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34:16 页码:14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通用12篇)
2023-11-12 21:34:16    小编:zdfb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的产物。编写教案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需要。以下是精心挑选的教案范例,供教师们参考学习。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一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只小猫,它叫伯洛,它的小主人叫卡罗尔,你们想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说过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用课件显示)

(1)找出已经认识的生字和词和同学交流认识的途径。

(2)找出难认和字和同学一起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

(3)出示字、词卡,进行拼组游戏。

1.提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心看,用心悟。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结合上下文自主理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想、敢说)

3.根据同学们回答,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哪些内容有趣,一边默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记出来,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登广告要小猫的有趣之处

a.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课件显示文中图)理解“小猫就扑扑……”情景,理解“扑扑”意思,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热闹的情景,理解“门铃一直响个不停”的意思。

b.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里可不得了了”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广泛讨论,注重边读边体会它的有趣,并体会此时卡罗尔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c.引导学生对登广告要小猫,说出自己看法,尊重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使同学们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

5.学生汇报登广告免费赠送小猫的有趣之处

a.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屋里……”体会当时卡罗尔的心情及前后事情的差异。

b.理解“叫、蹭、终于”词的意思,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其事情有趣的变化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体会事情的趣味之处(如边读边做动作,引导学生多读,多体会)。

c.理解两则广告“得与失”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变化。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可以互相评议,点拨。

自己设计一句广告,说出学习本篇课文后的体会。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二

1.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时的心情,产生喜欢小猫的情感。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ppt(与故事匹配的);《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喜欢小猫吗?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小猫?

你家有小猫吗?有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卡罗尔,她非常想要一只小猫,那么,她后来有没有得到小猫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吧。

二、教师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开始到“什么样的都有。”

师:第一只猫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师:你的小耳朵真灵!这是一只颜色一块白、一块黑的花猫。那它叫什么名字?

师:对,她叫伯洛。

师:第二只猫是什么样子的?叔叔是怎么送猫的?

教师讲述故事“打这以后”至结束。

师:这些小猫在卡罗尔家里干什么?

为什么要把这些猫送走?

送走猫的时候,卡罗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最后卡罗尔还有猫吗?它是谁?它为什么没被送走?

卡罗尔看到伯洛时,心情是怎么样的?伯洛呢?你喜欢伯洛吗?为什么?

三、幼儿阅读。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第21~26页“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第24页画面上有几只可爱的猫,说说它们长得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根据《小朋友的书》上的图画尝试讲述故事。

第一: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足够的创造空间。每个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他们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放手让孩子去探究。

第二: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如片段二中孩子提出第一个问题后许多幼儿充满想象力、充满情趣的回答,这是孩子有趣的思维,我们要充分鼓励和肯定。

第三:树立参与意识,营造宽松探究的空间。我们要尊重孩子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自身也要积极参与进课堂,与孩子的思维同步进。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三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又只好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这篇故事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趣,为什么觉得有趣呢?快读读课文吧!

(生自读课文后纷纷举手回答)。

生1:我觉得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很有趣,因为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时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猫,卡罗尔肯定非常高兴。

生2:我觉得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因为这样,家里肯定特别热闹。

生3:我觉得爸爸给卡罗尔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很有趣,因为爸爸是非常关心卡罗尔的。

生4:我觉得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很有趣,小猫们多可爱呀!要是这样,卡罗尔家里的人就没拖鞋穿了。

[教学反思]。

小学生喜欢小动物,有许多小学生有养小动物的经验,也有许多学生有养小动物的愿望,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能够说出课文中有趣的事,并就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位学生觉得爸爸登广告要小猫很有趣,因为爸爸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可见这个学生感受到了亲人关爱子女的快乐。有的学生觉得钢琴叮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并说它家里很热闹,这位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热闹的乐趣。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能与成人的看法不一样,但同样是心灵中感悟的火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片断二:

师:这么多猫,会在卡罗尔家里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1:它们会玩卡罗尔的玩具,把它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

生2:它们会捉卡罗尔家的老鼠。

生3:它们会爬到卡罗尔家的桌子上,跑到橱房里偷东西吃?

生4:它们会到处乱跑,打碎卡罗尔家里的东西。

师:小猫打碎了东西,你们还会喜欢它吗?为什么?

