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说课稿幼儿园(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3:36:30 页码:7
最新说课稿幼儿园(模板12篇)
2023-11-10 03:36:30    小编:zdfb

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迎接新的挑战。在写总结时,我们应尽可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既发现问题,又肯定自己的成绩。参考他人的总结范文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说课稿幼儿园篇一

在日常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他们活泼,对此非常感兴趣,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接受能力想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且处于语言迅猛发展时期,但对数量词的掌握、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想通过幼儿最喜欢的游戏,让幼儿在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数量词,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的语言领域目标要求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语言智力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数量词的兴趣。

2、提高幼儿在活动中快速倾听和应答的能力。

3、引导幼儿练习正确使用数量词。

这三个目标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通过语言智力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数量词的兴趣上,"从第一、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活动将难点定在"正确使用数量词,"从以下几点突破:

1、让幼儿参观"物品展览馆",讨论图片上物品名称。

2、做游戏"玩转盘""造火车"为了完成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吸收,我整合了区域活动,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更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发展,因此,我在区域中准备了:美工区:投放白纸、彩笔。阅读区:投放数量不等的物品名称的图片。

利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丰富词汇和生活经验。

1、老师、幼儿、家长共同搜集各种物品名称图片布置一个"物品展览馆"2、转盘,上面贴有各种数量不等的物品名称图片3、各种数量不等的物品名称图片反贴在黑板上。

这些准备,一是丰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便于幼儿在和同伴讨论中大胆、自主、快乐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动中突破难点,便于幼儿理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此游戏的活动价值,采用游戏组织教学,运用了观察法、游戏法、讨论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在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理念,将各领域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语言领域中渗透社会领域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玩转盘和造火车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量的概念,在音乐游戏开火车中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设适宜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采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听听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数量词。

此环节中,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同伴之间交流,体验交流的乐趣,在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

说课稿幼儿园篇二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形成了许多不良个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些性格将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因此,教育幼儿宽容待人,也是培养幼儿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

《小熊让路》是一个以相互谦让为主题的故事,通过活动使幼儿意识到友爱和谦让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丽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明白相互谦让的道理。

(1)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看图讲述故事。

(2)学习理解动词:跳、淌、爬。

(3)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道理。

(2)难点是理解大狮子是用什么办法让小熊觉得难为情。

背景图一幅,小动物图片若干,通过操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主要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设问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让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突破故事重难点。

在活动中创设设问的情境,充分发挥幼儿自己的见解,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故事中讲到小兔、小羊、小猴请大狮子帮忙,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教师就问幼儿:你猜大狮子会想一个什么办法?这就会激发幼儿的想象,并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有感情的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演示图片,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学中的提问,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幼儿在问答之中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出示背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幼儿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学的轻松、学的愉快。一开始我出示一幅背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上面有什么?通过观察对背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用设问法提问:上面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第二个环节: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这个环节我又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讲到狮子点了点头)。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时配上图片的演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欣赏后提问:故事里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熊对他们说了一句什么话?并请幼儿一起来学学。你觉得小熊是怎么样的动物?小动物心理都怎么样?小兔做了什么动作?小羊?小猴?他们后来想了个什么办法?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二部分是幼儿讨论:大狮子会想一个什么办法?这个部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是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以这样一个设问“大狮子到底会想一个什么办法呢?一起来听一听。”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听故事的兴趣。听完故事后提问:你们觉得狮子的办法好吗?是什么办法?小熊为什么这次没有让大狮子让路?小熊为什么会脸红?小熊后来变的怎么样了?从而突破重难点。

第四环节是请幼儿帮助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第五环节是让幼儿看图自己讲述故事。

说课稿幼儿园篇三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展示的课程就是选自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班班音乐律动《理发店》。

首先,该内容形象鲜明突出,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其次,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能够利用已有经验,增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正如《纲要》所述: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儿童的经验。本活动分2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就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班儿童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回忆理发时的经历,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2)创造表现理发师及顾客理发时的动作和表情。

(3)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儿童的节奏感。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我做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习歌曲《理发店》,进行相关经验的谈话。

