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3 22:12:30 页码:9
最新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五篇)
2023-03-23 22:12:30    小编:李耀Y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篇一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 小麦 棉花 b 玉米 花生

c 绿豆 甘薯 d 大豆 油菜

2、下列耕作措施中旨在改善0—10厘米表土状况的是()。

a.翻耕 b.旋耕 c.表土耕作 d.深松耕

3、能打破种子休眠、增进种子的活性,增强种皮透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的是()

a.种子包衣 b.种子清选 c.晒种 d.浸种催芽

4、在作物生育期间使用的肥料称为()

a.种肥 b.基肥 c.追肥 d.犁底肥

5、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 b.种植制度 c.农作物布局 d.复种

6、在同一块田地上间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a、间作 b、连作 c、套种 d、轮作

7、小麦收获后播种夏玉米的复种方式是()

a 接茬复种b 移栽复种 c 套作复种 d 再生复种

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

a 150% b 200% c 400% d 300%

9、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10、水稻插秧时,适宜的栽插深度为()

a、1cm左右 b、3cm c、3—5cmd、5cm以上

11、水稻秧田一般选用()播种方式。

a、精量点播b、条播c、撒播 d、点播

12、水稻收获适期为()

a、乳熟期 b、蜡熟期

c、完熟末期 d、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

13、水稻粒肥的施用原则()

a、早施少施 b、早施重施 c、晚施少施 d、晚施多施

14、水稻大壮苗移栽时的叶片数是()。

a、1.5-2.2b、3.1-4.1 c、4.5-6.5 d、6.5以上

15、水稻抽穗结实期水分管理措施是()

a、间歇灌水 b、巧灌水 c、浅水勤灌 d、落干透气

16、影响春稻移栽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光照c、降水量 d、品种

17、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养分

18、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 b 结实 c 长根 d 长叶

19、小麦幼苗的转折期是()

a 二叶期 b 三叶期 c 四叶期d 五叶期

20、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

a 1-2天 b 3-5天 c 6-8天 d 10天左右

21、种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

a 面团期 b 蜡熟期 c 蜡熟末期 d 完熟期

22、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

a 点播 b 撒播 c 条播 d 精播

23、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

a 1-2cm b 3-4cm c 5-6cm d 7-8cm24、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a 30-50% b 40-60% c 60-80% d 50-70%

25、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 1.5-2.5公斤 b 1-2公斤 c 5公斤d 3-4公斤

26、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 60-70% b 70-75%c 75-80%d 80-90%

27、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

a 养根护叶 b 提高光效 c 穗大粒多d 增加粒数

28、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是时的最适温度是()

a 9-11℃ b 18-20℃ c 13-18℃d 30℃

29、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

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 c 第三分蘖 d 第四分蘖

30、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 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 d 确定适宜收获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40分)

1、农作物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并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

2、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广,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3、农作物施肥总量中,基肥一般占80%以上。()

4、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5、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6、决定一个地区能否进行复种的首要条件是水分条件。()

7、水稻秕粒也称青米,指米粒充实程度不到2/3的谷粒。()

8、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

9、小麦高产田要选用矮秆品种,株高以85cm左右为宜。()

10、如果小麦种子萌动后,一直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则生长发育就只能停留在扎根、长叶与分蘖状态。()

11、小麦在以苗定播种量时,群众常按“斤子万苗”计算,即1kg麦种大约可长万株基本苗。()

12、实践证明,“畜嘴有粪,越啃越嫩”的说法是正确的。()

13、小麦种肥的施用以尿素最好,其次是碳酸氢铵。()

14、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感温和感光两个阶段。()

15、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通过一个质变阶段,都需要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这些综合条件对发生质变起主导作用。()

16、小麦种子萌发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方能形成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做小麦的光照阶段。()

17、为实现鲜食玉米的分批上市,生产中可采用错期播种的方法。()

18、夏玉米的田间管理上,一般要掌握“一促到底”的原则。()

19、玉米雄穗分化比雌穗时间晚,但分化速度快,因而造成雄雌穗开花3-5 天的间隔。()

20、在干旱或虫害较重地区,玉米间、定苗时间应适当延后。()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篇二

第二章 小麦生产技术

一、名词解释

1.小麦灌浆期

2.小麦的春化阶段:

3.小麦拔节期:

4.小麦分蘖节

5.小麦中期生长阶段:

二、选择题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

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

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

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

a3个b 10个c12个d 8个

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

a1cmb 2cmc3cmd 4cm

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c75%d 100%

5.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

a5b 10c3d 0

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

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

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

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 d 反应敏感型品种

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

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包括

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位面积株数

c 每穗粒数d 粒重

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

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

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

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

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

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

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

a 1-2cmb 3-4cmc 5-6cmd 7-8cm

17.小麦播后镇压主要起到的作用是

a 提墒与促进种子萌发b 透气c 除草d 保温

18.小麦通过阶段发育的顺序是()

a 春化早于光照b 春化晚于光照c 两者同步

19.小麦冬性品种对日光的反应属于()

a 反应敏感型b 反应迟钝型c 反应中等型

20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是()

a 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

21.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品种特性是()

a.阶段发育b.春化阶段c.光照阶段d.生长特点

22.在小麦适宜播种期将要过去而土壤又严重缺墒的情况下,往往先播

种后浇水,这种灌水方式生产上叫()

a.送老水b.茬水c.塌墒水d.蒙头水

23. 50%以上幼苗第1.5~2㎝的日期,称小麦的出苗期。

a.1b.2c.3d.4

24. 50%以上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1.5-2cm的日期,称小麦的a.三叶期b.拔节期c.挑旗期d.分蘖期