生1:喜欢,这是可以原谅的。

生2:东西打碎了可以粘起来,小猫走了,就没有小猫玩了。

[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有的学生说小猫会玩玩具,有的学生说小猫会捉卡罗尔家的老鼠,有的学生说小猫会打碎东西……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积极地、大胆地想象,去重建教材的文本,去创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境吗?是啊,想象与创造是如此美,像一枚绽放的烟花,为此,我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拓展它。

片断三:

生1:因为猫太多,没那么多地方住。

生2:猫太多,在一起肯定会打架的。

生3:因为还有许多的人爱猫,如果没有猫,别人肯定会到卡罗尔家里来要猫的。

生1:它害怕被送走。

生2:卡罗尔给食物它吃,它喜欢卡罗尔。

生2:它怕卡罗尔伤心,所以就躲起来了。

[教学反思]。

在三位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生的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广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这节课中,学生懂得了原谅别人的缺点,如不计较小猫打碎东西,领悟到了付出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如卡罗尔得到猫是一种爱,同时把猫送给别人也是一种爱猫的表现,更值得赞赏的是连小猫也给学生赋予“人文精神”。如伯洛怕卡罗尔伤心就躲藏起来,泊洛得到卡罗尔的食物,不愿离开她,这不正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感情吗?学生为卡罗尔没有猫而着急,得到猫而高兴,猫太多而犯愁,送走猫而伤心,最终拥有猫而欣喜,学生学会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友爱、宽容、奉献。短短的一节课,学生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情感熏陶,享受生活的快乐,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四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可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乐趣。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片断一

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为什么觉得有趣呢?

生1:我觉得“爸爸对卡罗尔说:‘那我们就在报上登个广告吧。’”很有趣。因为她爸爸很关心她,对她很负责任,帮助她解决困难。

生2:我觉得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很有趣,因为卡罗儿想有一只猫,可一下子就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猫,她该多高兴呀!

生3:我学生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因为小猫在比赛弹钢琴,很热闹,卡罗尔家里开音乐会。

生4:我觉得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因为卡罗尔家里的人再也没有拖鞋穿,只好打赤脚走路了。

〖片断二

师:这么多猫,会在卡罗尔家里做哪些有趣的事呢?

生1:它们会把卡罗尔家的老鼠抓完。

生2:它们抓完老鼠后,对着卡罗尔喵喵直叫,好像是说我立了功,该给我鱼吃。

生3:它们把我的玩具堆在一起玩。

生4:它们到处躲谜藏,打破家里的花瓶。

师:猫打破了花瓶,你们还爱它吗?为什么?

生1:爱!我们可以原谅它。

生2:花瓶破了可以粘起来,小猫走了就再也没有小猫玩。

〖片断三

师:如果你是卡罗尔,你与小猫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呢?

生1:我会说:“小猫,再见,我会想你的,我祝你幸福。”

生2:我会说:“小猫,我相信我们有缘份,会再见面的。”

生3:我会说:“小猫,不要怪我心狠,你到了新家,一定比我家强。”

生4:我会说:“小猫,我做梦都想你。”

生5:我会说:“小猫,记住有时间到我家里来玩。”

〖片断四

生1:因为猫太多,没有地方睡觉。

生2:因为猫太多,没有那么多的碗吃饭,老是抢着吃,有时还打架。

生3: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爱猫,可是没有猫,就到卡罗尔家里来要猫。

生4:因为别人也会像卡罗尔家一样爱小猫,他们会养好小猫的。

〖片断五

生1:它很聪明,它看见别人送走了,它怕被送走,就赶快藏起来。

生2:它怕卡罗尔流泪,怕卡罗尔伤心就躲了起来。

生3:它喝了卡罗尔的牛奶,吃了卡罗尔点心,很喜欢卡罗尔。它还想吃卡罗尔的点心。

生4:它要和卡罗尔玩游戏。

这虽然是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熏陶的优秀儿童阅读材料。我上完这节课,有三点启示:

