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数学日记五下(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9:25:49 页码:12
数学日记五下(优质9篇)
2023-11-23 09:25:49    小编:zdfb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怎样撰写一份有深度的环保总结?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总结的可操作性?以下是法律专家总结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请大家遵守。

数学日记五下篇一

每天,都是妈妈买菜付账。今天买菜的时候,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钱了。今天就让我验证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吧!”妈妈微笑着点点头。

我看到妈妈在买西红柿的地方停下了脚步,知道她要买西红柿了。我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西红柿买多少斤?”妈妈也小声地我说:“两斤吧!”我想了想,脑子飞快地思考着:2斤=1000克。于是,我对卖菜的阿姨说:“这西红柿一斤多少钱?”卖菜的阿姨说:“两块五,你买多少斤?”我回答她:“两斤。”说的时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从妈妈那里拿了五元钱,交给了阿姨。

妈妈又带着我来到了卖鸡翅的地方,知道她要买鸡翅了。我又不解地问妈妈:“妈妈,买多少斤鸡翅?”

妈妈说:“买两个鸡翅,一个鸡翅三块五。”我心里想3.50+3.50=7(元)。妈妈递给了我十元钱,我想了想,知道卖鸡翅的叔叔要找给我三块钱。我把钱一边给叔叔,一边说:“买两个鸡翅。”叔叔干脆地说:“好嘞!”过过了一会儿,叔叔果然给我找了三块钱。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于是,我的小脑袋又飞快地转了起来:从学校到我家旁边的菜市场一个人用掉了三块,那么3.00+3.00=6(元)。买西红柿花掉了五元。买鸡翅花掉了七元钱。5.00+7.00=12.00(元)。买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钱。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块钱。

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数学日记五下篇二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细观察一下两组数。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说“16:4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过来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说明4:1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成了4,比值依然是4。

从这一个例子中就可见一斑了,所以,我们才得出了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0除外,比值不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如果前项先乘,后项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数”,如果不是相同的数,一个乘3,一个乘4,那就更不行了;当然,0就要除外了!

我在这里可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呦,六年级的朋友们可一定要注意哦!

数学日记五下篇三

老师的话让我们大伙儿瞠目结舌。这是让我们植树啊还是让我们做数学题呀?。废话少说,赶快算一算吧。

我对这道题进行了分析:“首先,100米是这条路的总长,5米是它的间隔数。总长除以间隔数,求出来的是什么?对了,就是棵数。可是头尾都种,应该再加上1,不可能让它头种尾不种吧?所以,这个算式应该是:

100÷5+1=21(棵)”

这时,马大哈xxx说话了:“太好了,那我们快点儿开始吧。”

(100÷5+1)×2=42(棵)”

同学们恍然大悟。

数学日记五下篇四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就我所教班级而言,相对于其它班级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摆在我们的面前的课题。下面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方面的一些浅析认识和做法。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

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4、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日记五下篇五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诉一个占面积和另一个三角形面积,这怎么求吗?坐在椅子上母亲看了一眼,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呵呵。"。

我知道母亲用是激将法,目是激怒我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母亲认为她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可以发现,两个红三角形占了矩形一半,一个黄三角形和一个绿三角形又占矩形一半,而绿色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15%那么黄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积50%-15%=35%,我们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来这么简单,多亏了母亲激将法啊!

数学日记五下篇六

我是一个热爱数学的女孩子,或许,你会问:“你一个女孩子怎么会喜欢数学呢?”其实,真正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因为我的不屈不挠,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的勇于探求吧!

爱数学,从小就应该去培养,我小班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大叠大叠的加、减、乘、除的口算让我做,起初我很讨厌,因为,做口算是最枯燥乏味的一件事情。

但是,有一次我哥哥到我家之后,我的态度完全改变了,我哥哥向我挑战:“我们来比口算,怎么样?”当时,我心里很胆怯,我的胆怯似乎被哥哥看穿了,他说:“胆小鬼!”当时,我就很生气!一时之下说:“比就比!怕你了?”

