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科学教案反思(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2:21:22 页码:7
科学教案反思(汇总9篇)
2023-11-10 02:21:22    小编:admin

教案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清晰的教学导向。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活动设计精彩纷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科学教案反思篇一

设计意图:

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的轮换顺序,大班幼儿大部分已经知道四季不同特征,设计此次活动《小熊登月》。旨在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了解四季的轮换顺序。

活动目标:

1、比较四季的不同特征,和轮换的顺序。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小熊登月》图片、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字卡“春、夏、秋、冬”。

活动重点:

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活动难点:

用较完整的话描述四季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看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你们知道小熊是如何登上月亮的吗?

小结: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故事里到底讲了些什么。

二、倾听故事,交流讨论。

1、教师:小熊和小鸟是什么季节开始造飞船的?

2、教师:小鸟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区过冬呢?

3、教师:小熊到什么季节把船造好了?

4、教师:他到底有没有登上月亮呢?他尝到的冰凉冰凉的是月亮吗?

5、教师:什么季节会有白茫茫的一片雪地呢?小熊看到的脚印是怪物吗?

小结:原来小熊造一艘飞船需要这么长时间,经过了这么多的季节,那你们知道四季轮换的顺序吗。

三、出示图片,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1、教师:你们知道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都是什么样子的吗?

2、出示四季的图片,幼儿自主讨论。

小结:孩子们,暖和的春天,万物复苏,大地真漂亮;炎热的夏天,红红火火,游泳真开心;美丽的秋天,硕果累累,收成真是好;寒冷的冬天,雪花飘飘,火锅真好吃。一年有四季,世界变得更美丽。

科学教案反思篇二

1.在拆、装、玩的过程中,了解电筒的基本构造,认识正负极,学会使用电筒。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电筒:因各种原因不亮的电筒若干;各式电筒若干。

2.电池若干,盘子若干只;电池回收箱一个。

一、开始部分。

兴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电筒)。

二、基本部分。

操作探索:

1.拆电筒。

(2)幼儿玩电筒,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拆,并将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子里。

(3)师:你发现电筒里有什么?

2.装电筒。

(2)幼儿装电筒。

师:为什么刚才亮的电筒,现在不亮了呢?

3.修电筒: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电筒不亮了,请你们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电筒亮起来。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把你的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师:你发现电筒是什么原因不亮的,你怎样又使它变亮了?(电筒不亮的原因:电池装反了;电池里的电用完了;电珠坏了;垫片没有等)。

找小朋友上来安装手电筒,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

强调知识点:安装电池时要注意,正负相连,才能亮。

4.电池里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

(教育幼儿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面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也会污染环境。)。

5.师:除了今天我们玩的电筒,你还见过其他样子的电筒吗?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相继出示有关电筒。

三、结束部分。

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拉上窗帘,关掉灯,幼儿开亮电筒玩游戏。

活动延伸。

你还认识哪些电池?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科学教案反思篇三

1、幼儿知道几种常见蔬菜名称及外形特征,知道它们的生长地以及不同的食用方法。

2、幼儿懂得各种蔬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知道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3、幼儿懂得各种蔬菜都很有营养,要多吃蔬菜,培养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科学教案反思篇四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科学教案反思篇五

幼小的孩子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索,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学内容。我用“做中学”的理念,原则,设计,组织这个教学活动,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求知欲望,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孩子在生活中发现过影子,活动中能用运各种手段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布置一间暗室。

2.投影屏,立体玩具吗,手电筒,记录板,纸笔。

活动过程:

1.设疑导入。

提问:影子先生怎么了?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2.激活思维,猜想,想象,建构。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影子变魔术呢?

3.自主探索。

分组实验并把发现记录下来。

重点: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难点: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

5.抛出问题,拓展延伸。

问题: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他只能是黑色的吗?他还会变什么魔术?

教学反思。

科学教案反思篇六

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了农民伯伯的菜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菜?

幼儿讨论、回答。

二、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初步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1、“老师准备了一些蔬菜,请小朋友们去看一看,想一想,研究一下它们是什么蔬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哪里可以吃?”

幼儿操作、尝试。

2、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你看到了什么蔬菜?”“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它哪里可以吃?”

