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6:47:55 页码:13
2023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大全20篇)
2023-11-11 06:47:55    小编:zdfb

议论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体类型,它既要有逻辑严密的论证,又要有独特的观点和立场。在爱情中,如何建立健康和稳定的关系,共同经营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避免陷入思维定势。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一

第一条为维护本超市的整体形象,保持良好的.购物环境,保证员工与顾客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使卫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标准化,特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管理方式。

二、超市外“门前三包”范围内及超市内的柜台货架、操作间、商品卫生等工作由本超市组织落实。

第三条食品卫生。

一)水果局部腐烂不得出售。

二)干果发霉、变质、生虫不得出售。

一)出售熟食制品做到“五专”,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

二)经营时要求勤进快销,坚持食品卫生索证制。

三)销售、储藏做到生熟分开,冰柜备有消毒毛巾,专用工具。刀、墩、案板、抹布、盆等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

四)熟食制品出现变质、发霉、异味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出售并及时处理销毁。

一)糕点不得直接码在地面上,要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要盖有苫布,苫布外要有明显标志,使用时不得里外颠倒。

二)直接接触食品的纸张、塑料等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三)售货工具要每日消毒、清洗、不留残迹,实行双夹法。

一)锈盖、锈桶、胖听及透气的玻璃瓶、铁桶、软包装罐头一律不得出售。

二)混有杂质、过期、损伤的罐头、酒类一律不得出售。

第四条本制度由乐呵呵超市制定,即日起实施。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二

院内各办公房间及其对应的走廊、地面和窗户的卫生由各使用单位负责清扫擦拭;领导办公室及大厅公共卫生及室外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

室内卫生清扫包括以下事项:

1、室内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桌面及文卷柜上无杂物,室内无与办公无关的物品;

2、棚顶无灰吊,墙上及墙上的粘贴悬挂物上无灰尘,墙上不得乱钉乱挂;

3、门窗及玻璃干净、明亮,室内、外无污渍;

4、地面清扫及时、干净;

5、桌椅、板凳、书柜、卷柜等易落灰尘的物品随时擦拭;房门拉手处、灯开关无污渍;

6、饮水机、水杯等物品和微机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灰尘污渍;

7、室内卫生应坚持做到每日清扫地面,擦拭桌椅,办公物品整理摆放有序;每月大扫除中应包括以上所列各项,要物见本色,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无卫生死角。卫生清扫要坚持高标准,以用心的态度认真对待,按照要求和时限完成,并自觉维护和持续。

为持续办公室内优雅整洁的环境,全体人员应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持续地面清洁干净,严禁随地吐痰,不得乱扔烟头等杂物。办公桌上养花需配托盘。

2、不得从窗户向外倒水,扔杂物。下班前应将办公室窗户关严锁好,防雨、防盗。淘汰清理出的物品应放在垃圾筒内,不要随处堆放。

1、办公楼卫生管理实行定期检查,列入目标考核资料。考核由纪检组长牵头,办公室组织实施,相关科、所参加检查、评分。

2、评分结果每月在全场进行公布,并由考评小组将其列入岗位目标考核,与考核工资挂钩。

3、凡违反第二条所列资料之一的,扣发全单位考核工资人平5元;凡违反第三条所列资料之一的,扣发职责人考核工资10元。

4、各单位可根据以上考评办法细化、量化和切合实际的二级考评办法,并认真加以落实。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三

一、负责组织施工图纸的会审、设计交底、变更交底等技术工作。

二、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的指导和工程质量的控制。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现场;

3、向施工班组长及各人员技术交底;

5、组织项目部全部管理人员学习新工艺、新技术;

6、出现质量事故后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补救措施。

三、负责编制有关施工技术方案、措施、技术质量交底及技术总结报告。

1、施工组织设计;

2、分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4、设计图纸会审、变更及洽商记录;

5、新工艺作业指导书;

6、编制质量控制点一览表;

7、四新方法的报告;

8、分部工程总结。

四、负责执行质量体系相关程序。

3、按四新应用计划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对监控的参数和特性加以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以不断完善和改进实施方案与作业指导书。

4、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确定特殊过程控制计划。

五、负责完成公司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四

一、公共厕所管理人员职责:

1、持续公共厕所内外整洁有序,设施完好无损,做到“七无六净二通”(即:无蚊虫蛛网、无灰尘、无秽物、无异味、无陈泥积垢;蹲位、墙壁、设施、地面、房顶、室外环境持续干净;阴阳沟道、下粪管理畅通)。

2、认真做好公共厕所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每一天一大扫,持续随时弄脏随时扫。

3、时刻做到优质服务,厉行节约,随时提醒市民用水、用纸。

4、遵守上下班时间,按时交接班,不迟到、早退、脱岗、旷工、代班、换班提前向上级请示。

5、持续公共厕所保洁工具管理有序,不使用时清洗干净放入工具间,垃圾桶及时清倒,不出现满溢。

6、爱护并管理好设施设备,在设施出现损坏时,要及时修复,自己无法修复时,立即向上级报告。

二、公共厕所管理人员规范:

精神面貌良好、正确佩证上岗、统一规范着装、使用礼貌用语、服务周到细致。

三、公共厕所服务时间:24小时服务。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五

厕所是传播疾病、造成污染的地点之一,加强厕所卫生管理,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厕所由总务处负责管理,各使用部门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第一条: 厕所由专门指定的人员进行定期冲洗、打扫及消毒工作,每天不得少于一次,达到无臭、无蝇、无大便、无污水停积。

第二条: 各厕所所需的消毒药水,由总务处负责发放,每周彻底消毒一次。

第三条: 总务处对厕所卫生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其负责的班级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四条:垃圾、粪便处理办法:

1、每天早、晚各清扫一次,全天必须每隔1小时用流水冲洗一次。

2、厕所内的垃圾实行袋装化,定点收集垃圾,由各负责班级值日生定时清扫垃圾,并及时将其运至垃圾场。

3、禁止将易塞物等垃圾扔进下水道中,必须扔在纸篓中, 每天有清扫人员及时倒掉,地面打扫干净。

4、校内厕所的卫生打扫情况由总务处卫生处和学生会卫生部管理并检查,由督导办监督。

第五条:打扫办法实施:

1、按级轮流,一大周换一次,第二周周日晚上交接。

2、该班打扫期间若发现厕所堵塞由本班负责处理通道。

3、每次清理垃圾时,提前到后勤处领取垃圾袋,要节省使用垃圾袋,不可学杂费。

4、每天早、晚要彻底清扫一次厕所卫生,保证厕所内地面上无垃圾、下水道中无粪便。

第六条:处罚方法:

1、凡发现把垃圾扔进池内者,每人每次罚款5元, 由总务处和值日生监督。扣班级10分。

2、凡在墙上乱写乱画者,一经发现罚款2元,扣班级5分。

3、值日生应将纸篓全部放到墙角,凡将垃圾桶放到路中央者扣该班10分。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六

一、目的:为确保我公司gsp质量体系能正常、有效地运行,对公司药品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药品质量管控和卫生管理。

三、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四、责任人:质量领导小组及各部门药品从业人员。

五、内容: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还应戴口罩。(二)、从业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药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药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接触食品药品前;

2、上厕所后;

3、处理生食物后;

4、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5、咳嗽喷嚏或擤鼻子后;

6、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7、触摸耳鼻、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8、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四)、非接触直接入口食品药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开始工作前;

2、上厕所后;

3、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4、喷嚏或擤鼻子后;

5、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6、从事任何(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五)、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六)、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七)、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八)、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七

1)、全部设备操作手必需经安全和岗位培训后方可上岗。

2)、采纳新的生产方法,添加新的技术设备或调换工人岗位时由相关人员对工人进行新的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培训,并做好记录。

3)、安全培训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顶岗操作。

4)、班中不允许私自顶岗替岗换岗。

5)、设备的机械运转、移动部位(如切刀、带轮、压辊等)要用安全防护装置;机动设备的转动部件,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拆卸。

6)、设备清洁时,必需断电后才可操作。

7)、未经允许,各生产车间不得私自接电源,接驳大容量电器设备。

8)、电器设施要严格根据其规格使用。电器设备要绝缘良好,其金属外壳必需具有爱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

9)、在生产场所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消防应急灯和指示牌等。

10)、消防设施及用具应定期检查,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便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11)、禁止违章操作。

12)、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

13)、严禁吸烟,未经许可严禁携带火种和危急品(包括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进入车间,危急品贮存要有专设场所存放。

