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2:49:24 页码:14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精选11篇)
2023-11-11 22:49:24    小编:zdfb

健康饮食是指合理搭配食物、科学吃饭,以达到身体健康的一种饮食方式。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避免涉及太多次要的细节。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一

端午,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最初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形势。在这个如诗如画的节日里,一个个飘香的粽子,是后人对屈原最好的纪念。

粽子的原料是糯米,然后就是芦叶了,观察芦苇叶,上面除了深绿的外壳就看不到任何东西了。茎长又挺拔。抚摸叶子面可以感受到粗糙,那时因为稠光水分足。整片叶子有一股香,散发着对世俗的抵抗,令人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在老师地带领下,亲身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因力材料不足,我们只好一人一片芦苇叶,用想象中的白米操作。包粽子地诀窍很简单,首先要将叶片围成圆锥形,这时候还会剩下一半地芦苇叶,把它用来封住圆锥,但是要注意,剩余叶片的顶端是细的那一边。随后要将多余的叶子以螺旋式包住口子,就行了。刚开始,我们一群笨手笨脚的傻瓜,不知咋整的。不但没几个成功,反而破了叶子,把老师气得七窍生烟,最后还是亲自下手指导,才把我们训练得服服帖帖。我最开始也稀里哗啦的乱折,到后来掌握一定技巧,终于折出了非常漂亮的粽子。不过,也让我心满意足了。

粽子,最早由老百姓创造。当时的爱国诗人屈原,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他流放。屈原眼睁睁看着朝廷无能、官府黑暗,却无能为力,便投江自杀了。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百姓用芦苇叶子包上白米,投入河中,以求喂饱鱼虾,不吃屈原的躯体。这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

想想芦苇叶,它身上的清香,不就像屈原的一身正气吗?它就像人,没了水分,就像人没了血性,必将落入黑暗。屈原就像鲜活的芦苇叶,与世无争,散发清香。粽子,可能是除了诗句之外的另一种表达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众人皆墨我独清。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二

又是一年端午节,各家各户都包起了粽子,闻着淡淡的粽子香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我又想起了姥姥的粽子,想起我那心爱的姥姥。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姥姥会把买来的糯米加上水浸泡,第二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捏起几个米粒,用拇指食指中指一捻,米粒就会成面,姥姥会自言自语道:“好嘞!”说着踮着轻快地小碎步,将山上采来晾干的桲椤叶,桑树皮绳,集上买来的红枣,都放在温水里泡上。将冰糖用蒜臼子捣成碎末。

一切都准备就绪,姥姥就坐着矮凳包起粽子来。在桌子上有泡好的糯米、红枣,被碾成粉末的冰糖,还有煮好的桲椤叶。先用勺子舀半勺米,再加上红枣,冰糖,再加点米,将桲椤叶左右向中间一折,再将两头朝中间一包,一只手拿着,另一只手用桑树皮绳缠起来系好后,一个小枕头状的粽子就包好了。

姥姥用她粗糙的手,把一个个粽子包好,个个都十分精美。我也曾试过,老觉得叶子太小,包不过来,老是露出了米,弄得满手都是米,姥姥总是笑眯眯的帮我缠绳,看着姥姥那满是皱纹的脸,感觉慈祥可亲。

终于,一锅粽子煮好了,一掀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姥姥把它们放到水里泡着,不一会儿,姥姥捞出一个粽子,轻轻解开线,剥开桲椤叶,一颗颗米粒晶莹剔透,轻轻咬一口,里面含着枣香、米香还有淡淡的桲椤叶的香味,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把粽子递到她面前,我舔着嘴边的米粒,“好吃,姥姥你尝尝。”姥姥说:“乖,你吃吧,姥姥待会儿再吃。”我硬把粽子放到姥姥面前,她撮着嘴咬一小口,脸上漾起了笑容。同时,我看到她眼睛里闪着泪花,“我的东东长大了,知道疼人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淘气了。”听完,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种种:有一次,因我淘气,使姥姥手臂骨折,直到今天,手臂还会疼。我一直觉得非常愧疚,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她受到伤害,永远做姥姥的乖外甥。

我爱姥姥包的充满爱意的粽子,更爱我的姥姥。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小时候。记忆朦胧。太外婆喜欢自己包粽子。说也奇怪,我就独爱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两天,太外婆总会在灶台那边包粽子。那是我......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三

