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本溪介绍导游词(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12:30 页码:14
本溪介绍导游词(模板15篇)
2023-11-20 13:12:30    小编:zdfb

修辞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言辞来描绘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技巧。在写作总结时要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总结。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一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由水洞、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庙后山6个就景区组成,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总面积42.2平方公里。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辽宁本溪水洞。

导游词。

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通往水洞的码头,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静别致的“港湾”,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码头上船,即可畅游水洞。水洞全长5800米,现已开发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大厅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码头可同时停泊游船40艘,泛舟则可畅游水洞,欣赏水洞之大、水洞之长、水洞之深、飞瀑之美,然后,你不得不惊叹:"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洞内空气通畅,水流终年不竭,每昼夜流量1.4万吨,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7米,洞内恒温12℃.河道曲折婉蜒,河水清澈见底,洞内分“三峡”、“七宫”、“九弯”,故名“九曲银河”。水域沿洞体展开,纵深达2.3公里,而且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隙攒拥而出,不假雕饰即形成各种物象。这些物象光怪陆离,极具观赏性。

从码头乘游艇向里行,可依次欣赏飞泉迎客、宝瓶口、海潮、宝莲灯、群猴、福寿星、玉米塔、宝鼎、仙丹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它们维妙维肖,形象逼真。特别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实相符,几可乱真。银河两岸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空窿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沿河景点达100余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这是水与石浑然天成的神秘洞穴,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长可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

假期,妈妈带我去本溪水洞游玩。我们下车的地方是本溪水洞的洞口,一抬头,天然形成的山崖上刻着“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洞口大约有十几米长,二十多米高,外洞非常宽敞,可以容纳几百人。本溪水洞分为旱洞和水洞。我们先进入旱洞,旱洞也叫鞠躬洞,为什么呢?刚开始还能站着走,到后来洞越来越低,只能弯着腰走了。

再往前走走,就到了水洞,水洞就是地下暗河。一进入水洞,就感觉到一股冷气迎面而来。游览水洞需要乘船。由于水洞冷,我们每人发了一件棉衣。船开动了,进入了地下暗河,上方和旁边全是钟乳石,有的钟乳石像一把锋利的剑,有的钟乳石好似佛的手掌,有的钟乳石犹如一座歪斜的宝塔,还有的像弯弯曲曲的彩带……钟乳石形态各异,再加上灯光的照射,更显得华丽和神秘。我摸了两次钟乳石,第一次摸的钟乳石很光滑,可第二次摸的钟乳石就非常粗糙了。上方的钟乳石还滴水,有时大得像下雨一样,我尝了一口,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暗河的水很清澈,能看见水底的石头。船一转弯就看见了亮光,原来我们就快出洞了。

下了船,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本溪水洞,心里还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辽宁本溪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本溪水洞。它被誉为“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是一处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本溪游览水洞。

一路上,我都在想象着水洞的样子。水洞很黑吗?里面都是水吗?会不会很恐怖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忐忑不安地跟着妈妈来到了目的地。

到了水洞洞口,我发现洞口非常大,有几米高。洞口上方长满了植物,长长的枝条像发丝一样,垂在水洞上方,看上去水洞好像留了“刘海”。我心里有点害怕,不敢再东张西望,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随着进入水洞的队伍,走进了水洞。

进洞口是一座高、宽各20多米,可容纳千人的“迎客厅”。穿过蜿蜒崎岖的旱洞,就进入了水洞。抬眼就看到清澈见底的地下河,水气袭来,阴凉刺骨,虽然是夏天,也需要穿上棉衣才能进入,否则会冻得瑟瑟发抖。我们穿上备好的大衣,坐上小船,缓缓地向水洞里面划去。

我们乘着小船逐渐进入洞穴的深部,只见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别有洞天。沿途可以欣赏到许多美景:飞泉迎客、群猴、仙丹石、龙角岩、春笋、倚天长剑、雪山等奇景。很多钟乳石维妙维肖,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

