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优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1:03:45 页码:9
2023年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优质18篇)
2023-11-10 11:03:45    小编:zdfb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与我们学习和工作无关的琐事。分析原因是总结文章中分析某个问题产生原因的关键步骤。4、通过看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一

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逐步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方向转变。积极推广标准化舍饲圈养和规模化养殖,逐步实现“人畜分离”,突出抓好牛羊育肥增值,稳步发展奶牛业,提升畜禽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示范村和示范户,带动全乡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提升我乡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止12月底,全乡各类牲畜饲养量达4.5头(只),其中牛2666头,高产奶牛130头,实现产肉2600吨,产奶195吨,完成计划的25%,产毛63吨,产山羊绒3吨。充分发挥新建设的4个村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防疫点的优势,完成黄牛冷配230头,牵引交配265头。从3月10日起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乡应防疫的各类牲畜25112头(只),其中牛2666头,小畜(绵羊、山羊)22348只,骆驼98峰,实防的牲畜达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协调服务意识。

今年,乡党委、政府把畜牧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畜牧业重点工作计划》,签订《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以农促牧,发展畜牧业经验观摩交流会。通过现场参观大泉村饲草饲料种植情况、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算细帐,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全村农牧民指明了以农促牧、实施以草定畜,进行品种改良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请养殖示范户现身说法,邀请市有关领导作专题报告,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逐户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二)加大疫病防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疫工作,乡上成立了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治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按照招得到,稳得住,能服务的要求,配强村级防疫员,实行竞聘上岗。目前全乡共竞聘上岗村级防疫员4名。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帐。各村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春季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全乡一次防疫共领取疫苗4700毫升,防疫各类牲畜2.5万头(只),补戴耳标1.1万头(只),实际防疫各类牲畜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并对全乡所有禽类进行了监测,对重点养禽户入户进行定期观察,确保不出现疫情。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对检疫员实行严格管理,签订责任状,截止目前,产地产品检疫牲畜654头(只)。

(三)加强草原保护以草定畜工作。

为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草场退化,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安排季节,实行统一转场,防止滥牧、抢牧和过量放牧,我乡分四个阶段稳步开展了以草定畜工作。截至6月底,共签定以草定畜责任书565户,签订率为100%。为保障以草定畜工作成效,利用牲畜转场这一良机,在xxx河沟、xxx等地设检查站,对进入草场的转场牲畜严格进行检查,即检查有关部门发放的转场通知书,核定载畜量手册和防疫证书,规定统一转场时间,规范作业组转场顺序,截至6月25日顺利完成了以草定畜牲畜转入夏季草场工作。以草定畜工作开展后,初步达到了草畜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冻精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

结合村级防疫人员的选配工作,新选拔和培训了5名村级防疫技术员,配备到州、市畜牧兽医部门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同时对冷配技术实行责任状管理,依法加强冻精来源管理,实行冻精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的措施,明确冻精种牛谱系相关信息。今年我乡兽医站购进优质冻精x余枚,重点抓好了牛羊品种改良工作。

另外,为了改善兽医站的办公条件,申请资金40万元,准备新建畜牧兽医草原站,并增添一些办公室设施,进一步改善乡兽医站的办公环境,稳定了技术员队伍。为加强品种改良工作,乡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品种改良、引进种公畜制定了优惠政策,凡引进购买纯种种公羊,每只乡财政补贴1000元,引进一头种公牛补贴1000元,引进高代杂交肉用种公羊,每只补贴300元,从而增强了养殖户对通过品种改良增收致富的信心。

(五)进一步加大饲草饲料基地开发利用和养殖小区建设力度。

大泉村获得4000亩饲草饲料基地整理项目,五疙瘩获得20000亩退耕还草项目,已开发利用2000亩,西台子喷灌草场更新补种3500亩。今年全乡计化种植饲草料面积1.1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7015亩,保留和新种苜蓿1250亩,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投入2万元维修了西台子喷灌草场灌溉设施,工程预计7月中旬完工,此工程将解决西台子130户牧民的牲畜饮水和500亩饲草料的灌溉问题。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确定xxx村西台子为早冬羔和奶牛专业村,大泉村为奶牛养殖小区和牛羊养殖专业村,五疙瘩定为牲畜舍饲圈养示范点,xxx河和东沟为养殖绒山羊小区。全乡早冬羔达1.1万头只,优质品种奶牛130头,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暖圈、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为实施新型模式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部分村干部和农户对发展畜牧业信心不足,没有真正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对待。

(二)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低,管理比较粗放。

(三)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防疫员队伍需要壮大,技术和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四)养殖贷款申请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二

一年以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畜牧局的具体指导下,皮窝乡畜牧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促进群众增产增收为目标,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回顾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立足“五个到位”,认真做好畜禽防疫工作。一是思想认识到位。由于我乡地处“官大”公路沿线,极易引发动物疫情输入,同时为消除个别村社干部的侥幸心理和部分群众“防与不防一个样,防多防少一个样”的认识误区,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由全体乡干部和村社干部参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二是人员培训到位。为进一步提高防疫员的技术水平,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以会代训”形式,重点就生猪防疫及牛羊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防疫和消毒灭源作了详细讲解,使村级防疫员进一步掌握了动物防疫技术操作规程。三是任务落实到位。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动物防疫目标任务,努力提高防疫密度,力求应防尽防,各乡村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和“张贴标语”等形式,明确了各村社的防疫目标任务。四是责任界定到位。我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燕任组长,乡长陈天贵、党委副书记侯君臣任副组长的皮窝乡动物防疫领导小组;按照“五统一、五不漏、五到位”的要求,同时各村落实了“四包”(驻村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防疫员包操作)和“四定”(对村社干部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制。五是疫病防治到位。我乡全年完成猪瘟免疫4600头份、牛出败550头份、鸡新城疫免疫36000羽份、牲畜口蹄疫免疫36000毫升、禽流感免疫60000羽份,猪蓝耳病15000毫升,全年目标任务完成100%。

(二)防狂工作。我乡高度重视防狂工作,今年来,共防疫犬只500只,灭犬45只,全乡犬只接种达100%。

(三)坚持依法办事,认真做好动物检疫工作。我乡全年产地检疫160头,并100%完成全年检疫调节费上缴任务,使“放心肉”的惠民工程得到全面落实。全乡全年清静无疫。

按照“突出发展生猪,大力发展山羊,积极发展黄牛,全面发展家禽”的思维定势,狠抓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实现了畜牧业稳定增长。一是生猪持续发展。培育养猪大户(50头以上)5户。二是山羊稳定发展。培育养羊大户(100只以上)2户,(50只以上)4户。三是黄牛稳步发展。培育养牛大户(年出售量10头以上)2户。四是家禽迅速发展。培育养鸡大户(2000只以上)1户。全乡家禽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能。今年来,我乡注重对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深化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工作。与其他驻村干部一道,认真做好乡党委、政府安排的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做到了工作与学心、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兼顾。

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市畜牧局的指导下,我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实绩,但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里,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市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紧急会议精神,扬长避短,查漏补缺,扎实工作,使全乡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三

葫芦岛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依然存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资金短缺等不可忽视的问题,阻碍畜牧业的加快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给予解决。为此,特作出如下决议:

一、真正把畜牧业摆在重要位置,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畜牧业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加快建设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要把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新机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做好组织保障、政策扶持、技术推广、质量监督、信息服务等工作,实现由侧重管理向监管服务并重转变,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部门服务、龙头牵动、合作发展”的畜牧产业发展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引导畜牧业转型升级,由追求数量和依赖资源消耗向数量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转变;由散养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由分户经营向联合合作经营转变。特别要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深入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实现种养业循环共生共赢,使畜牧业实现生态化生产。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畜牧业。市政府要结合我市“十三五”规划,不断完善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突出葫芦岛自身特色,明确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资源、环境、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现有“一县一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现有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瘦肉型商品猪、肉牛肉羊、奶牛、蛋鸡、肉鸡等畜产品,在建昌、南票建设一批现代标准生态养殖场。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要大力发展鹿、貂等毛皮动物养殖业,构建“养殖——毛皮加工——服装制造”产业链。要坚持走适度规模发展之路,提高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按照自愿原则,组建各类协会,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创建葫芦岛品牌。龙头企业是牵动畜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紧紧围绕畜牧主导品种,加速建设一批经营规模大、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要既抓龙头企业的存量发展,又要抓增量发展。在扶持现有企业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引进国内外大型畜牧企业在我市落户。通过跟踪服务等有力举措,让这些企业开花结果,不断壮大,打造成为畜牧生产的'典范龙头。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领畜禽生产呈集群化发展,强化企业“抱团”效应,形成规模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要树立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引导养殖加工企业增强品牌和质量意识,健全标准化管理、质量信用体系,开发高终端产品。筛选一批生产势头好、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重点培育,积极帮助申报国家和省知名品牌。支持养殖合作组织申请注册商标,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把葫芦岛品牌做大做响,提高全市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打破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是发展畜牧业的当务之急。在积极争取中央、省扶持资金的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引进域内外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推进养殖户联保贷款、养殖区房屋和畜禽抵押贷款、龙头企业担保贷款、养殖户互助融资、政府贴息贷款等有效融资机制。创新畜牧业贷款担保方式。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市级畜牧业投资担保公司,由市财政出资,并吸纳社会资金,为我市畜牧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解决畜牧企业贷款难问题。

五、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积极探索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市县乡监管体系。重点关注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三个关键问题。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同时,要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在畜禽养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畜产品屠宰加工等环节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严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坚持不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出售、贩卖病死畜禽以及制售假劣兽药等违法行为。持续推进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合养殖区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畜禽养殖业户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导和服务,逐步压减散养比例,搞好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畜牧循环经济。通过扎实有效的质量监管,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四

及其产品的绿色环保生态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绿色生态环保程度低,饲养畜禽鱼的绿色环保生态食物链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畜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只要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畜牧渔业的发展就会更加科学、更加平稳和谐和可持续性,并促使其沿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向前发展。

建造立体、生态种养场,实施人畜分离的养殖新模式。

我国目前农村大多数人畜同村的饲养格局已不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人员居住区和畜禽养殖区没有彻底分离,往往容易造成污染,污染就必定对环境造成破坏。畜禽排泄物造成的污染在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因此,人畜必须分离,人员居住区至少要在3公里以外,这也是彻底治理养殖业污染的科学要求。

实行人畜分离的畜禽饲养发展的新模式,虽然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但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行政手段,二是科学养殖的引导。行政手段是政府通过政策,设计、限制和禁止的强制措施来达到人畜分离的目的。目前就我国的国情来说,行政措施强制执行的空间不大,这是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总体素质还不高,而科学养殖的引导就会产生榜样的力量。但是我们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国家必须强调要求有人畜分离的内容和标准,否则就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划定畜禽养殖管理区,也就是另外为畜禽建造新型、科学、实用的立体生态种养场。这种新型种养场的最大特点:一是突出一个种字,在场内大量种植畜禽需要的牧草和蔬菜,作为畜禽鱼的青饲料或部分饲料,除了草食动物以外,其他动物的食用饲料、青饲料都要占到40%甚至50%以上,改变过去以精饲料为主的饲养格局。二是在种养场内设计建造有畜禽排泄物的治污系统,畜禽的排泄物,必须首先经过治污系统才能够再利用,全方位利用循环经济原理经营种养场。绿色环保、立体生态是它最大的特色。在种养场内可以分区,实行既独立又统一的养殖管理模式。种养场形式可大可小,可以是几十亩、几百亩乃至上千亩或几千亩不等,充分展示种养的绿色环保、立体生态格局。种养场的选择、设计和布局,要完全尊重它的地理环境位置和可利用价值。在种养场内饲养畜禽鱼应尽量与大自然和谐结合。如果园与养鸡相结合,池塘与养鱼、养鸭、养鹅相结合,牧草山地与养牛、养羊或其他草食动物相结合。无论何种养殖,都要突出一个“种”字,以种养畜、以种养禽、以种养鱼。

打造绿色环保生态的畜禽食物链。

要提高我国畜禽及其产品的绿色环保生态品质、市场和国际竞争力,不但要建造立体生态种养场,还必须要为畜禽鱼打造一条绿色环保生态食物链,保证畜禽鱼能够吃上绿色环保的新鲜饲料。因此,畜禽鱼饲料应走一条以精饲料和青饲料相结合的道路,并以精饲料和青饲料作为养殖畜禽的主要日粮,着力推进畜禽及其产品的绿色环保生态品质的发展。

淘汰“粪便饲料”有人提倡使用“鸡粪饲料”。即将鸡粪简单处理后,往畜禽饲料中掺入20%左右作为畜禽的日粮,想以此来节约饲料和降低饲养成本。笔者认为这是极不可取的做法。“鸡粪饲料”中所含的毒素和废弃物,一旦进入畜禽的消化系统,在肠胃液体的润化溶解下就变成了一种污染物,这种污染物被吸收后就等于整个机体受到了污染,尽管其量微乎其微,但日积月累、长期使用下去其后果就严重了。

慎重使用动物下脚料应该说畜禽动物产品的下脚料比起“鸡粪饲料”好得多,但处理不当同样惹“祸”。据西方有关媒体报道,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发生的疯牛病正是吃了同类没有经过严格处理的下脚料而发生的。因此,笔者建议,动物的下脚料不能直接用作饲料,应将这些下脚料经严格的高温消毒、粉碎后才能进入畜禽的食物链;而且应当分类,交叉使用。如猪的下脚料进入牛羊禽的食物链;牛羊的下脚料进入猪禽兔等动物的食物链。

严禁向畜禽食物链乱投放药物。在饲养畜禽当中,除了治病和驱虫时需要投放药物外,在平时畜禽健康的饲养中无须投放药物,如果乱投放药物,反而使畜禽对药物在机体内所引起的副作用产生应激消耗,不利于畜禽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经常在饲养中投放药物,反而使“零疾病”的畜禽机体受到污染,药物还会在畜禽体内形成残留物和产生抗药性,致使畜禽及其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即使在治病时需要投放药物的话,也应将病畜(禽)另外隔离,才能实施药物投放,一旦疾病治愈,立即停止投药。

