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阅读理解答案(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2 15:15:26 页码:8
最新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阅读理解答案(3篇)
2023-03-12 15:15:26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阅读理解答案篇一

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一、 揭示课题

1、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通过提问,简介徐悲鸿。

2、板书课题,理解。

齐读,“励志”是什么意思?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读题目质疑。

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

2、试读课文

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

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

3、学写生字

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因。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

学生描红。

三、在读课文,理清段落

1、自由读、思考

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讨论归纳分为三部分。

2、练习分段

3、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读课文。

四、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辨析多音字。

二、 细读课文

1、读题引入,齐读课题。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向?小声读1-3自然段。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悲鸿说这句话时的想法及心情,讨论为什么这么激动?

2、指读外国学生的话。

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

那一句话最使我们气愤?

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体会此时徐悲鸿的心情。

3、齐读第3自然段,了解此时徐悲鸿的想法,再指读已出示的“必须用……”这段话,体会此时徐悲鸿内心世界。

4、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

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冤句比较体会,体会原句的生动。

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

5、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释。

讨论:徐悲鸿花了多少工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

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

6、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

讨论归纳出: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

7、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

指读外国学生说的话,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读中感悟引起变化的原因。

徐悲鸿此时内心的想法呢?再次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中国人”这句话。

8、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徐悲鸿

外国学生----“有眼不识泰山”

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阅读理解答案篇二

1、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2、 理清课文条理,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情。

3、 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真正含义。

理清课文条理,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情。

ppt

一、激情导课

1、看图猜成语。同学们,看图,你们能猜到哪些成语:万马奔腾,骏马疾驰,栩栩如生。

2、这就是伟大画家徐悲鸿的经典之作《奔马图》,这幅作品在当时曾轰动整个画界,不仅如此,他学画时潜心临摹,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炽热的爱国之心令人难忘。

3、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徐悲鸿励志学画》。看到题目,你觉得作者应该写些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么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为什么是“励志”而不是“立志”?等)能这样想很好,说明我们写文章时也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写就更有条理了。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理清课文条理,整体感知课文。

策略: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的学习情况。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清课文条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小组合作学习。

2、展示交流。

边交流边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

(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去写,使读者更加清楚明白。所以理清课文条理更有利于我们很好地理解课文。)

3、看到大家学习交流如此认真,老师真的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那我想看看这些词大家掌握的怎样,读词——

第一组 绘画 认识 疲倦 陈列 租房 杯子 购买 错误

第二组 徐悲鸿 达仰 嫉妒 励志学画 不知疲倦 潜心临摹

功夫不负有心人 轰动画界 有眼不识泰山

4、 能不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一项基本功,坚持练习,总会有收获的。)

5、 文章中有两句话是别人对徐悲鸿的评价,快速看看,是哪两句?

(1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有眼不识泰山。)

6、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在徐悲鸿勤学苦练,潜心临摹取得成就时别人对他的评价,而“有眼不识泰山”是谁对徐悲鸿的评价?

任务二: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真正含义。

策略:找出文中描写外国学生神态,语言的词句,读一读,看看读出了什么?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外国学生前后变化的原因。

交流:1(不礼貌—鞠了一躬,感受到由看不起--尊重)

2 齐读,前:读出轻蔑的口气。后:读出佩服的口气。

补充问:泰山?徐悲鸿。“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长着眼睛却没有真正认识有志气的徐悲鸿。比喻浅陋无知。

补充典故。选择:泰山:1 著名的山。2 鲁班的徒弟。

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我们不要妄加评论 否则就会被人说成是浅陋无知, 成为“有眼不识泰山”之人了。

三、检测导结

1 填空 立志 励志

2 区别意思 立志:立下一个愿望。

励志:经过努力,实现立下的美好愿望。

3 再看题目,怎么解释? 徐悲鸿励志学画,决心为国争光

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的?为什么有人说徐悲鸿“功夫不负有心人”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讲。

徐悲鸿励志学画

(1-3)起因 受辱立志

(4-6)经过 刻苦勤奋

(7-8)结果 轰动画界

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阅读理解答案篇三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1.指读生字词。

2.口头组词。

悲( )( )( )怒( )( )( ):技( )( )( )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

(很不礼貌、冲着)

⑤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认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⑦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1)细读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联系第一段理解)

②比较句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

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③指导朗读。

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读后交流: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出示:

徐悲鸿的生活( )。他只租了( ),经常每餐只用( )和( ),为的`是省下钱来( )。

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外国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指导朗读。

(“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

(4)小结。

(徐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1.读句子,回答问题。(课后习题4)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课后习题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