水洞真是太美了,岩石上装点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随着小船的划动,碧绿的水面像揉皱的绸缎,闪着璀璨的光芒,仿佛置身仙境。我忍不住偷偷地把手伸进水里,“哇,好凉啊!”我叫出声来。

突然,我发现一条透明的小鱼在水里游动着。仔细一看,这条小鱼长得好怪呀,它居然没有眼睛!妈妈告诉我,这种生活在水洞里的小鱼,叫做盲鱼,因为常年见不到阳光,随着漫长岁月,它的眼睛因无用武之地而退化,变成了今天的盲鱼。

我的目光还在追逐着游动的盲鱼,耳边突然传来阵阵惊呼“大象!一只大象在喝水!”,我转过头,看见一块酷似大象的钟乳石,果然是非常逼真!

突然,水路变得又窄又黑,我们都以为要出洞了。但是小船轻轻一转,眼前豁然开朗!我们进入了一个又高又大的洞穴中,头顶上无数的钟乳石直垂向水面,高低错落,像一盏盏华丽的吊灯。两岸更是有一组组的钟乳石摆出各种造型,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迷人的传说。我们在这大洞穴中惊叹着前行,无数奇异的钟乳石令我们仿佛置身在童话王国。刚刚看完这个,又险些错过那个。刚刚看完一个,紧接着发现另一个更加奇特。我张着嘴巴,一声接一声地发出感叹的惊呼声。

仿佛很短的时间,我们的行程结束了。通过游水洞,使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我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奇观而感到骄傲,同时也受到了很大启发,大自然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无数个神奇的美景,我们要在好好利用的同时、而更重要的是保护好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小树立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保护自然的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儿更美。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通往水洞的码头,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静别致的“港湾”,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码头上船,即可畅游水洞。

水洞全长5800米,现已开发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大厅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码头可同时停泊游船40艘,泛舟则可畅游水洞,欣赏水洞之大、水洞之长、水洞之深、飞瀑之美,然后,你不得不惊叹:"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

洞内空气通畅,水流终年不竭,每昼夜流量1.4万吨,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7米,洞内恒温12℃.河道曲折婉蜒,河水清澈见底,洞内分“三峡”、“七宫”、“九弯”,故名“九曲银河”。水域沿洞体展开,纵深达2.3公里,而且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隙攒拥而出,不假雕饰即形成各种物象。这些物象光怪陆离,极具观赏性。

从码头乘游艇向里行,可依次欣赏飞泉迎客、宝瓶口、海潮、宝莲灯、群猴、福寿星、玉米塔、宝鼎、仙丹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它们维妙维肖,形象逼真。

特别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实相符,几可乱真。银河两岸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空窿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沿河景点达100余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这是水与石浑然天成的神秘洞穴,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长可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三

欢迎各位来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世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这里风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米的地下冲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冲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被誉为‘天下奇观’。辅洞为旱洞,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泄水洞。

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山门、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着奇异的水洞风光吧!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着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是1983年,薄波同志游览本溪时亲手题写的。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事旱洞,左侧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这里是旱洞,呈椭圆形。这里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面积3.6万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导游词《本溪水洞导游词》。大家请看,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也就是月宫,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就犹如利剑,高悬在上,在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丛过”。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是九曲银河洞最奇、最美之处。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凶猛的大虎。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

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极宫。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分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让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到尽头,距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其实,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历经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水洞。洞外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洁白硕大,芳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四

接待各人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各人先容一下!

通往水洞的船埠,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清幽别致的“港湾”,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反照个中,使人如入瑶池。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船埠上船,即可畅游水洞。水洞全长5800米,现已开拓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坦荡处高38米,宽70米。大厅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船埠可同时停泊游船40艘,泛舟则可畅游水洞,浏览水洞之大、水洞之长、水洞之深、飞瀑之美,然后,你不得不赞叹:“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世独此一洞天”。洞内氛围通畅,水流终年不竭,每昼夜流量1.4万吨,均匀水深1.5米,最深处7米,洞内恒温12℃.河流曲折婉蜒,河水清亮见底,洞内分“三峡”、“七宫”、“九弯”,故名“九曲银河”。水域沿洞体睁开,纵深达2.3公里,并且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隙攒拥而出,不假雕饰即形成各类物象。这些物象千奇百怪,极具抚玩性。

