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二下做月饼教案(汇总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5:16:31 页码:12
2023年二下做月饼教案(汇总20篇)
2023-11-23 15:16:31    小编:zdfb

教案是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指南。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了解。每一份教案范文都蕴含着教师的用心和耐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一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学习用团、压等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1、歌曲磁带《爷爷为打月饼》。

2、实物月饼。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小刀等。

4、教师自制“烤箱”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月饼,请幼儿观察。

2、请个别幼儿动手操作。

三、教师演示制作月饼。

圆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印花。

正方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用刀切下四条边—印花。

四、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爷爷为打月饼》)。

五、展示幼儿作品,讲评作品。

六、教学结束:把幼儿制作的`月饼放进烤箱。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二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体验劳动的乐趣。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欣赏并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重点难点学会欣赏并学唱。准备实物月饼、录音机、磁带、橡皮泥等。

出示月饼,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月饼,观赏并品尝各种月饼,请幼儿说出月饼的外形及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的味道。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节日吃月饼?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引导幼儿感受中活动过程秋节家人团圆、欢乐温馨的节日气氛。

3、请幼儿欣赏歌曲《做月饼》。

4、教师弹唱歌曲《做月饼》。

5、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型,知道是一首四二拍子的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打四二拍的节奏。

6、教幼儿发声练习。

7、教师弹琴教唱歌曲《做月饼》,重点让幼儿感受四二拍子的音乐节奏型。

8、请幼儿听歌曲录音,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共同讨论月饼的制作方法,下节课教幼儿制作月饼。补充与修改。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三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四

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教学。

4、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感受节日的快乐。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

(3)自由组合放月饼。

教学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五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4、作者从月饼消费的不良现象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5、文中说“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下列对其“简单、纯朴”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以前的月饼只是注重月饼的内容,而忽略了它的包装形式。

b、以前的月饼人们只是用它来寄托祝福表达亲情。

c、以前人们注重月饼的象征含义。

d、中秋月圆之夜,吃饼赏月是国人对合家团聚的情感寄托。

6、文中说月饼“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下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月饼越来越奢华的包装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b、从月饼“变味”可以反映出社会上对月饼用意的变化。

c、月饼“变味”反映出社会上的一种不良风气正在形成。

d、一个社会的风尚应该遵循健康文明的原则,但月饼现象却在引导着一种不良社会风尚。

7、这篇文章在题材选择上和前一篇一样,都是选取了大背景下的小事情,而又通过小事情来反映大问题。但在论据的使用上各有不同,前者主要是使用论据,后者主要是使用论据。也就是前者重在,后者重在。

8、请简单分析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按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9、课外扩展:端午节快到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格式各样的粽子,有便宜实惠的粽子,有精美包装的粽子,也有一个上百元的鲍鱼粽子,还有配上各种精美礼物的千元粽子……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选择哪种粽子,并说说为什么。(可以借鉴课文的思路写成一篇小论文)。

1、来寄托祝福、象征团圆的月饼有些变味了:

a、重形式,浪费严重;b、成为送礼的“敲门砖”。

2“小小的月饼,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

作者批评这种“变味”的月饼消费,是因为。

a、追求高档,追求铺张“实在是很不应该”;。

b、这样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意。

4提出我们仍然需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勤俭建国。

5、a。

6、a。

7、事实、道理,事实胜于雄辩、以理服人。

8本文以月饼消费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为写作的切入点,并具体分析了这种不良的消费现象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然后由此提出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的论题,并主张“消费要讲文明”的中心论点,并推而广之,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提出问题分析现象提出观点解决问题。

9、略。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六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月饼在古代被作为中秋节时的祭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元朝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成为一种食品和礼品。月饼种类繁多,品种已异彩纷呈,当前根据中国本土月饼和中西方饮食文化结合产生的新式月饼,将月饼非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月饼通常是指人们在中秋节这个特定节日里吃的饼,通常为圆形。但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了。容易制作,是幼儿感兴趣的手工制作。“香喷喷的月饼”这一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开发潜能,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3、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1)入场。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好不好。

师: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小朋友们吃过月饼吗?(吃过)。那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是有些什么?(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观察感知。

1、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儿童网。

(3)表述交流。

请幼儿坐好,教师分别出示几种不同的月饼,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然后将幼儿发言进行小结提升,重点讲述以下三种月饼:

1、五仁馅的月饼:

师:“这种馅的月饼你们吃过吗?对,这是我们见过的用花生仁、糖和芝麻做成的,又香又甜,叫五仁馅月饼,这只是月饼的一种。”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五仁馅的月饼颜色(土黄色),形状是(圆形),有花纹,闻一闻,说一说它的气味(香味、好闻的味)。

师:请小朋友尝尝,真好,又香又甜。

2、枣泥馅的月饼:

师:“小朋友们吃过枣泥馅的月饼吗?是不是吃在嘴里有种粘粘的感觉,对,它是由枣和红糖捣碎做成的馅,是红色的,看上去就很粘。月饼有很多种,枣泥馅的月饼,它也是其中的一种。”

师:“你们喜欢吃枣泥馅的月饼吗?为什么?”

