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美国(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35:22 页码:8
最新美国(模板18篇)
2023-11-11 17:35:22    小编:李耀Y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总结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和目标,从而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请参考以下总结范文,了解不同领域的经验和经验分享。

美国篇一

老规矩,每逢过年,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吃!当家者要想好吃什么;城里人想好到哪里去吃;朋友之间会考虑请哪些人来吃;老奶奶早就想好了怎么样做好的给儿孙们吃,等等不一而足。年节高兴,都希望在吃上体味出心里的高兴劲头。人都一日三餐,吃的水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吃是一种享受,做吃是一门艺术。吃的内容和花样,多姿多彩的美食佳肴,折射出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美国过年,不会有国内那种热闹。美国社会没有中国的春节概念。就连他们的年节,也没咱国人那种热闹。然而异域他乡的华人,总忘不了中国过年。今年春节正巧碰上是周末,我们以吃为主“欢度春节”!

受朋友之约去他们家度除夕。开车半个多小时到得他家,进门一看好家伙,到了差不多百来人!一问才知他们家搬了一座大房子,邀请大家来庆“僑迁之喜”。客厅里摆上大条桌,主人做的各式各样菜肴摆满几排。按照这边不成文的惯例,来聚会的人家都会做份自家拿手菜带来。十几家带来的菜一加上,平面不够只好“立体”摆放,简直就成了一个中国食品大展台:北方饺子好多种,南方湘菜、川菜、粤菜更多;面条米粉南北各式;鸡、鸭、鱼、肉分炒、炖、薰、蒸五花八门。酒水饮料成堆,自助餐具任你选用。边吃边聊边看春晚,浓浓的中国情早忘了身在美国这异域他乡!

大年初一正好星期天,我们自家去到中餐馆吃一顿庆新年,特意选了《大上海》餐厅。因为平常多去湘味、川味菜馆吃腻了,这次换换上海口味尝尝。到那里一看,两个餐厅全坐满。华人最多,美国白人来吃的也不少。没办法,只好由服务生安排我们先坐下来等待。前后花了两个来小时吃了这一餐,依然感到不虚此行。中国菜肴有一种魅力,叫你吃后嘴上有余香,心里更思念。边吃边聊中国菜,每人都回忆吃过的一长串......

妻说年三十晚桌上的鱼是不能吃完的,一定要“余”下来,表示“年年有余”;儿说记得小时后过年最爱吃外婆做的油炸饼,那种味道真难忘。那时天真地想:能天天过年就好了!儿媳说最爱家乡的水蒸肉饼,不腻不肥正合口;小孙子讲得更滑稽:能一天给我换个口味我就不会吃腻啦!

餐馆吃客真多,服务生忙得头都晕啦。为我们送菜的是位上海老大姐,她转了几圈把我们订的一盘鱼送到别桌去了。最后问她怎么还没上,她幌然大悟连忙“检讨”。最后硬是给我们加送一笼水饺,说是“做赔”,我们当然惋谢了。

最近这里的中文报上最多的广告是餐馆。中餐馆逢年过节特火爆。在美国,世界各族裔的人都有。外来各族裔菜肴影响力,还是中国饮食最受人们喜爱。前不久去到一个美国大商贸中心“贸(mall)”。那里除了日用商品也少不了餐馆。美国“贸”里餐馆最多的是美国饮料和“麦当劳”,唯一一家外裔饮食店,就是“chineseandjapaneserestaurant”即中、日餐馆。

在职时我曾去过国外一些地方,包括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北欧以及南美的波利维亚等等。因习惯难改,每到得一处就找中餐馆,因为吃“洋餐”总感觉吃不饱。所到之处无不都能找到中餐,就连很少华人的玻利维亚。那大约是1998年去南美洲考察,不但找到了很好的中餐馆,还与一位在玻国首都办中餐馆的女老板从北京同坐着同一架飞机。交谈之中,她热情地约定我们到了拉巴斯(玻国首都)一定要去她的餐馆吃饭,还不无骄傲地对我们说:要吃中餐很容易,就是走遍全世界,你都能找到中餐馆!

每个民族都会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世界而言,能如此普遍地推广传播饮食文化的,唯中国莫属!

别小看这一日三餐,饮食里头,的确包含了深沉的文化内涵,传递着一种无形的信息,那是这个民族走过的远古历史,和她具有的深层文化魅力!

美国篇二

“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商业活动之一,大概就是现金交易的大大小小的店铺了。但是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世界各地的店主们却无法解决两个颇为伤脑筋的事情。一是统计和计划,就是繁杂量大的库存无法经常清查盘点,结果也就无法有一个合理的进货计划。二是现金收入的记载,略具规模的店铺都雇有店员,他们天天时时和现金打交道。甚至每一个店铺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钱箱的钱不够了,雇员掏出自己的钱的时候,他面对的事宜巨大的诱惑。”

这是一个美国式发明小故事的开头。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人相信,人性本恶,他们认为当面对这样一个放在眼前的唾手可得的现金的巨大诱惑的时候,常常会有意志薄弱的人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人是有弱点的,人是不可靠的。

而我们中国的观点却有点不相同。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虽然有弱点,但他会“内省”,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们应该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我也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但是当遇到权力的时候,好像人的善却总是变得不可靠了。

权力就像具有强腐蚀性的浓硫酸,一点一点腐蚀人的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我们再接着看那个美国小故事的发展。大概在南北战争后不久,美国俄亥俄州一位杂货店老板发明了一种机器,那就是收银机,它能把每一笔交易结果显示出来,伙计和顾客都能看到显示结果,并且经过后来的改进,这种机器不仅能够计算每笔交易的金额、计算找头,还能把每一笔账都记录下来。一天下来,店主只要核对一遍,不论是由于人的素质问题造成的差错还是人的品质问题造成的现金短少,都可以马上发现。

