图强。在改良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下诏变法。6月16日,光绪帝在仁寿殿召见康有为,经过一番畅谈后,对他的见识非常赞赏。光绪想通过变法来抓到军政大全,做个真正的皇帝。同时也想借着维新变法之机,改革整顿吏制,挽救大清。但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在保持沉默的同时,也正在暗中策划废黜光绪皇帝。

由于光绪皇帝当时只徒有其名,并没有实权。所以他急需找个手里既有实权,又忠于他的人来为他消除变法的阻力,杀掉慈禧亲信——极力阻挠变法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荣禄,架空慈禧太后。这样,他经过反复思量,16日晚,光绪就在大家面前的这个院子中的玉澜堂召见了拥兵自重的袁世凯。光绪皇帝说明意图后,大耍两面派的袁世凯一面慷慨陈辞——“诛杀荣禄如杀一狗耳”!一面急急向荣禄告密。荣禄连夜返京向慈禧报告。自此,大事败露,随后慈禧太后宣布再次训政,在菜市口斩杀了谭嗣同,刘光弟等“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光绪皇帝被囚禁。这样,从6月11日开始至9月21日结束,持续了103天的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以后,光绪被软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岛上,每年慈禧来到颐和园,他也必须一同前来,住在玉澜堂。为了控制光绪的一举一动,慈禧太后命人在玉澜堂周围修筑了不少砖墙,门口还有太监把守,此时的玉澜堂好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光绪就这样被整整软禁了10年,死时已经是38岁了。

大家看院门前安放着的两块石头,它们叫做母子石。变法失败后,慈禧为了发泄对光绪帝的仇视,特地将原在香山的这两块石头搬到了这里,示意顽石尚有母子之情,责骂光绪连石头都不如!

好,大家随我进院……。

(玉澜堂院内)。

我们现在就站在玉澜堂院内了,正前方是坐北朝南的玉澜堂,东侧有东配殿名霞芬室,西侧有西配殿称藕香榭。原本三个殿堂均有后门,东殿可通往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通宜芸馆。光绪皇帝被囚禁于此后,慈禧命人把所有门都堵上,只留正门,并派人把守。不过到了现在,原来的砖墙已经基本拆除了,基本上恢复了以前的面貌,只有玉澜堂东西配殿内的砖墙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作为有关变法的遗迹供游人参观。

在玉澜堂殿内有乾隆时期制作的地平床,宝座,屏风,香几等等,东暖阁是光绪的早餐室,西暖阁就是寝室,殿外东侧是书房,西侧是洗手间,浴室以及更衣的地方。殿内陈设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那幅围屏了。屏面用两层玻璃合成,玻璃上绘有山水画,画风既有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又有西洋风景画的特色,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中西合璧的画风。前层玻璃的背面画前景和中景,后层玻璃的正面画中景和远景,两层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立体感极强。殿中悬挂着“复殿留景”匾。“复殿”是深宫的意思;“景”指景星。据我国古代星象学的说法,景星出现象征帝王英明。这块匾额意思就是深宫中住着圣明之君,但其实,这里住的只是位有远大理想,却没有能力实现报复的傀儡皇帝。

(夕佳楼)。

通过玉澜堂西侧的这个小门,在我们左手边的这个楼阁式建筑就是夕佳楼,取意晋代文学家陶渊明《饮酒》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楼上是观赏玉泉山落日的好地方。

进入前面这座门,我们就进入宜芸馆的院落了。

(宜芸馆)。

宜芸馆是玉澜堂的附属建筑,“芸”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于书房内驱虫防蛀;“宜芸”的意思是指适宜藏书的地方。它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在清漪园时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咸丰十年被毁,光绪十八年重建,重建后就作为光绪的皇后——隆裕那拉氏在颐和园中的居住之所。隆裕是慈禧娘家的侄女,是慈禧为了控制光绪而逼婚成亲的,婚后两人感情一直不和,未育有子女。隆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后,同时也是最后一位皇太后。西配殿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的住所。

(永寿斋)。

现在咱们参观完宜芸馆,大家请随我这边走。好,大家先停一停,请大家向右手边看。在紫藤萝架子后有一个小门,如果通过的时候不特意留心,大家通常会忽略这个院落。这个院落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它的西侧就是慈禧老太后居住的乐寿堂了,是谁有这等荣耀,居住在离太后这么近的位置呢?大家猜猜看…对,那就是晚清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的住处——永寿斋。因为太监地位低下,住处不能太显眼,所以门口用藤架加以遮掩,一般人经过不会注意这里;而又由于慈禧老太后对李莲英的专宠、生活起居中对他的依赖,因此他的住所得以紧挨着太后的住所。此院落现举办中国太监制度展览。

好,我们接着走,去慈禧的寝宫---乐寿堂看看!