(它又香又甜,很好吃)。

3、豆沙馅的月饼:

师:“豆沙馅的月饼吃过吗?你知道豆沙馅的月饼是什么制作而成的吗?

师:如果小朋友们吃过豆包,就知道它是什么制作而成的了,它是红豆煮熟后和白糖和在一起而制作而成的,请小朋友尝一尝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师:“月饼真好,即代表着团圆,并且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1、请幼儿来品尝不同种类的月饼,让幼儿观察品尝,并问幼儿: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微波炉内烤熟。

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宝宝不会擀皮,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观察其制作,并帮助他;二是有的宝宝包月饼的皮的边缘捏不紧,因为孩子的手劲很小;三是有的宝宝把月饼放入模型磕不出来。老师要多指导制作,在幼儿学习制作月饼过程中,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3、带领幼儿一起做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拿两个纸盆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5、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1、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

师:月饼的种类可真多,请你仔细看看这些月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闻一闻有什么气味,注意不要离鼻子太近。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

练习用团、压、捏、刻、印的技能制作月饼,锻炼幼儿的手部动作。

活动材料。

橡皮泥、牙签、塑料刀、模具等。

1、把上次制作月饼活动的照片布置在区域的墙面上,引起幼儿主动制作月饼的兴趣。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饼,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选择小木棒等辅助工具刻花样,也可选择瓶盖印花纹等。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月饼是一种汉族人发明,深受中国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大部分月饼常温保存,即开即食。而像冰皮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则需要从冰箱拿出来放一阵子解冻食用,口味更佳。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七

1、发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

布置场地,场地两端画起跑线,相距20米,中间摆放平衡木。小型月饼盒两个。

1、准备教学:练习徒手操,走步、跑步。

2、平衡练习。教师示范、讲解走平衡木的动作要求。幼儿依次练习,教师指导。根据幼儿走平衡木的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示范,幼儿再次练习。

3、游戏:过小桥,送月饼。

(1)教师启发:“中秋节到了,小朋友们要去慰问解放决军叔叔,大家要走过小桥,到解放军叔叔的驻地去送月饼。”然后介绍游戏名称、玩法、规则,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2)游戏玩法: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起跑线上,游戏开始,两队第一组的排头手提月饼盒,跑到小桥(平衡木)前,走过小桥,跑到本队另一方,将月饼盒交给第二组的排头,站到队尾。第二组排头按上述方法过小桥送月饼,依次进行。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

(3)游戏规则:一是在小桥上只能走,不许跑。如果人和月饼盒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要从掉下之处重走,(教师注意保护)。二是等待跑的幼儿不能跑出起跑线接月饼盒。

(4)游戏进行2-3次,注意帮助走平衡木有困难的幼儿进行练习。

4、教师组织幼儿做各种放松动作。

5、室内教学:丰富幼儿关于桥的知识经验,请幼儿自己做做试试画画桥。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八

1、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等技能。

2、知道中秋节快到了,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3、让幼儿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通过团、压等技能来制作月饼。

1、橡皮泥,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3—4个。

2、塑料月饼盒若干。

(一)、导入活动

教师利用变魔术的方式出示月饼,引起幼儿做月饼的兴趣。

变魔术,教师用神秘的口吻引出月饼。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月饼。”

(二)、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引导幼儿观察,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

师:“老师这里已经做好了几个月饼,大家一起欣赏吧,注意仔细观察老师做的月饼的颜色、形状。”

(三)、教师示范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

教师带领幼儿先重点学习团、压等技能,为幼儿自由制作月饼打好基础。

老师先带小朋友们制作一个简单的月饼,将泥放在两手手心,把它使劲地揉来揉去,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用手心按住压在塑料月饼盒里,然后把它倒出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不能将橡皮泥放到嘴巴里,也不能把橡皮泥扔到地上。

