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56:01 页码:12
2023年《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模板19篇)
2023-11-12 09:56:01    小编:admin

总结是一种反思的机会,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经验和成长。总结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经典电影的推荐,让我们一起享受电影的魅力。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一

(1)以艺术形象为通道。美总是蕴藏在一定形象中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品赏,才能启发审美想象。所以我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具有动作感和画面感的字词,产生直观的视觉形象,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补充诗人创作留下的空白,从“在场”探知“不在场”。

(2)以情感为通道。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就无法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深情的我”,会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产生好的影响。于是,在整堂课中我一直以充满深情的状态进行教学,除了让文本中的情来感染学生,更用我的深情来渲染、熏陶学生。

(3)以类比思维为通道。通过对泰戈尔的诗歌和这两句诗歌的情境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别后思念”的描写既是这首诗的高潮点,又是人们生活中离别时难免会出现的情景,借助其他诗人离别的普遍体验,造成对离愁的主题反复渲染,深化学生的体验。学生对离别经历、体验的回忆,感受与词句的品读交融在一起,与诗人情感产生交流,产生共鸣。但是,这里我有一个失误,后来老师和同学也给予指出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并不是离别诗,而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我在这里是断章取义了,要注意换一首离别诗,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4)以暗示手法为通道。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学生心理距离的产生是很自然的。所以,在进行审美情境创设的时候还要辅助以教态暗示,教学语言暗示等,搭设时空桥梁,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在教态暗示上,在让学生想象长路漫漫的时候,我做了个手指缓慢地比划了一条线,让学生顺着线的方向想象。在教学语言暗示上,不同风格的诗人作品要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暗示,比如《赤壁怀古》要慷慨激昂,富有鼓动性,《归园田居》要清新质朴,富有乡土气息。《涉江》的颈联是写游子的思妇的相思之痛,所以我用了温柔委婉,富有幽怨气息的语言,效果不错。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二

《涉江采芙蓉》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诵读中的第二篇,它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对于《诗经》的四言,五言诗虽只增加了一个字,但诗歌的音韵、节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此诗,对于学生了解诗歌的演变是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背诵诗歌。

2.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4.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明白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运用翻译理解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可在课前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一、导入新课。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三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简单却意蕴悠长的诗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蕴涵的情感以及诗歌清幽高洁的意境和含蓄悠长的特点,课时是一个。

由于英语老师有事,所以语文课和英语课换课,语文课是第一二节。相对来说,时间不大够用,讲课时显得仓促了些。不过,因为诗歌比较简单,所以教学计划基本完成,给他们留了翻译诗歌两大场面的作业。

诗歌需要反复诵读,但是,我发现《短歌行》和《涉江采芙蓉》都没有很好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诗,总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就忽略诗歌的诵读。这样下去语文课就沦落成默课,所以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让学生读书。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四

1、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品味诗歌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2、在理解应用中,复习象征、叠词、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3、掌握对写这一表现手法。

多元体会诗歌浅显语言背后深刻的情感内涵。

一课时。

一:导入。

一段悠扬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今天新课的学习。好,一个小竞赛,猜一猜这首歌是哪位影视人物的代表曲目?这正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安小主的代表曲目《采莲曲》。的确,采莲与江南的女子有着不解之缘,采莲女轻巧的小船荡起了荷塘中多少欢乐的涟漪,而那皓腕下的红花又寄托了多少江南女子缱绻的情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恰恰与采莲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涉江采芙蓉。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读准读顺。

1、自主读诗。

2、单人朗读,评点指正,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

3、整体梳理,解决重点字词问题。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之前朗读出现的问题,指导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全班再次齐读。

(二)再读,整体把握。

1、本诗的情感从整体上来讲主要有哪些?

忧愁、孤寂、苦闷思念(题眼)。

2、做这种思念之情究竟是如何被巧妙表达出来,使这首一无艰深之语,二无冷僻之词的短诗感人至深,流传千古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啊,我们就有必要深入文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深入理解作者潜藏的感情了。

三、析读,逐句赏析。

(1)诗中的思念之情主要是通过哪个举动引发的?

(2)为什么所采之花定为芙蓉,且以芳草兰泽渲染之?

钻戒象征永恒,白纱象征纯洁,我们的主人公以莲为信物寄托情思,所以莲花在此象征了作者心中的真情,莲花的高洁喻示了作者情感的高洁。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那么,这样高洁美丽的莲花,作者送出去了吗?为什么呢?

所思在远道。

(2)这种急转直下的心理活动,作者是用什么句式表达的呢?