(乐寿堂院内)。

乐寿堂是帝后生活区里的主要建筑,是皇太后日常起居之堂。“乐寿”二字出自孔子《论语?雍也》篇中的“知者乐,仁者寿”,“乐寿堂”意为这里是智者仁者所居之堂。其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当时是两层楼房,乾隆皇帝的母亲钮祜禄氏曾在此居住。咸丰十年被毁,光绪十三年重建于现在的样式,慈禧太后在此居住,并在这里接见王公大臣、外国使节等。

大家看院中央,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大家看看它的形态,像不像一株盛开的灵芝?这块石头叫“青芝岫”。此外,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败家石”。大家可能会奇怪,这么漂亮的石头,为什么叫败家石呢?这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

据说明朝有位大臣叫米万钟,在今北京大学校址内建有一座私人花园,叫勺园。此人嗜石成癖,一次外出,偶然在北京西南郊发现了此石,非常喜爱,想运回勺园。大家看到了,这块石头非常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想运输它是非常困难的。为了采运此石,米万钟修路挖井,隆冬时节将水洒在路面,冻成厚厚的冰道,再用人工、马匹进行拖运,耗资巨大。石头运至良乡时,米家已财力穷竭,破了家产,因此只好将之弃在路边。到了清代,一次乾隆皇帝谒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这块石头,非常喜爱,下旨将该石运回以装点颐和园。此石走水路,运至乐寿堂南侧湖畔的“水木自亲”码头后,因为石头体积过大,拆了院南门,才得以运进乐寿堂。对此,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极为不满,咒骂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败家石啊!”说来也巧,清王朝就是自乾隆后开始从盛到衰,由强到弱,最后一败涂地的。百姓认为此石既败私家,又败国家,所以讥称为“败家石”。

大家看院内,种植了许多植物,最抢眼的就是这几株玉兰了。据说因为慈禧入宫后被封为“兰贵人”,因此命人在此种植玉兰。那边的一株老玉兰已经有200多年了,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每到花季,芳香扑鼻。园内还种植有海棠,清朝时再摆上几盆牡丹,取意“玉堂富贵”,象征吉祥如意。

好,大家请随我走到乐寿堂前。乐寿堂前摆设了铜鹿、铜鹤、大铜花瓶各一对,分别借鹿、鹤、大瓶的谐音,取意“六合太平”,“六合”指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

大家往殿内看,殿内“慈晖懿祉”的匾额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殿内有以玻璃镜子为中心的紫檀木屏风,上边还镶嵌有贝雕饰物,工艺精湛,艺术价值很高。两侧镏金九桃大熏炉是用来焚烧檀香的,起到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桌子上的两个青花大瓷盘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是用来盛放水果的,这些水果并不是用来吃的,仅仅是供慈禧老太后观赏和闻香气,慈禧生活的奢华可见一斑。

在乐寿堂殿内东西两侧还有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两副坐屏,其上共绣出100多种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禽鸟,都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精品。殿内还有一种鱼桌,用金星紫檀木做框架,镶以玻璃桌面,桌内不仅用象牙、鸂鶒木雕镂的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而且因制作严密,能储水饲养金鱼。慈禧太后可以一边吃点心、喝茶,一边观赏金鱼,十分惬意。而乐寿堂还有一项全国之最,大家猜猜是什么?这里是全国最早使用电灯的地方。现在殿顶悬挂的五彩玻璃吊灯,就是1903年从德国进口的。当时颐和园内自带发电机组,专门为乐寿堂电灯供电。也正是乐寿堂安装使用电灯后,电灯才逐步走进中国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

(德和园)。

说到慈禧太后,就不能忘了这位老太后最大的嗜好——听戏。慈禧太后为了满足自己爱好,在颐和园内特意建造了专供自己看戏的德和园。“德和”二字出自《左传》中:“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地平和,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大戏楼与故宫畅音阁、避暑山庄清音阁并称清代三大戏楼,并且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戏楼分三层,自上而下分为称为福台、禄台和寿台。大戏楼设计巧妙,同时还带有扮戏楼。

在大戏楼的正对面就是颐乐殿,殿内正中安放有宝座,当年慈禧太后就是坐在宝座上看戏,并在开戏前接受大臣们的叩谢赏戏。颐乐殿后院的正殿是庆善堂,是女眷们看戏时临时休息的地方。1903年至19,美国女画家卡尔曾为慈禧太后画了4幅像,其中一幅现藏美国国家博物馆。而其中在庆善堂内画的一幅,是慈禧太后和卡尔最满意的。

