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09:08 页码:14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优质10篇)
2023-11-11 15:09:08    小编:zdfb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或者一段音乐后所产生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也是我们与作品互动的重要方式。读后感是一种对作者思想的回应和表达,更是一个个体思想与作品主题的碰撞和交流。读完一本书后,我深深地被故事吸引,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怀。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多次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文章表达的清晰准确。以下是一些读者对各类书籍的读后感分享,希望能给你提供更多阅读的视角。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一

心灵的宽度,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包容了多少人。套用这句话,世界的宽度,不是你遇到多少人,而是你读过多少人。我喜欢读名人传记,喜欢在别人的人生里找到智慧,或者是企图找到机会,甚至是找到力量吧。我相信自我的世界很狭小,眼光很短窄,人生很平凡,我不是需要四处寻找榜样,我是要寻找一些能够激励我的东西。有人说名人的传记都不是自我亲手写的,很多时候都不是自我想表达的自我。

名人毕竟很忙碌,他们的时光太值钱太珍贵了,如果拿来码字写传记肯定是不值得的。所以传记书呢,姑且读着,读的时候要从其它途径了解书中主角的经历和故事,要想比较三维立体的读懂他,可能还需要借助其它资料。

许多人都明白,童年很关键。马斯克的童年是有些坎坷的。他在1971年出生于非洲一家工程师与模特组成的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并不幸福并很快散伙解体。童年的他,就已经品尝到各种滋味了。那时候马斯克沉迷于阅读,据说十岁时已将《大英百科全书》烂熟于心,并从《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习得了宇宙观,书籍为他打开了一个更加庞大和丰富的世界,他自幼借助书籍各界了超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是那个时候的他,凭借知识是改变不了遭受欺负与纠缠的命运;但是成长并强大的马斯克,终将迎拉强大的内心世界并改变了世界。

"我花了数亿美金投资spacex,但需要借钱租房子。"这句话很触目惊心吧。要想了解个中内幕,你需要拿起《硅谷钢铁侠》走近马斯克,神人之所以成为神人,是有许许多的"跟世界不一样的超能量",这种成长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总能激发你内心的能量种子。人们评价"他是鲁莽与智慧的独特结合体,执意改变世界,有时略显疯狂",突然发现伟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充满着各种奇怪的色彩,如果想象力不够,很有可能会被吓到哦。

他相信人生不可限制。没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

果然是像极了钢铁侠。只是你真的想走近他吗?那就去做他的员工,他是严苛的,严苛的让人受不了。比绍"邮件里不能有一个错字,缩写也不行",比如所有员工连门卫都是亲自面试的。还有,千万不能说「做不到」……很多哦。根据一些离职员工的说法,马斯克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子弹——用完即扔。他也很无情哦。

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超强烈的人。也许足够霸道才有机会改变世界。想必大多人还是会选取安享世界的,所以马斯克并不适合做所有人的榜样。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二

开始,我一看到书名,还以为是什么科幻小说。结果,则是大错特错,反而讲的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梦想家埃隆·马斯克,他更是一位眼光独到、一再开创商业模式的企业家。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主角名字时,我完全不知道,甚至没有听说过他,更不用说他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了。

埃隆·马斯克从paypal,到特斯拉、spacex、太阳城,他的创业历程中遭遇了无数棘手的事件,但是每一次突破都令全球惊艳。无论钟情于什么领域,他都可以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44岁的马斯克已经涉足颠覆互联网、金融、汽车、航空以及能源业。他近乎疯狂的对科技的专注,使他成为目前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科技创业家。

硅谷资深科技记者阿什利·万斯与马斯克超过40个小时的深度对话,记录了他从粗放贫瘠的南非到国际商业世界顶峰的不凡之旅。阿什利也绝不袒护马斯克,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x等公司,采访了马斯克的伙伴、员工、家人、朋友超过300人,真实地讲述了马斯克在创立、运营他那些足够改变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x和太阳城)时发生的惊人故事。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如何专注于创业本身,并同时管理多领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经验,以及如何在与许多竞争对手交手时不断推进企业创新的步伐。其实这本书能在商业传记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阿什利·万斯老练的调查和组织材料的潜力及其独特写作风格。

