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天祥作文800字(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57:17 页码:8
文天祥作文800字(汇总9篇)
2023-11-11 17:57:17    小编:zdfb

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学会把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总结应注意个人观点与客观事实的结合,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下是一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一

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

东都一不守,羸马迁龙荒。

适过白沟河,裂眦须欲张。

绝粒不遄死,仰天扼其吭。

群臣总奄奄,一土垂天光。

读史识其他,抚卷为凄凉。

我生何不辰,异世忽相望。

皇图遘阳刀,天堑满飞堭。

引兵诣阙下,捧土障澜狂。

出使义不屈,持节还中郎。

六飞独南海,金钺将煌煌。

武侯空威心,出狩惊四方。

吾属竟为虏,世事吁彼苍。

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江淮我分地,我欲投沧浪。

沧浪却不受,中原行路长。

初登项籍宫,次览刘季邦。

涉足河与济,回首嵩与恒。

下车抚梁门,上马指楼桑。

戴星渡一水,惨淡天微茫。

行人为我言,宋辽此分疆。

悬知公死处,为公出涕滂。

恨不持束刍,徘徊官道傍。

我死还在燕,烈烈同肝肠。

今我为公哀,后来谁我伤。

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

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

2、《别谢爱山》。

绿绮知音早,青灯对语迟。

那知今雨别,又重故人思。

山隔诗情远,云含客思悲。

小楼今夜笛,莫向月中吹。

3、《别谢爱山》。

君今拂衣去,我独枕书眠。

一片过林雨,数声当户蝉。

情长空有恨,吟苦不成篇。

后会知何日,西风老雁天。

4、《不睡》。

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

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5、《不睡》。

终夕起推枕,五更闻打钟。

精神入朱鸟,形影落卢龙。

弭节蓬莱岛,扬旗太华峰。

奔驰竟何事,回首谢乔松。

6、《东方有一士》。

万金结游侠,千金买歌舞。

丹春映第宅,从者塞衢路。

身为他人役,名声落尘土。

他人一何伤。

他人一何伤,富贵还自苦。

东方有一士,败垣半风雨。

不识丝与竹,飞雀满庭户。

一饭或不饱,夜梦无惊寤。

此事古来多,难与俗人语。

7、《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8、《歌风台》。

长陵有神气,万岁光如虹。

有时风雪变,魂魄来沛宫。

壮哉游子乡,一览万宇空。

击筑戒复隍,帝业慎所终。

重瞳爱梁父,此情岂不同。

锦衣绚行昼,丈夫何浅中。

缅怀首丘意,自足分雌雄。

尚惜霸心存。

慷慨怀勇功。

不见往来事,烹狗与藏弓。

早知致两生,礼乐三代隆。

匹夫事已往,安用责乃翁。

我来汤沐邑,白杨吹悲风。

永言三侯章,隐隐闻儿童。

叶落皆归根,飘零独秋蓬。

登台共恓恻,目送南飞鸿。

9、《江行》。

日日看山好,山山山色苍。

忘机鸥下早,恋厩马行忙。

松晓清风湿,荷秋流水香。

短簑吹铁笛,年岁大江长。

10、《梅》。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香者梅之气,白者梅之质。

以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岂常息。

诗翁言外意,不能磨灭白。

11、《彭城行》。

连山四围合,吕梁贯其中。

河南大都会,故有项王宫。

晋牧连杨豫,虎视北方雄。

唐时燕子楼,风流张建封。

西望睢阳城,只与汴水通。

太平黄楼赋,尚能想遗风。

迩来百馀年,正朔归江东。

遗民死欲尽,莽然狐兔丛。

我从南方来,停骖抚遗踪。

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

凄凉戏马台,憔悴巨佛峰。

沧海变桑田,陵谷代不同。

朝为朱门贵,暮作行旅穷。

乘除信物理,感慨击所逢。

古来贤达人,一醉万虑空。

如此独醒何,悲风逐征鸿。

12、《贫女吟四首》。

巧梳手欲冰,小颦为寒怯。

有时衿肘露,颇与雪争洁。

13、《平安》。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14、《山中即事》。

山中方雨笠,天外忽晴丝。

夕钓江澄练,春行路布棋。

乾坤供俯仰,岁月任差池。

有酒如渑在,何妨日问奇。

15、《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徬徨。

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

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

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

或如鱼泼刺,垫溺无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

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

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

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

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

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网常。

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

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16、《言志》。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髠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