(五)、举办“我的月饼最漂亮大赛”,通过评比,让幼儿发现其他幼儿的创新之处。

师:“请小朋友上来介绍自己的月饼,仔细看看自己的月饼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会儿我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九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体验劳动的乐趣。

2、在教学中培养幼儿欣赏并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重点难点学会欣赏并学唱。准备实物月饼、录音机、磁带、橡皮泥等。

(一)开始部分:

出示月饼,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月饼,观赏并品尝各种月饼,请幼儿说出月饼的外形及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的味道。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节日吃月饼?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引导幼儿感受中教学过程秋节家人团圆、欢乐温馨的节日气氛。

3、请幼儿欣赏歌曲《做月饼》。

4、教师弹唱歌曲《做月饼》。

5、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型,知道是一首四二拍子的歌曲,教师和幼儿一起打四二拍的节奏。

6、教幼儿发声练习。

7、教师弹琴教唱歌曲《做月饼》,重点让幼儿感受四二拍子的音乐节奏型。

8、请幼儿听歌曲录音,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三)结束部分:

共同讨论月饼的制作方法,下节课教幼儿制作月饼。补充与修改。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

1、培养幼儿敢于尝试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2、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幼儿学习头顶沙袋走各种类型的桥。

1、音乐:小熊翻过山。

2、沙包若干、平衡木2根。

一、导入。

1、听音乐做热身活动。

2、出示沙包,引出游戏。

二、展开。

1、让幼儿练习顶沙包走。

指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头部保持平衡,身体不要晃动,两臂平举,眼睛平视前方,脚走直线。

2、顶沙包过小桥。

(1)尝试过小桥。

(2)交流感受,掌握过桥要领。

(3)幼儿走不同高度的桥。

3、游戏:过小桥,送水果。

(1)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幼儿要依次走过小桥,一次拿一种水果(沙包)放在头顶的沙包下运过桥,然后放在对面的篮子里,迅速跑回。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幼儿注意遵手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三、结束。

对幼儿的练习情况进行积极评价。

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一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一度中秋节,是人们寄托祝福、共享天伦的日子。那圆圆的月饼,那酽酽的月饼,人们品尝了多少年。而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老百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月圆之日阖家吃饼赏月。

然而,近年来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

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比如月饼的包装花样繁多,木盒、锦缎盒、铁盒,十分精致,近于奢华。盒里也不光是月饼,还有洋酒、金银饰品,甚至一套住房钥匙。而月饼的售价则令人咋舌,动辄上百、上千元以上,令寻常百姓不敢问津。月饼的如此“变异”,并不是为了吃。有人说,如今的月饼是形式大于内容。仅拿一种木盒包装来说,据环保部门专家测算,平均每生产100万盒木盒月饼,就要消耗50棵左右直径10厘米的树木。而大量的诸如不锈钢、镀金、仿红木等等的盒子,吃完月饼,除了扔掉,别无它用。正像一位月饼销售商所说,有的月饼真正值钱的是包装而不是月饼本身。中秋节前后,人们看到许许多多精美无比的包装盒被丢弃,无不感到心痛。

“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月饼“大旅行”,又是一个怪现象。如今送礼成风,佳节来临,有的人希望借此表达一份人情,疏通一下关系,月饼便成为适时出现的最佳礼品。在一些人的心里,似乎只有包装的豪华、价格的昂贵,才能表达出一份情意,显示一种档次。流风所及,导致了月饼的礼品化、高档化。有人说,美好的节日成为人们的沉重负担,一些困难家庭因此而变得不堪重负。月饼也就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尚往来,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

小小的月饼,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变化是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已经从温饱有余向更宽裕的小康迈进。时尚则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刚刚实现总体小康,有不少城乡居民生活还很困难。在生活方面,追求高档,追求铺张,甚至竞豪赛奢,实在是很不应该的。这样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意。诚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有买的就有卖的,买卖两便。特别是扩大内需也需要促进消费。但消费要讲文明。我们应该记住浪费不是消费、消费不该浪费的道理。我们提倡的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但绝不是提倡花钱越多越好,物耗越多越好。我国是个资源紧缺的国家,那么多的纸张、木材、金属,付之一炬,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

年年月圆,岁岁中秋。老百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心气儿很高。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越是在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教育。现在要坚持这样做,将来生活更好了,仍然要坚持这样做。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勤俭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伟大的民族。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二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体验劳动的乐趣。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及初步的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知道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尝试用团、压等方法制作月饼。