人是不可靠的,但是,一个收银机却保障了对于不可靠的人的筛选,以及对于不可靠的行为的监督和控制。

最后我还有一点想说一下,要想引咎辞职这个“收银机”机制正常的运行,它必须是存在在一个更完整的机制之中。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就像有个强盗直接拿斧头砸开收银机再拿走钱,却没有人处理一样。

作者简介:

科技支公司商非团队客户经理。

乐观,积极,对未来充满希望。

座右铭: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美国篇三

在留学中我们会接触比较多的就是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的不同,那么在美国留学,他们的餐饮文化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对于美国的饮食大部分人不会觉得陌生。美国的饮食特点跟我们在美剧中看到的差不多,主要是面食为主,当然也有不少的中餐馆。对于美国新移民而言,还是很容易适应美国的食物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不同之处。下面请看出国移民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

中国与美国的饮食差别:

其一、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

其二、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其三、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其四、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其五、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

其六、中国人烹调时爱下味精,而美国人不下味精。味精含钠,过量摄入有损健康,特别是对幼儿的发育影响甚大。

其七、中国人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中国的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却大大超过美国。

其八、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

其九、中国人喜爱食糙米和普通面粉,美国人则偏爱精白面粉制作的面点。实际上糙米和普通面粉所含营养物质高于精白面粉,这对日益爱食精白面粉制品的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提示。

其十、中国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的群众和美国人都有爱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习惯,但美国人十分注意刺身的海鲜和牛肉的质量和卫生条件,选取深海的无污染的为必须的条件。而中国人却注意不够。

十一、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食水果。杯子蛋糕(cupcake)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不少营养学家认为餐前用水果比餐后有益。

十二、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茶能降低胆固醇,而咖啡却会提高血脂且刺激心脏。有营养学家指出餐后半小时左右饮用热茶将更能发挥其降低胆固醇和助消化的作用。

十三、美国人已意识到被称为“红肉”的牛肉、马肉和羊肉等是导致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识到红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红肉。中国的不少报刊也多次报道过红肉的问题,但中国人却未能引起到足够的重视。

十四、中国人普遍都喜欢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它不仅保持了大豆的营养,且养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2%—96%,享有“植物肉”的美称。而美国人对豆腐至今没有兴趣。

十五、美国人习惯于分餐制,而中国人大多合餐。

十六、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美国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美国人。

十七、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特别爱饮汤,且汤的烹制上有煲、炖、滚、羹等多种形式,材料上除果蔬、禽肉、海河鲜、干货还有特有的中药材甚至野菜,无论对佐餐、养生、辅助治疗疾病都十分有助。而美国人的汤品却比较单调。

十八、中国人爱吃熟菜,美国人爱吃生菜。生菜比熟菜有营养,但须无污染。

十九、中国菜着重色、香、味,西餐讲究实惠。

美国人的饮食特点: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国饮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馆用晚餐。

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时左右,午餐一般在12时-14时,晚餐一般在18时左右。

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

三明治和薯条美国人的口味比较清淡,喜欢吃生、冷食品,如凉抖菜、嫩肉排等,热汤也不烫。

菜肴的味道一般是咸中带点甜。煎、炸、炒、烤为主要烹调方式,不用红烧、蒸等方式。以肉、鱼、蔬菜为主食,面包、面条、米饭是副食。甜食有蛋糕、家常小馅饼、冰淇淋等。他们喜欢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所用肉类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尾和骨刺,虾蟹去壳。

美国人喜欢吃糖醋鱼、咕噜肉、炸牛肉、炸牛排、炸猪排、烤鸡、炸仔鸡等肉食菜品,爱用冰水、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饮料,喜欢在饮料中加冰块,不喜欢饮茶。饭前以蕃茄汁、橙汁等作为开胃饮料,吃饭时习惯饮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饮料,饭后则喝咖啡,很少喝烈性酒。

美国人不爱吃猪蹄、鸡爪、海参、动物内脏、肥肉等。烹饪时不放调料,调料放在餐桌上自取,有酱油、醋、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

部分美国人喜欢吃蚯蚓、罐头、饼干。制作凉菜时,一般用色拉油、沙司作调料。不少人喜欢吃我国的粤菜、川菜以及甜酱、蚝油、海鲜酱等。喜欢用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等生酒混合调制鸡尾酒。

美国篇四

20年后,大业已成的我打算乘着我发明的“瞬间移动机”去美国逛逛。

我首先到了女神像前,对这铜像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雕刻家雕刻的自由女神头戴花环,身着长袍,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执一本《独立宣言》的书,脚踩被挣断的铁链。底座内辟为展览厅。从底座可乘电梯上升到女神像脚底,其上又有171级旋梯通至女神头上带着的花环,从头顶又有60级通向女神的火炬。看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末精美的雕像,大概要用十年才能完成吧。

看完女神像,我就马上来到白宫。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位于美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是一座白色的三层楼房。始建于1792年,后多次改建和扩充。从1800年美国第2位总统亚当斯起,李任总统都以此为官邸。1902年美国第26届总统罗斯福在他的通信中首先使用白宫这一名词。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看到这里,我想,这白宫也不如中国的故宫嘛。