14)、车间各负责人要定时排查设备安全状况,若发觉不正常时或存在隐患时要准时上报,并通知设备修理部门和设备修理人员准时进行处理整改,并做好排查记录。

15)、对于修理安全排查出的`违章操作人员要严厉处理并记录在案,对于屡犯人员惩罚或调岗,严峻者辞退。

16)、亲密留意各车间各出入口,对非本车间人员要询问,不符合进入车间要求的要准时请出车间,以便保证车间产品品质安全和车间财产安全。

17)、休息日大扫除后,各车间最终离开人员要检查所负责区域的电源、水源、汽是否全部关闭,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并检查与外界相通的门窗是否全部上锁。

18)、如有重大突发大事发生时,各负责人要负责各班的人员组织和安全工作。

20)、车间设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周排查一次,对车间安全隐患跟进解决落实。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八

1、清洁区卫生10分。

2、教室卫生10分。

教室内卫生:

1、地面:干净无灰尘、无纸花和杂物、坚持每天打扫。(地面有零星垃圾扣1分、不撮垃圾扣2分、大面积不干净扣5分、不扫地扣10分)。

2、教室前后门、窗、窗槽、开关干净无灰尘:(一处不干净扣1分)。

3、桌椅及教室内物品摆放要求:摆放整齐、讲台底无杂物,有一处不干净扣1分)。

4、黑板:外边框无灰尘,黑板槽内无大量粉笔灰。

5、每天没有及时清倒垃圾的扣3分。

6、楼梯间、墙壁、瓷砖(要无废纸、灰尘和污渍,有一处扣2分)。

7、走廊、门前干净清洁,要求坚持每天清扫,重在保持。(有一处不干净扣1分、大面积不干净扣5分、保持不好扣1至3分)。

8、走廊、教室发现蜘蛛网(一处扣1分)。

清洁区卫生:

1、求每天打扫干净。如发现清洁区内有塑料袋,废纸扣2分;树叶、杂物均酌情扣分。

2、垃圾桶内垃圾不倒。扣3分。

1、早读前未打扫完卫生扣5分,发现不打扫卫生的`班级扣10分。

2、以下情况将扣所在班级相应的分:

a、随地乱扔纸花或杂物。扣3分。

b、在墙壁、楼梯上乱涂乱画;扣5分。

c、随地吐痰等不良卫生习惯;扣5分。

注:各班要在自己的清洁区内设定监督岗,如发现有人往你班清洁区内扔废纸、杂物,经核实后,扣乱扔者班级的分。请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保持好学校卫生。

早读课以前,其余时间重在卫生的保持。

1、早读检查教室及清洁区卫生;

2、放学后检查教室卫生;

3、上午课间操时间不定期检查。

以上时间由卫生检查员检查,其余时间值周教师随时抽查。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九

一、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直接负责总承包的整个工程施工计划落实,并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使本项目生产顺利进行。

二、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坚持施工中“三检制”,检查工长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三、组织总承包范围内的质量、安全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隐患。

四、积极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措施费用的使用,保证为专业分包提供工作面、产品保护。

五、搞好劳动力、材料、机具的合理安排和使用,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同时督促各专业分包单位遵守有关管理条例。

六、搞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负责实施“标准化工地”的规定,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

项目部的各位主播们:

为提高和增强直播间工作环境质量,自20xx年9月1日零时起,项目组818直播间将严格执行《818直播间环境卫生的管理办法》。

在以往的直播工作生活中,项目部并未做出明确的的卫生管理要求,现对直播间以及生活区域提出明确管理办法的原因做出以下阐述:

1、利于提高主播工作的激情以及愉悦度保障心理健康;

2、较好的卫生水平保证了主播个人的身体健康安全;

3、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有效提升项目部主播及工作人员整体形象;

5、将显著提升直播水准以及直播质量;

6、展现良好的部门文化,提升工作经历。

《818直播间环境卫生的管理办法》如下:

经实际验证以及日常卫生状况的记录表现,适用于818直播间卫生管理办法将设置奖惩制度,以单个直播间店铺为基础单位,同店铺主播、副播互相监督、提醒、连坐的方式来达到较高的卫生水准,具体条例如下:

以拼多多直播间为例。

1、早班主播上播前首先需要检查直播间样品摆放是否整齐,地面相对是否整洁,有无泼洒样品未整理、桌面样品碎屑未擦拭情况。若有此类情况有如下两种处理方式:

一、拍照留档上报给当班场控,由场控转达给上一时间段主播;

二、拍照留档自行通知上一班主播让其在结束直播后进行打扫。(注:当天不同时间段主播换班时,可轻微打扫,主要是换播前样品要摆放整齐,方便下一位主播上播及时进入状态。每一位主播自己制造的垃圾自行带走,造成大面积碎屑,要在不影响直播的前提下进行清理)他人没有义务替自己打扫卫生,自己制造的垃圾自己打扫!