25.小麦药剂拌种的方法是:用“1605”乳油500g,加水50kg,拌麦种500kg,拌后闷种即可播种。

a.2~3小时b.3~4小时

c.4~6小时d.6~8小时

26.小麦能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温度b.日照的长短

c.水分d.养分

27.根据积温法来确定小麦的播期时,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日之内开始,往前累加日均温,当活动积温达到℃时为最佳播期。

a.100~120b.200~240c.300~400d.500~600

28.春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为

a.0~7℃b.0~3℃ c.0~5℃ d.0~12℃

29.当主茎伸出第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第一分蘖。

a 3b 4c 5d6

30.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

a 1cmb 2cmc 3cmd 4cm

31.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6片叶时,主茎长出()

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

32.小麦幼苗营养的转折期是()

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

33.一株小麦一般有叶()片

a 7--8b 8--10c 10--12d12--15

34.一般小麦高产田分蘖穗占总穗数的()

a 30﹪---40﹪b 50﹪以上c 70﹪--80﹪d80﹪--90﹪

35.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

a 40-50%b 50-60%c 60-70%d 70-80%

36.小麦冬灌时间掌握在平均气温下降到()℃左右时浇完为好。

a 0b 3c 6d9

37.下列对小麦冬前壮苗叙述不正确的是()

2a 半冬性品种七叶或七叶一心b 每667m总蘖数70—80万头

c 单株次生根10条以上d 叶色正绿,株高20—25cm

38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

a 1-2℃b 15-20℃c 30-35℃d 5-10℃

39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

a 3-5℃b 13-18℃c 18-20℃d 10-12℃

40.我国北方春季常有晚霜发生,此时小麦处于期前后。

a 起身期b 拔节期c 孕穗期d 抽穗期

41.决定小麦小穗数的关键时期是

a.分蘖期b.返青期c.拔节期d.抽穗期

42.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

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

43在小麦拔节期,幼穗分化处于期

a 小花原基分化期b 雌雄蕊分化期 c药隔离形成期d 四化体形成期 44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

a 拔节时b 拔节后15天

c 孕穗时d 起身后拔节前 45冬小麦中期壮苗标准:次生根应在条以上

a 10b20c30d35

46小麦生长中期主要的虫害是()

a.吸浆虫b.金针虫c.金龟子 d.麦蚜、小麦叶螨 47冬小麦通常说的“春寒穗大”是指温度在()以下。

a5b10c20d25

48决定小麦粒重的关键时期是

a 出苗到返青b 起身、拔节到抽穗c 抽穗以后d 分蘖高峰期 49.末期小麦子粒体积达最大值,叫”顶满仓”

a乳熟期末期b 面团期c蜡熟期d完熟期 50小麦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的最佳时期是()

a.乳熟期b.面团期c.完熟期d.蜡熟期 51.我国北方冬小麦区,高产麦田的群体指标是,每667m

基本苗左右

a 8万—12万株b 10万—14万株 c 15万株左右 d 60—80万株左右

52.高产田.施用化肥,适宜的氮、磷比为

a 1:1b1:(0.7-0.8)c 2:1d 3:1

53.小麦基本苗的调查时间应在a 分蘖前b分蘖盛期c拔节前d拔节后

54.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

a 20-22℃b 13-18℃c 25-30℃d 18-20℃

三、判断题

1.小麦播种时可把碳酸氢铵作为种肥与种子混合后一同播下()

2.小麦种肥的施用以尿素最好,其次是碳酸氢铵。()

3.在做小麦种子发芽试验时,应在第5天时计算发芽率。()

4.小麦种子处理有晒种和催芽两种形式。()

5.“斤子万苗”是指1kg麦种大约可种出1万株基本苗。()

6.小麦施肥应以追肥、化肥为主,底肥、农家肥为辅,氮 磷 钾配合使()

7.对于长日照作物而言,北种南引时,生育期缩短,成熟早。()

8.小麦播种时可把碳酸氢铵作为种肥与种子混合后一同播下。()

9.一般来说,春性小麦品种多属于对日照长度敏感的类型。()

10.小麦南种北引,一般表现早熟,但抗寒性差,冬季常造成大面积冻害死苗。()

11.如果不具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时间,则小麦就不能完成光照阶段而抽穗结实。()

12..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感温和感光两个阶段()

13.小麦次生根的发生有两个高峰:一是冬前分蘖盛期,二是返青期()

14.小麦起身期以后,是分蘖的消亡期。()

15.实践证明,“畜嘴有粪,越啃越嫩。”的说法是正确的。()

16.小麦幼穗的分化与光照阶段同时进行。()

17.小麦春季壮苗,施肥浇水可放到拔节后第2节长度固定时进行。()

18.通常所说的“春寒穗大”,指在挑旗前后的晚霜可促使小麦形成大穗。()

19.小麦应在抽穗后浇好灌浆水,开花10天后浇好扬花水。()

四、简答题

1.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是什么?

3.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4.小麦中期的管理技术是什么?

5.简述小麦的分蘖规律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篇三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1章第三节

学时:2 班级:

1、1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作、间作、套作、幅宽、间距、带宽、边际效应的概念;

2、理解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

3、掌握间作与套作的作用;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

教学重点:

1、单作、间作、套作、幅宽、间距、带宽、边际效应的概念;

2、间作与套作的作用;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农作物间作与套作的技术指标。

一、间作与套作的概念与作用(一)间作与套作的概念

间作与套作是相对于单作而言的。

1、单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2、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用“‖”表示。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3、套作是在前季农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为套种,用“/”表示。套作是一种集约利用空间和时间的种植方式。

图1-1 农作物种植方式示意 a单作; b间作; c套作

(二)间作与套作的作用

1、增产 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增产作用。

2、增效 合理的间套作能够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经济收入。

3、稳产保收 合理的间套作能够利用农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达到稳产保收。

4、协调农作物争地的矛盾

二、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一)选配合理的农作物与品种

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如下三条原则。

1、生态适应性大同小异 在农作物共处期间,选择的各种农作物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要大体相同。在生态适应性大体相同的前提下,选配的农作物对农田小气候的要求要略有差异。

2、特征特性对应互补 即间套作的农作物在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上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资源。当农作物确定以后,在品种选择上还要注意互相适应。间(混)作时,矮秆农作物要选择耐荫性强、适当早熟的品种。套作时,一方面要考虑尽量减少上茬同下茬农作物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发挥套种农作物的增产作用,不影响其正常播种。