1、活动前,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认识和品尝各种月饼。

2、与幼儿园食堂联系,配合月饼的制作。

3、月饼实物、月饼制作材料及用具、餐具,并分组摆放。

一、观赏并品尝各种月饼,请幼儿说出月饼的外形急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的味道。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引导幼儿感受中秋节家人团圆、欢乐温馨的节日气氛。

三、请幼儿欣赏歌曲《做月饼》,引出制作月饼的活动。共同讨论月饼的制作方法:将面团呀扁成皮―包馅―装饰花纹―烤制月饼。

四、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自由选料尝试制作,教师提供帮助,引导幼儿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馅,并注意月饼外形的美观。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品尝加工好的月饼,相互交流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三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

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

1、看月饼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按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内容来说。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

(3)自由组合放月饼。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四

1、听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2、运用动作和声音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幼儿园中班教案情景表演。

1、听歌,初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老师:小朋友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样的感觉呀?

2、重复听一遍,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这首歌说的是什么?

3、一边听歌一边观看情景表演,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让幼儿感受爷爷对小宝贝的爱。

4、运用动作和声音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五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分。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做月饼的面团、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电饭锅。

1、组织幼儿坐好听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教师进行提问:你们吃过什么形状的月饼?它们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是什么馅的?

3、出示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让幼儿进行观察,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愿意做月饼吗?现在老师教你们做月饼。"。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幼儿制作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的技能,并引导幼儿做出不同形状的月饼。

5、将月饼放入电饭锅的蒸笼蒸熟。

6、做游戏,等待月饼蒸熟,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月饼找出来放在一个篮子里,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并放到另一个篮子里,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另外两名小朋友。

7、大家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六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切、扣等技能。能选择小梳子等辅助工具刻花纹。

3.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装饰月饼表面,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1、橡皮泥,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3——4个。

2、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梳子、瓶盖等)、废旧报纸。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绿豆等各色五谷杂粮若,花瓣、树叶等若干。

一、导入教学。

教师利用提问和猜谜语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做月饼的兴趣。

(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月饼)什么时候吃月饼呢?(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秋节我们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圆圆的象征团圆之意。)”

(2)“今天我们来上一次手工课,猜猜要做什么?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提示一下,‘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小朋友非常聪明,就是月饼,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月饼。

二、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进行示范讲解,幼儿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老师这里已经做好了几个月饼,大家一起欣赏吧,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月饼的颜色、形状、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个月饼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状呢?(圆圆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纹,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饼周围边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纹。这个月饼使用橡皮泥做的,周围用小米、绿豆等五谷杂粮及花瓣树叶制作的花纹,让我的月饼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三、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块泥或橡皮泥,一张废旧报纸,教师带领幼儿先重点学习团、压、切、扣等技能,为幼儿自由制作月饼打好基础。“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块泥(橡皮泥),一张报纸,我先教小朋友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月饼,大家要认真学习。”“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这样就不会把桌子弄脏了,将泥放在两手手心,用手心使劲揉来揉去,把泥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按住使劲压,将泥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用塑料小刀在泥的边沿切出一个个小花边,大家可以自由练习一下。

四、幼儿通过初步学习,已掌握制作月饼的基本步骤及动作要领,教师为幼儿准备葵花籽,小米、绿豆、花瓣、树叶等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花纹尝试制作月饼。

“我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大家可以自由想象,制作出你想象中的月饼,可以从形状、花纹、大小等方面进行改变,注意必须和别人做的不一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饼,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选择小梳子、瓶盖、雪花片等辅助工具刻花纹等。)。

五、举办“我的月饼最漂亮大赛”,通过评比,让幼儿发现其他幼儿的创新之处。

“请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月饼,仔细看看自己的月饼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会我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六、延伸教学:和家人一起吃月饼。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七

1.欣赏各式各样的月饼,知道月饼代表的美好寓意。

2.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冰皮月饼。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的食物。

课件准备:“节日的食物”组图;“各式各样的月饼”组图;《冰皮月饼》手工视频。

材料准备:“好吃的冰皮月饼”(碟子、冰皮、豆沙馅、勺子、模具、月饼盒)。

1.出示组图“节日的食物”,鼓励幼儿配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的食物,导入主题。

出示组图“节日的食物-1”,请幼儿配对。

——这些是什么节日会吃的食物呢?

2.出示组图“节日的食物-2”,导入主题。

——这是什么?(月饼)。

——月饼是什么节日会吃的食物呢?(中秋节)。

——你知道中秋节吃月饼有什么美好的寓意吗?