(2)物质准备:理发所需的各种工具:围布、剪刀、推子、刷子、洗发水、吹风机。

(3)场地准备:将儿童座位摆放成双半圆,以便儿童分组表演。

1、与朋友一起分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与歌词

相匹配的动作。

3、在表演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动作,不影响同伴。

1、科学地教——发挥幼师主导作用。

活动中,我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儿童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编一编、学一学、演一演,调动儿童多种感官的参与,为儿童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机会。

2、有趣地学——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活动中,运用游戏的形式,通过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动作,使学习活动变得丰富、有趣,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幼师出示剪发工具,创设理发店的情景,引导儿童回忆自己参观理发店的经验。

2、幼师与儿童一起学习歌曲《理发店》。

3、幼师引导儿童逐句地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儿童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幼师提醒儿童控制好自己的动作,不要影响他人。

5、幼师启发儿童分成顾客和理发师两种角色带着快乐的情绪随

音乐进行表演。

理发师在为顾客理发时是什么心情?

头发剪好理发师和顾客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整节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理发师的神韵和动作,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一些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在游戏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有一些挖掘的余地,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着我,师幼互动显得很自然。

教材上有一套歌表演的动作,但是我根据生活经验,做略微的调整,并加入舞蹈的元素。同时,我也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能创编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动作中,和大家分享。

说课稿幼儿园篇四

本课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新教材的增设内容。《数学课程标准(20xx)》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本课重点在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体验逻辑推理,明白什么是逻辑推理,并能用一定的方法辅助推理,有条理地表述推理过程。教学难点在于推理过程的表达以及有序、全面思维的培养。

在此之前,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猜数、找规律与搭配游戏,在渗透推理思想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而“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推理的培养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根据本课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推理,学会推理,并能说出思考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推理的一般方法,能用“不是……就是……”进行推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数学趣味性,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基本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进行教学,同时结合课件与练习,配合儿歌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巩固并深化新知。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介于这样的认识,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主要培养全面、有序思考的意识,通过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明白推理,掌握推理的一般方法。通过自主交流、汇报表达想法,明晰推理过程。

(一)激趣导入

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贴近学生实际,“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导入时,我让学生猜神秘嘉宾的位置,进而引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名侦探柯南,用柯南盘这一情境贯穿全课,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本环节由2个条件的推理问题入手,让学生猜智慧星藏在左手还是右手,引出“不是……就是……”的判断方法。接下来由浅入深,解决3个条件的推理问题,在获得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清晰有序地表达。

此环节我“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过程主要在于学生自主探究与自我表达,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并通过追问:“哪一句能直接确定一个数”引发思考,进而让学生寻找做题的方法。

二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弱,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课堂进行到一半学生肯定会疲软。因此,在本环节的末尾,我出示了一首小儿歌,既调动了积极性,又帮助学生迅速记忆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部分分为基础练习与拓展练习两部分,旨在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思维灵活性,我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题型,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反馈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一个问题——分糖果,让学生自主提供条件、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生源信息,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本环节通过学生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推理方法;进而让学生诵读儿歌,回顾新知。

幼儿园简单推理说课稿

说课稿幼儿园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小熊嘟嘟迷路了》,这个活动是我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袋鼠》大班9月份中“sos小超人”这一主题,自己创设的,与主题紧紧相扣的、与幼儿生活又密不可分的、即培养了幼儿的理解力、创造力、又培养了幼儿想象力,还增强了幼儿日常生活安全意识的一个综合活动。我将从教材、学情、活动设计、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总结等八个方面加以说解。

《小熊嘟嘟迷路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甘肃省幼儿课程资源包中9月份第22页“制作表情小图书”这一主题而创设。

大班幼儿基本已经在五岁以上,从幼儿身心发展各方面而言,非常明显,我所保教的大班有47名幼儿,从日常活动观察,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符合这以综合活动的设计,并能顺利进行。

设计《表情与心情》这以综合活动的设计,首先符合教材9月份幼儿活动主题“我很快乐”,并在活动中,让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动手制作表情小图书,贴表情小人,观察表情小人的面部特征。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善于思考等各方面能力,让幼儿在动中学思考,在做中求知识。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以及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3、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1、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故事、理解故事情节,表演故事。

