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2:37:11 页码:14
最新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实用15篇)
2023-11-21 02:37:11    小编:zdfb

通过总结可以准确地评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果。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一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分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除数和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前者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情景下,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找到算法,在汇报时通过比较找到最好的办法。教师要指出列竖式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后,要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商“4”要写在个位上的算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部分学生可能会写成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纠正这种错误的书写格式。

2、在教学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的这种情况时,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进一步理解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到一个十,余下的一个十要和8合起来再除的算理。

第2课时 淘气的猴子。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0/7、0/8…各等于多少,最后给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

2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

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不会写商十位上的“0”,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商是几位数。

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4,得商“0”。

验算。

3练一练。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的除法。”其中第4小题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只要能想出买5瓶满足6人,买10瓶能满足10人…买25瓶正好满足30人即可。

第三课时 练习七。

练习七中第1、2、3、6小题,在计算时要养成“先计算,再估算”的良好习惯。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夺红旗”“过小河”等方面的数学竞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第四课时 练习七。

练习七中第4、5、7、8这四道小题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

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五课时 送温暖。

1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法。

教师结合“送温暖”这个具体的情境,提出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说出计算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2试一试。

在试一试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3练一练。

练一练中的计算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第4小题,要让学生理解,余下的6袋,应再加运一次,共运8次;而第5小题,剩下的5朵,不能扎成1束,所以不能加。

第六课时 买新书。

1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

教师利用“买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说说解决过程,进一步说清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练一练。

第2小题要引导学生理解“游了两个来回的意义”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6小题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研究、讨论,再组织汇报交流。除教材中的两个方案外,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的方案,如调换短一点的文章等,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应肯定,并给予鼓励。

其他计算题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注意解题的准确性。

第七课时练习八。

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1——5题。

第2题要引导学生感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第3题则是继续培养学生先估算再计算的好习惯。一方面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第5小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第八课时练习八。

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6——11题。

第6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第7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8题“果篮一样大,价钱却不同”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给果篮配上合适的水果,再组织交流。配水果的方案各种各样,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第11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并组织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各种不同的购物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二

2、认识平年和闰年。

3、认识24时记时法。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要学习年、月、日;认识星期;认识24时记时法。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很多经验,所以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说一说”,意图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24时记时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时法,它与12时记时法有对应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24时记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更方便。

看日历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2、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看日历,让学生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时,要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猜生日教学目标。

能结合具体活动,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猜生日是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时要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猜一猜、填一填,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淘气、笑笑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正在为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天是10月12日,星期日。淘气说:再过30天就是我的生日;笑笑说: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三天;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刚过完生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问题是:他们每个人的生日分别是几月几日?设计这样情境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应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会推算日期。

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智慧老人的生日是10月12日,星期日;因为10月是大月,有31日,所以淘气的生日是11月12日;笑笑的生日是12月29日;另外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是9月30日。

教学时,可以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间接地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说一说是怎样猜的。活动时可以分成多个小组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数感和提高推理能力。

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教学时,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如一些公共场合,一般都要用到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捷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互换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一天有几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比如:早上6时起床,12时午休,晚上6时看电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这期间时针正好走1圈,经过了12时。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够体验到白天大约12时,夜间大约12时。如果从夜里0时算起,时针走1圈,经过12时;再走1圈,又经过12时,一共经过24时。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三

课题第课时(总第44课时)。

学材分析。

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有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四、五年级学过统计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条形统计图、实物投影仪。

导学流程设计: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

(1)出示我校1998~2002年人数统计图。

(2)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你认为在制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统计图要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作时间、统计项目等。统计图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每一小段长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级人数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将课前调查的全班同学体重的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

四、小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已经知道了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

五、课内作业。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讨论注意方面。

学生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调查全班同学体重。

学生小结。

学生做作业。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读图,绘图学生很感兴趣、但绘图时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个别学生有错误,制作规范、美观方面要加强。

课题第2课时(总第45课时)。

学材分析。

学会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在制作方法上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学习目标。

2、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单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首先让我们见见老朋友。

这是实验小学五年级各班总人数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

1、质疑导入。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各班的男女生人数,课前请5位同学分别作了调查,并制成了表格。

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行吗?为什么?

2、初识复式统计图,了解和单式统计图的区别。

3、自学复式统计图作图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

小结: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班总人数,还可以比较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相差多少的情况。

1、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就以我国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来做一名“小小统计师”。

2、点明课题。

3、请学生看书p-59页。

看到这张统计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请大家预测一下,2006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会怎么样?