建立确保环境。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五

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提质增速的关键时期,畜牧业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市各级畜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努力推动我市向现代畜牧经济强市迈进。

一、指导思想。

全市现代畜牧业经济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突出一个中心(现代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抓好两个重点工程(动物安全保护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生猪产业、家禽产业、草食牲畜产业),提高四种能力(现代畜牧生产能力、畜产品加工能力、产业化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指导思想,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强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搞好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应用、加强项目争取和管理工作,切实推进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实现畜牧业产值125亿元,增长7%;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为农民人均现金增收100元以上。

12345。

(三)发展规模养殖户达0户,规模养殖出栏比重达50%以上。新发展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36个。

(五)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率达到100%;对规模养殖场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达到70%。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以项目及招商引资为重点,夯实灾后畜牧业振兴发展基础。抓好灾后畜牧业恢复重建建设项目实施的扫尾工作,按期完成重建恢复任务。并随着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基本完成,努力完善畜牧业发展振兴阶段的规划,继续在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种畜禽场建设、规模场和小区建设、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等项目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补助政策,如母猪补助政策、养猪大县补助政策、养殖小区补助政策、防疫疫苗补助政策等,夯实我市灾后畜牧业生产振兴发展基础,推进全市畜牧业发展上新台阶。

12345。

(三)以继续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要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一是抓好中央扶持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二是大力开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总结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模式,推动全市养殖方式再上新水平。各县(市、区)要积极引导转变畜禽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一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抓好农业部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要高度重视,在去年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申报今年农业部示范场的基础工作。二要按照省局要求抓好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三要利用市场机遇和国家扶持政策项目,调动农民参与现代畜禽养殖的积极性,发展畜禽健康养殖小区或生态养殖家园。

12345。

(五)以狠抓畜禽良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各县(市、区)要以各类良种繁育企业为龙头,加大核心群种畜禽的生产能力。要加强畜禽品种改良站(点)建设,大力引进良种。选择适应我市特点的优良品种,采用成熟、配套的良种繁育技术对畜禽进行改良。计划全市引进纯外种猪250头,推广外二杂母猪1万头;推广优质肉牛杂交配种3万窝。

(六)以加强畜牧执法监管为重点,促进畜产品安全生产。

12345。

(七)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好人力资源保障。要联系部门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推动畜牧业科学发展。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牢记宗旨,强化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切实开展对全市畜牧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一是进一步做好畜牧兽医业务技术的培训工作,分不同层面对乡镇站站长、兽医检疫执法人员以及村防疫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对动物疫病的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设一支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队伍。二是进一步深化以政风行风建设和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的队伍行风建设,促进党员和干部职工以优良的作风不断改进畜牧系统管理、服务工作方式,增强工作实效,努力推进全市现代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

12345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六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关键。

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表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虽然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但含义十分深刻。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经济建设发表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发表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从“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头,经历了一个实践深化、认识提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后,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困扰我们多年的短缺局面已不复存在,社会商品实现了供求平衡或略有富余。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总量平衡。要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防止通货膨胀,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二是结构优化。要促进需求结构趋于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三是资源节约。要狠抓节能降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生态良好。要控制并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和治理城乡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和建设。五是民生改善。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基础上,要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单纯追求快速增长,忽视质量、效益、结构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攀比高速度,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结果欲速不达。因此,只有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的快速增长。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力促进以下“三个转变”: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近年来,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2006年居民消费率降到36%,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新增加收入的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导致生产增长快,消费增长慢,扩大投资容易,扩大消费难的局面。发展下去,生产与消费不平衡,经济将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近些年来,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的发展不仅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而且还是为制造业提供原料的需要,同时也是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改变,要进一步巩固并加强。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三要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四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努力提高产业体系化程度上,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

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增长成本高、代价大,效率相对较低。经济进一步增长与资源、能源稀缺的矛盾加剧,与环境承受能力的矛盾加剧,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因此,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等物资消耗少的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关键和必要的一个方面,要做到既节能减排又不妨碍经济增长,需要多方面创造条件。()三要强调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和统筹协调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四要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之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五要强化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六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在资本、技术、劳动、信息、管理等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保障。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具体来说,今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四大任务,第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坚持两个“平等”,既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同时赋予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和经济的平等地位。第二是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长期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没有全部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损害成本,助长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第三是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第四是要完善我们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快“走出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体制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七

全年来,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疫病防治工作极为重要,我乡对疫病防治的认识有了极大地提高,加强了乡、村兽医工作人员的管理,确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主要是:

一是突出重点病种,抓好高致病禽流感,猪、牛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狂犬病、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全乡全年猪瘟脾淋苗注8000头,猪口蹄疫注射8000头,牛口蹄疫1700头,鸡新城疫滴鼻16000余羽,蓝耳病注射8000头。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防制疫情。在各村公路沿线抓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对全乡7个村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动物进行造册登记、建档,消毒,特别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兽医跟班作业,亲自防疫注射。兽医亲自进行登记造册,具体负责防疫注射工作,社长监督,坚持“五统一”,做到“五不漏”,确保“五到位”,扎扎实实开展好防疫注射工作。

四是加大对疫情监测力度。站长亲自负责,重点对辖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大户、小区、肉市的监管,消除疫情隐患。使监测与免疫工作相结合,做到准确监测、及时上报、及时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八

今年我团的畜牧业生产,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师党委会议精神,按照近抓羊、远抓牛,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的要求,全力实施无畜户连队建设,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坚持走规模化饲养、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之路,使畜牧业步入快车道,全团牧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职工养畜热情高涨,牲畜总量稳步增长,科学养畜水平不断提高。

1、牲畜存栏:全团牲畜存栏65081头(只),完成师计划的100%,母畜存栏42711头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其中羊存栏63396只,比年初增加13880只;牛存栏742头;猪存栏911头。

2、仔畜繁育:全团共繁育各类牲畜36388头(只),成活35670头(只),成活率98%,繁育率113%。其中羊繁殖31156胎,产羔36041只,成活35326只,成活率98%,繁育率113%;牛繁殖184头,成活184头,成活率100%,繁育率47%;猪繁殖胎数17胎,繁殖162头,成活159头,成活率98%,繁育率935%。

3、成畜死亡:全团各类成畜死亡83头(只),死亡率0.1%。其中羊死亡83只,死亡率0.1%。

4、畜产品完成情况:截止目前,肉类总产1114吨,完成师计划的101%,其中猪肉239吨,牛肉115吨,羊肉721吨,杂肉39吨;羊毛完成130吨,完成师计划的108%;牛奶270吨,完成师计划的104%;禽蛋180吨,完成师计划的106%。

5、饲草收集及加工工作:截止目前,全团累计进行饲草收集2.68万吨,完成师计划的116%,粉碎11500吨,完成师计划的115%,三贮一化7600吨,饲料贮备5300吨,完成师计划的106%。

6、畜牧业重点工作及技术推广。一年两产母羊试验5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当年羔配种完成250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绵羊人工授精600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双羔素注射1000只,完成师计划的100%;全年舍饲羊群2群,每群150只;草原鸡饲养12000只,其中大户3户;塑料暖棚完成18166平方米,完成师计划的519%;苜蓿种植完成53874亩;应用混合饲料1200吨;肉牛改良381头,其中牛细管冷配381头,完成师计划的100%。

7、截止目前各类畜禽防、检、驱、治任务完成总计694512头、只、口、匹、条(次),其中防疫301353头次,检疫7356头只/次,其中布检6710头/次,结核检疫646头/次,生猪屠宰检疫968头,活畜流通检疫14533头次,羊驱绦93620只,犬驱绦2585条(只),猪驱虫1237口。

8、牧业贷款发放情况:贷款金额为146.71万元,贷款户240户,第一次贷款户数147户,第二次贷款户数83户,购买羊只5370只,落实师扶持贫困职工贷款86万元,86户已全部发放。

9、全团十个农牧连队从一连到十连基本实现“家家户户见牛羊”。目前,全团牲畜存栏6.5万头只,全团具有养畜能力的户数有845户,养畜户835户,全团养畜户占具有养畜能力户的98.8%,饲养20只羊以上户数有785户,全团饲养20只羊以上户占养畜户的92.9%。

1、加强牧业管理。

围绕一个目标(存栏8万只细毛羊)、抓好两项工程(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建好两个万只小区(农科站、种畜站)、实现三个突破(饲养方式上、良种推广上、产品流通销售上)、搞好五项服务(技术推广、品种改良、产品流通、疫病防治、信息引导),做好今年的畜牧业各项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党委会议精神,团场制定了畜牧业发展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成立了发展畜牧业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畜牧业的管理,并出台了《20xx年畜牧业工作安排》、《20xx团绵羊品种改良实施办法》、《20xx团畜牧兽医考核办法》及《20xx年畜牧业考核实施方案》。

2、“家家有畜示范连”开展情况。

全团共有10个农牧连队,在六个单位实现“家家有畜示范连”的基础上,今年%连、%连、%连、%连四个连队达标,同时抓好连队的台帐和牲畜建档立卡工作。继续实施“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充分利用好师600万资金贴息扶持600户有生产能力的贫困职工发展庭院养殖业的政策,抓好团50万元支持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的资金使用,确保了今年一连、二连、九连、十连四个连队按时达标。在饲养方式上,要坚持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大力推行工厂化养殖和畜牧业十大主体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行小区养殖加快牧业发展,两个万只小区(农科站、种畜站)已初见规模。

目前,全团牲畜存栏6.5万头只,全团具有养畜能力的户数有845户,养畜户835户,全团养畜户占具有养畜能力户的98.8%,饲养20只羊以上户数有785户,全团饲养20只羊以上户占养畜户的92.9%。

3、全面优化畜种结构,从品质上突破。

经过近几年的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广大职工对经济适用、见效快的塑料大棚、双羔素应用、秸秆“三贮一化”等技术已完全接受,并能自觉的加以应用。一六八团党委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坚持“农牧并举,优化畜种结构,全面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成果转化,以科技输入为手段,使科技强牧成为带动团场畜牧业发展的催化剂,同时把品种改良作为提高牲畜品质,增加职工收入的关键措施。团场以细毛羊改良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全力实施种畜工程,推广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增加配种站(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同时建立优质细羊毛生产基地(生产七连和生产八连)的契机,做大做强细毛的平台,加快团场细毛的发展进程,通过良种引进、扩繁、推广,提高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资源的利用率,使牲畜繁育率、出栏率、羊毛品质得到提高。为促进我团养羊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品质,现根据团场安排,在去年成功推行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团范围内开展绵羊人工授精工作,为做好绵羊人工授精工作,团场在去年绵羊人工授精工作的基础上,抽调10名技术人员组建了绵羊人工授精服务站,常年开展此项工作,发展效益畜牧业,确保团场养羊业健康发展。引进细毛羊种公羊65只,进行品种改良,大力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xx年开展绵羊人工授精总数6000只,主要是以优质细毛羊(新疆军垦型)中国美利奴及肉毛兼用道赛特和罗姆尼西尔斯,目的是提高羊毛品质和繁育率;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在全团组织细毛生产母羊,连队养殖户将断奶生产母羊交给畜牧工作站进行“托管”,畜牧工作站负责饲养、抓膘、预防、配种等系列全程服务,以解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保证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确保羊只繁育率达到120%。同时在团种畜站养殖小区发展全年舍饲工厂化养殖,试验群2群,每群150只羊,年初有方案,年底有总结和效益报告并已上报师畜牧局。

4、人工草地建设。

全团所有苜蓿地主要品种是紫花苜蓿,共有苜蓿地面积5.38万亩,其中水浇苜蓿地1.75万亩。第一茬苜蓿地5.38万亩,水浇地平均单产370公斤(干草),旱地平均单产160公斤(干草),总产12180吨;第二茬苜蓿水浇地全部实现收割二茬,旱地可根据雨水情况,部分可实现二茬,可浇二水,平均单产170公斤、总产4000吨;第三茬苜蓿地1000万亩、可浇三水,预计平均单产100公斤、总产100吨,十个生产连队均有100亩攻关田,干草单产平均800公斤以上,苜蓿地的划分办法和承包形式是固定到户。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疫病防治服务是发展畜牧业的前提。

疫病防治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发展现代畜牧业,只有建立完善的防制体系,才能降低疫病危害,确保畜牧业产品安全和质量。根据《农%师动物防疫管理办法》,20xx年我团又出台了《20xx团动物防疫管理办法》和《兽医考核办法》,我团自1998年开始推行动物防疫费用统筹办法,同时收取单位管理(使用)费,畜牧兽医服务费,这对保证团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收费体制的诸多矛盾也体现出来,尤其是目前全团牲畜已达6万余只,防疫、检疫、重大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等工作推行的难度逐渐加大,必须确保团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健全和稳定。为此,我团将动物防疫费用、草场管理(使用)费、畜牧兽医技术服务费用“三费合一”统一征收。应用写作参考征收费用内容:三费指动物防疫费(6元/头只),草场使用费用(1.2元/头只),畜牧兽医服务费用单位平均3000元。根据单位的牲畜数量、草场面积、土地面积加权测算,进行平衡;山区10000只以上牲畜的单位,按6.5元标准参照征收,5000只以上按7.5元参照征收;农牧连队5000只以下的按8.5元参照征收,3000只以下的按参照10元标准征收;团直单位按全团平均数交纳。各单位按团财务计划下达收费指标,于年初一次性上缴团财务科。兽医人员12人,平均收入11500元。

6、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流通工作。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做好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是引导农户小群饲养与大市场接轨的桥梁。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健全以畜牧公司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五项服务(技术推广、品种改良、产品销售、疫病防治和信息引导),确保我团的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团场做好扶贫贷款资金购畜工作,目前已发放贷款资金102万元,有144户职工购羊3025只,畜牧公司充分利用扶贫贷款资金30万元,为职工群众做好服务,为连队职工购畜1240只和3头荷斯坦牛。