从船埠乘游艇向里行,可依次浏览飞泉迎客、宝瓶口、浪潮、宝莲灯、群猴、福寿星、玉米塔、宝鼎、妙药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它们宛在目前,形象传神。出格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实符合,几可乱真。银河台湾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洞顶空窿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沿河景点达100余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泛舟个中,如临瑶池,这是水与石浑然天成的隐秘窟窿,是迄现代界上已发明的最长可搭船游览的地下暗河.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五

本溪水洞,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亚洲会员单位,是至今发现的世界第一长地下充水溶洞,被赞誉为“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一此洞天”。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本溪水洞。

导游词。

希望能够帮到您!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本溪水洞。

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水洞原名“谢家崴子水洞”,背倚莽莽青山,面临太子河,峻峰高耸,清流蜿蜒,风光十分秀美,向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多米的地下充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可全程乘船游览,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水洞河道曲折,蜿蜒幽深,两岸石笋林立,千姿百态,洞顶穹庐钟乳高悬,神趣盎然。100余处景点形态奇异,蔚为大观,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辅洞为旱洞,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泻水洞。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是一处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观和寺庙,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

洞口坐北朝南,呈半月形,高16米,宽约20米。洞口之上刻有“本溪水洞”4个大字。这是1983年8月,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水洞时亲手题,增添了洞口古朴雄浑,粗犷自然之态。

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发掘了的石器,磨制陶器,绳形陶,网坠和五铢钱等文物,还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生息繁衍。开发水洞时,已采取措施将古遗址保护起来,以利于我国北方古人类,古气象和古地理珍贵文化遗址研究工作的开展。

水洞大厅高,宽各20米,长70米,1400多平方米。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洞内气温常年在12°c左右。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相传,是洪钧老祖的“紫霄宫”。洪钧老祖就是《封神演义》中描那位诸仙之首,道家开山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都是他的弟子。右侧是金蟾石。据说,它因为专吃洪钧老祖的子孙蚯蚓而被洪钧老祖定在那里,日久天长,化为了石头。

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是旱洞,也称蟠龙洞;左侧的是泻水洞,也称银波洞;正前方的是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

旱洞呈椭圆形,状如“蟠龙”,首尾相衔,因此又叫蟠龙洞,长300余米,面积2019多平方米。1992年,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看,这是恐龙化石和地质模型,这是海洋世界,这是鳍鱼登陆,这是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繁盛期中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发展演化历程,这是陆生龙,这是独特的中国龙,这事哺乳动物以及古人类的出现状况。如今,已成为一处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科普基地,游人在不知不觉中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之处,了解了生命的进化过程。

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昼夜流量达1.4万立方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域延洞体展开,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缝攒拥而出,不加雕饰,形成各种物象,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可谓是“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

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荷花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向来为人们所赞赏。莲花本应向上开放,却是倒悬,据说是因当年“共工怒触不周之山”而造成的。

船行右侧岩壁上,有道道波痕,起伏涌涨,这是“银河潮涌”一景。它长30米,自上而下的波痕有十几道,是地下暗河流水对岩壁剥蚀造成的。它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在“银河”右岸有两个5米高的巨大石笋拔地而起,恰似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伫立在河边,我们称其为“福寿双星”。他们长久屹立在,向过往的行人赐福赐寿。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广寒宫即月宫,是嫦娥仙子的宫阙。右前方是“女娲补天”。在女娲上方有块岩石,为“鹅管”,那是钟乳石形成的最初状态,这说明本溪水洞的钟乳石仍在不断地成长发育。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犹如柄柄利剑,高悬在上,自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中过”。前方的这把“利剑”,根部直径1.3米,全长7米,为洞中最长的钟乳石,我们称之为“倚天长剑”,大有刺破苍穹,直逼银河之势。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犹如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宫殿,这便是“玉皇宫”,面积达1500平方米之多,是九曲银河之最,最美之处。右上方是“鳄鱼石”;左侧是“仙丹石”。接着便是“梦笔生花”和“太白神笔”,正所谓“九曲银河何以美,太白神笔妙生花”。

