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八月十五作文200字(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6:28:17 页码:10
最新八月十五作文200字(优秀17篇)
2023-11-13 16:28:17    小编:zdfb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反映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为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需要全面地回顾和分析所要总结的内容。可供借鉴的写作样本。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一

民族习俗有的好有的坏。在我们家乡就有一个陋习。

记得去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晚上爸妈带我到乡下外婆家中去吃团圆饭。饭后,一家人围着桌子品着茶,尝着月饼;其乐融融、说说笑笑。

谈笑声中,住在同一个村子,比我大了六岁的表哥走了进来,还没等坐下来,嘴里念叨着:“偷东西去了,偷东西去了。”我一听,心里面嘀咕了:“偷东西不是犯法的吗?”坐在我身边的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小声地解释道:“近几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偷东西是我们崇福兴起的陋习,偷了发财,美其名叫‘偷来发’,比如:偷只羊,意味着发洋财,偷根甘蔗,意味着节节高,偷个红辣椒,意味着红红火火,但是偷像羊这样的大件东西,一般情况下都是事先跟物主讲好价再偷!”“哦,是这样的!”我顿时明白了,于是我跟表哥囔嚷着:“我也要去,我也要去!”表哥不耐烦的回答:“好!好!好!”马上又问:“还有人要去吗?”舅舅接口道:“不去了,你们去好了,不要走太远了,就在村子的附近走走好了!”

表哥见其他人也没有参加的意向,只好带上我走了。

路上,表哥说村庄的东面有片甘蔗地,要带我去偷甘蔗,我当然乐意了,兴高采烈的紧跟在表哥的身后。心情有些激动,毕竟还是第一次。

我们很快就接近甘蔗地,放慢了脚步,走在田埂路上。表哥趁着月光扫了一下周围,静悄悄地,“没有人”转身又对我说:“你站在这里,替我放风,我去偷甘蔗,”还没等我回答,就一个跃步窜到甘蔗地里去了。而这时的我,做贼心虚的感觉由然心生,紧张得就连心跳的声音都听得特清楚。我战战兢兢地四处看了看,生怕有人发现了我们,巴不得快点离开。于是我猫下身子,压低嗓门喊:“快点啊,快点啊,我们快走吧。”表哥正忙着压甘蔗,不耐烦的对我较大声地说:“稍微等下,马上就好了。”就一会儿,表哥拖着几根压断的甘蔗,走上田埂路,说:“走,回去了。”我迫不及待地回答:“好、好。”和表哥拿着偷来的甘蔗,忐忑不安地往回走去,一直到外婆家门口,才长长吁了一口气。

当晚回到家里,想想偷甘蔗时,仍然心有余悸,值得我深思,这种陋习不管今天是偷了甘蔗还是其他的东西,终归是偷,这种陋习会让我们身心品德倍受谴责,这种陋习应该要禁止、遗忘掉。中国有很多文化遗产、民族民风值得我们这代人传承、发扬、延续,但是像这种习俗我们不能要的。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二

妈妈买了很多月饼。月饼大小不一,大的像碗,小的像枣。月饼的种类太多了,比如橘子、豆沙、草莓……各种各样,放在一起看起来棒极了!

“爸,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因为月饼象征着圆圆,中秋节吃月饼意味着一家人圆圆。”然后,爸爸给我讲了关于月饼的传说。

我们一家人吃着月饼,看着月亮,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白玉盘子。

我喜欢中秋节。我更喜欢我的父母。看着月亮,吃着月饼,又见到了父母,感觉自己的`心是甜的!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三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我们来到了操场上,这里正在举行我们自己主持的中秋赏月晚会。

“大家快来吃我制作的'月饼!”万怡欣喊到,她一边喊一边切着月饼,我们一看,有草莓味、蜜桃味、蜜瓜味、凤梨味……看到这么多吃的,大家肚里的馋虫立刻活跃起来,连忙往口中塞。

“皮老师,到这边来,我们这有好吃的!”“何老师,皮老师,我们这比他们那儿的东西好吃多了!快来尝尝吧!”今晚老师们成了我们的客人,我们都是小主人,大家争着把东西给老师们吃。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幻想,怎么样?”“好!”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积极的响应。