(扬仁风)。

乐寿堂的西跨院名为扬仁风,其典故出自《晋书·袁宏传》里谢安赠扇的故事:东晋时,谢安与袁宏是一对挚友,后谢安出任扬州刺使,袁宏出任东阳郡守。两人走马上任告别时,谢安取出一扇赠予袁宏,袁宏答谢说:“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意思是我一定用此扇扬仁义道德之风,以安慰黎民百姓。

院内建有一座平面呈扇面形的殿宇,殿前地面用汉白玉嵌砌扇股、扇轴,整座建筑好似一把打开的折扇。故此殿又称“扇面殿”。慈禧太后居住颐和园时,常在此院落观赏禽鸟。

大家在乐寿堂院内简单照几张相,然后我们去参观被《世界吉尼斯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的,驰名中外的,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七

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宋导游。

今天,我们大家要到北京的一个大公园-------颐和园,你们要记住: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要在地上乱扔垃圾;不要在文化古迹上乱涂乱画;不要动上面的字和画,因为,比如:每天有一亿个人来摸话,日子长了,就会容易化掉,就在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它,不要破坏。

下面,我们开始参观走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美丽而漂亮的大殿,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杆,而且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一个长廊,廊,这条有名的长廊上每一间横槛上都已有五颜六色的画,画着有高低的人们、美丽的花草、各地的风景,几千副的画而且没有一副是一样的,有名的长廊两旁有好看花木,这一种花刚谢,另一种花却开放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非常神清气爽的。

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如果,你抬头一看,会看见许多人在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力在半山腰上,而且,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猜不出来吧!哈哈!我告诉你吧!那就是佛香阁,还有,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我下面登上了万寿山,站在美丽的佛香阁向下望,园内风景大半收在眼底,茂盛的树众,照映着黄色的、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而美丽的宫墙。往前看,昆明湖清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水面上慢慢的划过,几乎不留下一个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的看见了几座以前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各位游客,今天游园结束,希望大家愉快。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由我负责带你们游览颐和园。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到了元朝,又将这儿改名为翁山、翁山湖。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在1860年清漪园被毁,光绪皇帝下令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现在这里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所以这是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占整园的四分之一,大约72公顷。水面面积占整园的四分之三,大约216公顷。颐和园分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我们现在正站在东宫门前。还等什么?快进去吧!这就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场所。在大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叫做峰虚五老,寓意长寿。而在汉白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像。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在朝里活动中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像征皇帝,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

绕过大殿,一条长廊就出现了。这条长廊有728米长,分成273间,中有四座八角亭,代表一年四季。它们分别名为“留佳”、“寄澜”、“秋水”、“清遥”。

走过长廊,这里就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个琉璃瓦屋顶的建筑。来找找看!是哪个呢?对了,就是那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物!那是佛香阁。下面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绕过万寿山,我们就来到了帝后生活区。这是一组用五十六间游廊联缀起来的三座大型四人居住的乐寿堂。这是生活居住的主体。乐寿堂内,有用珍珠玛瑙做成的鱼桌等。

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如果到北京只有一天的游览时间,您最好还是游览颐和园。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九

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游览颐和园,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和行宫,已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请大家保持好它的清洁。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最有名的长廊,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长廊非常长,大约是七百多米,分为273间,长廊的两旁有长椅,大家可以休息片刻,一会继续游览万寿山。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万寿山脚下,瞧,万寿山多高啊!,你知道吗,万寿山是由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堆积而成的,怎么样,有点惊讶吧,不过这是事实。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山时请注意安全。

颐和园的景色很美吧,听了我的介绍,有没有更美呢?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十

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又遭破坏。对于一个历史重地,大家对颐和园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介绍颐和园的。

导游词。

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梦想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涂,大家就叫我涂导吧,我们这次要去的旅游景点就是著名的颐和园。首先,由我来为大家简单地讲述一下。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颐和园。192019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2019年再次修复。好了,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去游览一番吧。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横槛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我们再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请看,那儿就是佛香阁,下面的是排云殿。现在自由活动,下午两点半请准时到这里集合,再见。

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游览颐和园,颐和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和行宫,已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请大家保持好它的清洁。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最有名的长廊,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长廊非常长,大约是七百多米,分为273间,长廊的两旁有长椅,大家可以休息片刻,一会继续游览万寿山。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万寿山脚下,瞧,万寿山多高啊!,你知道吗,万寿山是由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堆积而成的,怎么样,有点惊讶吧,不过这是事实。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山时请注意安全。