“银河”右岸这两个洁白的石笋,很像两只蹲坐的小猫,这就是“双玉猫”。前面是“卧牛回首”和“金龟石”。看,前方岩壁上的两尊弥勒,还有银河右岸翘首企盼相会的“织女”和送子的“观音”,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人称东北有“三宝”,那镶嵌在岩壁上的“人参王”,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了。游船前行,银河中的暗礁多了起来,右前方是“蛟龙戏水”,接下来又是“海豹戏珠”,还有“驼峰山”。这块是“石瀑布”,由岩壁溶蚀形成的石幔构成,虽不是真正的瀑布,却也是洞中的一处佳景。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貌似一只凶猛大虎,而在虎口右前方还有一位身着白衣的“驯虎师”。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世界上最大的斜塔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倾斜度竟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再向前行,河道曲折,游船将驶入“之”字湾,这是暗河最深处,水深7米,但河面上水平如镜。前面是长38米,宽4.5米,横跨“九曲银河”的“天生桥”。接下来是“玉象戏水”和“仙人采药”。

“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面积1800平方米,高达50米。右前方是“昆仑映雪”,又叫“大雪山”,这是洞中最大型的列队式堆状石笋,这是“金玉壁雕”和“关山烟云”,走在,有置身仙宫的感觉。难怪乎有诗叹道:“山林绝壁悬崖上,似入琼楼玉宇中,莫怪我华长自傲,世间哪有上仙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面带微笑,为游船导航。前方岩壁上还有一奇异石笋,它有如一只“白玉宝瓶”,瓶中装着洒向游人的圣水。船行一路,滴水不停。如果滴到您身上,头上,这是水洞送给您的礼物。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份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此处的景观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洞壁水泉”。的岩壁上都在向外流水,每逢雨季,水量变大,这岩壁时而如飞瀑直下,时而又如屋檐滴水。遇到旱季,水量较小,那岩壁也涔涔淙淙,滴水不止。第二个特点是“滴水莲花”。这莲花是生长在洞顶的钟乳,呈圆形,圆形的中央就是向下滴水之处。滴水时而如注,时而叮咚作响,犹如断线珍珠一般。

游客朋友,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使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有到头。1997年,我国与法国组成探险队深入前面继续考察,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按地质时代划分,地球分为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代。远在古生代奥陶纪,即距离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经历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的本溪水洞。

注意,溶洞内部的可溶性碳酸盐类沉积物形态不同,名称也各有不同。由洞顶向下沉积的叫钟乳石,如刚才见过的“倚天长剑”等。由洞底沉积并向上生长的叫石笋,如“福寿双星”等。由洞顶和洞底双向沉积,并连为一体的叫石柱,如“擎天玉柱”等。由洞顶和洞壁水平裂隙流出的沉积物叫石幔,如“大雪山”等。其他沉积物还有还有石花,石帘,石旗,石流,石田,石球和石珍珠等。这些沉积物的形成,还需要很多外部条件:一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二是适宜的温度,三是相应的压力,四是流通的空气。

银河水流量每昼夜1.4万立方米,是靠什补充的呢?通过科学家研究,现已证实水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地表水的下渗,二是地下水,三是汤河水的直接补给,这三部分水汇入水洞,才形成地下暗河蜿蜒曲折,终年不竭的奇特现象。

我们已经游览了2800多米,但仍觉呼吸均匀,为什呢?这是因为洞内新鲜空气不断得到补充,通道有3条:一是洞口,二是泻水洞,三是洞内的多条裂隙,加上洞内外温差使空气不断产生流动,才使人有舒适的感觉。

这是古琴湖,面积1.2万平方米,有曲桥,拱桥,湖心亭等景点。在文化长廊的后侧是名人游览水洞后留下的碑刻。瀑布下是本溪水洞出水口,每秒流量0.16立方米。湖东岸是茶室,湖南岸是赏枫园。另外,湖中还可垂钓,荡舟。