看完白宫,我又去了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下顾大体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岛内华达州的格兰德瓦升崖附近,形状极不规则。峡谷顶宽6000到13000米,往下收缩成v字形,两岸北高南底,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水面最宽处越过2千米,最窄处为120米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优表性的生物化石,记录了北美大陆的沧桑巨变和生物演化的进程,俨然一部“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朋友们,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我希望大家都能去美国逛一逛,了解一下美国的历史。到那时,千万不要忘记购买我的“瞬间移动机”哦。嘿嘿。

美国篇五

我一直对于国外教育非常好奇,想要知道他们是怎样上课的。这个寒假,我们学校组织了到美国游学,让我们了解下中美文化的差异。

我们前往游学的学校是美国新泽西中心小学。为了迎接我们这些在美国孩子眼中的"外国人",新泽西小学的师生用心地在每间教室的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他们的国旗和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龙,这让我们深感亲切。

我的搭档是一位金色短发的漂亮姑娘,我与她交换了礼物。我送给她的是一个会"咕呱咕呱"叫的泥塑小老虎,很有中同特色。看着我的搭档拿着我送的礼物爱不释手,我的心里美极了。美国小朋友送我们的礼物是统一的一只蓝色的大手,希望我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美国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课间十分钟,也没有课间操,每节课之间是不休息的。一节课上完之后,下节课的老师就接着来上课。我跟着他们一起上了美术课、体育课、数学课、语文课,还有英语课。

什么?美国学校也会上英语课?那是当然了,虽然老师说话我听不太懂,但到了这节课的时候,我感觉他们跟我们上英语课一样,也是在课堂上听录音练听力,读课文练口语。

我最喜欢的是他们的体育、美术和音乐课。

美国篇六

美国的假期我上面已经有所讲到,但是度假的方式却还未涉及。其实美国的度假方式跟中国还是蛮有区别,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喜欢凑热闹,是一种流汗的度假;美国人喜欢平静的度假。在美国,通常的方式是几个好友,约到某个公园烤肉,公园也许靠海,可以一边烤肉一边去游泳,或者沙滩排球。美国人大多数的度假方式都跟海有关,这也许跟它的地理性质也有关系。当然,比较内陆的地方也许也会去参观下当地的风景,比如黄石公园啊,顺便说下,美国的公园大多是免门票,只收停车费的。比如黄石公园这么着名的这个国家最大最好的野生公园,门票也是免得。但是他会收车费,一般比如说这个车坐4个人,那每个人7 块钱这样。如果你步行进入,就不用钱了,当然,谁都不可能步行进入这样的公园,否则极有可能成为猎物。可以说,我到目前还没遇到过收费的公园,我最喜欢的公园就是纽约到中央公园,曼哈顿寸土寸金,当中心却有这么大一块绿地,从繁茂的华尔街进入中央公园。看着周围比树都高上几百倍的建筑,突然还能听到鸟儿的声音,清澈的湖水,还有电影里出现的马车。这种感觉,如果那时有个mm陪你吃哈根达斯的冰淇淋,真的很惬意。美国的度假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普通老百姓会租个靠海的旅馆,然后享受阳光浴和游泳。有钱的会买个游艇,享受海面的风光。再则就是坐游船,通常船上有赌博游戏。但喜欢赌博基本都是亚洲人,老美只喜欢玩点小的。中国旅游方式相对丰富,可以去茶馆喝茶,可以去一些古老的建筑旅游,但我感觉大多还是凑热闹。我清晰记得去年回国在杭州有个郁金香展览,首先,排队进去就要门票,而且进去以后人挨着人,基本没什么花,所有的草地都坐满了人,实在让我感慨不已。所以我在国内,节假日很少出去,我喜欢的方式就是在古老的建筑里面,做惬意的事情,可以喝茶聊天,听音乐。这方面,国内的方式比较多,美国比较少,当然,也有可能我接触的少,毕竟,要真正接近美国人民的生活,对外国人来说,还是需要时间的。

我依稀记得第一年来到美国,我对处处都是新奇的,就连在学校和我家门口的那条马路,我都要拍很多照片给家人看。整个世界世界似乎是建立在草地上的,那种兴奋,就好象是北京城建立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感觉。人家说到了美国,鞋子不怎么会脏,是真的,因为草地太多了,而且你走路的机会也不多,大多数是开着车出去。这儿的天空很蓝,云很低。我曾经坐车从纽约去华盛顿,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张张都是xp的背景图:起伏的小山坡,全是绿色,周边全是树木,听说那个洲的绿化面积大概有80%,我是相信的。我还去过一个海滩看日落,这是我这生看到最美的日落,随便拍的照片全是似乎是明信片上的,火红,低层的云。很美,这一年我都很兴奋,我觉得天堂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但是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任何精力很兴趣去这样的地方了。迪斯尼,环球影城,冒险岛,这些主题公园,开始去很兴奋,现在,却几乎没什么兴趣了。美国的风景其实是很雷同的,城市建筑也很雷同,规划也雷同。现在说下规划吧,美国的城市基本就是一张二维矩阵结构,地址一般是以**st。** ave来标志,这就好比一个x,y坐标。因此,通常你知道对方地址就知道这个地方离你有多远(只要计算下x,y坐标的差值即可)。当然有些老城市不一样,比如纽约,我去纽约最有感觉的就是皇后区的,这个地方就是拍北京人在纽约的地方,是很古老的唐人街,那儿的建筑很有7,80年代中国的风格。我现在还想着那样的建筑,回忆过去的时光。真的,现在中国正在把历史消除,但那些历史,却是多少人曾经的记忆。我夜晚曾在那样的建筑漫步,感觉很陶醉,有种时代的跨越感。

