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00:03 页码:10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大全9篇)
2023-11-11 13:00:03    小编:zdfb

教案不仅限于教育教学领域,对于其他工作场景如企业培训等同样适用。教案的优化和改进应该结合学生的评价和教学反馈来进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一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他还没有学会。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日了。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将字写得漂亮。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光盘等。

=主要板书计划。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抄写字词、组词、填空、选择拼音。

课外。

朗读课文。

第一教时。

任务:

读通课文。

策略:

借助录音指导朗读课文。

流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解题。

(1)指名拼读“兰”,正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学习词语“学艺”。

指名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指名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画出来,多练读。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指导儿化和长句子。

1.范读课文。

读后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

阅读感悟。

策略:

借助光盘阅读感悟。

流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lanshengjingzezu。

兰nan神shen紧jin者zhe注zhu。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2.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4)学过第一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a.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了什么?

b.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先看图,再读课文。

用曲线画出梅兰芳怎么做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第二句话。

c.用“-”线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第三段中哪个词语说明了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终于)。

(4)指导朗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扩词。

神()()()决()()()。

底()()()艺()()()。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发鱼儿。

第三课时。

任务:

学习写字。

策略:

借助媒体演示指导写字。

流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3.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4.数笔画填空。

或:共有()画,第二画是()。

底:共有()画,第五画是()。

练:共有()画,第六画是()。

神:共有()画,第四画是()。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苦练眼神”一事中体会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

2、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故事。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

指名读齐读。

3、谁能用上这里的几个词语和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二、精读领悟:

(一)精读第一节。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交流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

3、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出示图)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料子”原来是指做衣服用的衣料,在这里,“唱戏的料子”是指衣料吗?

那是“唱戏的料子”是指什么?(适合唱戏的人才)。

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5、读懂了师傅的话,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是因为。

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6、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当梅兰芳听师傅说自己“不是唱戏的料子”时,他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他是不是就打算放弃学戏了呢?)。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来读好这句话?(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3、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并用波浪线划出来。(学生边读边划,教师巡视指导)。

4、你们是不是也这样画的?真能干!谁再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小朋友思考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交流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5、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梅兰芳学艺十分认真)。

a、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b、引读:梅兰芳紧盯的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的是--水底游动的鱼儿。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了练眼神)。

c、现在,我们也来象梅兰芳一样,练一练眼神吧!请你紧盯住一只鸽子,不能看丢了。

(出示鸽子影片。)师画外音:这是空中飞翔的鸽子。天空可大了,鸽子自由自在的飞翔着。你现在就是梅兰芳,你要紧盯住一只飞翔的鸽子,眼睛要一直追随着它,一眨都不能眨。看,鸽子飞上去了,它飞下来了,又往远处飞走了。

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自由发挥)。

是啊,他经常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那你能读出梅兰芳练眼神时专心的样子吗?自由读。指名读。(你能听出来他是紧盯吗?他注视得够仔细吗?)。

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他的勤奋与专心。

6、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梅兰芳练眼神练了整整十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引读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1)“渐渐”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是啊他能取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你能把梅兰芳成功的喜悦读出来吗?指名读。

(2)“眼睛怎么会说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能像嘴巴一样发出声音说出话来。

请一位同学上台,不能开口,只能靠眼睛说话。用眼睛告诉大家,这时你很高兴。再用眼睛告诉大家,你这时生气。

刚才这位同学靠明亮的眼睛来说话,梅兰芳的眼睛比我们更厉害,他表演时能把所有的心里想说的话用眼睛表达出来,这时多么高超的技艺啊!所以人们怎么说?(“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0、小朋友,梅兰芳这双会说话的眼睛来的容易吗?让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读出他的决心,读出他的勤奋!

(三)、学习第三段。

1、“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谁来说说“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啊?

全世界的人都听说他的名声,可见他的名气多大啊!你能响亮的来读读这个词语吗?

3、梅兰芳男扮女装的风格和表演艺术打动了中国,也打动了世界。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小朋友,你想不想看看图片?大家请看(出示图片)。

4、梅兰芳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

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事,又受人尊敬的人)。

所以,“京剧大师”就是说-----在京剧方面很有本事的人。

指名说还有哪方面很厉害,很有本事的人也可以称为大师。

(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建筑大师)。

5、梅兰芳成为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读懂的?

