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做布鞋作文(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5:55:21 页码:13
2023年做布鞋作文(精选10篇)
2023-11-10 15:55:21    小编:zdfb

自律是指个人能够自我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它是成就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在总结中,要注意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观点和结论。总结范文中的思路和结构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做布鞋作文篇一

春风拂柳,垂柳柔柔地对着湖面梳妆,细长的发丝不时轻掠湖面,荡起几纹涟漪,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

家里,奶奶正在扎着布鞋。

奶奶的手里拿着拾来的红砖碎块,在不上画下一个个比真人脚印略大的布样。然后,拿起剪刀将其剪下。一旁的我,仔细瞧看。

布底只有正反两面是崭新的布料,而针扎的鞋底中央夹着的都是拼接而成的碎布。我皱了皱眉头,问奶奶:“不是做新鞋嘛?为什么还用旧布?”奶奶依旧盯着手中正做的布鞋,笑着说:“这布放中间夹着,看不到,鞋还是新的,丢了不就是浪费么?”我听了,愣了愣。

坐在一旁,看着奶奶扎布鞋,棕黄色的老花镜许久没有换了,耸拉在她的鼻端,粗糙的双手缝着一针一线。突然想到,便问了问:“奶奶,你不是好久没有做鞋了嘛,怎么突然想起做了?”奶奶间断线头,推了推眼睛:“还不是你爸,突然叫我做布鞋,说穿着舒服,还有爷爷脚上的布鞋也坏了。”听了奶奶的话,我不禁想起扎好的一只鞋开始瞧了起来。

厚厚的底,都是用一层层布包扎起来的,黑色的前沿用细密的针缝得直挺,看着确实简单养眼。看着这只布鞋,看着奶奶一针一线的缝着,我顿时为老爸跟爷爷感到高兴,能穿上奶奶亲手做得布鞋,这是多么幸福。

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鞋基本上是布鞋,那时的我很爱穿布鞋,每次穿新的布鞋便开心地跳来跳去,甚至到了晚上都不让奶奶脱下来。低头瞧着脚上艳丽的“耐克”板鞋,我皱了皱眉,顿时觉得它有些碍眼,毕竟这不是奶奶亲手做的。我脱去板鞋,将脚丫伸进扎好的布鞋好像太大了,顿了顿,抬头对着奶奶说:“也帮我做一双吧!”奶奶笑着答应。怀念穿布鞋的感觉,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穿上它。

三个月后,我和爸爸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追着奶奶要鞋子,硬是把她从厨房给拉了出来。

看着手上的鞋,我笑得很是开心,回头看着爸爸,发现他也咧嘴笑着。我蹲了下来,急切穿上新鞋,甚是舒心,于是我将那双名牌板鞋扔至一旁。脚下,我和老爸一人一双布鞋,凝聚着奶奶三个月来的汗水,穿着是那么得舒服。

有时,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做布鞋作文篇二

从小到大,我不知有多少双布鞋,数也数不清。但我知道那是妈妈一针一线为我做出来的,每一双都是那么精致,像一件件艺术品一样令我怜爱不舍。

我的布鞋的颜色从来不单调,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还有花布的,五彩斑斓。从来都是我要什么颜色,妈妈就给我做什么颜色的。样式也是一样。

记得上五年级时,妈妈依然给我做了一双粉色的布鞋,并绣上了一直鲜艳的红梅,美丽极了!我赶紧穿上它来到学校,这时同学们都啧啧称赞到:“你妈真能干!这些字太漂亮了!”我自己也是洋洋得意、喜不自禁。可这时,又有同学说:“但你都这么大了,不适合穿这样可爱的鞋子了……”“对呀,你妈妈太心疼你了,还把你当小孩子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穿绣花的布鞋了。但妈妈却经常给我绣几双精致的鞋垫,垫在布鞋里,舒服急了!妈妈的爱总是那么的无微不至,虽是点滴事,但里面却包含着浓浓的情。

现在,我每学期都会有两双新布鞋,妈妈总说:“你啊!从小都爱穿布鞋,只要有布鞋,你连最漂亮的小皮鞋也不穿了。所以我就算赶工,也会给你做小布鞋。”

不,不光是小时候我爱穿布鞋。现在的我更爱穿布鞋,也更加珍惜它。不光小时候妈妈会赶工为我做鞋,现在每周回家,妈妈也还是在为我做布鞋。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和多少希望啊!