马斯克是个非常专注和聪明的人,他童年时期就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当然不会很厚),在创立spacex之前也通过自学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展现出了非常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他意志力的体现之一,100小时每周的超高工作强度是另一种体现;拒绝不可能,对自己和员工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是一种体现。伟大的人物,或者退一步说,成功的人物基本都会表现出非凡的意志力。他们会全情投入在自己想做的,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上,一切阻碍他们达成目标的因素都会被他们一一清除。

马斯克与其他的企业家相比似乎更接近一个纯粹的梦想家,而不是一个职业商人。他想要追求更伟大的目标,比如太空探索、星际移民和清洁能源。马斯克以前把价值2亿美元的身家砸进不明白何时会成功的spacex和特斯拉,甚至卖掉自我的跑车来筹措资金。但是他从来不把自我所承受的财务压力透露给拼着老命、没日没夜赶工的工程师们身上。2008年,在spacex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的时候,整个项目的开发成本已经超过了1亿4千万(2004年的预测是2千五百万美金),火箭发射失败的那一刻监控室里所有人都快崩溃了,除了马斯克。他说,“听我说,我们会成功的,一切会好的,别被吓倒了。”他不相信坦白自我的弱势有任何用处,而且他相信自我追求的是正确的道路。其实当时他已经接近破产,美国经济陷入危机,市场上找不到投资者,他还在和发妻打离婚官司。但是所有的这些压力他都能扛下来,而且让所有人相信他,迅速收拾好情绪解决问题,继续前进。正是因为阿什利敏锐捕捉而且传神地描绘这些细节,我才够理解为什么马斯克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人。

埃隆·马斯克的人生经历,和无数改变世界的伟大实业家的经历一样,是那种可以被千百次地写进小说、搬上银幕后,每一次重看都依然激动人心的,属于全人类的传奇故事。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三

天才往往是偏激的,世界很公平,全能全才又受众人喜爱毕竟占少数。马斯克让我看到天才的光环下人性灰暗偏激的部分,他或许博爱所以投资特斯拉,开放电动车的专利,就为了普及新能源车,保护环境保卫地球;他造火箭想带领人类逃离资源正枯萎的地球;他造超级列车,缩短人与人的地理距离,提高效率。

这是一个超级梦想家,一步步往童年设想的图景里向前,他是幸运的,这时间几十亿人口,多几个人能真正stepbystep踏上自己设想规划的路,更何况这是多数人觉得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想法,但他却做到了。

可是又落到人性的一面,他或许又是最自私的,他真正爱的人可能只有自己,所有人都得为他梦想蓝图妥协退让,如同乔布斯一般对员工苛刻,对时间对才华无限的‘压榨’。另外最辛苦的可能是他身边的‘伴侣们’,他如同换衣服般,从一段感情走向另一段,无停留无伤感,如同机器人一般。

家是什么,我不懂身为马斯克的伴侣是如何定义i,如何感受与他在一起的日子,但在我眼中太渴望温暖陪伴,太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港湾,有人疼有人爱,有人关心在乎。。马斯克这样的天才这样的视野胸怀或许很吸引我,但是真的理智闭眼去想,他或许不适合我,在一起只有无限的矛盾与争执,过得憔悴早衰,这不是我想要的。。

是的cy就有不少方面或性格上与马斯克有类同,一样专注、偏激、冷酷、多情、有远见想改变世界,游戏、商业火箭、从小博览宇宙科学类书籍etc..一直在这段感情里摇摆挣扎,明知是错的,但重感情,因为那屈指可数的温存瞬间,让我驻足不断选择原谅转身,一次次下调标准降低要求,或许不到南墙不回头吧。。走着看着,但还是相信理智能战胜,会有结果呈现的。。

埃隆•马斯克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也是眼光独到、一再开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家。从paypal,到特斯拉、spacex、solarcity太阳城,他的创业历程中遭遇了无数棘手的事件,但是每一次突破都令全球惊艳。无论钟情于什么领域,他都可以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44岁的马斯克已经涉足颠覆互联网、金融、汽车、航空以及能源业。他近乎疯狂的对科技的专注,使他成为目前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科技创业家。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四

这个男人叫做『马斯克』,可能和乔布斯而言,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如乔帮主,但是他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就在星佳看来和乔帮主取得的改变世界的成就不相上下。

而『硅谷钢铁侠』的称号确实也实至名归,而此书是硅谷资深科技记者阿什利·万斯与马斯克超过40个小时的深度对话,记录了他从粗放贫瘠的南非到国际商业世界顶峰的不凡之旅。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x、太阳城等公司,采访了马斯克的伙伴、员工、家人、朋友超过300人,真实地讲述了马斯克在创立、运营他那些足够改变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x和太阳城)时发生的惊人故事。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如何专注于创业本身,并同时管理多领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经验,以及如何在与许多竞争对手交手时不断推进企业创新的步伐。

总之,对于科技行业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看两遍的书,而对那些传统的实业企业家来说,更是值得推荐的,要知道航空领域和汽车领域在这几十年间的技术发展真的是停滞不前的状态,至于原因嘛,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哦!

