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读《震撼的童话》有感(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9:22:10 页码:12
最新读《震撼的童话》有感(优质9篇)
2023-11-20 19:22:10    小编:zdfb

完善的总结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涵和核心要点。总结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要能够引导读者进行实际行动。最后,祝大家写出一篇精彩的总结,展示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一

由于时间原因,也没看多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过去,一直有一言论。说那80、90的孩子们只知道享福,根本不能自理,不懂得怎样孝敬父母,也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作为90后,也许很不服,却也无力反驳,难道现在的我们不是说的这样吗?只有自己知道,不是他们说的这样,那么就必须证明给他们看吧。好吧,你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确做到了。

在《震撼的童话》里讲到的孩子几乎都是90后的。他们总是在生死一线的时候忘了自我的安危,他们总是为了身边的同学朋友或兄弟姐妹不顾生死,他们总是勇敢向前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就像温爷爷说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努力。

信念对于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是无比的重要,一个人可以在绝境中活下去,一个国家可以在兵少食乏打胜仗,少不了它。孔夫子曾经回答过他的弟子一个问题,一个国家要打胜仗需要什么?孔子说了三个,足兵、足食、民信。而弟子叫他去掉两个,于是就只剩下了民信,孔子解说,民无信则无欲。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念,那么会很混乱。地震将人们压倒,但信念未倒,他们崇尚生命,怀有信念,更是英雄中的英雄。

有人将他们比作神,而我却觉得不然。他们就是普通人,只不过在关键时刻发出了“超能力”。呵呵,那不就是superman吗?请让我铭记他们,可爱的superman。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二

有些日子总会成为永恒,有些永恒总会永远刻在人们心里。5月12日,大地在颤动,山河破碎,家园被毁,而中国人民没有放弃,“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成了灾后一句响亮的口号。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许多普通人的英雄事迹,而这些普通人中包括了一大批少年儿童。他们在地震袭来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梁强,一位普通的16岁高中生,震后余生的他冒着不断落下的石块,一路狂奔回家探望生死未卜的老父亲和老母亲,得知父母亲没事时,这位16岁的男孩想到的不是帮家里收拾残破的家园,而是来到自己的母校——向峨中学。看到曾经花团锦簇的学校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梁强心中一阵酸楚。这时他从化学老师那里得知还有许多师生被埋在废墟下,他拿起一根木棒,一边在废墟上敲打,一边大喊着:“有人吗?”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深夜,直到被强行撤下,但他依然不离开学校,帮助家属辨认尸体,为死者整理仪容。他心里始终想着:还有很多人需要我!梁强正是凭着这样的意志一直在坚持。几天时间他靠吃一点方便面维持体力。在发放帐篷时,他坚决不要,他说:“还有比我们困难的人!”一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这位90后少年的纯洁心灵。

和梁强一样的少年还有很多,那些少年在地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动容。地震时,他们表现出的不是懦弱、胆怯,而是勇敢、坚强。让我们为这些纯洁的生命鼓掌吧!你们是最棒的!地震是可怕的恶魔,而你们就是那纯洁的天使,你们用你们的行为抚慰了人们心灵的创伤,为人们慢慢抹去这段痛苦的记忆。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三

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随着地震波的不断散开,一幢幢房屋訇然倒塌。顷刻间,天崩地裂,无数生命消失,亦有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下。

灾难袭来时,他们携手相助,走出困境。

第一次地震波袭过之后,有人在不住颤抖,有人在尖叫,有人嚎啕大哭。然而在校园内,有着一群临危不惧、充满责任心的“祖国的花朵”,他们伸出小手互相扶持着,携手跨过死亡的门槛。

这就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责任,团结互助冲出死亡的门槛,他们以行动彰显了生命的力量!

断壁残垣下,他们坚定信念,托起希望。

天逐渐暗了下来,空中飘着淅淅沥沥的雨。隐隐约约地,从水泥板缝隙下传出一阵细微的歌声。声音由小变大,不断在废墟上回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是许x政和小伙伴稚嫩的声音,却透露着对生命的执著和坚定的信念。

废墟下一片黑暗,李庆堵住了身旁好友卿飞速头上流血的伤口,并不断地跟好友说话,希望他从昏迷中醒过来。然而这都是徒劳的,卿飞速早在预制板砸向他的那一刻就死亡了。我们无法想象当朋友、同学在自己身边慢慢死去时的那种绝望和心痛,然而李庆却克服了这些困难,坚强地活了下来。

风雨阻挡不了花朵的绽放,无尽的黑暗和痛楚也阻挡不了孩子们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这些温室里的花朵顷刻间成长为挺拔怒放的冬梅,他们挺起了自己不屈的脊梁,用信念勇气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灾后大地上,他们用爱构筑绚丽的明天。

在灾后的.救援现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少年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满脸疲惫,有的蓬头垢面,他们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义不容辞地拯救掩埋在废墟下的人、运送救灾物资、帮医护人员照顾伤者、捐赠钱财…..