3、经济效益高于单作 间套作选择的农作物是否合适,在增产的情况下,还要看其经济效益比单作是高还是低。经济效益高的组合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二)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

农作物群体在田间的组合、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构成农作物的田间结构。间套作的田间配置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幅宽、间距、带宽等。

1、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行距,前后间的距离称株距。种植密度的安排是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间套作时,各种农作物的行数用行比表示,即各农作物实际行数的比。间作农作物的行数,要根据计划农作物产量和边际效应来确定。

2、幅宽 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如图1-2。

3、间距 间距是相邻两种农作物间的距离,是间套作物边行争夺养分、水分最激烈的地方。具体确定时,可根据两种农作物单作时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

图1-2 农作物幅宽、间距、带宽示意

4、带宽 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带宽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窄。带宽的调整取决于农作物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农机具。

(三)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

(1)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进早发。(2)加强水肥管理。(3)应用化学调控技术。(4)及时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5)早熟早收。

三、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一)主要间作类型

1、玉米大豆间作

2、玉米甘薯间作

3、棉瓜间作

4、果、粮、菜间作(二)主要套作类型

1、小麦玉米套作

2、小麦春棉套作 目前推广的主要有三一式、三二式、四二式及六二式。

3、小麦花生套作

(三)立体种养类型

1、稻鱼种养

2、玉米食用菌模式

一、名词解释

单作、间作、套作 幅宽 间距 带宽 边际效应

二、简答题

1.间作与套作有哪些作用? 2.间作与套作时如何选择农作物品种? 3.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措施有哪些? 4.说出2~3种间套作形式。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篇四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大田作物种植)

实习时间:

实习目的:

1、了解小麦植物学特征、生育期、生育时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了解水稻各生育阶段的特点

3、了解玉米各器官的组成,各生育阶段的特点玉米籽粒的类型。

4、掌握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及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

5、掌握高粱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

6、掌握谷子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

实习内容与步骤:

(一)小麦

一、选用抗冻性比较强的品种

二、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培肥地力高产田一般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6公斤,磷(p2o5)7.5~12公斤,钾(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中产田一般亩施纯氮14公斤,磷(p2o5)7公斤,钾(k2o)5~7.5公斤。

三、耕耙镇压相结合,严把整地质量关。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

四、适期足墒精细播种,严把播种质量关,确保苗齐苗匀。越冬前要达到6-7片叶、5-8个蘖、8-10条次生根,需要有570-650度有效积温就可以实现。一般情况下,小麦最佳播期的适宜气温为冬性品种18~16℃、半冬性品种16~14℃。我县小麦播种适期为10月8日-12日,防止播种偏晚遭遇极端天气越冬偏早时,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每亩基本苗10~12万,半精播中产田每亩基本苗13~16万;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当增加基本苗。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2~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30万。

五、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

(二)水稻

一、秧田选择:本着采用旱育苗、便于管理和培育壮秧、方便运苗的原则,根据水田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结构良好、且无农药残毒的旱田地块做秧田。秧田土壤应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肥沃,ph值呈酸性反应,一般在4.5~5.5之间。

二、施肥:根据分析测定,每生产100千克稻谷从土壤中吸取2.1-2.4千克,五氧化二磷0.9-1.3千克,氧化钾2.1-3.3千克

三、水分管理:一是浅水增温促蘖。插秧时水池内保持“花达水”,插秧后水深保持在苗高的2/3,做到以水扶苗;返青后,水深保持在3厘米左右,有利于增加水温促进分蘖;10叶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溉法,到抽穗前40天为止。在此期间,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要对长势过旺,不出现拔节黄的地块撤水晒田7~10天,晒田成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

白根。二是深水护胎,浅水灌浆。水稻减数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对底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当天气预报有17℃以下低温时,要灌15~20厘米深水护胎。期于时间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养根护叶,活秆成熟。每次灌水4~5厘米深,自然落干后再灌水,水稻黄熟期停水

三、水稻追肥:1)早施、重施分蘖肥。水稻追分蘖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在插秧后

5~7天施人,追分蘖肥量占总氮量的30%左右。

2)巧施穗肥。将总氮量20%的氮肥、总钾量30%~40%的钾肥配合,进行追施。水稻追肥以硫酸铵、尿素、硫酸钾为好。

(三)玉米

一、整地。玉米是一种既需水又怕渍的喜光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需求不同,要求土壤肥沃,能灌能排,因此,在整地上要开好三沟,即主沟、围沟和厢沟,并做到沟沟相通,沟不积水,能灌能排。玉米整地最好是隔年翻耕冻坯或种一季冬季蔬菜,到第二年播种玉米时,土壤疏松干燥,团粒结构好,对玉米生长有利。

二、水肥管理。据试验,生产100公斤玉米籽实,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钾2.1公斤。若亩产500公斤玉米,亩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过磷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

(四)大豆

一、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品种。以采食鲜荚为主,应选择宽荚、品质好、风味早熟的品种;采收后以加工豆制品为主的,选用一般普通型品种。

二、适时播种:6月上中旬直播。切忌在雨后和土壤烂湿时播种,否则大豆会因吸水受胀而不能发芽,即使已发芽的也容易引起烂根死苗。

三、合理密植:播前用适量多菌灵拌种,防止苗期病害发生。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密度,一般每亩保苗1.2-1.6万株,株行距在25×32厘米左右,亩用种5-7公斤,每穴播3-4粒。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四、及时施肥:大豆需要大量的磷钾肥,施用磷钾肥对毛豆增产效果显著。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的数量,应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在生长期间可视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可施一次10%的人粪尿或三元复合肥10公斤;开花前及花期喷施2次缩节胺,抑制大豆徒长,使茎秆变粗,株型紧凑,促进营养物质向荚果转移,提高大豆的结荚数、和饱满率,一般可增产10-25%。

