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46:56 页码:7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通用11篇)
2023-11-12 09:46:56    小编:zdfb

散文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感情和抒发思想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体裁。在爱情中,如何建立健康和稳定的关系,共同经营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总结是一个积累和总结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他人的总结中获得借鉴和启发。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一

这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道士塔》。故事讲述了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结果外国人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数计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这是一个历史杯具。遗憾、愤怒、痛恨在我心中交杂。我很王道士因为一点小小的`恩惠,就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文物就这样拱手让人了,同时,也为我们无能、落后的民族发出一声叹息。或许,旧中国真的是饥不择食。也期望,这样的杯具永远不要发生了。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二

蓝蓝天空,白白云,每每想起余秋雨《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罪人。

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举世杰作时,古老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天师灵官;将“唐代笑容,宋代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经书。

“1910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9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令人惊讶不仅是用那样低廉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经卷,更让人绝望是中国文官们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墩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损坏,可恨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生活。一切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经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太渺小,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文化债!

我为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泪……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三

《道士塔》让我仿佛置身于敦煌文化衰败的那一刻。也让我被因此文章而卷起的沉痛漩涡所吞噬,所淹没。我拼命地喘着气,狰狞在其中。在旋涡中努力地寻找着方向,我无力挽回,于是只能用掩面叹息。愤慨这一切,回避这段无情的历史。王元箓,你将为所做的一切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将成为一个扮错戏的小丑,一个受人啜泣的千古罪人。

我也曾今带着份喜悦,踏进承载千年文化的敦煌,而在莫高窟的门口便已染上一层淡淡的悲愤,人如烟云,浩浩荡荡的堆积在窟下,排着龙长的队伍肆意喧哗,一地垃圾,莫高窟下何尝还留一片净土,安静的方寸啊。他们用悼念的眼神细细品味那古老而又多彩的壁画,这里沉淀着多少文化大家的精品。

一座新的文化地窖已被经过粉刷的墙壁很快突出的裂痕而被挖掘。但这并没有给我们下欣喜和自豪,却带给我们更多的忏悔和对当时政府腐败的鄙视。大雨倾盆般席卷向我们的知识,不渺小但还是依旧未被重视。那些贪图金钱的王园箓用大批大批,成百上千的字画换得不值得一提,少的可怜的银两。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像一场过时的黑白电影,不停一幕幕浮现于大脑,我的思绪好乱,真的好乱!夹杂着各种情感,王园箓却还在一旁安逸的赚着他的小本买卖,始终毫不眨眼的抽干中华民族所剩无几的文化鲜血。我现在正浸泡在文化的苦水中。他以为自己的“慷慨”会被人传颂,可是却成为低俗、无知、愚昧的代名词。每当国人在细细钻研花高价买入的微型胶卷,不忘国耻日夜艰辛,我们只是无偿的弥补这过错。

希望这沉痛的历史会被岁月洗刷,不在留有任何的足迹。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四

第一次见到余秋雨的《道士塔》是在他的集《晨雨初听》读到的,这本书的封面印着蓝蓝的天空和海洋,沙滩上放着两张洁白的椅子。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让人舒心。可是当翻到《道士塔》这篇文章时,先前舒坦的心情早已没了影儿,只有一股怒火在心中燃烧。

虽敦煌文化在中国,但中国被历史划出的伤口仍未愈合。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五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对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欺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正在滴血。”

每次读余秋雨的这篇文章,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有意反复读之,因为我希望读多了,人会麻木的,下次再读的时候我的心也就不会再跟着痛了。

曾经一度我非常想去敦煌莫高窟看看,去领略下敦煌文化,但是自从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是不愿再去了,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了,我是怕去了以后“遇见”那个敦煌莫高窟的罪人,那个让无数学者为之痛恨的王圆箓;我怕看到他在敦煌留下的“杰作”(由于自身的无知而肆意摧毁壁画来“创造”自己的作品);我怕我所到之处会是外国冒险家用极少的财物换取王道士手中不计其数的敦煌文献的地方;我更怕看见那一片曾经目睹装着无数敦煌文物的一对对牛车渐渐远去的晚霞……所以我决定在尚未原谅这个罪人前我不会去了。

