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音乐办家家教案(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39:55 页码:11
音乐办家家教案(大全12篇)
2023-11-11 16:39:55    小编:zdfb

教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步骤和指导内容的一种教学准备材料。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注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延伸。欢迎大家浏览以下教案范文,对教学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建立常见食物与绘画色彩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力、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哪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苗苗1班?”幼儿胡乱猜测。 师:“当当当,看看,他是谁啊?”(师出示大头儿子图片)

师:“今天啊,不只是大头儿子到我们班里,他们一家子都来我们班里了。”(出世图片)

师:“小朋友欢迎他们吗?他们到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炒小菜请他们吃饭,好吗?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菜呢?”

对孩子的回答做出积极回应。

二、绘画涂鸦环节

师:“围裙妈妈说苗苗1班的小朋友太好了,她要亲自来和你们一起炒小菜。” “乌拉乌拉,变,大徐老师变成了围裙妈妈。”(老师带上围裙妈妈头饰) “围裙妈妈问小朋友知道怎么炒小菜吗?”请孩子回答。

“围裙妈妈这里有神奇的铲子,他们能炒出世界上最香的菜菜。请小朋友们排队过去一人拿一个小铲子,记住有要求的哦,一人一个小铲子。拿好铲子回到座位上”

孩子们回到座位上,师生共同演习一遍炒小菜。

“嗯,真棒,我们小朋友都会炒菜。那么就让我们摆好桌子,放上盘子吧!”(带孩子们到事先摆放好纸的桌子边。)

“哇,菜菜好香啊,请把菜菜盛到碗里吧!,小朋友们看着,围裙妈妈先放菜菜了。等下请小朋友把菜菜一人放一个盘子里,谢谢!。”老师示范随意涂鸦一次。再让孩子们在纸上随意涂鸦。

三、食物与颜色配对

1、根据盘子内绘画的色彩配上相应颜色的菜。

师:“围裙妈妈这里有许许多多好吃的菜菜,请小朋友帮忙找找和它颜色一样的盘子,把它放过去,它们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师检查配对情况,并且小结告诉孩子不偏食,每样菜菜都要吃,才会有营养,长得高高壮壮的。

2、请大头儿子一家和小朋友一起共同“用餐”,小娃娃的哭声响起。

师:“哎呀,我们忘记还有娃娃没吃饭呢?可是我们已经把菜菜吃完了,怎么办?”(引导孩子自己提出再炒菜)

3、巩固食物颜色与相应色彩配对。

让孩子们用大锅炒小菜。(用上呼啦圈)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圈一起唱《办家家》,唱好后把图片送到相应颜色的呼啦圈里。带上娃娃,让小朋友排好队一起检查,给娃娃喂食,报菜名。娃娃谢谢小朋友。

师:“今天大头儿子一家和娃娃非常感谢苗苗1班的小朋友请他们吃了好吃的菜菜,现在他们要回家了,跟他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在家中寻找食物,和父母一起玩颜色配对游戏。

需要配合帮忙的地方:在孩子们坐桌上吃饭后有人帮忙播放娃娃的哭声,或假装娃娃的哭声。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1、通过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办家家》的节奏,情绪特点,初步用自然的声音和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2、继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愉快和同伴参加音乐活动。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办家家游戏材料(马夹袋做的围裙、娃娃若干)节奏卡。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星期天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好吃的?2、你们在幼儿园做过爸爸妈妈吗?你做爸爸都干些什么?妈妈干些什么?你们做爸爸妈妈心里高兴吗?把高兴的样子做出来。小朋友学习做爸爸妈妈叫娃娃家,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办家家。(二)放音乐,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情绪。a)听一听、中一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你们觉得他们玩得高兴吗?娃娃家里有谁?他们正在做什么?b)第二次感受音乐。爸爸妈妈喂宝宝以前在干什么?歌曲里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并出示节奏卡。c)听音乐,再次练习节奏。(三)、学习歌曲《办家家》。1、引导幼儿围着教师学唱两遍,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2、分爸爸一边,妈妈一边分段唱两遍。3、爸爸妈妈除了会炒小菜外,还会做什么好吃给娃娃吃?4、根据幼儿的回答练习节奏。(四)、简单进行游戏表演。1、出示娃娃,谁来了?娃娃的爸爸妈妈出差去了?谁愿意做娃娃的爸爸妈妈?2、爸爸请一位妈妈,先打扮自己,一起来表演抱娃娃、炒小菜、喂宝宝等。3、两个好朋友合作办家家进行游戏,教师关注幼儿并积极参与、引导。(五)娃娃吃饱了,带娃娃出去玩。结束。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三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创编动作,表现做家务的情景。

3、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音乐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1、倾听音乐,想象音乐表现的家庭情景。

指导语:歌里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2、学习歌曲。

1)、教师演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与幼儿共同大声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回忆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做家务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你能表演给我们看看吗?

4、与幼儿讨论:如果玩“扮家家”这个游戏,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将幼儿进行分组,一个人当爸爸,一个人当妈妈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乐,老师与幼儿一同玩“扮家家”的游戏。

两名幼儿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妈妈。

教师可以以孩子角色进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观看孩子活动情况。

6、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

指导语:今天的游戏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谁?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么照顾娃娃的。

整首歌曲的歌词孩子们很熟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当我范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马上有了感应,和我一起说: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一起学,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还很有节奏。可见,来自孩子生活熟悉的东西是很能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当我提出问题:“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孩子们都能很拥跃地回答,有的孩子还配上了动作。

因此,我在让孩子们学习这首歌曲时,只要强调歌曲的节奏就可以了,孩子们能很快理解并学会。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开饭了——”这个语言节奏拉得太长,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拍节奏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音乐创编: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五

3.乐意表演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图谱;领结、围脖、娃娃(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各种蔬菜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随音乐做蔬菜造型过场。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去买菜,烧饭给他们吃吧!去买什么菜呢?让我们想一想,做一做吧!(第一遍:大白菜、西红柿、大冬瓜、大南瓜;小花菜、紫茄子、小豌豆、胡萝卜)第二遍:还能买什么菜呢?我们再来一次!

