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7:16:37 页码:8
最新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优秀10篇)
2023-11-12 17:16:37    小编:zdfb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怎样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在情感表达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情感管理的方法,以更好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一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v^’,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终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向用原先的名字。但很少有人明白,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之后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立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到达数千人。之后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二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小铁锤。

小铁锤十二岁,矮矮的个子,长得很结实,还很聪明勇敢。

有一次,小铁锤装作放羊的为八路军放哨。这时候,他远远地看见一群鬼子,马上报告了村里,村民都隐蔽起来。这时日本鬼子来到了近前,看见小铁锤,鬼子官就跳下大白马,把枪口对准了小铁锤恶狠狠地说:“你这个八路探子!”小铁锤不慌不忙,指了指羊说:“俺是放羊的。”日本鬼子看看羊就信了。并让小铁锤把大白马赶进李家院吃草。这时小铁锤看中了那匹大白马,心想:我要想办法得到这匹大白马。他看草很少,就对鬼子官说:“马饿了,院子里草少,我带马去草多的地方。”鬼子官看了看小铁锤想了想说:“去吧,如果照看不好就杀了你!”小铁锤牵着马走出李家院,转到后面就骑上大白马一溜烟儿跑了。他跑出很远的时候才听见鬼子的枪声,他成功了。

这就是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小铁锤。我真佩服他。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这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王二小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来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带路,为保护转移躲藏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突然四周响起了枪声,敌人发现上了当气急败坏的将二小杀害,牺牲时,年仅13岁。最后八路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消灭了全部的敌人,乡亲们将二小放在担架上,呼喊着二小的名字,但是王二小再也听不到了。

虽然王二小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作出的贡献,永远不会忘记他这个抗日小英雄!

童年的生活最幸福,在我们躺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可曾知道,在抗日年代牺牲的小英雄的童年是怎样的苦涩。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地方走去,心里很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他,要他为自己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说了几句话,鬼子相信了他,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里,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长。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再也听不到了。

而我呢,小时候咿咿呀呀的喊,长大一点,看见玩具就要买,把父母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像流水一样挥洒,比起这些小英雄,我们要幸福多了,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好,可以快乐的上学,可以安稳地睡觉,快乐地过着每一天,享受着美好时光。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而抗日小英雄的童年,是辛酸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他们!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三

假期里,我和爸爸一起去了烈士陵园,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个高大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尊严的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现在,我们的生活虽然十分美好,可我们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那可是革命先烈用自己一腔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知道珍惜。

我看过很多关于抗日战争史文章,尤其涌现出许多抗日小英雄比如海娃、王二小、张嘎子、刘胡兰等,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子,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在鬼子一次突袭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老钟叔被鬼子打死。老钟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参加八路军报仇,当上了一名小侦查员,他配合老罗叔执行任务,表现的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伤了。但是他为了能和队伍继续战斗在一起,伤未好就偷偷离开了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内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终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同学们,正是这些英雄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新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四

当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看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峰大厦,望江上四通八达的高架大桥,注目滨江大道喜笑颜开的男女老少时,不要忘了我们祖国母亲曾经度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记住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

在诸多的抗日故事中我们熟悉的有飞夺泸定桥、董存瑞舍身炸堡、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战役……在抗日时期,中华民族还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如:王二小、张嘎、雨来等。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xx县上庄村。他是活在歌声里的抗日英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xx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富裕的城市里,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为我们打败日寇的抗日英雄!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五

当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看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峰大厦,望江上四通八达的高架大桥,注目滨江大道喜笑颜开的男女老少时,不要忘了我们祖国母亲曾经度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记住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

在诸多的抗日故事中我们熟悉的有飞夺泸定桥、舍身炸堡、、台儿庄战役……在抗日时期,中华民族还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如:王二小、张嘎、雨来等。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0xx年生于河北省xx县上庄村。他是活在歌声里的抗日英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xx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富裕的城市里,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为我们打败日寇的抗日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xx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的八路军五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日军调集七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xx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党政机关。军区的一个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六班的马宝玉等五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撤边打,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顶绝路。日伪军误认为咬住了八路军的主力,发起猛烈的攻击。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了,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别人名称为“”。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在抗日斗争中锤炼的硬汉子。

我们应好好学习,报入到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列当中,决不让悲剧重演!