当王道士接管莫高窟的那一刻,意味着敦煌悲剧的开始,一切要怪也只能怪他的无知。当他以当家人的姿态审视他的地盘的时候,面对墙上的壁画,他总觉得有点太过刺眼,太过花哨了,他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想,一阵粉刷,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消失了,都还来不及让能读懂它们的人看上一眼。

如果一切都要怪罪于王圆箓似乎也不公平,换个角度想想,他也没有错,但是可悲就可悲在于他不懂艺术,他只是一介平民,一个道士而已,况且他为什么要懂,在当时只要能解决温饱,就足够了,再说有个莫高窟可以让他管管,已经是非常荣耀了。当外国探险家愿意从他那购买那堆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文献时,他高兴还来不及,一点点的钱财换一对“废纸”,他觉得值了,但是他不知道今天研究敦煌的学者却不得不屈辱地从外国买回来,也许买回来的还只是文献胶卷。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六

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心和指间都是苍白的。

我看见了一个民族的血痕,深深的,还渗着血。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这个人的名字的确是足以令人唾骂万年的。如今流落到海外的敦煌国宝们终日的抽泣,很多是因为他,才用不幸的自己见证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他是一位道士,却看管着佛教的圣地。与其称他为道士还不如说他是地道的农民,那个时代到处可见的农民。当一个农民把持着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明时,其实悲剧列车就无可挽回的向前开动了。

华美的壁画,是这位老农仔细地用石灰刷抹,他不喜欢艳丽。那唐代的笑容,悲苦地向惨白的墙壁叹息一声,隐在了王道士满意的粉白中。“乓乓”几锤下去,“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笑容变成了泥巴。”在她们的位置上,王道士膜拜的灵官、天师稳稳坐定。

读到这里,我恨不能早生一个世纪,飞身夺下他手里的刷子和铁锤,大声呵斥:“你这愚人,你知道你在干什么?住手啊!”

谁知道呢?或许,他却会迷惑的反问上一句:“我在整理我家院子,关你何事?”说罢,拾起地上的刷把,得意地望着白灰刷过的墙,“啧啧”地盘算着刷墙的花费,漫不经心地把散落的雕塑随片踢出洞外,踢入凛冽的溯风中。

想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脑子也一片惨白。

如果还有什么称得上掠夺美丽,那么,一看圆明园,二看敦煌。

当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国外的学者不止一次的把目光投向我们这个美丽的国度。而此时的王道士的腰带上正栓着敦煌文化宝库的钥匙。在他手上,是刚从外国探险者那里得到的小费,在他身后,是牛高马大的洋人,自称来取经的“洋唐僧”。道士掂掂手中的银圆,心花怒放的想真是交了好运,这破玩意还能换钱?于是,他把一卷又一卷的经书、画卷从深深的洞穴里取出,装满了一辆辆牛车。临行还依依不舍地目送“取经人”远去,恭恭敬敬给人家鞠上几个躬。

嘿!这是多大的便宜啊!足不出户就能得钱!他心中窃喜着。

“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贯穿本文的是作者余秋雨感情的轨迹。

在悲凉的圆寂塔前,作者吃惊的发现了“王圆禄”的名字。由此,他开始了回忆。从他读过的关于敦煌的史料里,搜索着他的影子。

王道士给作者的印象是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索索”的农民。作者心里发凉:中国最灿烂的文化竟然是这样的人把持!继而,我国当代的敦煌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拿着从国外买来的微缩胶卷,叹息着走到放大机前的情景,开始萦绕在作者心里。他开始痛心。