最近很喜欢用『微信读书』的app看书,通过ipad版的客户端大屏看书,同时实时可以查看微信好友的想法,还能分享自己的笔记,实在是体验很不错的社交化读书应用哦,推荐一下。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五

埃隆·马斯克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创业家与工业家,也是眼光独到、一再开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家。在一些人看来,他有点像个“疯子”,但历史车轮往往就是由这些人推动的。当然,这对投资者来说,他的疯狂可能意味着风险,但梦想家可能在乎,因为市值从来不是梦想家的追求。

从埃隆·马斯克身上,我有以下三点收获:

埃隆马斯克出生在南非,有着非洲大陆与生俱来的自由散漫和粗犷,但从小伴随着激烈种族主义下的冲突,让他把拯救人类作为他往后奋斗的方向;他既期望把先进的未来生活带入现世,又希望在地球的危局中拯救世界。

在创办zip2公司期间,马斯克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他通常就在办公桌旁的睡袋里席地而睡;在spacex试验前期,从2006到2008年,火箭3次试射均已失败告终。这期间,视马斯克为疯子、傻瓜的人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观点,各种看衰、嘲讽马斯克和spacex,马斯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紧要关头,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一点点修正,终于在2008年第4次试射成功。从此,spacex终于走过最艰难的时刻,进入了自己的春天,开始陆续接到各种订单,人们通常看不到他为了实现今日的成就所付出的牺牲。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及行动。

埃隆马斯克说:“如果没有人肯去做,那么未来我会让它成为现实。”马斯克的这些想法,不仅激励着那些渴望取得更高成就的企业家和创新者,而且还鼓励着更多的人们继续开拓创新。他跟nasa的工程师谈载人飞船,谈可回收的发射器,跟社会名流和媒体们谈星际旅游和占领火星。正是他这种积极乐观、充满感染力的态度,让他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敬、信任及支持,最终他也赢得了与nasa合作的机会;正如埃隆·马斯克的口头禅,他相信一切的可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困难及周围的同事,所以他永远都是让人觉得充满信心。

埃隆·马斯克不仅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人、不断颠覆传统的创业者,他更是一个正在改写人类未来的人,一个影响普通人世界观的人,一个前所未有的梦想代言人。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六

霍尔德曼夫妇采用放任自流的方式来抚养孩子,这种方式也沿用到了马斯克身上。孩子从没收到过体罚。在消费类互联网时代初期,马斯克展现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洞察人心与技术发展趋势。

汽车测试,如果是宝马公司,他们可能需要召开一个涉及三四家公司的会议,然后互相指责对方造成了这个问题。但是特斯拉,工程师直接到现场,一边实地一边数据分析,现场调整代码,再继续放到冰上测试。

投资特斯拉的私募基金,委派了运营管理总监沃特金斯,拥有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工程学位,是一个天才的问题解决者。调查特斯拉的成本,他会花好几周的时间和员工聊天,然后调差特斯拉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试图弄清楚生产一辆roadstar需要多少钱。硅谷创业公司的精华:酸奶冰激凌、股票期权、快速决策和扁平化的公司结构。

马斯克说话一般都特别苛刻,但是他在安排工作时不会说,你必须在周五下午2点前完成这项任务,他会说“我需要这项艰巨的任务在周五下午2点前完成,你能做到么?”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1997年新甲壳虫上市时,冯.霍兹豪森见证了一量汽车的外观的重要性,目睹了新甲壳虫系列如何牢牢吸引群众目光并帮助大众汽车扭转品牌形象(此前大众汽车销售堪忧)。这次成功意味着涉及每月回归主导地位,也堪称大众汽车品牌的涅槃重生。