记得有一次妈妈逗我说:“我把你鞋上扎几朵花吧!”我说:“不嘛,别人会笑我的!”妈妈说:“我逗你玩呢!你小时候,我要不替你绣花你便要大吵大闹;而现在,给你绣你都不要了。要不,我给你做双鞋垫吧!”妈妈说着眼里闪着光,好像很兴奋似的。

每当想到这一幕,我都会十分感动。母爱总是那么温暖,那么伟大!

妈妈,我爱您!

做布鞋作文篇三

母亲出生大户人家。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地主家庭。母亲说,她至之所以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出生好,是贫农。

母亲不识字,但做得一手好针线。平素里打个补丁缝个裂口什么的,不露针脚不走形。更让母亲得意的,是她做得的那一手好布鞋。十里八乡的,没有一个不称道的。

那时候,不管城里还是乡下,只要不路滑下雨,谁出门不蹬一双布鞋。那布鞋穿出去,比现在的皮鞋抢眼。农家人出门,更是少不了一双布鞋。乡下的媳妇,谁要是不会抻个鞋面纳个鞋底什么的,准会让人家嗤鼻子。

我们那地儿,母亲的布鞋是做得最好的。那针脚的匀称,那鞋子的端正,不是每个人想做就做得出来的。更难得的是,母亲还剪得一手好鞋样。这剪鞋样更是细活儿,不是每个人都能剪的。所以谁家大姑娘小媳妇的,要是想做一双布鞋送给自己相好的,或者自己男人。便时先用一根稻草,掐上脚掌的大小长度。然后拿来让母亲比照着剪上一双鞋样。

杵针纳线的,也许大姑娘小媳妇的都能对付几下子。但能剪鞋样,而且能剪好的,在我们那地儿确实没有几个。而且剪的鞋样,都不如母亲的鞋样做出来的鞋子端正、标准。

母亲做鞋很讲究。她先是把一些破烂的、不能再穿的衣服一块块剪下来,剪成大小并不规整的布块,我们那地儿叫烂布。然后一层层刷上浆,拼贴起来。开始时用米浆,后来因粮食紧张,便从山里拣来栗树上成熟了掉下来的栗子,磨成粉熬成浆。那一块块拼贴起来的碎布,她们管它叫“浆搭”。

母亲拼浆搭从不用青布,一色的白烂布。而鞋面,不管有钱没钱,都得扯上一两尺在那时候来说算得上是比较奢侈的黑颜色“灯芯绒”。那样,青“灯芯绒”鞋面配上白底,穿上脚看上去确实显得端庄而高雅许多。

而一些不讲究的,用青烂布拼的底,那做成的鞋子,确实便逊色了。

小时候,常常为穿上母亲做的白底青面布鞋而得意。而邻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见了我穿在脚上的鞋,也总会夸上一句:你小子,穿上你妈做的布鞋,看上去就是精神!能穿上你妈做的鞋,这辈子真是值了。

我于是在学校,坐在课堂里,总是把一双脚从后排伸到前排,夸耀我那得意而让人钦羡的布鞋。

村子里,也有未出阁的大姑娘,常常想跟母亲学做一手好布鞋。母亲也很乐意教。但学着学着,她们就没了耐心。于是问母亲,怎样才能把鞋子做好。母亲就告诉她们,说要做好鞋,首先要拜一位“茅厕婆婆”。并哼出一首歌谣,说:“茅厕婆婆你姓张,告诉我剪鞋样;茅厕婆婆你姓李,告诉我纳鞋底。”

当她们问起茅厕婆婆是谁时,母亲就给她们讲一个故事。

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小媳妇,做得一手好针线,而且能绣各种花。可是,有一种花她却怎么也不会绣。那就是无花果的花。