(一)虽然今年各连队都加大了对畜牧业的领导,但仍然存在管理比较薄弱,具体措施落实不够扎实,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对工作的统筹安排,年初生产计划连队分解到户不够详实,部分连队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还有差距,双羔素应用等技术推广项目落实不到位,示范连建设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畜牧业建档立卡工作也存在填写不规范现象,如饲草贮备、粉碎等项没有填写清楚。

按照师党委xx届xx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求,20xx团“十一五”计划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始终坚持近期以养羊为主,中远期以养牛为主,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的总体思路。实现优质细毛羊存栏8万头只,递增200%,主要畜产品产量总产1105吨,羊毛总产320吨,计划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亿元。

(一)在加大引导力度上求突破。

(二)在实现科技兴牧上求突破。一是要提高从事畜牧业生产职工的整体素质。二是要与科研机构、院校联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使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得到应用和推广,形成规模。三是要建立健全科技体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形式,建立和完善团、连、户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增强科技服务功能。

(三)在增强市场功能上求突破。一是要依托小城镇,有计划地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二是转变团场职能,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具体怎么调,发展什么要由职工自己决定,不能搞“官逼民富”,不能搞一个模式。三是要鼓励职工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培养经纪人和营销组织,让职工产得出、销得掉。

(四)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求突破。一是要加强对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领导,进一步完善领导责任制,加强督查、指导,做好协调和宏观调控等工作。二是要改变工作方式,鼓励党员干部、科技人员走出机关扎根基层创办科技服务基地。三是要为职工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

(五)以畜牧业“种子工程”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

继续继续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建设,把畜禽品种改良、提高个体生产性能、畜牧业提质提效作为科技兴牧的主攻方向。建立自己的种羊基地(以德国美利奴肉毛兼用羊为主要发展品种),培育细毛羊、肉毛兼用羊核心群,实现种畜生产专业化,逐步形成团、连、户良种繁育推广网络。新建综合配种站2座,流动配种站8个,并有计划开展良种肉羊杂交繁育。具体要确定重点生产区域,在生产%连、%连、%连、%连、%连的细羊毛集中产区,大力发展优质细毛羊,扩大优质细毛羊群体,形成羊毛批量生产,20xx年组群人工授精每个单位1500只,分配细毛种公羊每个单位6只。%%连以发展肉毛兼用羊为主,20xx年参加人工授精每个单位1000只,分配种公羊每个单位5只。

(六)积极实施畜牧业牧草种子工程,进一步完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实现牧草的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全团新播苜蓿实行统一供种,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牧草尤其是苜蓿质量低下的问题。

(七)积极开拓畜产品市场,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要采取引进、挂靠等多种形式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好绿晨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团设立基地的优势,带动团场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职工经济人队伍和各种中介组织,促进养殖户分工分业,使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真正解决职工目前出现的销售问题。

(八)继续实施“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是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抓好团50万元支持家家户户见牛羊”和家家有畜示范连“工程的资金使用。鼓励职工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实现“六畜兴旺”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充分依托我们的资源优势,引导职工发展以草原鸡为主的家禽生产。

(九)全面加强兽医卫生工作,提高动物防疫水平,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的安全卫生。

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点强化强制免疫制度和主要疫病监测制度,切实落实防疫工作行政、技术双轨目标责任制和疫病分级管理办法,加大防疫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把好检疫质量关,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深入推进"放心肉"工程的实施。加强基层兽医卫生工作,制定严密的工作制度和责任目标,强化执法主体地位。在重大疫病防治上,坚持执行“五强制”、“两强化”,确保疫苗注射密度和质量。全面推行动物免疫标识挂牌工作,走依法制疫、依法灭病之路,为畜牧业发展发挥保驾护航。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饲养方式、健康安全、标准化规模化、市场。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

正文:

析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他指出在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饲养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式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

3.畜产品质量问题的突出。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

5.疫病防止困难。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小型规模化农户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法上马,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1.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同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在我国现行的政策。

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它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它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规模。不贪大求洋,不大兴土木,不大量举债。由于是种养结合,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农户有了支配权,有了选择权,有了组合权。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2.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形式紧密相关。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需要采。

取企业化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农户家庭经营与企业化经营相比较,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沟通协调成本低、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省等优势。农户家庭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强。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层次简单,责权利集中统一。不需要庞大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众多的管理人员。适合农民的管理素质和驾驭能力。

3.家庭经营门槛低,关卡少。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政策相配套。农户。

内部与农户之间,靠亲缘关系进行沟通协调,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技艺,技术培训成本也最低。我国农村“家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但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基础却十分薄弱。如果采取企业化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在农村中往往会形同虚设,最后会跑调走样,被家族化、家长制、亲戚网所取代或发生变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郊区畜牧业和农业专业户的发展对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城市畜产品供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2o世纪8o年代初,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畜禽饲养专业户,把畜禽饲养从家庭副业转为专业饲养。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目前,在农区建设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已经成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然趋势。

结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都归根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业土地的流转,势必造成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与劳动力的城市化,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短短三十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可以说是真正的日新月异,中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中国的额畜牧业更应该积极顺应神色会发展趋势,利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突破行业养殖发展瓶颈,整合价值链,合理分配资源,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借以发展自身,真正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4.张存根著《畜牧业经济与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5.北农学院主编《畜牧业机械化》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

6.水生,张志华主编《畜牧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

200*年7月2日―24日,由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四川省草业科技培训中心,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勘察设计所,内蒙古草原资源监测管理站,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牧厅外资办,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新疆区畜牧厅,湖南省保靖,古丈,永顺县畜牧局,湖北省宣恩,咸丰县畜牧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24人学习考察团,参加了在加拿大举办的第二期牧草研习班。学习期间,在加拿大国际谷物学院听取了加拿大牧草业,牧草种子生产,干草及青贮饲料生产,草食家畜饲养,加拿大农业技术推广,农场经营管理,农业气象等19个专题讲座;在加拿农业及农业食品部平原农场复兴管理局,斯威夫特卡伦特农业研究中心,莱斯布里奇农业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参观学习;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农场,肉牛育肥和奶牛养殖场,农机制造和干草加工出口企业。这次牧草培训,使我们对加拿大的草业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草食家畜养殖以及农场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加拿大的牧草业。

加拿大地广人稀,国土面积1030万公顷,人口只有3000万,从事农业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2%。加拿大有2635。4万公顷人工播种草场和天然草场用于放牧,其中天然牧场1561万公顷,人工牧场440万公顷,生产干草和青贮饲料621万公顷,用于种子生产18。3万公顷。从产值来看,加拿大牧草种子约1亿加元,脱水牧草1。25亿加元,出口干草8000万加元,农场用干草/牧草25亿加元。加拿大94%的草地属于私人所有,由牧户单独所有或共同所有,可以自主经营和管理。国有草地由国家出租给牧民经营,经营时间为33年。

牧草种子生产。

牧草种子是加拿大牧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生产中以紫花苜蓿为主,其制种授粉采用生物授粉方式,即在种子田里饲养切叶蜂,依靠切叶蜂授粉,提高了授粉效率。另外,红三叶和杂三叶也是主要的收获种子的豆科作物。草地早熟禾,匍匐紫羊茅,高羊茅是主要的草坪草种。

加拿大牧草种子可以进行认证生产或简单的普通种子生产(没有特定的品种名),认证生产一定要通过严格的政府检验标准。牧草种子的认证,分级和检验已经形成一整套机制。一个牧草品种在加拿大注册前,必须进行试验以确定耐寒性,产草量和抗病性等品种性状。系谱种子的生产和认定要经过法定机构的质检员进行种子检验。出口用种子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并由认定的机构负责检测。作物认证由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和加拿大种子生产者协会(csga)合作进行。对全国种子生产者,加工商实施第三方检验审定。csga是加拿大多种农作物唯一的种子系谱认证机构。某些高质量的种子采用特殊的质量保障和身份识别体系。

牧草及饲料作物种类及混播组合。

加拿大人工草场种植了多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种类因地而异。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包括猫尾草(也称梯牧草)(timothy),无芒雀麦(smoothbrome),草地雀麦(meadowbrome),沙生冰草(crestedwheatgrass),苇状羊茅(tallfescue),鸭茅(orchardgrass),俄罗斯野麦(russianwildrye),燕麦(oats),秋黑麦(fullrye),青贮玉米(silagegrass),大麦(barley);豆科牧草品种主要有紫花苜蓿(alfalfa),红三叶(redclover),红豆草(sainfoin),百脉根(crowfoot),鹰嘴紫云英(cicermilkveth)。

加拿大的牧草混播技术很发达,为了实现高产和提高草食家畜对草地的利用效率,在人工草地建设中常常采用牧草混播(mixture),已开发出一些用于牧草混播的技术软件,大大方便了农民和销售牧草种子的公司。常见的混播组合有:紫花苜蓿+梯牧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沙生冰草;紫花苜蓿+鸭茅。

干草生产。

在加拿大,苜蓿用于生产脱水苜蓿草块和草颗粒,猫尾草用于制作干草捆。加拿大以压缩猫尾草为基础的干草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行业,猫尾草干草主要分为一般干草和高糖分干草。大部分加拿大压缩干草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太平洋周边国家。干草生产中,苜蓿和沙生冰草,苜蓿与梯牧草和无芒雀麦混播的方式较多。目前,分级标准主要依靠买主的目测,也可以用机器设备检测。压缩牧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外观特性,颜色和水分含量是主要指标。干草分级标准已由加拿大干草协会和几个大型干草生产企业共同制定。干草生产中的收割,凉晒,打捆(压缩打捆),包装,搬运,储藏各个环节实行了机械化,技术含量很高。

青贮饲料生产。

加拿大为了满足奶牛和肉牛等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对牧草及饲料作物的青贮技术作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青贮用的牧草及饲料作物主要有大麦,秋黑麦,猫尾草,苜蓿与沙生冰草混播,在加拿大东部积温较高的地区有青贮玉米,草等;青贮的形式有:直立型青贮塔,槽式,壕式,袋贮,堆贮等。青贮时牧草的水分在55%—60%左右。

草地保护和管理。

加拿大非常重视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一是重视草地健康评估。萨斯卡彻温省委托萨斯卡彻温大学用了十年时间制定了草地健康评价体系(grasslandhealthyevaluationsystem),这种方法不需要实验室,简单易操作,在放牧草场生产实际中应用非常方便;二是实施围栏放牧核定载畜量。加拿大90%以上的草场都有围栏,也有采用电围栏,实行划区轮牧。为了防止过牧退化,保持牧草的再生能力,许多省根据不同的情况规定了控制载畜量的标准,还规定天然草场放牧强度不得超过产草量的50—60%,人工草场放牧强度不得超过产草量的80%。如果载畜量和放牧强度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国家有权进行干预,收回租给私人的草场。

家庭农场为加拿大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经营形式,草食家畜数以百万计,共有牛(包括育肥牛)1550多万头,其中,肉牛580万头,奶牛159万头。加拿大还有1200多万只绵羊和山羊,近100万的其他家畜(马,野牛,鹿等)。其中,奶牛和肉牛养殖业最为发达。目前农场总数约为25。4万个,平均规模在300公顷左右。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总数的10%。机械化程度高,其中大功率的农业机械占很大比重。各种大型和高功率的农机具互相配套,许多田间作业可以一次完成,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就全国平均来看,目前大致是每个农业劳动力配备有两台拖拉机,负责120公顷耕地。

奶牛养殖业。

加拿大拥有159万头母牛和后备母牛,畜群的平均大小为62头,奶牛农场为21911家,81%的农场分布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西部省和大西洋沿岸省份分别拥有14%和5%的农场。牛奶年销售量为73。1亿升。

加拿大在奶牛生产中采取了配额制度,避免了恶性竞争,从而保证了牛奶的质量。同时,非常重视科学的饲养管理,给奶牛提供高品质的干草和青贮饲料是保证奶牛健康和高产的关键技术。青贮饲料是奶牛生产的主要饲料。

肉牛养殖业。

加拿大拥有肉牛580多万头。肉牛快速育肥技术十分先进,每个育肥场规模几千头到1万多头不等,一般用于育肥的牛有12月龄的小牛和架子牛,架子牛的重量在500公斤左右,育肥120—150天后出栏。育肥期间平均每天每头牛增重1—2公斤。育肥场的牛分为两类,一类是育肥场自己购买的牛,另一类是寄养牛。育肥的关键技术也是给育肥牛提供高品质的全价饲料。全价饲料中包括了高质量青贮饲料和精料,一般青贮饲料由青贮玉米或大麦制作,精料的比例由开始的10%增加到最后的84%。整个育肥过程全电脑控制。肉牛育肥出栏后一般通过拍卖公司进行竟价拍卖。在西部省份中一般70—8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个牲畜拍卖公司。还有一部分牛出口到美国等其他国家。

3值得借鉴的几点做法。

在加拿大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牧业产值的比重占50%以上,其中又以草食家畜的畜产品产值居主要地位。加拿大政府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对小农户发展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如灌溉系统的兴建,围栏建设等,由国家给予投资;在技术指导,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无偿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到位,为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度重视牧草产业。

加拿大把牧草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作物来对待。在草业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牧草育种,种子生产,人工草地建植,优质草产品(干草和青贮饲料)生产及草产品市场开发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形成了体系健全的产业化格局。例如,加拿大用于农业的耕地6700万公顷,有2700万公顷用于牧草生产,占作物用地的50%左右,88%分布在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阿尔伯塔,萨斯卡彻温和马尼托巴等省,84%的肉牛也集中在这一地区。有大量牧草种子,苜蓿和猫尾草的加工产品出口,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加拿大十分重视草地畜牧业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从事科研工作和技术推广。加拿大有分布广泛的农业科技研究网,每个研究所均设有牧草(草地)研究室,并在草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研究课题大都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科研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方向考虑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兼顾了国家的长期利益。如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根据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成果由政府免费提供给农牧民推广使用。大学除为附近农牧场服务外,还同一些公司签订合同,承担一定的科研课题,经费由公司提供,成果交公司利用。由于研究工作的大笔投入,保障了草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极大地提高了草地生产力和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