可是,第一个由谁来说呢?大家不约而中的把眼光向最会讲故事的胡智俊投去,胡智俊只好走上台,开始了“演讲”:“我们坐着长江七号来到了月球,可是没有一个人来迎接我们,这时,周围放起了鞭炮,外星人都出来迎接我们了,原来,友好的外星人是想给我们个惊喜。这时,我们的肚子开始抗议了,咕噜噜地响着,我们跟着外星人来到了食堂,只见大厨师端上来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当然是外星口味的,我们吃完了以后,便开始了‘月中赏月’。”

胡智俊讲得绘声绘色,大家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这时,我一边看望远镜一边大喊起来:“快看!快看!吴刚给我们端来了桂花酒!”同学们都凑过来看。

“我看见了玉兔,它可真是可爱!”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五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想念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人们除了赏月,还要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欲滴;还有一些白云像一只只绵羊,真让人想上前去摸一摸啊;就是这里的河水太脏了,没有保护好。今天是中秋佳节,同时也是表弟舅舅的结婚日。

天色暗了下来,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来了,结婚宴会开始了,舅舅和舅妈来给客人们敬酒了,来到我们这桌时,大家都一起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起来,并把杯子放在二位新人的杯子下面轻轻的撞了一下说“祝舅舅和舅妈早点生宝宝,给罗程当弟弟!”接着,更惊彩的宴会节目来了,只见表弟外公的脸被别人画得一块黑,一块绿,一块红,一块白,又穿上火红火红的长袍,真像一位搞笑的济公;后面还有几个小外公也被人换了装,有红色的、绿色的,其中一位司仪先生在说新人贺词,祝贺声,笑声,喝酒声,真是热闹非凡啊。

婚宴结束了,我和妈妈带着月饼登上了屋顶赏月,啊!多美的月亮皎洁如玉,漂亮的星星像镶嵌在云海中的几颗钻石,闪闪发光。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月饼,它是那么的酥,那么的甜,一股浓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此时,我想起远在武汉的奶奶、大伯、三叔和哥哥们是否也在吃着月饼赏月呢?我真想念你们啊!

跟平常不一样,十五的月亮是会动的,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情的。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六

题记: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从古至今,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何人不知天无情,何人不晓月有恨?举杯对月,诉不尽心中苦短。到底是天无情还是月有恨。情、月;月、情。情中无月,月中无情,这是历来无可争辩的事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有亲身经历过骨肉离散之痛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到个中滋味。在遥远的北方,有这样一个故事。

那又是黑龙江边远战士的一个中秋节,上级特地给战士们放了一天假。夜已深了,林区的中秋夜是那样的宁静,皎洁的月光像银纱一样轻轻覆盖着大地。战士们坐在带着露水的潺潺的小溪边。谛听着不远处白桦林里风吹树叶簌簌地作响。这不是春天愉快的颤动声,不是夏日里柔和的絮语声,这是中秋夜的萧瑟之声,是明月中嫦娥朦胧地喃喃细语声。仿佛是在告诉他们:此时此刻,故乡的月也正明,在故乡的亲人也在思念着他们。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战士们围在篝火边,哈着热气焐着手,吟着唐诗,想着故乡,想着远方的亲人,眼中噙着泪水,心底涌起一股隐隐的酸楚和忧伤。这时,炊事员小王的一阵话打破了这片悲伤的宁静——“嫂子,嫂子寄月饼来了!”战士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着小王那渐渐清晰的身影。“嫂子寄……寄月饼来了!”小王气喘吁吁地说着,随即,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月饼放在篝火旁。屈指一算,这已经是嫂子为战士们寄的第八盒月饼了。这嫂子是班长的妻子。班长到八二三连当兵已有八个年头了,从他当班长的那时起,月饼便一年不拉地年年送来。每一年的月饼都不同,嫂子花费心思想借月饼表达心中的感受。这一年的月饼,又与往年不同,盒子精巧了许多,是圆形的,上面镶嵌着一粒粒金色的小珠子,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月光图。

班长打开了盒子,战士们不禁赞叹。盒子里有八个月饼,精雕细琢,色泽金黄。这时,战士们的眼睛里的悲伤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神秘的幸福。圆圆的月饼被绣着团圆图案和纱巾包裹着,像酣睡着的婴儿——可战士们谁也没有去惊动他。突然,一个战士发现盒子的边缘夹着一个粉红色的信封,抽出一看,原来是嫂子给班长的信呀!在战士们的一片叫声中,班长难为情地当作众人的面念了起来:

孩子他爹!