2、活动难点:知道幼儿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

1、实景和谈话导入环节,以幼儿园听课的老师为实景。

2、出示镜子,让幼儿扮演笑脸,哭脸,启发幼儿观察自己的表情的变化。

3、观察思考环节。

(1)让幼儿观察课件和图片中表情小人的特征,老师指导。

(2)板书简笔画表情小人明显特征,点名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观察面部,眉毛,眼睛,嘴巴等处的明显变化。

4、制作表情小图书环节(动手操作)。给幼儿每人发三四张小白纸或彩纸,指导幼儿一起做表情小人小图书,用彩笔图画。装订成小册子。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奖励教育结合,鼓励幼儿养成动手习惯。

5、儿歌声韵环节(自编儿歌)小眼睛眯眯,小嘴巴翘翘,眉毛儿弯弯,我是小太阳,整天笑哈哈呀笑哈哈小眼睛睡着了,小嘴巴厥起来,眉毛下面泪哗哗,爱哭不是乖宝宝。小眼睛瞪起来,小眉毛竖起来,小牙咬的吱吱响,生起气来真不好。小眉毛儿弯弯,小眼睛圆溜溜,小嘴巴圆圆,森林里来了,一只大老虎,真害怕呀快快跑!我是乖宝宝,整天开心笑哈哈哈呀笑哈哈!

6、课外扩展环节(我是表情小判官)1听老师讲故事,让幼儿猜猜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并翻自己的小图书。

例:

(1)小明每天上课都做的端端正正,每节课老师都奖励他小红花。猜猜小明心情?

(2)一天,豆豆起床后,不喜欢洗脸,刷牙,被妈妈批评了一顿?

在故事中穿插幼儿教育知识,以及日常行为习惯。鼓励幼儿做一名开开心心的小宝贝或微笑宝贝。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那么做个微笑的表情拍拍手欢迎。

2、多种感官参与的直观教学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制作小图书和贴表情小人环节,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方式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发挥想象、大胆表述及表现。

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3、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我在表情小人活动中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去体验自己或别人的想象结果。

说课稿幼儿园篇六

在绘画中,线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画法之一。线描在绘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线描是画面最基本的造型,主要体现了绘画的灵魂所在和精神文化的韵律。

我班部分幼儿已经过一年的线描绘画学习,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想象力、创造力也有所发展,但也有部份幼儿仍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画。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与水平,为了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发展幼儿形象思维、胆想象、勇于创新,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我就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社会活动、情感体验、主题活动、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题材,绘画内容的选择没有固定性,可随广泛寻找、有机调整。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以及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大胆创作的同时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依据《纲要》中的要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如下:

1、学习用线描画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重点刻画,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

2、大胆想象,进行夸张的刻意绘画,体验奇特的想象带来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大胆想象,能进行夸张的创意绘画”;据孩子们的绘画水平,我将“能用线描画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重点刻画”设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根据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我做了材料上的准备如:彩纸、线描笔、范画;同时在活动之前还让孩子们熟悉、了解了各种各样动物所特有的特征。

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

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同时采用“展示法”,通过幼儿展示自己及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引题-想象-操作-展示交流四个环节。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小男孩皮皮特别喜欢孔雀开屏。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已和孔雀结婚了,他们还生下了一个神奇的宝宝。这个宝宝很像皮皮,又很像孔雀妈妈。

2、提问:“你们猜猜这个神奇的宝宝会长成什么样子呢?”

“什么地方会像皮皮,什么地方会像孔雀妈妈呢?”

3、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如:这个宝宝长了一张人脸,有孔雀的尾巴。

(二)欣赏范画,进行想象:

1、师:“老师把皮皮的宝宝画了出来,你们来看一看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呢?”

2、出示范画,幼儿欣赏、观察、讲解。

3、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原来人和孔雀结婚生出来的宝宝既有人的样子,又有孔雀的样子。

4、师:“如果是你,你想和什么动物结婚呢?”

“这个动物有什么特征?”

