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作文:游黄山(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13:39 页码:9
作文:游黄山(模板11篇)
2023-11-13 02:13:39    小编:zdfb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保障。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范文或优秀的案例,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媒体报道的社会新闻和事件,引起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作文:游黄山篇一

这次暑假,我和妈妈去“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游玩。一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有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和冬雪“五绝”。

来到黄山风景名胜区,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群山连绵,像一个个巨人高耸入云。大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紧张而又刺激。听导游介绍,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呢!

我们选择了乘坐索道上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第一次坐缆车啊!

坐在缆车里向外望去,啊,黄山真美:山体被绿色的植被覆盖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大大小小的松树千姿百态。黄山上怪石嶙峋,岩壁陡峭,有些山体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十分险峻。这时,一道瀑布映入我的眼帘,那水流分为两股,从悬崖峭壁上倾泻而下,像两条飞舞的银色丝带。不时发出了哗哗的水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

下了缆车,我们跟着导游开始爬山,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两岸山峰玲珑俊秀,导游时不时停下来开始介绍:“龟兔赛跑”“金龟下蛋”“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猴子观海”……大自然可真是一个技艺超群的艺术家呀!

一直向前走,我们来到了玉屏楼,终于看到了黄山久负盛名的迎客松。只见它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枝干遒劲挺拔,一侧枝丫斜伸出去,仿佛张开了手臂,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听导游说这棵迎客松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黄山松的代表,也是中国和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迎客松姿态大方,雍容典雅,和它合影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

离迎客松不远的地方有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树,那就是陪客松。你看它枝叶繁茂,苍翠挺拔,仿佛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陪同着游人观赏黄山秀丽的风光。我们来到树下小憩,一阵凉风吹来,神清气爽,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就差送客松了,可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望了望黄山上的松树,半开玩笑地对妈妈说:“你看,这里的每一棵松树不都是送客松吗?它们的枝丫都是往下生长的。”

突然,下起了毛毛细雨,游客们纷纷穿上雨衣,黄山的百米云梯上,游人排起了一条长龙,仿佛一条五彩的飘带缠绕在半山腰,十分壮观。雨后,一层层雾气升腾而起,从薄薄的轻纱,一直到浓浓的白汤,站在光明顶向远处眺望,山的轮廓若有若无,隐隐约约,整个黄山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仙境一般。我不禁脱口道:“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云雾中。”

黄山,你雄奇险峻,多姿多彩,你的美让人痴迷,令人流连忘返。难怪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

作文:游黄山篇二

今天,我要和妈妈去黄山旅游,因为我期中考试考得非常优异,所以妈妈答应带我去黄山旅游。这次黄山之行是我盼望很久的旅行,我特别想亲眼看看书中所写的奇松、怪石、云海。

这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尚阿姨和炫哥哥,我们四人开一辆车,一直开了6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黄山脚。我们背上行李换成了景交车,又坐上了缆车上山。在缆车上,我看到了满山的奇怪的松树,怎么奇怪一下子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第一个景点——迎客松。这棵迎客松长得也很奇怪,只有一边的树枝长得特别的茂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它是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所以它才长成这个样子,它好像是向上山的游客招手,欢迎大家的到来,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我转身看见了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天都峰”,这是不是课文中写到金鸡叫天都呢?然后我叫上炫宇哥哥和妈妈,就一起出发去看天都峰,我们走了好多好多的路,终于看到了天都峰,旁边还有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天都峰共有1600多米。天都峰在我们面前显得非常的高大,非常的壮观!在天都峰的对面还有一座山峰,长得很像一只大公鸡,它对着天都峰,这一定就是金鸡叫天都了。

我们回酒店的路上,还看见了美丽的云海,就像一大片棉花糖一样,漫山遍野的棉花糖都在我们的脚下,我好想尝一尝是不是甜的。我们还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回到了酒店。

第二天一觉醒来,妈妈和阿姨已经看日出回来了,我和炫宇哥哥都没有看到,真的有点遗憾!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妈妈说黄山的景点还有很多很多,尤其是飞来石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这块石头很特别,它正面叫飞来石,反面叫仙桃石,这块石头在红楼梦里面也出现过。妈妈还帮我在飞来石的旁边朗读《黄山奇石》拍成了抖音,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次去黄山之行,我看到了奇松、怪石,还尝到了徽菜,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希望以后每年的寒假都能跟妈妈一起出去旅游。