鷃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

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

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

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

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17、《早起》。

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

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

未忘尘俗虑,那免是非攻。

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

18、《自遣》。

诗馀眠白日,饮后坐清风。

万事乘除里,平生宠辱中。

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

莫笑邯郸梦,惺惺更是空。

19、《山中即事》。

携壶藉草醉斜阳,白鹤飞来月下双。

芦叶西风惊别浦,芭蕉夜雨隔疏窗。

千年帝子朱帘梦,一曲仙人铁笛腔。

若问山翁还瘦否,手持渔竹下寒江。

20、《金陵驿》。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二

跨越千年,时光飞转。漫漫长河,寻寻觅觅。只为见证一代豪杰——文天祥。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您在大是大非前守自己的立场;在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前坚拒诱惑;在牢狱折磨前始终心向祖国,忠贞不屈。您的铮铮傲骨会伴随岁月,永垂不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众人皆醉,唯我独醉。”或许这便是您坚守一方心灵净土。遥想当年,您一腔热血洒牢狱,忠心向宋无诲言。在元军的酷刑逼降下,在先帝的劝降下,在前宋群臣的诱惑下。您依然坚定下自己的立场。铮铮爱国心,拳拳报国志。恰似那出手芙蓉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国家虽灭亡,忠心摧不毁,清高一世传。令我动容,令我折服。

一代英豪浩然正气长存人间,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定将流芳百世,千年传颂。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三

同学们都知道南宋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也曾写下《过零丁洋》演奏他的爱国心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过零丁洋》。

文天祥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强大起来,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几十年间,纵横欧亚,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又灭了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攻南宋。从1235-1279年,双方战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终于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相终。他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过零丁洋》。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四

立足今天,回看历史,流转的五千年时光如在眼前。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未中断的.伟大文明。在这五千年中,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

我们有蜿蜒雄壮的万里长城,影响深远的科举之制,彪炳史册的四大发明,美妙绝伦的诗词古韵,变化无穷的书法艺术,精彩纷呈的艺学大观,严谨宏伟的故宫,浩瀚宏大的《永乐大典》,威震四海的郑和下西洋,集史而成的《二十四史》等等辉煌成就。

当然,在取得无数辉煌成就的同时,中华民族也经历了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可也正是这充满愉悦、怅惘、骄傲、痛苦的历史进程,锻造了如今的中华民族,集成了我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即爱国、持节、自强、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等。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知道,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有其伟大的英雄,正因他们的存在,才有了这五千年的壮美诗篇。今年是,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730周年。在此,我要借这个机会歌赞这位伟大的英雄。

东方的云彩被朝阳无情地撕裂,海风带来腐败的腥臭,无数漂泊在海上的尸体告诉人们昨天大战的悲壮。身戴枷锁脚镣的文天祥孤独的站在海边,看着同胞的尸体,内心百感交集。身后彪悍的元兵催促着他离开。投向海面最后一瞥,文天祥随元军北上,他将在那里坚持自己的斗争,并以死扞卫祖国的尊严。

元朝逼迫文天祥投降,他没有答应,愤怒的蒙古人便把他关进破败的牢房。雨潦四集、蒸沤历澜、乍晴暴热、仓腐寄顿、腥臊汗垢,恶气杂出便是他如今身处的环境。在这里,他面临着饥饿、孤独、疾病,但这并未让他屈服,反而历炼了他的心志。不论是亲人、朋友、君主还是其他人来劝,他都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生死贵贱只在一念,选择顺从,便是无尽的荣华富贵;选择抗拒,便是光荣地死去。文天祥毅然选择了后者。

元人是不会明白的,因为他们没经历过他经历的一切,答案只在文天祥的心中。

“张世杰、陆秀??夫他们已为国而死,我不能对不起五十年来战死的军士,不能对不起为救我而死的人们,我不能对不起在蒙古铁蹄下受苦受难的百姓,我不能对不起生我育我的大宋,我不能对不起这片我挚爱的土地。我宁愿在孤独、无助、绝望中死去,不愿泯灭自己的良知;我宁愿在战斗中死去,不愿走上不光荣的结局。为了尊严、信仰和心中光明,我愿为国而死,宁死不屈!”

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文天祥行刑的日子。

“如何?现在启奏圣上还可免于一死。”滥斩官说。

“死便死,休得多言。”文天祥喝斥道,同时断绝了他生还的最后希望。

“南是哪个方向?”文天祥问,百姓为他临明了方向。文天祥面南而跪,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七。当人们抬他的遗骸时,发现了他的绝命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过零丁洋》则是他一生的写照。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在我看来,他已经完成自己的理想。

有人曾问我:“可有一人,不为荣华富贵,不求清史留名,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已任,霸权之下,矢志不移,视死如归?”