五、鼓粒成熟时期

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生殖生长旺盛。这个阶段前期决定粒数,中后期决定粒重,根茎生长减弱,根瘤固氮能力开始下降。

2、主攻目标:保根、护叶,增荚、增粒,提高粒重。

3、主抓措施:

①遇旱及时浇水。大豆鼓粒期对水分反应敏感。此时正处于山东“秋旱”季节,所以要及时浇水。

②补施肥料。此期强叶片发黄,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5公斤或喷洒3%的磷酸二

氢钾1-2次。以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粒重。

③此期大豆主要害虫有食心虫、豆荚螟。可结合增强叶片后期功能,增强光合能力,提高粒重,促进早熟,每亩可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加天达2116(豆科型)75克兑水45公斤混合喷雾或用70%晶体敏螟虫700-1000倍液加入天达2116(豆科型)75克混合喷雾。可防消费品市场虫害,又能早熟、增产。

④适时收获。人工收获宜在大豆的黄禾期,机械收获大豆在完熟初期为适宜期。大豆田采用上述栽培技术要点实施,病虫害等可以得到很好控制,植株健壮不早衰,荚果饱满优质,较普通管理田增产25%以上。

(五)高粱

一、整地:

先将堆肥撒施于耕地上,然后耕犁12~15公分(4~5寸)深,充分耕碎土块,除去杂草,并耙平土面,按照行距50公分开挖4~6公分深的植沟播种量:每公顷约需15~20公斤种子,种子可向当地乡镇农会购买。播种法:播种法分点播及条播两种,一般以条播为主,把种子均匀播于植沟内然后覆土厚约3公分。

二、施肥法:

(1)春作及秋作:堆肥于整地前撒施於田间,然后翻入土中,磷肥全量及氮钾肥半量作基肥,于播种前施用,余半量氮钾肥於播种后30天施用。

(2)宿根栽培:半量肥料于主作收获后10天施用,余半量于主作收获后30天施用。肥料施用位置应离植株10~15公分,以免伤及植株。

三、田间管理

(1)间苗补植:高粱播种后20~25天,苗高15公分时,实施第一次间苗,到苗高25~30公分,实施第二次间苗,最后株距保持约10公分,如发现缺株时,可挖取间苗中要拔除的健壮苗来补植

(2)中耕除草:高粱生育期间,按照杂草发生情形,实施中耕除草2~3次,尤其生育初期,特别注意将杂草除净,以免影响发育。若使用除草剂时,应在播种覆土后萌芽前喷施。

(3)培土:第一次中耕除草后,随即施追肥於植株旁,并将土壅培於植株茎部,以防止倒伏,促进发育。

(4)灌溉排水:高粱耐旱,但在幼穗形成期(播种后35天左右)、(播种后60天左右)、乳熟期(播种后75天左右)如遇乾旱,影响产量很大,应加以适量灌溉。在多雨季节,应随时排除积水,以免发生病虫害及延长成熟期。

(六)谷子

一、选择优良品种

优质高产新品种“冀谷19”。幼苗叶鞘绿色,夏播生育期89 d,平均株高113.7 cm,平均667 m2产量353.1 kg。高抗倒伏、抗旱、耐涝,抗病性好,商品性、适口性均好。每亩留苗3.5万 ~ 4.0万株。富硒优质保健谷子新品种“冀谷18”。幼苗绿色,夏播生育期86 d,株高106.7 cm,抗倒伏、抗旱、抗病,小米含硒是普通品种的2倍,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大骨节病、克山病和癌症等作用。亩留苗4.0万株。富硒优质新品种“冀谷21”。该品种幼苗绿色,夏播生育期85 d,株高119.2 cm,亩产量357.6 kg,是目前含硒量最高的品种。种植时每亩留苗5.0万株。高产优质新品种“冀谷20”。幼苗叶鞘绿色,生育期87 d,株高121 cm,每667 m2产量351.9 kg,春播夏播均可,每亩留苗4.0 万~ 4.5万株。抗除草剂新品种“冀谷24”、“冀谷25”,适宜春播的高产多抗型品种“冀谷26”,有米味醇香的“小香米”,糯质谷子新品种“黏谷2号”等。

二、精细整地

春播时干旱多风,降雨量少,蒸发量大,表层土层极易失墒干燥,因此必须严格做好春季耕地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要的水分。春季当地表刚化冻时就要顶凌耙耢,以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耙碎坷垃,防止蒸发。播种前土壤含水量降到12%以下,只靠耙耢已不能起到保墒作用,通过镇压措施,抑制气态水扩散是有效的保墒措施。春季整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如果土壤干旱严重,就要耙耢镇压不浅耕;如果雨水多而地湿,就不需要耙耢镇压,而要采取松土散墒,以提高地温。

三、播种

春谷一般在5月20 ~ 31日播种;夏谷播种期一般取决于前茬作物收获的早晚,一般要求6月15 ~ 25日播种,最晚不得晚于7月5日。亩播量为0.75 ~ 1 kg,播种深度3 cm左右,春谷行距45 ~ 50 cm,夏谷行距40 cm。播后及时镇压,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扎根出苗

四、合理密植

土壤肥力较高,水肥充足的条件下,留苗可密些;在旱薄地,水肥条件不足的条件下留苗稀些。一般要求5 ~ 7叶期疏苗,提倡单株留苗,也可小撮留苗(每撮3 ~ 5株)。在华北地区春播一般亩留苗密度4万株左右,夏谷4.5万 ~ 5万株。及时间苗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及时间苗比晚5 d间苗增产10% ~ 30%。当因干旱原因导致严重缺苗时,应及时毁种。若只是出苗不均匀,应采取移栽的方法达到均匀留苗的目的。移栽尽可能早,但要在次生根长出后进行,否则很难成活。一般在浇水或下雨后2 d进行,移苗时尽可能减少对次生根的损害,栽后压实土壤。

五、追肥

一般来说,氮肥以尿素作追肥最好,分2次追施。第1次于拔节始期;第2次于孕穗期,最晚要在抽穗前10 d,以免贪青晚熟。在肥地或豆茬地,第1次要少追,第2次要多追;在旱薄地或苗情差的地,第1次要多追,第2次要少追。实习总结: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10章教案设计篇五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10章第一节