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木兰花是本溪市花,叶子呈卵圆形,花洁白硕大,芬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六

亲爱的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的到来!今天我很开心能在这做大家的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游玩辽宁省著名的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本溪市东郊,距市中心26公里。本溪水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于1983年对外开放;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名胜风景区,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80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4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是以水洞为中心,包括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在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观和寺庙、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同大连海滨、千山风光、长白山景联袂相映形成东北亚风景旅游胜地之一。

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距本溪市26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东经124度5分,北纬40度18分,洞内分水、旱二洞。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宽25米,呈半月形,上端刻有“本溪水洞”四个大字。进洞口是一座高、宽各20多米,气势磅礴,可容纳千人的“迎客厅”。大厅向右,有旱洞长300米,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多沿裂隙成群发育,呈现各式物象,不假修凿,自然成趣,宛若龙宫仙境。古井、龙潭、百步池等诸多的景观,令游人遐想联翩,留连忘返。洞尽头是一泓清潭,深不见底,水气袭来,令人凄神寒骨。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七

亲爱的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的到来!今天我很开心能在这做大家的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游玩辽宁省著名的本溪水洞。

大家也许早就听说辽东山城本溪有一个亿万年的洞穴奇观:山中藏洞、洞中有水、水润石生、石扬城名,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能在这饱受眼福啦!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国各地,也曾参观游览过许许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参观游览本溪水洞,您一定会感到还是本溪水洞美。每个旅游洞穴都有他独具特色的精美景观,而水洞的九曲银河恰是其精美景观当中的精髓。

好了,本溪水洞全程游览到此结束,经过今天的游玩活动,相信大家对辽宁本溪水洞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见识。感谢各位的参观游览!欢迎各位下次再来,谢谢大家!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八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为重工业基地、山水工业之都,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这里矿藏丰富,同时也有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拨云探洞口,云散洞天深,石穴千年乳,冷冷滴到今”,《中国国家地理》在“选美中国”中这样赞美本溪水洞。铁刹山、关门山、五女山等风景区秋季枫叶火红,给本溪涂抹着眩目的色彩。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诉说着高句丽的历史;努尔哈赤享受过的温泉寺,如今已是疗养观光的胜地。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区号:0414,邮编:117000,地处辽宁省中部偏东,北距沈阳84公里,南到丹东193公里。区划:辖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个区和本溪、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

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面积9348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52.30万(市区91.90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民族。辖平山等4区及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2县。因市处本溪湖而名。清光绪二年(1876)始建怀仁县。三十二年置本溪县。1939年设本溪湖市,1948年设本溪市。地势中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温7℃,1月均温-13.6℃,7月均温23.6℃。沈丹、溪丹、溪辽、溪田铁路纵贯境内,沈丹、丹霍、溪辽、本桓等干线公路与市内支线公路连结,可通邻市县。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锡、锰、钼、钴、金、银及石灰石等。是著名的煤铁之城,以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驰名全国。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本溪钢铁公司,成立于19,主要产品有生铁、钢、钢材、铁矿石、机制焦炭等。工业部门还有建材、化工、机械、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林地43.23万公顷,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土特产有山楂、猕猴桃、梨、蕨菜、人参、鹿茸。名胜古迹有本溪水洞、铁刹山、五女山高丽都城遗址等。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九

当您游览了水洞之后,一定很想知道水洞是怎么形成的,现在简要地向您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成因:

水洞的成因,根据1996年最新的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得知它有三个基本有利条件:一是水洞发育在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当中,该石灰岩层是可溶性岩层,它呈条带状分布在太子河和汤河的河间地带。二是这里的断层、常理裂隙特别发育见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四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的f1断层几乎与水洞的延展方向一致。断裂构造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地下水在其中运移的通道。三是在石灰岩裂隙中流动的水,是由汤河水补给的,它具有很强的溶蚀能力。