特斯拉无数次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即使这个时候,特斯拉仍然充斥着精力充沛的科技狂人,全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目标远大到近乎不可能。这样高涨的士气和马斯克本人的现场支持分不开。唱衰的人不惜重金不顾一切,马斯克气势汹汹也高调应战。在大多数时候,太阳城、特斯拉和spacex都是所在市场中的输家,被人嘲讽几经破产边缘。

最开始特斯拉人气高却转化率低,一是产品品质导致论坛口碑糟糕,二是没有金融产品。特斯拉一直没有被打造成年份产品,也没有换季销售的概念,因为马斯克一上来就毫无保留把最好的东西注入车上。更新零散而分散,但是基本通过软件更新就能实现。让客户很惊喜。

特斯拉的利润来自于一次性的销售收入以及可供选择的收费软件服务。这是截然不同的服务理念。一年后检修工程师完成了所有的调试更新,比新买的时候性能更优越,被天鹅绒绳点缀着。特斯拉领先对手的原因:团队有充分的能力和魄力,毫不妥协地执行马斯克提出的标准,分毫不差的达成当初设定的目标。特斯拉不依赖于线下实体店,关门了他们也会送车上门试驾。

如何选择了太阳能领域和业务模式:赖夫兄弟花了两年时间学习太阳能技术和行业动态、阅读研究报告、沿途拜访专家并参加会议。他们决定让购买太阳能产品变得简单。2006年成立了太阳城公司。自己不生产太阳能,而是想别家公司采购太阳能板,然后负责解决余下的所有环节。他们设计了一套软件,用来分析客户当前的电费账单、房子的地理位置、和房子能够接收到的太阳能总量,然后确定客户家里安装太阳能是否划算。

马斯克帮助他们构思了这一业务模式。到了2014年6月,他们买了一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公司,将光转化为能源的效率18.5%(普通电池的14.5%),目标为24%。这个时候实现了重大转型,太阳城开始自己造电池了。

很多投资绿色科技的投资人都失败了,他们消耗了非常多的政府资金和激励措施才得以创造市场。因为他们觉得这么做是正确的,而非出于商业意识。而埃隆的投资,表现了他的世界观,他是通过非常理性的思考,认定太阳能是一个可以商业化的行业。

马斯克同时开始建造了几座超级工厂,他不是建一个起来看一看再建另一个,他希望这些工厂马上建好。“你必须保证轰炸后立刻冲锋,不要傻等两个小时,白白错过机会,让土耳其人回到战壕。时间很重要。我们必须尽一切所能将时间风险最小化。”好的点子在被实现之前,人们总觉得那很疯狂。google佩奇说: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直觉不是很可靠。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七

老实说,书写得不怎么样,大部分内容是从第三者角度出发的叙述,读者对故事的沉浸感不强。多打一星是给特斯拉的股价。

如果说乔布斯是一个不顾一切世俗,只想告诉全世界这才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审美的布道者,那马斯克绝对是一个极度渴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俗人,他懂世俗对成功者的要求,更加懂世俗对成功者的宽容。在商业成功的背书下,他的那些越界行为,只会让他更加神秘。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出于羡慕嫉妒恨的恶意去要求一个世俗人拥有清教徒式的道德,毕竟他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错,甚至这样做的商业成功可能更大。他深谙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者少。

“你觉得我是疯了吗”,乔布斯绝对不会问记者这样的问题,他只会说服记者承认自己是个“垃圾”。27岁赚到2200万美元,他是这样犒赏自己的:1800平方英尺的豪宅,迈凯伦f1跑车和一家小型螺旋桨飞机,还把结交名人作为他互联网百万富翁生活的一部分。还邀请cnn的记者来拍跑车交付的那一刻。类似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煎熬在破产的边缘得知公司出现转机拿下大订单的时候,埃隆首先想到的是,还没给自己当时的“theone”准备一份圣诞礼物。

当然,马斯克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幸运,绝对是一个乘时代浪潮的幸运儿。1995年,马斯克绝对想不到,一位20多年后和他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却驴唇不对马嘴的中国科技布道者竟然和他有同样的一个想法。那位布道者创建了中国黄页,马斯克和兄弟金巴尔建立了名为globallink的信息网站,后来更名为zip2。当时的马斯克在技术、管理和销售上都不具备领导这样一家突破重重围堵,实现2b到2c的转身;幸运的是他赶上了好时候,199年2月,康柏开除了3.07亿美元的收购要约,马斯克被迫接受了2200万美元的支票。