这是我写给你的第几封信,我也不记得了。八年了,年年盼望着你回家,哪怕一刻钟,让孩子见一见他的父亲也好啊!虎子今年上小学了,学校要开家长会,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一起去的,唯有虎子,是他妈妈(我)去的。虎子一回家,就哭了,我只得安慰他说:“别人的爸爸闲,你的爸爸要干正事,是伟大的事业……”念到这儿时,班长突然停住了,战士们望了望班长,发现他的眼眶湿润了。

异地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吃月饼喽!”班长拿出一个月饼,掰成四瓣,拿起小的那块吃了起来。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甜而不腻,在嘴里嚼上一嚼。啊,香喷喷的豆沙在嘴里翻滚着,滑溜溜的。舔舔嘴上的粉末儿,也会让人回味无穷。刹那间,整个白桦林都有充满了月饼的气息,团圆的味道。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手中的月饼,一边谈论着:“现在时代发展真快,就连这月饼也如此精雕细琢。”“是啊是啊,现成月饼的品种也多了,还有什么莲蓉啊,奶酪啊。”还没等他说完,一名战士又接过话茬:“就连包装也时髦了好多呀!”这时,班长说话了:“这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日益提高了,也不枉我们在这冰天雪地里站了八年岗”“是啊是啊”大家应道。这时候,篝火的火焰又旺起来了,战士们吃着手中的月饼促膝而谈,其乐融融。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七

转眼间就到了中秋节。秋风的小手轻轻一挥,轻而易举地擦去了夏日的暑气。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枣落杆儿”。一年中我最兴奋的事——打枣也就盼到了。

在我的家乡,鲁北平原,村村落落的宅院周围、院子里边,总要种几棵枣树。不只是为了点缀,也为创收。有农谚日:日食仨枣,长生不老。晒好的红枣肉厚味醇,益气补血,是很好的补品,要七八块钱一斤呢。赶上有的村子闲地多,便可在村庄周围辟出专门的树留地,种上梨树、桃树、杨树等,但种得最多的还是枣树。这不,就在我奶奶住的小院子里,就长着三棵大枣树,据奶奶说,论辈分,这枣树比我还高一辈儿呢,和我爸爸的年龄差不多。呵呵,不管这些,反正我是每年要享受这天赐的口福的。

清晨,东方的天空挂着几朵悠闲的白云,云朵上涂着几抹淡红色,好像喝了点小酒的少女,脸红扑扑的。

我飞奔到奶奶家,“哗啷”一声推开院门,顿时眼前一亮:呵!一树树红枣,似玛瑙、赛翡翠,流光溢彩,光艳夺目。一串串,一簇簇,你挤我我拥你,整个院子里好像溢满了枣子们那清脆甘甜的笑声。“红枣衬绿叶,光华满庭院”,你觉得这两句诗怎么样,可以混入唐诗了吧?呵呵,您可别说我整酸词,此情此景,真的是一棵枣树一树诗啊。看到这红枣,我早已馋涎欲滴了。往旁边一瞅,有棵树的树冠已经遮住了奶奶的厨房。屋檐下正好有梯子,这不就是为我准备的吗!我一个飞跃,三下两下爬上屋顶。这下可好了,我瞬间被红枣包围了,不知该从哪儿摘起。我左挑右选,选了个个儿大色红的枣子轻轻摘下,这枣还带着露水呢。放嘴里一咬,嘎嘣脆。闭上眼睛慢慢品尝,香甜的滋味溢满嘴里的角角落落,似乎整个秋天的香甜味儿都在我的嘴里呢。

一个哪能解馋呢,我伸手抓住一根粗壮的、枣子结得最多的树枝,另一只手便忙活开了。边摘边吃,嘴里总是鼓鼓的。一会儿工夫,两个衣兜便满了。

“小雪,小雪!”奶奶在树下大声喊着。

“奶奶,干啥呀?”

