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58:04 页码:14
2023年《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通用8篇)
2023-11-24 11:58:04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总结的标题应该准确概括全文。在写总结之前,可以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扩宽自己的视野。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一

《灯光》是一篇老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感受不到那种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有着多少革命先烈在流血牺牲。下面请大家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灯光》的教学设计范文吧!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点教师抓住两个词进行:“多好啊!”与“灯光”。由“多好啊!”进入课文的学习,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走出回忆,悟作者对先烈的怀念;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读文中融入深深的怀念。

一、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性命、没来得及”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以“多好啊!”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的含义

(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当写到“灯光”二字,你会想到哪些?

(二)生1:我会想到光明、温暖

生2:幸福、安宁。

生3:家的温馨,因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着灯,我知道感到特别温馨。

(三)师:这些“灯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一)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中教师插话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通读全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读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有哪些发现?或者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生1: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它在写“灯光”的什么?

师(在“灯光”后打上一个“?”):你能围绕课题为几个为什么,这就是高年级学生所学到的“文题”阅读法。再读课文,相信读完后,这个问号一定可以擦去。

生2:发现本文中有好几处写到“好多啊!”

生3: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生:文眼。老师以前说过的。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一)抓住了“文眼”阅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板书:“多好啊”)

(二)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点拨:什么多好啊?(板书:“ 多好啊!”)

生:天安门广场的灯多好啊!

师:他赞美的是“天安门广场的灯多么好啊!”,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 (板书:赞叹)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那是郝副营长对那个孩子的羡慕呀。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 (板书:憧憬)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个词有关,那是什么?

生:灯光。

师:请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

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生1:还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生2:那是写“火光”,不是“灯光”。

师:也许它不是“灯光”,但它跟“灯光”却有着不可紧密的联系,那是什么联系?

生3:没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灯光”。

师:是啊,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璀璨的“灯光”,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板书设计

11. 灯光

赞叹

羡慕

憧憬

怀念

……

多好啊!

附:学生关于“灯光”的小诗:

灯光(一)

灯光

很亮很亮

是因为你那颗真挚的心在发光

灯光

很暖很暖

是因为你那年轻的身躯在燃烧

是你——

郝副营长

你的身躯在我们燃烧

你的血液构成了一盏盏明亮的灯

为别人开辟了一条挂满灯、充满希望的路

灯光(二)

作者:芮琦

灯光使人感到光明

灯光使人感到温暖

灯光的感觉就是家的感觉

谁知道灯光后蕴含着郝副营长的期盼?

灯光(三)

作者:朱杰

当黑暗来临时

你用一缕缕微光

照亮了我的前路

当失落袭来时,

你用一道道微光

点亮了我的自信

灯光(四)

作者:黎媛

有多少人为了你

去奋斗

有多少人为了你

流血牺牲

灯光,我要永远记住你

记住你背后的故事

灯光(五)

作者:应青

“多好啊!”

是我忘不了的回忆

忘不了

火光中的郝副营长

忘不了

电灯里有他的梦想

在战场上

他用鲜血点亮了那一盏盏灯

当天安门广场那千万盏璀璨的灯亮起

当每个孩子都能在灯光底下

静静地学习

享受着灯光的温暖和光明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那个永远年轻的郝副营长

灯光(六)

作者:许林

抬头

看见的是明亮的灯光

一位年仅22岁的战士

为了理想

点燃了书

点燃了胜利的道路

他在硝烟中倒下了

他身后

是一盏盏很亮很亮的灯

灯光(七)

作者:田鹏辉

你让迷路的人

在夜晚不感到害怕

不感到孤独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二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一课时。

课时一。

一、教师直接板题,学生读题。

二、学生初步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干,学习作者倒叙的表达方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2、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一读课文描写灯光的句子或段落。学习文章前后照应与倒叙的表达顺序。

2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灯光”,围绕“多好啊!”感受所今天这种充满光明、温暖的幸福生活。

过渡:

t:我因为什么把“天安门前的灯光”与“插图上的灯光”联系起来的?

