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冬至的著名诗句(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5:10:01 页码:14
最新冬至的著名诗句(通用13篇)
2023-11-20 15:10:01    小编:zdfb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写总结时,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不只关注个人的问题。深入研读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你会发现写作的乐趣和技巧。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一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

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

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

终非俗。

轻昼永,佳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

休拘束。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

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

梦到林逋山下。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至日登乐游园》。

唐·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二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三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宋】姜特立。

老来心绪怯年光,又见春来报一阳。

未必暗添宫线永,只应先引鬓丝长。

【宋】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明】高启。

君来同客馆,把酒夜相看。

动是经年别,能辞尽夕欢。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世路今如此,悬知后会难。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宋)李之仪。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

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

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

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宋)释绍昙。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

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

蛰龙须奋跃,保待禹门雷。

(宋)张抡。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

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宋)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元)朱德润。

卷地颠风响怒雷,一宵天上报阳回。

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

双阙倚天瞻象魏,五云书彩望灵台。

江南水暖不成冻,溪叟穿鱼换酒来。

(元)杨允孚。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

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元)赵孟。

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明)李梦阳。

奉天门下玉阑桥,此日催班早侍朝。

占史奏云欢万国,大官传宴散层霄。

苑梅迎律春先动,宫柳临风色欲摇。

一出忽惊今十载,百年勋业有渔樵。

(明)董其昌。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禁钟乍应云门面,宝树先驱黍谷寒。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

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

梦到林逋山下。

唐·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宋·彭汝砺。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亲泪亦垂。

今日载驰新喻道,大都浑似去年时。

宋·杨齐。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宋·刘一止。

刺促惊时节,侵寻念物华。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

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四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有金梅竞艳开。

(唐)穆寂。

节逢清景至,占气二仪中。

独喜登台日,先知应候风。

呈祥光舜化,表庆感尧聪。

既与乘时叶,还将入律同。

微微万井遍,习习九门通。

更绕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五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

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历史渊源: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也可以说单纯的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7-8]而今只有潮汕、浙江部分地区仍延续祭祖旧习。

冬至各地吃食:

北京:饺子和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四川: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浙江: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厦门: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宁夏:“头脑”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客家:萝卜粄。

南粤客家有“冬至过大年”的风俗。对于客家人来说,冬至是除春节外最大的节日,每家每户都杀鸡、杀猪、宰羊,准备了丰富的节日大餐。而萝卜粄,是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餐桌上必不可少。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六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七

1、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4、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

7、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8、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9、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

10、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

11、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1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3、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

14、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1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1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17、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

18、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

19、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20、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21、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22、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

23、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2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2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2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7、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

28、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2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30、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31、冬至招摇转,天寒螮蝀收。

32、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3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4、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35、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

36、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

37、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38、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39、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4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41、冬至月尾,卖牛买被。

4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43、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44、今年冬至毗陵馆,冻雨寒云岁华晚。

45、去年冬至尧母城,城头较射角弓鸣。

46、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47、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

4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4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0、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51、晴明冬至,吉无不利。

52、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53、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

54、虎宿方冬至,鸡人积夜筹。

55、君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56、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57、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5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59、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

60、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八

1、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2、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3、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6、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7、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8、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3、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

1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5、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16、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

1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8、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

19、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20、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九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2、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3、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一阳来服(宋)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5、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6、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7、满江红·冬至。

冬至吟二首(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8、冬至(宋)鲍照。

舟边庄甚笑,水流孔急叹。

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

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鹰。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十

卷地颠风响怒雷,一宵天上报阳回。

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

双阙倚天瞻象魏,五云书彩望灵台。

江南水暖不成冻,溪叟穿鱼换酒来。

2、《杂咏》。

(元)杨允孚。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3、《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4、《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赵孟。

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5、《丙子冬至》。

(明)李梦阳。

奉天门下玉阑桥,此日催班早侍朝。

占史奏云欢万国,大官传宴散层霄。

苑梅迎律春先动,宫柳临风色的欲摇。

一出忽惊今十载,百年勋业有渔樵。

6、《长安冬至》。

(明)董其昌。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禁钟乍应云门面,宝树先驱黍谷寒。

乔金龙。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

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张志真。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

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9、《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11、《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12、《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13、《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14、《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15、《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16、《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17、《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18、《铜仪》。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19、《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20、《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十一

1、冬至交九,一九二里多,二九五里半。

2、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

3、北方冬至包饺忙,冬至南方熬高汤。

4、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5、冬至宵难短,孤眼恨自长。

6、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7、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8、冬至归九,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9、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

10、长到夏至,短到冬至。

11、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12、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13、冬至出日头,秋收累死牛。

14、冬至尾,冷得迟。

15、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16、冬至不吃肉,冻掉手指头。

17、送行的饺子,迎行的面。

18、冬至到,吃水饺。

19、冬至清明,祭祖修坟。

20、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21、饺子就酒越过越有。

22、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2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开杨柳;七九六十三,行路脱衣衫;八九七十二,蛤蟆水坑嗝;九九八十一,老汉清耙犁;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4、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25、冬至大学纷纷下,烧锅开水煮饺子。

26、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27、冬至不下雨,来年要返春。

28、冬至饺子,夏至面。

29、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30、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落雨过年晴。

31、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

32、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33、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34、冬至在月中,单衣过寒冬。

35、冬在头,卖了被子换头牛;冬在尾,冻死鬼。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十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的著名诗句篇十三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乔金龙《冬至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杜甫《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张志真《冬至祭》。

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燕京岁时记》。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唐·韦应物《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