后来她听人说,其实无花果也是有花的,只不过不在白天开,只开在晚上。而且,见了人花就不开。她于是下决心要绣出无花果的花来。

于是在一个月黑的晚上,她偷偷蹲进茅厕里,偷看无花果开花。可当她躲在茅厕里一边看一边绣花时,却被经过的人发现了。她于是羞死在茅厕里。后来的人因为仰慕她,便称她为“茅厕婆婆”。也不知道她姓李还是姓张了。

后来,当地的女人们初学针线,便都要钻进茅厕里,念上几句。

我后来问母亲:你刚学的时候拜过茅厕婆婆么?母亲说:没有。但母亲的故事,却一直让我感到好奇而且有趣。

小时候的时光,大多是穿着布鞋度过的。不管上小学,还是初中或高中。

我家离学校,有两里多路。那时候大多是走读。早上学,晚放学,每天来回要走四五里路。所以一双布鞋,往往鞋面还好好的,鞋底的前后掌却被磨穿见了光。于是母亲就想了个办法,在鞋底的前后掌上分别钉上一块胶皮掌。当然,偶尔也有鞋面被脚趾先撑破了的。那就只得任由脚趾露在外面了。

后来渐渐成家,就再也穿不上母亲做的布鞋了。母亲把这份责任交给了妻子。可妻子,却常常因为母亲对她做的布鞋挑三拣四不满意而生气。而我,也越来越觉得妻子做的布鞋不好看,渐渐也就懒得穿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去了外面,我也慢慢地离开了家。可当有一次我从外面回来,母亲又跟我讲起另一个相关于布鞋的故事。

说是邻村有一人家的.儿子在外面打工,让他母亲给寄一双新布鞋。布鞋寄到后,却让他工厂的老板给看上了。那老板无论如何要买下他的新布鞋,并许给他一个管理的职位。

我听了后就对母亲说:这听来的,不足信。可母亲硬说这是真的。我后来向人打听过,还确有这么回事。

那是一位台商。他之前是位军人,随部队溃败后逃到台湾。改革开放后,他来大陆投资。家里的亲人都死光了。他于是看到布鞋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他穿过的、母亲亲手为他做的布鞋子。

母亲对我说,要是我在外面,也有哪位老板看上了她做的布鞋子,也能为我安排一个好职位。她一定为他多做一双新布鞋。听着母亲说的话,我心里酸酸的,而又甜甜的。

母亲死了。死去了好些年。

母亲临死前,我接到电报匆匆地从外面赶回家。母亲已经说不出话,只一双眼睛盯着我。当我叫出她听到的最后一声妈时,她才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听邻里说,在我未回来之前,母亲一直叫着我的名字。

送走母亲的那一天,我特地翻出一双母亲亲手为我做的、穿破了而未来得及扔的旧布鞋。我反复刷了又刷,擦了又擦。然后我穿着这双旧布鞋,送走了母亲。我想让母亲最后一次看到,我是穿着她亲手为我做的旧布鞋送走她的。

这些年,早已不再穿布鞋了。每当我穿着皮鞋感觉到沉重,我就想起母亲的布鞋子。想起布鞋的舒适、宽松和跟脚。

做布鞋作文篇四

在一个女商人家里,有一双高跟鞋和布鞋,骄傲的高跟鞋不喜欢布鞋,所以常常侮辱布鞋。

“小布鞋,你敢和我比谁更美吗?”高跟鞋用傲慢的语气问。

小布鞋没有出声。

“哼,我就知道你不敢。”高跟鞋用瞧不起人的眼光看着小布鞋。

“姐姐,我的确不敢和你相比,我没有你那么美丽、漂亮,但是我比你穿起来更舒服……”小布鞋怯怯的说。

“住嘴,”高跟鞋恼怒了,“你有什么资格和我相提并论?”