3围绕课文的第二个“多好啊!”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体会主人翁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明白“灯光”象征着革命志士对光明而又温暖的幸福生活追求。

4学生读文章8、9、10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战斗的危急与惨烈,从而体会出郝副营长的为革命勇于献身的革命情怀。

t:战斗打响了,而我军遇到了生么困难?(顺便引导学生理解“千钧一发”)。

t:不解决这个困难将意味着什么?解决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t: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5学生读文章11、12自然段聚集情感,再读文章1、2自然段,然后读课题。说说读后的感想。

三、读文巩固所学。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本课生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本科练习册。

3、预习《为人民服务》。

4、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5、连线。

微弱的时刻宏伟的战斗。

漆黑的战友激烈的建筑。

危急的夜空璀璨的回忆。

年轻的光亮深深的华灯。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三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的围,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学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再朗读课文的这一部分。

三、学习结尾部分。

1、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璀璨”“华灯”的意思。

2、“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一是见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3、教师小结:这个结尾部分和开头都写的是现在,相互照应。“我”在天安门广场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包含着不忘不过去,应该把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准备缩写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照耀漫步挺进微弱双膝漆黑憧憬千钧一发豫皖苏。

二、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导读“思考练习”第六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这一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三、学生做缩写练习,教师检查了解缩写情况。

四、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月光曲》。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四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课时。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

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3、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

下学习。”)。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灯光。

——王愿坚。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关心。

下一代。

灯光。

二、回忆往事。

点燃书本。

三、怀念战友。

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五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一课时。

课时一。

一、教师直接板题,学生读题。

二、学生初步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干,学习作者倒叙的表达方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2、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一读课文描写灯光的句子或段落。学习文章前后照应与倒叙的表达顺序。

2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灯光”,围绕“多好啊!”感受所今天这种充满光明、温暖的幸福生活。

过渡:

t:我因为什么把“天安门前的灯光”与“插图上的灯光”联系起来的?

3围绕课文的第二个“多好啊!”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体会主人翁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明白“灯光”象征着革命志士对光明而又温暖的幸福生活追求。

4学生读文章8、9、10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战斗的危急与惨烈,从而体会出郝副营长的为革命勇于献身的革命情怀。

t:战斗打响了,而我军遇到了生么困难?(顺便引导学生理解“千钧一发”)。

t:不解决这个困难将意味着什么?解决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t: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5学生读文章11、12自然段聚集情感,再读文章1、2自然段,然后读课题。说说读后的感想。

三、读文巩固所学。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本课生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本科练习册。

3、预习《为人民服务》。

4、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5、连线。

微弱的时刻宏伟的战斗。

漆黑的战友激烈的建筑。

危急的夜空璀璨的回忆。

年轻的光亮深深的华灯。

附板书。

天安门前光明而温暖。

郝副营长多好啊!

插图上美好的憧憬。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六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的围,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七

灯光,司空见惯,普普通通,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都不怎么注意它,而有一个名叫王愿坚的作家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他就是《灯光》这一课的作者(板书)。王愿坚对灯光有怎样特殊的感受呢?看到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里讲的是作者在哪里感受灯光?(天安门广场,板书: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夜晚的灯光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第一幅插图(广场夜景图)。

4、假如你在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这样的灯景,你有何感受?(课文最后一节有一个词写了这灯景,就是——璀璨)也许你会赞美灯火的辉煌,也许你会感叹灯光的华丽,也许你会被璀璨的华灯所吸引,所陶醉,但你绝不会有作者的那种感受——读读第一节第二句。看看作者有什么别样的感受。

5、作者有什么别样的感受?(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心头的光明感、温暖感缘自何景?因何而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愿坚笔下的灯景——谁再来读读这第二句?(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广场上的灯并不多呀!再读读。)而且,这千万盏灯并不刺眼,并不炫目,而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一起读读,把这种宁静的感觉读出来。能不能读得再轻柔些,把那种宁静和美读出来?——对,就是这种情景,它让人心头感到……。这种心头的光明和温暖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幸福、美好)。

6、正是因为能找到这种幸福感、美好感,所以,作者说“我爱到……”读。

想起。

回忆。

2、请说说你这样划分的根据。(点出前后两个过渡句)。

3、结合板书梳理课文脉络:现今很久以前现今(照应开头)。

1、那么,是什么让作者会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故事呢?