我答:曾有一人,不为名利,值天下荡覆之际,献尽家财,以卑微之身救国家于危难;曾有一人,不辞艰辛,值皇室倾颓之际,毅然勤王,以孤身之身扶大厦于将倾;曾有一人,事业已休,值回天无望之际,矢志不移,以忠贞之身留丹青于青史;曾有一人,北囚三年,值生死一念之际,慷慨就义,以死国之身表赤诚于国家。

文天祥,数百年沦桑虽过,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老师们,同学们,文山先生生为祖国人民,死亦为祖国人民,正是他“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的爱国之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持节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相信也打动了国家,而爱国和持节便是我今日这次演讲的主题。在演讲的最后,希望大家能和我一道向这位7前的英雄致敬。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五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风。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赏析】。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文天祥词:“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文天祥的词关注政治,都是有为而发。这首词,是他应和王夫人词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拟作、仿作,但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翻填新词,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内容上的不妥之处。

文天祥在上阙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彩云散,香尘灭“比喻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指南宋之覆亡;悲痛之极,不能卒言。抗御元军、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战场上,无数热血将士血战到底。

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却不隐晦难解,而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汉武帝时,假托王昭君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王,令人弹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后来人们用此表达王昭君远嫁匈奴之事。杜甫《咏怀古迹》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文天祥这首词的.开头借“琵琶”故事总指后妃宫女被掳北去。“姚黄”,牡丹中名贵品种,暗指王夫人。“移根仙阙”,离开宋宫,被驱北行,较之公主远嫁,处境惨,悲愁深。“王母”句,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用来指宫中的欢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铜仙坠泪的故事,感叹国土沦亡的惨痛。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避乱入蜀,在马嵬坡军士哗变被迫缢死杨玉环,后来,在行宫内听到雨声和风吹檐铃声相应,引发心事,即《雨霖铃》曲,“听行宫”两句,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阙用沉重的笔调,紧扣“最苦”两字,反复陈述了亡国的痛烈心情。“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彩云散,香尘灭”比喻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指南宋之覆亡;悲痛之极,不能卒言。抗御元军、挽救宋室危亡之局的战场上,无数热血将士血战到底。安禄山叛乱时张巡拒守睢阳,抗击安禄山,“每战臶裂,嚼齿皆碎”。这种情境是文天祥所亲历亲知的,以补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的事实。“想”字领起,意境就更充实。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昭阳”、“铜雀”,都是古都城台殿名,这里用来借指南宋宫殿,落日和秋月将光辉洒在故国宫殿上,寄托一种思念的情感。“回首”、“伤心”,借王夫人口气,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点明文天祥缘何代王清惠作此词的缘由。文天祥改变王清惠原作中消极避祸的思想,要洁身自爱,坚守操节,这实际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达的自勉之词,并与王夫之和众宫娥共勉。

文天祥的词“气冲斗牛,无一毫毒靡之色”,《词林纪事》,凝聚了他对于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结晶。读了他的词,让人顿觉忍辱偷生的可耻,和保全气节的光荣。词中蕴含的热情和血泪让读者生出几许激情。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曾做官。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经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天色微明,又站在屋檐下细认蝇头小字。他的学问十分渊博,对经史百家无不精研,甚至天文、地理、医药、占卜之书也广泛涉猎。他还有买书的嗜好,有时没有钱,即使把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把书买下。文仪对劳苦的乡里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文天祥文辞出众,父亲的教育实在居功至伟。

【词牌简介】。

满江红,此调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词谱》以柳永“暮雨初秋”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伤春曲》。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元兵南侵、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其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着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文山全集》等,流传后世的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被后世历代传颂,文天祥写下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豪壮爱国诗歌也成为千古名句。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岳飞与文天祥当年是参加“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而非“反抗外敌战争”为理由,不再将他们列为“民族英雄”,只承认戚继光、郑成功等为民族英雄。

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主编余桂元发表观点:“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并在《青年时报》发表该观点。此言论一出,在因特网上招致一片骂声。文天祥在香港的后人也在记者采访时表示遗憾。更多的人认为从政治的角度抹杀文天祥为民族英雄的定论是对历史的亵渎。但从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历史教科书中,文天祥已不再被称为民族英雄。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六

今天,我翻起了《初中生必备诗文》这本书,当我看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不禁感慨万千。

《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爱国诗人。

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最高表现,七百多年来,打动了多少爱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斗,乃至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作者,文天祥将一颗赤胆忠心献给国家和民族,死而后已,完成自己的人格追求,名垂青史,在国家危亡,大厦将倾的形势下,她,一位伟大的.诗人,将军,心系国家,民族,将自己的身世,感情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

让我们记住这两句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题记。

大漠荒莽,骄阳似火。正午的太阳骄傲地张扬它的炽热,大漠上蒸腾的滚滚热浪,让远方的路愈发遥远。万里戈壁上,一个身影艰难跋涉。缓慢沉重,但坚硬挺拔;铿锵有力,亦无怨无悔。