望穿时空,他似乎看到外国冒险家,也是文物贩子斯坦因,和他满载敦煌精华的车队,徐徐走出我们的视线,他感到一阵等同于戈壁溯风的悲凉。

余秋雨不愧是余秋雨,没有指着王道士鼻尖的漫骂,却锋芒毕露地轰击了他的愚昧与无知。尽管有无数条足以让他倾泻愤恨的江河,然而,他内心的苦痛却不仅仅指向一个农民。大量反语的运用,如呛天呼地,他已经痛不欲生。

全文最富有意味的是,那些靠从“强盗”手里买回的胶卷加紧研究的专家们,在国际敦煌学讨论会上,因日本专家的发言而“默默”着。这是最沉重的一笔。无论别人是赞誉还是安慰,历史都无法改写。他仰天长叹。

这篇文化散文很沉重。它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

作者的痛与恨,就是我的痛与恨。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七

每次看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都是用历史的沧桑伴着眼泪的辛酸读几段压抑的文字,然后闭着眼睛悄然合上书本。我不敢一下子读完全文,那里面有太多我不胜负荷的悲痛和屈辱。在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少女看来,那一累累沉积着一个伟大古国千年心血的经文被运走,那一墙墙飞天曼舞满壁生辉的壁画被涂白,那一箱箱从远古走来、或精致或粗犷的文物被盗去,这不仅仅是敦煌文化的唏嘘。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走过五千年,只因几代人的疏于治理而沦落而遭受掠夺、经历血洗的屈辱,深沉的屈辱,不可遗忘的屈辱。

这是百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时的中国遍体鳞伤、忍辱负重,每寸肌肤都在滴血,而百年轮回过后的今天,再读昔日那段沉重的历史,不能不感到切肤之痛。祖国经受蹂躏之苦犹如我遭到鞭击之痛,国与家与个人,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敦煌的浩劫,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日军侵华的历史。我很喜欢看战争纪录片,但往往不忍看日军侵华的相关资料。看到别的国家的人民遭受屠杀、士兵战死沙场,激起的不过是读者人道的悲悯和愤恨,但自己国家的人民被禽兽侮辱、土地被炮火焚烧、士兵被尖刀刺死,这侵略的巨石激起的是屈辱的千层浪。那本记录着这段血腥往事的史书仿佛在滴血,每翻过一页、阅读一行文字,都是对它昔日伤口的撕裂,都能听到它沉重的低吟。

也不敢贸然去读清末那段血泪史。中国人的尊严在那个时候被莫名其妙地扭曲,进而被无情地践踏。坚持要来访的英国使者行君臣之礼,拒绝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自负“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所不能。西太后认为车夫屁股的位置比自己屁股位置还高,有失皇室的尊严,愤然走下汽车,拒绝接受新世界的文明。难道曾经盛唐王朝的骄傲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变成了不可一世的无知?英法联军像豺狼一样把集五千年艺术大成于一身、熔东西灿烂文化于一炉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后纵火焚烧,八国联军像饿虎一般在京城烧杀抢掠,把昔日的繁华之地变成废墟和坟墓。而那位计较屁股位置高低的西太后呢?早已鬓发松散、钏钗旁落,狼狈不堪地逃往热河避难了。这难道就是巍巍中华的尊严?文明古国的根基被内患外敌摇撼得支离破碎,尊严早已无从提起。血与泪,在神州大地上恣肆横流。没有理由不为此而悲而痛,因为近代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唯有自强。唯有自强才能摆脱外侮、重振古国雄风。唯有自强才能有尊严地屹立。中华民族五千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道士塔》里作者引用了一段诗句,大意是爱国学者愤概于此,要与掠夺者一比高低。我又何尝不想?在断断续续看完《道士塔》那几天,我曾经想像自己幻化成一位手执长剑的武士,一跃而起,飞到百年之前的敦煌,去与掠夺的强盗“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但这把不屈的长剑已被我牢记于心,时时隐现,寒光凛冽,英气凸显。