随着端午节的即将到来,小粽子登上了大舞台。既有咸的粽子,也有甜的粽子。馅料更是五花八门,有雪菜的,猪肉的,鲍鱼的,蛋黄的,蜜枣的,红豆的。粽子虽小,却清香淡雅,软糥滑腻,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麦隆食品工厂,跟那里的叔叔阿姨学做粽子。叔叔教我用两片竹叶(从外地空运来的一种狭长的竹叶),尖对尖重叠在一起,从叶片中间弯成一个拱形的洞;用勺子舀一些浸泡好的糯米装进去,把两边的竹叶折过来盖住糯米。这时你可别以为大功告成了,最关键的一部还在后头呢。用一只手把粽子捏紧了,另一只手拿线绳开始缠绕粽子,一定要缠得紧紧的,否则在煮的时候,里面的糯米会跑出来。在叔叔的耐心指导下,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在这个粽子飘香的季节里,我学会了包粽子,这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四

提到端午,大家一定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这些习俗,而我最喜欢的,便是包粽子了。包粽子的前后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幕幕情景剧。

第一幕:摘箬叶。

端午节前,我和奶奶一起去河岸边摘箬叶。箬叶细长细长的,油绿油绿的,散发着一股清香。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一大篮。回到家,奶奶就把箬叶放在水里浸泡。盆里的箬叶,更加水润、绿意。

第二幕:包小方粽。

端午节到了,我谦虚地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说:“普通的粽子难不倒你,让你爷爷教你包方粽。”爷爷对我招手,说:“来!先拿八根长箬叶,一定要长。”我把箬叶宽的一端弄得一样整齐,看另外一头冒尖的便是长的了。“把箬叶中的茎去掉,然后把剩下的两部分弄得一样大,其余的七根也是这样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箬叶做起来了,连大气也不敢出,因为这箬叶实在是太嫩了。“快看!快看!先把箬叶平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箬叶一张一张地插进去,这样就好了。”咦,爷爷包得整整齐齐,可我的却歪歪扭扭。之后,把箬叶弄方正,放米,一切顺利,我正得意时,听见了米粒洒落的声响。哦,原来是爷爷包的粽子“外衣”破了一个小洞,里面的米漏出来了。爷爷笑着辩解道:“没事,没事,小失误而已嘛!”嗯,再精明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我偷着乐:我的都包好了,爷爷的竟然“破了个洞”,嘻嘻!

第三幕:吃粽子。

奶奶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了锅中,加入清水开始煮。在我的期待下,粽子总算煮好了。蘸着红糖,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五

一年一度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不知何时沿袭下来的传统,人们在幸福地继承、快乐地享受。

五月初四下午,我奶奶早早准备好包粽子的一切。我很想体会一下这种欢乐的气氛,便请求奶奶,让她教我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粽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然后就淘好糯米,放在那里爽一爽;同时准备好枣子、葡萄干、赤豆、肉等做调料,这样可以包出不同口味的粽子。下午三时许,包粽子正式开始了。奶奶告诉我,粽子有不同的包法,我先教你一种。通过奶奶的示范,我也学着包。先选两张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起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配料,然后选一张箬叶封头,粽子的棱角就出现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五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五个角弄歪了,甚至有时揉成一个团球。

奶奶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像什么粽子?你干脆包三角棱的粽子吧!”于是,奶奶便教我包三个角的粽子。果然,包三角棱粽子容易得多,我一连包了几个,样子还不错,就是小了点。奶奶鼓励我:“包粽子和做习题一样,熟能生巧,以后再学吧!”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为文火再煮30分钟就可以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待地要揭盖子看一看。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手剥开,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断。

今年端午节前夕,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甜蜜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表。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六

每年农历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是我们的习以为常的事情。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们也是长铭于心。屈原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投身于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做了许多的事情。

吃粽子,是端午节我最喜爱的一个环节。在超市里各种粽子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奶奶亲自用爱心包下的粽子。最没有超市那么多品种,也没有它们的鲜艳外表,但是其中有家的味道。

一大早,奶奶就上街忙碌起来,买各种材料:粽叶、豌豆、腊肉、糯米、红豆、红枣……一到家,奶奶就钻进厨,只听得见“叮叮咚咚”的声响。从这些声响中,我感到很幸福。我在一旁仔细地盯着奶奶的一举一动。把粽叶先用清水煮好,清洗干净,然后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脑儿全倒进大盆中,两只大手在大盆里不断地翻转。这一景象也在我的心里不断翻转。