2、在每一班主播注意当班结束的卫生时,晚班主播不需要进行额外清扫,处理好自己的卫生即可,所以晚班主播没必要存在任何意见。每一班主播上播前都可以审查自己的直播环境,发现前一班主播未打扫及时拍照存档,交给场控处理!

3、场控监察机制:每天直播前或下播后和不定时对直播间卫生环境进行拍照登记,在发现卫生环境极度差劲的情况下,直播结束后将通知和询问该直播间当天当班所有主播的卫生打扫情况,查出导致卫生较差原因后,通知其在直播间结束当天直播后进行大扫除!(注:再次强调各位主播自己清理自己制造的垃圾,同时对于拍照存档的原因进行深度理解!)。

4、奖惩执行:个人或集体导致的直播间直播环境差除打扫除外还有10元/次进行罚款,罚款数额将建立专用奖励基金,对于每月一次的评审的“舒适直播间”主播进行奖励,此评审的具体标准将参考每月单个直播间卫生环境保持最好、罚款最少、样品摆放整齐度等标准来评选。

(以上是以单个直播间为基础做出的具体要求)。

以除单个直播间以外生活区域的卫生管理做出以下要要求:

5、在该管理办法正式执行后,任何公共区域随意摆放且无法判定所属人的物品将直接被丢弃至垃圾桶!

在该管理办法正式执行后,任何公共区域随意摆放且无法判定所属人的物品将直接被丢弃至垃圾桶!

在该管理办法正式执行后,任何公共区域随意摆放且无法判定所属人的物品将直接被丢弃至垃圾桶!

6、公共区域的基础卫生将有场控进行维持,同理:若在职主播自己制造的垃圾自行收拾,如:外卖包装、食品包装袋、口罩、塑料瓶等。在公共区域不注意卫生的情况场控将拍照存档,上报至负责老师处罚款10元/次。同理,场控为监督机制,可举报也可主动打扫卫生存档,由罚款设立的奖励基金进行现金奖励。

以上为此次818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望各位主播理解配合以及严格执行!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一

一、接种门诊必须设有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侯种室(宣传教育、副应观察)、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室或专用工作台)。接种室应宽敞明亮、整洁卫生、通风保暖。门诊内物品摆放有序,公示内容上墙。

二、门诊内应备有必须的相关设施、注射器材和急救药品等。如等候座位、工作台、资料柜、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压舌板、75%酒精、紫外线灯、一次性注射器、1:1000肾上腺素、抗过敏药、安全盒、污物桶等。

三、接种人员必须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方可参加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保证安全注射,杜绝接种差错及事故;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应。

四、严格按照要求,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建卡、建证(包括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的规定,规范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科学履行告知义务,免疫规划内各种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按时上卡、上证;杜绝漏卡现象,不断提高接种率。

五、经常检查冰箱温度,做好温度记录,各种疫苗按规定温度保存,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做好各种生物制品的领发登记,科学、合理地使用疫苗,严防疫苗浪费;禁止使用非正常渠道购进的疫苗。

六、做好常规免疫接种率、麻疹、afp、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报告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数据、报表,并确保完整、准确,无逻辑错误。

七、按时参加市站组织的各种会议、培训等。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了做好全县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管理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及各项疫情管理工作质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根据雅安市疾控中心度疫情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以及全国疾控中心工作规范要求,特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1、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必要时要做订正、死亡报告。

2、各级医疗保健科,每日定时负责收集各科室疫情报告卡,并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各有关科室要设传染病登记簿,预防保健科设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

3、学校、厂矿、个体诊所等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法定传染病应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也可向所在地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组)报告。

4、村(居委会)卫生室发现法定传染病向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报告。

5、乡(镇)卫生院保健科,建立传染病登记簿,指定专人收集、登记、核实本院就诊传染病和辖区内村(居委会)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的传染病,在24小时内网络报告。

