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三阶魔方教案(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0:58:51 页码:9
最新三阶魔方教案(大全16篇)
2023-11-25 00:58:51    小编:zdfb

教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案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教案范例不仅可以指导你的教学设计,也是你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展示。

三阶魔方教案篇一

二、教学意义:

1、促进大脑发展,普及魔方文化,2、增强人的记忆力,丰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目的。

以学会还原魔方六面为最终目标。

四、上课流程(40min)每个年级各自三堂课第一堂课。

1、介绍魔方历史,玩魔方的好处,2、图解魔方结构,简单介绍层先法。

3、教会架十字,一面一层(分小组,每组都会有同学辅导)。

第二堂课。

1简单回顾上堂课所学的。

套用公式教学,学会还原至顶面(形式同上)第三堂课。

简单回顾上堂课所学的。

继续套用公式教学,学会还原魔方六面。

尝试记忆公式而还原魔方,课堂举行一个简单的魔方比赛。

对于商家的意义:

二:扩大点盛魔方在高校的影响力,这次三下乡汇集了华农与广外学子。等于是3.5万加。

的市场,这绝对是继中大点盛魔方赛后又一个重点活动。

三:华南农业大学魔方爱好者协会即将成立,我们是协会申请的主要负责人,这次活动势必能加深相互的认识,为日后的深远地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会做出的努力:

一我们会在魔方吧和魔方天堂两个最具影响力的论坛发帖感谢赞助商。

二我们也会各自学校的论坛(红满堂论坛、)发帖感谢赞助商。

三我们会在队服和调研卷上印上商家的商标和名称,四拉横幅。

三阶魔方教案篇二

一上课,马老师以新颖的开始来让我们回忆了童年做游戏时的陈年趣事。之后,就开始了我们的正题??做游戏。老师先让我们摆一个pose,然后计时30秒,在这期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来不能笑,不能动来不能叫,看谁做得最最好!计时开始,我的脑海里像闪电一般想出了一个酷劲十足的pose??“弯弓射大雕”。刚一开始,同学们很有自制力,谁也没有笑,教室里鸦雀无声,可刚过了5秒时,第一声大笑打破了这种僵局,我眼珠一转,看见的竟然是周梓然!只见他笑得弯腰捧肚,脸涨得通红。时间到了,一共只有11个人坚持了下来。这时,老师让我们看高宇翔。我刚一回头,差点笑破了肚皮。如果别人不知道这是做游戏,一定会以为哪个武侠狂想症患者到我们班了呢。只见他左脚蹬在凳子上,右脚似金鸡独立一样站在地上,一只手呈“v”型搭在左腿上,另一只手自然下垂,并将头放在搭在腿上的手上,嫣然一个古代沉思者!全班哄堂大笑,笑声久久不能停息。下面老师采访了一下周梓然,“你为什么忍不住笑了?”“因为我看见了高宇翔那滑稽可笑的表情,与他那生动形象的动作,我实在忍不住了!”周梓然一边说,一边强忍着笑。

接下来的这个环节更有意思,那就是“逗木头人”。一开始,老师叫了两个同学玩,国子豪是“逗”的人,李大中演“木头人”。开始游戏,李大中低下了头,防止笑出来。国子豪在他面前拳打脚踢,做出了许多假动作。李大中禁不住考验,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我们全体同桌两人一起玩。我欣喜若狂,一心想当逗的人。面对于洋,我想起他平时经常笑,所以我胸有成竹,胜券在握。计时开始,我做了我认为最可笑的动作??怪模怪样,可我无论怎么做,他都纹丝不动,面部毫无表情,我便出了浑身的解术,最终还是没有获胜。

今天,我通过玩这个游戏懂得了我们无论在学习时还是娱乐时都要有自制力,这样我们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三阶魔方教案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四年级的春季学期,我在班级的一个小伙伴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三阶魔方。这个神秘的立方体瞬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决定学习解这个谜题。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终于掌握了三阶魔方的解法,并且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这些体会。