美国的汽车市场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大也最成熟的市场。当初我刚到lax的时候,就差异怎么有种到北京的感觉。不同之处就是北京路边停的都是自行车,这儿停的全是车。而且全是立体停车场,是的,美国是在车轮上跑的国家,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城市规划。美国通常把住宅区放在郊外,然后用发达的高速公路连接城市和郊区,因此开车上班是很自然的。超市的规划,商场的规划,全部是基于汽车的。因此,到了美国,汽车是必需品。比如我们平时买菜,通常都会买一个礼拜的'菜然后放到冰箱,没车即使到了超市也拿不回来。我指得当然还只是一般的城市,纽约这样的地方是不需要开车的,公共交通是很发达的,而其他城市,公共交通通常都沦落为穷人的工具,因此公共交通都是国家贴钱的。拿华盛顿来说,那儿的城铁其实很漂亮,比北京的还新,但是,车上人却不多。有一次我坐我们城市的城铁去看姚明的比赛,一个车厢大概不到10个人,公交车也是。一是因为美国布局很大,人口不集中;其次就是大家都买车,公交车毕竟不方便。我之所以说美国的汽车市场发达还有个原因是价格,大家都知道,批量化生产会降低产品成本,我有个朋友去澳洲,想去了那儿买车,后来发现跟美国同样的车相比,美国便宜不少。还记得前段时间加元升值么?好多加拿大人都到美国边境来买车,后来弄得几个大厂商宣布美国边境地区的代理商不得卖车给加拿大人。一般在美国,日本车开的比较多,也比较贵,比如civic和 accord。听说是我们当地排名第一失窃率最高的车。中国人毕业了也比较喜欢买这个车,因为这2个车以后当二手车卖掉价比较少。说到二手车,美国的二手车也是相当的繁华。国人买车必然考虑买新车,而这儿大多数买车都考虑二手车,各个年份的都有。美国虽然买车便宜,但修车却不便宜。因为凡是涉及人工部分的,都不会很便宜。所以一般的经济不富裕的留学生,毕业以后都会有些基本的汽车维修知识,实在是迫不得已。

其实,不同洲有不同洲的情况,但如果同志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留学生在感情生活上更加开放却并不是事实。很多时候,在美国的留学生的感情生活比国内还要保守的多。但如果在外留学,一旦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同居是很正常的。同居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无论对男还是对女,因此刚来美国的mm,真的要好好选择机会。原因在于,池塘很小,一旦你在一个学校跟一个人同居了,基本整个学校的中国人都会知道。一旦你以后分手了,想找新的就难了很多。因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有一定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之所以同居一部分是生理需要,更多的原因是经济原因。留学生都不是很有钱,如果同居,可以节省一大部分房租。这往往是非常大的一部分开支,通常房租会占到你一个月奖学金的1/3到1/2左右,同时可以共用一个车,可以一起做饭做菜。对烦躁的学习来说,同居是很经济和实用的方式。

很多女孩子也许觉得男孩子到了美国容易变心。我想说的是,其实变心也很难,因为到了美国,他能选择的机会也很少。通常这儿的华人女孩子都已经结婚或者有男朋友了。偶尔遇到几个漂亮点还好点的,早就遇到一大批gg的疯狂追求。比如今天开车带你买东西,明天请你吃饭,后天办个party邀请你去。所以刚来美国的男孩子们,想跟有车有房有资源的师兄们抢mm,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短期内,这样的男孩子也很难变心,毕竟要变心,也得有个能转移心意的对象啊。

说到这,我倒是蛮想给想嫁给老外的人一些建议。这么说吧,中国女孩子到了美国,肯定都会遇到老外追。1来老外的审美很奇怪的,我们中国人认为的美女他们也许并不认为漂亮,而那些相貌平平的他们却非常喜欢。华人女子一般不会找老外,那基本就是下策或者为了混身份(当然,凡事不能绝对,我只是说大多数情况的事件)。尤其那些来中国的老外,除了部分是外派到中国的经理,这类还算正经。大多数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或者有些其他问题,去中国教教书这样的。此类人,在美国社会地位就不怎么高,到了中国,突然发现一大群中国女人对他们还趋之若鹜。这种兴奋感我都能体会,但只好为那些傻傻的女孩悲哀了。路都是人选的,我们能说什么呢?而且,中美的文化差异很大,打个比方吧,如果你吃面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者吃面直接用筷子不是用刀叉,都有可能离婚,你们信么?我就遇到这么个华人,结婚几年又离婚,实在是没法过的。而且老美不会给你花钱,就是你床头的灯坏了,去超市,你也得付你的钱。所以,嫁个老美,你就别指望嫁到个富翁,生活是相当的清苦。

美国篇七

美国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一位十三岁的小女孩,我叫叶米琪。我有着乌黑发亮的头发,亮晶晶的眼睛,长长的眉毛,还是内双眼。我是中国浙江省九莲小学的一名学生。

说起我的学校,它可美了,四周环绕着花草树木,仿佛给学校戴上了一条绿色的项链。春天,教室旁的茉莉花盛开了,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每当在春季长跑的同学们累了的时候,只要一闻这花香就会变得精神饱满。在我们做运动的操场上还有一棵高大挺秀的松树,如同士兵一样站在那,守护着我们。你来了,我一定要带你去看一看。

学校吧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也很富有特色。我们学校被称为动漫校园,有别的学校没有的“琴棋书画吧”。有了“琴棋书画吧”,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

最让人兴奋的还是社团课,比如:舞蹈社,茶艺社,动漫社,漫画社,书法社,篮球社……不管是哪个社团都很有意思,如果你来了,我也带你去体验一下。或许茶艺社的同学们还会给你泡一杯香飘四溢的龙井茶。