“你别光顾着吃啊,给你两个方便袋,摘两袋子下来,奶奶给你醉上一坛子醉枣,过年的时候吃。”

说起奶奶醉的醉枣,那也是我最爱吃的。做醉枣用的枣子不能用杆子打,要用手摘。个儿大、半红的枣子最好。摘下洗净晾干,用高度的纯粮食酒过一遍,一个个码在坛子里,坛口用塑料布扎紧,千万别漏气,一漏气枣子就坏掉了。到过年的时候,开坛吃枣,既有酒香,又有枣香,真的是开坛十里香啊。我估计,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上也不一定有这样的美味呀!

摘了两大袋子“好枣”,奶奶便开始准备打枣了。她先在地上铺几块大被单,周围挡上秫秸,以免把枣子摔坏,也避免枣子到处乱蹦。准备停当,奶奶递给我一根竹竿:“雪,开始吧。小心别从屋上掉下来。”呵,一年中最激动人心的工作开始了。我挥动竹竿,照着红玉簇拥处打了下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这个季节最动人的乐章开始演奏了。我手里的竹竿此刻已经不是竹竿,而是音乐家手里的魔杖,起落处音符腾跃,繁弦急管,像疾雨落在江面,像翠珠滚落玉阶。真痛快呀!房顶上够不到的树枝,我就爬到树上一阵忙活。有时候,大大的枣子砸在脑袋上,啷啷地响,疼得我龇牙咧嘴。

再精彩的演出也有落幕的时候。大半个上午,三棵枣树终于让我打完了。我的胳膊也累得抬不起来了。看着院子里满满两大笸箩红枣,累在身上,甜在心里。闻着那一阵阵浓郁的香甜气息,捏一颗枣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枣树经历的风霜雨雪,和坐果时的空寂落寞。忽然意识到,任何收获的甜美,都要以奋争和忍耐为代价,世间的苦和甜在时间的河流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八

那个傍晚,那个永远难忘的十五,从来没有过的大雨,阻隔了一切,却阻隔不了空气中那如潮般涌来的勾人心魄的月饼的香味,黄金的八月十五。挡也挡不住的鞭炮声硬硬的钻进什么也不想听到的耳朵,呆望着门外老天的眼泪,不争气的眼泪竟然是忍也忍不住的`哗哗的摔在地上,脆脆的痛:家里一个月饼也没有的十五啊!

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村东到村西,村前到村后;北村到西村,南村到东村;赤着的脚扎破了,裸露的膝盖碰破了,却丝毫也感觉不到疼。敲开了一家家的小杂货店,看到了一桌桌的快乐,我们得到的竟一律是几个冰冷冰冷的的词:卖没了!那一刻,才感觉到:手是麻的,脚是麻的,心也是麻的!

等我们在弟弟那悠长的眼神牵引下回到家门时,站在门口的是两个泥人,四只手空空的雕塑。弟弟“哇”的一声跑进雨中,抱着我们,哭成一团,哭得天也陡然暗了下来,唯有三双不再明亮的眼睛闪烁在雨中,谁也不踏进家门。破雨衣早已掉落在地上。

母亲从我们身旁冲出,扎进雨中,扎进黑暗,剩下站在雨中的我们弟兄三个,呆呆的。

十分,二十分,三十分,时间的雨点碎碎的敲在心上,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脆,疼疼的。

雨中冲来了跌跌撞撞的母亲、湿漉漉的妈、香香的月饼!四个,妈妈苦苦哀求别人“拨”来的四个月饼,静静的躺在桌子上,灿灿的黄色竟弥漫了整个的农舍,连同我们的眼睛。

雨竟然也小了许多,刷刷的小雨就像一首甜甜的歌,和着我们响亮的吧嗒声,在心间奏起。

每年一交农历八月,我都会经常牵着小女儿去超市买那种传统的金黄金黄的月饼,爷俩兴高采烈的去闻那馥郁的香味,然后津津有味的扎进金黄的世界,扎进金黄的回忆,竟也是甜甜的。

每年的十五,哥哥总会提起这个故事,和这个故事中的雨,小侄总是不相信:我们都不愿意吃呢!可是看着我们弟兄三个眼中氤氲的湿气竟凝重了空气,他也总是伸伸舌头,不做声了。