二、以"买菜"的情境为线索进行发声和节奏练习。

1。师:蔬菜买来了,休息一下吧!你买了什么菜呀?(幼儿说各种菜,教师出示菜的图片)我们把买的菜唱出来,会更加好听!

师唱:"你买了什么菜?"幼唱:"我买了xx"。集体把各种菜唱一唱。

2。以"洗菜、切菜、炒菜"的情境进行说白部分的节奏练习。

师:孩子们,菜买好了,我们要干什么呢?(幼儿说"洗菜")。洗好了呢?还有呢?(集体回答)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手洗菜喽!

第一遍带领幼儿一起做;第二遍:你们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洗就更加好了(教师退出)第三遍:你们做的才可真香,我们再来有节奏的玩一次!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邀请一位孩子上来,边唱边表演。

师:谁还想来做?请…请你们帮我个忙,"炒小菜的"的那几句请你们来帮我唱。

2。再次表演唱。

师:刚才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个别回答,个别几句教师再次范唱)3。根据幼儿所说出示图片,按顺序排列。并逐句朗诵。

师:你们真厉害,全部找到了。我要考考你们,能不能看着图片完整的唱?

4。幼儿第一遍尝试演唱,指导个别歌词的正确演唱。

5。个别歌词的纠正演唱,第二遍完整演唱。

师:这回要加大难度了,看你行不行!老师要藏起来几张图片,看你们行不行?

6。第三遍演唱。

师:图片不见了,你们还能唱的这么好,真棒!(奖励唱的好的孩子佩戴饰品,送你爸爸的领结,爸爸的围脖)谁也想要?老师也想来唱了,我来唱炒菜部分,你们唱歌词。

7。第四遍演唱。把围脖都奖励给你们!

四、幼儿创编歌词。

师:你们家烧得是什么菜呀?怎样把这个菜说到歌曲里去。

幼儿个别创编。除了这里有的,你家还可以烧什么菜?创编6、7组。

五、幼儿角色扮演师:爸爸妈妈都在了,娃娃还在睡大觉呢,我们快叫醒他们吧!请爸爸找到一个妈妈,妈妈来抱一个娃娃。我们一起来唱给娃娃听吧。

1。幼儿演唱,并表演。

师:把我们创编的各种菜也唱到歌曲里去,老师把菜放在凳子上,你们家自己选择。

2.幼儿自由的选择炒的菜,根据幼儿情况演唱。

师:娃娃吃饱了,我们带着他们去太阳下散步吧。

3.结束。

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六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录音带。

1.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2.学习律动《办家家》。

(1)放音乐,幼儿跟唱。

(2)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七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歌曲录音。

2.钢琴。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从本次活动中,我了解到歌唱活动中不能用单一的形式演唱,这样只会打消孩子演唱的积极性,只有不断的丰富唱歌的形式,满足幼儿的兴趣,才能吸引幼儿演唱。而今天这种对唱和默唱的形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可以运用。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八

1.学新歌。提问:你们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请两位排练好的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带领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以及歌曲内容。

2.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练习歌曲中“说白”部分。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男女练习等方法练唱。

3.幼儿创编歌表演。启发幼儿除了炒小菜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编“说白”部分的内容。请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结伴表演,并共同商定“说白”的内容。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九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接唱和齐唱。

2.能用自然的声音和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3.有与同伴共同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1.事先请二位小朋友排练表演歌曲。

2.有扮家家的游戏经验。

1.学新歌。提问:你们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请两位排练好的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带领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以及歌曲内容。

2.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练习歌曲中“说白”部分。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男女练习等方法练唱。

3.幼儿创编歌表演。启发幼儿除了炒小菜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编“说白”部分的内容。 请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结伴表演,并共同商定“说白”的内容。

1.此活动可分二次进行,接唱和结伴表演可在第二次进行。

2.可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唱一唱这首歌。

1.幼儿喜欢演唱歌曲,乐于结伴表演歌曲。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体会创作的乐趣。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学习炒菜等动作。

2.体验做爸爸妈妈的愉快心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娃娃若干、白纸帽、围裙、图片。

2.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看大人工作时的图片,体会父母的辛苦。

(1)放音乐,幼儿跟唱。

(2)启发幼儿自由做炒菜、端盘子、尝菜等动作。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然后抱起娃娃喂东西。

(4)分别请男孩拌爸爸,女孩扮妈妈,听音乐表演律动。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十一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学习与同伴的协调表演。

2,学习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体验创作及合作表演的乐趣。

2,观看情境表演并欣赏歌曲。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和听一听这两个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熟悉学习歌曲.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边听老师的琴声,一边听两个小朋友的范唱,并跟着他们一起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扮家家》。

4,分组表演。师: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两人为一组来进行演唱表演。

5,结束。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能大胆的在集体前进行表演。

3、体验自己会表演的成功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

1、《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发音清楚的进行演唱。

2、《小朋友爱唱歌》引导幼儿发音清楚的唱准音阶。

(二)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1、幼儿随老师伴奏进行演唱。

教师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进行进行引导,提醒幼儿发音清楚的演唱。

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

(1)教师放录音引导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演,引导幼儿相互学习、模仿。

(3)幼儿集体随老师一同边唱边表演。

3、鼓励幼儿为大家表演。

(三)结束。

鼓励幼儿为家人表演自己学会的新本领,引导幼儿在音乐曲中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