第二段:坚持与耐心(200字)。

学习解三阶魔方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和耐心。刚开始,我一点都不会,所有的颜色都混在一起,头疼得不行。但我知道这其中一定有规律,只要多练习,就一定能找到解法。于是,我每天都按照一定的步骤拧魔方,不断反复,直到找到解法。这个过程又长又痛苦,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第三段:观察与思考(200字)。

解三阶魔方其实是一个观察和思考的过程。首先,你要观察魔方的状态,去了解每个方块之间的联系。然后,你需要思考哪些动作可以让魔方的状态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模式和规律,比如“十字法”和“强化法”等。通过观察和思考,我能够更快地找到解法,而不是盲目地试错。

第四段:反思与改进(300字)。

解三阶魔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每当我失败的时候,我都会反思自己的解法。我会回顾自己的每一步操作,找出出错的地方,然后想办法改进。我也会向其他人请教,争取更多的解法。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渐渐地提升了我的魔方解法的速度和效率。

第五段:魔方带来的收获(300字)。

通过解三阶魔方,我获得了很多收获。首先,我学会了坚持和耐心,不怕困难,勇于迎接挑战。这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我锻炼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我学到了一种方法论,即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来提升自己。这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最后,我发现自己对解谜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

总结(100字)。

通过四年级的三阶魔方学习,我体会到了坚持与耐心、观察与思考、反思与改进等重要品质和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不仅在解魔方中发挥作用,而且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解魔方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我对解谜游戏和数学的兴趣。我相信,任何困难都可以通过坚持和努力来克服,只要你肯去尝试,收获一定会属于你。

三阶魔方教案篇四

今天,我在作文班玩了画鼻子的游戏。

首先老师让我在黑板上只画人的眼睛、嘴巴、眉毛,耳朵。画完了我们就开始玩画鼻子的游戏了。老师蒙住了刘力铭的眼睛,然后给他一支粉笔,他摸着桌子一步步地往前走。到了黑板前他一下子把鼻子画到了眼睛上。我们“哄”的一声笑了起来。

接着,老师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了。他向前走的时候东倒西歪,像喝醉了酒一样。老师到了黑板面前,我们告诉他:“我们画的人头像已经换地方了!”可是老师并没有吱声,而是量啊量……突然,老师头往上一抬露出了一个小缝,老师就把鼻子画对了。老师解开毛巾又蹦又跳地说:“我画对了!我画对了!”我们知道老师玩赖了,就喊:“老师玩赖了!老师玩赖了!”但我们也高兴地笑了。

今天,我又上了一节快乐的作文课。

三阶魔方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魔方的起源及相关知识,认识魔方的组成。

2、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复原单面魔方的技巧和方法。

3、在活动及比赛中培养参与魔方游戏的积极性,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魔方的起源及相关知识,认识魔方的组成。初步感知复原单面魔方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复原单面魔方的技巧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厉害了,我的菲神!

(教师播放ppt,和孩子们一起观看菲神创造魔方速拧新世界纪录的视频。)。

师:刚才大家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惊讶的表情“哇,好厉害!”老师也有相同的感受。这位澳大利亚学生菲利格斯仅用了4.73s就还原了三阶魔方的6个面,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被大家尊称为“菲神”。寒假大家都亲身体会了一把魔方的乐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魔方的世界,来感受它非同寻常的神奇魅力!

二、魔方世界大不同。

(教师结合课件图片及实物介绍魔方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1.起源。

最常见的是3×3×3的三阶魔方,它是一个6面正方体,有6种颜色,国际魔方标准色为: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

魔方由1个轴和26个小正方体组成。其中,边角方块也叫角块一共有8个,它是由3种颜色组成的,边缘方块也叫棱块一共有12个,它是由2种颜色组成的。而每一面最中心位置的叫中心块,有6块,它只有1个面有颜色;这些在魔方复原过程中很重要。

魔方的玩法是通过转动轴,使6个面复原为单一的颜色。据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三阶魔方可以有4325200327489856000种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大约432万亿亿种。如果1秒可以转3下魔方,不计重复,需要转4542亿年,才可以转出所有的变化,大约是宇宙年龄的30倍。