昨晚,父亲把他西欧之行的照片给我看。看了一个多小时,我正疑惑看不到英国的街景,父亲突然想起:“去英国的时候相机没充电,所以没有拍照……大英博物馆里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没有拍下真是浪费了……”我心念一动:大英博物馆?就是那个用来炫耀日不落帝国昔日辉煌、专门陈列从别国掠夺得来的文物的博物馆?先前有点遗憾的心情荡然无存,小小的庆幸油然而生。在一个美轮美奂的博物馆里一个叫“中国陈列室”的地方,欣赏着祖先一脉相传的稀世珍宝,啧啧赞叹着祖国文明的伟大,然后缓步走出门口,才猛然发现身处异国,那些宝贝原是祖国在极悲壮极惨痛极屈辱之时流失的血液。就像一个被胁持的人质,本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成为了在对方手中用以鄙夷奚落我们的工具。这种强烈反差我不忍承受,亦不敢想像。父亲说,他们一行参观的时候,都唏嘘不已。

唏嘘不已。叹息之间,那柄长剑又悄然显现。亮剑才能自强。

还是有那么一些中国人,怀着一身傲骨赴汤蹈火,用热血守护国家的尊严。1934年10月,一支正义之师、勇敢之师、解放之师,肩负着血与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茫茫雪山有他们斑驳的脚印,他们用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筑起永恒的丰碑;漫漫草地,有他们坚毅的身影。他们用勇敢无畏、热血忠诚、铮铮傲骨写就不朽神话。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五千年血脉传承下来,祖先赋予我们的是勇敢和自强。那个流血的时代毕竟已是过去,我们不能遗忘民族的屈辱,也不能沉寂在历史的烟尘中懦弱地哭泣。亮剑才能自强。自强才能免受蹂躏。百年过后,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身后是滴血的伤口,眼前还有很多路要走。擦干泪水,背起行囊,负起责任,开始新的征程,才是一个勇敢和自强的民族在极悲壮极惨痛极屈辱之后应该走的路。

愈合滴血的伤口,听那一声巨吼,东方的睡狮已经苏醒……。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八

感看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在莫高窟有几座道士塔,塔中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看不惯敦煌石窟壁画和雕像,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壁画涂坏。偶然他发现了藏经阁,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而是低廉的价格或卖或换与外国人做了交易。更悲哀的是当时腐败的政府一点也不重视,官员们也在贪婪的吞食着这些国宝,来换取他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如今莫高窟经过多方的保护和修善,我们又可以欣赏到一些古老的敦煌文化了,但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为莫高窟默默流泪......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九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文化史实。它所揭示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叹息。

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国宝向慕名而来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

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直截了当地想抓住罪魁祸首。那么,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王道士?还是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文物们,只好让强大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东亚病夫”耻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这铁一般真理,我心在滴血,我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心。

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身上,但它带来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然而时光即逝,往事不再,亦无法缉拿真凶,将其正法。我们所能做,惟有无奈,无奈地历数罪恶,无奈地遗憾惋惜,无奈地遥望历史,无奈地幽幽痛惜,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让它定格在那一个个耻辱之日、罪恶之日上空,化作晴空中阴霾,眼睁睁看着愚钝王道士在毕恭毕敬地带路,看着洋人们在莫高窟洞开一刹那惊诧瞪大双眼,看着一箱箱文献、一尊尊泥塑、一车车诗卷、一幅幅壁画被运走。这样奇耻大辱,哪个国人还能坐视不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这样写道:“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激荡人心语言,道出了每位中国人心声。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在作无谓对峙与较劲,从而无法统一。看看,现在中国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继续沦为洋人奴隶;有一些人忘掉了耻辱,忘掉了历史;有一些人在伦敦、东京等地博物馆买下中国文物胶卷,回国后对着相片作空头研究;还有一些人在呐喊中吼出愤怒,却永远只是呐喊,无法付诸实践。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时至今日,不少人认识了这个名字:王圆箓。我在想,如果让他知道了国宝价值,让他知道了他所作所为严重性,他会怎么做?依然赚取蝇头小利?又或者,转做了更大买卖?还是改邪归正,捍卫国宝?无从得知———我想象力有限。但这次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灾难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十