爱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的。今天,我们的爱国热情,应该体现在热爱党,热热人民,热爱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今天,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被雨来的故事所深深打动了。雨来是一个机灵鬼,从小爱游泳,聪明活泼,逗人喜爱的孩子。雨来妈妈因要到区上去开秘密联络会,到河边去唤正在玩耍的雨来回家。雨来听到妈妈叫他后,顽皮地跟母亲开起了玩笑,一个猛子潜入水下,待母亲失望地走后,才从水中突然冒出,哈哈傻笑……但雨来从小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懂得民族大义。一本用土纸油印的课本,他宝贝似的珍藏着,虽然雨来14岁时才到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那黑暗的小屋上夜校,却能认真、刻苦学习;我呢,在这种和平的时代里,本应发奋读书,可我却与雨来相差十万八千里。

有一次,当雨来独自在家时,鬼子来“扫荡”了。邻家的李大叔跑到雨来家找地方藏身,并一再告诫雨来不要告诉别人。待李大叔藏好后,雨来拼命往后院逃,但为时已晚,欲来被鬼子抓住,鬼子将他抓住用糖和金戒指诱惑他,可他宁死不屈,被鬼子打的鼻青脸肿也不说处李大叔藏在哪。气得鬼子暴跳如雷,要枪毙他。可雨来却趁鬼子不注意时,一头扎进河里逃了出来。

读了这篇纪念抗日英雄的作文以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在家或外面不能软弱,更不能娇气,应该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要在学校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让妈妈放心好的孩子的好孩子!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六

从破釜沉舟的拼死一搏,到自立为西楚霸王的威风八面,他经历的是常人无法做到的浴血杀敌;从执手含泪与虞姬诀别,到东城战场上的以一敌百,他感受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与无奈;从有望死里逃生,到乌江边毅然自刎,他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以死来换取他那金子般的尊严。

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诵出了他的伤感多情,痛失佳人的心境,如此重情重义之人,怎能不教人生死相随?虞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是幸福的,也是悲惨的。肯定的是,她的一生因他而精彩。

我喜爱他,因他战场上的雄姿英发;我喜爱他,因他与爱心誓死相随;我喜爱他,因他宁死不辱,知耻重义。他是项羽,一个血肉的灵魂俱丰的英雄!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七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叫——小锤子。

小锤十二岁,矮壮,聪明勇敢。

有一次,小锤子假装是牧羊人,为八路军站岗。这时候,他远远地看见一群鬼子,立刻向村里报告。村民们都藏了起来。这时,日本鬼子靠近了,看到了小锤子。鬼子军官跳下大白马,用枪指着小锤子说:“你这个八路侦探!”小锤子不慌不忙,指着羊说:“我是牧羊人。”日本鬼子一看羊就信。并让小锤把大白马赶进李家大院吃草。这时,小锤子看中了大白马,心想:我要想办法得到这匹大白马。他见没什么草,就对鬼子军官说:“马饿了,院子里没什么草。我会带着马去一个草很多的地方。”鬼子军官看着小锤子想了一会儿,说:“去吧,你要是不好好照看它,我就杀了你!”小锤牵着马出了李家大院,转身骑着大白马跑了。当他跑得很远的时候,他听到了魔鬼的枪声,他成功了。

(三年级,400字)。

杨靖宇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xxx,被捕数次。由于杨靖宇的努力,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政委任司令员。在杨靖宇的努力下,一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给日军以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团队改组为东北抗日联军。它就像一股铁流,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日军。杨靖宇的名气震动了整个东北,日军调集重兵,派出更多疯狂围剿,悬赏一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年初,杨靖宇被日军包围,不幸牺牲。他才35岁,面对杨靖宇的身体。敌人惊呆了;原来和他们一起在冰天雪地中转了几年的杨靖宇,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肚子里没有一粒。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英勇抵抗,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杨靖宇等无数先烈,为了改革发展,为了民族繁荣,献出了自己的头颅和鲜血。从中涌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毅力。不屈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我们应该永远记住那些抗日英雄。没有他们最初的奋斗,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六年级,400字)。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和文化的古国,在历史的岁月里,从千千涌出了成千上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爱国世纪让我们深受感动。

我在一本书上看了前面的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激动的难以言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三团政委。他不幸在一次战斗中被捕。凶狠的敌人想从赵一曼口中知道抗日联军的位置,但赵一曼很冷静,宁死不屈。敌人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着反复的折磨。她的右臂被砍断,她带了几十斤的铁镣铐,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和动摇。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将近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他愿意为民族解放献出自己的生命。洒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儿女的爱国情怀。我不难忘记她的话。她说:“你可以把整个村子变成瓦砾,你可以把很多人变成泥浆,但你不能摧毁xxx员的信仰……”这种浩然之气,永远会震撼和激励每一个中国人。

(六年级作文,)。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八

我的老家长治武乡是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那里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那我就说一说我家的抗日英雄:我的老爷爷、老奶奶的故事吧!