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悲伤中时,这些小小的少年却担负起了社会的责任,他们带着爱心,带着希望奔赴灾区,献出了自己的赤子之心!他们伸出手拉起千千万万灾区人民的手,用爱串起千千万万灾区人民的心,共同描绘灾区美好的未来!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四

封闭的思维慢慢开启,开始学会关注那些未知的世界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封闭,我们把自己封锁在属于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太久。接触《小王子》,让我重新找到了那份单纯中的美丽,孩子的世界里,永远不乏爱与真善美。

《小王子》是法国著名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写的一部童话小说,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用作家的话来说,是写给“还是孩子时”的大人们看的童话,全书使用孩子的视野描绘着这个原本简单而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世界。

小王子来到地球前,拜访了周围的六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着不同的人,但是我们却发现,每个星球上的守望者,都是单独的个体,不论是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还是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等,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孤独的生命存在,他们整日忙着自己所认为的重要事务,而这些在孩子的世界里都是无法理解的。作者写这些人的真实目的其实在以孩子的视角向我们揭露这个世界:国王——象征着权力;把别人都当成自己的崇拜者、自吹自擂的人——象征着虚荣;为忘记喝酒的耻辱而喝酒的酒鬼——象征着荒.唐;忙于数星星、想把星星占为己有而变得富有的商人——象征着贪婪;终日忙碌、循规蹈矩的、却毫无目的的点灯人——象征着盲目;脱离实际、自为清高的地理学家——象征着虚假……而这些,都是小王子眼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大人的形象,或许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目前的客观存在。

权利、虚荣、荒.唐、贪婪、盲目、虚假滋生在人们的心里。我们向欲望屈服对物质顶礼,因为堕落而痛苦,因为痛苦而愈发的堕落;背负着知识的重担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人们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他们只是重复别人对他们说的话……”;我们苦苦追求着幸福,但却常常粗暴地把幸福从身边赶走。虽觉如梦,虽视如盲。“人们是从来也不会满意自己所在的地方的。”“你这里的人在同一个花园中种植着五千朵玫瑰。可是,他们却不能从中找到自己所要寻找的东西……”,“然而,他们所寻找的东西却是可以从一朵玫瑰花或一点儿水中找到的……”

我们太关注于物质的世界,反倒遗忘了心灵真善美的守望与追寻,而小王子拜访周围星球的历程,正是追寻心灵空间的历程,正是追寻纯洁的爱的过程。

童话里有“驯养”一词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从作者的解释来看,应该是指两种事物之间发生了情感的联系,只有发生了情感的联系之后,才能说是“被驯养了”。世界上很多事物是类似的,就像小王子看到的玫瑰园的玫瑰,表面上看花朵都是一样,于是小王子忧伤,本以为自己的星球上的那朵玫瑰是唯一的,但是当看到更多类似的玫瑰时,他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小王子苦闷时,狐狸却帮助小王子解开了心结,世界上的事物只有在被驯养后,显示出与其他事物的差别,因为在被驯养之后,事物与驯养者之间发生了情感的联系,它就是唯一的,尽管在表面上它仍旧与其它事物一样,但在本质上是发生了变化的,因为被驯养的事物对于驯养者来说已经变得重要了,“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认真地琢磨“驯养”这个词,感觉很有深意,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就是这样吗?人生中我们遇到的人和事的确很多,但是真正与我们发生联系的却很少,而是否真正与我们发生联系,取决于我们是否用我们的心去对待,只有发生了心灵的联系,才能受到震颤。由此想想我们周围的人,不论亲人,恋人,还是朋友,哪一个不需要用心去对待呢,只有用心了,才能成为我们的唯一。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纯真的,但是我们的世界却越来越缺乏“孩子”,我们越来越向成人的世界靠拢,我们在不断丧失心灵的那片净土,我们在不断地远离爱的世界,而当虚假充斥于这个世界各个角落时,那将是整个世界的悲哀,我们面对的必将是没有哭泣的人类葬礼。

让我们的世界还留存孩子般的纯净,让我们的心灵还保留那一份真善美,童话里有着梦,梦中有孩子,也应该有那些还是“孩子时”的大人。

文档为doc格式。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五

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个记忆永恒的日子,也是让全中国人民悲哀的日子。无情的地震袭来,瞬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把我们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家园给摧毁了。谁曾想在地动山摇中,在一桩桩、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中,那小小稚嫩的脊梁扛起了坚定、责任。坚定给了他们生的希望,责任让他们不回头。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无数个英雄事迹。