幼儿回答。

3、教师演示总结:

(1)萝卜的叶子绿绿的,萝卜红红的,红红的萝卜就是它的根,我们吃埋在地底下的根。萝卜浑身都是宝,根我们可以吃,叶还可以给猪吃呢!

(2)毛豆梗上结着豆荚,它们都是绿绿的,豆荚上有一层绒绒的毛,我们从毛豆梗上摘下毛豆荚,剥开豆荚里面有毛豆,毛豆可以吃。

(3)茭白有长长地叶子,把外面长长地叶子剥掉就落出可以吃的茭白。

三、了解蔬菜的生长地以及食用方法。

2、毛豆是长在哪里的?(毛豆长在毛豆梗上,毛豆梗长在地里)。摘下毛豆荚这样可不可以吃?怎么才能吃呢?(剥开豆荚)。毛豆生的生的能吃吗?幼儿尝试(不能吃)。

四、让幼儿懂得各种蔬菜都很有营养,要多吃蔬菜,培养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1、小朋友都知道现在是秋天,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很多的水果,还有许多蔬菜,那你们知道秋天还有哪些蔬菜?引导幼儿说出观察过的南瓜、扁豆,知道他们都是长在藤上的。

2、教师总结:萝卜、毛豆、茭白都是蔬菜,蔬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帮助我们长身体,它们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不能浪费,吃饭的时候不仅要吃肉,也要多吃蔬菜,这样我们才能长得高,长的壮,才有力气。

延伸区域活动:

科学教案反思篇七

在一次游戏中,一个男孩拼命想让一个头重脚轻的罐子站立起来,结果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交流的时候全班孩子帮他想办法,最后他们在罐子里灌入水,让罐子成功地站稳了。这件事给了我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灵感,并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思考之一是,在这个探索活动中幼儿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即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有哪些,这些核心概念应既能使幼儿理解科学的价值,又能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做好准备。思考之二是,如何找到让幼儿感知科学概念的媒介。经过反复实验,我把一个长牙膏盒和一个短牙膏盒组合起来制作了l形小玩具,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悟,感知重心的作用及力的平衡。

科学教案反思篇八

:睡莲花开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纸吸收水会张开,让幼儿了解"睡莲花开"的原因。

2、乐于参与活动,养成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科学教案反思篇九

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

有益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活动设计意在让幼儿探索、操作,感知、理解物体的弹。

性;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弹性的用途,并会运用所获得的科学经验进行发明创造,培养。

创新意识,达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最根本目的。

二、活动目的:

1、愿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拓展思维,有一定的创新。

2、在探索、发明、制作、操作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对物体弹性的用途。

3、通过幼儿,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准备:

1、弹性玩具若干。

2、有弹性和无弹性的物品若干。

3、幼儿制作玩具的材料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1、谈话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老师带来许多好玩的玩具,每样玩具,都有一。

个小秘密,小朋友可以用很多方法去发现它们的小秘密。比如:用手压一压、拉一拉、

捏一捏或者用脚跳一跳等等。玩的时候要小心,别把玩具弄坏了。”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玩具,自由操作、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3、教师巡回观察,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启发幼儿发现“物体有弹性”的秘密。

4、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及发现,了解物体弹性的基本特征。

老师边操作,边引导幼儿小结:“我们玩的东西很有趣,它们都有弹性。我们用力拉它。

或压它的时候,它就会改变形状,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二、再次探索并对物品分类,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分组投放有弹性与无弹性的物品。

2、幼儿自由探索。

3、请幼儿把有弹性的与无弹性的物品分类。

三、游戏:找一找,想一想。(联系生活了解弹性的用途)。

1、找一找,看谁身上有弹性的东西最多。

2、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有弹性,看谁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及其他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四、引导幼儿讨论:

1、如果所有的物体都没有弹性将会怎么样?

2、怎样利用物体的弹性发明一种用品或玩具?

五、做一做、玩一玩。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也来动动脑筋,想一想,发明一件有弹性。

的用品或玩具。”给幼儿介绍材料名称。

2、鼓励幼儿先想想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做?先和好朋友说说。

3、提出操作要求。

4、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