我的老爷爷李专官,1923年出生于长治武乡滥漳花莲脚村。1937年4月,在放羊途中遇到了不熟悉路况的红军,他主动为红军带路,并参加了红军。后连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8集团军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3营1连。1938年部队抽调参加山西武乡游击队的建立及整编,建立了武乡抗日根据地。曾经参加过的百团大战,他英勇抗战,多次受伤,后背受过两次枪伤。之后返回攻打榆社城,在激烈的战斗中,腰被手榴弹炸伤,养好伤后转入军工场,期间,他努力生产,支援前线。解放后,随部队接管祁县纺织厂,后转入晋华纺织厂,还担任过食堂部的总支书。

我的老奶奶郭珍兰,1927年出生于长治武乡滥漳南庄村,13岁就在河边区政府领导下积极抗日,多次去敌战区侦查敌情,多次担任情报员给上级送情报。在一次围攻敌人据点战斗中,左腿膝盖受了枪伤,但她仍强忍疼痛,坚持战斗到结束。后河边组织由于叛徒出卖,7位领导被捕,英勇牺牲在盘龙,但她和另一位领导陈福管仍继续承担起河边区的工作,直到抗战胜利。由于她积极抗日,15岁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和我老爷爷也因抗日而结缘。抗战胜利后,她跟随老爷爷从祁县纺织厂转到晋华纺织厂,她还担任过工段长。

以上就是我老爷爷、老奶奶的抗日故事。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正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传承祖辈的爱国精神,发奋力强,富国强民!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九

刘胡兰她年轻、漂亮、勇敢、善良,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她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八路军来到文水县同人民一起战斗,就在这一年周西村成立了抗日小学。

1942年,年仅十岁的刘胡兰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常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战士。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母亲生下妹妹后就不幸身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换名为刘胡兰。

刘胡兰一个十五岁文静的小女孩,是一个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对敌人的,面对敌人的凶狠残暴毫不畏惧,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挺胸走向敌人的铡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十五岁,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无忧无虑地生活时,而我们的小英雄刘胡兰却被惨杀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一个正当花季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她挥笔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赞扬。与刘胡兰对照,我自形惭愧,平时碰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将来为祖国效力!

看了刘胡兰姐姐的英雄事迹,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生长在和平时代,没有了硝烟战火,我们的千千万万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祖国。

有关抗日英雄的作文篇十

眼看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无情地践踏,百万华南年轻人义无返顾走上抗战的前线,他们中有归国华侨、有大学生、有妇女、有富家子弟、有农民不论何种出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赞美抗日英雄的初中。

作文。

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指挥忻口战役的抗日将领。卫立煌(1896-1960),字俊如,安徽合肥人。青年时期曾在孙中山先生广州大本营担任警卫,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第19军副军长,徐州戒严司令,首都卫戍副司令,第8军军长等职。1937年9月,为挽救山西危局,保卫太原,中国军队决定利用忻口要隘进行正面防御,阻敌南下。忻口战役总指挥由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担任。1941年,卫立煌曾因主张国共合作抗战,与八路军建立友好关系而被撤本、兼各职。1943年奉命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官,率部打败盘踞于滇西和中缅边界的日军,与中国驻印军一起,打通了滇缅公路。解放战争后期,在担任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时,因没有积极执行蒋介石的“反攻”命令,被蒋撤职软禁于南京。1949年获释,随即出走香港。后拒绝去中国台湾,于1955年回到北京。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

八百壮士的指挥官。1920xx年出生于贫困家庭,广东蕉岭人。1920xx年,在广东大学预科肄业。同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政治科学习。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时,任陆军第88师262旅参谋主任,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后任524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率部驻防北火车站,与日军对峙两个多月,10月26日,日军疯狂向驻地防线发动进攻。他率领第一营的400余官兵,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后撤。率部孤军死守危楼,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1941年4月,在出操时遇害,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授为陆军少将。上海10万民众前往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典型”。

狱中蘸血书写壮志:1941年11月,山西代县县城的狱中,寒冷刺骨。一个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19岁青年,艰难地举起仅有的一条胳膊,蘸着鲜血在墙壁上写下十四个字:“严刑利诱奈何我,颔首流泪非丈夫。”他就是回族抗日英雄金方昌。金方昌是山东聊城人,1937年到山西参加抗战。在晋察冀边区,他担任中共代县赵家湾区区委书记。“书生”出身的他亦能上阵杀敌。他曾利用敌人夜间“会哨”时机,率30名民兵伏击敌人,歼敌甚众,成为群众心目中的青年英雄。

王殿元死也要拉上敌人: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2排6班班长、共产党员。在胶东地区的马石山上,他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也让“马石山十勇士”名垂史册。1942年11月,两万多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扫荡”。王殿元和6班战士面临掩护大批群众转移的任务。夜色中,他们分批带领上千名群众冲出了包围圈,自己却被敌人发现,枪弹雨点般扫来。王殿元作出决定:把敌人引到山上去。10名战士且战且退,上了马石山主峰,凭借有利地形和敌人厮杀了5个多小时,最后只剩下身负重伤的王殿元和另外两名战士。敌人冲上阵地,王殿元拾起了最后两颗手榴弹,将一颗扔向了敌群,另一颗拉响,与敌人同归于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