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2 08:41:03 页码:14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12篇)
2023-03-22 08:41:0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一

1935年10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进入甘肃通渭县。警卫员陈昌奉接到通知要备好接下来10天的干粮,他考虑到毛主席由于长征以来,每天跋山涉水,身体一天天消瘦,他非常心疼。他为了让毛主席补补身体,多买了些肉和粮食。但没想到第二天部队就要经过回族居住地区,毛主席考虑到回族群众的生活习俗,要求部队凡是用猪肉或猪皮制作的食物一律不带,必须在出发前处理掉,但是陈昌奉觉得这些粮食来之不易,毛主席是红军的领导者,他的身体健康更是格外重要,所以他不愿意送掉来之不易的干粮。

毛主席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问他:“你从江西带来了多少粮食?”他指了指身边的两个口袋说:“只有这些。”

毛主席说:“这两个口袋可是宝贝,不然怎么吃了一年还又增加了一个大口袋呢!”毛主席又说:“我们靠人民才能胜利,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靠两口袋干粮早都饿死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和红军之所以深受百姓爱戴和支持,是因为我们党是真心的尊重老百姓,并且身体力行,严于律己,这也是为什么红军总能得到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长征的路上充满了艰险,经常是前有天险,后有追兵。在夺取险关腊子口的战役中,部队来到了被称作“天险”的腊子口,这里地形险峻,周围都是崇山峻岭,腊子河水流湍急,涉水是行不通的,经过腊子口的唯一通道是一座两山之间的一座小木桥,桥头驻扎着国民党的碉堡和机枪排。部队召开“诸葛会”,大家一起想办法。就在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十七八岁的小战士勇敢的站了出来,说他可以登上悬崖。部队首长看到了小战士的信心和坚决的一直,于是让他尝试爬上了悬崖,部队也由此制定两面夹击的打法。最后部队成功夺取了天险。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和部队的团结信任。一个小战士的建议都能被听取,部队能团结作战,不畏天险的勇敢精神让人十分敬佩。

长征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这些感人的故事,更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个长征故事————《翻越夹金山》。故事主要讲述1935年6月11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先头部队红四团,在完成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后,来到四川边界宝兴县属的硗碛镇。这里是雪山地带,高耸入云的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战士前进的道路,红军想尽办法,顶着风雪与冰雹,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翻过了夹金山,与另一支红军主力汇合了。

在现在的生活中,虽然没有长征啃树皮、吃草根那样的艰苦,但是长征精神无处不在。

有一次,胡老师布置了一道难度极大的奥数题,她叮嘱我们说:“这道题比较难,是初中的题,但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仔细思考,会想出来的,大家加油吧!”听完胡老师的话,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起来。起初,大家都抓耳挠腮的,没有一点头绪,后来,有一位同学灵机一动,找来一块小黑板,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上去,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们各自发表见解,谈论看法,集思广益,经过一次次演算,解开一道道难关,验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得出了绝对正确的答案。胡老师夸奖了我们,还说:“大家齐心协力,什么题都可以做出来!”我们听后,笑了。

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吸毒者戒毒的故事。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嘴唇发白,四肢无力,被毒品折磨得死去活来,他的家人也痛苦不堪。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那位吸毒者自愿去了戒

毒所,用顽强的毅力忍受着毒瘾发作的煎熬,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也给他支持和鼓励,渐渐的,他的毒瘾变小了,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最后,毒终于戒了,体质一天天好起来,身心也变的一天天健康,积极向上了,全家人就象中大奖似的,高兴的无法形容,这是全家新生活的开始啊!

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变了,现代人不再需要象长征那样爬雪山,过草地,尝受红军那样的艰难困苦,但并不意味着现在的生活就没有困难。在我们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面对困难,我们怎么办?要象红军翻越夹金山那样,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险阻,都会克服,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让我们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吧!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进行着新的长征。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三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四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北上,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了战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带三尺长,草地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次在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沼泽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是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在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恋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哪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去追寻火红的太阳!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五

红军长征的故事是多么震撼人心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背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没有了粮食就啃树皮、吃树根、挖野菜,尤其在爬雪山时,连野菜都没有了,甚至用雪充饥;担架员还抬着重伤员,一直在坚持,坚持……有时还会遇到大风雪,把身子都埋了半截,冻得浑身都僵硬起来了。但在这种环境中,默默支持他们的是浓浓的战友情!他们可以为了让队伍增快进度,悄悄地割断了大动脉!他们可以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去,省下自己的干粮!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要把他们牢牢记在心中!把党牢牢记在心中!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过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发奋图强将祖国的未来发展的更好!更强大!