6、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应于24小时内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网络直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此类疫情报告时,应立及上报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组织核实调查、疫点处理和进行核实情况报告。

7、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4小时内网络报出。

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与方式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行。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专职人员要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上午、下午及时、完整、准确报告传染病卡片,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对;对核实无误后的个案信息通过网络确认上报。

2、审核过程中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时,要立即通知报卡单位进一步核对;若信息属实,要通过网络尽快确认报告信息,同时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或其他调查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同时告知原填报单位;发现未报告传染病病例,要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人员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4、每天查重。各报告单位间重复报告的卡片和经订正报告或个案调查后否定的卡片。

5、鼠疫、霍乱、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和新发生的法定传染病按月订正统计,其它传染病在年报中订正统计。

1、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不得瞒报、缓报或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2、对违反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单位(科室)或个人,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及评职称待遇。造成后果的一切责任由当事单位或个人,接受上级部门的经济、行政或法律责任的处罚。

3、对疫情报告有功单位或个人,根据相条款规定报告上级部门给予奖励。完整、准确登记门诊日志。要求字迹清楚。连续缺5天或不完整、准确的扣1分,每增加一天扣0.2分。未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扣2分。传染病报告率每下降1%,扣1分;全年零报告的,扣5分。对辖区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每月检查一次传染病报告情况,缺一次扣0.5分。不及时、完整、准确网络直报或报出传染病卡片的,扣5分。无重点疾病预案、物质准备的,扣5分。以上扣的总分将与年终卫生经费的发放挂钩,并全县通报批评。

4、疫情报人员至少每旬到各科室检查门诊日记及进出院登记薄,发现漏报或迟报的传染病应立即要求医生补填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做好记录,项目至少包括检查时间、检查范围,查出传染病例数、漏报数、漏报医生等。并及时上网补报。院领导应半年或一季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疫报工作检查,方法同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年终考核结构。

1、管理领导小组应及时把各种有关疫报文件的精神或要求等进行传达贯彻,不定时组织培训、学习,并做好培训与学习记录。

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培训工作。每年一次。

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随时指导培训。如出现网络故障,及时联系电信部门给予解决。如出现业务问题,随时指导培训。随时预防病毒发生。

4、开展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检查和评估,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每年二次。

5、对新参加工作或新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人员要随时进行培训。

6、疾控中心每月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1、动态监视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势态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2、发现鼠疫、霍乱、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输入野病毒病例,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严格管理病人的同时,以最快的方式向可能感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疫情。

3、对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应将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专病管理机构及时录入专病管理系统。

1、按照有关技术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对疫情报表、汇编、分析图表、文字材料和电子文件等载体资料进行归类、编目、集中保管。

2、《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旬报表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原始资料要归类整理,保存3年。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及其电子报表,保存5年。

3、《传染病报告卡》的电子文件,具有流行病学重要意义的原始调查资料,传染病年报表,月、年疫情动态分析,定期趋势分析,疫情管理文件(包括技术方案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通报等,及其电子文件),应永久保存。

4、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的`疫情资料,每5年进行一次汇编,并永久保存。

5、定期疫情分析:按月作出动态分析简报。如遇有重大疫情时,随时作出专题报告,上报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反馈到各医疗机构。

6、年度疫情分析: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要对全年疫情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防治对策和效果。分析应有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

7、疫情预测预报: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对常规疫情和专题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周期、发病季节等流行特征,以及掌握的可能引起流行的迹象和因素,对重点病种进行预测分析并在流行前期做出预报。

8、疫情交换:相邻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交换疫情信息,遇有重要疫情时,应随时通报。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半月要对医院进行传染病疫情的主动搜索,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对;对核实无误后的个案信息通过网络确认上报。

2、每季度对医院搞好传染病预检、分诊检查。

3、每半年对县级医院搞好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

4、每年对乡镇级医院搞好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

1、各医疗单位不得将网络直报的用户名、密码、地区编码上墙或放到明显位置。每月至少修改一次密码。严禁操作人员泄露自己的密码,发现密码泄漏,随时修改密码。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进入其他子系统或进入其他单位的用户。

3、传染病网络直报上出现问题,随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不私自找电脑高手处理。

4、网络直报人员不得随意变动,如因工作原因需要变动,须由单位提出申请,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意后才变动。

5、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原则,报告时限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染病防治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技术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理。