由于上述条件并存于水洞地区,汤河水在石灰岩层里流动,经过几十万年的溶蚀、崩塌作用,最终形成了本溪水洞——大型地下暗河型岩溶洞穴。

次生化学沉积。

当洞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上升,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地下水位后,它就接受地表渗流水的作用。其渗流水在石灰岩的裂隙运移的过程中发生了碳酸化反应。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碳酸钙反应结果,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它便随渗流水继续往下渗透。这样裂隙不断被溶蚀而加大。如果这种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又称岩溶水)从洞穴的洞顶或侧壁上的裂隙渗出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部分水份蒸发,结果重新在洞顶或侧壁形成碳酸钙结晶,这即是次生化学沉积物。

从洞顶向下生长的,呈钟乳状或圆锥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钟乳"在地面从下往上长的呈笋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笋。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的称为石柱。在侧壁上形成的形状如帏幕一样的称为石幔。

水洞洞穴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类型较为简单。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别具一格的特色。

在洞顶、洞壁和河岸两侧平台上所形成的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流石坝、钙板和石花等等。

它们有的是由重力水沉积,形成的滴石类和流石类,也有的是由非重力水沉积而成的。

1、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2、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3、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4、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5、斜塔:这是一根歪斜的石笋。这根石笋原本是直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的,因地下河水冲刷土层使台地坍塌,石笋也就倾斜了。据测定,这根石笋高3.5m,生长年龄在距今7.97万年至2.79万年之间,经历了5.18万年,其生长速度为每4年长6.76cm。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十

本溪是一座闻名遐尔的煤铁之城,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这里峰岭耸翠,重峦叠嶂,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0%。本溪市依山建城,群山环绕,又有太子河穿城而过。登高俯瞰全市,楼群在高岗低丘间鳞次栉比,街道于山岭之中纵横交错。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构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地区,北靠沈阳、抚顺,南接丹东,西邻辽阳、鞍山,东傍吉林。

本溪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1℃-7.8℃,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总的来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本溪历史悠久,在庙后山考古发掘出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转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本溪在我国夏、商时期分别属于青州、营州管辖,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唐代属安东都护府辽城州,清末始设本溪县,隶属奉天府。

景观:洋湖沟、南天门、大石湖、老漫子、观音湖、桓龙湖、望天洞、地温异常带、太子河、水洞、温泉寺、铁刹山、关门山、汤沟、庙后山、平顶山、五女山、老秃顶等。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十一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本溪市东郊,距市中心26公里。本溪水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于1983年对外开放;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2002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名胜风景区,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800余万人次,其中包括4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

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是以水洞为中心,包括温泉、庙后山、关门山、汤沟和铁刹山在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观和寺庙、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同大连海滨、千山风光、长白山景联袂相映形成东北亚风景旅游胜地之一。

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距本溪市26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东经124度5分,北纬40度18分,洞内分水、旱二洞。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宽25米,呈半月形,上端刻有薄一波手书“本溪水洞”四个大字。进洞口是一座高、宽各20多米,气势磅礴,可容纳千人的“迎客厅”。大厅向右,有旱洞长300米,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多沿裂隙成群发育,呈现各式物象,不假修凿,自然成趣,宛若龙宫仙境。古井、龙潭、百步池等诸多的景观,令游人遐想联翩,留连忘返。洞尽头是一泓清潭,深不见底,水气袭来,令人凄神寒骨。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员刘金达。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本溪水洞,本溪水洞里的奇石很多,由于长年被流水冲刷,才形成了今天奇形怪状的石头,所以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护它的卫生。

本溪水洞的奇石非常怪异,最有名的就是虎口石。由于长年被细菌腐蚀和流水冲刷,才形成了今天似如虎口的巨石了。虎口石相貌非凡,乍一看,好像真有一只大老虎张着雪盆大口向你扑来。

和虎口石差不多有名的就是大佛讲经了。那一块巨石,长期被细菌腐蚀,再加上流水冲刷不断,形成了今天的“大佛”。而底下那些听经的僧与佛,却是由流水长年冲刷不断而导致的。所以,那些听经的僧与佛并不是那么精致。

本溪水洞除了奇石多,化石也多。最突出的化石就是食肉恐龙的化石了。大脑袋、两只小爪子和两条粗壮的大腿,都逼真地再现了当时食肉恐龙的生活场景。

本溪水洞除了奇石多、化石多,还有古人的器具也多。也就是指生活用品。这些物件,别看它们小,却让我见到皇帝时代的情形。

本溪水洞奇石多、化石多、古代使用的器具更多,真是“三多”呀!现在,请大家慢慢浏览吧!