(终于)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好不容易才做成的事,跟大家说说,用上“终于”。

6、同学们,是什么让梅兰芳取得成功的呢?(勤学苦练)。

7、对,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这段话!过勤学苦练——。

同学们,让我们高声赞扬这位伟大的京剧大师!经过勤学苦练——。

五、回归总结。

1、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点击)。

2、还有三个词“笨鸟先飞,奋起直追,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词语。

3、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大家也相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苦练基本功,今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3、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课题。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梅兰芳是一位——(引读)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理解“京剧大师”、“世界闻名”

4、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可你们知道吗,他在小时候拜师学艺时,却遇到了困难。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小时候,梅兰芳去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3、理解“料子”一词。

4、那师傅为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不是唱戏的人才呢?

(出示)。

因为_____,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_____。(指名说)。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眼睛没有神儿,就不是唱戏的料子。那想唱好戏,就得需要怎样的眼睛?

生欣赏,交流,师总结。

生交流。

5、那梅兰芳有没有被这样的困难吓倒,就不学了呢?(生:没有)对,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师:谁来读出他的决心?指名读,齐读。

6、那梅兰芳又是怎么练习眼神,来克服这个困难的呢?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就知道了。

7、生读第二自然段。

8、交流:梅兰芳是怎么练习眼神的?指名回答。

“他常常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9、理解“紧盯”、“注视”,指导读好词语,读好句子。

12、师:现在就让我们当一回小梅兰芳,来体验一下练习眼神的方法,相信体验完之后,你们一定会理解得更深入。

13、生体验。

14、师问感受,生交流,交流后再指导读好句子。

15、就这样,梅兰芳是一有时间就练呀,日子一长,他的双眼——(引读)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引读)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了)。

17、同学们,学到这,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请你们自己先轻声说一说,准备准备,等会我们一起再来交流。

学生交流。

18、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第三自然段。

1、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经过——(引读)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板书:勤能补拙)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

齐读最后一段话。

2、用“终于”造句。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紧、灵”,齐读。

2、生交流字的结构和书写的注意点,师相机教新部首。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写习字册。

5、用投影评析。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读了梅兰芳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京剧大师的故事。其实,这样故事还有很多,如一年级学习的《怀素写字》、以及《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今天,老师再向同学们推荐一个这样的故事:凿壁偷光。

五:板书设计。

勤能补拙。

没有神儿——————————会说话了。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填空、选择拼音。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解题。

(1)指名拼读“兰”,正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学习词语“学艺”。

指名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指名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画出来,多练读。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指导儿化和长句子。

4.范读课文。

读后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lanshengjingzezu。

兰nan神shen紧jin者zhe注zhu。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2.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4)学过第一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a.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了什么?

先看图,再读课文。

用曲线画出梅兰芳怎么做的句子。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第二句话。

c.用“-”线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第三段中哪个词语说明了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终于)。

(4)指导朗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看板书引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1.扩词。

神()()()决()()()。

底()()()艺()()()。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发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

苦练或者水底明亮。

决心终于空中眼神。

3.组词。

三()决()者()住()。

兰()块()都()注()。

4.数笔画填空。

或:共有()画,第二画是()。

底:共有()画,第五画是()。

练:共有()画,第六画是()。

神:共有()画,第四画是()。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六

一、复习: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2.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

【出示词语】。

3.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个芳再写一个或。

5.【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二、精读课文,感受勤学苦练。

【出示学习单】。

汇报:

红:请红色同学来汇报。(指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1、【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什么叫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名。不适合,唱不好,没有天分……)。

[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3、不适合唱戏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4、孩子们,有神儿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恩,我看到了你们的眼睛都很有神儿,张老师的眼睛就是有神的眼睛。

6、如果你就是小梅兰芳,你那么想学京剧,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是呀,一般人都会像我们这样想,小梅兰芳是怎么想的`吗,他失望了吗,退缩了吗?)。

7、【出示:梅兰芳的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师随机评价,梅兰芳的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学戏的决心,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黄、绿:小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请蓝色和绿色同学来汇报。

1、【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张老师听出来了,“盯”这个字你读的特别准,“盯”是什么旁?跟什么有关?现在请您盯着张老师的鼻子。对呀,像你们这样吧目光集中在一点上,只看着我的鼻子,这就叫做“盯”。把眼神紧紧的跟着我,这就叫“紧盯”(读词“紧盯”)。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和“紧盯”意思差不多。(注视)。

视是个生字,就表示看,注视就是怎么看呀?(指名)是呀,全神贯注地看这就叫注视。

注视和紧盯他们的意思差不多,那我把他们都换成紧盯行么?