6、每输入一次传染病报告之后进行查询、查重,发现输入错误及时纠正,发现输入重卡及时删除。

1、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行政区域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评价,对直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对所收集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存档;对相关科室定时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评价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3、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登记,并分析辖区传染病疫情态势;对辖区定时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和督导。

4、专业防治机构调查核实后按旬、月、年汇总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数据的收集、核实、录入、通讯上报、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

5、在自然灾害期间和灾后,通过对灾区(灾民或抗灾群体)及其有关地区进行与灾害相关传染病疫情的收集、专题汇总、分析与报告,供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救灾防病决策时参考,也为评价灾区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每月对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文件、卡片,文档文件进行备份。确保报告数据的安全。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三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禁留长指甲,上班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应当清洁双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二、临床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三、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建议采用液体皂或医用洗手液。

四、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一用一消毒。

五、洗手指征。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六、洗手时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

七、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八、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十一、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十二、外科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当采用非接触式。

十三、洗手区域应当安装钟表。

十四、手卫生和消毒效果监测每月1次。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监测的结果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四

一、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二、卫生监督员现场执法要着装整齐,证件齐全,风纪严谨,文书规范,程序得当,适用法律条款准确。

三、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相对人的礼品、礼金、物品和有价证卷,严禁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在卫生局的组织下,根据工作需要在县境内执行跨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五、协助卫生局对案要案进行查处,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六、卫生局下达或交办监督任务后要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介入现场,不得推诿扯皮和拖延。

七、负责本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得越权执法,随意执法。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五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家整理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规章制度,希望能够助到家。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主任的领导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办公室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上班实行签到制,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请假。

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每月召开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议,对当月的工作进行讲评,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并对乡医进行业务培训。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各科室填好后,经主任审核签字后方可上报,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在事发2小时内上报上级部门。

6、实行考核制度,实行月抽查、季检查、半年进行评比,对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乡医的补助。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六

1.按时作息。积极参加早操活动。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做到“六勤”、“六不”。“六勤”为:勤刷牙、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六不”是指: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变质食物,不吸烟、酒,不乱用毛巾、茶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壳、纸屑杂物。

3.保护视力,做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认真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教室座位每周调换一次。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行进途中或坐在动荡的车船里看书;不要把字写得太小、过密;不要边吃饭边看书或电视。

4.不要用手指沾唾液翻课本,不把笔衔在嘴里。

二、学校环境卫生制度

1.班主任要把该班级的卫生工作排在每天的第一位,用自己的思想意识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实行每周一大扫,每天三小扫(教室、公共区)的卫生制度,并做好保持工作。各班级卫生区的安排要进一步明确,每天打扫要落实,值日老师要落实检查。做到学校环境无果皮壳、纸屑、烟蒂、痰迹、杂草、碎砖垃圾,泡泡糖渣等。

3.室内门窗玻璃齐全,窗明几净,墙壁无污迹灰尘,地面无纸屑杂物,桌凳整齐,各类物件安置有序。

4.教室内要有扫帚、废纸篓、畚斗、等清洁卫生器具。

5.设立流动红旗,将卫生评比情况纳入量化项目。

6.值日老师要检查各班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给予解决。

7.全体学生要树立卫生保持的意识,形成发现脏物就清理的良好风气。

三、教学卫生:

教室面积要合理,室内课桌凳、黑板、讲台、灯光照明要符合卫生学要求,课程安排要有利于学生健康,符合学生用眼要求,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负担,严格控制课时,课外作业和考试次数。教师要文明执教,衣着整洁,仪表端庄,公共场合不准穿拖鞋、短裤、背心,不拖留课堂。批改作业要细致,批注字迹要清楚,板书要工整,讲课声音要适中,上课时不对着学生咳嗽、打喷嚏,不抽烟。学生上课坐姿要端正,自然,书写时,头要正,背要直,眼睛距纸面一尺左右,定期调整座位,防止学生变成斜视。

四、体育卫生:

锻炼时先做好准备活动,有病的.学生要停止锻炼,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特点和体育活动能力分组进行不同要求的锻炼。生理负担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保健性锻炼。

五、社会实践卫生:

安排社会实践劳动,不能让学生干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大的劳动,劳动工具、劳动强度,要考虑学生年龄大小、个子高低、体力的强弱,劳动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要注意劳动保护和安全。