又到十五了,不知,今年的雨还下不下?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曰,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中秋。中秋也称仲秋,又叫“月夕”、“八冃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八月十五的月光,是一年之中最圆`最亮的一晚。听说,月亮上有个广寒宫,广寒宫里住着一个仙女—嫦娥。传说嫦娥偷吃了不死仙丹,身子变得轻飘飘的,飞上了月亮,永久住进了广寒宫。从此,她便和里面的吴刚`桂花树和`小白兔住在一起,今晚呀,她会下凡找夫君呢!这时,天上的月亮又圆又大,时而不知是它累了,躲进云层里,还是云彩从它身边走过,时而又从云层里出来,当它一出来时,地上像洒着一片银光,人都看的非常清楚。

也许今晚的月亮圆不过明晚吧!可它真的很亮很亮,亮得照清我心中的那几许淡淡的惆怅,我知道那是乡愁。于是,就想起了席慕蓉的《乡愁》。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月是故乡明。清冷的月光下,千万种思绪拧成一股、化成一缕乡愁愀然飘向远方。我缓缓转过身去,向着遥远的故里,眺望着、眺望着那些在梦里乍现的人和事。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

母亲掐着日子,提前数天就开始淘洗麦子,晾晒磨粉,做月饼要选用头道小麦粉。前一天晚上将储存的老酵母温水泡软至面糊状,倒入小麦粉中,一边徐徐加水,一边不断搅拌,待面粉均匀吸足水分呈谷穗状,揉搓成团即可发酵。

经过一夜的酝酿,面团膨胀如一面洁白的大鼓,显示出发酵的圆满成功。施放合适的碱面,反复揉按,至面团洁白劲道无酸气,便开始蒸制。

面剂擀成薄圆形,均匀涂抹上澄亮馥郁的胡麻油。刀尖分成数方形面片,每一片都撒上不同的物料,或姜黄,或自制的玫瑰糖浆,还有豆绿色的香料和芝麻,然后一层层叠码整齐,最上层像蒙鼓面似得覆盖严实,擀压成圆月形状,再点缀几朵面制小花,即可上蒸锅大火蒸制。

出锅的月饼暄软圆满,如八月十五的皎皎明月,伏在饼上的花朵仿佛月宫里影影绰绰的桂树和玉兔。取刀四分成块,侧面呈现红黄绿白等颜色,咬一口,柔韧香甜,层次分明的各种滋味争相入喉。小麦的醇厚滋味,在千锤百炼中化成舌尖一缕欲罢不能的贪婪。美哉!快哉!

母亲挑出蒸制最好的一个月饼,留在八月十五夜晚供奉。家乡的妇女个个心灵手巧,家家都要在八月十五蒸制月饼,虔诚地供奉在院子中央。小孩子则在月圆之夜东家进,西家出,尝遍百家月饼,聚在一起津津乐道谁家的味道更佳,或是神侃烂熟于心的嫦娥奔月的传说。玉盘似的月亮升上中天,大人们则三三两两出门,街道巷口人影晃动,谈笑声此起彼伏。一年的光景好坏此时已大概见分晓,心情和皎洁的满月一般敞亮光明。

如今生活好了,年轻的人们再不会像老辈人那样辛苦,亲自磨面,亲自蒸月饼。中秋节过的随意简单,所有的贡品在超市都有出售,比起母亲的月饼显然华贵体面。但是那承载童年滋味和气息的月饼,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劳动中独创的吃食。它既可当甜品,又能做主食,也是孩子们夸耀母亲能干的资本。母亲做的月饼,在时间的长河里演变成中秋节的特殊符号,是在外打拼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沉甸甸的情缘。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一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咸阳市。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乡下人。小时候,就听奶奶讲过八月十五很有意思。可是奶奶却不告诉我是怎样的有意思,她大概是想让我去体会发现吧。渐渐的我长大了,对乡下的风俗也了解了一些。

过八月十五是家乡人最喜欢的节日。过八月十五的前一天也就是十四号,村里要请杨陵、凤翔灯城市的戏班子来村里,十四号晚上就开始唱戏,还演着关于神、鬼的电影。

我们村是一个大村,人多,很热闹。到十五号乡亲们互相买不同的月饼又互相赠送,到十五号晚刚刚天黑,大人们便把自家准备的月饼、点心和一些水果五个或一堆三个一层地摆在桌子上,然后把桌子端上院子里能看见月亮的地方。桌子周围不能有垃圾,脏物。