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可见境况孤冷;而孤冷的境况又曲折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此时游子不觉回望故乡,那么他看到思念的故乡,思念的亲人了吗?

没有,他看到的是,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2)这句诗前半句叙事,后半句写景,无一字言愁而愁在其中,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叠词:内容重复,音韵悠长,使路的形象在长度和宽度上无限延伸。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悲伤惆怅。

真情坚守。

社会批判(此处知人论世)。

(2)那么研讨至此,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它看似平白直率的语言背后,原来还隐藏着这么多曲折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解读再一次诵读全诗,读出你们的情感和感悟。

四、合作探究——对写手法。

1、学生讨论,并说明理由,并从各自理解的角度阐述诗句。

2、明确。

采莲者应为女子。第一,采莲主要是女子从事的活动,所以才有了安小主那首江南典型的采莲曲,第二:游子之求宦多在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荚蓉?第三,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暗示着“夫容”,而这明是女子思夫口吻。

还顾者应为男子。因为“旧乡”即故乡,还顾说明此人不在故乡,而漂泊在外,而为功名羁旅漂泊的定是游子无疑。

3、指出问题所在,诗歌中出现了两位主人公,而抒情主体只能有一个。从而引出对写手法。

4、定义介绍。

5、结合本诗诗句,具体分析。

6、表达效果分析。

7、拓展探究——找出下列诗句中应用了对写手法的部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五、小结——深衷浅貌言浅意深。

2、配乐,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五

微格模拟教学中,我选的课题是《涉江采芙蓉》,这是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古体诗。根据新课标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我把上课的重点放在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上,旨在“涉江”采得“美芙蓉”。现在主要针对这个教学尝试做些反思:

我确定这个教学重点的原因是,现在中学在古典诗歌教学上有的老师以串讲法和诵读法为主,限于讲解诗歌的字、词,把古诗鉴赏课几乎上成了文言文串讲课,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最为自由,最能表现多元有界解读的诗歌赏析却很大程度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失语,赏析变成了冷性的“诗物”与“诗情”的简单对照。这样只能“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杨平东《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新课标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所以我选择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绪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掌握了一些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传统,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心灵之旅,试与诗人产生共鸣,使课堂充满人文性色彩。

我设计在讲解颈联“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时候突出我的课堂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艺术画面。先让学生找出诗句中具有很强的动作感和画面感的词“还顾”“望”,心理描写的词“漫浩浩”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频频回望故乡的画面和路途绵延无尽的距离感。学生此时对诗句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有了一些朦胧的体验。然后再在学生有了一定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用想象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描摹一下这两句诗歌的艺术画面。此处,学生可以闭上眼睛,跟着发言同学的思路,在脑中浮现画面:一条望不到头的大道把男女双方隔开,大路一端妻子望眼欲穿,另一端丈夫不时地回头望乡,欲见妻子而不得,而这漫浩浩的无情的大道却成为了男女双方感情共同寄托的唯一的对象。此时,学生的感情有了一定的升华,我再导出泰戈尔的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一对明明相爱的夫妻,却被一条无情的大道永隔,这就像牛郎织女被一条浅浅的银河相隔一样。但是牛郎织女还能用一年的时间去等候一刻的相聚,此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却只能生离作死别。

这次的“涉江”有失也有得,可谓一次缺憾的尝试:

一.“涉江”所得。

(1)以艺术形象为通道。美总是蕴藏在一定形象中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品赏,才能启发审美想象。所以我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具有动作感和画面感的字词,产生直观的视觉形象,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补充诗人创作留下的空白,从“在场”探知“不在场”。

(2)以情感为通道。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就无法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深情的我”,会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产生好的影响。于是,在整堂课中我一直以充满深情的状态进行教学,除了让文本中的情来感染学生,更用我的深情来渲染、熏陶学生。

(3)以类比思维为通道。通过对泰戈尔的诗歌和这两句诗歌的情境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别后思念”的描写既是这首诗的高潮点,又是人们生活中离别时难免会出现的情景,借助其他诗人离别的普遍体验,造成对离愁的主题反复渲染,深化学生的体验。学生对离别经历、体验的回忆,感受与词句的品读交融在一起,与诗人情感产生交流,产生共鸣。但是,这里我有一个失误,后来老师和同学也给予指出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并不是离别诗,而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我在这里是断章取义了,要注意换一首离别诗,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4)以暗示手法为通道。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学生心理距离的产生是很自然的。所以,在进行审美情境创设的时候还要辅助以教态暗示,教学语言暗示等,搭设时空桥梁,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在教态暗示上,在让学生想象长路漫漫的时候,我做了个手指缓慢地比划了一条线,让学生顺着线的方向想象。在教学语言暗示上,不同风格的诗人作品要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暗示,比如《赤壁怀古》要慷慨激昂,富有鼓动性,《归园田居》要清新质朴,富有乡土气息。《涉江》的颈联是写游子的思妇的相思之痛,所以我用了温柔委婉,富有幽怨气息的语言,效果不错。

