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5:16:51 页码:14
2023年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通用19篇)
2023-11-13 05:16:51    小编:zdfb

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用词的恰当性,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鉴于总结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一

年关将至,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近日,新海街道常乐社区深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建平安稳定社区”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居民区、沿街商铺发放《致广大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并向居民讲解了生活中常见网络诈骗案例、最新骗术及应对技巧,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以各种理由索要财物的陌生电话或短信,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告诫居民群众要远离此类骗局,树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自我保护能力,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二

当前,正值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集中宣传月”,市局反诈中心指导各县(市)区局反诈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同时,派出宣传小分队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广场等地同步开展反诈宣传。

市局反诈中心宣传小分队联合滨海街道翠海社区在社区广场及辖区重点场所开展活动。

活动中,宣传小分队在社区广场演唱了反诈歌曲。歌曲表演形式新颖,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在欢快的氛围中既吸引了周围群众参与,又达到了反诈宣传目的。

而后,民警现场讲解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剖析了几种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讲授了对应防范方法。

最后,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深入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商户、居民区,通过设立宣传展台、发放宣传折页及播放小广播的形式,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同时,展示了公安机关从严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决心。

在这里,民警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信陌生来电、不要参与刷单返利、谨慎投资理财;老年群体更要慎防以养老为名的各类诈骗形式,遇事要多与子女沟通。在实际生活中,如怀疑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可以拨打公安机关反诈中心电话96110,进行详细咨询。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三

为了提高居民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4月13日下午,海馨社区志愿者在辖区内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志愿者分成各个小分队,向沿街商铺、小区居民们派发了防诈骗宣传单,同时耐心告知居民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法,特别提醒他们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者短信,不要点击陌生的链接和提供验证码,更不要向陌生人帐户转账汇款,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一定要及时报警。

通过此次活动,让小区居民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因电信网络诈骗带来的财产损失。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四

为增强居民群众防诈骗常识,减少诈骗的犯罪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辖区居民的切身利益,9月28日,犀池社区开展反诈骗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将反诈骗宣传单发给社区居民,大力宣传各类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提醒群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注意防范犯罪分子可能利用电话、网络等诱骗群众进行银行卡转账,骗取钱财;并告知群众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引导群众辨识骗局,提高防范意识。

通过此次宣传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广大居民对法治、安全防范等知识的知晓率,更提高了居民群众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五

为进一步遏制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20xx年6月9日上午,xx县公安局xx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期间,民警向村干部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特点,通报了发生在身边的冒充镇党委书记进行诈骗案件的'情况,强调不要轻信任何网络电话、不转账、不点不明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电话报警,谨防上当受骗。同时发放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遂宁反诈卫士宣传码,指导进行注册。同时要求村干部要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宣传,让周边群众及时扫码注册。

此次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余份,遂宁反诈卫士宣传码60余份,增强了大家的防骗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受到一致好评。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六

“天上不会掉馅饼”,为切实提高群众特别是街边商铺群体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x月x日,**银行组织工作人员等人在银行周边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宣传月活动期间,采取了以“厅堂网点+社区”模式,扩大了宣传阵地,为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宣传搭建良好平台。坚持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制度措施的学习,及时转发身边查堵案例和上级行的风险提示。在厅堂网点的柜台区、网银区、理财区、自助区及其他显著位置均摆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卡片,由大堂经理进行发放并逐一介绍防范诈骗知识;柜面人员严格落实转账业务的提醒工作,做到观察转账客户的情况,对转账客户主动询问汇款用途、收款人情况及关系等,主动提示风险,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活动中,**银行工作人员和网格员通过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和向居民发放《电信网络诈骗最新骗术》宣传单、观看宣传片等方式,告知群众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特点、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如何应对、防止上当受骗等方法,提醒居民“不轻信、不汇款”,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告诫群众在平时看到不认识的电话号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多与亲属、朋友进行沟通商议或拨打110报警电话,以免遭受不法侵害。同时还提醒社区广大居民,一定要知道正确的防范方法,端正心态,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而“贪小便宜吃大亏”。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联席会议精神,推动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11月1日,安徽省太湖县公安局百里镇派出所围绕《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组织民警进社区、进学校、进金融网点、进公众密集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百里镇派出所民警通过张贴和现场讲解《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内容,向辖区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揭露电信诈骗犯罪伎俩,提醒群众防范犯罪分子可能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编造种种理由、设置重重陷阱,诱骗群众进行银行卡转账,骗取群众的`钱财,并告知群众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等,教导群众辩识骗局,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