加拿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十分健全,全国有40个隶属于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的技术推广站(中心)。这些技术推广站由不同专业的4—5个技术专家领衔,采取现场指导,接受技术咨询,开展培训,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为农民服务。这些机构由国家提供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不从事经营活动,一般为无偿服务。非常公正地为农民推荐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和一些农业生产资料,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重视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在天然草原恢复草种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本地生草种。加拿大有关研究中心在原生种的选择和培育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半干旱平原地区研究中心的试验田,研究人员对约15种原生牧草进行评比试验。在阿尔伯塔省的一处沙化草原,利用原生牧草进行改良,植被状况恢复得非常好。在草原上开发矿藏,由开发公司负责恢复草原植被。

对于人工放牧草场,加拿大采取混播耐旱耐寒,返青早,枯黄期短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如冰草可以延长天然草场放牧时间,放牧时间由建设前的3—4个月延长到6个月,从而减轻了冷季饲草短缺的压力。人工打草场和饲料地生产的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可充分满足牲畜冷季补饲之用,达到冷季持续增膘。特别是对退化的天然草场,他们选择当地的优良野生草及其混播组合,进行补播改良,有效地恢复了草原植被。

我们在加拿大期间,所到之处的农牧场和农业科研单位,都把土壤肥料的研究利用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注重使用有机肥,牧场和牲畜粪肥都收集使用到饲草饲料地和农作物地里,使人工草场保持多年持续高产。

实行农业保险制度。

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国内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对农民的投资提供了保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法。

4几点建议。

通过研习和参观我们认识到,牧草业是发展我国草食牲畜饲养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从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规划牧草业的市场,生产和技术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设必要的人工饲草料基地,确保农牧业稳定发展。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建立国家草地资源保护区。

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平原农场复兴管理局的做法,结合国内正在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在严重退化的草场上建立国家草地资源保护示范区。先期由国家投入恢复草地植被,逐步形成国家资助和有限放牧经营的模式,搞好技术示范。这样一来,既恢复了草地植被,防止土壤沙化荒漠化,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加大我国草业科研投入。

我国草业科研设施比较薄弱,为了搞好草业科技支撑,建议国家增加对草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投入。统一规划全国的草业科研布局,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地区建立科研协作网,同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坚持科研面向生产的主导思想,加快适应我国国情的草地应用技术的引进和研发。首先,要充分认识地方草种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增加投入加大选育和推广本地牧草品种力度;第二,尽快研发和推广牧草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放牧和收获存贮等配套技术;第三,加速适合我国国情的牧草机械的开发研制和应用。

开发国际和国内两个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既是日常消费物品和工业生产原料,又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规模化高效益低价格的经营,不断冲击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主动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有来有往,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优势,与国外农产品一搏,以维护国家的食品安全。在操作上可以委托部属的专业服务和培训机构,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加大对国内农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服务,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另外,还要进行全民的营养科学膳食知识的普及,促进国民对动物性农产品的消费,拉动内需,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缓冲能力,保证我国反刍动物饲养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一

今年我区畜牧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畜牧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我区“五大中心”战略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猪鸡、上质量,增牛羊、扩规模,大力发展草食畜,突出发展奶牛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畜禽良种繁育、畜禽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进程,促进畜产品竞争力增强、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xx年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同比去年增长14.85%,畜牧业新增纯收入1256万元,为农民提供总收入达到3.2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516元,同比去年468元增长了10.3%。

预计全区肉类总产量16000吨,同比去年增长4.3%;蛋类总产量12165吨,同比去年上涨了24.5%;奶类总产量10000吨,同比去年增长23.2%。生猪存栏90000头,同比下降3.2%,出栏155000头,同比下降4.4%;鸡存栏120万只,同比下降6.9%,出栏鸡125万只,同比增长0.6%;羊存栏130000只,同比下降4.4%,出栏110000只,同比增长17.5%;牛存栏14000头,同比增长22.8%,其中奶牛存栏5600头,同比增长30.6%。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扭转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被动局面,为畜牧业生产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总体上看,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全面上升,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1、生猪产销两旺,市场价格看好。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仔猪价格的走势与以往不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活猪价格保持在8.5元/千克以上,仔猪价格21.5元/千克,猪肉价格保持在15元/千克以上,其价格已创历史新高。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禽肉产品消费下降,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猪肉价格的上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和仔猪短缺等。目前,农民养一头商品猪可获利250元,效益明显高于往年,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较高。

2、家禽业恢复稳定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区家禽业生产的影响不大,随着禽类产品价格的逐步回升,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鸡蛋价格已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3.5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5.5—6元,淘汰鸡价格从去年的平均每公斤4.5元,上涨到今年的平均每公斤8.5元。

3、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奶牛养殖业继续保持突飞猛进,成为畜牧业生产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目前,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受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目前农户养一头奶牛年盈利在3000元左右。

4、肉牛生产稳中渐升。今年以来,肉牛市场价格同比去年有所上涨,同时随着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在我区的实施,农民养肉牛的积极性很高,去年我区新建的肉牛小区今年开始大量补栏,肉牛存栏达8000余头,同比增长了18%,农民养一头肉牛可获利450元左右。

5、肉羊生产平稳过渡。今年我区实行了禁牧政策,对我区养羊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羊饲养量略有所下降,禁牧政策对养羊业生产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主要是我区积极扶持农民舍饲养羊,引导养羊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依靠科技,提高了养羊业的经济水平,据统计,舍饲养羊农民出售一只羊可获利70元左右。

今年我区畜牧业围绕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势区域布局三大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以防治禽流感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区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发挥疫苗优势,提高防疫效果,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家禽业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我区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治工作得到了阶段性胜利。今年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了禽流感防治力度,禽流感防治是今年我区动物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10万元防治经费,购置了75万头份禽流感疫苗,3.5吨消毒液,150套防护服以及手套、口罩、雨鞋、编织袋等,对我区重点防护区的鸡群全部进行了免役,鸡舍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全面的消毒,确保了我区鸡群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二是加大布病防治力度,根据省市按排,我们对辖区10个乡镇64个疫点村的28500只羊进行布病检疫,检出阳性羊570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扑杀深埋处理,消除了传染源;三是在继续加大对口蹄疫强制免疫的同时,对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进行了强制免疫,免疫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确保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疫病;四是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今年全区检疫动物:猪84626头、羊47250只、牛867头、禽629300只、其它动物2479头(只),动物产品:肉类7845吨、种蛋255万枚、皮2400张、毛类50吨、奶类200吨。共检出动物疫病8种:口蹄疫、羊布病、鸡新城疫、猪瘟和猪丹毒,染疫动物7145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1850公斤,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2、以发展奶牛业为重点,抓了畜牧业结构调整。

一是抓了畜禽结构调整,按照我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奶牛养殖业突飞猛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奶牛业作为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将成为我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区年底奶牛存栏已达5600头,同比增长30.6%;二是抓了畜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抓龙头企业建设,特别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畜产品结构调整,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奶达1800余吨,民信屠宰厂年加工猪肉达5000余吨;三是抓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蛋白质和经济效益产出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紫花苜蓿和青贮饲料专用玉米的推广力度,以种植制度改革来推动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区优质牧草种植保留面积已达6万余亩。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二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我镇畜牧业按照年初计划,紧紧围绕全区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政府及县局发展生态畜牧要求,结合我镇实情,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以畜禽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无害化、环境生态化建设为目标,加大畜禽良种引进,兽药、饲料监测,疫病防治,疫情监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据资料统计全镇牲猪年末存栏3933头,大牲畜年末存栏2176头,山羊年末存栏1800只,家禽年末存栏55918只,生猪出栏1.42万头,大牲畜出栏2166头,羊出栏3096只,家禽出栏12.61万只,肉类总产量2537吨,禽蛋产量201吨。水产品产量181吨。

(一)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制定牧渔业工作责任制,对全年工作任务实行业务干部分片包村养殖大户(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二)加强猪、羊、牛品种改良宣传与指导,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

一年中在全镇共完成蛋鸡小区建设一个(共计73户5127只),完成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一户(现有存栏生猪217头),林下养鸡示范户21户,全年全镇共引进鸡苗13.28万只;新发展养羊户13户,新发展养牛户7户;引进良种猪89头,优质商品猪推广12057头,对其大户定人定点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济效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

1、全年共组织311人次养殖户参加培训学习,发放养殖资料1335份,全年共组织122人次到新业乡实地参观学习林下养鸡技术;先后两次组织养牛大户8户、散养户11户65人次到木黄太阳牛业与板溪镇参观学习杂交牛养殖,使养殖户真正学有所用受益匪浅。

2、邀请畜牧局技术人员到对全镇养殖户“传导、授业”,深入到养殖户家中实地指导。提高了养殖户的“养、防、检、治”技术。

(五)动物防疫工作。

切实抓好养殖小区场(户)的程序防疫工作,面上做到“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不漏畜”

1、认真宣传《畜牧法》与《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全年猪瘟注射密度达应免的100%,五号病、禽流感、猪蓝耳、牛炭疽达100%,挂免疫标识达96.7%。

2、加强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购上健康畜禽,全年检验肉尸1306案,检疫上市活畜禽3078头(只),开展补针1296头,检疫外运活畜197头,消毒车辆2车次,疫情监测1201户,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死亡标准之内。

(六)提高执法力度,加强畜药、饲料的监测管理。

全年共对市场进行三次大检查,共查处无证经营户2户,经营伪饲料1户,经营过期变质饲料1户,查处并没收过期伪劣饲料8包、兽药33合、添加剂5包,规范了我镇的兽药、饲料市场的经营秩序。

(七)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的其它中心工作。

作为一个全镇畜牧战线上的“领头羊”,应当好本镇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好参谋,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多谏言献策,应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干的主人翁思想去更好服务生态畜牧业。

1、继续巩固好投入使用的养殖小区、场(大户)的使用率和效益。

2、进一步组织好和培训好业务人员和乡村防疫队伍建设。

3、加强技术引导,对养殖户实行定期“充电”“补液”。

4、抓紧选好选准20xx年养殖业发展指标的落脚点。

1、村级防疫员报酬低,无工作积极性。

2、群众对预防工作的意识不够。

3、用于预防工作的设备简单,不利预防工作的开展。

4、预防反应死亡牲畜补偿机制不健全。

5、单位职工少,很多工作无法及时开展处理。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三

基畜牧站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畜牧站全体职工及各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较好的完成了动物防疫工作、消毒工作、畜禽养殖规模污染防治工作、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工作、粮改饲项目工作、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畜禽养殖场建设标准化粪污处理设施项目、秸秆变肉项目等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根据全年防疫工作计划,推进耳标佩戴和牛口蹄疫、水禽禽流感二免工作,确保耳标佩戴率和应免畜禽免疫率达100%。在防疫中我们严格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苗”的标准要求。并成立两个防疫小分队,重点加强示范组工作力度,广泛宣传防疫法规和疫病防控知识,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今年秋季,我站着重对全镇饲养的羊统一进行布病注射免疫,免疫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加强疫苗、器械、防疫用品管理工作,建立疫苗库存台账,免疫人员必须保证疫苗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全程冷链管理,保证疫苗的质量和免疫效果。

3、强化免疫标识与防疫追溯体系建设,使信息采集率、准确率、上传率、佩戴率达到100%。

4、加大防疫工作宣传力度,在各村醒目位置张贴《畜禽养殖户须知》宣传单,印制并发放防疫员联系卡,在今年春秋防初期,制作并悬挂了大量条幅,预示防疫工作正式开始,突出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公开举报电话,监督和促进防疫工作深入开展。

5、认真落实消毒工作根据疫控中心下发的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对我镇境内规模场、户进行全场彻底消毒,对散养户的畜禽圈舍、用具、粪池等进行重点消毒,对水库、低洼地段等候鸟过往、停留的地段进行全面消毒,保留电子影像记录。xx月xx日,我站全体人员,集中对疫苗空瓶、防疫器械等回收的防疫废弃物进行销毁,并对辖区内水库、低洼地段等候鸟过往、停留的地段进行消毒,并保留电子影像资料。

对全镇范围内畜禽养殖户和兽药、饲料经营者定期进行检测和检查,对养殖户的畜产品进行血样采集检验,全面禁止“瘦肉精”等违法添加剂的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xx月xx日,全站到养殖户采集尿样进行检测和检查,其猪尿样15份,共五户,每户三个样本。xx月xx日,对全镇鹿养殖户进行宣传,禁止饲喂含违禁添加剂的饲料,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1、开展值班值宿制度。依据站内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值班,在全年重大节假日开展轮流值班值宿制度,当日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做好安全生产记录,打扫全站公共卫生,不得迟到早退。

2、非洲猪瘟防控期间,我站全体工作人员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全天工作制,每日下乡入户进行排查,并将每日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强化责任,直至今日,我站辖区内均未发生事件,为我镇的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3、全年多次进村入户,对养殖场户进行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对柴草垛、老化电线等等具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建议整改。

根据《县20xx年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全县草食畜养殖企业(合作社、场、户)和饲草专业收储企业(合作社),收储青储饲料(玉米生长至乳熟期到蜡熟期之间时进行刈割,把茎叶带穗一同切短打碎进行全株青贮加工)入青贮窖的,每吨补助不高于60元(按一立方米青贮饲料700公斤计算)。无青贮窖的,地上密封打包的,超过一顿的(按一立方米青贮饲料500公斤计算),每吨补助不高于60元。

我站积极宣传,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规模以上草食畜养殖企业(合作社、场、户)和饲草专业收储企业(合作社)进行统计工作。在青贮制作期间,我站人员每周对青贮情况进行核查,及时按要求上报青贮情况完成的进度,并协助总站进行核查。截止至xx月xx日我站确认核查上报青贮饲料种植面积374亩,青贮饲料收贮量774.1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站严格执行项目标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对饲养数量不达标的,坚决剔除,对窖储青贮饲料进行空窖测量和储满后测量高度进行计算,对袋储青贮饲料,要求袋子统一规格,统一高度,以便验收测量,保证收贮质量和容积大小,严格查验收贮量,杜绝虚假谎报。