二.“涉江”所思。

(1)诵读出情境。在对这两句诗歌的想象中,我缺乏指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在想象时结合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体会其中内在的感情旋律,正确把握诗歌的朗诵节律,并一边吟诵一边驱遣想象,唤醒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在头脑中形成和诗作相应的立体画面。而我在解读这两句的时候,基本没有让学生诵读,忽视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重要性。

(2)音乐再现情景。适当的乐曲和诗歌有机结合,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激起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果我在让学生想象时,放一点适合诗歌感情基调的音乐的话,可能想象的效果会更好。

(3)个性化的文本细读。潘新和先生认为:文本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处在“期待”中,期待“主体投入式”的对话,对待文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精神之友和知音一样。所以要让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以教师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培养学生与文本“共振”的品质。在体会这两句诗的时候,我缺乏剥夺了学生文本细读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个性化的细读,而是在我的引导下朝“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的方向解读,或许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解读,就在我的“强权”之下被扼杀了。

三.对教学的其他反思。

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学生的回答往往能启发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思路。但在对提问的处理上,我有失妥当。特别是在首联和颔联的分析时,问、读、议进程极为紧张,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多元有界的思考空间。而且问题类型和方式不够多样,多直接型;问题平面化,不注意层层递进;忽视提问诱导和评价环节。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我觉得我对诗歌的解读缺乏新意,除了诗歌画面想象和最后的问题探讨部分能一定程度调动学生的的创造性的个性思维外,其他地方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解读法。

本节课虽充分的体现了人文性,但工具性不够突出;语言虽感情饱满,但仍有表述不到位之处;教姿教态时有不自然的小动作;在备课的时候没能准确地理解“艺术特色”的含义,导致在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时候,分类有点乱;在一些抒情性诗句示范性朗读的时候情感可以更投入点。

经过这次的微格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在亲身“涉江”之后,才能发现拥有无限“芳草”的“兰泽”,最后采得“芙蓉”归。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六

1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品味诗歌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2在理解应用中,复习象征、叠词、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3掌握对写这一表现手法。

多元体会诗歌浅显语言背后深刻的情感内涵。

一、导入。

一段悠扬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今天新课的学习。好,一个小竞赛,猜一猜这首歌是哪位影视人物的代表曲目?这正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安小主的代表曲目《采莲曲》。的确,采莲与江南的女子有着不解之缘,采莲女轻巧的小船荡起了荷塘中多少欢乐的涟漪,而那皓腕下的红花又寄托了多少江南女子缱绻的情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恰恰与采莲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涉江采芙蓉。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读准读顺。

1自主读诗。

2单人朗读,评点指正,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

3整体梳理,解决重点字词问题。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之前朗读出现的问题,指导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全班再次齐读。

(二)再读,整体把握。

1本诗的情感从整体上来讲主要有哪些?

忧愁、孤寂、苦闷思念(题眼)。

2做这种思念之情究竟是如何被巧妙表达出来,使这首一无艰深之语,二无冷僻之词的短诗感人至深,流传千古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啊,我们就有必要深入文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深入理解作者潜藏的感情了。

三、析读,逐句赏析。

(1)诗中的思念之情主要是通过哪个举动引发的?

(2)为什么所采之花定为芙蓉,且以芳草兰泽渲染之?

钻戒象征永恒,白纱象征纯洁,我们的主人公以莲为信物寄托情思,所以莲花在此象征了作者心中的真情,莲花的高洁喻示了作者情感的高洁。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那么,这样高洁美丽的莲花,作者送出去了吗?为什么呢?

所思在远道。

(2)这种急转直下的心理活动,作者是用什么句式表达的呢?

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可见境况孤冷;而孤冷的境况又曲折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此时游子不觉回望故乡,那么他看到思念的故乡,思念的亲人了吗?