1、在课堂中体验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生喜欢小动物,有许多小学生有养小动物的经验,也有许多学生有养小动物的愿望。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从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能够说出课文中有趣的事,并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位学生说觉得爸爸做广告很有趣,因为爸爸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可见这个学生希望每个爸爸都对孩子负责,她感受到亲人关爱的快乐。有的学生觉得钢琴叮冬叮冬响成一片很有兴趣,并说她家里很热闹,像开音乐会。这名学生感受到生活热闹的乐趣。还有一名学生体验到了生活有时有点无耐,说猫躲藏在拖鞋里,卡罗尔和家人只好打赤脚。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能与成人的看法不一样,但同样是学生心灵中感悟的火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课堂中再现生活,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学生说卡罗尔家的小猫抓老鼠,抓完老鼠还要向卡罗尔“邀功请赏”,有的小猫会玩我的玩具;有的小猫可能会爬上卡罗尔的桌子,打破花瓶……。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积极的大胆的想象,去重建教材的文本,去创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境吗?是啊,想象与创造是如此的美,像一枚绽放的烟花,为此我们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

3、在课堂中认识生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这节课中学生对待小猫可以像好朋友分别一样难舍难分,如:“我做梦都想你”、“再见,我会想你的,祝你幸福!”,懂得了原谅别人的缺点,如不计较小猫打破花瓶。领悟到了付出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如卡罗尔得到猫是一种爱,同样把猫送给别人也是一种爱猫的表现,更值得赞赏的是连小猫也给学生赋予“人文精神”,如伯洛怕卡罗尔流泪、伤心就躲藏起来,伯洛得到了卡罗尔的食物,不愿意离开她,这不是一种知恩图报感情吗?学生为卡罗尔没有猫而着急,得到猫而高兴,猫太多而犯愁,送走猫而忧心,最终拥有猫而欣喜。短短的一节课,学生受到许许多的情感熏陶,享受生活的快乐,体验到童心的成长。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五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1.课件及生字卡片2.学生收集小猫的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课件,可爱的小狗、小猫等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活泼可爱、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

(2)读准了字音,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词语(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阅读课文扫清文字的障碍。)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 ,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4.领悟文章内涵: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播放课件)

5.小结默读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用默读的方法在课外读一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这位法国小姑娘蒂皮,今年12岁,她从小就生活在非洲的丛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连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她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希望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世界,希望同学们也像小蒂皮一样热爱野生动物,以真诚的`爱心关爱大自然,善待野生动物,去营造一个美好的充满欢乐友爱的未来世界。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体会小猫的得失在卡罗尔的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在指导默读时采用分层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速度不必过快;二次默读,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其中的趣味;三次默读,感悟、欣赏。)

四、实践活动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3.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设计意图:了解生活中的广告:通过课外阅读,进行默读能力的训练,同时感受阅读的快乐与趣味)

这是一节区级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很好。请老师们指正。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六

1、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心情,产生喜欢小猫的情感。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体验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的情感。

1、挂图18号

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3、磁带及录音机。

一、引出主题。

1、提问:你喜欢小猫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小猫?你家有小猫吗?

2、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卡罗尔,她非常想要一只小猫,那么,她后来有没有得到小猫呢?我们来听个故事。

二、教师讲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

三、教师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开始至“什么样的都有。”

提问:第一只猫事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第二只猫事什么样子的?

叔叔是怎么样送猫的?

2、教师讲述故事“打这以后”至结束。

这些小猫在卡罗尔家里干什么?

为什么要把这些猫送走?

送走猫的时候,卡罗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最后卡罗尔还有猫妈?它是谁?它为什么没被送走?

卡罗尔看到伯洛时时怎么样的?伯洛呢?

你喜欢伯洛吗?

四、幼儿阅读。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卡罗尔和她的猫”。引导幼儿看看画面上有几只可爱的猫,说说它们长得什么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根据《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上的图画讲述故事。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自己的小猫。

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字,加之课文篇幅较长,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使其一口气读下去。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七

一课时。

会认15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

朗读感悟,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

能力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目标: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导入:

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有个小女孩,板书: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自习课,我们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自己学习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也就是说自己默读学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法指导: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2、默读标注:标出自然段。标出生字、新词。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去拼音读,不认识的字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3)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4)教学多音字:。

三、朗读感悟。

1、再次默读: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有趣?画出来。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2、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例如: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

4、卡罗尔和小猫的关系好吗?怎么好?再读读课文。

四、小结: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五、作业。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八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文章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课文只有识字的任务,没有写字的负担。从整个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要求老师放手,让学生以“略读”摄取信息的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使其获得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趣,为什么觉得有趣呢?快读读课文吧!