今年,根据牧业局、畜牧总站的要求,我站全体工作人员每人包保三户科技示范户,根据他们不同的养殖规模、养殖技术、发展方向、薄弱环节等进行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与帮扶,累计至今,我站技术指导员8人,包保科技示范户17户,全年下乡入户指导100余次。

通过宣传手机中国农机推广app,养殖户和技术指导员都可以提问、回答或者查询相关知识问题。

为落实《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我县秸秆饲料化利用进程,提升全县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平,以秸秆资源位依托,以秸秆饲料加工为切入点,以“秸秆变肉”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的落实为有效载体,大力发展牛羊等节粮食草型畜牧业。截止到11月25日,共有3户养殖场申报该项目。

今年xx月xx日,县疾控中心和疫控中心专家领导到我镇腰堡村对30余户养殖户进行布鲁氏菌病的宣传防治讲座,从布鲁氏菌病的由来,到疫病的传播方式,再到疫病的症状均耐心讲解,并发放疫病防治大礼包,包括防护手套,围裙,肥皂,消毒药粉,宣传手册等。通过讲解和手册的学习,养殖户对布鲁氏菌病的了解更具体了,这次培训会议,贫困户受益匪浅。

全镇养殖户养殖情况,养殖户基本信息,录入96605信息录入系统,一次性录入后,每年两次以上进行信息变更,将养殖户(散养户)的法人,电话,身份证号,地址,畜种,存栏,上年出栏,年出栏等基本信息上报系统。疫控中心不定期对系统内录入存栏户数等基本信息进行审核,漏村漏户要进行修改。截止目前,共录入17个村,116个自然组,2592户散养户,9户规模户。

为全面提高服务水平,针对过去在服务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一是包保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各村负责人、包村防疫人、规模户监管、安全生产督导等每项工作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包保明确到户;二是提供信息服务,结合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多渠道、多方位搜集致富典型、市场行情等信息,及时将经验和信息提供给农户。

全国面临着非洲猪瘟的严峻形势,我们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每天进村入户排查非洲猪瘟及饲喂餐厨垃圾情况。截止到20xx年xx月xx日,我们已经结束了非洲猪瘟排查第八十二轮排查和餐厨垃圾(泔水)饲喂生猪清理整顿第七十六轮排查工作,并且无任何可疑情况发生。

我们将以创建“无规定疫病区”为契机,以防疫工作为核心,以重点疫病防控为基础,以促进畜牧业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发展的大局,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及时的服务,为我镇畜牧业提质增效,推动我镇经济建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四

20xx年,我局在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大思路、大调整、大发展的要求,坚持“稳定猪禽生产,加快草食畜禽的发展速度,突出发展奶类和水禽生产,优化品质结构,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产品安全,努力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的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全省畜牧业经济呈现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20xx年我省各地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拓思路、出措施,畜牧业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20xx年初制订的目标。据省统计局统计,20xx年全省生猪出栏2894万头,同比增长3.2%;牛出栏105万头,同比增长1%;羊出栏283万只,同比增长26.6%;禽出笼33525万只,同比增长6.6%;禽蛋产量112万吨,同比增长3.6%;奶类产量10.1万吨,同比增长14.4%;全省畜牧业产值可达到220.7亿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4.6%。综合分析全年的畜牧业发展形势,今年我省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三大特点。

(一)结构调整成为提升质量增加市场份额的主措施。

按照“生猪调优、牛羊调大、奶牛调多”的调整思路,今年调整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提高优质三元猪的比重。

全省全年可出栏优质三元猪1600多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70万头,增长11.0%;占出栏生猪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52%提高到55%。

二是着力提高牛羊生产的比重。

今年,全省各地大树“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的新观念,抓住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掀起种草养畜的新热潮,种草养畜成为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全省统计今年种草保留面积14.6万公顷,草场围栏1.1万公顷,建立牧草种子田8736公顷。

三是奶业生产突破性增长。

近几年,在消费市场拉动,武汉友芝友、光明、扬子江、香满楼,及宜昌均瑶、安琪等乳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武汉、宜昌两市乳业生产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带动了全省鲜奶产量突破性增长,年增幅达到49.9%,年增幅达到48.5%,年增幅达到25.0%。

(二)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经营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趋势。

今年以来,我省畜禽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今年9月,我局应省农村调查队产量处的要求,对33个国家农村抽样调查县市的生猪规模生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20xx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养猪大户)由去年的2220户增至今年的2381户,增长7.3%,其中万头以上的由上年的`14户增至今年的24户。同时,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公司制畜牧业、基地型畜牧业蓬勃发展。

(三)创新高效养殖模式成为科技增收的主途径。

近几年,我省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探索了一批高效种养模式,主要的有:“粮猪―沼―菜(果)”、“猪―沼―鱼”、鸭鱼立体混养、三园种草养鸡等模式。其中,全省推广应用面较大是宜都市的“1261”种草养畜模式(1个农户种10亩草、养20只母羊、20xx年出栏60只肉羊、收入1万元),公安县的“1321”优质三元猪饲养模式(1个农户养1头二元杂交母猪、种3亩饲料地、出栏20头优质三元猪、收入1万元)。

目前,全省采用高效模式养殖的农户约5万多户。其中,公安县兴办“1321”示范村80多个、示范户1.2万户,出栏优质三元杂交猪28.8万头。采用“1321”模式养猪,每增重1公斤只需3.3元成本,按当前市场价格5.6元/公斤,养一头100公斤的肉猪可获纯利230元。宜昌市政府20xx年拿出183万元专款用于“1261”种草养羊户的贷款贴息,新增种草养羊户3000个,带动了养羊生产的发展。宜都市发展“1261”养羊示范村20个、示范户1280户,20xx年出栏肉羊7万多只。农民养一只波本杂交肉羊可获纯利150元左右。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文明创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具体来讲,主要完成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信息调研,完成了参谋宣传协调工作任务。

围绕畜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组织开展了4次综合性的调研活动,完成了定点调查统计工作任务,及时正确地把握了畜禽生产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势,掌握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动态,了解了畜牧业企业和基层站的运行情况,做到了月月有情况,季度有报告,撰写了调研报告、会议材料、汇报提纲、形势分析和起草文件共50多份,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上半年长期低温阴雨,农业、畜牧业遭灾,加上猪价持续走低,畜牧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我局提出了“防疫减损增收,发展良种增收,扩繁增养增收,降低成本增收”的五条措施,保障了今年畜牧业增收目标的实现。

在信息工作中,坚持了信息体系建设两手抓:

一手抓《湖北省畜牧业信息工作考核制度》的执行,分别通报了今年以来市州畜牧业信息工作考核情况,促进了市州畜牧业信息工作的平衡开展。

一手抓畜牧系统信息计算机和传真机网络的建设,促进畜牧业信息传输手段的提高。

全省畜牧系统已开通电子邮件地址60个,已建专业网站(页)20余个,有近40%的畜牧兽医信息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

畜牧业宣传工作,完成了5个会议精神的宣传和开展了2次技术推广宣传活动。收集声像资料30盒,照片3640幅,制作了项目申报科技参展光盘5个。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前进中的湖北畜牧业》一书。共完成新闻报道60多篇次,在社会上形成了强烈的新闻效应,向社会广泛宣传了畜牧业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知识,提高了畜牧行业的知名度和地位。

(二)抓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全面完成了动物免疫、疫病和药残监测、兽药检验管理任务。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国发〔xx〕14号文件)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部署,在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同时,加强了畜产品安全管理和监控,推进了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我省执行动物免疫标识和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工作均受到农业部和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的充分肯定,动物防疫目标考核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并授予奖牌。

一是制订完善配套法规。

先后制订了《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管理办法》(以省长令颁布实施)、《湖北省实施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细则》(以农业厅文件下发执行)。起草了《湖北省畜禽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监督管理办法》,并报省法制办纳入明年立法计划。

二是实行了动物免疫标识制度。

全省全年累计佩带动物免疫标识2259万头份,发放免疫证2300万张,发放耳标钳14050把,免疫耳标使用率达到80%左右;76个县(市、区)实行了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占县(市、区)总数的96%。为促进我省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有机统一、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是重点抓了牲畜五号病、禽流感、奶牛布病结核病的防治。

制定并以省政府文件下发了《湖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突出重点,打了防五两大战役,即春秋两季强制免疫战役和高温季节消毒灭源战役,全面完成了全国防总下达的任务。全年免疫密度猪92%、牛98%、羊90%,消毒总面积达15000多万平方米,确保了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加强了对禽流感的防制和扑灭,组织h5型禽流感疫苗560万羽,进行紧急免疫注射,扑灭控制了5起禽流感疫情,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全省共查治奶牛结核病2万多头次,取得了较好效果。四是全面完成了春秋两季动物常规免疫任务。免疫注射猪瘟疫苗3767万头份、鸡新城疫苗5.4万羽,免疫密度均达到97%。

五是加强了防疫督办工作。

全年组织了三次大范围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督办,并编发了动物防疫专报4期,贾天增、刘友凡副省长分别在第3期和第4期上作了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

六是积极争取调整动物防疫收费标准。

与省物价局、财政厅等部门多方协商,省物价局向省政府呈报了关于调整动物防疫收费标准的意见。周坚卫、高瑞科、贾天增、刘友凡、蒋超良等5位副省长在上面作了批示,同意按省物价局的意见办理。

七是加强了湖北省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省级计量认证合格单位”的资格。

初步建成了以湖北省动物疫病诊断中心为龙头、以遍布全省的11个动物疫情测报站为辐射点的疫情测报和疫病诊断网络体系,增强了对各种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省级中心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化验诊断检品209批,共计3.4万份,涉及十多个病种。

八是全力抓好耕牛血吸虫病查治、坚持人畜查治同步。

全省普查耕牛24万多头。查出病牛9435头,治疗及扩大化疗10万头。同时开展了血防科技攻关,研制出6%兽用吡喹酮注射剂,通过了省科技成果鉴定。

九是强化检疫、强化监督。

全省产地、屠宰、运输、市场四个环节共检疫活畜禽1.81亿头(只),检出病畜禽33万头(只),检出率为0.18%。检疫畜禽产品854万吨,检出病害肉2.3吨,检出率为0.26%。检出的病害肉及其产品均作了无害化处理。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十是加强兽药和兽医医政管理,严厉打击生产和使用假冒伪劣兽药、违禁兽药的违法行为。

全省查处、捣毁制假窝点5个,撤销了20家生产企业的27个产品文号,销毁禁用兽药原料和制剂共16个品种,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71个单位和个人依法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组织了3次联合打假行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引导兽药生产企业进行gmp改造,不断提高兽药生产质量。开展了动物诊疗证、从业许可证和动物检疫员证的换证工作。

十一是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兽药、饲料、药残检测任务。

在加强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湖北省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全年检测检品4853批,比上年增加了2.3倍,出色完成国家下达的检测任务。其中药物残留监测对全省17个市、州的屠宰场、冷库、集贸市场及养殖场的鸡肉、蛋、牛奶、猪肝、鸡肝进行了抽样,共抽样品1138批,分别对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呋喃唑酮等9类药物进行检测。饲料监测对全省17个市、州的184家饲料生产企业,224家饲料经营企业,145家养殖企业进行了抽查,共抽样品1658个,从抽样中分样、送样1318个,任务完成率为106.3%。检测结果合格1408批,总合格率为84.9%。同时重点组织落实了“瘦肉精”的专项检测,查处了2个非法使用“瘦肉精”的案子。

十二是积极争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资金。

经过多方面做工作,省政府拟同意明年预算增加动物疫病监测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100万元。

(三)抓技术推广,优化了畜牧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优质三元猪工程。

从种源建设、生产技术、信息服务三方面组织新突破。在种源建设上,从国外引进原种猪100余头,开展了地方猪种的选育、种猪测定和拍卖工作。在生产技术上,推广优良种猪及其杂交组合,推广“1321”高效种养模式。在信息服务上,利用三元猪信息网发布信息千余条,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优质三元猪生产。

二是完成了全省畜禽地方品种资源普查。

修订的新版《湖北省畜禽品种志》已通过专家论证,即将付印。

三是成功的举办了湖北省第二届种猪测定及拍卖会。

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0多名客商参会,有11家企业送猪测定,送测种猪131头,根据送测种猪的性能综合指数和外形进行了评分排序,优选出7家企业的16头特优级种猪参加拍卖。总拍卖价62万元,价11万元/头。

四是承担了省、部科研、丰收计划项目。

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十五”重点科技攻关。

--。

“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利用”课题;农业部下达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

清平猪、通城猪保护选育;与华农、畜科所一道承担国家十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

--。

瘦肉猪规模化养殖技术。组织申报了7项科技奖和丰收奖。同时完成了《畜禽生产和畜禽产品标准汇编》一书的组稿工作。

五是争取多方支持,加快了草地建设速度。

走出畜牧部门内部发展的工作圈子,积极与县、乡、镇等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企业合作,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特别是利用国家退耕还林项目资金,完成林草间作及退耕种草面积约5万亩,提高了农户种草养羊的经济效益。

六是改革技术服务方式,拓宽种草养畜技术推广面。

采取走出去到现场结合实际设计指导的办法,为企业和农民提供种草养畜技术方案五十余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是推广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羊的覆盖率。

全省良种羊覆盖面达到了25%,农户饲养杂交羊只平可增加收入100元以上。

八是加强了畜牧立法、执法工作。

完成了国家《畜牧法》和《草原法》的修改。其中《草原法》国家已颁布,我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大部分被采纳,把南方草场建设和管理纳入到了《草原法》的协调管理范围。同时,认真执行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及湖北省的实施办法,实行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制度,全年发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200多份,规范了种畜禽管理。

九是组织实施了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申报考试和x工作。

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已由去年的2645人上升到18212人,已13399份。为精干科技队伍,提高素质,规范管理创造了条件。

十是组织参加了全国高新技术科技博览会和大别山农民科技节。

制作宣传图片、产品介绍等资料3000余份,发放科技资料4000余份,并组织局内专家现场咨询,深受群众欢迎。

(四)抓体制改革,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畜牧部门整体素质。

20xx年我省畜牧部门主要推进了两个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一是县市一级以上畜牧部门,开展以“内增实力、外塑形象”为主题的“三比三看”活动(即:

一比发展,看畜牧业为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

二比实力,看两个文明建设的变化大小;。

三比服务,看群众满意程度达到了多少)。

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推进畜牧部门转变机关作风,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畜牧部门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是全面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管理体制改革。

20xx年,我省石首市、天门市、安陆市开展了以“防检统一、治疗放开、强化监督、搞活经营”为主体内容的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xx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xx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号),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的决定》(鄂政发〔〕1号)文件精神,我省由点到面推进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目前,在改革先行的县市,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防检队伍精干、执法监督有力、服务管理规范、诊疗市场活跃”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尽管20xx年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尚未理顺畜禽防治技术承包收费标准和渠道,但在改革成功的地方,畜禽防疫工作进展顺利,保证了畜禽疫情的稳定控制。

(五)抓项目管理,完成了项目编报、建设、检查验收工作。为了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局在积极争取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项目管理,提高了建设质量。

一是组织编报项目。

编报了20xx年度中央国债项目基建计划。申报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国债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其中,畜牧主产区畜禽防疫体系项目、省畜禽育种中心种猪场扩建项目、鄂州市种畜场种猪场扩建项目、鄂西州畜禽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和恩施市天然草原恢复建设,1个菜篮子、2个秸秆养畜等项目得到了落实,争取中央投资2670万元。同时及时编报了20xx年中央基建项目共8大类35个项目点的建设计划。申报了20xx年农发项目5个,组织编报菜篮子工程项目可研报告3个、育草基资金项目可研报告1个和秸秆养畜示范区项目规划1个。编制和报送了《湖北省三峡库区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

二是开展了项目建设的中期检查。

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菜篮子项目、秸秆养畜项目和牧草种子基地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确保项目建设发挥应有效益。

三是进行了已建项目的自查和验收。

对南漳、宜城两个秸秆养牛示范县进行了自查和省级验收,得到部局的肯定。组织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波尔山羊杂改利用与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的总结和鉴定工作,并获部丰收计划三等奖。我局还获得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先进单位。

四是认真实施在建项目,保证工程质量。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完成了巴东红三叶原种及繁殖基地项目的仪器设备国家统一招标工作,共招标采购仪器设备21台套,完成投资123.3万元。对其中省本级建设的原种基地和加工检测体系也按项目设计要求基本完成,在麻城建成高标准巴东红三叶原种基地150亩。同时完成了局内种子仓库和牧草种子检验室的扩建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

(六)抓实体建设,完成了各项目标管理指标。

为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部门自身服务功能和经济实力,抢占技术服务制高点,实实在在服务农民,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的建设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省畜禽育种中心: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发展战略,抓管理、抓环境整治、抓文明创建、抓项目建设、抓综合发展、抓政治思想工作、抓应收款工作、抓牛改工作、抓作风转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呈现形势好、人气旺、经济好转、社会发展、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的新气象。全年经营收入1442万元,与去年924万元相比增加518万元,增长56%。猪场、液氮厂、种公牛站收入639万元,支出638万元,盈余1万元,收支基本持平。

省波尔山羊种羊场: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种羊质量,扩大种羊群体,拓展销售渠道,全面完成了各项生产经济指标。波尔山羊年饲养量达到612只,经产母羊头平提供断奶活仔2.07只,初产母羊头平提供断奶活仔1.2只,双月龄断奶重头平13.6公斤,全群绝对死亡率3.92%,相对死亡率5.13%,固定资产较年初增加60万元,完成上缴利润150万元。

省原种猪场:进一步强化管理,创新营销机制,全面完成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全年销售种猪847头,销售收入246.67万元;转商品猪132头,销售收入8.2万元;两项合计共销979头,销售收入254.87万元。全年提折旧84万元,获纯利26万元,留后备种猪270头(按元/头计54万元),库转年600头。在湖北省第二届种猪拍卖会上,省原种猪场送测的大白公猪获综合指数评定第一名和专家评定第一名;送测的长白猪在专家评定中列第二名,综合指数列第三名。

省大别山良种牛羊场:采取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以示范、市场双赢为目的,在基地建设、种畜生产、内部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黑山羊饲养量发展到640只,其中存栏380只,销售260只;牛存栏10头,销售10头;生产一年生黑麦草种子1500公斤,销售12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1万多元。

省畜牧良种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开拓市场,依靠科技兴场,确保全场经济稳定的发展。全场预计工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比上年3000万元增加200万元,增长6.67%;销售收入27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元,增长8%;预计实现利润5万元左右;职工人平收入约3100元,比上年增加100元。种猪销售情况较好,全年销售种猪5000头,实现销售收入950万元,预计利润50万元。同时新建了大白猪场、种公猪人工授精站,增加固定资产120多万元。粮、棉、油、渔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达495吨,籽棉总产18000担,鲜鱼产量600吨。

省种禽场: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效果很好。在项目选址上我们邀请了华农、畜科所家禽业同行及我局退休老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最后选定在孝南区杨店镇黄孝公路33公里处以南、岗上湾公路以东、王家湾公路以北的53亩土地上建场。以省家禽业协会名义征用了40.9亩,价格为6000元/亩;同时对另外的12.1亩签定了租赁合同,租赁期为50年,价格为6000/亩,省国土资源厅已授权孝南区经对征用地划了红线图,目前正在准备组织施工。

牧兴公司:自二00二年三月调整领导班子后,在经营管理上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分解目标、划块经营、疏通疫苗的供应渠道,与省兽防站合作开展以提供疫病诊断服务的促销活动等等。这些措施虽然收到了一些效果,然而公司全年的业绩与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目前运转十分困难。全年实现销售额682万元(含计划疫苗供应405万元)实现毛利55万元,全年费用总额为112万元,亏损57万元,若加上支付畜牧局补偿金60万元,共计亏损117万元。

(七)抓机关服务,实行了“三个确保”,保证了全局业务工作、实体建设正常运行。

一是加强了20xx年省级财政预算。

经过反复做工作,落实了在职及退休人员经费、专项支农支出等预算,确保了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发放,医疗费的及时报销,福利待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所提高。

二是加大了对省本级实体建设的支持服务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筹资700多万元用于实体的发展和建设。

三是加强了后勤服务工作。

按照“抓管理、搞建设、促服务”的工作思路,机关服务部的职工默默奉献,扎实工作,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为全局干部职工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建体育活动中心、维修花坛、翻新楼道墙面、整治卫生死角、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发放煤气、供水供电、安全行车、改造就餐环境、机关财务服务、院内治安管理等等。取得了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效果。

四是加强了机关文书、档案、文印工作。文书、档案目录进行了微机管理;完成了公文处理、印章管理、复印、油印、邮件收发等服务工作任务。

五是首次开展了定向招生工作。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完成了42名定向招生计划,既为农牧系统职工子女上大学问题排忧解难,又扩大了省畜牧局的社会影响,提升了畜牧行业的地位,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八)抓文明创建,促进我局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20xx年局党委以文明创建活动为主线,不断创新党务和群众性政治工作方式,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整体意识统一到发展稳定上来,把全员行动统一到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上来。

一是组织实施了精神文明建设“六个一“活动。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在全局开展了建一个好班子、做一个好领导、当一名好党员、作一个好职工、当一个好居民、创一个好集体的“六个一”的活动”,制订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成立了工作专班,与各家各户签定“精神文明从我家做起”书,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5.31”讲话、“十六”精神,确保了党内组织生活的数量和质量。召开“六个一”活动经验交流会,评选文明单位和先进个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了正气,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为职工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和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

二是创作完成了《湖北省畜牧局精神文明建设纪实》专题片,宣传、树立了我局的良好形象。

为展示我局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我局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多万元购置了声像设备,组成以刘书记挂帅的摄制组,深入乡村、农户和养殖场,拍摄反映我省畜牧业生产亮点,产业结构调整热点,动物疫病防治难点,乡镇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局经济实体建设成果和文明创建闪光点的录像带近50合,摄制时间长达70多个小时。经过精心策划、剪裁、编辑、合成,完成了专题片的制作。以多媒体的形式向省直文明办的领导进行了汇报。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画面、美妙的旋律、热情的解说,宣传了我省畜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局干部职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风貌。省文明办领导对我局的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是组织实施了学查改教育活动,推进了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按省委部署,20xx年,我局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以改进机关作风为重点,认真开展了“学查改”教育活动。制定了局机关“学查改”教育实施方案;对多头执法、以权谋利、衙门作风、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进一步修改了承包管理办法,杜绝了资金回流现象;清理了财务独立单位的帐户设置与收支情况,纠正了帐户过多和财物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对三个单位领导干部离任进行了审计;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了《犯罪领导干部忏悔录》。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廉洁自律意识。

四是完成了党委日常事务和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按政策规定落实了干部职工待遇。

组织讨论修改了省人事厅《关于省直机关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办理了7人次任免考察选拔、推荐手续;组织推荐了25人次参加技术职称晋升考试、评审,研究员和正高职评定工作成效明显;按政策规定,为职工调整工作级别80人次;完善了离退休活动设施,丰富了离退休老同志的文化生活。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20xx年是我省畜牧业经济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厅党组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各地加大了对畜牧业的领导和投入力度;得益于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勤奋工作;得益于广大农民朋友的辛勤劳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省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代表局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居安思危,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对待问题,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我们认为我省畜牧业经济发展和局机关自身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我省畜牧业经济在发展中与邻近省份拉大了差距。产前的饲料工业,起步早,但发展慢;产中,我们的发展速度大大低于邻近省份;产后,畜产品加工落后。

二是局内经济实力脆弱,与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极不相适应,一旦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实现“三个确保”的压力很大,全局干部职工面临生存的危机。

对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加强实体建设,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根据厅党组的总体部署,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发挥猪禽生产优势,加快发展牛羊,进一步提高畜产品品质”的思路,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力争今年出栏生猪突破3000万头,比上年增长3.65%;家禽出笼3.45亿只,比上年增长2.98%;肉牛出栏110头,比上年增长4.46%;肉羊出栏310万只,比上年增长9.54%;肉类总产量达到305万吨,比上年增长3.21%;禽蛋产量达到115万吨,比上年增长2.68%;奶类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长8.91%。靠畜牧业发展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元以上。围绕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将根据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要求,从今年开始,突出两个重点:

(一)突出抓好畜牧业优势产业带(区)建设。

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在今后五年内逐步形成我省优势畜禽生产板块,即两带两区(长江流域优质三元猪产业带,宜黄沿线优质奶牛产业带,江汉平原优质禽产业区,汉江流域、清江流域、大别山地区肉羊产业区)。今年上半年,要进一步完善优质产业带(区)的规划。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具体落实。

1、长江流域优质三元猪产业带,包括黄陂、天门、仙桃、潜江、京山、钟祥、夷陵区、当阳、枝江、松滋、公安、监利、新洲、江夏、鄂州、浠水、通城、阳新、蕲春、黄梅等20个市、区、县。这一带在生猪生产、饲料工业和产品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xx年,区域内的生猪存栏712.19万头,出栏1048.36万头,分别占全省生猪总存栏和出栏量的33.2%、和36.2%。区域内有正大、天发等大型饲料企业和宜昌双汇、武汉飘飘等生猪加工龙头企业,还有湖北省原种猪场和湖北省畜牧良种场等种猪生产优势。

2、江汉平原优质禽产业区,包括江夏、黄陂、新洲、襄阳、枣阳、沙洋、孝南、安陆、云梦、应城、汉川、曾都、仙桃、天门、潜江等15个市、区、县。这一区域在家禽生产、禽产品加工方面优势明显。20xx年,区域内家禽出笼16256.68万只、禽蛋产量55.22万吨,分别占全省48.49%、49.26%。区域内有枣阳大江、汉川温氏、安陆神丹等加工龙头企业,还有省种禽场及汉江鸡等良种生产优势。

3、汉江流域、清江流域、大别山地区肉羊产业区。这一区域包括丹江口、郧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谷城、曾都、广水、宜都、长阳、恩施、建始、巴东、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20个市、区、县。这一区域在山羊生产、羊产品加工等方面优势明显。20xx年,区域内山羊存栏177.53万只、出栏188.57万只,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92%和66.62%。区域内有长阳清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郧西肉羊加工厂等加工龙头企业,还有省波尔山羊种羊场、房县努比羊种羊场等良种优势。

4、宜黄沿线优质奶牛产业带。这一区域奶类生产加工优势非常明显。区域内奶牛存栏3万头,产奶量8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和80%以上。有武汉友芝友、光明、香满楼、惠尔康扬子江和宜昌喜旺、均瑶等乳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突出抓好畜产品加工与流通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们将组织力量,集中精力,彻底摸清全省畜产品加工的发展现状,初步定于今年5月份召开一次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座谈会,共商畜产品加工发展大计。省局将成立专班,专门加强与加工企业的联系,确定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为省局联系和扶持对象,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湖北的畜产品能够占领省内外市场,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号召各级畜牧部门认真学习赤壁、郧西、长阳等县畜牧部门兴办加工实体的经验,推动各级畜牧部门积极参与畜产品加工与流通。

搞活畜产品流通,建立、完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研究畜产品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化规律,及时向生产者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大力发展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协会,省局计划组建湖北省畜牧产业协会,要求各市、县也要组建相应机构,组织畜牧部门参与畜牧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鼓励扶持他们争当产业化龙头,努力扩大湖北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计财处处长向远清具体落实。

在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六个加大六个确保”:

第一,加大动物防疫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

20xx年,全省畜禽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牲畜五号病和禽流感仍呈散发状态,且波及范围较广,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疫情反弹的危险。为确保年不出现大问题,我们将坚持扎实打好畜禽防疫总体战,突出抓好四个到位。

一是把畜禽免疫注射工作全面抓到位,促进平衡开展,提高免疫效果,确保全省畜禽免疫密度和畜禽发病死亡率达到省颁控制标准。

二是把推行免疫标识制度的工作抓到位,按照农业部提出的要求,20xx年底前,全省出栏和出售的牲畜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