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 郭国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学内容

第10章

其他几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

第一节 马铃薯生产技术

马铃薯也称洋芋、土豆、地蛋等,具有高产、早熟、营养价值高、粮菜兼用的特点。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一般要经过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最后形成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结薯重构成。在生产条件和品种不同时,其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有所不同。在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马铃薯单株产量低,应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生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种植密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应充分发挥单株的增产潜力。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北方一熟区以每667 ㎡ 3 800~5 500株为宜。

马铃薯高产技术要点如下:

一、良种选择 目前生产中可选择的马铃薯良种有:(一)晋薯7号

一般鲜薯产量为每667 m 2 1 900 kg。适宜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土壤种植,山西省北部以4月底5月初播种为宜。密度以每667 m 2 4 000万株为宜。

(二)宁薯7号

鲜薯产量每667 m 2 1 600~2 200 kg。生产中,半干旱区4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每667 m 2 3 500穴;阴湿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每667 m 2 4 000穴。采用小整薯或选健康薯切块播种,平种垄植。适应宁夏南部山区及青海、甘肃两省的类似地区栽培。

(三)坝薯10号

鲜薯产量每667 m 2 1 000~1 500 kg。适应于一季作区种植。密度以每667 m 2 3 000~3 500株为宜。

(四)东农303 鲜薯产量每667 m 2春播1 800~2 000 kg,秋播966。 7~1 000 kg。生产中,东北地区于2月上旬播种,地膜覆盖可提前到1月底播种;秋播8月下旬播种。适宜密度4 000~4 500株,地膜覆盖栽培密度可增至6 000株。

(五)青薯2号

适于我国北方一作区各类地区及青海的川水和高、中位山旱地种 植。适宜播期4月上、中旬,水地密度为每667 m 2 3 000株。

二、整地与施肥技术(一)整地

要求土壤耕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疏松通气。垄作是马铃薯生产的基本形式,极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及结薯。一般做法是前农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施肥、耙地、作垄,并视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镇压。雨多和低洼易涝地区宜做高垄,干旱地区宜做宽垄。春旱地区可平播后起垄,即于秋季前农作物收获后耕翻、耙耱,翌年春天开浅沟播种,然后中耕培土成垄。中原二作区有采用畦作的。旱区多用平畦,便于灌溉;多雨地区宜用高畦,以利排水。

(二)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农作物,植株的生长、块茎的形成和膨大都需要大量养分。根据其生育期短,且生育前、中期需肥量大的特点,应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氮素施用量应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80%左右,磷、钾素全做基肥。施用基肥时应拌施防治地下害的农药。在马铃薯生育期间要适时追肥。

三、催芽与播种技术

1(一)精选种薯

应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完整,表皮光滑柔嫩,芽眼鲜明、深浅适中的幼嫩薯块做种用(图10-1),淘汰受冻、受伤、有病,薯皮粗糙老化、龟裂,芽眼突起、皮色暗淡的薯块。图10-1马铃薯的块茎

1.顶部;2.芽眉;3.芽眼;4.皮孔;5.脐部(二)种薯催芽

通常采用的催芽方法有:

1、温床保温催芽法 春播时因外界气温较低,于播种前20~30天开始,采用酿热温床和暖炕热床等方法催芽。床温15~18 ℃,一般不宜超过20 ℃。在催芽过程中常洒水,保持相对湿度60%~70%,以防止空气过分干燥,薯块萎缩;同时要勤检查,随时拣出烂薯。

2、药剂催芽 催芽效果好,时间短,并可与沙床催芽相结合。常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催芽,其浓度切块种薯用0.5~1 mg /kg、整薯用10~50 mg /kg,浸泡时间为10~20分,捞出种薯直接播种,或用沙土层积催芽后播种。

(三)种薯切块和小整薯的利用

1、将种薯切成小块,一般切块重以20~30 g为宜,每块有1~2个芽眼。切块时应尽量利用顶端优势。一般50~100 g重的种薯可以从头到尾纵横切成2~4块;大种薯可从基部开始,按芽眼顺序螺旋向顶部斜切(图10-2)。

图10-2 切薯方法

a、20~30 g种薯;

b、50~100 g种薯;c、120 g以上种薯

2、利用小整薯播种,以50 g左右的薯块播种增产效果最显著。(四)适时播种

确定马铃薯适宜播种期的重要因素是温度,我国北方春薯的适宜播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五)播种量及播种深度

1、播种量计算公式为:

种薯用量(kg)=切块重(kg)×每667 m 2穴数×计划播种面积

2、播种深度及覆土深度,要根据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土壤疏松、春旱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深播,播深为10~12 cm,土壤黏重、潮湿地区应浅播,播深6~8 cm ;山旱地大都采用深播浅盖、2 两次封沟的方法,增产效果显著。

(六)播种方法

1、垄作 在寒冷地区、土壤黏重或低洼易涝地块多采用垄作。

2、平作 在马铃薯生育期间气温较高,降雨较少而蒸发量较大,气候干燥而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多采用平作。

3、芽栽 即利用块茎所萌发出来的柔嫩幼芽进行繁殖的一种方法。其关键技术是催芽育壮芽。育壮芽的主要条件是黑暗和温度。温度是影响嫩芽伸长速度的重要因素。温度以13 ℃左右为宜,通常在栽插前约2个月催芽,芽长应在15~20 cm。

栽芽方法有平栽和斜栽两种。平栽产量高,能较好地抗旱抗寒,但出苗较慢,宜在温度变化不大、保水性差的沙壤土上采用。

4、“抱蛋”栽培 主要是根据马铃薯腋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匍匐茎结薯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增加马铃薯的结薯层次,从而获得高产。其栽培要点:①培育矮壮芽。②深栽浅盖。③多次培土。