“我……”

“我没有时间和你争吵了,一会儿小主人还要穿我去聚会呢!我还要去洗洗脸。”高跟鞋一边说一边离开了。正在这时小主人回来了,一边脱脚上的高跟鞋一边说“累死了,真不喜欢穿高跟鞋。”高跟鞋看到这一幕,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小布鞋和高跟鞋和睦相处,过上了美好的日子。

做布鞋作文篇五

提起老布鞋,现在的孩子一定很陌生,而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对老布鞋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布鞋大概沿用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被商品鞋代替,广大妇女才从艰辛的做鞋负担中解放出来。

做布鞋很辛苦,做鞋的材料当时也是很缺。家里破得不能再穿的旧衣服、旧被单、旧被里和做衣服剩下的边角下料都舍不得扔掉。到了三伏天,将这些宝贝找出来洗净、铺平,涂上面浆,一层一层地糊在木板上,放到太阳里晒,等晾干后揭下来,就成了做布鞋的原料——袼褙。做鞋底时先按鞋底纸样,剪下来叠起来,再用白棉布或白洋布盖面,把鞋底边粘好,就可用麻线纳鞋底了。

小时候常见她们纳鞋底。中午时分,天气很热,他们便三五成群地坐在树下或门楼里,一边说话一边纳鞋底,先把锥子在头发间划一下,再用力穿透鞋底,然后穿过针线用力拉一下,一双鞋底需要千针万线才能纳成。时间长了,手指酸痛,眼睛发花,也会时常扎着手指。经常看到她们吮吸手指,可见纳鞋底是多么辛苦。做完鞋底,还要做鞋帮,然后才上鞋帮,一双鞋才做完。

其实,那时的老布鞋没有现在的商品鞋耐穿好穿,刚穿时,有点挤脚磨脚,刚好穿了,就要磨破了,有时露出了脚趾头,有时磨透了鞋底,所以孩子们经常光脚,除非在冬天、上学、走亲戚和下地怕蒺藜时才穿,老布鞋最怕的是见水,一见水就沤坏了。出远门要打鞋掌才抗磨。但过年时穿上一双新鞋,串门拜年感到非常开心。

现在条件好了,人人不缺鞋穿了,但对于过去的老布鞋,我们还是念念不忘。这刻骨铭心的记忆会永远保存在脑海里。

做布鞋作文篇六

细小的针在我的鞋子上穿来穿去,线条也随着针的摆动绕来绕去,几次我抢过妈妈的绣花针,嚷嚷着自己来缝补,可绣花针似乎不太听使唤,扎得我手指鲜血四溅,跟给人的是细小的绣花针,如一个迷魂阵一般让我眼花缭乱,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那么年轻视力就不好了,妈妈总爱说:“我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缝缝补补的技术活早就习惯,不碍事的”,我不得不想,这是一个多么温暖善意的谎言,就是为了不让我担心。每次我看着妈妈亲手缝补好的鞋子。我的鼻子总会很酸。每次,我都会使劲用鼻子去感受,的确,闻到了一种鼻子闻不到的东西,而是用心去闻到了,那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爱,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缝补在子女身边的爱无处不在,妈妈,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无法买什么昂贵的礼物献给妈妈,因为我知道,我家家境并不好,而我又还没有赚钱的能力,花也是花父母的,所以我冥思苦想后,决定送上一句微不足道的祝福,并为妈妈缝补好久没有买新的了的袜子,这些年,妈妈把积蓄全部花在我的身上,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没有经济能力去为妈妈做点什么,但是重演妈妈为我缝补袜子的场景却不难,我也要学着把妈妈冯在布鞋里的爱缝在妈妈的袜子里,妈妈,收下这微不足道的关心吧。

妈妈,我会永远记得您掺在布鞋里那深深地爱……。

做布鞋作文篇七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双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温暖着我的双脚。那时候,我们家在农村,买不起城里人才穿得起的皮鞋、球鞋和塑料底的布鞋。我们姐妹七个脚上穿的都是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一年四季我们总是看见母亲在纳鞋底,以至于如今我只要想起母亲,就想起她坐在炕沿上纳鞋底的模样,她一手拿着鞋底,一手拿着锥子和针线,扎一个眼,引一下线,吱儿吱儿地纳鞋底,不时还把针在头发上抹一抹。