我的校园生活更是多姿多彩。同学们一起上课发言,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同学们的友情也变得更加深厚啦。下课后同学们聊着自己的有趣话题……也有时候学校有大型的活动,更是让人兴奋不已呀!虽然我们远隔万里,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相互了解对方。欢迎你来我们的学校,体验其中的快乐与美好。

祝:

学习进步。

你的朋友:叶xx。

美国篇八

为期一个月的美国之行感触很多,回国正好也近一个月了,现在整理这些思绪想必该是沉淀后的精华。但真要交总结时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暂将一些零碎的感受和由此引发的中外对比记录下来,权且交差吧。

1、飞机及机场。

来回一共换了七趟飞机,在短时间内我是不想再坐飞机了。在中国航班上我们感受到了亲切周到的服务。相比之下美国国内的航班就像坐公交车一样,温度很低,没有服务,“空奶”(为了和空姐对比只能这么叫了)除了安全指示时做了工作以外,就剩下聊天了。想要吃的和饮料,可以,但都是收费的。

说到收费,真的是资本主义的特色了。机场的推行李的车都是要投币才能用的。3美元,我们都发挥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能,自己拖着硕大的箱子奔走在美国多个机场,坚决没让他们挣到这个钱。

还有就是排队的文化。在登机口,不是按照先来后到排队,而是在换登机牌时就将乘客分成了abcd若干组。登机时先是头等舱,当然了,这是有钱人主导的社会嘛。然后是老弱病残等需要照顾的乘客。再就按照舱位的顺序依次登机了。我们国内的总是拿出在公交站台练就的一身本领,但在美国没有了用武之地。

2、残疾人设施。

总体的感受是在美国的残疾人设施是真的可以用的,不是摆设。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大学的教室,多媒体机房都有专门给残疾人准备的桌椅和电脑。还有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虽然在美国我只在地铁上见过一位坐轮椅的人,但是他在整个城市里都是畅通无阻的。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地发展。因为这体现了社会的包容性和对所有人的不包含任何歧视的实实在在的尊重。还有就是交通灯的设置。在中国很多路口的直行和左转的灯是同时的。在美国没看到这种情况,看到灯时,可以放心大胆的往前走,不会担心走到路中间时又要注意那些转弯的车。

在任何一个路口,不管有没有交通灯,不管有没有摄像头,司机都会主动等行人过去了以后再走。因为我们都是团体一起活动,有时我们走路时战线会拉得很长,但是那些司机都会耐心的等着我们过去以后再走。当然,这是在交通压力不大的中部城市,圣路易斯。

3、体育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见到最多的是跑过身边的人,或者骑自行车锻炼的人。一天当中任何时间都会有很多人在运动。据说这些都是上流社会的人,才有时间运动和保持身材。下层百姓只能每天工作,吃垃圾食品,把自己弄得一个人占俩座。这里能看出来的两极分化也很严重,自觉锻炼的人很多,如此高比例的胖子也是我从没见过的。

在圣路易斯我们去看了一场棒球比赛,真是一个体育盛会,整个下午的时间,全市的球迷都集中到体育场,身穿他们支持的球队的红色球衣,集结在一起。平时在路上都很少见到人,那天我才感受到,哦,原来这个城市还是有很多人的。以体育为媒介,市民找到了一个公共交际的场所,棒球只是这次集会的一小部分,还包括聊天、小吃、家庭聚会、认识朋友等等。

4、食物。

在这里先要对美国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他们的食物实在是没有中国的丰富和美味。高热量、高脂肪是他们的主要摄入的东西。几次西餐就让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去花钱买那些东西。还好中国人到处都有,把中国美食也传遍了世界。要不然我们都会皮包骨的。水果和蔬菜是比较贵的,要比肉类贵,所以美国的穷人摄入的营养不够,就靠吃维生素药片来维持。对于现在中国越来越富的百姓而言,吃保健品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这些药片上而放弃了我们原有的健康饮食啊。现在的孩子也不要被西方的这些垃圾食品骗去了钱,搞坏了身体啊。

5、税。

在美国购物大概感觉很爽,因为可以买到很多便宜的东西,即使是madeinchina在中国也不能买到那么便宜的东西。为什么呢?税!中国人给国家交了多少税?我们不知道。美国人很清楚,因为就写在每个购物的小票上。接待我们的美国人骄傲地说,他们的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免费的,因为他们交了税。能够挣钱、花钱、交税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代表他已经是社会的一份子,可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了。在中国就感觉稀里糊涂的交了税,也不知道交了多少。

美国篇九

美国大学大多是秋季和春季开学,个别学校还有夏季或冬季开学。那么觉得同年秋季入学太赶的同学,可以给自己多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留学手续和语言考试。只是美国大学都是秋季大幅招生,春季招生的学校一般是秋季招生名额未满,或者有在读生转学空出了名额,才有招生计划。所以有的学校是今年开放春招,明年也许就不开了,要根据具体名额和政策而定。

有同学会担心,春季入学,秋季的课程没有赶上,学业能跟上吗?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美国大学是按学分制修读课程,大多课程在每个学期也是滚动开放的,也就是春季和秋季都会开设,同学们在入学的相应学期去选择即可。换言之,其他同学在秋季学期修的课,你在春季学期修就可以了,并不属于插班,都是自己根据进度选择课程来修读。

美国篇十

美国有近4000所经过认证的大学,全球前100名校50%以上是在美国。能够入读美国名校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据数据显示,20xx年选择美国作为留学目标国的中国学生超过40%,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19万,中国赴美学生签证通过率超过85%。