【出示】读读看呢?你有什么感觉?

看来一句话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就能让句子读起来更加生动。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4.紧盯鸽子是这么的不容易,那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呢?

5.是呀,梅兰芳练得多苦啊!你能读出来么?(指名指导朗读)。

6.梅兰芳用什么时间来练眼神?仅仅是一天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常常)一天,两天,他这样苦练了整整十年,没有一天间断过。

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只要一有时间梅兰芳就ddd。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只要一有时间梅兰芳就ddddd【引读】。

7.要唱好京剧,仅仅练好眼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苦练其他的基本功。如练身段,练唱腔等。据梅兰芳的朋友回忆说,梅兰芳为了演好女英雄梁红玉敲鼓的这场戏,别的演员都休息了,他还不停地用手敲打腿部体会敲鼓的动作,最后把腿都敲肿了。你看,[点击出示:梅兰芳指法图]这是梅兰芳表演的不同指法图,单单一个手指的动作,就练出了这么多的变化。现在你觉得梅兰芳学京剧学得怎么样啊?(勤奋辛苦。。。。)。

这样勤奋的学,辛苦的练,就是-----勤学苦练?

对呀,这就是“勤学苦练”。

蓝:梅兰芳这样的勤学苦练,结果怎样呀?

(请蓝色同学用朗读来告诉我们)。

1评读: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哪个词读的特别好?(你的小耳朵真灵呀,这个渐渐告诉我们梅兰芳不是一天两天,是十年的功力才让眼睛灵活起来的,这个时间是多么漫长啊)。

现在,谁来说说什么叫眼睛会说话?(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通过眼神来告诉别人)。

3.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了,梅兰芳该多么开心呀!咱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吧。

11.会说话的眼睛是怎么来的?有句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勤学苦练才会有高超的技艺,让我们捧起书本把第二自然段完整的读一读。

2、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板书:大师】师是什么?(老师)大师就是?(指名)。

3.梅兰芳在台上表演了50多年,他扮演了杨贵妃,虞姬,穆桂英等等100多个性格不一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到80岁的老人小到几岁的孩童都喜爱看梅兰芳的表演,在国内,以梅兰芳命名的公园,大剧院,发行的金币,邮票,磁卡上都有他的身影。他不仅在国内有名,他还多次收到国外的邀请到日,美,德,英,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表演,因为他优秀的表演,让许多外国人一提到中国就想到京剧,就知道有个梅兰芳。这呀就叫“世界闻名”。

3.多了不起的梅兰芳呀,谁来读这句话?

【评读】1)张老师发现你读的时候把“终于”突出了?为什么?

【引导】1@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可不容易呢。你从那个词能读出来?(终于)谁再读?(指导朗读)。

4.从不会到会,从不可能到可能,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吗?

红:经过――――,梅兰芳终于――――――――。共3页,当前第2页123。

黄:经过刻苦练习,怀素终于―――――――――。

蓝:经过――――,刘翔终于―――――――――。

绿:经过――――,――终于―――――――――。

三、拓展成语。

1.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经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读2遍),这里也有两个词“笨鸟先飞”“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决心,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

2.咱们一起把这4个成语读读。

今天回去的作业就是读一读,背一背这些语句。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七

一、创设情景,建构话题。

1、小朋友,喜欢京戏吗?今天就来听一段。(介绍内容)。

2、好听吗?知道是唱的吗?

3、板书:梅兰芳。提醒注意笔顺。(田字格)。

我把梅兰芳的照片带来了,他是男的,唱的是女声,这在京戏里叫“旦角”。

4、简介梅兰芳的生平。

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是我们江苏人,长期生活在北京。他的旦角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他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我们称作是“梅派”。

他小时侯去拜师学京剧的时候,老师却说他不行。(学生质疑)。

(梅兰芳哪里不行?他后来是怎么做的?)打上两个问号。??

我们去书上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大家读过课文了吗?我不信,书上这么干净,有记号才是你思考的痕迹呀。

2、读一遍课文,把不懂的句子,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师巡视:板书。

学艺注视紧盯。

料子闻名神儿。

(老师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要我来告诉你们吗?)。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边读边想。

4、检查:

出示词语:

师傅料子紧盯飞翔。

或者注视灵活京剧。

(1)生领读。你会读哪一排就读哪一排。

(2)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

5、放入课文中,你还能读正确吗?学生练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师评议。

7、再读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细读感悟。

1、刚才同学问,梅兰芳去学艺,师傅说他不行,是哪不行呢?