说到这里,我回想起以前的我。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都要让妈妈盛好饭,再吃。衣服也要拿在床边放好。而那时候,战士们每天挨饿,也没有睡觉的地方!我却在那里挑食,真是有愧于那些创造出美好生活的烈士们!当我看完这本书,我便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些坏习惯!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那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我不仅被他们吃苦耐劳所感动,还被他们之间浓浓的战友情所感动!长征是令人难忘的,长征中战友之间的关心,友爱更是让人难忘的。有些战友的生命就是由其他战士的生命换来的。红军战士邓士俊就经历了这样一段经历。他还在发烧,是由几个担架员抬着他走。但却因为过度劳累而壮烈牺牲了,而他却被平安送到四川丹巴!每一位战士都是那么无私,总是奋不顾身的救人,为别人着想,却不注意自己受伤了没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精神!在长征途中和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战士们时刻不忘自己的任务。他们把生命,完全奉献给了革命。努力的描绘宏伟壮观的革命蓝图。

我们也应该时刻不忘自己的任务。努力学习,将来报答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烈士们;报答伟大的党;报答伟大的祖国母亲!

让党以我们为荣!党永远在我心中,永远,永远……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六

我。“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一点不错,暴燥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我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我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我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我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通过无边的风雨,通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七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 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明天再找嘛!” “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 “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八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磨难。不仅要面对冰雪覆盖的高山、波涛汹涌的江河,还要与凶恶的反动派进行激烈的斗争。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屈服,勇敢面对困难,用自己顽强毅力,完成历史使命,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壮举。

红军长征途中,硝烟弥漫,危机重重。我们的战士巧施计策,凭着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草帽计》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贺龙师长为保护战士,灵活运用军事战术。他命令战士们扔下草帽,继续行军。骄阳似火,敌人忍受不住煎熬,纷纷抢着戴上了红军战士赠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空中弹如雨下,敌人被自己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落花流水。从这件事中看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团结一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敌人。

《丰碑》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结果自己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这就是红军的优秀品质,令人称颂。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友谊、团结、顽强这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作为小学生,我们时刻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它们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国家,甚至想法设法搞分裂。面对这些丑陋的行为,我们应该以长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时刻来维护国家利益,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

新学期,我上了五年级,作业比以前多了双倍,我感到害怕,居然选择了退缩。今天,我读了《红军长征故事》,清醒地认识到与红军战士相比,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想起来真不应该啊!

两万五千里长征令世人瞩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时刻提醒我们青少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九

我读着《长征路上的故事》,躺在温暖而舒适的床上,却难以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 1934年隆冬,四川西部大雪山,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突破围剿,北上抗日,冒着严寒,顶着漫天狂风大雪,勇敢前进的画面。一位老红军穿着单衣僵坐在路边,冷峻的脸上带着刚毅,所过红军战士默默向他致敬的壮观画面,更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难以忘却!

刚开始,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队棉服的分配大权,他怎么可能被活活冻死呢?难道他不知道冷吗?难道他不怕冷吗?难道他不知道拿一件棉衣穿在自己身上吗?穿得暖和点,他不是可以不冻死了吗?但转念仔细一想,事实也并非我想像得这么简单。

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所需的各种物资极其缺乏,爬雪山过草地,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哪有那么多的棉衣给过雪山的每位红军战士御寒呢?那时各种物资缺乏的严重程度是生活在 21世纪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当我读到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 ”,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可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而高大的丰碑 ”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身为军需处长,他本应该,其实也可以多拿几件御寒衣物的,而他非但没有多拿一件,还把自己的衣物也发了下去。他一心为公,一心为他人着想,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

和这位军需处长相比,我却是那般地渺小。平时吃饭时,总是将好菜好肉往自己碗里夹,从不让别人多吃一点儿。我也从不轻易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却经常接受着别人给的东西。如果说我是那位军需处长的话,就我这种心理,在关键时刻还能把棉衣发给战士们吗?我想我是做不到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我真是感到惭愧!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公民,在平时,我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事情。例如在车上给老人让座,在学校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在家里帮忙做家务等等。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十

在长征的路上,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丰碑》。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红军在雪地中艰难的走着,忽然警卫员跑到将军的面前,说:“前面有人冻死了!”将军快步的走到那,看见一位老战士倚着树冻僵了。将军大喊到:“军需处长呢!喊他过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警卫员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他把棉衣给了别战士,自己却被冻死了!”

红军是这样的舍己为人,在《一袋干粮》,《魂驻小红桥》等故事,不都是这种忘我的.精神吗?

现在人们还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吗?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挤上上了78路公交车,我注意到:车里有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站着,一个坐在座位上十岁左右的孩子,这显然反差很大。每次停车,或稍微刹一下车,这些老人都摇摇欲坠,如果没有了扶手和铁杆,恐怕早要摔倒了。

孩子的妈妈已经看不下了,好几次,偷偷地拍拍孩子,示意要让位。可孩子无动于衷,装着看不见。

后来妈妈急了,便直接喊他,可他头直摇,还说:“妈妈,我累了!我要再坐一会儿!”妈妈又说:“那么老人不更累呀!你还是个孩子,应该有活力!”