做千层底布鞋是很费时费力的事情。为了制作千层底布鞋,母亲总是在平时就非常注意搜集碎布头,给我们做新衣服的时候,裁剪下的碎布头她要留起来;拆旧衣服的时候,把结实的碎布头留下来。这些碎布头都是母亲用来制作千层底布鞋的原材料。她把这些碎布头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包袱里。做千层底布鞋,最讲究的就是鞋底的制作。每到做鞋底的时候,母亲总是把平时积攒下的碎布头都找出来,然后用面粉煮一锅浆糊,再拿一块面板或者是吃饭的小炕桌。这时候母亲就开始工作了。她把浆糊抹在面板上,然后粘上一层布。再抹上一层浆糊,再粘上一层布。反复多次,就制作成了一块多层碎步黏在一起的布板。母亲叫它“疙把”。做好的“疙把”不能马上使用,要放在太阳地晒上三天。晒干了,晒透了,这时候“疙把”就变成了硬的。就像硬纸板一样。母亲小心地把它揭下来,作为半成品放在一边。

这时候,母亲比量着我们的脚,剪裁一个脚印的样子。母亲叫它鞋样。比着这个鞋样剪裁“疙把”,就把新作的“疙把”剪裁成了鞋样。这些鞋样摞起来就是千层底的模板了。这时候母亲就搓麻绳,用麻绳纳鞋底,把千层底的鞋子模板上纳满了密密麻麻的麻绳。千层底才算完成了。有时候,为了穿着漂亮,还要在鞋底的边沿部位表上一圈白布条。这样做成的鞋是黑鞋白底十分美观。用这样的千层底做得布鞋,就是千层底布鞋了。

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美观大方、穿着舒服,是我们兄弟姐妹的最爱。这种布鞋夏天穿不臭脚,不出脚汗。冬天穿用千层底做得棉鞋,暖和、舒适还防滑。弟弟妹妹年龄小,母亲总是给他们的鞋上绣上虎头或是凤尾,做成虎头凤尾鞋。我则喜欢拉带的方口布鞋,母亲每次都满足我。冬天的棉鞋是五眼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就给我带了这样的棉鞋。只可惜,那时候我不懂得珍惜,害怕那些城里的同学笑话我,一直把那双鞋放在箱子里,没有拿出来穿。

昨天在报纸上看见一则广告,说是卖农家千层底布鞋。我给那个商家挂了一个电话,想买一双穿。我这个脚啊,自从穿上塑料底的布鞋以后,就得了脚气病。每一到夏天就格外严重,如今母亲去世了,再也穿不着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了。卖一双穿吧。一问价钱:280元。好贵啊!顶上名牌皮鞋了。商家说:我们的千层底布鞋是纯手工制作的,比皮鞋好穿多了!我哑巴了。我那亲爱的母亲啊,她一辈子做了多少千层底布鞋啊?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的女儿要花280元买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了。

做布鞋作文篇八

不知什么时候,鞋柜里多了一双布鞋,上面有张说明书:

“我的名字叫百变,是声控的,鞋如其名,很百变哟!”

我心想:“声控?百变布鞋?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啦?这不会是骗人的吧?还有这说明书,算了,先试试吧!”我带半信半疑的态度试了这双“百变布鞋”。

“百变,如果下雨了,怎么办呢?”我十分疑惑地问。“主人,不必担心,本鞋只要一碰到水,就会立即开启‘防水模式’,保证鞋子一滴水也进不去。”

是吗?我可不信,于是,我做了个实验:把鞋子丢进装满水的水槽。只见鞋子碰到水时,表面瞬间多了一层“保护膜”,提起来时,“保护膜”瞬间消灭了。摸摸鞋子里边和外边,哇!干的,好神奇!

“百变,冬天你会变暖和吗?”我忧心忡忡的,冬天冷,生怕把脚冻坏了。“主人,我不但冬天暖和,夏天也超凉快的。因为我有一个“小空调”,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而改变鞋里的温度呢!”

“百变,如果我脚酸了、累了,你可以给我按摩吗?”“当然,我可是无所不能的百变!”话音刚落,脚立即感到一阵轻松,好舒服啊!