四、田间管理技术(一)发芽出苗期

北方一熟区,从播种到出苗历时30天,这期间田间杂草孳生,应及时苗前除草。对播种时覆土较厚或垄作的田块,可在幼芽已伸长但未出土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即所谓“闷锄”,可提高地温,促使出苗迅速整齐。但应掌握适时,不要碰断幼苗芽尖。干旱严重、土壤缺墒时,应及时进行苗前浇水。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应查苗补苗。

(二)幼苗期

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下带上,培育壮苗。重点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深叶茂。主要措施是及早中耕除草,深松土,浅培土,防治地下害虫。

(三)块茎形成期

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茎秆粗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长势茁壮。主要管理措施是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加厚培土层,消灭杂草,提高地温。

(四)块茎增长及淀粉积累期

田间管理目标是,控制地上徒长,促进块茎膨大充实,保持较大的叶面积、较高的光合效率,延长块茎增长及充实期,达到薯大高产的目的。主要管理措施是行间中耕培土,防治病虫,根外追肥。喷施磷、钾、硼肥溶液,防止叶片早衰。根外追肥可与喷药防病虫结合起来,花期喷0.01%~0.1%的矮壮素,以防倒伏。

五、收获与贮藏技术(一)收获

马铃薯生产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块茎为主要目的。其植株达到生理成熟即为适宜收获期。作为食用薯、长期贮存的商品薯及加工用原料,应在达到生理成熟期收获。用作早熟蔬菜生产栽培的,为早上市,则按商品成熟期收获。商品成熟度依各地市场习惯确定,一般块茎直径不宜小于5 cm。

收获马铃薯应选晴天、土壤适度干燥时进行,一般用犁或人工挖薯,有条件的用机械收获。(二)贮藏

马铃薯贮藏因生产季节不同分为夏季贮藏和冬季贮藏。夏藏比冬藏困难,尤其是种薯。1~3 ℃和相对湿度90%左右是种薯贮藏最适宜的温湿度。为调节窖内温度和湿度,入窖后管理可分3个阶段进行:

1、贮藏前期 应以降温散热为主。从入窖至12月初,窖口和通气孔要经常开放,尽量通风散热。窖顶也不宜覆盖过厚。随着外部温度的逐渐降低,孔口开度可由大到小,白天开、夜间闭。窖温或堆温过高时,也可倒堆散热。

2、贮藏中期 应以防寒保温为主。12月中旬至翌年2月底,要注意检查窖内温度,密封窖口 和通气孔,必要时可在薯堆上盖草吸湿防冻。

3、贮藏末期 应以确保窖内低温为主。3~4月,要尽量减小外部温度对窖温的影响,窖顶加厚覆盖,紧闭窖门、气孔,白天切勿开窖。

◆ 教学目标:了解马铃薯整地与施肥技术及收获与贮藏技术; 理解马铃薯催芽与播种技术;掌握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 教学重点: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马铃薯催芽与播种技术。◆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芽栽

“抱蛋”栽培

二、简答题

1、马铃薯整地、施肥技术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精选种薯的技术要点。

3、绘图:画出马铃薯种薯图。

4、马铃薯合理密植的原则是什么?

5、用图表示马铃薯种薯切块方法。

6、马铃薯催芽与播种的主要技术环节有哪些?

7、马铃薯各个生育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8、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10章第二节

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 郭国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学内容

第10章

其他几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

第二节 甜菜生产技术

一、甜菜的类型与生长发育

(一)甜菜的类型

甜菜有糖用、叶用、食用和饲用4种类型。人们习惯上所指的甜菜均是糖用甜菜,所食用部分 4 主要是甜菜的根(图10-3)。图10-3甜菜的根 1.根沟;2.侧根

(二)甜菜的生长发育

甜菜是二年生作物,第一年为营养生长阶段,可分为幼苗期、叶丛形成期、块根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等4个生育时期。第二年为甜菜的生殖生长阶段,即当甜菜母根经冬季窖藏,翌春栽植后,从根沟长出再生侧根,根头上的顶、侧芽再生出叶和花枝,经春化抽薹开花,形成果实,完成其生活周期。

二、甜菜育苗技术(一)育苗前准备

1、育苗场地的选择及处理

2、建造育苗棚

3、制作墩土板

4、育苗床土的配制

(二)苗床播种

1、装土

2、摆放纸册

3、播种

4、浇水扣膜

(三)育床管理

1、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见表10-1。

表10-1 纸筒育苗甜菜苗床温度 生育阶段 播种 发芽 出苗 真叶期 最适温度℃ 15~20 10~15 10~15 30 25 20 最高温度℃ 外界温度 10 5 5 5 最低温度℃

2、水分管理

总的要求是前湿、中干、后旱。一般可在清晨进行,每次每册浇3~4 kg清水。移栽前的5~7天,要控制浇水,进行抗旱锻炼。移栽前1天浇透水,以免移栽时因土过干而散裂。

3、补种、间苗

4、防治病虫

5、酌情施肥

三、甜菜大田生产技术

(一)整地与施肥

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土块细碎,田面平整,表土疏松,底土紧实,达到保墒、保肥、通透性良好。施用基肥的方法有翻前、耙前撒施,翻后耙前施用,以及结合起垄集中条施。

(二)提高播种质量

1、选用良种

积温高、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应选用多倍体良种;无灌溉条件地区或地块,应选用丰产抗旱品种;热量和雨水条件好的地区、地块,应选用抗病、高糖型品种。所用良种发芽率应在75%以上,净度在97%以上,种球直径大于2、5 mm,种球千粒重20 g以上,且色泽正常,无霉变现象。

2、种子处理 ⑴压碎种球

⑵浸种

⑶化学防治

3、适期播种

一般5 cm处土壤温度达6 ℃以上时方可播种。东北春播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华北春播区和西北春播区为4月上旬。夏播甜菜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7月初。

4、播种技术

⑴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可用条播和点播。

⑵播种量及播种深度一般每667 m 2播种量在1.27~1.53 kg。

⑶施好种肥 甜菜种肥一般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也可单施化肥。

(三)合理密植

1、垄作生产栽培区,垄距60 cm,株距25~30 cm,每667 m 2保苗0.4万~0.47万株;