3.千奇百怪的魔方。

除三阶魔方之外,还演变出很多不同种类的魔方,如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六阶、七阶、异型魔方、镜面魔方、sq魔方等。(图片3、4、5、6、„„)。

三、小伙伴们来pk师:看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跃跃欲试了吧,我们为大家安排了一场组内pk赛,请看游戏规则(出示课件):游戏规则:

1.比赛内容:复原手中魔方的一个面(颜色不限)2.各小组进行组内pk。3.由组长发布“开始”口令。

4.选出最快完成的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参加班级高手挑战赛。

四、班级高手争霸赛。

师:刚才各组的比赛都非常激烈,下面就让我们有请各组推选出来的高手来进行一场终极大。

比拼。班级高手争霸赛现在开始,(出示课件)游戏规则:

1.比赛内容:复原手中魔方的一个面(颜色不限)2.各小组派出1名代表参加。

3.另选一名同学作为裁判,发布“开始”口令,计时并监督比赛进行,其余同学做为评审团观战。

奖项设置:第一名:魔方擂主第二名:魔方快手第三名:魔方达人。

这三位同学本学期可以接受更多同学的挑战。(游戏进行,教师点拨指导)颁奖时刻(出示课件颁奖图片):

师:真是太精彩了!接下来,进入隆重的颁奖时刻(播放音乐)。让我们恭喜xxx当选“魔方擂主”,用时xxx。xxx当选“魔方快手”,用时xxx。xxx当选“魔方达人”,用时xxx。在本学期,大家可以把魔方当做日常游戏之一,进行练习,从单面复原到6面复原,仔细体会其中的乐趣。也欢迎大家积极挑战我们的3位高手,你们有信心吗?生:有!

五、嘘~技巧偷偷告诉你。

师:学习无止境,挑战无极限。除了单面魔方的复原之外,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六面魔方的复原,偷偷告诉你技巧,最关键的起始步骤就是“拼小花”和“底十字”。所有步骤的详细视频讲解已放班级邮箱,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下载观看,多加练习。宝贝们,我看好你们哦!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三阶魔方教案篇六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苏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教室,激动地对同学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原来,昨天是教师节,苏老师也在省里获了奖。苏老师用奖金买了一些糖果,和我们分享她的喜悦。

苏老师拿出一个绿色的圆柱体的盒子,让我们猜猜是什么糖。大家看着包装上面有许多水果的盒子,都不约而同地猜是水果糖。苏老师这才慢慢地说出了谜底——原来是棒棒糖!同学们看着那花花绿绿的糖,有的高兴地拍着桌子,有的在和同桌小声地议论,还有的不停地吞口水。我呢,也把目光盯在一颗粉色的糖上,不停地吞口水。

苏老师开始分糖果了。她先叫了韵茹和雨昕。突然,我听见老师叫了我的名字。真的是我吗?我兴奋地走过去,接过糖果对老师说了声“谢谢”,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老师开始一组一组地发下去,让我们开始吃糖,一边吃一边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写成作文。我还从来没有在上课的时候吃过糖呢,好开心呀!

突然,下课铃响了,一节课结束了。这真是一节快乐的作文课!

三阶魔方教案篇七

上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就是我最最最最(一百个最)讨厌的作文课,可是,这节作文课让我流连忘返,因为语文老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成语接龙。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个个欢呼雀跃。

游戏规则:分八个小组,每一小组发一张纸,然后按老师报的接下去写,先组一个成语,接着用前一个成语的末尾的一个字接下去写,最后结束时,每组派一个上台报成绩,分数做高的一个小组赢得胜利。

游戏开始,老师便把纸发了下来,然后说了个“一”,刚一说完我们就开始讨论起了。我们这小组绞尽脑汁,拼命地想,后来,杨磊想了一个,我们接着往下想,没过多久,就想了好几个,但问题接踵而来,不识字忘记了怎么写,就是有些不是成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再次苦思冥想,就是想不出来。“好,时间到。”老师一声令下,所有的同学都停止了思考,接着就是公布答案,我们派杨磊上去,可是我们原以为...(忘了)是成语,没想到经老师一查,不是成语,我们这组顿时像泄了气的气球,瘫痪在椅子上。经过公布,第一组4分,第二组5分,第三组...(不想说,反正就是好惨,惨不忍睹呀)接着就是第四组...

