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7:59:34 页码:11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大全16篇)
2023-11-20 07:59:34    小编:zdfb

如何做好亲子沟通,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总结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要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并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一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历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还有: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

说完了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

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

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莫高窟游玩。我是这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龙。

莫高窟位于敦煌的东南部,始建于前秦,修建在丝绸之路上。当时丝绸之路很难走,而沙漠丝绸之路就更难走了。沙漠中的太阳毒辣辣的,稍不留神就会中暑,甚至死亡;流沙藏在普通沙子里,一踩就会陷进去,人就很可能会死;沙尘暴很容易让人迷路,甚至让人窒息死亡。所以没有人想走这条丝绸之路。朝廷为了鼓舞人们走这条丝绸之路,就修建了莫高窟。

莫高窟是人们搭架子,爬到上面,用锤子和钉子建造的。莫高窟规模巨大,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的佛好像比玉皇大帝的势力还要大一些。大家看,这就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有36米高,比10个姚明还要高。他盘腿坐着,左手轻搭在膝盖上,右手竖在嘴前,好像在念经“南无阿弥陀佛”,保佑人们完成使命。他的眼睛注视前方,很紧张。他全身上下没有一点颜色,却挡不住他的圣洁光辉。他的衣服紧紧贴着身体,把头发扎成了一个坨在头顶上,像一个网球。人们看着圣洁的佛,都跪在面前拜佛。佛看着黄沙,心里想:那些走丝绸之路的人有没有平安回来?这里还有很多佛跟他一样,在盼着人们平安归来。

这就是充满佛性的莫高窟,祝你们旅游开心!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三

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悬崖上,石窟南北长一千六百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五十米,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余米,彩塑两千四百一十五身,飞天塑像四千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与山西省云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公里长。

如果说是莫高窟使的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么,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鸣沙山东麓。洞窟始凿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结束,前后延续约一千年。

莫高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建筑,是绘画和雕塑之宫,是中国现在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石窟。

莫高窟旁边长满了草,这些杂草不仅在旁边装饰,还长得又高又密,两旁栽了粗壮的大树,便也成了这里一道风景,从远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绿树之间,多漂亮呀!

好了,各位游客,游览现在开始,莫高窟确实很美丽,祝愿大家旅行快乐、心情愉快。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四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鸣沙山的悬崖上。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莫高窟壁画的。

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陈,你们就叫我陈导吧!你们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门,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吗?听我慢慢道来。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公里长。如果说是莫高窟使的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么,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各党路过此地,忽然见到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最重点的文物保护。

好了,现在我介绍到这儿,请大家漫步欣赏。不能乱扔果皮等垃圾,不能在壁画上乱涂乱画,要保护文物。

谢谢!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敦煌旅游,欢迎来到莫高窟。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

国学。

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

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五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陈,你们就叫我陈导吧!你们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门,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吗?听我慢慢道来。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

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00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

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公里长。

如果说是莫高窟使的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么,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

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各党路过此地,忽然见到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

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

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最重点的文物保护。

好了,现在我介绍到这儿,请大家漫步欣赏。

不能乱扔果皮等垃圾,不能在壁画上乱涂乱画,要保护文物。

谢谢!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敦煌旅游,欢迎来到莫高窟。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

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

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

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

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

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

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

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

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

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

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

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

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朽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

1905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

各位朋友:

你们好。

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

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

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

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

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

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

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

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

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

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

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我是你们这次参观的导游,我姓徐,大家也可以叫我徐导,大家本次的参观由我为大家讲解。

现在我们所在的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西大约25公里处,为中国的四大石窟之一,国家的重点保护单位,也是全世界洞窟艺术的瑰宝!莫高窟开始建造于公元339年,后面的几个朝代也继续建造,最后完成的壁画面积近45000平方米,飞天约2400尊,佛像约4000座,分布于492个石窟中。

游客们,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第292窟的飞天壁画!飞天是中国古代佛教中的八大护法之一,形象接近于着盛装的美女,这些在空中飞舞的飞天神态各异,轻盈灵动,手上拿着佛教中的传说的宝器:莲花、笛子、砗磲、鲜花……在你们的左手边是一尊高大的佛像,佛像身上雕刻的线条清晰,颜色绚丽,体现着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巧。