7、点击“共享情报”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留言板里。

小结。

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做投球游戏,把结果与教材数据比较,这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学完这节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进入“广阔天地”,进入其他网站了解一些统计知识。

你能说说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学生回答。

请学生看一看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从这张图里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小组讨论,汇报。

1、学生小组合作,自己试一试。

学生制图,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

3、分析统计图,在留言版交流感受。

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做投球游戏,把结果与教材数据比较,这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复式统计图学生很容易两者混淆。

课题第课时(总第46课时)。

学材分析。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方格纸。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以例题的数据为素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

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说明:在复式统计图上,为了区分不同的数量,都要先用图例来说明每种数量各是用哪种图来表示的,才能使人看得清楚。

3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的意思,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你认为制作这样一份折线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提问:如果这个统计图上要表示出第二门市部相同年份的利润上缴情况,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我们就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

说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的意思。

2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看看课本,想想自己画的对不对。

提问:图中两条折线各表示哪个门市部的数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加深认识。

提问:谁来说说这个统计图的意思?

4简单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60~61页统计图下面的几个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5加深制图的认识。

提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电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口答问题。

2做练一练的题。

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让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统计的过程包括哪些工作〉?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画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作业。

学生讨论:

提问:你是怎样看出同一年份中两个纸条各是哪一个门市部的呢?(根据图例)。

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

学生讨论方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所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在全班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

学生讨论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学生自己小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折线统计图学生能绘制,也能读懂。

课题第课时(总第47课时)。

学材分析。

数学十一册p-62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看图准确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2、掌握当统计数据的时间不连续的时候,水平射线表示的距离要根据实际时间多少来确定的方法,并知道这样做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张数据统计表,学生准备一张方格统计图纸(学具盒)。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2、设计一个某某城市的气象员,下面分管两个城市,即甲市,乙市,其他同学担任气象员助理。

(二)循序渐进,探求新知。

1、气象员走马上任,首先调出甲市和乙市一年气温情况统计表。

2、观察书中已经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3、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4、回答书上的问题。

5、说说两城市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6、学生讨论。

7、两组折线在一个图中,我们怎样区分呢?

8、观察统计图,你从中又能获取什么信息?产生什么联想呢?

(三)巩固知识。做一做课堂作业相关题目。

(四)结束语:今天某某过了一把气象员瘾,其他同学也跟着过了一把气象员助理瘾,其实就在明天,我们这个地方经济发达。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认真学好统计的知识,并用统计的知识管理好我们的气象,让我们的气象为人们服务。

学生回答问题。

1、观察书中已经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学生讨论。

学生自己制作,交流评比。

自行设计,展示风彩,学生自评。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题第课时(总第48课时)。

学材分析。

p63练习题1、2。

学情分析。

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会根据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的问题。

2.能掌握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独立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题。

二.展开。

1.投影出示p63练习第1题的统计表。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3)结合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写理由。

2.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图(第2题)。

投影出示p63练习四第2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请学生说说是画什么统计图?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三.巩固。

练习基本练习题。

四.总结。

五.作业1、《同步伴读》。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先学生自己试一试,独立完成,再学生讨论互评。

学生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学生交流互评。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印象。

课题第课时(总第49课时)。

学材分析。

p64练习四实践活动题自制练习纸(每生一张:内容是身高统计图)。

学情分析。

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

学习目标。

11、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加深对条形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的理解,能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2.联系实际进行统计,经历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培养统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利用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复习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二、学生实践活动。

1、请学生测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学生完成书中表格。

3、师生核对。小结。

4、完成书中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认为完成一项统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说明:一项完整的统计,先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再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或。

5.做p63练习四实践活动第(3)小题。

让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研究,派代表发言。

2.统计表表示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对数据作出比较,分析、推理和判断。

三.实践性练习。

1.做补充练习。

让学生了解题意。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合作,按要求从复印的身高记录上收集自己。

和同伴的身高数据。要求在课本上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与自己的同伴讨论从。

图中能得出哪些结论。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论。提问;你认为复式折线。

2.统计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

让学生拿出事先收集的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要求学生看一看每月的支出的金额。你能与自己的同桌同学合作,制作出你们两家的电话费支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制作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看看你们家的电话费支出情况怎样,比比两家去年下半年的电话费支出有什么不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四.作业。