作文:游黄山篇三

我听说黄山风景如画,我在文中欣赏了许多奇石。我一直渴望参观黄山。

正月初一上午,天气晴朗无云,是出去玩的好日子。我怀着极大的兴奋和家人一起踏上了安徽黄山的旅程。开了3个小时的车,我们8个人来到黄山脚下,坐观光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到玉屏风站,然后坐观光缆车上山。

抬头一看,烟雨给黄山增添了一点神秘。缆车缓缓向山上行驶,穿过雾层,眼前豁然开朗,连绵的山峰一座接一座。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悬崖之间,真是太棒了。继续到山顶,最后到达山顶。等不及要下缆车,突然感觉冷了很多。雾气一直挥之不去,构图已经飘下来。感觉自己进入了童话世界的仙境。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迎宾松,看着高高耸立的松树,仿佛在迎接远方的客人。大家和迎宾松合影。

站在山上眺望远方,雾蒙蒙的。你在哪里,你在文中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石头?真想透过迷雾亲眼看看!然而雾越来越大,雨越来越大,风越来越大。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受不了了,只好“回家”。

我妈看到我失望的样子,小声对我说:“五一假期结束,我爸妈带你回来,那时候天气会好一点,你好好享受。”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开心,期待着五一的早日到来。

我忍痛离开了黄山。

作文:游黄山篇四

7月伊始,自驾游计划匆忙出炉。老公的同事小戴事先网上预定好入住的驴友俱乐部,借好专用背包,对讲机等,看他们信心满满的样子,我只好将踌躇和顾虑先放到一边,整理行李箱。

早晨7点,两辆车,8个人,准点出发。小戴夫妇准备工作很充分,食物冰袋都带上了。物理黄老师的准备则简单实用。我同事数学赵老师母子的物资看样子也不少。

考虑从南京高速的话车辆多路况相对差一些,我们舍近求远从杭州观光高速一边看景一边赶路,遇到服务区便进去续茶或者方便,所以感觉上少了些长途跋涉的疲惫。车子进入浙江境内后,眼前全是连绵的绿色,真的非常养眼。

一路上的隧道很多,特别是进入皖南境内。可以想象,在开山隧道之前,要快速进入风景名胜该翻山越岭多艰难。交通的发达使我们得到便利的同时也破坏了大自然的原貌和生态。

下午2点左右,我们到达望秀山驴友俱乐部。迎接我们的小伙子咋一看,满目含笑的表情与长相都像莱昂多纳,我们母女觉得好笑,直接问他:“你长得像莱昂纳多,你看过《泰坦尼克号》吗?”对方茫然摇头,我们都笑得更厉害了,小戴也跟我们同感。

领好房卡将行李放进房间,大家感觉还不是很累,于是去附近漂流。我开始以为是竹筏漂流或者是坐船漂流,去了才知道是皮艇漂流,怕水的我和同事赵都想打退堂鼓,被他们几个鼓动着硬着头皮穿上救生衣下去了。屁股一坐下去便沾水了,将身上雨衣束紧点想侥幸不湿透。这样的侥幸很快便破灭。第一个落差下去,皮艇遇到激流打转,下半身全部浸在水里了;第二个落差,水浪直接从头灌入,冰凉的山泉水让我很不舒服,顾不得什么了,拼命划桨前进;第三个落差下来,所有的人个个成了鸭子。终于上岸了,最滑稽的事儿发生了,每日晨泳的老公可能太重了,船夫没有办法把他拉上去,他整个儿掉进水里扑腾,脚上的拖鞋有一只漂浮在皮艇右侧,我慌忙去捞拖鞋,所有的人都笑翻掉了,倒把刚才的惊魂不定给忘记了。

这一整天的天气是一路阳光灿烂,可是晚间接到家人的电话说南通在下大雨。

作文:游黄山篇五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我是导游杨爱,以后你们就叫我杨导吧!请随我一起来游览黄山!