没有,他看到的是,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2)这句诗前半句叙事,后半句写景,无一字言愁而愁在其中,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叠词:内容重复,音韵悠长,使路的形象在长度和宽度上无限延伸。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悲伤惆怅。

真情坚守。

社会批判(此处知人论世)。

(2)那么研讨至此,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它看似平白直率的语言背后,原来还隐藏着这么多曲折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解读再一次诵读全诗,读出你们的情感和感悟。

四、合作探究——对写手法。

1学生讨论,并说明理由,并从各自理解的角度阐述诗句。

2明确。

采莲者应为女子。第一,采莲主要是女子从事的活动,所以才有了安小主那首江南典型的采莲曲,第二:游子之求宦多在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荚蓉?第三,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暗示着“夫容”,而这明是女子思夫口吻。

还顾者应为男子。因为“旧乡”即故乡,还顾说明此人不在故乡,而漂泊在外,而为功名羁旅漂泊的定是游子无疑。

3指出问题所在,诗歌中出现了两位主人公,而抒情主体只能有一个。从而引出对写手法。

4定义介绍。

5结合本诗诗句,具体分析。

6表达效果分析。

7拓展探究——找出下列诗句中应用了对写手法的部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五、小结——深衷浅貌言浅意深。

2配乐,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七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和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诗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没有听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一般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但是,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让我们走进《涉江采芙蓉》,共同感受诗中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

二、介绍文学常识。

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文人作品,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之情。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一遍诗。

2、听范读一遍,跟读一遍,教师做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3、下面来练习朗读,朗读时想象诗句的画面,感悟诗句的情感。

1、学生讨论,并说明理由,并从各自理解的角度阐述诗句。

2、明确:

(1)闺妇思远:女子思夫。理由:芙蓉,谐音双关,暗关“夫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多情而忧伤的思妇的缠绵深情。

(2)游子思乡:旨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

联系时代背景: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那颗疲于奔波的心又怎能不对那美好的故乡无限怀想?想妻子,妻子想他,情之深,思之切。

女子在采芙蓉遥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想象着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这个想象出自女子对于男子爱情极深的信任,心有灵犀一点通,衬出下文“同心”二字不是空话。“忧伤”的也不仅仅是女子一个人,这个画面中相对出现了两个人隔着遥远的长路互相思念,这首诗的意味更加深刻。

五、总结语:

《涉江采芙蓉》仅用清淡自然地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只要有四季的变换,在这世间就会存在着一种思慕的情怀,永远也不会改变,永远也不会消失。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八

(1)以艺术形象为通道。美总是蕴藏在一定形象中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品赏,才能启发审美想象。所以我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具有动作感和画面感的字词,产生直观的视觉形象,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补充诗人创作留下的空白,从“在场”探知“不在场”。

(2)以情感为通道。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就无法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深情的我”,会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产生好的影响。于是,在整堂课中我一直以充满深情的状态进行教学,除了让文本中的情来感染学生,更用我的深情来渲染、熏陶学生。

(3)以类比思维为通道。通过对泰戈尔的诗歌和这两句诗歌的情境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别后思念”的描写既是这首诗的高潮点,又是人们生活中离别时难免会出现的情景,借助其他诗人离别的普遍体验,造成对离愁的主题反复渲染,深化学生的体验。学生对离别经历、体验的回忆,感受与词句的品读交融在一起,与诗人情感产生交流,产生共鸣。但是,这里我有一个失误,后来老师和同学也给予指出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并不是离别诗,而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我在这里是断章取义了,要注意换一首离别诗,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4)以暗示手法为通道。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学生心理距离的产生是很自然的。所以,在进行审美情境创设的时候还要辅助以教态暗示,教学语言暗示等,搭设时空桥梁,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在教态暗示上,在让学生想象长路漫漫的时候,我做了个手指缓慢地比划了一条线,让学生顺着线的方向想象。在教学语言暗示上,不同风格的诗人作品要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暗示,比如《赤壁怀古》要慷慨激昂,富有鼓动性,《归园田居》要清新质朴,富有乡土气息。《涉江》的颈联是写游子的思妇的相思之痛,所以我用了温柔委婉,富有幽怨气息的语言,效果不错。

二.“涉江”所思。

(1)诵读出情境。在对这两句诗歌的想象中,我缺乏指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在想象时结合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体会其中内在的感情旋律,正确把握诗歌的朗诵节律,并一边吟诵一边驱遣想象,唤醒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在头脑中形成和诗作相应的立体画面。而我在解读这两句的时候,基本没有让学生诵读,忽视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重要性。

(2)音乐再现情景。适当的乐曲和诗歌有机结合,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激起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果我在让学生想象时,放一点适合诗歌感情基调的音乐的话,可能想象的效果会更好。