接下来的故事更加有戏剧性,节奏快到让读者怀疑人生:1999年上半年创建了x;2003年3月就和拥有看似更热门产品paypal的confinity合并;10月皮特蒂尔联合公司一众高管发动政变,取代马斯克成为合并后公司的ceo;2001年6月,皮特蒂尔将公司名字改为paypal;2002年7月,ebay出价15亿美元收购paypal,马斯克净赚2.5亿美元。

500个人花费6年的时间,比马斯克原计划多了四年半,终于创造了这个现代科学和商业的奇迹。

一个心胸远大的人不但能够燃起员工的梦想,让他们拼了命地为你工作,还能惹上各种同样拥有惊世骇俗目标的创业者的注意。严格来说,tesla和solarcity都不是马斯克自己的想法,但他却是最大的股东和最后的掌控者,多亏了他有名又有钱。

最后,马斯克是值得这一切的。“他在2008年所经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让其他人崩溃了。他不仅仅生存了下来,并且持续专注于他的工作。”“在危机中依旧专注工作的能力让马斯克在其他管理人员和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最后的最后,我又一次加强了自己的看法,或许是错觉:所有能够阻挡竞争对手几十年,能让一家公司凭此建立庞大帝国的那些单向技术,只能是一群天才在一个魔鬼的煽动下,持续流血流汗然后靠一瞬迸发的灵感创造出来的,那些成建制管理规范的大公司只适合亦步亦趋地模仿。从windows,到ad-words,再到ios+appstore,无不如此。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八

如果我说这个科学家的名字,你或许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我说现在在新能源汽车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的品牌tesla(特斯拉)你会很熟悉;如果我说前几天一家商业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第一次发射了非国家发射的猎鹰九号火箭,你肯定知道;如果我说有人构想超级高铁项目,利用真空管道,使高铁达到惊人的2000km/h以上,你会很惊奇。没错,这三个项目都指向一个人埃隆·马斯克。他的职位和角色不止一个,它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他还是企业家、工程师、慈善家,现担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兼产品架构师、太阳城公司(solarcity)董事会主席。他还即将成立关于超级高铁的公司,不愧是钢铁侠,无所不能。

他出生于南非,加之爷爷是一个冒险家,所以马斯克从小便对世界,对科学有着一种探索精神,于是他在十二岁便编程开发出一个软件,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当然每个成功的人都需要努力,马斯克也不例外,他在大学期间不仅获得了学习的经济学学位,还攻读获得物理学学位。

他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不像许多商人,房地产赚钱就搞房地产,互联网的赚钱就弄互联网,也不像许多人做科技,做的是暴利不是实业的方面,而是做能改变人类生活的东西,他的梦想不限于地球,他还要将人类移民到火星,以免那一天地球毁灭,保留人类的火种,他搞这些并不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是使产品更好,小米科技ceo雷军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认为不仅适用于小米也适用于马斯克对科学的态度:在探索的路上,不断投入,不断努力,不断突破,哪怕只好百分之一,我们愿意多投入百分之百。我认为这才叫梦想,这是超越金钱,超凡脱俗的真正的dream。

他是一个无畏困难的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一波三折才是真正的人生,当然马斯克也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他的公司也遭受重创,三次火箭试射都失败了,特斯拉也濒临破产,但马斯克坚持了下来,2010年,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美国也对新能源汽车公司有补贴政策,相继丰田和奔驰都投资了特斯拉,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这是全球有史以来首次由私人企业发射到太空,并能顺利折返的飞船。暴风雨之后便是晴天,这是不变的真理。

最后,我再用雷军的一段话结束文章:你要大胆的想,认真的干,在探索的路上不断的投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突破,就一定会有收获,因为我们都是发烧友,喜欢用世界上最酷的东西,哪怕只好百分之一,我们愿意多头百分之百!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九

最早知道马斯克,并不是因为日渐在路上多起来的电动车特斯拉,因为我对于车并不感冒,看到特斯拉时也仅仅是欣赏欣赏它的风采,更多的没有去探寻。知道埃隆.马斯克是从读库1705期上的一篇文《未来的人会是怎样》中,这篇文是作者接触马斯克的新公司neuralink项目后写的一篇深度解析文,该文非常通俗易懂的说明了该公司研发的项目关于人类未来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的开脑洞的畅想,以及马斯克新公司项目的难点和进展情况,当然这篇文非常推荐,但是不是我今天想要写的内容,只是缘由。