(生自读课文后纷纷举手回答)。

生1:我觉得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很有趣,因为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时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猫,卡罗尔肯定非常高兴。

生2:我觉得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因为这样,家里肯定特别热闹。

生3:我觉得爸爸给卡罗尔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很有趣,因为爸爸是非常关心卡罗尔的。

生4:我觉得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很有趣,小猫们多可爱呀!要是这样,卡罗尔家里的人就没拖鞋穿了。

教学反思:

小学生喜欢小动物,有许多小学生有养小动物的经验,也有许多学生有养小动物的愿望,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能够说出课文中有趣的事,并就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位学生觉得爸爸登广告要小猫很有趣,因为爸爸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可见这个学生感受到了亲人关爱子女的快乐。有的学生觉得钢琴叮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并说它家里很热闹,这位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热闹的乐趣。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能与成人的看法不一样,但同样是心灵中感悟的火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篇幅很长,但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可读性很强。这篇课文有识字的任务,但没有写字的任务,从教材的编排意图看,应该以“略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朗读,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大家交流,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句子或者段落,然后和同伴就为什么有趣进行交流。

生1:第七段的“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这里很有趣,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小的小猫,而且全部口袋里都塞满了。

生2:我觉得“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这一句话很有意思,像捉迷藏一样,很惊险的。

[教学片段二]。

师:有人说:“提出小问题有小的进步,提出大问题便有大的进步,再读读课文,请你就相关的内容设计问题,向其他同学提问。

生1:卡罗尔家的小猫除了会躲到橱柜、抽屉,跳到钢琴上,还能到哪里干些什么?

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小猫跑到厨房里把卡罗尔家的鱼吃掉了;有的说小猫爬到了门上,一开门掉到了人的头上;有的说小猫钻进了卡罗尔爸爸的拖鞋里,爸爸一穿鞋,就咬了爸爸的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卡罗尔家的摆设进行了合理想象,让人乐在其中。

生2:如果爸爸把小猫送得一只不剩,你是卡罗尔的话,你会哭吗?

众生:我不会哭,我可以再刊登需要猫的广告;我会哭,因为没有小猫的陪伴,屋里冷冷清清,太寂寞了——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

[反思]。

走出实践来看阅读教学,我有三点启示:

第一: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足够的创造空间。每个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他们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第二: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如片段二中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充满想象力、充满情趣的回答,这是孩子有趣的思维,我们要充分鼓励和肯定。

第三:树立参与意识,营造宽松探究的空间。我们要尊重学生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自身也要积极参与进课堂,与学生的思维同步进行。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对卡罗尔内心的情感所产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听一听这是哪些动物的叫声?(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声音。)。

生:小狗。

生:牛。

生:羊。

…………。

2.放小猫的叫声。

3.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自己对小猫的了解?

生:我有一只小猫,它非常可爱。它长了一身黄色的毛,还夹着几道白色条纹。它的头圆圆的,眼睛是绿色的。猫的鼻子很小,但嗅觉非常灵敏。它的嘴和鼻子连在一起,它的嘴角两边,都长着五六根胡须!

生:还有猫的耳朵是三角形的,听觉很好,哪怕有一点轻微声音,它也听得见。它的爪子很锐利,上面长着五个小肉垫,走起路来没声音。它的尾巴又粗又长,摆来摆去,像一条鞭子。

生:小猫白天总是眯着眼睛睡觉,一到晚上,它就卧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睁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警惕地望着四周。一听到老鼠的响声,它就会照准老鼠扑上去。

师:有一个小女孩,她叫卡罗尔,她不仅喜欢小猫,并想拥有一只自己的小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师板书。)。

评析: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师:今天,我们来默读课文。这种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并在书上对字、词或不明白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

(师出示字、词卡,进行拼组游戏。)。

师:谁来复述课文。

生:卡罗尔的爸爸通过广告的方式求取小猫,没有想到结果大出所料,家里的猫一下子多的令人无法忍受,于是又通过广告的方式送走这些小猫,所幸最后一只小猫藏了起来,成为卡罗尔的小猫。

师: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

生:广告的作用真大。

生: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生: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

生: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

三、再读课文,解读文本。

师: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用横线标注出来,并说说为什么有趣?

(生默读,并找句子。)。

生:我认为第10自然段写得最有趣。(第10段: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写得最有趣呢?