“百变,你功能那么齐全,很耗电吧?”“主人,我问你,穿鞋为了什么?”“好走路呀。”“走路属于运动吗?”“嗯?算吧。”“运动能产生哪种能量?”“好像是动能。”“对了,我的电,来源就是动能。我有一个电能转换器,不要担心会漏电,因为这个转换器不在你们的空间……”

“叮——”“叮——”我正想惊叹一下,就被一阵清脆的闹铃声给吵醒了,原来这是一场梦啊!哎!真想有一双那样的鞋啊!

做布鞋作文篇九

幸福,可以穿在脚上,像一双布鞋那样,就那么简单。

家里,奶奶正在扎着布鞋。

奶奶的.一只手里拿着拾来的红布碎块,另一只手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摸出老花眼镜,在布料上画下一个个比真人脚印略大的布样。然后,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将其剪下。一旁的我,仔细地瞧看着。

布底只有正反两面是崭新的布料,而针扎的鞋底中央夹着的都是拼接而成的碎布。我皱了皱眉头,问奶奶:“不是做新鞋嘛?为什么还用旧布?”奶奶依旧盯着手中正做的布鞋,笑着说:“这布虽然旧了,但不新布软,穿着暖和,而且放在中间夹着看不到,鞋还是新的。”我听了,愣了愣。

我坐在一旁,看着奶奶扎布鞋,棕黄色的老花镜许久没有换了,耷拉在她的鼻端,粗糙的双手缝着一针一线。突然想到,便问了问:“奶奶,你不是好久没有做鞋了嘛,怎么突然想起做了?”奶奶剪断线头,推了推眼睛:“还不是你爸,突然叫我做布鞋,说穿着舒服,还有爷爷脚上的布鞋也坏了。”听了奶奶的话,我不禁拿起扎好的一只鞋开始瞧了起来。

厚厚的底,都是用一层层布包扎起来的,黑色的前沿用细密的针缝得直挺,看起来确实简单养眼。看着这只布鞋,看着奶奶一针一线的缝着,我顿时为老爸跟爷爷感到高兴,并且十分羡慕,能穿上奶奶亲手做得布鞋,这是多么幸福。

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鞋基本上是布鞋,那时的我很爱穿布鞋,每次穿新的布鞋便开心地跳来跳去,甚至到了晚上都不让奶奶脱下来。低头瞧着脚上艳丽的“耐克”板鞋,我皱了皱眉,顿时觉得它有些碍眼,毕竟这不是奶奶亲手做的。我脱去板鞋,将脚丫伸进扎好的布鞋,好像太大了,顿了顿,抬头对着奶奶说:“也帮我做一双吧!”奶奶笑着答应。怀念穿布鞋的感觉,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穿上它。

三个月后,我和爸爸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就追着奶奶要鞋子,满怀兴奋地叫道:“奶奶!我的布鞋!我的布鞋!”一边说着,一边还硬把奶奶从厨房给拉了出来。“别急,别急!我怎会忘记我的小乖乖哪!”奶奶笑眯眯的对我说着,并走进房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布鞋,递给了我。

看着手上的鞋,我笑得很是开心,回头看着爸爸,发现他也咧嘴笑着。我蹲了下来,急切穿上新鞋,甚是舒心,感觉脚被一层又一层的温暖包裹着,于是我将那双名牌板鞋扔至一旁,穿着新鞋十分激动地试着走了好几步。脚下,我和老爸一人一双布鞋,凝聚着奶奶三个月来的汗水,凝聚着奶奶对我们无限的爱。布鞋,穿着是那么得舒服,是那么温暖。

有时,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一双平常的布鞋,却隐藏着不平常的爱。

做布鞋作文篇十

母亲就要过76岁生日了,我和爱人给母亲买了一双软皮鞋。母亲见到我们到来,非常高兴,赶紧接过我们给她买的礼物。口里不断地埋怨我们:“你们又去花钱买鞋给我穿,我的鞋还没有穿烂,年轻人要注意节约,你们用钱的地方还多。”埋怨归埋怨,母亲还是拿出那双鞋穿在脚上,夸我们买得合适、合脚。母亲说:“现在的鞋子还是没有以前我自己做的布鞋穿得舒服。”这时,勾起了我对母亲辛苦给我们弟兄做布鞋的情景的回忆。