奶奶选取两三片完好的叶子,左手提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指头握住叶子的另一端,把糯米用勺子装进叶子里,轻轻往里一卷,就成了一个圆锥体的形状。最后把色彩斑斓的绳子捆好,于是,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就完工了。奶奶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过了好一会热,一堆可爱的粽子就呈现在我面前,我连忙摆手称快。看着美味无比的粽子,看着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我按捺不住,偷偷地拿了两个出来,用清水把它煮了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拆开粽叶,用筷子轻轻一夹,品尝了一下,简直就是人间极品,我连忙把粽子给奶奶品尝,奶奶肯定地点了点头。

我一上午都黏在奶奶身边,看着奶奶和奶奶包的粽子,我感到很幸福。我希望每一个端午节都有这样的幸福时刻。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七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香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跟姥姥学包粽子。

端午习俗:赛龙舟,挂艾香,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姥姥就早早地买好糯米、红枣和粽叶,准备包粽子。姥姥先把糯米用冷水泡上一整天,再把粽叶放在锅里煮软,准备好红枣。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教我包粽子。

姥姥先拿了一片粽叶,我也拿了一片,姥姥用手把粽叶一卷,粽叶就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可我怎么卷也卷不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一次我卷好了。然后我们开始放糯米,一开始我掌握不好糯米的量,放得不是多就是少,我仔细地观察,只见姥姥抓了一把糯米,我也是试着按照姥姥抓的量,这次还差不多。

哎呀!差点儿忘了放红枣,我们把香香甜甜的红枣放进粽子里。最后一步是缠绳子,只见姥姥左手握着裹好的粽子,右手把绳子一缠,轻轻松松地就把粽子扎好了。在我扎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粽叶松了,糯米正一点点向下漏呢。妈妈说:“失败了没关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又试了一遍,还是没成功。包粽子说着简单,但做起来难,粽子很“调皮”,“捉弄”了我好半天,我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才包好。

我包好了一个,姥姥却已经包好了很多个,我们把粽子放在蒸笼里,过了一会儿,厨房里飘来了阵阵清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快乐了!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八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桅子花开了,一年一度的粽香又飘起来了。

端午节的前一天早上,外婆就忙开了。她先把泡好的糯米捞起来沥水,再把青青的箬叶刷洗干净,将卤好的大块五花肉、甜甜的豆沙、蜜枣分类装进盆里。“万事俱备,只欠动手”了。

只见外婆拿出两片箬叶,一折、一挽、一按,放入米和肉,像变魔术似的,三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精致的四角粽子。

哇,原来包粽子那么简单!很好玩的样子。于是,我就去尝试着包粽子。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过两片箬叶,折成漏斗形,将一勺米放进漏斗,哪知米刚从“前门”进,就从“后门”出了。外婆见了,笑了,说:“你折的是真正的漏斗啦!”我不好意思伸伸舌头,重新把箬叶折成漏斗形,认认真真地检查了好几遍,确定不会再有漏洞后,才把米装进去。我左手拿漏斗,右手一勺一勺地装米,装了三分之一后,就把一块五花肉放上去,再把米盖上去,现在,可以封顶啦!我把漏斗的尖顶往上折,想把米都封住,没想到米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从两边的缝里挤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外婆见了,连忙接过我手中的粽子,进行补救。她把多余的米刮掉一些,重新把箬叶盖好,按紧,再熟练地折了一个完整的角。开始绑线了,我觉得绑线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平常也玩过,我自已动手。结果,没绕几圈,那个粽子就彻底“凉凉”了,米和肉都撒了。我沮丧地说:“不包了!”说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想干了。外婆语重心长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好一项本领哪有这么容易啊,来,再试试!”外婆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谈不上好看,但也算是对我努力的肯定吧。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的兴趣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标准,外婆直夸我真能干。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开始煮粽子了。不一会儿,灶间就飘满了粽叶香,闻着诱人的粽香,我不禁想起端午包粽子这个习俗的来历。春秋时期,楚国灭亡,屈原万念俱灰,在农历五月初五,投进汩罗江自尽。楚国的百姓怕鱼来吃屈原的尸首,就用箬叶包了米团,扔进江里喂鱼,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于是这个习俗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晚上吃着香香糯糯的粽子,真爽!