现在各位游客们注意了,你们来到了著名的第17号石窟,这里的飞天和佛像相比于其它洞窟不仅数量多,而且雕刻的特别精致。比如这座佛像,双腿盘坐于莲花座上,双手捏了一个手势放在膝盖上,手心朝天,双眼细咪,神态安详,仿佛若有所思;另外那个佛像则是一副满脸不高兴的样子,真是好笑;另外天空中的飞天衣带飘飘,洒落的花瓣就像是为人间送上的祝福。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七

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珍品,莫高窟壁画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我有幸能够亲眼目睹这些千年古画,并且深深感受到了它们所蕴含的魅力。在这次旅程中,我对莫高窟壁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灿烂的色彩和丰富的题材中,我体会到了历史的艺术之美以及当时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莫高窟壁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艺术交流的桥梁,它对我们的意义非凡。

首先,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艺术之美。这些精美的壁画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却依然在今天展现出耐人寻味的魅力。每一幅画作都经过细致的描绘和精湛的技艺,色彩绚丽而富有层次感。无论是佛陀的面容、菩萨的笑容,还是描绘乡村生活和宫廷场景的绘画,都让人回味无穷。这些壁画所体现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栩栩如生,仿佛让人可以穿越时空,亲身体验过去的文明。

其次,莫高窟壁画也让我感受到了当时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唐朝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这里聚集了各方商贾和文化人士,从事着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可以说,壁画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匠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匠心独运,将佛教文化与世俗社会巧妙结合,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第三,莫高窟壁画也是中外艺术交流的桥梁。在唐代,莫高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吸引了来自各国的商贾和僧侣。这些人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壁画中不仅体现了中原的文化传统,还融入了来自印度、波斯等地的影响。尤其是在造像上,佛教形象和风格的多样性,显示出了这场跨文化交流的结果。这种交流让莫高窟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见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的窗口。

最后,在莫高窟壁画中我不禁想到,这些千年古画是多少次文明的洗礼所经受的。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和动荡,它们依然屹立不倒,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它们见证了兴盛和沉寂,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站在这些壁画面前,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厚重感,也体味到了历史的无边深邃。同时,我也被莫高窟壁画所激励,它们鼓舞我去追求真实和美好,为自己的人生增色添彩。

综上所述,莫高窟壁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杰作。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我深深感受到了它们所蕴含的魅力和意义。这部艺术巨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艺术之美,还见证了当时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莫高窟壁画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自豪的符号之一。它们的灿烂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视野中,激发着我们追求艺术与美的渴望。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八

大家好!欢迎来到敦煌莫高窟。我是导游张颢航,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很高兴今天能陪同各位参观有“人类文化珍藏”、“世界画廊”之称的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将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完美的结合,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1961年,莫高窟被我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建有密如蜂窝般石窟的崖壁就是莫高窟了,它南北长1600米,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石窟一律坐西朝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里面的塑像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的壁画有佛像、佛教史迹等题材,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我带领大家选几处有特点的洞窟参观一下。

看!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的这九层飞檐楼阁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敦煌最高的石窟—第96窟,也称北大佛。现在大家随我进窟内参观,这尊硕大雄伟,面部丰满圆润,端庄温婉的弥勒佛像,高36米,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

现在我们看到的第138窟是盛唐时期的供养人像画。此图中的妇人身着襦裙,肩披披帛,怀抱幼儿,在她的前方有一对牵手的儿童画像。人物形象生动,生活化气息浓郁,再现了唐代人物服饰特点,是珍贵的图像研究资料。

我们向南去看看第148窟,这尊释迦牟尼涅槃卧佛塑像,长16米,为盛唐作品。大家看佛像双眼微睁,神情超然。后面侍立菩萨、力士、天王等共72尊塑像,喜怒哀乐,神态各异。

各位游客朋友,莫高窟的参观到此结束,非常高兴和大家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九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闻名天下的莫高窟。莫高窟地处敦煌,它和鸣沙山、月牙泉一样是敦煌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是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29处景观之一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鸣沙山东麓。洞窟始凿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结束,前后延续约一千年。莫高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建筑,是绘画和雕塑之宫,是中国现在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石窟。

游客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莫高窟的大门,在我们眼前有二座双塔,背后整面山体都是一层层藏洞,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座高楼,一屋屋、一间间。洞里藏有许多宝藏、经卷、文书等。最多最醒目的是壁画,特别突出的是飞天壁画形象。