六、饮食卫生

1.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要求学生在学校统一规定的用餐时间用餐,提倡学生自带餐具,饭前先洗手,不购买未经加热的食品及生食菜肴,不把饭菜拿到餐厅外用餐。教育学生不暴饮暴食,不要边吃饭边谈笑,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饮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或少吃零食,不喝生水。同时加强灶房饮食卫生的管理和监督。

2。文明用餐,确保食堂餐厅卫生整洁。严禁随意进入食堂厨房操作间。在餐厅用餐要注意用餐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要牢记“饮水要思源,吃饭要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的古训,倡议“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珍惜粮食,不随意浪费粮食,用餐时不多盛饭,不乱倒饭菜。

4.协助学校,共同管理好食堂工作。每位学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协助监督学校食堂的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自觉抵制卫生及其他工作不规范的食堂,共同创造卫生健康的食堂用餐环境。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七

接触生鲜商品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员工和顾客,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可以降低生鲜商品受到细菌污染,并可确保生鲜商品鲜度、质量;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包括衣、帽是否穿戴整齐、头发是否掩盖、手部指甲不可过长或有污垢,佩饰不可穿戴以免在做食品加工包装时出现异常,个人皮肤有伤口时必须包扎完好,无个人传染病;在个人卫生习惯,不可吸烟、饮食、随地吐痰、吐口水等,务必要保持干净、卫生,这不仅是维持个人、商品良好卫生习惯也是给于消费者安全卫生保障的认可;在个人上岗前必须要有卫生局检查核格的证明。

生鲜作业场为每日工作的场所,作业墙面、天花板、地板的干净、清洁、完善的排水设施,作业场内不得堆放与作业处理无关的物品,作业场要有良好的照明、空调及作业安全,每月需安排消毒工作,可防止病媒、污垢产生,这些都是每日时时、分分、秒秒必须要谨慎注意。

生鲜商品作业场所需的设备,每天应在作业前、后或休息中,将存留于设备上的碎肉、菜屑、鱼鳞等残留物清洗干净,处理刀具、工作台、周转筐、容器、段车等必须每日清洗,每周消毒二次,以减少生鲜商品受到污染。

生鲜仓库是保存生鲜商品的地方,因此仓库堆放时不仅要堆放整齐,且要离墙5公分,离地5公分,可利用栈板来堆放,更须防四害(蚊、蝇、鼠、蟑),冷藏、冷冻温度控制要正常,不可过高或过低。

陈列架的清洁务必到位,冷藏、冷冻库(柜)每天务必检查温度的变与清洁,果菜需贮存冷藏于5℃-8℃,而水产、畜产是贮存于冷藏温度-2℃到0℃,配菜加工贮存于冷藏温度0℃-2℃,熟食热柜在60℃以上,冷冻品在-18℃以下,提供安全、卫生的商品是超市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消费者意识不断增强,产品质量与卫生更应该是企业和门店所坚持的,身为本门店员工,必须要责任到人。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八

1、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卫生技术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3、坚持科学的洗手习惯:操作前、便后以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肥皂,后用流动水冲洗。养成入厕所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操作时不抽烟。

4、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

5、从业人员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做其他影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直接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操作用具用后用消毒柜消毒。

6、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

7、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十九

第一条为使客房及客房环境卫生标准化和卫生服务的规范化,为客人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住房环境,根据酒店卫生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客房部所有员工在做公共卫生清扫工作时,必须执行本规定。

第一条一般情况下应按照下列次序:

房——挂牌清洁房间——住房——长住房——走房——空房。

第二条若开房较紧张,次序稍作变动:

房——挂牌清洁房间——走房——住房——长住房——空房。

第三条房的卫生应在接到通知或客人离开房间以后,第一时间打扫。

卫生班应听从台班的安排,不得一意孤行,贪图方便。

为方便记忆,我们将整个操作程序划分为八个字,即“进”、“撤”、“铺”、“洗”、“补”、“吸”、“检”。

第一条“进”

(1)轻轻敲门三次,每次三下,每次隔2~3秒钟。

(2)报称“housekeeping”。

(3)缓缓把门推开,把“正在清洁”牌挂于门锁上。

第二条“撤”

