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6:35:39 页码:11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精选8篇)
2023-11-24 06:35:39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反馈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和提升自己。剧本的创作需要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处理有深入的思考。下面是一些总结写作的经典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一

一 试题易、中、难层次明显,尤其重视考查基础,选择题1至8题,填空题13至15题,解答题17至20题,20题第1问共一百分左右的题目都十分基础。这些试题起点较低,只要平时重视教材,抓好第一轮复习中的基础练习,做到理解、熟练、准确,就能顺利解答。

选择题9至12题逐渐加难,尤其12题提高了难度。解答题20题题型常见,有一定运算量。22题作为最后一题,把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等主干内容有机结合,层层递进,增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题第12、16、22题作为把关试题,用意明显。

二 注重主干知识、重点内容考查,试题不偏不怪。

如19题,考查了异面直线公垂线、二面角、体积,这些都是立几中的典型问题,都是围绕立几中最核心的位置关系“垂直”而展开,着力考查了数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第2、4、6、9、10、14、15、20题考查了数形结合。12、22题考查了化归的思想方法。

四题目特色鲜明,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7题线性规划;第18题概率统计均以实际问题出现;第11题新颖;第16题以高等数学中的一个概念为背景。这些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22题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17题第1小问考查了教材上一个三角公式的推导过程。这在近年高考(论坛)试题中是难得一见的,这对引导中学教学中用好教材、抓纲务本、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试卷的一大亮点。

总之,试题别具匠心,不落俗套,耐人寻味,无超纲之嫌,特色鲜明,能让老师明白如何教,也能让学生明白怎样学,是一份难得的具有良好选拔功能的优秀试题。

美中不足的是,易中难的比例值得商榷,尤其是考虑增加中档题的比重,加大解答题前4道之间、每题每问之间的梯度,让一些中上,尤其是上等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以上愚见不妥之处请斧正。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二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 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 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 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 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 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 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 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 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 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

(2)知道常值函数;

(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 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

(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 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

(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 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

(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

(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

(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考点 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 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 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 17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 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 19: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考点 20: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核要求:

(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 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核要求:

(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

考点 22: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

考核要求:

(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

考点 23: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

考核要求:

(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

考点 24:统计的含义

考核要求:

(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

(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考点 25: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

(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

考点 26: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

(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考点 27: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核要求: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

考点 28: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

考核要求:

(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

(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三

定义:

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平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

表达式:

斜截式:y=kx+b。

两点式:(y-y1)/(y1-y2)=(x-x1)/(x1-x2)。

点斜式:y-y1=k(x-x1)。

截距式:(x/a)+(y/b)=0。

补充一下:最基本的标准方程不要忘了,ax+by+c=0,。

因为,上面的四种直线方程不包含斜率k不存在的情况,如x=3,这条直线就不能用上面的四种形式表示,解题过程中尤其要注意,k不存在的情况。

练习题:

1.已知直线的方程是y+2=-x-1,则()。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四

10b。

3c。

d

以双曲线??1的焦点为顶点,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69。

3、已知圆:.

且与圆交于、两点若设求直线的方程;与轴的交点为。

若向量(1)直线过点(2)过圆上一动点求动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此轨迹是什么曲线.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五

第一章:空间几何。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绘制不算难。但是从三视图复原出实物从而计算就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感,要能从三张平面图中慢慢在脑海中画出实物。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空间感弱的学生多看书上的例图,把实物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先熟练地正推,再慢慢的逆推。有必要的还要在做题时结合草图,不能单凭想象。后面的锥体柱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把公式记牢问题就不大。做题表求表面积时注意好到底有几个面,到底有没有上下底这类问题就可以。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除了面与面的相交外,对空间概念的要求不强,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画图,这就要求学生要多看图,自己画草图的时候要严格注意好实线虚线,这是个规范性问题。关于这一章的内容,牢记直线与直线、面与面、直线与面相交、垂直、平行的几大定理及几大性质,同时能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只要这些全部过关这一章就解决了一大半。这一章的难点在于二面角这个概念,难度在于对这个概念无法理解,即知道有这个概念,但就是无法在二面里面做出这个角。对这种情况只有从定义入手,先要把定义记牢,再多做多看,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这一章主要讲斜率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要搞清楚直线平行、垂直的斜率表示问题就不大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当直线垂直时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是常考点。另外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记得一般公式会用就行,要求不高。点与点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记住公式,直接套用。

第四章:圆与方程。能熟练的把一般式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通常的考试形式是等式的一遍含根号,另一边不含,这时就要注意开方后定义域或值域的限制;通过点到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关系判断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另外注意圆的对称性引起的相切、相交直线的多种情况,这也是常考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六

考点 1: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 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 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 3: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 5:

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 6:

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 7:

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 8:

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 9: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 10:

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

(2)知道常值函数;

(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 1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

(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 12:

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

(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 13: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

(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

(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

(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考点 14:

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 15: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 16: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 17 :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 18: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 19:

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考点 20: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核要求:

(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 2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核要求:

(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

考点 22:

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七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用于化简比。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4.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5.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如:a:b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a:b=3:4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6.正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反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篇八

考点 1: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 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 3: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 5:

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 6:

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 7:

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点 8:

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 9: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 10:

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

(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

(2)知道常值函数;

(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 1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

(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考点 12:

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核要求:

(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

考点 13: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

(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

(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

(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考点 14:

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

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 15: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

考点 16: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考点 17 :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

考点 18: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考点 19:

画正三、四、六边形

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

考点 20: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核要求:

(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 2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核要求:

(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

考点 22:

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

考核要求:

(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

考点 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

考核要求:

(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

(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

考点 24:

统计的含义

考核要求:

(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

(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考点 25:

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

(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

考点 26:

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

(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考点 27:

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核要求:

(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

考点 28:

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

考核要求:

(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

(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