生:因为小猫很多,在钢琴上都有,很有意思。

(有另一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你来说说有趣的原因吧?

生:小猫在钢琴上叮叮咚咚地跳来跳去,就像钢琴家在弹琴,多么有趣啊!

师:除了这几种,你还能想出小猫会怎样调皮吗?

生:会钻进被窝里。

生:会跟在人后面转,让你走不了路。

生:会跑进厨房里。

师:那会出现什么状况?

生:说不定会跳到灶台上,不小心打翻了酱油,酱油流了一地,它又踩到上面,滚得满身都是,一逃出来,一路留下脚印,像小梅花。

师:想得真仔细啊!

师:这么多的形态,你能用一组关联词将他们连接起来吗?

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生:用“一会儿……一会儿……”

师:真棒。

评析:这种快速浏览,带有目标性,又选择跳跃式的默读,在阅读教学中作用很大,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大量充斥的网络时代,让孩子学会有目的选择,对节约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对考试上的阅读答题也有重要帮助。应该从低段就开始培养。

师:默读后3个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

生: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很好。

师:如果我们大家都和谐相处,世界会怎么样?

生: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

生: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

生: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评析:本文修饰语少,情节曲折,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叙述明白,对话自然,所以我没有进行烦琐的分析与串讲,而是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卡罗尔心情变化与善良童心,体会人与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生:卡罗尔家有了好多小猫。每一只都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眼睛圆圆的,小小的鼻子下面有一张三角嘴,嘴巴上还长了小胡须,再加上两只尖尖的耳朵,显得特别神气。

其中一只小花猫特别贪睡,总是钻进爸爸的大拖鞋里睡觉。可是它睡觉的时候耳朵特别灵敏,只要有声音,它的耳朵就会动一下,如果有人走过,它会突然站起来把人吓一跳。

还有两只猫长得很像,好像是一对双胞胎。它们总是在一起打打闹闹,我抓你一下,你抓我一下,都在地上打滚,玩得可开心了!

你瞧,这只猫在钢琴上走来走去,家里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它还喵喵地叫着,再看钢琴上雪白的琴键都变黑了。

那只小猫在书桌上跳来跳去,书桌上留下了一串黑黑的“小梅花”。

地上,一只猫抱着一个绒线团在滚来滚去,真是滑稽。

还有的小猫趴在拖鞋里、柜子上,琴凳上,一只好像玩累了,趴在软垫上休息呢!

小猫们真调皮!

生:卡罗尔非常想要一只小猫,于是就登了个广告,很快就得到了好多的猫。

你看,她家里的小猫,有的在钢琴上跳来跳去,发出美妙的声音;有的随着钢琴声拍着可爱的小爪子跳起了舞;有的在写字台上跑来跑去;有的在茶几上呼呼睡懒觉。

那一只最有趣,蜷缩着身子在温暖的大拖鞋里舒舒服服地看热闹。卡罗尔的家简直成了猫的乐园。

师:同学们说得好。

评析:教师让学生在感悟了文本内容,领略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后进行练笔,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这是内化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体现。

师:在大家的反复诵读中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小猫对卡罗尔的重要,她的感情也伴随着小猫的得与失发生着变化。这正是动物和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真挚感情,让我们去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就像爱惜我们自己一样。你们能做到吗?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十

在第二课时默读感悟后,我请学生自由谈默读后的感受时。

有个学生说:“我觉得广告的作用真大!”刘骁马上接嘴道:“是的,是的,我天天看电视,里面有很多广告。有的我还会背呢。”我有点不相信地说:“那你就背给大家听听。”他得意洋洋地背起来:“娃哈哈麦香牛奶,提取大麦精华,容入纯鲜牛奶,营养好味一块买,娃哈哈麦香牛奶。娃哈哈!”最后一个“娃哈哈”是唱出来的,引得同学哈哈大笑。“老师、老师,我也会背广告!”“老师、老师,让我来背!”教室里响起一片嚷嚷声。

本来我打算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课文哪些地方有趣?见此情景,我想:《语文课程标准》上不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吗?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就在广告上做做文章!我说:“大家真会观察,记性也不错。不过,那都是别人设计的广告,如果你们能设计出广告,那才叫真本领呢。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广告呢?”“想!”接着我就把设计广告的基本要求讲给他们听,然后布置课堂作业:为我们学校设计一条广告。并强调可以合作设计,也可以模仿别的广告。