拿到高考成绩怎么留学美国,长沙分公司美国项目经理曾放表示,可以通过两类途径,留学美国最节约时间。出国针对没有语言成绩的学生,美国有很多大学提供“有条件录取”,又称为“双录取”,即学业成绩达到学校录取要求,但语言成绩没有达到,学校可以先录取。学生入学后进行英文测试,根据英文测试结果进行语言分级,先修一段时间英文,一旦通过学校规定的英文测试,就可以直接入读大学课程,无需再次申请。曾放提醒,此类大学特别适合高三学生,高三学生可以一边办理留学,一边准备高考。

高考结束前可以获知美国大学录取结果,若高考不理想,6~7月即可以办理美国签证,8月底便可赴美留学。如果学生及家长准备时间仓促,也可以选择明年1月入学。出国提供2年制副学士学位(出国)和职业教育课的社区大学也是一种选择。社区大学的优势是小班授课,转入名校的桥梁,加之社区大学大部分是公立的,学费低廉,性价比很高。曾放介绍,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申请美国社区大学,把社区大学做为进入四年制大学拿学位的重要跳板。

目前,美国社区大学在校生达1100多万,占美国大学生总数的44%,而社区大学的新生占美国大学新生总数的50%,即美国有一半高中毕业生选择社区大学。

美国篇十一

不愿放弃国内高考,同时又不愿选择以上几条途径,全心准备出国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在国内就读大学,一边读,一边准备出国。国内完成大一或大二后,转学美国去修读剩余的学分课程,这样可以感受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也让自己在高考后到入读国外大学中间没有空档。但是国内的大学成绩对于申请转学很重要,所以会给选择这条途径的同学双重压力,既要抓国内成绩,也要同时准备出国考试。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国内部分课程在国外高校不受认可,所以有可能在国内修读的课程,到美国后需要重新再修一次,比如大二结束后休完80个学分,过去美国后只被认可了40个学分,那么大二需要重新读。

美国篇十二

后来在卓越网上搜索《近距离看美国》时,发现原来这是分开的四本书,其中的第二本是今天要讲的《我也有一个梦想》。

在前一本书《历史深处的忧虑》中主要讲的是美国的民主制度,在《我也有一个梦想》中,主要探讨的是美国黑人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离我们中国人很远,所以谈起来会比较陌生。

先讲讲美国黑人问题的由来吧。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英国殖民期间就有奴隶制,而且尤其是奴隶买卖的'暴利,甚至是鼓励了英国在美国的奴隶交易,不仅是在美国,当时在很多国家奴隶买卖都是暴利行业,所以政府考虑到税收来源,暗地里甚至是提倡奴隶制的。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时候,奴隶算是主要的劳动工具了,这是奴隶制存在的客观原因。

美国自从建国开始,其最重要的政治纲领《独立宣言》的核心价值,简单来说就是“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那么,面对奴隶,美国人的心情肯定是很尴尬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奴隶中除了黑人,还有白人,当白人破产时也会沦为奴隶。显然黑人也是人,那么他的权利为什么可以被剥夺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

在介绍一些美国简单的地理知识吧,因为这个与之后的黑人解放运动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大概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其中,南方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主要以农业为主,思想要较为保守,因此南方各州极力反对废除奴隶制,因为他们的农业离不开奴隶这一重要劳动力。北方则是相对比较开放的,主要以工商业为主,资产阶级思想很明显,因为其产业不需依赖于奴隶制,因此他们对待奴隶制没有南方那么固执。

最初是北方的几个州开始废除奴隶制。这里值得仔细讲的是,北方是完全主动提出放弃奴隶制的。北方废奴的主要论据是基于基督教的教义和人类良知。北方大部分都是忠实的基督徒,所以,深信基督教教义的北方觉得奴隶制是上帝不允许的。因为北方的文化深度要比南方深厚很多,所以哪怕是基于人类良知,北方也开始思索奴隶制存在的合理性。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沦为奴隶的黑人,他们几乎是没有任何文化,所以假如要是等到黑人自己觉醒,那估计是遥遥无期的。北方白人的废奴行为可以理解为是同情黑人,自愿放弃了自己的“财产”.《我有一个梦想》的作者马丁路德金,其实已经是美国废奴多年后的事情了,他努力实现的是废除黑人隔离政策,而不是废奴,这个随后会提到,我只是害怕有人会把这两件事情给弄混了。

当北方各州主动废奴以后,他们觉得还是不够彻底,他们还想着帮助南方各州废除奴隶制。起初是通过立法敦促南方废奴,南方各州只是答应着北方,但实际上并没有打算废奴的意思。后来被北方州逼的着急了,所以南方州索性宣布脱离美国领导,闹独立了。这是美国总统是林肯,林肯思前想后,最后妥协说不会强制南方废奴,只要他们回到美利坚合众国,但是南方州去意已定,没办法的办法,北方州开始以武力“统一”南方州。刚开始,美国这场南北战争被定义为内战,但是战争中后期的时候,聪明的林肯把战争定义为解放黑奴运动,因此,在这本书的作者开来,林肯最初对这场战争的合法性其实并不那么自信,但是当他把战争的意图引到解放黑奴上来的时候,这场战争似乎就是可以被随后的美国人接收了。众所周知,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但是北方州几乎是没有什么喜悦可言,毕竟这是一场同胞之间的杀戮。作者也提到,战争在一开始是可以被人为操纵的,但是当战争的车轮转起来的时候,肯定会脱离人类的控制。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出现了大量研究这场战争的文献资料,综合起来,美国人对待这场战争还是很理性的,不论是战胜的北方州,还是战败的南方州都在反思这场战争在当时是否可以被避免,因为他们都觉得这场战争给美国公民造成了很深的创伤。这里再简单提一下当年中国的国共内战,我们很少会如此冷静地去反思战争,毕竟这也是一场同胞间的杀戮,也许当时是有机会避免这场杀戮的。