几个。突然,我们这组的伙伴说第四组有人看第六组的,老师知道后,严加处刑,得半分,比方说他们本应该得八分,但只能得四分,真是惨不忍睹呀。时间又到了,这次我们以十分居第二,但总分第三。

第三回合开始了,这次是“无”,这次算是运气好,每一分钟,就想了好几个,有无法无天、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但我们选了一个末尾租得最多的,是――无法无天。于是我们接着想:无法无天-天妒英才-才貌双全-全尽全力...可还是老样子,优美的写了,我们直摇头,唉没希望了。但很幸运,保住总分第三名。

最后一轮开始了,也是最终的斗决了,这次是个“不”字,我们又开始绞尽脑汁,但还是杨磊想得最快,一下子就向了三个,之后,我想了好几个,接着,我们这组的伙伴们也想到了好几个。可最终,我们却以总分32屈居第三。

这个游戏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积累和运用成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三阶魔方教案篇八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游戏活动,正确感知正方体的六个面,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

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1、教具(数字魔方一个),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1—6。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胶水、抹布

1、小老鼠的'宝贝—教师讲述,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来了一位客人。(小老鼠)

小老鼠带来了一个宝贝,请你们猜猜是什么?

2、初步认识正方体。

—教师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将整个正方体全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正方形?

3、游戏:抛盒子

—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4、制作正方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数一数,它是由几个正方形的面组成的?

—师幼共同观察展开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5、游戏:抛数字魔方。

—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掷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比大小等。

三阶魔方教案篇九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具:正方体正方形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

1、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1、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

2、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一、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

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请你把这6个面找出来并标上数字。

3、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长方体由6个面围合而成,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二、拆一拆纸盒,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拆纸盒。

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从容易粘合处开始拆)。

2、纸盒还原,复感知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改变关系。

谁会把手中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

重复还原几次。

平面的纸为什么会变成纸盒?

3、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没有标数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观察拆开的平面图形:家找一找,刚才我们小朋友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用?(重叠、粘贴、封口)。

三、讨论如何制作纸盒。

小朋友想自己来制作纸盒吗?那我们该怎么来做纸盒呢?家先讨论一下。

1、幼儿自由讨论制作的方法。

2、教师助幼儿总结制作的方法。

3、幼儿制作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一

今天是星期六,我来到了常青藤班。但是,由于我来的太早,就在教室里美滋滋地看起了书。

上课了,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王老师讲课。因为冰冰姐姐(王老师的女儿)也来到了我们班给那些新生讲作文。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有的人还在认真听课,但是还有一些人却扭过头来,观察着冰冰姐姐的一举一动。

突然,老师说:“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庆祝一下冰冰姐姐到来,这个游戏叫——传递悄悄话。”王老师先把悄悄话传给张好奇,张好奇又一字不漏的传给我,我又传给何咏霖,他又传给了杨光。突然下面一阵阵笑声传来,原来何咏霖告诉杨光的时候,把作文本卷成一个圆柱体的形状对着杨光的耳朵,但是试了又试,杨光脸上却一片迷惑,还是听不懂的样子。这时后面的人还都夸赞何咏霖真聪明呢!事实上,是说他干什么事都不用脑子啊!