自制练习纸(每生一张:内容是身高、体重统计图)。

学生说一说。

学生实践活动。

学生自己测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了解题意。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合作,按要求从复印的身高记录上收集自己。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统计图把分析情况进行交流。

学生小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要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课题第课时(总第50课时)。

学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学到的知识,试一试第1题。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以前学过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2、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1.问:以前几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指名回答。

2.师生一起归纳、整理几个单元所学内容。

3.揭示课题。

4.请学生把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写下来。

5.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展开(要多设计一些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让题目靠近学生生活。)。

1.根据学到的知识,请学生提问题。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3.与同学进行交流。

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综合应用。

投影出示p66练一练第1题。

先4人小组中讨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特别要说清思考过程,最后,教师讲解。

三.总结。

四.作业。

学生指名回答。以前几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把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写下来。

与同学进行交流。

根据学到的知识,请学生提问题。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与同学进行交流。

先4人小组中讨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特别要说清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很好。

教学心得体会: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学生更喜欢。

课题第课时(总第51课时)。

学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第2、3题。

学情分析。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尺、三角板。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1)复习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二.练一练。

1.出示p66练一练第2题。

2.请学生讨论题后的问题。

3.学生回答、交流。

三.展开练习。

1.设计一个学生生活实际的折线统计图题目,让题目靠近学生生活。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2.独立尝试练习。

3.分4人小组进行练习。

四.练一练第3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师生交流,互评。

4.小结。

三.巩固。

请学生做统计图的相关题目。多练。

四.总结。

五.作业。

《同步伴读》。

学生复习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交流问题。

分4人小组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分4人小组进行练习,学生进行的比较顺利。

课题第课时(总第52课时)。

学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第4、5、6、7题。

学情分析。

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学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题。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1)复习比和比值的有关知识。

(2)说说求比的注意事项。

二.练一练第4题。

1.出示p66练一练第4题。

2.请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3.学生回答、交流。

三.练一练第5题。

1.出示p66练一练第5题。

2.请学生读题。

3.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4.学生回答、交流。

(注意事项: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四.练一练第6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

3.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4.小结。

五.练一练第6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4.小结。

六.巩固练习。

请学生做统计图的相关题目。多练。

四.总结。

五.作业。

《同步伴读》。

学生复习知识。

学生练一练。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练习题5。

学生交流、回答。

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掌握,

教学心得体会:练习多了,学生掌握的也较好。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四

3,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成.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出示第4题.

2,用什么方法调查。

3,提出要求:。

(1)每人只能选择一个喜欢的电视节目.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4,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5,在小组中看图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第5题.

提出要求:。

(1)应按题目要求的时间及时测量蒜叶的长度.

(2)每个蒜头长出蒜叶可能不只一片,测量时应该测量最长的那片.

(3)以"厘米"为单位测量,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十分位.

2,完成第6题.

分组开展活动.

四人抛正方形木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

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评价与反思。

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意思,在小组中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出示统计图.

这张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

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了解些什么。

指名回答.

出示讨论题:你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吗。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理由.

2,学好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我们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或事情有帮助吗想自己试一试吗。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1)课前分小组调查本组同学体育达标合格情况.

(2)各组汇报本组合格情况,其余组记录.

(3)各组分工整理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

(4)展示统计表,核对数据是否正确一致.

(5)统计表的数据应如何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

(6)每一项数据应画在哪里。

(7)纵轴上一个单位表示多少怎样区别男,女生。

(8)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1)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

(2)你会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吗。

(3)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4)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应怎样整理数据。

统计图应该怎样画。

独立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5)出示3个问题,小组讨论.

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却别呢。

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在哪里呢。

独立完成计算,指名说说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统计方面有什么新的收获向大家介绍一下.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六

想必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常识的提分不从下手,常识是玄学、考感觉。果然如此?非也非也,常识实则是最简单的部分,也非常有意思,你甚至可以在常识题练习部分体会到轻松娱乐的感觉。可以在中公教育app上进行常识部分的刷题,每天刷50道以上,等你认真刷上一两个月。再去参加国考你一定会发现考题当中有平常重复考察过的知识点。

言语。

逻辑填空题也是偏科重灾区,请同学们务必记住要记住成语,成语反复考察的几率非常大,只要你把近五年的国考、多省省考以及你所在省份的省考部分全部过二遍,一天15个,主要记住意思与理解用法,很多词均可对照理解用法。对了,提醒一声!千万不要被成语字典,那可太笨笨哒啦!