《道士塔》中的王圆箓绝对是一个愚蠢的角色,但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让他来承担这段历史,的确是厚爱他抬举他了,他是一个小人物,他根本担负不起这样的重大的责任,连替罪羊的资格都不够。但是透过他,我们是否看到了一个愚蠢的政府,一个没落的文化族群,乃至一个愚蠢的民族,一种黯淡了的文化。

偌大的一个民族,竟然让这位酷似农民的人来守卫和呵护敦煌的宝藏,姑且不论他的文化水平,也不论他的道德操守,一个没有走出故土,缺乏阅历的人怎么能够对自己的责任和职务认识清楚,一个不懂得文化的精髓的人,自然就会把文化当成自己的自留地,王道士够潇洒,够气派,够大方。他不懂文化,但晓得银元,他不懂守护,却知道奉送,这也正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所写,一路地送过去,一者见得博学,二者见得大度。

其实王道士也很冤枉,那么多拱手将国土资源送出去的人,都没有受到谴责,而且堂而皇之地享受着荣华富贵。王道士也很幸运,至少到今天还有人记得他,也算得上青史留名了。

知道,但没有人考虑这些,官员们都在考虑自己的腰包是不是很鼓,皇城的关系用什么东西打通,于是捧着金碗的人奉献了自己的奴颜媚骨,而上官们也名正言顺地享受着地方政府官员的孝顺,于是一个庞大的腐败系统悄悄地蚕食了这个宝藏,那个王道士即便真的是一个尽忠职守的豪侠,也会淹没在这样的交易洪流中无声无息直至终了。

看看余秋雨的描写吧: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冷的是人心,悲凉的是情感。

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一个对于文化的失落痛心疾首的人才会写出这样悲壮的文字。当所谓的冒险家强盗般地盗走属于中华民族的国粹,一个真正具有民族情感的学者如何能够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强取豪夺,这是对文人的蔑视和不屑,这是对民族的一种戕害。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即便放在大英博物馆内展示的也应该是中华文明和华人的智慧,应该是外族的侵略行径。毕竟这种文化的姓氏应该是中国。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

今天的中国更不穷,说句实话,我们可以到世界各地买房购车,我们可以培育世界各地的品牌,但是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名誉,忘记了自己的产品。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他们敢于吸收世界上任何优秀的文化,而惟独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们可以倾慕时尚任何国家的时尚,而惟独寻不到自己的时尚,他们可以走出国门为自己的骄傲,而忽略了自己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有甚者,还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假洋鬼子,对自己的同胞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数典忘祖。

真的,运走一点东西,不打紧,大不了我们还可以仿制,但运走了思想和灵魂,文化的土壤就会日渐贫瘠,那时,我们只能是走在无尽的沙漠中去寻找海市蜃楼了。

最怕的,不是丢了的,而是丢过了之后,我们依然在丢失。

《道士塔》读书笔记500字篇十一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二个硕大的字映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珍惜”。

我止不住的在思考,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是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还是那些欧美国家的学者像强盗一样的掠夺;像骗子一样的骗取?都不是,要怪就怪那些政府官员吧,是他们的自私自利和不懂得珍惜把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硬生生的“推”给了别人。

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些官员的这些愚蠢的做法,不正是在撕开自己民族的伤口吗?只是他们还没意识到而已。,是啊,任何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痛心,我虽不知道作者在写这句话的心情是如何,不过一定不会是轻松的吧。“珍惜”这两个字再一次的体现了它的价值。

的确,我们有能力去创造辉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遗忘,我们有能力去守护文化,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拱手相让,我们有能力传播文化,却断送在当时无知的社会中。只因我们不懂的珍稀文化。

历史虽然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但它又让我真实地接触到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