(3)个性化的文本细读。潘新和先生认为:文本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处在“期待”中,期待“主体投入式”的对话,对待文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精神之友和知音一样。所以要让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以教师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培养学生与文本“共振”的品质。在体会这两句诗的时候,我缺乏剥夺了学生文本细读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个性化的细读,而是在我的引导下朝“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的方向解读,或许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解读,就在我的“强权”之下被扼杀了。

三.对教学的其他反思。

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学生的回答往往能启发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思路。但在对提问的处理上,我有失妥当。特别是在首联和颔联的分析时,问、读、议进程极为紧张,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多元有界的思考空间。而且问题类型和方式不够多样,多直接型;问题平面化,不注意层层递进;忽视提问诱导和评价环节。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我觉得我对诗歌的解读缺乏新意,除了诗歌画面想象和最后的问题探讨部分能一定程度调动学生的的创造性的个性思维外,其他地方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解读法。

本节课虽充分的体现了人文性,但工具性不够突出;语言虽感情饱满,但仍有表述不到位之处;教姿教态时有不自然的小动作;在备课的时候没能准确地理解“艺术特色”的含义,导致在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时候,分类有点乱;在一些抒情性诗句示范性朗读的时候情感可以更投入点。

经过这次的微格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在亲身“涉江”之后,才能发现拥有无限“芳草”的“兰泽”,最后采得“芙蓉”归。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九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积累要点:

1、是东汉一批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太子。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将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合在一起,收入其《文选》并题为《古诗十九首》,诗歌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为题目。

2、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1、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忧伤之情,痛苦惆怅之情。

2、到底是谁思念谁?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

“所思在远道”——妻子思念丈夫。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丈夫思念家乡的妻子。

因此,本文抒发的是分居两地的夫妻相互思念的“忧伤”之情。

注:朱光潜认为是女性,这诗可纳入“闺怨诗”范畴。

3、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采芙蓉。

目的:“遗”远方的丈夫。

附录: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后两句曲笔,本来是自己思念对方,却写愿君多采撷,用此物来寄托相思。将感情写得含蓄深沉而委婉。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兰草,又名兰花,是中国的特产,因此又名“中国兰”,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价格十分昂贵,成都温江区第三届兰花节览中最贵、也是最神秘的一盆兰草“天逸荷”据说是价值在2000万左右,有人出了1500万都没有卖。

5、三、四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转变为黯然销魂做铺垫。

6、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一是黯然痛苦的心情,二是彼此深挚笃厚的爱。

7、这首诗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意境高洁清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

1.诵读理解诗歌。(知识能力)。

2.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过程方法)。

3.通过诵读、理解,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描绘出采莲思人的画面感。2.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思乡怀人的“哀伤”和“美丽”。

对话探讨法多媒体演示法。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和小学已经学过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古人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也善于用丰富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远的如《诗经》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的唐诗有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宋词有李之仪的“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元曲有徐再思的“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三、介绍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吟读、译读、背读、阅读。

1、吟读:体会情味(方式:听录音、尝试读出情味)要求:

a)声音要有起伏。

b)节奏比较自由。

c)读出一点古人的味道。教学过程:

(1)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正音。

(2)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按照要求吟读一遍。朗读指导:

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

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3)全班齐读。

2、译读:理解内容(方式:师生探讨、学生分享)。

要求:

a)将古诗译为现代散文。

b)尽量做到字句优美。

c)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解释,即将有的字解释一下,把有的意思扩展一下,加入一些自己想象的画面和情感的词语。教学过程:

(1)“芙蓉”的意象:为什么要送芙蓉?芙蓉有什么含义?

(2)诗中明确表达情感的词是哪个?

(3)老师示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学生将剩下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散文。

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现代散文:

我荡着一叶小舟,在蓝天碧水之间采摘那最美丽的荷花。江岸水泽之畔,还有数不清的芳香的兰草。

采摘这美丽的芙蓉要赠送给谁呢?我日夜思念的人儿啊,他却在遥远的远方。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可是却只看到漫漫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云烟。

我们之间情真意切却两地分离,也只有忧伤而抑郁地老去。

(4)小组展示,选择其中优秀的几篇,老师适当点评。

(5)配乐,老师读现代散文,学生读古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一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在附中录播教室上了一堂公开课,授课内容为《涉江采芙蓉》,授课班级为高一·11班。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评课,在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后,我陷入深思:走上讲台六年多,我不知不觉懒散了、松懈了、落后了。有些问题潜滋暗长,而我竟不自知。所幸,附中严谨的教风和教研组老师们直言不讳、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让我非常幸运的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可怕状态。在反思之前,我当以最真诚的态度,感谢这一次公开课,更感谢组里的老师们!