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故事是动人心魄的。地震中,勇敢的少年们,他们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用小小双手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们的无私无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赤子之心。

天灾无情人有情,虽然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灾后,我们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下,我捐出了我的所有零花钱。珍爱生命,珍惜亲情。不抛弃,不放弃。这些,都是英雄们教给我的。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六

最近,我读了《震撼的童话》这本书,书中讲述了许多成都少年学子的英雄故事。他们的勇敢和勇敢的行为感动了中国,他们的坚强和坚强的行为感动了世界。

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灾难突然来袭,漫天尘土飞扬,瞬间淹没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在这无情的'灾难中,成都少年学子用行动谱写了震撼人心的童话。灾难降临了,他们不离不弃,与同伴携手互助,冲出死亡的门槛;面对废墟残垣,他们伸出稚嫩的双手,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灾后重建中,他们捐款捐物,传递着爱心,为大家描绘了美好的明天……在这次抗震救灾小英雄中,有一个坚强乐观的姐姐,她是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的学生高莹。地震来临了,她们的教室垮塌了,她和她的同学被压在了废墟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绝望里,是她用美妙的歌声给同伴信心和勇气。后来,被救后她失去了双腿,在医院里,她的脸上还是一如既往地挂着甜甜的微笑,向人们传递着坚强。雷楚年,一个年仅15岁的大哥哥,在大难来临时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善良,感动了中国!地动山摇之际,他两次折返教室救人。陈浩,小小年纪,面对死神,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毅然选择了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给予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双手托起了生命的希望。王了、李庆、王海军、阳玉洁……一个个少年英雄的名字铭刻在我们心里。

地震虽然震垮了我们的家园,但却震不垮我们坚强的意志。成都的少年英雄们在灾难中彰显了生命的力量,鼓动起梦想的翅膀,给我们的民族带来无尽的希望,他们用血染的童话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七

还记得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吗?还记得那一双双恐惧的双眼吗?虽然现在已时过了5个多月,但看了《震后的童话》,我静的心,又被撩拨起来,只有一种感觉:就是勇敢可以战胜一切。

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梦,一样对未来的憧憬,但有些孩子却在他们的童年做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事——勇敢。

勇敢让他们携手互助冲出了死亡的门槛。记得王国东吗?他虽然年纪小,但当他逃出时,他也不忘他的同学,又折回救人,他去了再也没回来,为了把最后一个同学救出,他被埋在了废墟之下。我不由的产生佩服之情,佩服他的英勇之举。

勇敢让他们托起了生命的希望。大地震时,许多在高楼的同学在哭泣,缩在墙角,可因为勇敢,让他们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热情,与灾害抗争着。

勇敢让他们将爱心四处传达。那些志愿者们,因为勇敢,他们不畏地势险要,到救灾现场,将爱心传达给每一个受害人民,让他们心里更温暖,不感到孤独。

都因为勇敢,让人们团结了起来,一起来抵抗这恶魔般的地震。我感谢地震,它让我们同学之间感情升温;我感谢地震,它让我们邻里之间关系更和睦。

其实,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能团结,不团结力量则会分散,最后落的七零八落地。但只要人们团结起来,这力量如波涛汹涌般强大,不畏惧一切困难。

我同时赞美这些孩子们,虽然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的勇敢征服一切,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最完美的英雄。我歌颂他们,他们不畏危险,拿自己的生命去救人,还可以做到毫不犹豫。我佩服他们,他们的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因为勇敢可以战胜一切。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八

《震撼的童话》中记叙的是5、12大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孩子们在地震中或地震后的感人故事。书中列举了众多孩子的故事,这些孩子中,最大的不过十七、八岁,最小的年仅七岁,可是,就是这些本应在父母的庇护下撒娇的孩子们,却在这次大地震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敢和智慧,还有对他人无私的爱。

读完这本书后,孩子们的身影在我的脑子里久久不去,他们的容颜是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他们的故事是如此深刻地印在我的心中。无数次,泪水一再地从我眼底涌出。而每一次泪水的涌出,都是因为孩子们在感动着我,在震撼着我。