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农村妇女,生下我们弟兄四个,辛勤地养育我们,让我们吃饱穿暖。由于爷爷奶奶去世早,家里所有的活儿都是父母承担。父亲辛勤的耕作,收获粮食,让我们吃饱饭。母亲就用那双巧手给我们做衣、做鞋。母亲晚上忙完家务后,点上煤油灯,在那昏暗的灯光下,一针针一线线给我们做鞋子。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起,这份温馨仿佛就在昨天。

我还记得,要做布鞋,首先做的是做布壳子。农闲时节的好天气里,母亲先熬好一小锅浆糊,找出破得不能再穿的旧衣服、铺盖单、被子芯,用剪刀裁成一片一片。再将一块块边角料儿叠加起来,接着取下门板,用两条高板凳架住门板,糊在上面铺平、铺匀,一层浆糊一层布,啪啪地拍着桌面,把四五层旧布拍得紧紧实实地粘在一起。太阳足,半天的.工夫就晒干了。等晒干后揭下来就成了布壳子。此时,母亲已经累得汗流浃背了。

接下来,母亲从红箱子里面的书里取出大小不一的鞋样纸。有父亲的,有我的,有弟弟的。母亲按照这些大大小小的鞋样,拿出一把大剪刀依照鞋样剪下来。剪好后,母亲先把鞋底边缝好,然后,开始制作鞋面,鞋面一般都是用新布料,里面用旧衣服做内衬,高档的鞋子才用的是灯芯绒面料。为了节约布料,以前的鞋子一般都是上面漏空,布料只包围脚的四周,后来才有了松紧带的布鞋。

年初,母亲就在地里种上槟麻,晒干后做麻绳用。母亲从里屋搬来纺车,将散乱的槟麻条在纺车上编成麻绳,做鞋底用。纺车是个细致活,母亲一手摇车一手牵着麻绳,汇集成一个个麻绳球。汗水从母亲的脸颊流下,滴在我们的心里。

做一双鞋一般需要半个月时间。布鞋做好后,母亲把我叫到跟前,亲自给我穿上崭新的布鞋。看到母亲做布鞋不容易,新鞋都舍不得穿,一般都要等到天气冷了才穿上。平日里,我就赤脚。母亲就骂我,怕地上的荆棘刺穿我们的小脚,强行要求穿上。母亲说:“小娃娃脚嫩,鞋穿烂了,我又给你做。”

就这样母亲一针一线的给我做布鞋,年复一年。每年基本上要做两双。冬日还要在鞋面里加上棉花,做成棉鞋,我们叫它“鸡婆鞋”,穿着非常暖和。母亲做的鞋非常合脚好看、耐穿。有时还要在鞋上做点花样,让同村的小伙伴羡慕得很。母亲说:“国林娃,你要好好读书,等家里有钱了,给你买鞋子穿,考起了学就可以穿皮鞋了”。

穿着母亲做的布鞋,牢记母亲的教诲,我努力学习。1979年,我考上了中专。母亲熬更受夜给我做了两双布鞋,走时塞在我的包里,我泪眼朦胧。校园里,其他同学都穿着胶鞋或者买来的运动鞋,而我就穿母亲做的布鞋。城里的同学嘲笑我,说我土气,我却不以为然,并很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我母亲亲手做的。

后来,经济条件慢慢好起来了,也就不做布鞋了。但是母亲的针线、钻针、顶针等做鞋工具都还保存在那老屋的红柜子里面。母亲回老家就要拿出来看看,幸福的回忆写在母亲长满皱纹的脸上。

看到如今的母亲手上布满双茧,额头上布满皱纹,满头的银发,明白了布鞋多么来之不易,感叹母亲养育我们的艰辛。一双双布鞋凝聚了母亲多少精力和汗水,熬坏了母亲曾经明亮的眼睛,花白了母亲多少的头发。

如今穿着皮鞋的我,却时常想起母亲在煤油灯下辛苦给我做的布鞋。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之路,趟过了多少生活的坎坷。一路走来,满满的都是温暖和幸福与我相随。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