“生出来的宝宝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5、请幼儿来说一说,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宝宝既要有人的特征也要有动物的特征,同时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所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特征。(如:猴子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老虎额头有一个王字;狮子的脸部有鬓毛;鱼有鱼鳞和鱼鳍;蛇没有脚;兔子有长耳朵;大象有长鼻子;猪有大鼻孔和大耳朵;刺猬全身长满了刺;蜜蜂有蜂针;长颈鹿有长脖子等。)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一种动物进行作画。

(三)创意画:

1、教师说要求,进一步提醒幼儿生出来的宝宝既要有人的特征,也要有动物的特征。

2、幼儿作画,教师做巡回指导。

3、请幼儿拿着自已的作品让同伴来猜一猜自已画的是人和什么动物生出来的宝宝?

(四)作品展:

1、作品进行展览、张贴。

2、教师选几幅作品请幼儿来猜一猜这个神奇的宝宝是人和什么动物结婚后生出来的?

3、再请创作者来说一说自己的作品。(人和什么动物所生的宝宝)

说课稿幼儿园篇七

(1)本环节我首先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是怎么做的?”既让幼儿复习了各种纸的名称,又能激发幼儿想制作服装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交流讨论:“你想做什么样的时装?”“用什么材料制作?”

2、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1)自选材料,初步感知。

本环节我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来做服装,并介绍自己的发现:“请你说说你选了哪几种纸,有什么发现?”使幼儿感知到纸除了名字不同,还有厚薄不同、光滑粗糙不同、硬软不同等。

(2)操作记录,交流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幼儿互相说说,“想用什么办法来做纸服装?”而后提出要求:“用喜欢的纸边做边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这样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孩子操作过程中,我针对能力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最后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这时,我只充当一名观察者、倾听者,巧妙点拨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小结出纸的共同特性与纸的不同特性。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启发幼儿说一说纸在生活中什么用途?我们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并且注意卫生与安全。

4、时装表演,体验快乐。

《指南》中指出:“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本环节中,我充分挖掘本活动的教育价值,将艺术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穿着自制的服装,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展示自我,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要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因此继续围绕纸的主题开展,如“美术欣赏——纸制品”、“音乐活动——有趣的纸乐器”“体育活动——报纸变变变”区角活动:“科学区——制作纸”“手工区——纸艺制作、纸浆玩具”“科教vcd——纸的燃烧”等。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有彩色的腊光纸、有薄薄的毛边纸、有光滑的纸、有粗糙的纸……它们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点:易燃、易撕、易湿、易皱等。正因为纸的品种多样、用处广泛,所以它一直是幼儿最喜欢的物品之一。平常与幼儿的交流与观察中收集到有关幼儿许多关于纸的疑问与话题,如:“为什么在腊光纸上不好画画呢?”“为什么皱纹纸放在水里会退色?”“为什么宣纸放在颜料水会变颜色?”“你们瞧,纸会飞起来!”……这是幼儿的兴趣点。因此这一课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当前需要——探究纸的秘密,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其创造的意识,且其教育资源丰富,有孩子们爱看的图书、有爸爸妈妈爱看的报纸、有色彩鲜艳的包装纸……孩子们喜欢用纸折飞机、做纸球、折扇子、写字、画画等,对纸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根据《指南》科学领域水平目标中提出:“尝试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本班幼儿探索欲望强,喜欢动手操作,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看,我将《纸》定位为一个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神奇的纸》是系列活动之一,着重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感知、发现各种纸的不同特性,寓抽象的知识于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的情况相吻合的。

根据以上分析及本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差异,制定本次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发现纸的不同特性。

2、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乐意与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探究精神与分享经验的愿望。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究纸的不同特性,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1、环境创设:师生共同布置时装表演的舞台。

2、经验准备:

(1)教育的'整合应该把一日生活看着是一个教育整体,因此,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并知道各种各样纸的名称、种类。开展了体育活动《扔纸球》《揪尾巴》,美术活动《染纸》《撕纸》等。

(2)幼儿有记录、操作活动的经验。

3、物质准备:

(1)时装表演的vcd。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纸、浆糊、钉书机、剪刀、水彩颜料及记录用的笔、纸等。

1、课件激趣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活动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以看课件“时装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身上的服装是怎么做的?”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纸服装,让幼儿了解纸时装的材料及制作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记录比较法。

《纲要》中指出:“通过探索操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东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如绘画、记录表等)形成想法。”因此我采用了记录比较法,它可让幼儿把在探索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秘密。活动中,我向幼儿抛出这样的问题“请你们用这些纸边做边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同时,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我引导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在相互的分享中,师幼共同归纳出纸共同的特点与不同的特性,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

3、多感官观察发现法:

《指南》的科学领域中提出“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且大班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幼儿能主动参与,积极性高,能有效的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实践,如:用眼看看“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用手摸一摸,感知纸材料存在着光滑、厚薄之间的不同,动手折一折、撕一撕发现各种纸之间的差异等。这样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因自己的成功发现而增强自信心,也激发了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环节的积极性,从而为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打下铺垫。

说课稿幼儿园篇八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说说我家的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通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通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通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通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积极性。

(2)记录法:通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通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通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可以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可以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动脑筋积极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内容。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通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注:在说课时要声音洪亮,要有起伏,要与评委进行眼神交流,要在半脱稿的情况下完成说课。

说课稿幼儿园篇九

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社会行为规则是那些预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的规则。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无条件地适应、内化、遵守这些规则,很明显,这是一种他律的规则。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如何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迫在眉睫。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动物、森林的保护,防止大气和水的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小事”。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美丽的花坛旁边有人们丢弃的果皮,穿着时髦的阿姨会随手丢下用过的餐巾纸。这些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对待生活的态度。毕竟,幼儿期的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别人这样做,他们也会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用各种方式让幼儿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社会、我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环境,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从中找到快乐。

“垃圾”作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选择“垃圾回家’’作为教材,使幼儿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让幼儿在丢弃垃圾时就能做到分类投放,真正做到让垃圾“回家”,萌发幼儿爱护生存环境的情感,从小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分析]垃圾的种类繁多,有些可以回收再利用,有些不可以回收,有些对人类有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它定位为活动重点。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宣传更是不容易,因此我将它定为本次活动难点。

为解决这些,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录像、科教短片、情境等活动,又为幼儿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有利于幼儿将环保活动持续进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在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本次活动目标及重难点幼儿可以接受。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两段录像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2.知识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采用方式:播放录像(录像内容:整洁美丽的小区.又脏又乱、蚊蝇飞舞的小区景象),提问讨论。

提问设计:“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解决的问题:让幼儿了解满地的垃圾是因为人们不讲卫生,随意丢弃杂物而造成的。肮脏的环境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岁危害,使幼儿产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采用方式: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提问设计:“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解决的问题: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

采用方式: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

提问设计:“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颜色?” “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解决的问题:认识环保垃圾筒,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戏中,能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采用方式: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环保标志”。

提问设计:“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解决的问题:鼓励幼儿为环保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画。

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具体内容如下:

1.生活教育的理念。此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通过垃圾引出环保,从生活中小事体现环保这件大事,以小见大,激起幼儿关注生存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并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获得了无穷乐趣,也懂得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这个道理。

2.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传输信息的方式是全方位的,并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范围宽广的特征,在这个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比较形象地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并很快获取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加深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加快了获取知识的速度。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说课稿幼儿园篇十

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游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活动形式的丰富性。

根据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水果图卡

为适应活动目标的需要,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教师先问问幼儿吃过哪些水果?请幼儿发表一下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以次导入主题。

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猜果谜的游戏。教师可以加一些肢体动作,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如:弯弯曲曲的一条藤蔓,一片片绿色的叶子遮满棚架,像铃铛挂在上面,可是铃铛不响酸又甜。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以次加强幼儿的猜谜线索。当幼儿猜出谜底时,教师和幼儿分享谜底(葡萄.西瓜)的特征和吃起来的味道。

接下来,请幼儿一边看着书中的图画,一边以轻松的心情分享刚刚猜果谜的趣味。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图卡拿出来,和幼儿继续玩猜其他果谜的游戏。

最后,学习词语:葡萄.西瓜

教师自制词卡,引导幼儿说出葡萄和西瓜的外形特色和它们吃起来的味道。并且提问:

小朋友,请问葡萄的外形像什么呢?葡萄吃起来的味道又如何呢?