大家兴奋地忙碌起来。有的你一言、我一语地表演起来;有的手握铅笔皱眉苦思。这时我看见一个叫李嘉欣的女生举起手来,又迅速放下。这个女生成绩不怎么好,同桌的男生有时爱欺负她,我以为她又是想告状,就没有理睬她。过了一会,她又举起了手,眼睛盯着我似乎有很重要的话要说。我点她发言,她说:“老师,书上的这两条广告有毛病。它们都没有写地址。别人怎么知道往哪里送猫呢?”“是啊,是啊。广告上不写清地址,别人怎么知道去哪里领小猫呢?”马上就有学生附和道。我心理一喜,不由得朝她树起了大拇指:“李嘉欣同学真厉害!挑出了书上的毛病。所以你们要记住广告的最后要写明地址和电话号码。”她兴奋地坐下写起广告来。

“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开一个广告交流会。哪个小设计师首先站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姜翰之马上站起来神气地说:“我们北师大南山附小在环境优美的‘蔚蓝海岸’的旁边,学校里面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还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把您的孩子送到我校,让他成才吧!电话……”我满意地点点头。马贞站起来念到:“北师大南山附小是中国一流名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学校很宽大、美观。请你来我校读书,你一定会学习很棒,身体很健壮的。”“是你自己写的吧?不错、不错!”我刚表扬完她,就有学生提意见:“老师,她没有写地址和电话号码。”马贞有点不好意思,还没坐下,李胤龙和王宁就一前一后地跑上讲台。我示意他俩先下去一个。李胤龙说他和王宁合作写的。他俩就神气活现地表演起来。李:500—36+54=?王:等于528。李:对极了!你怎么这么厉害呀?你在哪儿读书呀?王:我在北师大南山附小读书。那儿有大操场,小操场,老师对我们很好,他们的教学水平非常高,同学们对我也很好。你也去我们学校读书吧?李:好哇。那你们学校在哪儿呢?王:我们学校在美丽的蔚蓝海岸旁边。他俩一表演完,我和同学们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我高兴地说:“同学们可真爱我们的学校啊!广告设计得真不错!请你们回家再修改修改,还可以配上彩图。明天送给校长看看,向校长推荐你们的作品,希望在我们学校的宣传单上用上你们设计的广告词。你们敢不敢啊?”“敢!”非常自信的回答。

【案例分析】。

这节课虽然我原本安排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但是,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地设计广告、交流广告,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发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我觉得这次的广告设计的安排很有意义。既体现以学定教,又落实了《课标》上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实践活动与所学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以至用,读写相长,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生们在这节课获得的知识不再是单薄虚拟的。我惊异孩子们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他们将电视上的广告模式和课文中的词语活学活用,创设情景,赞美我们的学校。其言朴实,其情感人!可以说这是一节有成效而又愉快的语文实践课。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让学生主宰课堂、自主学习、学会质疑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让学生主宰课堂、自主学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要让学生主宰课堂自主学习,就要还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课堂上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如果出现像本节课开头的那种闹而无序的场面时,我们怎么办?我的体会是:千万不能心烦意乱,强行将学生拉回既定的轨道。而要冷静地想一想: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情绪亢奋?我很高兴自己能关注学情,当机立断定下新的教学目标,使师生获得双丰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课标》上也这样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因为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

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老师有着神圣的地位,老师的话有时像“圣旨”。让学生从惟命是从到养成敢于怀疑,学会怀疑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培养起。我经常对学生说:“老师和书本都会出错。如果你们发现问题要大胆提出。如果你们有比老师或书本上更好的答案,一定要勇敢地说出来。如果能这样做,那老师就太高兴了!还要拜你为师呢。”所以李嘉欣同学敢于站起来挑出书上的毛病,这也与我平时鼓励他们质疑有关。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十一

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用横线划出来,并说说为什么有趣?有一位学生却回答我觉得家里到处是小猫很烦。这一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时我愣了一下。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站在小主人公卡罗尔的立场,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猫的活泼可爱,为下文卡罗尔因重新失去小猫而黯然神伤作好情感铺垫,同时也为卡罗尔因最终得到一只心爱的小猫而欣喜万分作好伏笔。充分感受小猫的有趣可爱,也能更自然地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主题。

这一个“烦”字就给平静的课堂投掷了一块石头,在我的心绪中激起了小小的波澜,为了能顺利完成我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我执拗地走下去……我接着说:“小猫在钢琴上丁丁冬冬地跳来跳去,就像钢琴家在弹琴,多么有趣啊!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猫的有趣吧?”(如此牵强,连我自己都觉得心虚不已!)