2、平作畦作栽培区,行距一般40~50 cm,株距25 cm,每667 m 2保苗0.53万~0.67万株。(四)田间管理

1、幼苗期

⑴破除土壤板结

⑵补种移栽 ⑶药剂封闭 ⑷间苗、定苗

⑸中耕除草

⑹酌施提苗肥

⑺防治病虫害

2、叶丛形成期和块根增长期 ⑴中耕培土 ⑵巧施追肥 ⑶灌溉排水

3、糖分积累期 ⑴根外追肥

⑵保护功能叶片

⑶灌水攻根,排水防涝

(五)收获与贮藏

1、收获适期的确定

甜菜块根收获适期是甜菜的工艺成熟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

2、收获与切削 用大犁起趟收获,要安装窄犁铧,顺垄侧深趟20 cm,达到根体活动、手拔即出的程度。用机引犁起收时,侧深趟27~30 cm,将块根趟掘出来,趟时根据切削的速度决定进度。6 起趟的甜菜集堆后,必须立即进行切削。

3、田间临时保藏

(六)合理轮作

一般以4年轮作为主;在北方春播区,甜菜最好的前作是麦类作物。

◆ 教学目标:了解甜菜整地与施肥技术及收获与贮藏技术; 理解甜菜育苗技术; 掌握甜菜田间管理技术。

◆ 教学重点:甜菜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甜菜育苗技术。◆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甜菜的工艺成熟期

二、简答题

1、甜菜块根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2、种植甜菜为什么要进行合理轮作?

3、甜菜播种前种子处理有哪些具体技术?

4、如何确定甜菜适宜的收获期?

5、甜菜纸筒育苗前需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6、甜菜原料根栽培幼苗期有哪些具体管理技术?

7、纸筒育壮苗,需采取怎样的育苗管理技术?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10章第三节

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 郭国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学内容

第10章

其他几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

第三节 芝麻生产技术

一、芝麻类型与产量形成

(一)类型

1、按每667 m 2分枝习性分 单秆型和分枝型。分枝型又可分为少分枝型、中分枝 型和多分枝型。

2、按叶腋着生花数分 单花型、三花型和多花型。

3、按蒴果棱数分 四棱型、六棱型、八棱型和多棱型。

4、按蒴果长度分 短蒴型(3 cm以下)、中蒴型(3、1~4、0 cm)和长蒴型(4、1 cm以上)。

5、按种皮颜色分 白、黄、褐、黑等类型。

6、按生育期长短分 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二)产量形成

芝麻从出苗到收获经历了出苗、分枝、现蕾、开花、封顶、终花、成熟等过程,并分为播种出苗期、苗期、花蒴期(花蕾、蒴果发育期)和成熟期等生育时期。芝麻的产量是由每667 m 2株数、每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组成。每667 m 2株数是形成产量的基础,主要影响时期是播种出苗期,生产上要做到足量下种,适时间苗、定苗,保证适宜的密度。芝麻单株蒴果数是产量构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在有较高单株蒴果数的基础上,增加每蒴粒数和千粒重才能获得高产。

二、芝麻播种技术(一)茬口安排

芝麻不耐连作,每隔2~3年轮作一次,能有效地减轻病害。(二)轮作模式

1、春芝麻产区主要轮作模式 玉米→芝麻→春小麦→大豆→高粱等;高粱→芝麻→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大豆;甘薯或夏大豆→芝麻→冬小麦—花生;棉花或甘薯→芝麻→冬小麦—玉米或大豆等。

2、夏芝麻产区主要轮作模式 冬大麦→芝麻→冬小麦/棉花;蚕(豌)豆或油菜—芝麻—冬小麦/玉米→冬小麦—甘薯等。

(三)播种

1、精细整地

芝麻整地时必须精耕细耙,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土厚墒好的要求。分夏播芝麻整地与 春播芝麻整地两种。

2、种子准备

春芝麻在肥力高、土壤黏重的地块,选用丰产性能较强的品种;夏芝麻在肥力较差的地块,选用早熟、耐瘠性强的品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有:中芝7号、中芝8号、豫芝8号、豫芝10号、豫芝9号。

3、适时播种

春芝麻播种应在5月上中旬,夏芝麻要在前作收获后抢时播种,越早越好,力争在5月下旬播完。

4、播种方式

春芝麻大多采用条播,夏芝麻大多撒播。

5、播种量

一般条件下,每667 m 2播种量,撒播为400 g,条播时为350 g,点播时为250 g。

6、移栽技术

芝麻苗以六叶期(即8对真叶)、现蕾前移栽较好。移栽时,小苗要带“老娘土”,大苗可将土轻轻抖掉,以免带土多时折断细根

7、合理密植

一般情况下,单秆品种的种植密度约1、2万株,分枝型品种应稀一些,但不得少于0.6万株。

三、芝麻田间管理技术

(一)苗期管理

1、破除板结、查苗补缺

2、间苗定苗

3、早施苗肥

4、中耕松土 芝麻开花前一般要求中耕三遍,即所谓的“紧三遍”,是芝麻中耕的关键。

5、注意排灌

6、防治病虫害

(二)花蒴期管理

1、重施花肥

2、中耕培土

3、抗旱排涝

(三)后期管理

1、适时打顶

芝麻适时打顶一般增产约10%。

打顶时间在芝麻“封顶”以后,茎秆顶端生长衰退,由弯变直,即所谓芝麻抬头的时候。打顶的适宜长度约3 cm。

2、保护叶片

生产中,应大力宣传芝麻“打顶不打叶”的好处。

3、防旱排涝

4、收获与贮藏

一般春芝麻8月中下旬收获,夏芝麻8月下旬至9月中旬收获。

◆ 教学目标:了解芝麻类型与产量形成; 理解芝麻播种技术;掌握芝麻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芝麻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芝麻播种技术。◆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芝麻“紧三遍”

芝麻抬头

二、简答题

1、芝麻一生包括哪几个生育时期?