文档为doc格式。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八

近年来,网络诈骗的犯罪、电信诈骗的犯罪屡见不鲜,此类案件发案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民安居委会居民的防诈骗意识,加大防范宣传力度,利用民安小区大屏幕、微信群、横幅、宣传资料、斗音等宣传并且签订个人承诺书。保证群众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20xx年5月4日,民安居委会联合小区物业开展了主题为“打击电信诈骗的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安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网格员通过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和向居民发放《电信网络诈骗最新骗术》宣传单、观看宣传片等方式,告知群众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特点、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如何应对、防止上当受骗等方法,提醒居民“不轻信、不汇款”,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告诫群众在平时看到不认识的'电话号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多与亲属、朋友进行沟通商议或拨打110报警电话,以免遭受不法侵害。同时还提醒社区广大居民,一定要知道正确的防范方法,端正心态,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而“贪小便宜吃大亏”。

本次宣传共向居民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单300余份,通过宣传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防范意识,构筑坚实的思想防线,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供有力保障。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九

结合本行实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配合人民银行将这一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成效。

宣传活动由人民银行为起点,途经根河市人民政府、火车站、根河第二中学、根河国电供电公司、中国联通、龙凤大厦,活动时间持续3个半小时。此次活动主要以宣传条幅和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危害,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惯用的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及辨别真伪能力。宣传活动不论走到哪里,都有行人或附近居民驻足观看,并有不少群众上前咨询、了解。

此次活动支行圆满完成了人民银行分配的工作任务,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增强全民防范诈骗意识,创建健康、安全的金融环境,进一步树立起了邮政储蓄银行良好的企业形象。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

为了切实落实银监会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要求,晋中银行监分局榆社办事处认真组织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

一是要求银行网点在业务办理区摆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资料,同时通过电子屏播放宣传标语。

二是要求员工对办理汇款业务的客户必须做到"四询问一告知",提高客户警惕意识。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一

为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教育,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新屯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安监站、国土所、纳坝村支两委组织人员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

活动中,工作员在纳坝集市、村活动室门口等场所,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提醒群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要向陌生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情况。其次告诫群众“微信红包点击就能领取,可是如果点开后需要输入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您可要留个心眼了,现在一些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就是利用披着红包外衣的木马链接在微信群里大肆行骗。”以此有针对性地向围观群众现场讲解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并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尤其是在接到诈骗电话、短信或是登录网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发现是电信网络诈骗时更要及时报案,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400份,现场向群众讲解分析案例50余人,通过此次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能力。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二

我校教职工人数x人,学生人数xx人。

四是强化活动实践。各班组织学生观看防诈骗视频,观后有意识地开展案例讲解、现场模拟等活动,所有同学认真吸取教训,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引起学生关注,利用qq群推送反诈防骗宣传知识及典型案例,张贴反诈防骗宣传海报,不断推进反诈防骗教育进校园、进教室、进寝室、入人心。

通过多方位的排查未发现教师及学生家长未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三

为了提高了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__区__镇__社区组织“法律明白人”在辖区内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及“法律明白人”向广大居民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材料,并通过真实案例现场解说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以及如何识别、如何应对、如何防止上当受骗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大家要牢牢记住“万骗不离钱”,在接到陌生来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易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不轻信、不汇款,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电话,以免遭受不法侵害。同时还提醒广大居民,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此外,社区还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小区宣传栏、led屏等,宣传防范电信诈骗警示语,让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诈骗手法,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识骗、防骗能力。

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次宣传活动让大家充分了解了新型网络诈骗手段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今后,大家会更加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本次宣传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防范意识,构筑坚实的思想防线,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供有力保障。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四

针对8月23日,山东省临沂有学生接到诈骗电话被骗郁结离世一事,青松小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切实有效的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学生防骗意识,提高防骗、识骗能力。

本次主题宣传活动包括观看防诈骗短片、案例探讨、安全知识讲座等内容。为扩大宣传力度,青松小学还利用校讯通、微信群、qq群、新生入学通知等渠道提醒学生和家长牢记六个“一律”、一个“及时”防范诈骗行为,传播安全知识,营造校园安全氛围。

学期初,青松小学利用班会时间,以“了解新骗术,增强防范意识”为主题,在各个班级开展了“防诈骗”的教育活动。活动中,班主任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新骗术及处理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有关诈骗案例、分析和提醒),讲述自己受骗或者防骗的亲身经历,对防诈骗有了更深的体会。

同时,青松小学也注重加强警校联系。常与辖区派出所联系,了解诈骗手段的演绎、特点及应对措施,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学生,进而沟通家长,避免上当受骗。

另外,在学生个人信息管理方面,青松小学有关负责人、班主任、科任教师严禁泄露学生信息,防止因为学生个人信息管理不善为诈骗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相信通过开展不同种类、不同方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学生们的防范意识将会有所增强。今后青松小学还将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防骗意识,维护财产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五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加大防范宣传力度,预防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5月13日,乌沙社区联合乌沙派出所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以设置摊位、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展板、设置签名墙、派发宣传单张、现场咨询等多形式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对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手段的认识。活动中,参加单位人员及志愿者达200多人,出动防诈骗宣传车辆1辆,派发传单张及小卡片20xx份。

