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23:18:34 页码:12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模板15篇)
2023-11-24 23:18:34    小编:zdfb

阅读名著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利用碎片时间多读名著。总结应当注重逻辑性和层次感,避免信息的杂乱无章。鉴于总结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一

一、于丹词典:

“三鞠躬一握手”:一鞠躬是要向公众,因为老百姓是用生命感悟来还原经典;二鞠躬是对圣贤,他们的睿智让经典的力量趋向永恒;三鞠躬是给媒体,媒体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文明的催化剂。而一握手,是要和提出质疑的人握手,因为多元碰撞是文化获得活力的最佳路径。

什么是“庸俗”:

就是家长里短,比如过去大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有一家包饺子,就会给满院子人家都送上一盘。

什么是“深情”:

她说是一种由衷的情怀,比如说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比热爱。

“敬而不畏”“敬而近之”:

现在的文化、学术有被经典化的趋势,被藏之深山、千古膜拜,让人们只好敬而远之,“我想告诉大家还可以有一种态度,那就是‘敬而近之’。我当然敬重孔子,但是我不惧怕他,我敬重他不是为了远离他,而是为了亲近他;我敬重他不是跪下来仰视他,而是走近去触摸他。”

贫穷:

著 名语言学家王宁先生是这样解释“贫穷”两字的涵义:今天我们理解的

“穷”其实是过去的“贫”。什么是“贫”?你看下边是一个“贝”,把一个贝壳当钱花,而 且要“分”着花,这还不“贫”吗?过去的“穷”是“穷途末路、无路可走”的意思。“穷”上边是个“穴”字,就是山洞;下边是一个人弯着腰,手还在前头撑着 地。你看看,这不就是“无路可走”了么? 一个这么普通的词,经过先生一分析,顿时就可爱起来,“我现在一看到‘贫穷’两个字,脑子里就是一幅画面,鲜活至极。”

什么叫“美”?什么叫“体验”:

自 己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崇拜偶像了,不过不是什么影视明星,而是自己的老师、文艺理论学家王一川。在第一堂课上,王一川就讲到他在北大读书时曾经和同学晚 上跑到圆明园,在废墟之间边走边谈,内容涉及终极真理、美的真谛。“他说美是什么?美永远是你前一步地平线上的那一轮太阳,你可以用一生去追寻,但是你永 远无法触摸。这是他讲课的语言,比我讲课的语言美多了。”于丹说,讲这些内容的时候,王一川是带着光芒和气场的。“王老师说什么叫‘体验’?就是‘以身体 之,以血验之’。就是说你一定是全身心生命澎湃激荡,‘入乎其中’,然后才能‘出乎其外’。”

诗经新解:

《诗经》说:“焉得 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直译过来,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找到一棵忘忧草,什么时候我就可以不想这个人了,就不那么心碎了。她告诉学生,要理解 这几句诗词,就静下心来听听刘德华的《给我一杯忘情水》,“虽然时代不同,媒介不同,但两者所表达的意境如出一辙。”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二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1.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2.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8.三思而后行。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三

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1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13、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过犹不及。——《先进》。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8、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9、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处:论语。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6、一言而可以兴邦。

27、欲速则不达。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论语。

29、与朋友交而不信。:论语。

31、当仁,不让于师。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4、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37、伴君如伴虎。——论语。

38、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论语。

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四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尽善尽美)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五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埃"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玻"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译: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明白却不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例子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例子,就不再教他了。"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使命很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他们以施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了之后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译:孔子说:"碰上寒冷的 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译:子贡问怎样算是君子,孔子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去兑现,兑现后再说出来,这样才称得上一个君子。"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译:孔子说:"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要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恰恰相反。"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译:孔子说:"财富和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凭正当的方式取得的,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困和卑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是由于本不应该贫贱而贫贱了,君子是不会摆脱这种境况的。"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译:孔子说:"假使财富是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做下等差役,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求得,那么我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啊!"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译: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脸洗手,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呀!"。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六

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0、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13、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5、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里仁为美。——《里仁》。

18、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19、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23、朋友切切思思。

24、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7、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

3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2、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3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3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9、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0、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七

1) 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自己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

2)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3) 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4)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5) 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7) 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8) 三十而立,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9) 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勇敢有时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力量。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 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八

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8、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德不孤,必有邻。

12、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4、每事问。—— 《论语·几佾》

15、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16、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1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1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0、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论语

2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2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28、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2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0、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九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十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十一

庚辰立冬,游网数时,大快,作此篇,兼怀聊友。

子曰:“网而时上之,不亦说乎?有mail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聊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聊故而知新,可以为虾矣。”

子曰:“网而不聊则罔,聊而不down则殆。”

子曰:“速度喻于命,时间喻于钱。”

子贡问曰:“大虾何以谓之‘虾’也?”子曰:“敏而好网,不齿网费,是谓之‘虾’曰。”

袁公问:“弟子孰为好网?”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聊天,不灌水。不幸短命死矣,作业太重,考试大多尔。”

袁公问:“弟子孰为好网?”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网,不食饭,不夜眠。不幸短命死矣,速度太慢,网费大贵尔。”

子曰:“知网不如好网者,好网不如乐网者。”

子曰:“默而回之,聊而不厌,打字不倦,网费于我哉?”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日日上网之至于此也。”

子曰:“加我数元,上网可注册,可以免费升级矣。”(共享软件)。

子曰:“我非生而知网者,好聊,敏以求oicq者也。”

子曰:“三人上网必有大虾焉;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黑之。”

子曰:“冲浪坦荡荡,money长戚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网费,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网,吾好色者也。”

子曰:“三军可以夺帅,网虫不可夺速也。”

子曰:“人无上线,必有近优。”

子曰:“虾而不傲,是谓之虾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网;不速,不如下也。”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聊。”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十二

2.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1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3.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16.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2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24.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2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7.道不同,不相为谋。

28.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2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31.巧言令色,鲜亦仁!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3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41.“巧言令色,鲜矣仁。”

4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3.德不孤,必有邻。

44.巧言令色,鲜矣仁。

4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6.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4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2.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5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5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55.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十三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贫而乐,富而好之礼者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仁=爱人。

智=知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忠告而善道之,不问则止,毋自辱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多思、多想、我听、多看、谨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

君子——修已以敬,修已又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讷于言而敏于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言必信,行必果。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知命、知礼、知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十四

1、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踏遍青楼人未老,请用汇仁肾宝。

7、公以至仁,正以尽义,廉以树威,明以立信。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

11、平时的艰苦训练是战时胜利的保证,这才是对士兵的最大仁慈。我是一个很坏的家伙。我要让他们尝试一分钟的地狱生活,然后我又为他们痛哭!

12、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的语录做名字篇十五

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4、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论语

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0、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1、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8、言必信,行必果。

19、敏于事而慎于言。

20、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2、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4、当仁不让于师。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28、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29、雍也第六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