(1)把小垫毯放在卫生间门口。

(2)清洁篮摆放于云石台靠门一边。

(3)同时带入二湿一干三条抹布。

(4)用垃圾桶收卫生间内垃圾。

(5)把客人用过的“四巾”(面巾、方巾、浴巾、地脚巾)卷好放在卫生间门口。

(6)用清洁剂均匀地喷一次“三缸”(洗手盆、抽水马桶、浴缸)。

(7)进房把空调开大,关台灯、床头灯、落地灯,拉开窗帘。

(8)用垃圾桶收垃圾和烟灰缸。

(9)撤床单,一张张地撤(注意不要夹带客人的睡衣和其它物品)。

(10)折丝棉被(向内三折,横向三折,齐口向门外)。

(11)若房内有送餐或加床设备,需要来回再走一次。

第三条“铺”

(1)将倒干净的垃圾桶及烟灰缸拿到卫生间内冲洗并抹干净,然后放回房间原处。

(2)拿床单和枕套进房内铺床(铺床要按规定程序,两张一齐铺)。

(3)铺完床之后,顺带把水杯、茶具等撤到布草车上。

第四条“抹”

(1)从门外门铃开始抹起至门框。

(2)按顺时针方向抹,由上到下,由里到外,抹一圈(边角位及底部均要抹到。)。

(3)物品要按规格摆放。

(4)灯泡、镜面、电视机要用干布抹。

(5)抹的过程中应默记待补充的物品。

(6)抹阳台玻璃台、阳台地板。

第五条“洗”

(1)将用过的皂头、浴液、发液瓶放进清洁篮。

(2)洗干净的抹布,其中一条湿抹布留下抹卫生间地板。

(3)用清洁剂全面喷一次“三缸”,用手刷刷洗脸盆、浴缸和浴缸以上三格瓷片,然后用花洒放水冲洗。

(4)用毛球洗马桶(注意二块盖板及底座的卫生)。

(5)用干布抹干净卫生间水渍(由镜开始,顺时针抹一次,注意小金属器要发亮)。

(6)要默记卫生间需补充的物品。

第六条“补”

(1)补充卫生间内备品,面巾纸和卷纸要折好角。

(2)用湿抹布抹干净地板,撤走清洁篮及小垫毯。

(3)补充房内物品(注意各种物品均需按规格摆好)。

(4)补充杯具。

第七条“吸”

(1)先从阳台吸起,注意吸阳台门轨。

(2)吸地毯要顺纹向同一方向推把。

(3)吸边角位(咖啡台底,梳妆凳底,床头柜底)。

(4)吸卫生间地板(注意吸地板上的头发)。

(5)吸尘机用完之后绕好放于布草车侧面。

第八条“检”

(1)空调拨到适当位置上。

(2)检查窗帘、床铺是否整齐,地毯是否有杂物。

(3)检查卫生间镜、“三缸”、小金属器是否光洁。

(4)关总开关,关门,取回“正在清洁”牌。

第九条住房和走房操作程序基本一样,一般情况下,住房不要求每天更换香皂,但要视香皂的使用程度而定。长住房每日均要求补充日常的易耗品。

第一条把“正在清洁”牌挂于门锁上。

第二条拿一湿一干抹布抹家具(和住房程序相同)。

第三条抹阳台(和住房程序相同)。

第四条卫生间马桶放水,地漏冲水排异味。抹卫生间浮尘(浴缸水龙头、花洒隔二、三天应放锈水一次,并注意清洗抹干)。

第五条检查房间规格、设备情况,检查天花板有无蜘蛛网,地面有无虫类,把空调调至适当位置,熄灯关门,取回“正在清洁”牌。

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二十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单位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1、负责人岗位职责: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职责;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职责;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员工持续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采购食品;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1、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务必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的人员务必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务必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持续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务必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持续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陈列设施布局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4、散装食品销售务必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按销售品种配备足量的容器,并贴合卫生条件。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有防尘材料遮盖。应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设置“散装食品标识牌”,标识出食品的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资料,做到“一货一牌、货牌对应”。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务必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带给分拣和包装服务,带给给消费者贴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5、生鲜食品应销售应配备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陈列设施,配备贴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6、熟食制品销售间入口处应设预进间,设更衣及洗手、消毒设施,采用非手动式的水龙头。配备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食品冷藏设施和专用工具,食品要有防尘材料遮盖。

1、食品仓库务必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库管员应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并详细记录入库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状况等,并按入库时光的先后分类存放,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专柜,并有记录本。

2、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持续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3、食品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30厘米以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