社区党工委副书记李玉清及乌沙派出所副所长陈德佑发表讲话,提及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呈现专业化、隐蔽化、智能化,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希望社区上下一心,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坚决打击和遏制电信网路诈骗违法犯罪。

活动期间,社区及派出所领导、辅警及网格员向商铺店主及来往群众派发宣传单张及小卡片,并讲解高发“四大诈骗”等一系列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段和防范要点,同时提醒群众做到“不听、不信、不怕、不转账”“打钱前问一问亲人,转款前打一打110”。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筑牢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坚固屏障。

文档为doc格式。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六

为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的骗犯罪常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电信网络诈的骗犯罪案件的发生,按照**县公安局总体部署,近期,**县公安局各辖区派出所开展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民警深入辖区人员密集的超市、信用社、农贸市场及客运站等地张贴宣传海报,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前来围观的群众现场讲了国内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例和电信网络诈的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民警指导群众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贪图便宜,接到“中大奖、富婆重金求子”之类的电话、信息后,一定要多思考多咨询,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防止上当受骗。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的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筑牢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坚固屏障。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七

为增强全民反诈意识,推进“无诈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近日,石马坪社区多措并举积极开展“营造网络安全环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系列活动。

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小区、车站、商铺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奶奶,接到不认识的电话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信息,千万不敢转账!”志愿者结合典型案例向居民详细介绍了电信诈骗的特点、主要种类及诈骗手法。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放反诈宣传单、宣传扇500余份,向居民、乘客等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辨别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并现场指导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天水“金钟罩”,特别提醒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叮嘱他们不要贪图小利,切勿轻信陌生人汇款、转账、“中奖”信息,不要透露个人或家人身份信息,遇事要多考虑分析或直接向110报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提醒广大年轻人,多多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陪伴与关爱,在生活中向老人普及防诈知识,守护好老人的“钱袋子”。社区书记刘洁说:“如今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要把工作做在前面,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增强了居民辨别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的能力,对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和共建安全社区起到积极作用。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八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电信诈骗意识,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3月4日,怀远县榴城镇苏集小学积极开展春季小学生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在升旗仪式上,少先队大队长崔杨芷晗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声情并茂地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及生活中的案例,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电信诈骗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小学生,涉世未深,很容易上当受骗,必须提高了防范意识,熟悉防范方法。

在大课间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集中起来,校长郭家奇宣讲了防电信诈骗知识,并指出,由于小学生单纯、思想简单,非常好骗,所以诈骗分子就将诈骗的对象瞄准了12岁以下的小学生。他讲述了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名小学生被骗子通过手机微信骗走了988元钱的真实事件。他告诫广大师生,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让大家今后务必增强防范意识。

在各班的主题班会上,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以及让学生观看关于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片,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并提高了防范意识。班会上,同学们也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了预防的方法,为预防电信诈骗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学校还通过拉横幅、电子显示屏等方式积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教师则通过家长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积极做出宣传,并号召家长和朋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共同防范电信诈骗。下一步,怀远县榴城镇苏集小学还积极准备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反电信诈骗主题讲座。

通过本次活动,师生共同提高了防范意识,始终做到不听、不信、不贪,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社区电信诈骗简报信息篇十九

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xx月xx日,xx中心幼儿园组织全体师幼开展防拐安全教育演练活动。

活动中,该园邀请家长朋友扮演“人贩子”对幼儿们进行“拐骗”。参演者们根据班级老师的安排,恰当的运用骗术和行骗时的语言、道具诱骗孩子。

首先针对的是大班小朋友,我们预想大班的幼儿肯定不容易被骗,于是家长们想到了用玩具作为“作案工具”,但是大班幼儿的表现让我们有些诧异。竟然轻易的“被拐”,到底是“人贩子”的“骗术”太高明,还是幼儿的防范意识太低呢?接下来是中小班的宝宝们。没想到中小班的幼儿防范意识更为薄弱,自我保护意识几乎为零,外界的诱惑让幼儿毫无危机感,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们不禁担忧。

活动结束后,各班老师针对自己班幼儿被骗的情况,安抚幼儿,告知幼儿“被拐被骗”的严重后果。

并教导幼儿记住安全常识:

一是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零食、饮料。

二是不接陌生人给的玩具,更不能随对方离开。

三是陌生人来幼儿园就要向老师报告。

四是记住报警电话(110)。五是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和手机号码。

此次“防拐防骗”的。安全教育活动,对幼儿、家长还是对教师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提高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该园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有效形成家园防骗防拐教育合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