我想说的是关于《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这本书。这本2015年正式出版的传记其实只是记录了马斯克从1971年出生到2014年43岁的人生经历,对于一个人来说,这43年似乎很短,不值得书写一本厚厚的传记书籍,但是对于马斯克来说却不同,他的43年即精彩纷呈。

马斯克生于南非,母亲家族是一个加拿大裔热爱冒险的家庭,因为父母离异,童年大部分时间跟随母亲住在外公家里,似乎外公的冒险精神对他的影响很深。10岁时(那时他到了父亲身边)埃隆请求父亲给他买一台那时还很不普及的计算机,并且迷上了编程,12岁时他编写的游戏代码就刊登在了南非的杂志上。17岁一人当背包客跑到加拿大,在这里边打工边游历的一年后终于进入大学开始学习。23岁时埃隆和弟弟金巴尔开始他们的美国梦旅程,从一开始的硅谷实习,到24岁创办自己的公司zip2,以及之后的paypal创业卖掉获得第一桶金成为富翁开始,埃隆再也没有停下他不断跨行业创造奇迹,改变这个世界的步伐。

到2014年,他同时是三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的投资人和ceo,这就包括大家熟悉的特斯拉tesla公司、成功回收了火箭,并且让商用火箭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的spacex公司和提供屋顶光伏设备的经营性租赁服务的solarcity公司。

而正如我开头所说的,马斯克在完成了上面的创举之后,并没有停歇,2017年又投资并亲自担任ceo进入了生物科技领域,开始开拓脑机接口技术。那么马斯克具备了怎样的能力来做到这些的呢?我想大概是这么几个方面: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掌握高效的学习能力。

每一次跨学科的创业都是建立在马斯克深入学习并掌握了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例如在进入火箭发射领域之前,马斯克就大量阅读相关的教科书,并且积极向该专业的顶尖人士求教的。马斯克经常叫住公司的一名员工,问他各种问题,然后仔细听取他的答案,有时该员工会以为马斯克在考他,其实这就是马斯克的一种学习方法,不停地输入,同时又靠惊人的记忆力存入自己的大脑。

他把所有的财产同时投入到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三个行业,抗过了数次濒临倒闭的难关,面对众多舆论的嘲讽和侮辱,面对数次的发射失败,新品上市延期他都坚持了下来。一方面他坚持只用顶尖的技术高手,不屑于跟平庸的人进行低水平交流;另一方面,为了企业生存下去又放低姿态跟政府、用户、投资人不厌其烦的沟通。

我们通常会选择一条对我们来说似乎最经济划算的路,有最小的阻碍和获得的最多,但是马斯克明显不在乎这些,他在进入一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还会又选择一条新路,探索更多可能,而这条路他从不考虑困难有多少,收获多少的金钱、荣誉等等世俗的东西。他一直坚定自己的梦想,为了改变这个世界,为了人类的命运。

虽然书的名字叫“钢铁侠”,电影钢铁侠在筹备时,主演罗伯特.唐尼还拜访过spacex总部,跟马斯克有过愉快的会面,并且唐尼说服导演在片中主人公史塔克的工作室里还放了一辆特斯拉作为道具。马斯克其实不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者。无论是投资哪个行业,他都是跟这个领域最顶尖的高手合作,他经常关注那些名校毕业具有创造力的学生,每个员工都亲自面试,跟他们沟通自己的想法,鼓动高手加入自己。

看了这本书,似乎我们平凡人生中的那些小烦恼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似乎我们的生活太缺乏意义了,那么还是从做个终身学习者开始,试着改变一些吧!

硅谷钢铁侠读后感300字篇十

以下笔记是小打卡的内容,小打卡的分享是从一个读书分享人的文章里摘抄的,希望一起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马斯克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以及博览群书,以及之后的永不放弃。

马斯克拥有惊人的记忆力,采取的思维方式是第一原理,书中有多处提到,马斯克做以下为了降低成本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从头开始做(如果你打算告诉马斯克某件事情没有办法做到,那你最好已经做足了功课,并做好心理准备,深入每一个技术细节。从最根本的原理出发,逐步解释为什么行不通,首席工程师贾维丹说:他(马斯克)总是说让最基本的物理原理说话)。

马斯克最看重的是两种能力是沟通和表达能力,他不在乎答案,更关注你描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