即便是最初主动废奴的北方州在废奴之后,也不能一下子接受和黑人彻底融合的社会,所以当时就有了隔离政策,也不认为黑人具有参与政治的能力,所以解放了的黑人还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么,南北战争以后,隔离政策在南北各州都是存在的,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觉得隔离政策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仅是白人嫌弃黑人,其实就连黑人自己也拒绝和白人彻底融合。

废除隔离政策的导火线是什么呢?其实这件事在高中英语课本上有讲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一个黑人妇女在工作了一天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公共汽车回家,而当时的公共汽车是实行隔离的,有白人专座和黑人专座。因为白人经济条件较好,多数是自己开车上下班,所以白人专座经常有空座,而黑人没钱只好乘坐公共汽车,所以黑人座位常常不够坐。那天的情况就是如此,黑人的座位已经被坐满了,而白人区还有空座,那位黑人妇女就坐在了白人区,随后有白人乘客上车,司机就喝令那位黑人妇女让座。假使那位白人司机态度好点话,那位黑人妇女是会让座的,毕竟那位黑人妇女后来回忆说,她并没有挑战隔离政策的打算,但是他讨厌那位司机歧视黑人的态度,所以她临时决定和司机对着干,()哪怕是被送到警察局。最后她真的是被带到了警察局,也许她只是打算被关几天就好了。但是警察局外边的情形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黑人们联合起来抵制公共汽车公司。因为黑人是公共汽车司机的主要顾客,当所有的黑人都放弃乘坐公共汽车而改为步行上下班时,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汽车公司自己扛不住了,只好给当事人道歉,放弃了自己的隔离政策。这一事件算是美国隔离政策的初次松动。

随后就是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运动”了。当时还是仅限于北方各州,当时北方州的黑人大学生会在闲暇时间,穿戴整齐地进出仅限白人消费的餐厅和酒吧,很礼貌地要求服务,当被拒绝后,就静坐在店里直到打烊。就这样,北方黑人逐渐“攻克”了北方的隔离政策。但是,南方州仍旧是坚守着隔离政策。书中讲到在几位北方州的黑人大学生深入到南方最为保守的地区挑战隔离政策的时候,被南方的保守势力谋杀了,但是最后的凶手居然没有被绳之以法。在这里就不仔细讲述了,因为实在是太复杂了。

虽然美国现在已经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废除了隔离政策,给了黑人所有白人有的权利,但是黑人问题,或者是种族问题还时常困扰着美国人。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讲一个小插曲吧。当年写了《大同书》的康有为,在去美国之前,也就是在见到黑人之前,在《大同书》中幻想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大同的世界,即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和谐的大社会。但是当他去到美国见到之前从未见到过的黑人时,他说他的大同世界里应该不包括这种黑人吧。这只是说明黑人的“丑陋”外表把初到美国的康有为给吓到了,这大概是人之常情,估计历史上白人第一次见到黑人时也是这种“歧视”态度吧。

和美国的黑人问题有关的电影也挺多的,比如《林肯》,《为奴十二年》,以及斯皮尔伯格拍的一部讲古巴一艘载有奴隶的船飘到美国的故事,电影名字我忘记了,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美国产生了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当时美国站在创造历史的岔路口要么选择黑人总统奥巴马要么选择女性总统希拉里最终美国人选择了前者但是我估计按照美国人的制度和心理距离创造后者的历史已经不远了。

美国篇十三

无庸讳言,高考在我国,是一根强力指挥棒,是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风向标。中国高考的特征,可以说是“一考定终身”,甚至“一分定终身”,这种以一次考试来评价并淘汰学生的制度,多年来遭到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今年,一些重点大学开始自主招生的尝试,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评价制度的不合理。

近日,美籍华裔学者黄全愈出版了新书《高考在美国》。我们看到,美国也有多如牛毛的考试,也有高考,甚至高考录取标准也是初、中等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指挥棒”,但这是一根与中国高考截然不同的“指挥棒”,里面包含了对一个学生评价的种种方面。这里面有没有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呢?为此,本版摘编出若干章节供读者思考。

――编者。

对于中国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乎,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恶性竞争,实现向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过渡。

他们的结论是从美国“高考”的.现状反推出来的:美国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这个推论非常糟糕。美国大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普及率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但美国第一校普林斯顿的门槛仍然非常高,今年的录取率为9.9%,100个极优秀的申请者中只有不到10个人被录取。在全美国100多万高中生里,普林斯顿只能录1000多人。也就是说,在美国即便普及了大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大学的竞争依然存在。

[1][2][3][4][5]。

美国篇十四

7月12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美国。我们的第一站是洛杉矶。

7月13日是我来到美国游玩的第一天。今天,我们去了迪士尼乐园。我们首先去了冒险乐园。冒险乐园里面有一个熔洞,以前有人住在这里,设置了很多机关,不过已经没用了。

我们排了很久的队,总算坐进了疯狂战车。战车缓缓进入黑暗的洞穴,洞穴里面鬼怪多多,战车在里面疯狂地拐弯,不久,我们看到了一点岩浆。接着,我们过了一个桥。随后,一个大球向我们滚来。战车灵巧地向下开,避开了大球。

玩好了冒险乐园以后,我们又玩了激流勇进。我们坐上了独木舟,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些动漫人物,接着我们到了最高处,只见独木舟从高处落下,一道道水花在阳光中舞动。