2、“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分别是在赞叹什么?请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

3、交流感悟。

(1)在文中出现过几次?分别出现在什么时期?(正是因为作者在战争年代听到过这句话,所以当他解放后在广场散步时一听到这句话就不由地想起那个故事来,是吗?)。

(2)看第一次,谁读读?是讲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也许他是在赞叹什么?

(3)那么,第二次又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生答)谁读读你画下的语句。(点大屏幕)——他是在赞叹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而赞叹?——学到这儿有问题吗?(郝副营长为什么会对插图中的电灯光那么神往?)——你知道他们那个时代用什么照明吗?——所以,当他……时,他就被……的插图深深地吸引住了,连烟也忘记点了,而在借着微弱的火柴光出神地看起图来(出示插图),读读相应的话。

(4)那么,第三次呢?出现在哪一段?(投影第7自然段)谁读读有关的话?这次赞美的是哪里的灯光?(用这一段后面的一词概括——“憧憬里”)当时的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让我们来读读写他陷入憧憬时的语言和神态——“听读……”读。他对灯光是多么向往,多么痴迷啊,——“听说……”再说。“一按……就亮了”,已经就够赞叹的了,可对灯光充满神往的他却要反复地说“很亮很亮”,再读。从他的反复强调里你体会到什么呢?——引读:“他又划着了……”——再深情一点——“赶明了胜利了……”读。师情景式地补读完这节最后一句。

1、后来,郝副营长过上了他向往的充满神奇灯光的美好生活吗?发生了什么事呢?

2、自由读8~11节,说说他是怎么牺牲的,找到写他牺牲那一刻的情景的句子读读。(点大屏幕)感悟英雄形象。

(1)“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怎样的时刻?哪里写了当时情况的危急?读读。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在这……”读。原来,刚才在“黑暗里出现的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的火光,就是——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发生的火光。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然口的我军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一片喊杀声。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当时我军部队只有一个团哪,却消灭了——一个整编师!真可谓是——大获全胜。

(3)这一仗的胜利是怎么来的?谁的功劳最大?是他在部队出现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当时,他可以不挺身而出吗?(完全可以)那样,他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为,当时他还年轻哪,还只有——22岁,他多想过——“多好啊”的生活。可是,如果那样,后果就会很严重,后续部队就——找不到突破口,就会总被堵在——敌军围墙外面,而已冲进去的突击连很快就会——被敌军剿灭。整个战斗就会——失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的郝副营长没有多想,没有多考虑自己,而——“划着了……指了路”。可是——“火光……打中了。”

(4)看插图,这是一个多么高大的形象啊,你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感人精神?(英勇献身、大公无私舍、小我保大我……)。

(5)面对战友的壮举,作者无限感慨,他在第11小节写道——读大屏幕:“这位……见一见电灯”。这不仅是对英雄壮举的感慨,还是对战友的沉痛怀念。——范读后引读。这何止是一句感慨,它还是送给这位英雄的最美的诗句和最深情的赞歌——范读后引读。他曾经是哪么地向往电灯,那么渴求能在电灯光底下学习、生活,可是在战斗中,这位年轻的战友——读“这位年轻的战友……电灯。”

这灯光啊,在郝副营长和“我”的眼里,有怎样特别的意义啊?(成了美好的东西,誓死追求的东西,是他们深深向往的、憧憬的东西,是他们的向往,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梦,这灯光里闪耀着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1、正是有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有了这次亲身经历,作者才会深深地怀念这位亲爱的战友——引读最后一自然段,带着深切的怀念之情,范读后再引读。

2、正是有了这位战友可歌可泣的事迹,有了这次难以忘怀的经历,作者才会对灯光有那样特别的感受——读第一节。(对灯光深意的理解也可放到这个环节)。

学了这个故事,面对英雄的英魂,联系今天充满灯光的生活,你有什么话要说?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英烈,记住他的音容美貌——找、诵描写郝副营长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

《灯光》教学设计导入语篇八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革命前辈们对未来的憧憬并为此作出的牺牲,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板书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a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4、集体交流。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3、搜索相关的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