我们两提起笔,只听见一声“开始!”,我们两的'笔就像小鸡啄米,写个不停!时间过的飞快,一声“停止!”打断了我和哥哥的思维,我看了哥哥的口算本,哇!我竟然比他做得多整整一条!等爷爷批出来,我比他多做对整整十题!当时,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从那以后,我就天天练口算,后来,妈妈训练我口算能力的方法变了!她让我面壁,然后她读口算题目,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答案,渐渐的,我的口算能力就这样,一天一天提高了。

其实,对我在数学方面引想很大的,应该是小学里的一件事情。

记得,我那年两年级,因为,我扎实的口算功夫,所以很让数学老师陆老师看好,第一节课,我只要发言他就叫我,而且,就在那节课上,我解了一道很难的数奥题,解出那道题,并得到老师肯定的时候,我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在舞动。

后来的几年,陆老师就开始培训我数奥,因为陆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所以那时数学尖子都在我们班,我也在一个很好的数学氛围下,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活。

如果,平时你看见有四五个女生男生凑在一起的话,那肯定是我们在讨论关于数学的问题,我们“会为一个新策略而讨论,会为一个新结论而争执。”但是,当得出新方法的那刻,我们每个人都沸腾了!

也是因为陆老师,我在学数学的时候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教书的方法很特别,他会那你把每课重要的概念拿好一本专门的小本摘上去,我现在翻以前的书籍,还可以早到那本笔记本。

我要感叹的是,我很幸福,因为我碰到的都是些好的数学老师,他们上课生动活泼,课后耐心教同学不懂的题目。

数学日记五下篇七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准备给我买几本书,给我做生日礼物。

我不甘愿地来到了书柜,爸爸他东找找,西挑挑,过了一会儿,才从书堆中挑出4本书《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块钱。我说:“呀,太贵了,76除以4等于19,一本书19元,比一个公仔还贵。”这时,我想起上次和妈妈一起去买的小布娃娃,一个才8元,76除以8等于9,可以买9个布娃娃,还剩4元呢,那多合算呀!这时,我对爸爸说:“买布娃娃多合算呀,干吗要买书呢?”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四本书的知识何止值76块钱。”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想:这几本厚厚的书知识可丰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呀!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作者善于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自己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小就有合理、正确消费的观念,实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数学日记五下篇八

婴儿期的.数学智能提升活动,都是一些简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戏,寓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体事物表达出来的数学概念,都可以借着这种游戏让孩子毫不费力地认识到,真是事半功倍。

三岁的麦克菲莉曼看着计时器上出现的号码,告诉祖母说:“上面写着十点二十七分,就是说三十三分钟后便是十一点了。”

麦克的祖母是一位数学专家,在麦克还是一个婴儿时就用很多具体的游戏做数学智能提升。麦克不但学得快,而且凡是跟数学稍为扯一点点关系的事物,他都极感兴趣。因此祖母配合他的兴趣,不断地和他做很多数学智能提升游戏,在很自然的薰陶下,就让麦克在算术、代数、几何、拓朴学、统计学上都有了相当的认识。

婴儿期的数学智能提升活动,都是一些简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戏,寓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体事物表达出来的数学概念,都可以借着这种游戏让孩子毫不费力地认识到,真是事半功倍。做过数学智能提升的婴儿长大入学后,对数学的学习驾轻就熟,成绩斐然,自然不会有当今许多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大头痛!这些帮宝宝做数学智能提升的游戏,在课程设计时使用了两百多种,其中有七种任何家长都有办法做的简易方法,介绍如下。

在宝宝尚未能说话之前,家长就已可以读书给他听。在为宝宝做数学智能提升时,家长读给宝宝的书本不妨选用一些带有数字的故事。例如“小明的猫生了五只小猫,有两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的,另有两只是小花猫,连猫妈妈一家六口都住在小明的床下”。“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六个小朋友都向老师祝贺生日,老师很高兴,买了十二个橘子给小朋友分享,每个小朋友都分到了两个橘子,老师说:‘两个橘子,一个自己吃,留下一个回家送给妈妈吃。’”