一、教态掌控。

这是我第一次在教学反思中写到教态。表面看来,教态即教学姿态,是教师的形象气质、面部表情、口头和肢体语言,但这绝不是教态的根本用意。

从根本来说,教态这个词的重心在于“态”,即态度。通过教态,教师传达给学生的是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生态度。《三字经》讲:“教不严,师之惰。”所以,教态首先在于一个“严”字,在于严谨、严肃、严厉。这三个词语,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而是对待知识和课堂的基本原则。

而我课上所呈现的教态,随性多于严肃,轻松多于严厉,自由多于严谨,故此当为我所反思之一,所需践行之一。

二、前期准备。

一堂好课,必定包含课前准备、课上呈现、课后反思三个过程,作为基础过程的课前准备,决定了后两个过程的成效。

课前准备,应当包含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试讲磨课等。其中,试讲磨课所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它能修正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问题,也能提前预测课上呈现的问题。正如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一样,好的公开课,一定是磨出来的。

此外,磨课不只是一个调整课堂设计思路和环节的过程,还是一个引领教师重构课堂设计理念、重建教学基本逻辑的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关键环节。

以往,我常将重心放在课堂呈现上,课前准备往往有欠,此为我所反思之二,所需践行之二。

三、课堂氛围。

如果学生收放自如,积极参与,进行有意义的讨论,课堂氛围有理、有趣、有节,则说明这堂课内容充实,节奏舒缓有度。

在教学中,我对课堂氛围的掌控,还缺乏火候,有时过分热烈,淹没了学习的意义;。

有时过分沉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此为我所反思之三,所需践行之三。

我想,反思也不宜求多,多则滥而不精,浮而不实,今后,先治此三大顽疾,再言其他。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二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诗。羁旅行役诗的最主要情感表达就是游子思乡或者思妇怀人。

在这首诗中,既有描写思妇的诗句,也有描写游子的诗句。

我们可以假设,抒情主人公是采芙蓉的女子,那么诗歌的前四句便是实写。女子在萋萋芳草中,涉江采芙蓉,想起远行的恋人。而由“所思在远道”自然过渡到后文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上,所写的是女子的想象,她因为太想那个人,于是就望着远道出神,想象着那个人在环顾望乡,也在想着她——这就是虚写。

同样,我们也可以假设,抒情主人公是男子,那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就是实写,而前面女子的动作、行为就是虚写,是男子太思念家中的她,于是想象(或者回忆)女子采芙蓉,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种想念对方却不直接写出来,而是曲笔去想象,从对方入笔,想象对方想自己的写法就是我们虚写中比较特别的一种——悬想,也叫对写。对写在《诗经卷耳》中就有出现,《古诗十九首》之后,也被后世的诗人经常用在相思怀人类的诗歌中。这一手法的使用,会加大读者的想象空间,拓宽诗歌的意境,有诗从对面飞来的效果,同时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更深沉、更强烈。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理解,我把“体会并探讨诗歌的感情;认识对写手法,感受诗歌的含蓄”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不够深,对这首诗情感的深沉性可能理解得未必到位。本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诵读感受,品味意蕴,想象情境,体会情感。解读课文的同时,教师适时加入对本诗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通过本诗对《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及情感有大致的了解,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阅读。同时,在诗歌感情上加以拓展,由游子思乡怀人上升为人们对于美好的渴望与追求,从而跳出个人的儿女情长,丰富诗歌意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心灵。

体会并探讨诗歌的感情;认识对写手法,感受诗歌的含蓄美。

认识对写手法,感受诗歌的含蓄美。

体会诗歌深沉的感情。

诵读法;点拨法;启发法。

查阅《古诗十九首》相关资料,了解各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1、《古诗十九首》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社会腐败,战争四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下层文人漂泊蹉跎,宦游无门。他们已没有太多顾忌,敢于把内心深处的自我毫无掩饰地表露出来,写出最真实的人性。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自觉,真情实感的流露,传达出了人生最动人的感觉与经验,而这种纯粹的自我之情是让我们普通读者最感动的地方。

叶嘉莹先生说:“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写诗的。”如此,《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无疑是最好的诗人。他们所写的内容多为彷徨失意、离愁别恨以及人生无常。某种程度上看,有些消极,但关注了人生共有的感受与体验,抒发了人生普遍的情感与思绪,更好地展示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子的心灵世界,并且在艺术成就上继承和发展了《诗经》,长于抒情,善用事物烘托,描写也更细腻深沉。