2、生:我读懂了,师傅是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3、指名读。你读懂了,请你把理解表现在脸上,表现在声音上。

自由读,指名读,师评价,指名读。

4、谁会背了,加上动作。指名上台前。齐读。

四、细读第二段。

1过渡:居然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他是不是就这样放弃了?

生:没有。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刚才老师说他后来成为京剧大师。

书上说他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2、自由读。思考: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3、指名读,交流。

4、上台读,通过表情、动作把“紧盯、注视、会说话”的意思读出来。

5、演示“紧盯、注视”的意思。(手拿样东西)。

6、懂了读的一定会更精彩,齐读这一段。

谁能背下来,加上动作自由练读。

7、谁愿意和我进行比赛,别小瞧我了,我可厉害了,你们还是再练练吧。

我得先考考你。过关了才能和我比。

一生:用眼睛表示对我有意见。这就是眼睛会说话。

一生:用眼睛表示你在思考问题。

通过了,请读吧。

真厉害,我得找个学生来替我比赛了。

读完,生评谁演得好。

8、梅兰芳经过长时间的苦练,终于,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出示:内容。

9、指名读。

他的眼睛会说话了,老师带来了一段他在唱京剧的录象,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放录象。

停后,问:梅兰芳在对着你说什么呢?

10、轻轻地告诉同桌。

11、指名说。

12、齐读这一段。

五、小结:

黑板上这两个问号都解决了吧。好,老师就把他们擦去了。

六、写字指导。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梅兰芳剧照,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梅兰芳)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出示生活照。

2、(出示关键词:梅兰芳)梅兰芳是位先生,可在京剧舞台上演的都是美丽动人的女子,真是让人佩服!

3、(出示关键词:京剧大师)。

读词。介绍:京剧是戏曲的一种,刚才课前小朋友听的就是京剧。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京剧大师?小结:是的,就如绘画本领特比大的人物叫——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物叫——能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物叫——一般,我们把在京剧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人称为京剧大师。

4、(出示词语:世界闻名)。

读词。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吗?

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而且曾经被许多国家邀请,到过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呢。

5、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吗?(梅兰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6、师补充介绍:梅兰芳是我们江苏泰州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优美的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7、想不想看一下这位享誉世界的京剧大师的表演呢?(看视频资料)。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2、交流。理解:什么叫没有神儿?(是说他的眼睛不够灵活)。

3、师补充介绍: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是下垂,遇到风还一直流泪。

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6、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常常要通过眼神来告诉观众他是高兴了、生气了、还是难过。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我们一起来把师傅的话读读吧。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面对困难,梅兰芳是退缩,放弃了吗?

2、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指名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是呀!梅兰芳并没有因为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3、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

4、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一起读。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出示:紧盯注视)这两个词语都是说————(仔细认真地看)。

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分别请小朋友学鸽子飞,小鱼游,其他小朋友头不能动,也不能眨眼,不能让鸽子和鱼儿从眼睛里溜走。

现在你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要选鸽子来或鱼儿来练吧?(灵活眼珠)。

让我们再来练一次。

这次短暂的练习眼神,你感觉怎样?

梅兰芳像我们一样就练一会儿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给常常换个词语。

小朋友只坚持了一会就感到眼睛特别酸、累,想冒眼泪。他天天这样练习是多么辛苦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5、梅兰芳为什么这样坚持不懈,刻苦练习呢?

6、是的,就是这样的决心深深的扎在他的心底,并付出自己的行动,所以,他常常————(引读)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为了坚定的信念,,别人用一份的力量,他用上百倍的力量,努力努力再努力。

7、出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指名读,引读。

眼睛是情感交流的另一种方式,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不能开口,只能靠眼睛说话。用眼睛告诉大家,这时你很高兴。再用眼睛告诉大家,你这时恼火。

刚才两位同学靠明亮的眼睛来说话,梅兰芳的眼睛比我们更厉害,他能把所有的心情表演出来,让他的眼睛来跟观众交流。

指导读:真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8、小朋友,梅兰芳这双会说话的眼睛来的容易吗?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点击:终于。这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多么不容易,是付出了多少的辛劳才有的成就。板书:京剧大师)。