傍晚时分,我们去了小小世界,看各国小朋友的笑脸;乘坐迪士尼小火车,观看了迪士尼乐园的全景;晚上还观看了热闹的花车巡游、精彩的水幕电影和焰火表演。

美国篇十五

美国大学通常申请入学截止日是在前一年的年底或次年年初(有少许的'学校截止日会在入学当年的6月-7月),因此高考后是可以在当年进入美国大学学习的。

如果学生已经拥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那么就可以直接进入大一专业课的学习;若没有标准化考试成绩,则可以参加学校的内测或者选择先就读学校的语言课程,语言合格后,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此种途径的优势在于学生不用在国内耽误太多的时间,高中完成可以顺接大学的学习,劣势在于学生可以选择的学校比较少,选择面比较窄。但是美国转学是非常灵活的,学生将来完成大一或者大二后,也可以利用在美国大学的成绩转到其他的大学里学习。

途径二:次年春季入学。

美国大学春季入学,申请截止日通常在前一年8-10月,因此,学生高考后,可以利用7月-9月时间集中进行托福或雅思的学习,最迟在10月前考出满意的成绩。通常学生考到托福80-85分,雅思6-6.5分,就能申请到美国综合排名前100的学校。

学生春季入学,通常也是在春季毕业,不过美国大学只要学分修够,可以提前毕业,所以也会有学生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拿到毕业证。虽然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托福和雅思的学习,不过针对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还是比较有压力,因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语言培训模式,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

途径三:次年秋季入学。

针对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想在国内把英语学扎实考出满意托福或雅思成绩后再出国的学生,以及想要参加sat1考试,申请排名靠前学校(比如前50名校)的学生,可以选择推迟一年入学,即申请次年秋季入学。

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可以从基础英语课程开始学习(通常需要2-3个月),进而再进入托福或雅思的学习(通常需要3-4个月),最迟在次年1-2月考出满意的成绩。

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托福或雅思的学习并进行考试,若考试成绩较理想(90分以上),则可以进而转入sat1的学习和考试中。对于致力于申请前50名校又不在乎时间的同学,通过选择晚一年入学这种方式,能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准备语言和赛达考试,冲击前50的学校。

美国篇十六

工作舒适度指数:

46%的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8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

美国篇十七

翻开这本书就是一次与梭罗的促膝长谈,一次返璞归真的体验,一次沉淀下来细心思考、洗清浮华的机会。

静是梭罗的一种境界,也是他的一种感悟,而静水流深是梭罗感悟的结果,这就使得文章变成通透,寂静的瓦尔登湖的水面,映照出现代生活的无数个侧面这也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他在一座小城——瓦尔登湖中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不断感受,并践行着一个与现代对立的生活方式——原始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梭罗白手起家,在杳无人烟林中建起了一座属于他的房子,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在这简朴的木屋中凭借一张小床,一张书桌,几沓稿纸生存下来的,但是他做到了,他实践着他的超验主义,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执着、热爱生存下来。这时正值工业发展时期,是物质生活丰富的时期,但梭罗并没有被这种物质生活所迷惑,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的欲望独自一人生活他认为:欲望和不满不仅不会带来满足,还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就像那可怜的--人一样。他还认为道路上的牌子对顾客的诱惑是一种危险,因为他见过最原始的东西所以他早已看穿了那浮躁世事的陷阱,他说“我要么立刻大胆地毫不犹豫地直奔目标,像那些受夹攻的人接受的建议那样或者是自己专心想着高尚的事物像--那样“弹着里拉琴高唱对诸神的颂歌,淹没了塞壬的歌声,避开了危险”这也是梭罗在原始中看到的当今社会,这个看似完美的世界其实也早已是一只干裂欲碎的花瓶,这个世界已经不能再经受任何一点打击,它已经临近奔溃的边缘,人们放弃了尊严,人格,用苦力来换取那微薄的酬劳,这就是所谓的“智者?”上流社会的人贪婪,欲妄,迷失了自己的心灵,整个社会都在做痛苦的挣扎——努力地逃避这一切就像索罗所述“但我宁愿社会疯狂地反对我,应为绝望的是他”这种奴隶制的社会只能是失望加叠绝望,当时的社会像一台以最大功率输出的机器使人们无法静静地思考,所以世界越浮华,人们的心就越浑浊这只能是恶性循环,为什么静下来拂去铅华,让心灵的湖水沉静下来——让“天光云影共徘徊”呢?他曾经在故事中告诉我们“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而最后成为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

这种静寂并不是孤独而是在沉淀,在洗涤浑浊的灵魂在一点点净化自己。

静,似清泉给炎热以甘冽;似清风给浮躁以清静;静,似古树之根——万事之根本;似不老之泉——万事之能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来吧,在静静地在瓦尔登湖畔寻觅那片刻的静谧!

美国篇十八

看书是我的最爱,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会一个人在新华书店看书,偶然间发现了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美国寻宝记》,这本书让我百看不厌。

《美国寻宝记》由韩国小熊工作室创作,姜境孝作漫画。书中的主人公是麦克——他是个高智商的天才少年,他的寻宝过程总是有惊无险,通过一场美国的冒险旅程,他还知道了这个国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却有足以影响全世界的强大经济、军事、技术能力……纽约是美国的著名城市,那里有许多的著名风景名胜: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中央公园;都市中的都市——洛克菲勒中心;文明世界的哥伦比亚大学;还有纽约的地标性建筑——自由女神像等等,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美国寻宝记》这本书内容丰富多元,以国家为主题,讲述了历史掌故、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等。让我在轻松而富于趣味的阅读中饱览了美国的文明。它生动形象,由浅入深,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还激发了我的求知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