孩子不以为然的说:“再有活力,也是人。”孩子停了停,不耐烦地说:“他们干嘛不早来呀!

孩子说完了话,车箱里顿时鸦雀无声,许多目光都聚集到了孩子那里。

到了说完话后车靠站,车箱广播里传来了爱心话语:“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这个孩子顿时低下了头……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孩子的自私与革命红军的无畏精神恰恰相反;宁愿别人受累,也不愿自己受累,这样的孩子长大还能为社会做贡献吗?

红军万里长征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知道贡献,知道舍己为人。

我们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幸福一代,我们要铭记红军的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大公无私精神,找回我们失去很久的东西。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十一

邓秀英和邓玉乾是姐弟俩,那一年,姐姐13岁,弟弟6岁。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他要参加长征了,妈妈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带着两个孩子也长征!就这样,他们紧跟着部队的家属队开始了遥遥无期的长征。

妈妈背上铺盖卷,邓秀英和弟弟在后面跑,可是即便这样,前面的队伍走得很快,他们根本跟不上队伍,更找不见爸爸在哪里。妈妈背上是沉重的铺盖,怎么办?邓秀英决定背上弟弟邓玉乾,可是,邓秀英才13岁,身高还不到1.3米,她还是个没长大的小姑娘。弟弟邓玉乾虽然才6岁,身高刚齐姐姐的腰,但体重已经不轻了。

妈妈就用一根麻绳把邓玉乾结结实实地捆在邓秀英身上。弟弟很重,邓秀英只好猫着腰向前走去,一开始还不觉得累,可是,走一会儿,就觉得喘不上气来,到了休息的时候,赶紧让妈妈把弟弟解下来,这时候,邓秀英才能歇口气。

草鞋很不结实,总是走一天就穿烂了,休息的时候,邓秀英发现自己的脚趾头、脚后跟都给磨破了,结成了痂。最难以忍受的是饥饿。邓秀英懂事了,知道哭也没用,可是弟弟很小,在枪声中都没有哭过,却总是饿得哇哇大哭,每次有吃的,她们母女俩总是让弟弟先吃。然而,吃的实在太少了。又一次,妈妈饿晕了,倒在了地上,邓秀英以为妈妈死了,姐弟俩趴在她身上大声哭喊,后来,有个红军叔叔看见他们了,就拿出自己仅有的一把豌豆面,邓秀英就把豌豆面喂到妈妈嘴里,过了好久,妈妈终于醒了……

邓秀英搀扶着身体虚弱的妈妈,背着走不快的弟弟,沿着大部队走过的路上留下的宣传告示连夜追赶部队,不料被土匪拦住了去路。土匪把他们带到在一片密林里,把这母子三人当做奴隶卖掉了,而且卖给了三个不同的人。从此,这母子三人身在异处,不知道亲人下落,更不知生死。

过了7年,邓玉乾从主人家逃了出来,他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走,一家一家地找,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母亲,也找到了姐姐。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主要内容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思维导图篇十二

九月一日晚八点,我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一次的节目是红军长征这个主题的。节目请到了三位抗战老兵,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途远,走雪山、过草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伟大的曾用一首《长征》,道尽了红军的历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施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她是最小的红军,出生十几天就加入了征途,被放在马背上的摇篮上。有一次战斗,贺龙将军顾不得手上的是什么,把她扔了出去,就参与了战斗。当战斗结束后,他才发现贺捷生不见了,一旁的战士告诉他,她被他扔了。贺龙将军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天不怕地不怕,可那一刻,他真的怕了。

有一位抗战老兵是通讯员,是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长征路上,他们用许多土办法为电池充电。当发电机没有汽油发电时,就用猪油。有一次,他摔下山崖,四周有黄金、食物、牲口,可他最着急的事就是找脖子上的干电池。

听他们说,他们每个人一天只吃一粒黄豆,有时没有食物,就把稻草鞋吃了。这一刻,我震惊了,我们每一餐都能够吃得饱,还能有许多的配菜吃,衣食无忧。可是他们不但吃不饱,而且有时只能吃树皮草根!

国民党几百万大军,有许多先进武器;而我们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和三八大盖、盒子炮。共产党是人民的队伍,是坚韧的队伍,无论是多么恶劣的环境,都适应下来了。而国民党只是一群软弱的酒襄饭袋,受不了苦。

当节目结束后,我不由得从窗户看向了灯光灿烂的“钢铁森林”。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是由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