小结:月饼代表团聚、团圆的美好寓意。品尝月饼是中秋节必备习俗之一。

一、出示组图“各式各样的月饼”,引导幼儿欣赏月饼,激发幼儿动手做月饼的兴趣。

——你喜欢吃月饼吗?

——你吃过的月饼都有哪些口味/形状呢?

——你吃的月饼上面有图案吗?有什么样的图案呢?

——如果自己动手做月饼,你想做什么样的呢?

小结:月饼由饼皮和馅料两部分组成,口味多样、形状各异、图案多含有吉祥的寓意。

二、播放手工视频《冰皮月饼》,引导幼儿了解制作冰皮月饼的步骤,为实操做准备。

——中秋节到了,小朋友们也来自己做一个月饼吧,一起看视频学一学吧。

——视频里做的是什么月饼呢?

——第一步先做什么?(先把冰皮搓成圆球、然后压成饼状)。

——接着要在冰皮里加入什么?(豆沙馅)。

——如果想给月饼印上好看的图案,要怎么做呢?(把包好馅的月饼球放到模具里,轻轻挤压再推出)。

——最后一步做什么呢?(把月饼放进月饼盒的底托,盖上盖子,一个好吃好看的冰皮月饼就完成了)。

三、发放材料“好吃的冰皮月饼”,组织幼儿分组制作冰皮月饼并分享。

1.组织幼儿洗手,教师发放材料:“碟子、冰皮、月饼盒”,幼儿人手一份;“豆沙馅、勺子、模具”,幼儿每组一到两份。

2.幼儿制作冰皮月饼,教师巡回帮助指导。

3.鼓励幼儿分享月饼。

——这个月饼你想给谁吃呢?为什么?

小结:月饼不仅好吃还代表着与家人团圆相聚的美好寓意,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吃,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吃,还可以带回去跟家人一起分享。

1.请教师事先蒸好冰皮,供幼儿制作使用。

2.请教师为幼儿布置干净的制作环境,组织幼儿洗手或使用一次性手套,保证月饼制作过程的卫生。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八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看一看、品一品,知道有各种不同的月饼。

2、运用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描述出来。

3、体会同小伙伴分享越变得乐趣。

1、月饼(幼儿每人一块)。

2、苏轼、广式月饼,水果刀。

1、观察月饼,并相互讨论。

老师:小朋友们瞧一瞧盘子里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呀?闻一闻,感觉如何?

2、观察月饼馅,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的。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吃过见过的月饼。

老师:小朋友们还吃过、见过其它什么口味的月饼?

4、尝一尝。

幼儿品尝月饼,体会分享的乐趣。并且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十九

1、学习用团、压的动作制作月饼。

2、乐于参加集体教学,体会成功的快感。

1、橡皮泥、泥工板、娃娃、盘子。

2、游戏货架。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老师:大家都见过月饼了,请小朋友讲一讲月饼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做出来的?

3、教师做示范只做月饼,幼儿仔细观察,掌握材料使用方法及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仔细观看老师做示范,掌握整个制作过程。

4、动手制作月饼。

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幼儿用团、压等方式只做月饼,并提醒幼儿不要用力压。

请幼儿把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送到游戏货架上。

二下做月饼教案篇二十

活动目的: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看一看、品一品,知道有各种不同的月饼。

2、运用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描述出来。

3、体会同小伙伴分享越变得乐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幼儿每人一块)。

2、苏轼、广式月饼,水果刀。

活动过程:

1、观察月饼,并相互讨论。

老师:小朋友们瞧一瞧盘子里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呀?闻一闻,感觉如何?

2、观察月饼馅,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的。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吃过见过的月饼。

老师:小朋友们还吃过、见过其它什么口味的月饼?

4、尝一尝。

幼儿品尝月饼,体会分享的乐趣。并且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

活动目的:

1、听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2、运用动作和声音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幼儿园中班教案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听歌,初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老师:小朋友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样的感觉呀?

2、重复听一遍,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这首歌说的是什么?

3、一边听歌一边观看情景表演,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让幼儿感受爷爷对小宝贝的爱。

4、运用动作和声音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目的:

1、学习用团、压的动作制作月饼。

2、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体会成功的快感。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娃娃、盘子。

2、游戏货架。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老师:大家都见过月饼了,请小朋友讲一讲月饼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做出来的?

3、教师做示范只做月饼,幼儿仔细观察,掌握材料使用方法及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仔细观看老师做示范,掌握整个制作过程。

4、动手制作月饼。

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幼儿用团、压等方式只做月饼,并提醒幼儿不要用力压。

请幼儿把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送到游戏货架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