各位游客,你们有没有发现壁画大多是残缺不全的,那是因为一百多年前曾经遭到过几次劫难,被外国人盗走许多珍藏,现在给人们留下许多的遗憾。我在这里也要呼吁大家都来保护好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好我们的民族文化。

各位游客,因时间关系,今天的游览就到此为止了。希望大家不虚此行,通过这次参观游览,对莫高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想要更深地了解莫高窟,欢迎你们下一次再来。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是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陈,你们就叫我陈导吧!你们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门,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样的吗?听我慢慢道来。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

游客们,洞窟数目达到492个,塑像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若将所有壁画排列起来,就有304。

公里长。如果说是莫高窟使的敦煌闻名全球的'话,那么,使得莫高窟闻名的就首推这些壁画,是旅游时的参观重点。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各党路过此地,忽然见到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最重点的文物保护。

好了,现在我介绍到这儿,请大家漫步欣赏。不能乱扔果皮等垃圾,不能在壁画上乱涂乱画,要保护文物。

谢谢!

文档为doc格式。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一

莫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公里,在鸣沙山东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洞窟层层排列。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文档为doc格式。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二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05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三

大家肯定都到别的地方玩过。我去过的最好玩的地方是莫高窟。

一进莫高窟,就要排队买票。我嘀个乖乖!队伍排了一百多米长!莫高窟一定很好看,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气定神闲地等待。耐心买到票,我很激动,以为就快看见莫高窟的庐山真面目了。谁知,又要观看两个小视频。我收获很大,知道了丝绸之路的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

终于看见了莫高窟!入口处的那棵大柳树,足有一座小楼高!我高兴地抱住它,让妈妈给我们拍了合影。

听导游说,他的一个同事在莫高窟当导游十三年多了,还有四百多个洞窟没去过——莫高窟一共有七百五十三个洞窟呢。这么多啊!数都数不过来,人们是怎么开凿的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组画和一尊佛像。这组画不像我看过的连环画,它画了一个故事,第一段在最前面,第二段在最后面,第三段在中间。奇怪吧。那尊佛像我不记得它的名字了,有三十五点五米高,巍然而庄严,光是眉心的一点红痣就有三平方多米大,比我的小床大一半。我佩服创作这些作品的不知名的艺术家。

游过了莫高窟,我实在忘不了它。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敦煌旅游,欢迎来到莫高窟。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0xx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

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20xx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五

作为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遗址,莫高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今年,我有幸来到莫高窟,亲眼目睹了这些壁画的魅力。通过这次观光旅行,我不仅对莫高窟壁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

第一次走进莫高窟,我被眼前这座古老的壁画艺术殿堂所震撼。壁画分布于400多个洞窟内,每一幅壁画都如同大师手中的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洞窟169的壁画,绘制着一幅幅佛教故事和历史场景。壁画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地展现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每一个洞窟都是一座独立的艺术殿堂,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莫高窟不仅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观看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艺术观念等方方面面。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佛教在那个时代对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影响。众多的壁画中,佛陀的形象居多,展示了人们对智慧、慈悲和宁静的向往。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和品质,更成为了我们今天价值观的源泉。

在莫高窟,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为了艺术而付出的匠人们。他们在有限的洞窟内,千姿百态地表现着自己的艺术才华,将有限的空间变成了无限的艺术宇宙。他们的付出不仅展示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推崇。在今天这个物质化的社会,我们需要警醒,并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们身上得以延续。

通过这次莫高窟的参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的追求,更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智慧。正如莫高窟所展示的,我们要有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对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要坚守初心,不断地向前追求进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所成就,成为造福社会的人才。

莫高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在壁画之间,我体验到了岁月的沧桑,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与美丽。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让我更加珍视传统文化的宝库,更加关注艺术和美的力量。我相信,在这个快节奏、高科技的时代,只有坚守传统和文化,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人文的温暖。

莫高窟壁画导游词篇十六

大家好!我就是本次“敦煌之游”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叫我陈导好了。

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具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的莫高窟。

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

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第2页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导游词是引导游览观光,并对旅游景观的讲解词。下面是云游网专门为您提供的莫高窟的导游词100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