3、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位京剧大师的风采。出示图片。

3、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师傅说……人们都说……)。

从没有神儿到会说话,是什么让梅兰芳有了这么大的改变。(板书:勤学苦练)。

4、再读: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五、全文总结。

1、梅兰芳的理想是要唱京剧,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交流。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是的,也许你在某些方面有先天的不足,不要气馁,(出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奋起直追人一己百)勤奋能弥补你的不足,只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你也会成功。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

六、作业。

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例子有很多,请你利用课外时间再去了解一些。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篇九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练好基本功。

2、学习本课4个生字:“注活视灵”,指导书写。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天生的不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述:听,他的唱腔多么婉转圆润;看,他的剧照,扮相多么俊美秀丽。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他还曾到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演出,轰动世界。

像这样的人啊,我们就称他为“大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京剧大师。

是啊,正如书上所说,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谁能读好这两个词?(课件出示词语:世界闻名)。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3)小朋友说得很对,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要靠眼神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见风流泪,眼皮还有点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师傅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说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4)想一想,梅兰芳听到师傅说这样的话心情会怎样啊?再读读这句话。

表扬语句、表情好的同学。

(5)同学们,在你们刚才的朗读中我听到了你们都为梅兰芳难受。读到这里我有个不解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梅兰芳怎么就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了呢?(出示课件)。

同学们能不能找到书上的一个词来告诉我。(勤学苦练)。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梅兰芳是怎么勤学苦练的呢?找到书上的句子划下来。

根据学生回答,

(1)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他眼睛睁得大大的,聚精会神地看着,眼睛一眨都不眨,紧紧地盯住鸽子的身影,这就叫“紧盯”,读好词语。

“注视”和“紧盯”的意思差不多,读好“注视”。

(2)做游戏。

让我们也来做一回梅兰芳,练练眼神吧!用红外线来代替鸽子和鱼,看,鸽子在空中飞翔,它一会飞到上面,一会儿飞到下面,小朋友们的眼睛紧盯住了吗?它一会儿飞得快,一会儿飞得慢,一会儿又在头顶盘旋,你们可要密切注视啊!千万别眨眼,别让鸽子从你眼睛里溜走啊!再看,面前有个池塘,池塘里有鱼,看,鱼儿有时游到东,有时游到西,大家看得可真认真啊!

(3)小朋友们,练眼神的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自由回答)。

你们刚才说的这些感觉,就是这个词中的哪个字啊?(苦)。

哎呀!你们都叫酸叫累的,才练了这么一会儿就叫苦了。

(4)梅兰芳是练这么一会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据学生回答,点击“常常”,想象一下,梅兰芳会在什么时候练眼神呢?

学生自由回答。

是啊,他早上练,中午练,傍晚也练,一有空就练。

你们刚才说的又是这个词中的哪个字呢?(勤)。

指导朗读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5、小朋友们,梅兰芳天天练,你能猜到,他练了多久的眼神吗?

他天天坚持锻炼,用了10多年的时间。

出示句子: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指名朗读句子,通过点评理解“日子一长”“渐渐”“灵活”。

6、梅兰芳在表演时心里想的话能用眼睛来表达出来,这是多么高超的技艺啊!所以人们都说――出示句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是人们对梅兰芳的赞美。(读句子。)。

人们不仅赞美他的表演技艺高,更赞美他的苦练精神!

再读好:勤学苦练。

8、读读第二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

9、他勤学苦练仅仅只是练习眼神吗?

讲练习打鼓的故事。(有一次,梅兰芳要扮演民族女英雄梁红玉,为了能使女英雄击鼓时的动作雄壮又优美。他反复地练习,中午,剧团的同事们都休息了,他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就用自己的腿当鼓,两手在腿上不停地敲打,竞把腿都敲打红肿了。

10、梅兰芳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三、朗读第三自然段。

1、这是多么动人的话语啊,让我们怀着对梅兰芳的无比崇敬和赞美之情,再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2、指导读好:“终于”。

四、拓展。

1、课文学完了,我们都被梅兰芳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送给大家2个成语,让我们共同来勉励自己: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同学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换来丰硕的成果。

四、造句。

2、再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3、出示句子指导:

经过勤学苦练,我终于____________。

达尔文____________,终于找到了答案。

4、___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

五、教师指导写字。

1、写字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写:注活视灵。

2、师指导:“注活视”有没有发现这几个字结构上的共同点。

“左窄右宽”

3、教师重点指导:灵“火”的撇捺要伸展开,这个字才稳当。

4、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5、反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