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先仔细看,这些都是松树。黄山松树叶短粗,顶平如削,形态奇特,有的松树从石缝中长出,刚毅挺拔。著名的迎客松长在海拔1600米的险峰上,树龄已逾千年,仍然枝繁叶翠,成了黄山的一个标志。

快看,这些就是黄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杰作。最著名的怪石有“猴子观海”这块怪石犹如蹲在地上的猴子,在观看前面茫茫云海;还有“梦笔生花”、“仙人下棋”、“孔雀戏蓬花”。

黄山这地方的云海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一大奇观。特别是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云来雾去,变幻莫测,时而是风平浪静的一片汪洋,时而波涛汹涌。

黄山不但云海很有一番特色,温泉也具有特色。水质透明,无色无嗅,其味甘美;可饮可浴。来黄山游览的人,大都愿意在温泉浴池洗个澡。

今天的黄山一日游结束了。你满意吗?如果满意的话,下次再来黄山旅游,还来找我这个杨导吧!

作文:游黄山篇六

李白有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为了目睹黄山的美景,秋假里我们来到了黄山。

我们坐着缆车缓缓前行,内心无比激动,课文里的黄山奇景终于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蔚蓝的天空浮着几丝白云,奇峰林立,像一把把宝剑刺向天空,苍翠挺拔的松树屹立山顶,我被眼前雄伟壮观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

到了白鹅岭站,我看到了高高的始信峰,在它的左下方矗立着一座座像笋状的山峰,高高尖尖的,峰顶上长着一棵小小的绿松,这就是传说中的妙笔生花。

走过了光明顶,我们沿着百步云梯,登上了莲花峰。站在海拔1864。8米的峰顶上,白花花的云朵仿佛就在眼前,俯视山下,游客像蚂蚁一样慢慢挪动。天呐,这是我到过最高的地方了。

从莲花峰下来,我们来到了迎客松。它姿态优美,枝干粗壮,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苍翠挺拔,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呢!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次旅游真是不虚此行啊!

作文:游黄山篇七

暑假的一天,我和奶奶去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玩。

那天,我和奶奶早早起床,骑摩托车出发去黄山头。不一会儿,黄山头的轮廓映入我的眼帘。远远望去,青山如黛,山温柔。我知道它离山脚很远。

差不多20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黄山脚下的靖江分洪纪念馆。我兴奋地跑向纪念塔,我知道这是走向黄山的第一步。对于这个平平淡淡的孩子爬山,我是多么的向往和惊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门楼,它采用了古城建筑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它是公园自然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相互反映。

我们买了几张票,最后上了观光车,绕过很多山路,最后来到山顶看了佛寺中济寺。它的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为数不多的持续不断的熏香和高大的佛像使他更加神圣和神秘。尤其是天王庙里的“四大天王”,面目各异,气势逼人。气势恢宏,雕刻精美,优雅逼真。

站在山顶上,所有的风景都在眼前,郁郁葱葱的青山充满活力,山下的老虎河被控制门驯服了。南门的流水特别雄伟。

黄山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佛教氛围让我更加怀念。

作文:游黄山篇八

上缆车的队伍排得如条长龙,尽管有些人唉声叹气,但大家还是为黄山的名气而心悦诚服地等待。旁边,有两个外国人正在津津乐道着。等了几个小时后,终于上了缆车。

这一天,雾很大。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唯有近处的山还若隐若现。突然,窗外出现了一片雾凇。一棵棵油绿的松上披上了雪花,叶子都变白了。枝干上一串白,一串绿,像是艺术家为此染色。雾凇互相辉映,白中带绿,还伸出枝干,像是在欢迎游客。

下了缆车,走近一棵松树。它的质感如同麦穗,叶子一串串,非常浓密;它的枝干镶银点翠,白色如同银,绿色如翡翠。风一吹,树枝摇曳,别有一番雪花飘飘的感觉。

奇石旁,有夺人眼球的鲜红,有数不清的墨绿,有的被银装素裹……像是为奇石而建造的舞台。

山很陡峭,但色彩缤纷,如同画盘。

山上的雾凇在微薄的阳光下熠熠闪光,白中又掺了点。

走着走着,到了光明顶。顶上矗立着一块石头,其他除了栏杆外,什么也没有,真是“光”啊;旁边并无什么遮挡,真称得上是“明”。站在栏杆前,向下俯瞰,几乎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只能看见近处的悬崖上有几棵松树伸出枝条。