(接着,全体齐读自然段)

……

虽然,课堂的走向被我的固执强扭过来了,但我明显看到了那位学生脸上失望的表情,学生也似懂非懂地被我牵着往前走,结果,学至文末,学生对卡罗尔最终得到小猫的惊喜心情显得很木讷,无法深刻体会卡罗尔的心情。课后,我对课堂上意外出现的这个“烦”字进行了反思。原来,也是“烦”出有因啊!这位学生之所以觉得如此情景给人烦的感觉,那是因为他或许已经站在卡罗尔的爸爸妈妈的立场上,从成人角度去看待眼前的问题。这种理解是合情合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生活的,同时也与下文内容一致(卡罗尔的爸爸登广告,免费送小猫)。我如果能充分领会这一点,就可以先对该生的理解给予肯定,再作适当的引导,比如:原来你是在替卡罗尔的爸爸妈妈说话,真是会思考,但小卡罗尔也一样觉得小猫很烦吗?对她来说,眼前的情景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如此操作,既可以调动该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从卡罗尔的立场上理解有趣的场面,可谓一举两得,但由于我的无知和固执,失去了机会;“烦”出有因之二是该生还没有进入文本,也就是以上提到的,不能站在卡罗尔的角度体会小猫的可爱。那么,学生为什么不能设身处地地去思考问题呢?原因在于我对前文描述卡罗尔爱猫之举的语句只作了蜻蜓点水式地朗读,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喜爱之意(其实,第一次广告内容的.措辞,和卡罗尔对第一只小猫伯洛的悉心照顾,都渗透了卡罗尔的爱猫心情)。没有这一伏笔,难怪学生语出“烦”字了!这“烦”字恰恰反映出我在处理教材时的疏漏,也是因为我对预社地过分迷信,导致自己失去了在课堂上“迷途知返”、及时回头弥补的大好机会;“烦”出有因之三是,或许该生的生活实际离可爱的小动物很遥远,或许他本人对小猫确实没有喜爱的情感,如果我能领会这一点,尊重该生的回答,我就可以耐心地听听他的心声,了解清楚之后,让他做做卡罗尔的朋友,体会小猫的可爱,这未尝不是一次情感熏陶的机会,但却因为我对课堂生成的畏惧而痛失良机。由于我的固执,忽视了学生真实的体验,真是可惜可叹!

从小处见真知,这一小小环节给我重大的启示,提醒自己要尽快走出预设的牢笼,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努力丰富、提高自身素养,透彻理解、把握新课程目标的内涵,同时更好充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和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因为,对课堂生成把握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或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一时拿不出可用的应急策略,因此只好采取应付、回避的态度,而坐失因势利导推动课堂进一步向前发展的良机;二是对新课程目标的内涵理解把握得不够好。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反思篇十二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1、学习默读课文。

2、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收集小猫的图片或照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设疑激趣。

认识生字。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很多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和哪些小动物玩耍呢

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小朋友很想得到一只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请大家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己先练习读几遍,然后同桌互读互听,看看是否读准了生字的字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难读,谁愿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老师随机出示课件。

2、齐读。

3、开火车读字。

4、认识了生字,我们再读课文,老师要求大家默读,怎样是默读呢?

5、学生自主读课文。

6、自己读了课文,想说些什么?

7、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有趣?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8、默读最后三段,启发思考,领悟文意: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9、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10、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11、试着写一两句广告词。

学生自由交谈。

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划词,同桌互读。

学生交流,如“糊”、“蹭”、“糊涂”的“涂”读轻声等。

看屏幕大声读出生字。

指生说: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边读边想,划出写的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生:广告的作用真大呀!

卡罗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

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

第二次默读课文

学生分组交流

读出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

再读课文

增强了趣味性,学生必然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识字能力。

学生的自由读书要鼓励自主性,同桌的交流会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提高朗读的效果。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