雷楚年,一个15岁的初三男孩,在地震发生时,他不顾自身安危,两次折返教室救人。在教学大楼轰然倒塌之前,他利用自己的勇敢机智跳到了一棵大树上,成功地自救了。惊魂未定之时,他毅然投身到志愿者行列,四处奔波,寻找班上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陈浩,年仅12岁,温江玉石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为救身边的一个同学,在墙倒之际,用尽全身力量,猛地推开这位同学。同学完好无损,而他却被倒塌的墙狠狠地砸中了,造成身体严重受伤。在医院里,当记者问他为了同学受了这么重的伤,你后悔吗,他却坚定地说,不后悔,再有这样的事发生,我还会这样去做。

岳小龙,只有8岁,当地震来临时,他看见两个学前班的小妹妹吓傻了,不知道怎么办,呆呆地立在原地。这时,他快步跑了上去,不顾危险,把两个小妹妹拉着跑到了安全区域。

王国东,15岁,虹口中学九年级的学生,一个阳光男孩,为了救还没出教室的同学,他返回教室里,却再也没有出来。

杨琳,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二的学生,14岁,在被埋的空间里,她帮助两名同学先爬出去,而自己却被石块砸中。凭着自己的智慧,她想办法自救。当她被救出时,身受重伤。在医院里,她依然坚强乐观,用自己的微笑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7岁的蒙嘉豪,大邑沙渠中心小学一年级的小男生,当他从电视里看到灾区人们所受的苦难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六年来存的压岁钱1200元都捐了出来。

……。

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我无法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身上所迸发出来的感动人的光芒,将永远亮在我的心中。

现在,多数的家庭条件好了,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在我们大人的眼里,根本没有吃苦的意志,碰到一点点困难就扬言要放弃。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也是自私居多。可这一次,在灾难降临时,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他们心灵的美丽和毅力的顽强。在灾难降临时,他们拧成了一股绳,一股扯不断压不烂的钢绳;在灾难降临时,他们心中涌动的是浓浓的爱:把生的希望先给别人,再想办法救自己。这些孩子,用他们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团结。他们,用自己的行为震撼了我们——他们的父母;他们,也用自己的行为震撼了中国;他们,也用自己的行为震撼了世界。就是这些孩子,在灾难中,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感人的一课,难忘的一课。作为他们的长辈,我们骄傲,我们自豪;作为他们的长辈,我们汗颜——我们小看了他们。

这些孩子,将使人们永远记住他们,记住他们身上强大的爱的力量!

读《震撼的童话》有感篇九

废墟之上,我们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爱、珍惜、友谊、团结!

——题记。

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灾难突然袭来,顷刻之间,就在地狱的入口处“爱”在这里集结着。“灾难中,我们在一起!”这是同学们临危不惧誓言。他们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历尽磨难。携手冲出死亡的门槛。

让我们记住这一刻;分分秒秒,用生命在度量;来不及思考,所有的行为都是心灵的飞扬,饱含着满腔的热血,生命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成长的旅程,实现了飞跃和跨越。年轻的学子们,用生命鲜血、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灾难突然降临在这些花季少年的身上,他们却用勇敢在死神面前上演了惊人的一幕幕。

成都龙泉驿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李心月、周紫婷在地震来临之际,和大家一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往下冲。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她们突然发现班上因患脑瘫而腿脚不便的曾众妮力不从心,感到无助,生死悠关的时刻,他们的身影出现了,他俩镇定的扶着曾众妮一步一步往楼下走,她们只有一个念头:帮助曾众妮走出楼房。在紧要的关头,周紫婷咬着牙伏身背起曾众妮走到楼下。全班同学看到这一幕,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他们也在阳光下露出灿烂的笑容。

梁强,是都江堰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慌乱和尖叫声中,梁强和其他同学迅速撤离到操场上,砰砰跳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到校接孩子的家长说:“向峨乡毁了”,少年担心焦虑的心已按奈不住,向班主任请假回到家乡向峨乡,回到家中,见父母无事,又立即赶到自己的母校,加入到搜救队伍中。

夜幕降临,大雨倾盆,好像上天不忍心,在开始哭泣了,梁强用双手刨着,用木棒敲打,用自己沙哑的声音安慰废墟中的师生,为他们找食物衣服。他还用手机放歌给他们听,这是爱的音乐,鼓励的音乐,这是一位坚强少年给幸存者带来生的希望的音乐,也给自己希望的音乐。

救援部队到达后,他又担起另一重任——辨认遗体,登记遇难者名单,在5月15日晚上,他初中的班主任被挖出来,老师的教导与关爱浮在眼前,忍住泪水,用白布盖好班主任的遗体,然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他磕了3个头鞠了3个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间有情,送大爱度劫难,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爱心传递共渡美好的明天,“多难兴邦”,孩子们在历经磨难后,真的长大了,他们用群体的力量奏出了英勇救灾的美丽旋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