颐和园的景色很美吧,听了我的介绍,有没有更美呢?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由我负责带你们游览颐和园。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到了元朝,又将这儿改名为翁山、翁山湖。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在1860年清漪园被毁,光绪皇帝下令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现在这里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所以这是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的陆地面积占整园的四分之一,大约72公顷。水面面积占整园的四分之三,大约216公顷。颐和园分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我们现在正站在东宫门前。还等什么?快进去吧!这就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场所。在大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叫做峰虚五老,寓意长寿。而在汉白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像。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在朝里活动中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像征皇帝,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

绕过大殿,一条长廊就出现了。这条长廊有728米长,分成273间,中有四座八角亭,代表一年四季。它们分别名为“留佳”、“寄澜”、“秋水”、“清遥”。

走过长廊,这里就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个琉璃瓦屋顶的建筑。来找找看!是哪个呢?对了,就是那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物!那是佛香阁。下面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绕过万寿山,我们就来到了帝后生活区。这是一组用五十六间游廊联缀起来的三座大型四人居住的乐寿堂。这是生活居住的主体。乐寿堂内,有用珍珠玛瑙做成的鱼桌等。

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如果到北京只有一天的游览时间,您最好还是游览颐和园。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十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京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樊,大家可以叫我樊导。今天我们要去游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有名的长廊上,你们看,红漆的栏杆、绿的柱子,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画着人物、花草、风景,看着这每一幅画,很自然的想起古代劳动人民修筑这条长廊付出的劳动。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你们闻闻,多香呀,使人神清气爽。

各位游客,我们到了万寿山脚下,请大家抬头看,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宫殿就是佛香阁,那是用黄色的琉璃瓦做的,闪闪发光。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

游客们,我们登上山顶了,颐和园的大半景物收在眼底。大家请看,葱郁的树丛隐映着朱红的宫殿。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向东远眺,远处有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游客们,我们再到昆明湖那边去。请看,湖周围有长长的堤岸,堤上的石桥式样不同。湖中心有个小岛,穿过石桥就能到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十柱,柱子上都雕着小狮子,姿态不一。

游客们,颐和园到处都是美景,接下来就请大家漫步观赏吧。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十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接下来就由我来带着大家来游览这颐和园,我姓郑,大家叫我郑导好了,待会儿游览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也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好了,话不多说,我们出发吧。

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半山腰,那儿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还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白云殿,非常壮观。

我们现在从万寿山下来。瞧!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小,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还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一角。大家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桥的名字叫十七孔桥,因为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栩栩如生,没有哪两中是相同的。

各项解说都已完毕,现在是自由游赏时间,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下次还来我们风景如画的颐和园玩!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十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赏识作文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郑,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陪大家游览的景点是颐和园。颐和园景点到了,请大家下车。

现在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大门。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吗?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历经十五年竣工,是“三山五岳”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你们看,前面就是长廊。这绿漆的柱子,再看看这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米长,你们瞧,这长廊分成二百七十三间。真多啊!大家快来看,这里每间都有好看的画,你看这人物、花草、风景,没有一幅相同,好有创意哦。

亲爱的游客们,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今天就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己游览观光。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另外请不要损坏公物,做一个文明游客。再见!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十四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颐和园参观游览。我叫胡子豪,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豪。我希望大家能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它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3公顷,十分胸伟。主要景点有长廊、万寿山的三层建筑佛香阁、昆明湖、石枋、苏州街、十七孔桥……这些著名景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廊。你们看!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称画廊。因为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绘,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达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复。其中有关于西湖风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长廊时,命人到杭州临摹后画上来的。人物画多采用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这些画面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下面请跟我来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

昆明湖真美,小船在湖上轻轻划着,推开静静的波浪,昆明湖的湖水像一块绿色的碧玉,美丽极了!大家看,那就是著名的十七孔桥,桥上有十七个桥洞,因此闻名。十七孔桥上还有三百多个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的姿态还各不相同呢!

亲爱的游客们。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该到我们分手的时候了,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参观,请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涂乱画。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颐和园导游介绍词篇十五

大家好!我是赏识作文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郑,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陪大家游览的景点是颐和园。颐和园景点到了,请大家下车。

现在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大门。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吗?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历经十五年竣工,是“三山五岳”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你们看,前面就是长廊。这绿漆的柱子,再看看这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米长,你们瞧,这长廊分成二百七十三间。真多啊!大家快来看,这里每间都有好看的画,你看这人物、花草、风景,没有一幅相同,好有创意哦。

亲爱的游客们,快乐的时光就是短暂。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今天就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己游览观光。提醒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另外请不要损坏公物,做一个文明游客。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