文档为doc格式。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十二

东、南、北三方仰望皆见三峰,三三乘合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铁刹山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就已得此胜名。岩洞景观八宝云光洞最负盛名,还有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等景观。

铁刹山坐落在辽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境内。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借定风珠大破十绝风吼阵,乃至《杨家将》传说中杨金豹师丛长眉老祖李大仙习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在“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

九顶铁刹山其实只有主峰5座,即中峰元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人们从东从南从北三面观望皆见三顶,三三见九故曰九顶。最高峰元始顶海拔912.9米,登顶观看日出、欣赏云海、沐浴云光,可谓铁刹山三绝。除五座主峰外,还有南天门、北天门、狮子峰、香炉峰、来龙岭、青阳紫气岭和瑶池金母岭,比之“五顶”略低。登高远眺,但见峰峭岭拔,谷深漳陡,石巍岩险,峥嵘突起。据说,如果是春夏之际,这里漫山林深树茂,松涛阵阵,草丰花盛、蝶舞莺啼;而在金秋季节,则满坡红叶如霞,时令山梨、榛子、核桃、山里红、山葡萄、猕猴桃等透香扑鼻。游客尽可以饥餐野果,渴饮山泉,闲观云月,寂听松涛,优哉游哉。清辽阳名士、海龙知府白永贞多次游历铁刹山,曾提诗曰:“天然形胜檀辽东,九顶巍巍矗碧空。瑞气久瞻金母岭,祥光朝射玉皇宫。山前河水蒙衣带,月外天桥落彩虹。信是乾坤钟毓厚,寻仙何事问衡嵩。”

铁刹山峰峦叠嶂,洞也颇多。著名的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风月洞、悬石洞、云仙洞和郭祖洞。其中以天桥洞最险、最难攀涉;以云光洞最大、最有名气。云光洞,亦即八宝云光洞。所谓“八宝”,乃洞中浮摆单置、怪状奇形的钟乳岩石。人们臆形状物,称那如虎蹲踞、威严雄视的为“石虎”;那似木鱼中空、敲之铿然的为“石罄”;那如盛满荷花嫩藕的为“石莲盆”;那像癞蛤蟆蠢蠢欲动的为“石蟾”;那沿洞壁蜿蜒三丈、呼之欲出的为“石龙”;那平平展展、令人欲卧的为“石床”;那老态龙钟、木然端立的为“石寿星”;那周长盈尺、光滑滚圆的就是“定风珠”。清朝进士李维祯曾题诗云:“非洞非烟影横斜,一片云光洞口遮。杂树槎桠森立槊,乱峰突兀俨排衙。天空不落九天雪,座上争开四时花。如此山中应记老,不须回首更思家。”