2、为什么芝麻生产栽培中要“打顶不打叶”? 3实现芝麻高产的播种技术有哪些?

4、简述芝麻苗期与花蕾期的管理任务与技术。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教学进程:第10章第四节

学时:2 使用教材:《(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马新民 郭国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教学内容

第10章

其他几种农作物的生产技术

第四节 谷子生产技术

一、谷子的产量与形成

1.谷子的生育时期 谷子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经历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共5个生育时期。2.谷子的产量形成

谷子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因素形成的。在产量形成因素中,每667 m 2穗数和每穗粒数是主导因素,千粒重比较稳定。在低产条件下,加大密度、增加穗数能显增加产量;在高产条件下(密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每穗粒数则成为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谷子穗粒数的形成和秕谷的形成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在抽穗前8天到抽穗期,二是在抽穗后20~34天。

二、谷子的播种技术(一)整地与施肥

1、合理轮作倒茬

谷子宜轮作,忌连作,谷子前茬农作物以豆类、油菜最好。

2、整地技术

我国谷子产区多系北方旱作农业区,一切耕作措施都应突出“保墒”,深耕细整,地平土碎,保证全苗。整地技术分秋耕、春季整地、施好底肥三个环节。

(二)品种选择

黄土高原夏谷区和黄淮海夏谷区,以早熟和中熟品种为主,少数为晚熟品种,生育期80~90天。西北谷子产区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性。东北谷子产区则应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耐湿、耐涝性。可供选择的品种有:

1、榆谷4号

2、延谷11号

3、公谷63号

4、晋谷21号

5、豫谷5号

(三)合理密植

在华北北部和西北高原地区,薄地基本苗每667 m 2 2万株,中等地力2.5万~3.5万株。华北南部平原夏谷产区每667 m 24.5万~5.5万株。东北地区采用不分蘖的单秆型谷子品种,密度较高,大致在每667 m 2 4万~8万株。内蒙古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密度宜小,每667 m 2 1.2万~3万株。

叶面积系数是衡量群体结构的重要标志。一般认为,肥水较高的春谷叶面积系数在苗期应为1.2~1.3,盛花期为4.5~5.0,成熟期为2.5以上。

(四)播种

1、适期播种

一般春播谷子5~10 cm地温上升到12~15 ℃时可作为适宜播期。谷子主产区的适宜播期,华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从5月中旬至5月下旬,东北地区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生育期短,应尽量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2、播种方法 ⑴沟垄种植法

⑵水平沟种植法

⑶抗旱播种法

3、播种量和播种深度

⑴播种量按

保苗系数3~5,春谷每667 m 2计划留苗2万~3万株,播种量0.47~0.53 kg ;夏谷每667 m 2计划留苗4万~6万株,播种量0.67~1 kg。⑵播种深度

生产中一般以3~5 cm为宜。

4、种肥施用

种肥用量一般是标准氮肥约5 kg,并配合施过磷酸钙10~15 kg。施肥时,要注意种子和肥料 10 分开,防止烧苗。

三、谷子田间管理技术

(一)苗期管理

1、生育特点 谷子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春谷历时30~40天,夏谷历时20~25天。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中心,以次生根系建成为主,地上部分生长较缓慢。

2、主攻目标 “控上促下”,形成壮苗。壮苗的长势长相从群体看,满垄全苗,生长整齐,苗色浓绿,粗矮茁壮。从个体看,根深,茎扁圆、色绿,叶宽而短。

3、管理技术

⑴播后镇压

一般要镇压2~3次。⑵查苗补苗

⑶适时间苗、定苗 生产中强调三叶间,五叶定。⑷蹲苗及中耕

(二)拔节孕穗期管理

1、生育特点 谷子从拔节到抽穗为拔节孕穗期,历时35~40天。其生育特点是拔节后生长中心转移到地上部分、茎叶生长旺盛、幼穗也开始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决定谷子穗大小及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谷子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各部分竞争养分最剧烈、需水需肥最多最迫切的时期。

2、主攻目标 促壮秆,叶色浓绿,叶片微下垂,整齐一致,植株健壮,主攻大穗。

3、管理技术

⑴攻施拔节肥水 此次施肥是关键性的一次追肥,这次追肥量应占追肥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拔节期追肥量,一般每667 m 2追施尿素6~10 kg为宜;孕穗期追肥量,一般每667 m 2追施尿素3~5 kg。

⑵及时中耕除草 谷子是中耕农作物,中耕对谷子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拔节后,结合追肥进行一次中耕。孕穗中后期的中耕只浅锄3 cm。

⑶注意防治病虫害

(三)抽穗成熟期管理

1、生育特点 谷子从抽穗开花到成熟,历时40~45天。其生育特点是以抽穗、开花、授粉、灌浆为重点,是建成子粒、提高结实率和争取穗粒重的关键时期。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对肥水需求逐渐下降。

2、主攻目标 防止早衰,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运输,争取穗大粒饱。

3、管理技术 ⑴根外追肥

⑵防旱防涝

⑶防倒伏防“腾伤”

(四)收获与贮藏

谷子适宜的收获期为蜡熟期到完熟期。图10-4 谷穗模式图

1、穗轴;

2、第一级枝梗;

3、第二级枝梗;

4、第三级枝梗;

5、刚毛;

6、小穗

一般将谷粒保持在10 ℃以下,5~0 ℃更好。谷子含水量在12.5℅以下,粮温不超过25 ℃,一般可以安全贮藏。

◆ 教学目标:了解谷子产量形成; 理解谷子播种技术;掌握谷子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谷子田间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谷子播种技术。◆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谷子“腾伤”

二、简答题

1、我国谷子产区分为哪几个生态区?

2、谷子一生分哪几个生育时期和生育阶段?

3、谷子的产量形成特点是什么? 

4、旱地春谷整地、施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谷子播种的技术环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谷子田间管理各阶段在生产中的主攻目标是什么?主要技术有哪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