那是文天祥——南宋末年最豪情最悲壮的一首诗,恍然如利剑,直击心脏。

一步步走进他。我看见年少勤奋好学的他,青年热血大义的他,中年鞠躬尽瘁的他……。

南宋末年,激昂的战歌响彻云霄。南宋已然苍老,而文天祥正值壮年!他使元营,扣北方。文人的骨气让他气愤,文人的清高让他“分当引决”。可是,身后的国在无声地召唤,万千子民殷殷的目光如芒刺背!“不,不能放弃,不可退缩!”赤子之心是最坚定的力量,他想:“快些啊,再快些啊!”押至元营,刺探敌情后即奔回宋国。“天不亡我大宋哉!”满言的激情化作行动,冲出重围,回朝即效命!

可磨难远比想象的多。元军追杀,宋人误解,草行露宿,食不果腹……但他一步步,坚实地,有力地,走回祖国!他走过的地方,总有无言的豪情与壮志。

何等智者伟人,焉有如斯报负!

他依然走着,猛然,天际恍然间晃动着什么。是枝桠,是绿洲,是满腔满肺地希望啊!

无法言明地震颤击打着我地灵魂!我看见了新时代为人学子地目标方向,国危则挺身而出,国安则以智利国!走近文天祥。没错过他眼中地光芒,是自信卓然;又何尝忘记他颓然地脸畔,坚定不移!

文天祥,象首诗体现了一个落魄民族最明媚地优雅与风度,是我心中最为灿烂地风向标!

走近文天祥,看见了一个民族的高尚品质;走近文天祥,领悟了一个国家的卓然灵魂;近文天祥,明白了华夏民族应有的品德才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国破山河亡,国魂国梦在……。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八

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数年以来,他一直组织军队坚持抗元,但终被元军所破,在五坡岭被俘。

《过零丁洋》和《南安军》就作于被俘期间。

先从地理上来看。

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而南安在今江西大余。元军俘虏文天祥后,便押解他一路北行。由此可见,《过零丁洋》应在先。

再从时间上来看。

文天祥被俘后,元军的将领便一直劝他投降,并让其写信招其他抗元势力一起投降,文天祥不从。后因多次被索要书信,文天祥便写下了《过零丁洋》,以此明志。

至于《南安军》,是在被俘的三年后,途经南安军时所作。因此,《过零丁洋》和《南安军》分别作于1279年(被俘次年)和1282年。所以,《南安军》应在后。

从情感上来看。

《过零丁洋》将国家的命运和自身的遭遇相结合,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的大义凛然和一片赤胆忠心。

《南安军》写诗人不得不面临国破家亡的现实,“城郭一时非”饱含国家沦丧的的哀痛,“梦中行采薇”表达了诗人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决心。

综上所述,《过零丁洋》应该写在前。

文天祥被元军羁押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在拒降、绝食八天自杀未成后,从容就义。

文天祥难道不知南宋大势已去?

他当然知道,毕竟“山河破碎风飘絮”;但他仍要拼一己之力抗元到底。为何?因为即使一切都无可挽回,也绝不束手就擒。

他是大宋最后的风骨!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英雄!

文天祥作文800字篇九

文天祥——这个响彻近八百年的民族英雄的名字,一直激励着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文天祥,兵败被俘,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黎民百姓。我们中华民族需要这样一种有血性的民族精神,文天祥就是这种精神的最杰出代表,他的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元大都,文天祥拒绝了元世祖忽必烈和被掳的宋恭帝的亲自劝降,放弃元朝的高官厚禄,痛斥元朝统治者的野心。元世祖一怒之下将他关入监牢,企图用恶劣的环境征服他。但文天祥毫不动摇,写下了留传千古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我敬佩他视死如归的精神,敬佩他铮铮的民族气节,更敬佩他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这两句说,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能长生不老呢?死要死的有价值,要把自己的赤胆忠心留下来,让他载入史册,光照千秋,这是广为传颂的名句,数百年来,曾鼓舞了不少英雄志士舍生取义。诗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他的行动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一样,永垂千古!文天祥永远不会低下他挺昂的头颅,漫长的囚禁生涯,更加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他的爱国正义!

文天祥,用自己的铮铮铁骨奏响一首正气之歌,你是一尊山岳,你舍生取义,死而不惧,元人的先礼后兵不能将你打倒,你永远一身正气,挺直站立!

文天祥大半时间在囚禁中度过,但他的心一直没有被囚禁过,你他的心一直在跳动,为着祖国而跳动,为祖国而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虽然死去,他的高尚品格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不倒!

一个人唯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后盾,广阔的空间。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的而读书”的理想志向造就了一位人民敬爱的好总理。

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应当学他们,永远一身正气,挺直站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