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游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获得好的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课稿幼儿园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好朋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好朋友》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领域的内容,通常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选择《好朋友》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在于能够使幼儿懂得只有待人友善、多帮助别人,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的道理。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根据对教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纲要》对活动目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他人的需要,知道体谅他人;。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乐于与人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能够乐于与人交流和分享,能够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难点在于:幼儿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中班幼儿能将喜欢的东西与人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单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很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主要包括:

1.讨论法: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表达的重要方法。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并且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课文的内容。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音乐录音“找朋友”,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一个小白兔和小松鼠的故事,以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松鼠刚开始没有朋友吗?后来它做了哪些改正和小兔子成为好朋友了?”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刚开始因为有好东西自己留着,不喜欢和同伴分享所以没有朋友,后来她将自己采的蘑菇送给小白兔,小白兔也送给小松鼠自己的胡萝卜,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通过提问引出懂得要乐于分享,才能获得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主要包括。

1.幼儿回忆自己的好朋友。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幼儿回忆自己小班的好朋友,并且谈谈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我会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在小班时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们叫什么名字?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要待人友善,合作、分享的概念。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在这个环节更进一步将幼儿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知识。我会向幼儿提问:“想要和别人成为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懂得,要获得朋友就要学会理解和帮助别人,要乐于分享,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3.学习《朋友歌》。

在这个环节我会教授给幼儿《朋友歌》的儿歌:

“幼儿园里朋友多,

大家一起多快活,

团结友爱手拉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儿歌通俗易懂,容易记忆,通过儿歌的方式,再次巩固活动的重点内容,使幼儿更好的与别人交往。

4.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故此,我将采取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之间的友情,并且能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我会分发给幼儿小动物的头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并且伴随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做游戏的等各种方式,帮助幼儿懂得朋友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本节课的我采用的活动延伸的方法是区角延伸,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到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图画,贴在美工区里。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幼儿园篇十二

三月的一天,我和孩子们在幼儿园内种植了好多小树苗,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多小树苗都成活了,有的小树苗正在悄悄的长高、长大,对于它们的变化孩子们特别关注,以至于孩子们都发展到关注自己家、路边的小树苗的变化。为了将小树苗的成长变化记录下来,我在学期快要结束阶段,设计了《小树苗》这一活动,让幼儿运用对称的手法表现小树苗长大的样子。

目标是围绕整个活动而服务的,本次活动我把目标定位为:

1、讲述、回忆植树节种树时的情景及趣事。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表现小树苗长大后的样子。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

重点:学习表现长大的小树苗

难点:用对称的方法制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这一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物质材料:

幼儿用书《小树苗》、剪刀、浆糊、植树当天的照片等

1、教法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特别是直观法,让孩子直接感知并领会小树苗的外形特征,用对称的手法加以表现。

2、学法

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对称的表现手法。另外幼儿还将运用谈话法等学习方法交流植树当天的情景。

本次活动的大致流程是:回忆植树的情景――教师演示――幼儿操作――展示作品。

1、回忆植树时的情景

“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去植树的情景吗?很多小朋友扛着树,有的挖坑,幼儿放树,有的浇水,忙的不亦乐乎。”

出示植树当天的照片:

“植树当天你干的是什么?”(幼儿交流)

2、学习用剪贴的方式表现小树苗

“现在的小树苗都长高、长大了,小朋友们也快要离开幼儿园上一年级了。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把小树苗长大的样子留下来。”

“这种新的方法叫对称。”

教师演示:将纸对折,在纸上画出一半的图案,然后用剪刀沿线剪下,打开就是完整的图案。

3、幼儿学习剪贴小树苗

(1)、用对称的方法剪好小树苗的树干、树叶

(2)、粘贴小树苗

4、展示幼儿制作的小树苗,相互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