三是把检疫工作抓到位,切实做好动物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力争全省产地检疫率达到80%,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出证率达到100%;强化监督管理,整顿提高检疫队伍素质,依法理顺动物检疫职能,提高检疫率和检疫“五证”的使用率。

四是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抓到位,结合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动物疫病诊断、兽医卫生监督和兽药监察体系,提高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控制能力。

此项工作由副处长李克斌负责,兽医处处长周勇、兽防站负责人施秋艳、动检站负责人华安龙具体落实。

第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确保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是要当好参谋,促使各级领导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见效快、效益高的畜禽养殖业。

二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把猪调优,把家禽调多,把牛羊调强,把奶业调大。

猪、禽的发展,要在保持总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优化品种结构,通过加工增值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抓住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草食型畜牧业和奶牛,努力提高牛、羊等草食型动物的比重。突破性地发展畜牧加工业,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名、特、优产品,创立具有市场影响的湖北。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昌桂负责,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具体落实。

第三,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大力推广畜禽良种繁育技术,重点搞好波尔山羊、奴比羊、安格斯牛、矮脚牛等良种扩繁,提高杂交改良牛羊的比重;继续开展清平猪、通城猪、麻城黑山羊、江汉鸡等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工作,逐步建立相应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依法加强种畜禽质量管理,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档次。

二是加大以“1321”和“1261”为代表的高效畜禽生产模式的推广力度,同时不断探索、培植新的高效畜禽养殖模式,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第四,加大畜牧业服务体系改革力度,确保农民饲养畜禽增产增效。

近两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服务体系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改革方案,精心指导,使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真正建立一支能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的畜牧业科技队伍,保证全省基层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改革到今年底前能够全部到位。用优质的服务帮助农民降低成本,增加养畜养禽效益。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克斌负责,兽医处处长周勇具体落实。

第五,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确保实行依法治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将于今年3月份起正式实施,我们年内要制定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湖北省实施草原法办法》;争取省政府出台《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办法》,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力度,完成畜产品药物残留、饲料兽药检测任务,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违禁兽药的违法行为,继续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强化动物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依法加强种畜禽质量管理。此项工作由副局长李克斌负责,兽医处处长周勇、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草地站站长陶克艳、药检所所长李光明具体落实。

第六、加大双文明建设力度,确保畜牧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20xx年,我局以文明创建活动为主线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畜牧部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巩固局机关大院文明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六个一”建设活动,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实实在在为全局干部职工办1-2件好事,不断提高我局双文明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号召全省畜牧系统,转变机关作风,内增经济实力,外塑行业形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增强畜牧部门的服务功能与服务实力,为全省畜牧业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此项工作由纪委书记刘明学负责,人教处负责人郑章华、计财处处长向远清、机关生活服务部主任肖厚军具体落实。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五

近日,畜牧局组织业务骨干赴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学习生猪规模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县(区、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规划先行的理念,谋划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都制定了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其中大英县和安居区为xx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地区,确立了以生猪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把构筑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标准化规模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监管等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系统工程。大英县委、县政府立足大畜牧、大产业、大发展,以区域发展、突出重点为原则,以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为前提,以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为核心,整合项目集中打造现代畜牧业示范带。注重“点、线、面”结合,力求从“点”上体现示范观摩效果,从“线”上突出规模效应,带动“面”上发展。沿隆盛—蓬莱—卓筒井一线重点打造标准化生猪繁育基地、养殖小区产业带,建设生猪样板片和示范片;在象山、玉峰、智水、蓬莱、卓筒井、金元等乡镇11个村建设天府白鹅养殖基地,集中打造蓬莱—卓筒井、蓬莱—象山、蓬莱—金元三条“稻—鹅”养殖示范带;在回马、蓬莱、卓筒井等乡镇集中打造商品肉兔产业带,努力把蓬莱、回马打造成肉兔养殖之乡,创立大英肉兔养殖品牌。

(二)以工业化理念,助推现代畜牧业“四化”建设。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三个县(区、市)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发展思路,实现畜牧业“核聚变”效应,联动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一是推进良种化。三县(区、市)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推广pic、dly,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建立完整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大英县的卓筒实业公司投资2019余万元在民主办事处租用土地800亩,建立了现代化万头生猪良繁基地,饲养优质种猪1500头,实施“369”工程(即:在300个村建立300个养猪专业合作社,每村6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每户单批存栏生猪30头,年出栏三批90头),建成年出栏160万头优质商品生猪的大基地,使全县的优质种猪迅速增加,大大推进了良种化进程。二是推进规模化。东方公司以“培育一流种猪,铸就行业金牌”为目标,在隆盛镇三家店村租用土地130亩建立工厂化种猪繁育基地,养殖种猪1500头,公司采取低价优惠、赊销、零成本模式,带动农户规模养殖。目前大英县有存栏100头以上规模种猪场18家,带动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3000余户。三是推进小区模式化。大英县生猪养殖小区严格实行“八统一”,推行“多方联动”、“退宅进区”等新型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养殖农户采取实物配送与现金补助的方式,分别对圈舍、沼气池建设和种猪、仔猪补栏给予适当的引导资金补贴,全县建成年出栏千头生猪养殖小区38个,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小区4个。四是推进了生态化。三县(区、市)积极推广“发酵床生物零排放”技术和“养殖—沼气—种植—养殖”循环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稻田养鹅和种草养畜,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构建健康生态养殖。

(三)以市场化的理念,推进现代畜牧业机制创新。一是建立担保融资机制。大英县卓筒实业公司成立了联邦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养殖企业、业主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贷款,提供周转资金。二是建立利益联系机制。大英县在资阳“6+1”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机制。使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种猪场、专合组织、养殖户、担保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经营实体互动共赢。卓筒实业公司采取给农户优惠提供仔猪,提供饲料,无偿提供建设服务,保证优于市场价格0.4元/千克收购生猪,实行二次返利,保证农户每头育成猪最低收入50元。华蓥市的红源种猪场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赊销或按期付款的方式将二杂种猪和商品仔猪交与农户饲养,并与农户签订种母猪和商品猪供给、技术指导和保护价回收等。

合同。

化解了农户面临的市场、疫病双重风险。

(四)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三个县(区、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大英县收编的人员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全额预算,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阳光津贴也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现代畜牧业建设与三(区、市)的差距。

通过考察学习,可清醒地看到,我县现代畜牧业建设与其它地方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县产、加、销一体化畜牧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二是产业化链条结合不紧,还存在脱链现象,在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或协会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三是点多不亮未成带;四是六方合作银行参与难;五是养殖业主现代畜牧业意识不够强,辐射带动力不强;六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七是县、镇对生产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八是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政策落实得不够好。

三、下步发展打算。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到2019年,全县出栏生猪135万头,外销仔猪115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到2500元,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生猪良种面达到80以上。把我县建设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出口猪肉质量安全示范区、xx省精品农业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全省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之一,实现畜牧大县向畜牧经济强县跨越。

(一)抓好规划,建设畜禽生产产业带。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县、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现代畜牧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一是以321国道和泸荣线沿线为重点,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产业带,继续支持饲养50头以上pic父母代种猪且年出栏500头以上pic商品猪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二是以得胜、奇峰、太伏、潮河、海潮、天兴、牛滩等镇为重点,狠抓小家禽畜和节粮型草食牲畜的发展,建立小家禽产业带和草食牲畜产业带,不断优化畜牧业结构。

(二)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一是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抓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按照“三定一统”(定品种、定规模、定设备,统计外观)的要求,推进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猪人工授精总站和猪人工授精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现良种化。二是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防控工作水平。三是坚持逢场必查的市场监管制度,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执法监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建立健全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培养一批技术带头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创新运行机制,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推广六方合作模式。由pic种猪场提供提供父母代种猪和商品仔猪,饲料企业配送饲料,担保公司为种猪场和养猪户提供贷款担保,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负责养猪,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二是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兴旺牧业、天泉牧业、金海公司等)通过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仔畜禽、饲料、防疫、养殖技术,并按协议以增重计费方式付酬,农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寄养”模式。三是围绕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区域性特色优势畜产品主产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组建“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一批现代畜牧业重点镇。实施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工程,结合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做到“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坚持适度规模养殖,鼓励以年出栏生猪100头、肉鸡12019只、肉牛20头、肉羊60只,年存栏蛋鸡1000只、奶牛10头为基本单元发展专业养殖户(场)。二是制定完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同时促进与象雨润、四海、高金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的合作,带动生猪产业发展,调动和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带动、行业推动、链条延伸、产品增值的重要作用。三是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和“发酵床生物零排放”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避免产生新的面源、点源污染。

(五)做大做强生猪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一是充分发挥县畜牧兽医信息网的功能和作用,按时对生猪生产、加工、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与国内主要行业网站进行对接,实现畜产品销售网上交易。二是加强宣传,以“蜀龙”牌商标为载体,在交通要道、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处设立广告牌进行宣传。对外调生猪统一佩带“蜀龙”牌商标,提升我县生猪的知名度。三是巩固和扩大“蜀龙”牌生猪产品的影响力,着力提升“蜀龙”牌生猪品牌的知名度,争创著名商标和xx省名牌产品,做大做强生猪产业。

(六)强化管理,搞好项目建设。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策划、编制、争取和储备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实现投入上的突破。二是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意见》(川府发[2019]14号)和《xx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围绕畜牧产业发展,重点挖掘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对畜牧经济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充实和完善项目库。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项目实施不走样。

(七)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县政府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并根据畜牧业发展情况,逐年增加投入。二是认真落实对畜牧业已有的保险政策,引导鼓励规模养殖户参加保险,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三是鼓励金融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发展,简化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生猪产业化建设贷款担保手续,降低担保门槛,进一步解决生猪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对符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求的养殖基地建设,优先配套安排“金土地”工程、红层找水、沼气建设、环保治理、农村公路畅通(通达)工程等新农村建设项目。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六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农业局正确指导下,我们按照《乡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乡20xx—20xx年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思路、转变观念,圆满地完成了年度畜牧产业发展目标,先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全年来,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疫病防治工作极为重要,我乡对疫病防治的认识有了极大地提高,加强了乡、村兽医工作人员的管理,确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主要是:

一是突出重点病种,抓好高致病禽流感,猪、牛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狂犬病、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全乡全年猪瘟脾淋苗注8000头,猪口蹄疫注射8000头,牛口蹄疫1700头,鸡新城疫滴鼻16000余羽,蓝耳病注射8000头。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防制疫情。在各村公路沿线抓好重大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对全乡7个村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动物进行造册登记、建档,消毒,特别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兽医跟班作业,亲自防疫注射。兽医亲自进行登记造册,具体负责防疫注射工作,社长监督,坚持“五统一”,做到“五不漏”,确保“五到位”,扎扎实实开展好防疫注射工作。

四是加大对疫情监测力度。站长亲自负责,重点对辖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大户、小区、肉市的监管,消除疫情隐患。使监测与免疫工作相结合,做到准确监测、及时上报、及时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一是对我乡调出的生猪、耕牛严格检查耳标,查证验物,是否与免疫档案相符。并逐头实施临床检查,严防疫病输出。全面完成非税收入任务,无一例病害畜禽输出。二是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培训屠工、饲料经营者20名,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讲解,严格病死猪肉上市销售,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三是对生猪养殖规模户督促建卡立档,重点病重的防制、消毒,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督促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对辖区养殖场的病死生猪进行深埋、清理,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四是对辖区内的兽药饲料摊点进行拉网式的检查,严防“瘦肉精”在市场上销售流通,兽药gsp已达标一个。

我们把科技培训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发展,科技培训是关键。我们邀请专家授课、现场讲解、集中培训、院户培训、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共培训农户520/人次,发放培训材料1180余份。培训内容除青贮饲料、饲养技术外,特别把防制牲畜传染病知识列为重点,采取上门一家一户,边讲解,边防疫注射疫苗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的畜牧科技意识。

通过政府支持、部门主导、信贷扶持,鼓励农户大力发展以巴山土鸡、黄羊、空山黄牛和生态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今年新发展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牧场)25户(其中牛存栏20头以上2户、猪存栏150头以上3户、羊存栏80只以上20户),专合组织2家。全年实现生猪出栏3705头,牛出栏481头,家禽出栏113280羽,实现畜牧总产值800余万元。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七

今年以来,我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牲畜安全越冬渡春、接羔育幼、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重点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就当前各项畜牧业工作汇报如下:

(县里基本情况各种数据省略)。

目标任务:在稳定牲畜存栏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出栏育肥畜比例、大畜比例(主要在农区提高牛的比例)、母畜比例、良种畜比例。以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改进饲养管理方式,加大“良种、良法、良料、良舍”为中心的养殖技术开发利用,提高个体单产和畜产品质量为主要措施,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畜产品品牌,改变畜产品的销售方式,促进畜产品销售。以牧民定居为基础,种养结合,积极抓好牧民劳务创收,多种经营,努力实现畜牧业增产增收。全县畜牧业为农牧民人均增收的贡献额在93元以上。

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畜牧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州、县农村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这个总目标,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牲畜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突出抓好依法行政,大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以草定畜、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牧业科技示范、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年初,根据州、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和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州、县、乡、村层层签订了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目标任务依次分解落实到位,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深入抓,使各项畜牧业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从组织上确保了畜牧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动物防疫工作扎实开展。

根据自治区、自治州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我县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签订了县、乡、村防疫责任书,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了畜牧业的首位。根据动物防疫规程,重点做好了禽流感、口蹄疫强制免疫工作。

--。

-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开展顺利。我县继续采取“先农区、后牧区,先牛后羊再其它易感牲畜”的方针,于4月1日开始口蹄疫免疫注射工作。春季口蹄疫应免各类牲畜362457头(只)(其中:牛25634头,羊333033只,猪2808头,驼982峰)。截止目前,我县共购进口蹄疫疫苗33.2万毫升,已免牛6064头,免疫率达23.6%;已免羊12166只,免疫率3.6%;其它易感动物防疫工作将于4月20日全面开展。目前,疫苗注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

--。

--。

春季禽流感防控工作接近尾声。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均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机构和应急预备队。