峰秀洞幽的铁刹山自然吸引着古代文人纷纷来此寻奇探胜。他们不仅吟诗寄怀抒感,并且摩崖勒石,以留踪迹。迄今这些碑刻石勒,为山增辉,为洞添彩。如“乾坤正气”、“直上青天”、“一览群山小”、“铁刹三千年”、“别有天地非人间”、“夜诵黄庭有月来”等,字字遒劲,笔笔千钧。最为壮观的玉女宝印山“与天同寿”摩崖石刻,石壁高8米、宽5米,上镌“长眉李大仙碑文”800余字,记载大仙姓李名长庚,及商朝太乙年间人,二十五岁云游辽东,驻跸天桥洞,登仙;及至《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借定风珠等事……游人为山光洞色所陶醉,再观瞻摩崖勒石,不禁胸溢浩然之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铁刹山自明崇祯三年(1630年)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收徒传道,开东北地区道教之先河后,阅尽历史沧桑370余年,道士辈份传至25代。1997年,在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王全林鼎立举荐下,武当山八大道长之一的祝真玄到铁刹山道观做住持。祝道长仙风道骨须冉长飘,虽然刚愈不惑之年,但辈分和道行却很大很深。他是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原系武当山执撩,专门负责查处道士中违法乱纪者,和咱们的纪检官员差不多。还担任过武当山武馆特级教练,我曾亲眼见识过祝道长的“二指禅”(随意在岩石上盘起双腿,用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将全身高高撑起),以及了得的八卦掌功夫。这位祝道长来到铁刹山后不负众望——重修铁刹道观,重塑众像金身,重整道家纲纪,重理龙门经典。同时,他还铺路修道,打井汲水,惠及旅游,行医治病,使九顶铁刹山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籍奇峰、异洞、勒石、传说和宗教著称于世的铁刹山,被辟为国家级深林公园,在更早的时候则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沿着铁刹山山路拾阶而下的返程途中,望着天南地北络绎不绝的游人我在想,但愿九顶铁刹山的美景永远镌刻在各位贵宾的脑海,欢迎更多的朋友有机会来到我们美丽神奇的本溪做客!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本溪水洞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国各地,也曾参观游览过许许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参观游览本溪水洞,您一定会感到还是本溪水洞美。每个旅游洞穴都有他独具特色的精美景观,而水洞的九曲银河恰是其精美景观当中的精髓。

本溪水洞原始"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km。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m,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有七宫、三峡、二门、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本溪水洞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之一。1994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览本溪水洞不仅可以饱览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梦幻般的美景,同时您还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洞穴科学方面的知识。

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此后,凡是美好现象都称其为"喀斯特"。研究这一对象的科学就叫"喀斯特学及洞穴学。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

世界上最长的岩溶洞穴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麻蒙洞群(犸猛洞群mamofh cave system),该洞从1802年始勘测,历经180年才查清其长度为550km。

我国最长的岩溶洞穴是湖北省利川市的腾龙洞,长度为39.5km。

拙政园导游词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范文

关于颐和园导游词作文

天坛导游词作文500字

六年级长城导游词作文

长城的导游词作文500字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十四

欢迎各位来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世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这里风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米的地下冲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冲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被誉为‘天下奇观’。辅洞为旱洞,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泄水洞。

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山门、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

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着奇异的水洞风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着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时亲手题写的。

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事旱洞,左侧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这里是旱洞,呈椭圆形。这里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面积3.6万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大家请看,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

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也就是月宫,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就犹如利剑,高悬在上,在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丛过”。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是九曲银河洞最奇、最美之处。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凶猛的大虎。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

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极宫。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分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让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到尽头,距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其实,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历经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水洞。洞外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洁白硕大,芳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本溪介绍导游词篇十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导游员刘xx。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本溪水洞,本溪水洞里的奇石很多,由于长年被流水冲刷,才形成了今天奇形怪状的石头,所以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护它的卫生。本溪水洞的`奇石非常怪异,最有名的就是虎口石。由于长年被细菌腐蚀和流水冲刷,才形成了今天似如虎口的巨石了。虎口石相貌非凡,乍一看,好像真有一只大老虎张着雪盆大口向你扑来。

和虎口石差不多有名的就是大佛讲经了。那一块巨石,长期被细菌腐蚀,再加上流水冲刷不断,形成了今天的“大佛”。而底下那些听经的僧与佛,却是由流水长年冲刷不断而导致的。所以,那些听经的僧与佛并不是那么精致。

本溪水洞除了奇石多,化石也多。最突出的化石就是食肉恐龙的化石了。大脑袋、两只小爪子和两条粗壮的大腿,都逼真地再现了当时食肉恐龙的生活场景。

本溪水洞除了奇石多、化石多,还有古人的器具也多。也就是指生活用品。这些物件,别看它们小,却让我见到皇帝时代的情形。

本溪水洞奇石多、化石多、古代使用的器具更多,真是“三多”呀!现在,请大家慢慢浏览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