从光明顶一路下来,路旁的水早已结成了冰,在阳光的照耀下仍然坚硬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才大致的绕了一圈,尽管腰酸背痛,但我觉得不虚此行。

作文:游黄山篇九

我眼中的黄山,景色绮丽,变幻莫测。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使我永生难忘。

来到黄山,我坐着游览车朝山顶驶去。一路上,小溪顺流而下,叮咚、叮咚地唱着歌;苍劲挺拔的松树,伸开双臂迎接游人;碧绿碧绿的小草,为黄山爷爷披上了一件绿纱。

站在海拔约1865米的莲花峰顶往下望去,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万丈深渊,深不可测。那里云雾缭绕,好像人间仙境,置身其中,我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顺着台阶往下走,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小狗,还有的像小兔……我们来到了“仙桃石”那儿,它真像一个大大的桃子,红红的,那么精致,那么光滑,让人垂涎三尺,我真想咬它一口。

接着往下走,你会看到两座山峰相对而立,直冲云天。它们中间的夹缝大约四五十厘米,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抬头望去,天空像一条白色的玉带,这就是有名的“一线天”。

我喜爱黄山的溪流,我喜爱黄山的松树,我喜爱黄山的云雾,我喜爱黄山的怪石……真是“置身黄山上,如在画中游”。

作文:游黄山篇十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黄山的芙蓉谷游玩。

到了芙蓉谷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上面用楷书写了“芙蓉谷”三个大字。字形刚劲有力、形态优美。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条瀑布边,那道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也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宽,但是却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水花从折为三叠的瀑布上直泻下来,如碎玉四溅,似飞雪点点。好像一块银色的大幕布。

接着往上走,便见到一口绿潭,好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瀑布就是从那儿发源的。可为什么湖水是绿色的,而流下去的瀑布却是清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再往前走,芙蓉谷最好玩的地方——野人部落就到了。导游告诉我们,那里的人只有两个名字——“阿力力”指男人,“阿布布”指女人。过了一会儿,只见两个野人出来了,他们与我们用野人的方式打过招呼后,就领着我们进入了部落。部落的门是两扇的,男的走左边,女的走右边。门的中间还挂着一个羊头。我们先到了祭坛。祭坛中间有三个牛头,野人族长用圣水洒过牛头后,我们便随他一起弯下腰来祭拜。导游告诉我们,等一会儿祭拜结束后,如果上台去摸洒过圣水的牛头的话,就会因摸到不同的次数而受到不同的祝福。摸一下身体健康,摸两下万事如意,摸三下就能长生不老。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不过祭祀结束后,我还真得在牛头上摸了三下,毕竟谁都想长生不老嘛。

走进了飞猎区,只见一棵棵粗壮的大树上架着一个个用圆木搭成的房子,树干上有铁制成的踏板。野人就居住在上面。再往前走,有一个野人抓着一根系在树上的绳子尖叫着从我们的头上掠过。走着走着,突然“哗啦”一声,我吓了一大跳,只见旁边一个大桶朝我滚来,还好有绳子拴着,这一定是可爱的野人搞的恶作剧。

走出“野人部落”,我们便返航了。我想:芙蓉谷真是好玩啊!

作文:游黄山篇十一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堪称黄山美景之“三绝”。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玉屏楼上举世闻名的迎客松,独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气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询云海的探海松——黄山之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黄山之松,松松皆不相同,都独具特色。而“黄山十大名松”更是这群“松家族”中的精品。我就受累做一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挺立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

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峰至莲花沟途中,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俯望游人,似在点头致意。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枝叶茂盛,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侧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指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悬崖石壁中,树干分两叉盘曲生长,角崭髯张,似苍龙卧坡。树高2米,树龄约300年。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高4.6米,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打鼓峰海拔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该松树高17.4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处,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卧云峰侧的北坡,地处海拔1660米,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有游道从辕门中穿过。树高8米,树龄约550年。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黄山松精神正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黄山松,美丽的黄山松,坚强的黄山松,我爱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