数量关系。

这一专项是广大考生最为头痛的环节,一般都打算靠运气、不靠复习的。同学们!醒醒吧!别人不会做的数量关系,我们很精通的话,那岂不是一下就拉开差距啦!

首先一定要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论。其次就是多刷考题,确保出现过的每一种题型你都会做。再次还要限时练习,一定不要在平时练习中过于懒散,自己用十分钟左右做5道题。如此反复,数量关系题型必将被你“斩落马下”!

判断。

判断题型偏科的情况不多,所有人都愿意和比较容易掌握。但判断题实乃方法和技巧最强的部分,理想情形下要保持75%以上的率。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第一,打牢基础,反复观看判断题型的基础课程,记住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第二,多刷题多总结,但定义判断部分不需要多刷题,定义判断更多是方法与技巧。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也同判断题一般,属于很少偏科的类型。要切记需要掌握速算方法,不然等你一步一步慢慢算来,考试都结束啦!!

阅读速度也要加快,不要一见数字就画,要边阅读边画出重点即可。最后,增加速度。15个题需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慢也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30题。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七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和“游乐场”三节。本单元的标题是“除法”,除法与乘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除法关联着“倍”的意义,除法又以乘法口诀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这个单元综合了除法的这些特征与联系,所以,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在“数与计算”领域的一次复习与提高。“长颈鹿和小鸟”复习除法的意义,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小兔安家”复习除法的两类问题;“运动场”强调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打好基础。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小兔安家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兔安家”的情境图中没有提出数学问题。从图中发现并利用有关的数学信息(小兔只数,房子间数)提出数学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是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针对具体情境,教材中提出两个问题,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一类是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另一类是求“需要几间房子”。会根据具体情境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为前提的。因此,提出数学问题这个教学环节本身也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时,教师应以“小兔安家”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简单地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问题及其算式的区别与联系。

事实上,上述两类除法问题包含了相同的数量关系,即小兔的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兔的只数×房子的间数。体会到这一层联系,有助于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以及除法的意义。

游乐场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游乐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数学信息。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乘4人;碰碰车有4辆,每辆可乘2人;每张小火车票3元,每张碰碰车票5元等,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实际上是要他们去发现能够联系其中有关信息的数量关系。例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能乘4人,这列小火车一共能乘多少人?”如果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一定意识到:小火车满载的人数=每节车厢可乘的人数×车厢的数量。能够提出“每张小火车票3元,买7张应付多少元”也意味着他懂得:应付的钱=每张小火车票的价格×车票的张数。教材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对问答双方,都提出了理解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要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量关系。

教学时,教师要发现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让大家借鉴,开阔数学的视野,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高问题的综合性。如果学生还提不出好问题,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如:“能坐满一节小火车车厢的乘客,去玩碰碰车时,需要几辆碰碰车?”这个数学问题就用上了情境中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信息。又如:“买6张小火车车票的钱,能买几张碰碰车的车票”这个问题涉及两步运算。对学生提出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不要求他们列式,但可以让他们交流想法。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2,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3,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学生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4,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二,教学新课。

认识复式统计表。

1,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2,学生观察,交流:。

(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

(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

(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

(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5,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是怎样算出来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6,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7,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1)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2)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3)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4)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5)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为什么这张表中没有"合计"栏与"总计"栏。

从张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任务。

1,课前了解学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

2,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

3,调查自己所在年级的三个班在田径运动会上的得分情况.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九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十

早餐餐单:

鲜榨橘汁、麦片粥(先把燕麦在牛奶中浸泡一晚上,再加入切碎的苹果丁、淡黄葡萄干、一点麦芽、一勺蜂蜜一起熬成粥),抹一点黄油的烤面包,绿茶。

健康原理:这是一份高谷物、高纤维的早餐。麦片粥可以帮助你降低胆固醇;麦芽富含维生素e。绿茶和鲜橘汁,含大量的维生素。一大杯豆奶可以帮你摄入30毫克到40毫克的植物性雌激素,差不多是日本人每日摄入量的一半。植物性雌激素已被证明可以大大降低患乳癌的几率。

午餐餐单:

海鲜或鸡肉,由嫩蔬菜叶和橄榄油做成的沙拉,米饭。

健康原理:海鲜或鸡肉都能提供低脂高蛋白的营养。混合沙拉和新鲜果汁可以为你提供抗氧化素,这是很重要的。如果饮食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低,你就很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病。

晚餐餐单:

晚餐前用一点橄榄油调味,因为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堵塞的危险。米饭含有碳水化合物,可以给你提供足够的能量。喝一点红葡萄酒能保护你的心脏,橄榄能起到开胃的作用。晚餐吃面酱汤、烤鱼、面条或泡饭、水果、绿茶。

健康原理:面酱汤是用大豆做的,所以又能提供植物性激素。鲜鱼对人体是大有好处的,它的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鱼类因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面条或泡饭能让主食吃得适度又容易消化。而蔬菜、水果和绿茶可以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及抗氧化物。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在学会绕口令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注意唱准休止符。

2、根据图片变化的暗示,学习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3、敢于迎接由绕口令拗口及不断变化的歌词顺序所带来的双重挑战。

教  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了观看幻灯片、图谱的形式,运用视听唱,整体教学法,游戏表演法、提问进行教学。

学  法:利用观看幻灯片提问图谱演示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回答加深印象,指导、参与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快乐中获取知识。

活动准备:

1、山、林、草、路边、洞图片,虎、鹿、兔、猪、鼠的胸饰。

2、可移动的虎、鹿、兔、猪、鼠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教学重点:能够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意思,积极参与到表演中来。

教学难点:在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唱准休止符,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动物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儿玩呢?

二、观看幻灯片,学说绕口令。

2、师:(教师点击幻灯片2)这是什么地方啊?(山)看看是谁藏在了上山?(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

3、带领幼儿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4、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点击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记忆、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5、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它们都是在哪儿找到的,(播放幻灯片7并介绍儿歌的名字《数一数》)。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幼儿说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加深记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个绕口令小朋友们已经都会了真是能干,老师可以把这首儿歌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教师清唱,在唱到休止符时唱半拍,拍一下手)。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唱,老师声音大一些,小朋友的声音小一点。

3、师:下面我们再一次,注意听了老师把拍手的不要了,放在心里面数一。(幼儿再唱一遍)。

四、歌曲表演。

1、师:接下来呀,老师要请这几只小动物上来表演,我用我的耳朵听哪些小动物唱的好我就请它上来表演。(教师听并给唱的好的幼儿带上胸饰,幼儿唱两次)。

2、五个幼儿表演动物,下面的幼儿帮忙唱歌。

3、五个幼儿表演动物,五个幼儿表演动物的住所。

4、全体幼儿一起表演,按照幼儿的想法去扮演角色。

五、结束语。

师:老师再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出示图谱,改变动物出现的地方)根据老师给的小朋友们自己改一改歌词。

(教师不断地更换图片,幼儿进行演唱)。

活动延伸: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十二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十三

一、要读出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1.事物的特征:是指事物说明文中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2.事理:是指事理说明文中所要阐明的事理的本质。

二、要读出如何进行说明的?

1.总分式结构。

总——分——总。

总——分。

2.递进式结构。

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等等。

3.并列式结构。

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二)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现象到本质、

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特点到用途。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三)说明的方法(8种):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2)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3)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4)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6)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返回目录。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十四

第一,“定时作业”的物理学习方法。

长期的物理家教经验让我发现很多学生有这样的经历:打算一个晚上做30道物理题,却发现不知道什么原因,却只做了10道。大部分情况是遇见难题开始走神,遇见太简单的题觉得没意义。

这样就非常没有效率,进而影响到考试做题也没有效率。这种“定时作业”物理学习方法是,在做任何作业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题目必须在这个时间内完成。往往是一旦有了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就要全力以赴完成计划的内容,精神也随之振奋了起来,效率也就有了,争分夺秒的好习惯也就有了。

第二,“错题记录”的物理学习方法。

错题记录要记录三个方面:题目+答案+思路。请注意,如果时间不够用,可以直接复印一下,剪刀拿来剪下来贴上去。这里的错题并非全部的错题,还包括紧跟老师课堂上碰到的典型题和容易犯错的好题。

对于答案比较复杂(即物理图不好画等等),具体的答案也可以贴上去来节省时间;但是思路部分与错题原因,必须要自己用红笔在旁边写上去,王尚提醒大家一定要用自己的话,要保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

中考格列佛游记知识点归纳篇十五

一、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名〈到小西小石潭记〉。

二、内容分析: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屿、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6、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7、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8、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9、潭水有什么特点?

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用静动结合来写。

10、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

1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抓住溪身的曲折、境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14、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16、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三、根据内容来背写: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珮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课文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