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3:28:53 页码:10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精选8篇)
2023-11-23 13:28:53    小编:zdfb

报告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在写报告之前,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确定写作的重点和关注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报告,包括市场调研报告、项目汇报、学术研究报告等。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不仅可以了解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还可以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思路。希望这些范文能帮助大家提高报告写作的能力,写出更加优秀和有效的报告。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一

说明对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一)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有关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很多,如合同责任,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方面的陷阱,软件人员通常是不熟悉的,有可能陷入,务必要注意研究。

(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例如,从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来看,是否能够使用该系统;从用户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来看,是否能满足使用该系统的要求等。

八,结论。

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有一个研究的结论。结论可以是以下内容;

(1)可以立即开始。

(2)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例如资金,人力和设备等)落实之后才能开始进行;

(3)需要对开发目标作某些修改之后才能进行;

(4)不能进行或不必进行(例如技术不成熟,经济上不合算等)。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二

(一)、成立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负责该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校办公室承担。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洪开繁。

副组长:罗良,张朝略。

组员:陈仕保,郑振华,冯国政,梁业飞,谢克平和各班的班主任。

(二)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2、制定学校破坏性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5、负责向上级汇报灾情,必要时争取外援。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三

1.项目的主要内容。

2.项目的技术分析。

i.主要技术内容及原理。

ii.技术创新论述。

iii.技术先进程度论述。

iv.知识产权情况。

3.项目的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

4.项目当前的进展情况。

1.市场规模。

2.竞争对手分析。

3.本项目的市场占有情况预测。

1.组织机构及团队情况。

2.实施计划及进度预测。

3.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4.营销计划及策略。

1.经济效益分析。

i.投资总额与资金来源。

ii.生产成本构成和测算。

iii.销售收入预测和利润分析。

iv.收支平衡分析。

v.投资利润率及投资回收期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1.政策风险。

2.技术风险。

3.市场风险。

4.管理风险。

5.人才风险。

6.知识产权风险。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四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是指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体现,是投资者进行项目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第一,总论。总论即项目的基本情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中,这一部分特别重要,项目的报批、贷款的申请、合作对象的吸引主要靠这一部分。总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历史、项目概要以及项目承办人四个方面。

第二,基本问题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问题研究,是对各个专题研究报告进行汇总统一、平衡后所作的较原则、较系统的概述。主要内容为:市场情况与企业规模;资源与原料及协作条件;厂址选择方案;项目技术方案;环保、节能方案;工厂管理机构和员工方案;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方案;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结论等。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做宏观的分析,又要做微观的分析。

第一阶段:初期工作。

(1)收集资料。包括业主的要求,业主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市场、厂址、原料、能源、运输、维修、共用设施、环境、劳动力来源、资金来源、税务、设备材料价格、物价上涨率(2)现场考察。考察所有可利用的厂址、废料堆场和水源状况,与业主方技术人员初步商讨设计资料、设计原则和工艺技术方案。

(3)数据评估。认真检查所有数据及其来源,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和设计难点,审查并确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技术方案。

(4)初步报告。扼要总结初期工作,列出所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确定参与方案比较的工艺方案。

初步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认为项目确实存在不可逆转的致命缺陷,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可选方案评价。

(1)制定设计原则。以现有资料为基础来确定设计原则,该原则必须满足技术方案和产量的要求,当进一步获得资料后,可对原则进行补充和修订。

(2)技术方案比较。对选择的各专业工艺技术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比较,提出最后的入选方案。

(3)初步估算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为确定初步的工程现金流量,将对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进行初步估算,通过比较,可以判定规模经济及分段生产效果。

(4)中期报告。确定项目的组成,对可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中期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对推荐方案有疑义,则可对方案比较进行补充和修改;如业主认为项目规模经济确实较差,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推荐方案研究。

(1)具体问题研究。对推荐方案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包括工艺流程、物料平衡、生产进度计划、设备选型等。

(2)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估算。估算项目所需的总投资,确定投资逐年分配计划,合理确定筹资方案;确定成本估算的原则和计算条件,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3)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确定产品售价,进行财务评价,包括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进而进行国家收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4)最终报告。根据本阶段研究结论,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深度的规定编制可行性研究最终报告。最终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研究工作即告结束。如业主对最终报告有疑义,则可进一步对最终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五

2月24日,省政府召开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余焰炉主持,省地震局局长张鹏作报告,省政府副省长做重要讲话。根据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1、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潜山地处郯庐断裂带延伸部位,历史上有记载的曾发生过级地震两次,微震很多。20xx年1月19日发生在安庆级地震、20xx年6月13日发生在桐城的级地震我县都有明显震感,应该说地震就在我们身边。依据国家、省地震部门对今年的震情形势分析,郯庐断裂带属于“值得注意的地区”。因此,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做过,不可错过”的观念,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3、加强防震减灾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

按照《防震减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潜山县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等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切实把抗震设防工作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地震、住建等部门要加大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严格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尤其是加大对学校、医院、大型商场、高层建筑以及水库、大桥等重点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各类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依法管理和实施好《潜山县地震应急预案》,我县“地震应急预案”已于2008年6月由县政府发布实施,根据预案要求,一旦发生相关情况或震情,应立即启动有关程序,积极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4、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借鉴省、市及周边县的做法,建议成立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指挥长,县长任指挥长,分管县长任副指挥长,成员由相关部门组成。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县长担任,县科技局局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以下组成: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科技局、县卫生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水利局、县xxx、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等部门和单位。

5、加强县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建设。

按照县编委的文件规定,县科技局下设地震办公室,股级建制,负责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管理。为适应新的工作形势与要求,同时借鉴省内其他市县的做法,建议在“县地震办公室”基础上成立“县地震局”,隶属于县科技局,为副科级单位,增加1名编制,在专业人员中招录。

6、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为做到有备无患,科技、民政、住建、教育等部门要适时、合理地加强地震应急避险场地建设,重点选择靠近人口密集、防震建筑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及广场和学校操场为地震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地震应急避难标识牌。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做好医疗队伍、药品、食品、帐蓬、工作指挥车辆等应急物资储备及其它抗震救灾物品的软硬件建设。为此,请求县政府增加地震工作经费预算,从2万元增加到10万元,以不断提高抗震救灾的后勤保障功能和工作条件的改善,有效促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六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七

6.1.2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6.1.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6.1.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6.1.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1.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6.1.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6.1.8交通运输情况;。

6.1.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主要污染源。

6.2.2主要污染物。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6.4.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6.4.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6.4.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6.4.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6.4.5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6.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7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8.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6.8.2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6.8.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6.8.4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地震研究报告格式篇八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选课题进行研究以培养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所选专题进行研究的意义。

2本专题领域理论研究的开展情况。

3本专题领域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4对本专题研究的总结,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