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0:02:23 页码:10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实用10篇)
2023-11-25 10:02:23    小编:zdfb

创新是指在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提出新思路和创造性解决方案。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总结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我激励,给自己以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一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理念2。

三、课程目标5。

(一)核心素养内涵5。

(二)目标要求7。

四、课程内容10。

(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12。

(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8。

(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3。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26。

(五)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31。

五、学业质量37。

(一)学业质量内涵37。

(二)学业质量描述37。

(一)教学建议40。

(二)评价建议45。

(三)教材编写建议5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3。

(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55。

附录59。

附录1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59。

附录2教学案例67。

附录3评价案例73。

附录4学生必做实验与跨学科实践活动80。

因为正文内容过多,请大家通过网盘下载课程原件。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二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化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化学课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目标的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逐步走进化学新课程。

一、转变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不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如果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改革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化学课标》中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

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可经常提出类似于“你是怎样想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对学生的化学活动的评价应该包括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化学意识包括化学学科感、符号感、时空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

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认真学习《化学课标》,深刻领会《化学课标》中的教学基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逐步走进化学新课程。

一、转变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不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如果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改革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化学课标》中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可经常提出类似于“你是怎样想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对学生的化学活动的评价应该包括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化学意识包括化学学科感、符号感、时空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三

化学课程标准作为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标准之一,是新课改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在于规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科发展目标等方面,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本文将探讨化学课程标准的理论体系,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体会。

化学课程标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学科本质、学科内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其中,学科本质是指化学学科的学习对象、内在逻辑、认识方法等方面;学科内涵是指化学学科涵盖的学科内容、学科性质、学科价值、学科规律等方面;教学内容是指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化学学科内涵的删减和细化;教学要求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过程中需要达到的认识、能力、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理论体系,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化学实验和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并注重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制定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化学学科教学的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应该在化学学科学习中,领悟化学学科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发现思维等能力,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

第五段:结语。

化学课程标准的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化学课程标准的优势,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四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五

通过几周的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几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以及几位专家的点评,通过与同行进行了交流讨论,觉得今年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收获很大,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理论得到了升华,特别是以前在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困惑和迷茫得到了启发。

收获最大的是观看了几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录相,他们对课本里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平时重视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化学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自己在30年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但与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这次培训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平台,也为我们老教师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通过这次培训我还体会到: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实验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实验,把一些搬到课堂上,边讲边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原因,真正落实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

1、开发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应该重视实验室,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应多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教师也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课本实验为突破,做好一些拓展性实验新课程标准中,有很多实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把一些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更好这样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反思评价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形成,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特别是一些拓展性的实验和改进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实验,将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取得两支试管,一支放少量白磷,一支放少量红磷,两支试管口均塞橡皮塞,然后都放在盛有60℃热水的烧杯晨,烧杯中,放少量白磷,这样既能说明燃烧的条件也避免了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会掌握的更加牢固,以免将燃烧条件强加给学生。

总之,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一定会珍惜每一次培训。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六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理念2。

三、课程目标4。

(一)核心素养内涵4。

(二)目标要求6。

四、课程内容7。

(一)主题8。

(三)文化理解12。

(四)语言知识14。

(五)语言技能18。

(六)学习策略20。

五、学业质量23。

(一)学业质量内涵23。

(二)学业质量描述23。

六、课程实施25。

(一)教学建议25。

(二)评价建议34。

(三)教材编写建议65。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71。

(五)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72。

附录75。

附录1核心素养水平划分75。

附录2教材设计、教学与评价示例78。

附录3语音91。

附录4词汇94。

附录5语法122。

附录6交际用语138。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七

7月5日--8日我参加了邵阳县举办的义务教育化学学科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与训练为期4天的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认真听取了优秀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观看视频等,对新课标的理念、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谈谈培训的几点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观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体现了当前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它要求新课程的改革要坚持“三个面向”的原则,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突出“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还明确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融为一起,确定为教学目标,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摆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这就是: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些变化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教育创新,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加本次培训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要,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目标,明确了今后奋斗的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八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理念2。

三、课程目标5。

(一)核心素养内涵5。

(二)目标要求7。

四、课程内容10。

(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12。

(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8。

(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3。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26。

(五)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31。

五、学业质量37。

(一)学业质量内涵37。

(二)学业质量描述37。

六、课程实施40。

(一)教学建议40。

(二)评价建议45。

(三)教材编写建议5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3。

(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55。

附录59。

附录1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59。

附录2教学案例67。

附录3评价案例73。

附录4学生必做实验与跨学科实践活动80。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九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2.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

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原理认识,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

面向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要求,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的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遴选课程内容。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体现“科”与“技”并重。

4.倡导真实性学习。

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5.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

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学习结果的评估和应用,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基本知识考核与实践应用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纸笔测试、上机实践、作品创作等方法,全面考査学生学习状况。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因为正文内容过多,请大家通过网盘下载课程原件。

化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免费下载篇十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课程性质1。

 二、课程理念2。

 三、课程目标5。

 (一)核心素养内涵5。

 (二)目标要求7。

 四、课程内容10。

 (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12。

 (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8。

 (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3。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26。

 (五)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31。

 五、学业质量37。

 (一)学业质量内涵37。

 (二)学业质量描述37。

 六、课程实施40。

 (一)教学建议40。

 (二)评价建议45。

 (三)教材编写建议5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3。

 (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55。

 附录59。

 附录1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59。

 附录2教学案例67。

 附录3评价案例73。

 附录4学生必做实验与跨学科实践活动80。

 

一、课程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