奶奶说有了脏物就是对月神——嫦饿的不敬,这就是第一环持月饼前先敬月亮。

然后全家老少,带着香火和月饼到庙里敬神,敬神得从最大的玉皇大帝开始,直到最后的一位神,当然带的月饼也是轮流敬。

有一次,我看见奶奶敬完了最后一位神,走到庙院里拿着一根点燃的香对着天上说,各路菩萨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敬完神回到家已经10点多了,我们就开始吃月饼。

每个人拿一个,然后两人对换,奶奶说这是因为神给予每个人的好东西不一样,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两份好东西。

最后还得留三个月饼。奶奶说三个月饼中最大的代表嫦娥,其中两个代表广寒宫的每一位仙女,他们会保佑我们平安的。

家乡人过八月十五把传说中的神与节日联系的很紧密。吃完月饼后,全家每个人要对月亮磕三个头以表诚意,心愿。最后要留下一个人在院里看守月饼,并等到月亮下去了以后才可进屋睡觉。

第二天清早吃完饭,每个人要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方能去庙里看戏。戏班子从十四唱到十六号。听说这是欢迎神仙的到来,与神仙分享八月十五,最后一天唱是为神仙送别。

家乡的八月十五的确与众不同,幸运的话请你也来我们家乡过个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可开心了,直到小伙伴说了一句话:时候不早了,都12点半了,我该回家了。于是,我们就回家了。

今天,我学到了好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啊。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三

今年是我在小学的最后一学期,在今年的六月份就要毕业了,有一种说不出的时间紧迫感。

在小学里有趣的事都浮现我的心头,是呀在六年前我结识了潘老师和牟老师还有同学们,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问一个同学的名字,他说他叫阎俊杰,当时声音嘈杂,被我听成“阎王爷”吓得我扭头就跑。

现在回想一下小的时候是多么的天真,又在以后我有结实了新的老师和新同学,在这些日子我也稍稍该受到离别时的悲伤,但小时候不懂,总以为离毕业还远着呢。可弹指一瞬间我从不懂事的小孩子长成了个头比老师还高的大孩子了,我才感到时间的匆匆。

以前只看见高年级的'同学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都掉了眼泪,可我不知道他们的感受。现在我懂了,真像朱自清先生写《匆匆》一样: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时我才明白它的真实含义。

在开学的几个星期内同学们都发同学录,是呀要毕业了,可老师制止了,说还有四个多月是呀还有四个多月可跟五整年一比就显的微不足道,当新课本发下来上面赫然印着“六年级下册”这让我感到更不安了,当书翻到最后一页在“数学王国”陪伴着我多年的小精灵“聪聪”“明明”,也要和我说再见时让我内心大喊了一声“不”。

今年的八月十五是团圆节,可那时候就已经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各奔东西,那时候的月亮还会圆吗?在这六年里我留着些什么呢?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还有一册册的书,重要的是在学校里的美好回忆,回忆里有哭,有笑,还有那一份份纯真的感情,我会把感情永远的埋藏在心里。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四

中秋节由此而来。

还记得儿时,每逢中秋,我就会异常兴奋。到了中秋的晚上,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就拿了自家的月饼、水果、饼干等等,一边哼着歌一边跑出家门,聚在操场上举办篝火晚会。女孩是从来不敢碰火这玩意儿的,烧火这件事就由男孩们来做。等到草堆里燃起了火苗,我们就把桌布铺在草坪上,拿出自己的食物,就开始围着篝火蹦啊跑啊跳啊唱啊,好不热闹。记得我们唱过《小毛驴》,词儿只依稀记得几句:“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还有《捉泥鳅》、《小红帽》……现在想想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有一年,萍萍的爸爸带来一盒牛肉月饼。因为那时我们只吃过豆沙、水果或是别的甜味月饼,都吃腻了。对于这咸的牛肉月饼,当然是倍感稀罕。萍萍拿了一块牛肉月饼给我们吃,并嘱咐我们每人就轻轻地咬一小口,要不然就不够吃了。我接过月饼,咬了一口,牛肉汁儿立即充满我的嘴,美味极了。于是我又将嘴凑过去,想再吃一口,坐在我右边的小默就等不及了,他急忙抢了去,我立即给他几个白眼。然后大家就哈哈大笑。