2、他人评论。

南朝刘勰:“五言之冠冕也。”——《文心雕龙明诗》。

南朝钟嵘:“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

叶嘉莹:“《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古诗,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读是我们走进文本,体会情感的最直接途径。老师先来给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教师诵读《涉江采芙蓉》)现在请大家大声地自由诵读《涉江采芙蓉》两遍。读完这首诗,你是怎样理解的?现在,请根据你的理解来做一个填空题。

(屏显)。

这是一首()的诗。

提示: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特点、阅读感受等角度,结合诗句简要说明,合理即可。

预设:

内容:游子思乡、思妇怀人、两人相思;情感:忧伤、哀怨……。

语言:含蓄、蕴藉、朴素、平淡;

阅读感受:美好的,动人的,引人思考的……。

(此环节为诵读感受,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内容、语言等。)。

二、品读诗歌,感受含蓄。

(屏显)。

悬想,也叫对写,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想念自己的情形,常用于写相思离别之苦与羁旅惆怅之思这一类题材。含蓄蕴藉,有“诗从对面来”的效果。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就有出现。《古诗十九首》之后,唐诗、宋词中均有使用。请说明一下《月夜》中“对写”手法是如何表现的。

(屏显)。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环节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继续品读诗歌,探讨交流,认识“对写”这种手法,体会诗歌含蓄蕴藉的语言特点。)。

三、延读诗歌,拓展提升。

明确:“而”是转折,同心离居的重重困难、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种种无奈尽在其中;“以”是修饰,也可以是转折。因为相爱,我愿为你忧伤终老;即便忧伤,我仍要念你终老。“一字千金”可见一斑。看似朴素平淡的语句,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惊心动魄”不一定非要豪言壮语,或者光怪陆离。《古诗十九首》就是这样的好诗,只读其中一首两首是不行的,大家要把十九首都读一下。

(此环节,从钟嵘评价入手,由本诗扩至《古诗十九首》,引领学生课外延伸阅读。)。

明确:爱人、故乡——理想、希望(一切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一种期待,一个信念——它是那么美好、纯洁,就像彼岸的一朵芙蓉花,静静地绽放在那里,但或许,终我们一生,都无法抵达。纵然如此,我们仍然要奔向它!

(此环节,拓宽诗歌的情境,由课内跳到课外,引领学生将阅读和人生相结合,涵养学生心灵。)。

重新整理这节课,将自己对这节课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梳理一下,觉得除了诗词欣赏以外,这首诗在写作上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三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2、品味诗歌语言。

3、学习“对写法”这一修辞手法。

品味诗歌语言及“对写法”修辞手法的学习。

一课时。

1、熟读成诵,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正确解读来领会整首诗的含义。

3、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

一、教师导入: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更誉其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这足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涉江采芙蓉》,感受其炉火纯青的一字千金的魅力!

二、新课探究:

1、《古诗十九首》简介:

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2、题解:

3、诗歌头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1、“芙蓉”: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引入诗歌:

(1)、《爱莲说》/周敦颐。

(2)、《如梦令》/李清照寓意:

以君子之花喻品质高洁、圣洁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以荷花的寓意分析其构成的意境:

提问:“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一般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诗歌开头即以“芙蓉”为意象,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鉴赏评析:

(一)、品析“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的妙处。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身影,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路途遥远,归家无望。这两个词,通过动作和画面,传达出微妙的情感。抒情主人公愁苦忧伤之情溢于言表却又不说破。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表达效果。

(二)、问题探讨:

三种看法:

女子采芙蓉女子还顾男子在故乡女子采芙蓉(想象)男子还顾女子在故乡。

男子采芙蓉男子还顾女子在故乡。

(三)、“对写法”修辞手法讲解:

1、引入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对写法:

又叫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即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和怀想。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3、好处:

1)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

2)使抒情更加委婉含蓄,富有含蓄之美。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一是情景交融、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三是“对写法”的运用。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

难点: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教学方法: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

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板书设计:情节艺术手法突出特点。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意境高洁、清幽。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

五、《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的魅力:

《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五

相比较与自己上学期《涉江采芙蓉》的公开教学,和自己近两周以来的诗歌教学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效果,本节赛教课有如下改进和不足:

1、自己能意识到,同事们也曾经给我指出:我的语速比较快,而且有时候吐字也不很清楚。本节课上自己认真注意到这一点,而且在前面的三十分钟也做得比较好,但是在后面十五分钟做得不够好。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多加强。