粽子是传统,是故事,也是快乐!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九

“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未解罗裳清香送,无限诱惑在里边。”猜猜看,说的是什么呢?对了,这就是粽子。

又到棕叶飘香时,粽子可是一种非常美味可口的食物,它全身散发着棕叶味,仿佛置身在一片棕林中,显得那么清香诱人。

继传统,品习俗。今年端午节,我们学校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迎端午包粽子活动。

刚到食堂,便闻到一股特别的清香--棕叶与糯米混合的味道。我们都很兴奋,大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包粽子。

这时,食堂阿姨端来了一大盆糯米,还拿来了一叠叠棕叶,粽叶都是长长的、尖尖的,全身都是深绿色。在老师和食堂阿姨的示范指导下,我拿起粽叶,卷成一个圆锥体,再拿起勺子,挖起一勺糯米,填进棕叶里,又挖起一勺糯米,再填进竹叶里,填到快溢出的样子,使馅料充满整个粽子卷起的圆筒。然后按照螺旋的方法,把粽子的另一端慢慢地卷起来,再把叶尾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压住。接下来开始捆绑工作了。可是,在一刹那间,糯米洒了一桌子,我又重新挖起一勺,填进粽叶里,又填得满满的,我便又开始了捆绑工作。可还没开始绑,糯米便又开始一粒一粒地掉下来。这时,我听到耳边传来班主任老师的声音:“不要装太满啦,否则会掉出来的。”我顿时醒悟过来,立刻重新做好“竹筒”,放了一半多一点儿的糯米,包起来后,果然不会掉了。

噢!原来粽子装得太满,就会漏出来,就包不出一个漂亮的粽子。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原来粽满则洒呀。

如今,我的粽子已经包得非常漂亮了。未来,我想我的人生也会像今天包的粽子一样,追求恰如其分的美丽!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十

每当到五月初五端午节时,我和妹妹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包“粽子”趣事。

记得那是我七岁时候的事。

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老家,爸爸妈妈都在忙,真无聊!我和妹妹坐在门前的石头上发怔发傻。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一声:“包粽子!”说罢,我如同疯牛一般跑进了厨房,“偷”了好几片棕叶跑出去。妹妹见了,疑惑地问我:“姐姐,这不是奶奶包粽子用的叶子吗?你拿它出来干吗啊?”“有用,我们用它玩游戏!”我还用神秘的眼神对妹妹使了个神秘的眼色。“玩什么?”“包粽子。今天是端午节,奶奶在包粽子,我们也包粽子!你跟我学……”

我把一片棕叶递给了妹妹,只见我拿起几块灰色小石头,放在绿油油的棕叶间,然后我们学着奶奶的样子把棕叶弄成花朵状,“粽子”中间就露出了一个小口,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粽子”,就像捧着无价之宝似的,我东张西望,说:“要拿个东西绑上去。”妹妹眼珠子骨碌一转,说:“姐姐,你再去拿些奶奶包粽子用的那种绳子。”“好主意!”我说着一蹦一跳地跑上厨房去。一会儿,我满面春风地跑下来,手里拿着几根绳子。“拿到啦!”我把绳子递给妹妹,“开工!”我边说边忙活起来。

啊,童年!美好的纯真年华!

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300字篇十一

一年里有好多个节日,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我喜欢端午节时满街飘散的好闻的药香。用五色丝线缠绕的精致的香囊,一排排地挂在街边小摊贩的竹竿上,晃悠在许多年轻人和小孩子们的胸前或是腰带上,把一缕缕扑鼻的香味带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欢吃妈妈带着我一起包成的.粽子。这不,我们仔细地洗干净每片苇叶,然后把淘洗后的糯米放在苇叶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红枣,最后用细丝线把它扎起来。

粽子终于出锅了,那碧绿的苇叶,那雪白的糯米,那红亮的大枣,看着就诱人。轻轻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从来是只吃饭却不做饭的。这不,他一边大口地吃着粽子,一边又开始教育我了:“记住没有?这粽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于古代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自投汨罗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远兮——”爸爸接着考我,“下句还记得吗?”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奖励一个粽子!这粽子可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啊!”爸爸拿了个粽子奖励我,好像粽子是他做出来似的。我和妈妈看着爸爸都笑了。

粽子的清香萦绕在我们全家,我拿着爸爸奖励给我的粽子,心里又是喜欢又觉得很神圣。

我喜欢端午节,那粽子的清香里,可是有我们中华的大文化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