二是开展全方位禽类普查登记,为防疫工作开展做好了准备。

三是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和旬报告制,并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四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五是继续对禽流感疫苗和注射服务费用均实行免费。

六是加大督查检查工作力度。

七是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按照“政府保证密度,部门保证质量”的要求,力争做到禽类免疫“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免,免不漏卡)。

据统计,截止4月17日,全县购进禽流感疫苗4.9万毫升,完成免疫禽类66550羽(只),免疫率达82%,其中免疫鸡62394只、鸭1821只、鹅917只、鸽子1295羽、其它禽类123羽(只)(注:因免疫期间由于出售、自食自宰禽类达14657羽[只],故实际免疫数较普查登记数低)。

(三)接羔幼育形势喜人。

去冬今春,我县克服了干旱、雪灾、天气变化异常等天气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草料储备、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和接羔育幼技术服务的工作力度,提前对大畜、怀孕母畜、瘦弱畜进行了补饲抓膘,有效地增强了牲畜抵御疾病的能力,使羔羊生产呈现出高成活率的大好形势。全县应产母畜23.52万头只(农区6.57万头只、牧区16.95万头只),目前,已产母畜17.02万头只,占应产母畜的72%;全县已产羔17.9万头只,繁殖成活数17.8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9.3%。

(四)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及草料消耗情况。

20xx年秋冬,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和备草备料工作,切实做到早安排、早动手,通过召开备草备料工作会议,签定牲畜安全越冬渡春和备草备料工作责任状,向广大牧民进行宣传动员,提高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抗灾自救意识。同时,及时下拨和发放退牧还草兑现粮款470余万元,使牧民购买草料资金得以保障,确保全县牲畜安全越冬渡春。

据统计,全县牧区共备草97395吨,标准畜均备草308公斤;共备料10531吨,标准畜均备料33公斤。截止目前,已消耗草90605吨,标准畜均消耗草290公斤,消耗率为93;已消耗料9780吨,标准畜均消耗料31.3公斤,消耗率为93。

(五)黄牛改良工作措施得力。

今年,全县黄牛冷配任务4900头,目前完成冷配母牛547头,完成任务的11.2%。全县已购进冻精1325粒、液氮390升,使用冻精928粒、消耗液氮140升。为全面完成冷配改良任务,我县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场)、兽医技术人员,现已在农区开设冷配点21个,均配备有液氮罐、显微镜、输精枪等改良设备,并保证每个冷配点配备1名技术过硬的黄牛改良技术人员。二是本着“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服务”的原则,实行了自行购进黄牛改良器械设备方式,现已将第一批购进的冷配器械设备以成本价分发给各乡镇场冷配技术人员,保证了黄牛改良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提高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增强工作责任心,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向社会公布服务程序,实行明码标价,统一收费标准,实行技术员分片、分区负责制,技术员随叫随到,上门服务。四是继续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养牛户实行“一户一卡”,良种畜实行“一畜一卡”,切实做到牲畜底数清,情况明。

一是加大接羔育幼服务力度。县、乡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加大服务力度,推广先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降低幼畜死亡率,保持接羔育幼大好形势。

二是加快黄牛改良工作步伐。保证冷配器材设备的及时供应,加大冷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做好养牛户宣传动员,推动黄牛改良工作尽早完成。

三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春季禽流感集中免疫工作要于4月20日全面完成,春季牲畜口蹄疫集中免疫要于5月20日全面完成,要在秋季集中免疫来临之前,做好月月补针工作,切实做到强制免疫率达100,实现“春秋免疫、月月补针、免疫常年化”。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篇十八

(讨论稿)。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县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性、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持续快速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畜牧业在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和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加快城郊牛羊育肥及猪禽、农区牛羊肉、牧区小畜三个产业带建设,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保障、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科技支撑和服务、畜牧业行政执法六大体系,实现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种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疫病防治网络化、产品经营市场化。

(二)产业布局:突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伊西哈拉镇、乌恰镇、乌尊镇、牙哈镇等城郊乡镇为重点,发展牛羊育肥业,兼顾奶牛和猪禽养殖业,以规模化养殖为主;以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比西巴格乡、齐满镇、墩阔坦镇、阿格斯塘乡、哈尼哈塔木乡等乡镇为主,重点发展西门塔尔牛、改良肉羊,以牲畜繁育,家禽养殖为主;塔里木乡、哈尼喀塔木乡、阿格乡、二八台农场及北山牧场、草湖牧场等以牧区畜牧业为主的乡(镇)场,以绵羊、绒山羊为主,自繁自育,稳步扩大良种畜数量,以草定畜,保护生态,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牲畜存栏达到89.76万头(只),平均净增率达到6.25%,年出栏牲畜121.18万头(只),全县肉类总产量6.54万吨,比2010年增加2.85万吨,年递增8.11%,其中牛出栏10.27万头,羊出栏96.26万只,生猪出栏10.38万头,家禽出栏847.66万羽;奶类总产3万吨,年递增4.37%;禽蛋产量2.8万吨,年递增17%。农区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饲养量占有饲养量的比例,猪禽达到90%以上,牛羊达到20%以上,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20%。畜禽良种率达到80%以上,肉牛个体产肉量提高20公斤,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10公斤,普通牛产肉量提高10公斤,肉羊产肉量提高3公斤。农牧民畜牧业年人均增收100元以上,2015年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2100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扶持牛羊育肥业,大力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以规模化养殖小区做为抓手,在伊西哈拉镇、阿拉哈格镇、比西巴格乡等乡镇新建一批由企业或养殖合作社牵头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小区,以肉牛(西门塔尔牛)肉羊(萨福克、麦盖提羊、小尾寒羊、湖羊)养殖育肥为主,对养殖场内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建设标准化彩钢板全封闭圈舍,配备自动饲喂、自动控温、自动调湿、自动控光等先进机械设备,完善相应的粪便排放设施,建立健全养殖场饲养管理监控制度,实现生产规范化。由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如低价租用棚圈等方式,吸引农民或养殖大户进入养殖小区,按照公司化方式运营。养殖小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养殖工艺和规模,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市场销售服务,强化生态环境控制,做好畜禽排泄物、废弃物和病死率禽的无害化处理,使养殖小区真正成为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基地。进一步完善现有的18个养殖小区基础设施,挪做它用的养殖小区要及时进行清理,通过改造传统圈舍,完善粪便处理设施,加强科学技术推广,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牧民养殖积极性,从而提高圈舍利用率,发挥养殖示范作用。

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专业户和养殖示范村的扶持力度,继续落实“安居还畜”和“育肥工程”,力争每年扶持50户年育肥规模超过2000只羊、500头牛的育肥专业户,带动500户年育肥规模超过250只羊、50头牛的养殖户。积极推广“大进大出,快育快出”的生产模式,将市场购销优势和农户饲草料、劳力优势有机结合,引导养殖育肥贩运大户缩短牛羊育肥周转周期,实现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出栏,牛育肥期不超过三个月,羊育肥周期不超过60天,提高产肉量,通过养殖专业户带动一批专业村,带领更多养殖户进入市场。

(二)加快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缓解草畜矛盾按照“增粮、减棉、管果、强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饲草料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万亩左右,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不低于25万亩,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青贮玉米良种,推广一年二熟、三熟制,确保每年可用于青贮饲料的玉米秸秆保证在70万吨以上,继续落实青贮窖水泥补助和铡草机补助等惠农政策,使全县秸秆利用率达到100%。积极争取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农区草地开发利用项目、游牧民定居项目,落实牧草种补贴政策,引进推广林果地内间作套种优质饲草、饲料新技术,鼓励种植大户利用新开荒地、撂荒地种植饲草料,每年新增人工饲草料地1.5万亩,力争2015年达到10万亩,对新开发建设的人工饲草料地发放草场使用权证,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依法管理。通过禁牧休牧和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北部山区建立草畜平衡卡制度,核定载畜量,以草定畜,通过转变放牧生产方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牧草产量,切实减轻草场压力,增强草场自我更新、自我修复、再生能力,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改良以提高肉食品产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西门塔尔牛、肉羊改良为主,坚持自繁自育,采用行政强制和优惠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严禁屠宰幼龄母畜和生产母畜,把生产母畜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加以保护,逐步提高能繁母畜比例。切实落实良种补贴、冻精补助、良种母犊牛补贴等优惠政策,每年改良牛2.5—3万头以上,力争2015年黄牛良种率由现在的70%提高到90%以上。按照“整乡覆盖、整村推进”目标,加大良种肉羊的繁育力度,以萨福克、多浪羊、小尾寒羊和湖羊为主,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提高良种利用率。以示范村的规模养殖户为重点,品种改良人员定点定户进行技术承包和技术指导,连续3-5年持续不间断的扶持一批改良核心户、示范户和示范村,力争2015年,全县达到13个肉羊改良示范村,100户改良核心户,300户示范户,改良肉羊存栏数达到5000-1000只以上,辐射带动肉羊改良工作的全面开展,使肉用良种羊覆盖率达到80%以上,大幅度提高肉食品产量和养殖效益。继续推广“集中育雏,分散养殖”的全程式免疫家禽养殖模式,充分发挥库车县种禽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乡镇集中育雏点建设步伐,推动家禽产业化发展,使家禽养殖规模由目前的200万羽孵化育雏规模,发展到2015年的600万羽。

(四)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继续抓好兽医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县级动物防疫监督站要抓好动物防疫检疫试验室和无公害畜产品检测试验室建设,提高疫情监测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能力。加快村级动物防疫点、报检点、疫情监测点、兽医门诊、品种改良点的“五点合一”站点建设,每年新增10—20个“五点合一”服务点,力争2015年,在全县所有管理区都配齐“五点合一”服务点,畜禽实现全部集中免疫制度。对国家规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继续实行牲畜合同防疫制度,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落实重大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储备机制,完善县、乡两级重大动物疫情贮备库。

进一步加快乡镇(场)定点畜禽屠宰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的建设,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全面落实畜产品准入制度,推广电子标识,建立养殖场免疫、兽药使用记录以及休药期制度,落实城区五公里范围内禁养区制度,建立起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形成“以监促检、以检促防”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加强畜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设立“健康肉”销售点,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养殖模式,探索无公害畜产品市场准入制,逐步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五)深化畜牧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创新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制,调动基层技术人员开拓创新积极性,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采取市场机制和行政选派相结合的办法,向养殖大户、基地或公司派驻科技特派员,直接与养殖场(户)挂钩,到场到户服务,提供生产、经营上的技术服务,积极推广“良种、良料、良法、良舍”配套技术,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从而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科技特派员承担的科研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县科技三项经费予以立项,到畜牧业一线工作成绩显著的,在职称评聘时优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破格晋升职称;品种改良服务体系,要积极探索以乡镇为单位,技术带头人牵头,将品种改良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对辖区内所有黄牛冷配实行技术承包,采取技术服务费与冻精费用分离、利润归已的办法,将品种改良技术服务社会化。鼓励村级防疫员建成社会化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劳务合同,明确责任和义务,将防疫工作纳入社会化服务范畴,进行市场化运作,防疫服务费由防疫员合作组织自收自支,积极推行“六员一体”(防疫员、协检员、诊疗员、政策宣传员、信息统计员、技术推广员)工作机制,以动物防疫、品种改良、动物疫病治疗等有偿服务收入为主体,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实行绩效工资,提高服务能力,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草原站技术人员要利用技术优势,筹措资金购进大型牧草加工机械,组织技术人员成立饲草料加工服务组织,对分散种植的苜蓿集中收购,生产草颗粒、草捆,提高草产品附加值,增加饲草料的商品价值,对玉米秸秆等饲草进行集中加工粉碎存贮,零售批发的模式,以提高饲草的加工利用率,实现饲草料商品化。

(六)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搞活畜产品流通,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以促进产业化发展为大目标,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营畅通、符合畜产品交易特点的市场体系。在交通便利处,建设以牛羊活畜交易市场、牛羊屠宰加工企业、饲草料加工交易市场、育肥小区和托肥所及集检疫防疫和食宿的综合性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带活整个畜牧市场流通体系,为养殖户直接进入市场奠定基础。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专业化规模经营的要求,鼓励养殖大户和科技人员牵头,积极创办各种形式的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带动养殖户开拓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活储为主,冻储为辅”的储备机制,建立肉食品储备调节和风险保障机制,对牛、羊、猪、禽肉及禽蛋,实施“定点储备、定点屠宰、定点销售、定点补贴”,保证我县节假日的储备及应急供应。

三、切实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金融保险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健全畜牧业工作机构。乡(镇)场相应成立工作班子,制定出台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畜牧业发展工作方案和扶持政策。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协助抓的工作格局。由县、乡镇领导与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定点包户,挂牌督办,协助乡镇建成养殖小区,确保养殖小区建得成,用得好,农民得利,乡镇得益,实现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共赢的局面。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出台牛羊育肥发展优惠政策,以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为重点,从良种引进补贴,养殖基础彩钢板,养殖设施机械化,养殖制度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指标,按照年育肥出栏牛100头、羊500只,一次性给予补助10万元,年育以出栏牛500头、羊2500只以上的,一次性给予补助50万元,年育肥出栏牛1000头、羊5000只以上的,一次性给予补助100万元。年初由养殖小区或养殖大户提出资金补助申请,陈述建设内容,年中进行督促检查,年终验收组统一组织评审检查,达到相应标准者给予兑现奖励。

(三)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

农行和信用社每年各拿出畜牧业专项贷款2000万元,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为提高养殖放贷率,规避市场风险,金融部门延长贷款期限为2—3年,实行错时放款,由县财政承担50%的利息,养殖户承担50%的利息,由乡财政所直接给贷款户兑现。加强畜牧业专项贷款管理,实行封闭运行,在乡(镇)、畜牧部门、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建立监督机制,有棚圈、青贮窖,懂技术的农户优无发展。

(四)建立养殖户牲畜保险,建立畜牧业养殖基金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已开展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积极开展牛、羊、禽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全县从专业养殖户开始,建立养殖保险基金,开展养殖户牲畜保险试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