现在,我扳扳指头算算当年的小伙伴还剩下几个,算着算着心情突然变得沉重。有的因为父母调动工作离开了,有的因为疾病悄然而去,还有的因为学习去了外地。就连我,都离开了。

我把月饼一盒一盒地拆开,惊喜地发现其中有一盒牛肉月饼。我急忙拿出来,像从前那样轻轻咬了一口。“啊——苦的!”我大叫道。妈妈慌张地跑过来,说:“八成是过期了,我丢掉吧。”说完她尝了一口:“咦?不苦啊!”我歇斯底里地喊着:“是苦的!拿去丢了吧!”

垃圾桶里躺着一盒牛肉月饼。既而我的心里一阵失落……。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五

八月十五,即是中秋。一家人团聚一起赏月,有着说不出的情感。

皓月高悬,夜也变得透明了,照耀人身上,有种丝丝寒意,却是好的。

月光下,有着许多吃完饭的人在散步着。“黄发垂髫,怡然自得”不正形容了月下的老人小孩吗?那携手的情侣,其中不乏老人,羡慕他们的感情之深。

如此月色,宅男们也不甘寂寞吧?那一个个静坐桥上的骚年们,面如笑容紧盯手中的手机,大概是他们所爱的人又发来问候的讯息吧。

抬头望着满天繁星,静望它们与皓月争辉,暗暗发笑,今天他们注定成为了配角,因为从未听说有人中秋赏星的。此间还有人像我一样关注着他们的吗?大概是没了,仅有我一人与他们默默对视。

夜是漆黑的,但因为月光的照耀,它透明了,再也不能为人们遮挡那些秘密。

你也抬着头,对我说:今晚的月亮好圆,好美。余光扫过,确实好圆,大概应为它,星光才如此暗淡吧?!凝视你的脸庞:也许没有它,才能衬托出夜的美呢!

笑笑摇头,起身回家。也许,没有如此的月,才能衬托出夜的寂静,凄凉吧。又自嘲一番,也许,也本就不是寂寥的,只是观赏的人不同吧。

走进阴影里,回头看看那些坐在月光下的人们,心中念想着:回忆昨天,期待明天,不如珍惜今天。

回不到昨天,到不了明天,只拥有今夜。笑笑,转身消失阴影中……。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六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因此,中秋节又被叫做“月夕”。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

相传在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无法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让人制造圆圆的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分头传递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全国的人民都要吃圆圆的饼子即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渐渐地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等。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将月饼、石榴、枣、西瓜等团圆的果品供于桌案上,并在香案上放上香炉点上香,用来祭奠嫦娥,用来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而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团圆圆。在中秋节这天,自然是全家人要吃团圆饭,象征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人们还会再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还记得每年我们家过中秋节时,妈妈都会买上各式各样、口味不同的月饼。到了晚上,妈妈会做满满的一桌子菜。我们全家快乐无比地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

这有一个神话故事。传说,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人们酷热难挡,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翌的英雄,力大无穷,射下了其中9个太阳,拯救了地球上的生灵。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来,他娶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他们相亲相爱。

有一天,后羿在山中碰到了王母娘娘,求得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便没吃,交给嫦娥珍藏。可是,被小人偷看到了。小人趁后羿出去时,持剑逼嫦娥交出药。嫦娥当机立断一口吞下了此药。立刻,嫦娥便飘离地面,飞到了天上。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但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后,知道了此事,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这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很像嫦娥。

后羿非常思念妻子,便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遥祭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抬眼望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就会想起李白写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会想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八月十五话中秋,让我感到了中化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八月十五作文200字篇十七

八月十五,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正是家人团聚,举杯共庆的时候。

十五的晚上月亮徐徐的'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升得高高的。仰望天空,那皎洁的月亮,多么像个红着脸害羞的小女孩。我隐约的看见了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我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我拿出几个月饼,有五仁的、玫瑰的、莲蓉的,好吃极了。

吃完月饼,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天上群星拱月,一颗颗小珍珠围着那个大圆盘,那些小珍珠又像千万只眼睛,不停地窥视着我们;月亮则像一位姑娘,也在窥视着大地的美景。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我该睡觉了,今年中秋节过的真快乐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