算术中的数量概念和加减乘除四法的运算,都可透过读带数故事的游戏,介绍宝宝学习能力雷霆万钧的大脑。

家长陪孩子上楼梯时,可以大声计算阶梯的数量:“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哇,你自己走了十二级楼梯!”吃葡萄的时候可以大声说:“这里有一、二、三、四、五、……十八颗葡萄,你要吃几颗?六颗好不好?一、二、三、四、五、六颗葡萄给你!吃完了这六颗还要的话,妈妈再给你,妈妈这里还有一、二、三……十二颗葡萄等着你。”很自然地宝宝就会对数东西产生了基本概念:每样东西都要单独数点过,而且每样东西只能数点一次,不可重复。

把一盘积木拿给宝宝,不刻意要求他怎么玩,大部份的宝宝就会开始把积木堆高,或把积木排长(当然也有些会一个个捡起来丢),智能高些的孩子甚至会用积木造桥、造车或创造其他形状结构。

堆高积木够高时就会倒,使用的积木在那里多放或少放就会改变形状,要做一样长短或高度时两排积木需用的数量必须相同,很多这一类的数学物理原理,都在宝宝玩积木时给宝宝在无意中学到了。

量东西并不一定要用一支尺,任何东西都可以做为一个度量衡的单位。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脚作单位,从这边的墙壁走到那边的墙壁,看看这房间原来有几“脚”宽。

一个大杯子可以装多少水?并不一定用五百立方厘米来表达,可以让孩子拿一根调味匙,一匙一匙把水装入大杯中,看着一共装了几次,就可以说这个杯子可以装几茶匙的水。如此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建立度量衡的概念。

数学并不只限于算术上的加减乘除,外形的数学变化是几何学、三角学、拓朴学、解析几何学上都会用到的一此重要概念。而为宝宝在这方面做数学智能提升时,最简易有趣又有效的游戏就是拼图。拼图有很多种:有一种是一组组的几何形拼块,可以个别拼入不同形状的几何框框里;有一种由一幅图画切成各种形状的小节,拼合后会出现原来的一幅画;还有一种是中国的七巧板,可能拼出各式各样的图形,任何一种都能帮助宝宝加强他对形状差异的观察和辨别能力,帮他做数学智能提升。

乘和除这两种算术概念,在家里可以用数摆餐具的方法来让宝宝接触,假设有七个人要在这一桌用餐,应该摆设筷子、汤匙、碗、碟的数量,可以用实际摆设的游戏去算出:“对,在这七个位置上各放一双筷子,我们需要几双筷子?七双?好棒!每双筷子有两支,那七双筷子就有十四根了。现在我们来排碗,七个人需要几个饭碗呢?”这种一配一的概念当然不久就会延伸到除与乘的概念了。

数学日记五下篇九

大家好!我是量角器。低年级同学可能不认识我,今天我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半圆形的尺子,叫量角器。我身上有2圈数字,分别是0—180和180—0,是10、10的数的,每两个数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格表示一度,用符号“o”表示,就是一个空的小圆圈。我的最低下是0刻度线,0刻度线中间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下面我就教你怎么量角吧!

大家都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所以用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再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对齐,然后看对着0刻度线的那条边,对着的是内圈的0,还是外圈的0,要是对着内圈的0就读内圈的数,要是对着外圈的0就读外圈的数。然后再看没对着0刻度线的指着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你知道怎么画一个定度数的角吗?我告诉你吧。先画一条射线,用0刻度对着射线的边,再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对齐,再在想画的度数上点一个点,比方说想画75度的角,按上面的方法做完之后在75度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再用射线的端点和75度这个点点点相连,就行了。

你学会了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