2、自己的个性比较急。本节课控制得比较好,课堂进度也比较得当,但是在“示范读音”的时候却抢了五秒钟(大约),在下课时少说了“背诵诗歌,完成课堂练习”这一句话。看来这个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细致地加以把握。

3、课堂生成和教师预设二者关系的处理,尤其是在高中段的课堂上,自己历来重视在教学中注意并处理好。但是在本节课中课堂生成没有预想的好。这说明自己在备课时和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时,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实在。但是在破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就问题尤其是随机生成的问题的探讨却比本节课要更热烈,这说明自己在赛教课的重压之下没有充分地把自己在平时的课堂上真实的、原生态的东西完全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自己平时多总结、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果可能的话,让学生(尽可能每一名同学)都给自己提提意见。同时,自己通过录像尤其是本节课的录像认真总结。力争在今后的'教学尤其是塞教中,把真正的“课堂生成”展示出来。

4、关于板书的思考。在传统教学中,板书是必须的,但由于本节课教学主题明确、步骤清楚、课时总结精当,而且这三点都在幻灯片体现出来了,所以,板书这一块我做了省略。在今后的使用幻灯片的教学中,我会认真注意,一定有言简意赅的板书。

5、关于使用ppt课件的思考。本节课上,自己的主导思想是让ppt课件和幻灯片为教学服务,在实际操作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和自己以往所学习到的很多名家的教学录像中如何使用ppt课件为教学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

6、关于对教具、学具的思考。由于自己以前没有使用过翻页笔,所以,本节课出现了两个小故障。今后,在使用翻页笔、电子白板等方面都要加强。

7、在本节课的准备中,先是认真听取名师、专家的指导意见,再是认真学习名家的教学实录和录像,最后是综合自己近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反思,我觉得今后更应该多向他人学习,以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出色。

教学不止,反思不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要有力求完善的反思。总的来说,目标完成、学生学习能力初步提高、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做到有根有据;自己的教学语速、急躁个性的控制、尊重学生并力促课堂生成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相较自己的教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语文组的同仁和广大同学的帮助下,去取得更大的进步。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六

(1)诵读出情境。在对这两句诗歌的想象中,我缺乏指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在想象时结合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体会其中内在的感情旋律,正确把握诗歌的朗诵节律,并一边吟诵一边驱遣想象,唤醒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在头脑中形成和诗作相应的立体画面。而我在解读这两句的时候,基本没有让学生诵读,忽视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重要性。

(2)音乐再现情景。适当的乐曲和诗歌有机结合,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激起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果我在让学生想象时,放一点适合诗歌感情基调的音乐的话,可能想象的效果会更好。

(3)个性化的文本细读。潘新和先生认为:文本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处在“期待”中,期待“主体投入式”的对话,对待文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精神之友和知音一样。所以要让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以教师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培养学生与文本“共振”的品质。在体会这两句诗的时候,我缺乏剥夺了学生文本细读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个性化的细读,而是在我的引导下朝“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的方向解读,或许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解读,就在我的“强权”之下被扼杀了。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七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

难点: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

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板书设计:情节艺术手法突出特点。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意境高洁、清幽。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

五、《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的魅力:

《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八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篇十九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2、品味诗歌语言。

3、学习“对写法”这一修辞手法。

品味诗歌语言及“对写法”修辞手法的学习。

一课时。

1、熟读成诵,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正确解读来领会整首诗的含义。3、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

一、教师导入: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更誉其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这足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涉江采芙蓉》,感受其炉火纯青的一字千金的魅力!

二、新课探究:

1、《古诗十九首》简介:

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2、题解:

3、诗歌头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1、“芙蓉”: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引入诗歌:

(1)《爱莲说》/周敦颐。

(2)《如梦令》/李清照寓意:

以君子之花喻品质高洁、圣洁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以荷花的寓意分析其构成的意境:

提问:“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一般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诗歌开头即以“芙蓉”为意象,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鉴赏评析:

(一)品析“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的妙处。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身影,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路途遥远,归家无望。这两个词,通过动作和画面,传达出微妙的情感。抒情主人公愁苦忧伤之情溢于言表却又不说破。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表达效果。

(二)问题探讨: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三种看法:

女子采芙蓉女子还顾男子在故乡女子采芙蓉(想象)男子还顾女子在故乡。

男子采芙蓉男子还顾女子在故乡。

(三)“对写法”修辞手法讲解:

1、引入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对写法:

又叫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即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和怀想。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3、好处:

1)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

2)使抒情更加委婉含蓄,富有含蓄之美。

三、课堂小结: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色?一是情景交融、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三是“对写法”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请用本诗学过的“对写法”赏析下面这首诗。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