游戏结束了,老师公布原话内容:“冰冰姐姐讲了一个故事,是狼和羊的故事。狼嗷嗷叫,羊咩咩叫。”可最后一个同学听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话,教室顿时传出了响亮的笑声,我们也度过了一节快乐的作文课。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二

当你拿到一个混乱的魔方时,你可能不知道从何入手,但首先要记住的是,魔方每个面的中心块是固定的,不能移动的。下面就分步骤介绍一下魔方的还原方法。

这步是最初级的,随便找一面你喜欢的颜色,直接还原成一个完整面。

以第一步还原的完整面为底,还原四侧面的底层和中心块形成的梯形。在第二步完成的同时,第一步完成的一面仍保持完整。

(以上两步没有口诀,所以想完成魔方还原,以上两步是最基础的,需要自行摸索练习。)。

到这步就可以用口诀的,所以先解释一下就口诀,口诀中的“加”“减”分别指的是“顺时针”和“逆时针”,第一步完成的完整面一直作为底面,正对着自己的面为“前”。四侧面下两层完整,指的是四个侧面的下面两层还原完整。

第三步的口诀是:(移动的方块是侧面上层中间块,根据侧面颜色判断是向侧面中层左侧移动还是向右侧移动)。

1,中左方块。

上减,左减,上加,左加,上加,前加,上减,前减。

2,中右方块。

上加,右加,上减,右减,上减,前减,上加,前加。

完成第三步后,接下来就是将顶层的十字还原。

第四步的口诀是:

前加,右加,上加,右减,上减,前减。

四侧面顶层中方块,也就是说四侧面最上面一层的中间的方块与中层的中心块相对应。

第五步的口诀是:

条件:找四侧面唯一面可以对上的,并以这面为“前”,其它面对不上。(如果有两面能对上,就用一次下面的口诀,就可以达到用口诀的条件了)。

右加,上加,右减,上加,右加,上加180度,右减。

四侧面顶层两边方块对位,指的四侧面上层两角的方块归位,归位并不是指颜色要对上,只要这块的颜色和所在的三个面的颜色相对应就行。

第六步的口诀是:

条件:找一个对位角放在“前”面顶层右上方。(如果找不到对位角,可以使用一次口诀,就可以看到对位角)。

上加,右加,上减,左减,上加,右减,上减,左加。

顶层完成指的是将顶层四个角在第六步四角归位的状态下,完成每面颜色的匹配。

第七步口诀是:

右减,底减,右加,底加,右减,左减,右加,底加(反复使用此口诀,每对上一个角,就是用一次“上加”再接着完成下一个角。)。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三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等基本特征。

2、能观察发现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特征。

3、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生活中正方体的物体。

2、物质准备:

教具:数字魔方(一个大正方体纸盒,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分别是1—6)。

1、小老鼠的宝贝。

2、初步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2)将整个正方体全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3、游戏:抛盒子。

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4、制作正方体。

(2)师幼共同观察展开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5、游戏:抛数字魔方。

(1)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掷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2)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进行跨步游戏、比大小游戏等。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四

今天,我上了节魔方课,学习怎样复原二阶魔方。

老师告诉我们:“复原二阶魔方就像造房子一样,先”铺地板“,然后”盖天花板“,最后”刷墙壁“。二阶魔方就复原成功了。”

我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先制造一部“电梯”,把白色的“地板砖”一块一块地运到魔方底部,第一步就完成了。用同样的方法,准备“电梯”,把黄色的“天花板”一块一块地运到魔方顶部,只是这次“地板”不能动,不然“铺好的地板”就碎了。再来“粉刷墙壁”,如果有一面墙已“刷”好,用“魔力刷”刷一遍即可造好“房子”;如果没有一面墙“刷”好,用“魔力刷”刷两遍即可造好“房子”;如果四面墙都已刷好,魔方就算复原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五

个块,其中有棱块 12。

个(每层4个),角块 8。

个,中心块 6。

个(对应6个不同颜色的面),如下图。

r

l的方向是反着的:

r:。

右侧面顺时针旋转,r’:。

右侧面逆时针旋转,r2:。

右侧面旋转180度。

l:。

左侧面。

同理。

f:。

正面。

同理。

b:。

背面。

同理。

u:。

顶面。

同理。

因为底面还原后就不会再动了,一直在底下呆着,所以公式中不会出现底面这个东西。

最后,就是这篇文章要讲的傻瓜公式(有点傻瓜相机的感觉,因为我的公式是一个步骤记一个公式就可以了,虽然会慢,但是一学就会,一看就懂,而且都理解后可以变快),也就是分七个阶段还原魔方:

1、底面十字。

2、底面还原(一层归位)。

3、中间层还原(两层归位)。

4、顶面十字。

5、顶面还原。

6、顶层中间过程(只剩最后3或4个棱块)。

7、顶层还原(完成!)。

一、底面十字。

步都是这个面朝下,所以我管它叫作底面。

这一步其实是没有公式的,只需要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将底面的四个棱块对位到对应位置,同时记住上边讲的旋转一个面只会有8个块动,就可以完成了,只不过是熟能生巧,转多了就有比较快速的想法进行对位了。

二、底面还原。

还是以白色为底面,和第一步一样没有公式,就是简单的角块移动。

三、中间层还原。

前两步结束底面9个块就都归位了,把魔方掉个个儿,让底面真的朝下(白色朝下),然后它就一直朝下了。

f3.1:。

公式。

f3.1 :u'l'ulufu'f'。

如果是右边面,如下图,那就用公式。

f3.2:。

公式。

f3.2 :。

uru'r'u'f'uf。

上边两个公式其实很容易看出来是对称的,总结来说,就是要是要归位到左边,那就先把他往右掰,如果要归位到右边,那就先把他往左掰,然后用一个小白块(底面颜色)先出去,带上它,再回来。魔方小站里边管这一步叫作“远切回回,接孩子放学”,公式中体现不出来,但是实际拧的时候,会发现,前4步把孩子送到“学校”(离远点),后四步转一下魔方朝向,去接孩子,然后两个块一起“回家”,还是蛮形象的,“远切回回,接孩子放学”。

=,要不就是反了(如下图),要不就是已经好了,要不就是出现在不该在的位置,那么就用上述两个公式中其中一个,把这个不该在这个位置的棱块转出来,再按上边公式归位到正确位置即可。

四、顶面十字。

~

次公式进行还原(公式中顶面仍然是t,不过这里只展示顶面平面图)。

公式。

f4 :。

frur'u'f'。

这一个步骤,只观察顶面棱块和中心块,也就是只关心这个。

个块,一共只会出现4总情况:

1、一个点:就是只有中心块,4个棱块在顶面的颜色都不是中心块颜色(情况1)。

2、小拐弯:就是中心块和左边、上边棱块是对的,其他情况旋转一下可以得到这个相对位置(情况2)。

3、“一”字 :就是中心块和左边、右边边棱块是对的,上下对的情况旋转一下可以得到这个相对位置(情况3)。

4、“十”字:就是中心块以及4个棱块都是对的了,这是这一步的目标(情况4)。

f4,一定要注意顶面棱块的相对位置!也就是 “一”字。

一定是横着的,小拐弯。

一定在左上角。

另外,因为小拐弯一次公式后,就是情况3,不需要再旋转,所以其实公式中的f。

f’ 是可以省略的,多练一练就熟悉了。

五、顶面还原。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顶面9个块颜色变为一致(只需要调整顶层四个角块的朝向)。公式依然只有一个,虽然确实是有别的公式可以更快完成,但是本着“傻瓜公式”原则,只需要记一个公式即可。

公式。

f5 :。

ru'u'r'u'ru'r'。

这一步情况比较多,记住每种情况怎么拿着魔方即可,因为公式只有一个(而且这个公式很好记的一点是,顶面只会逆时针转!上右右下右上右下!)。

总结来说,就是出现像小鱼的情况,那就让鱼头朝右上方即可,如果忘记了魔方朝向应该是什么样,就一直重复公式5,知道出现很重要的那条小鱼为止。

其实这步用“上右右下右上右下”记好记,“上”代表右侧面向上拧(顺时针),“右”代表顶面向右拧(逆时针),“下”代表右侧面向下拧。可以发现有几次“上”,就一定有几次“下”(因为要保证底面不被破坏),而且顶面只向右拧,且一定是4的倍数次(因为要让底面出去的小白块回来)。

多转几次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公式5,是让顶面的四个角块交叉变换,如下图所示。

六、顶层中间过程。

第五步结束,顶面颜色都对了,但是顶层的9个颜色不一定是对的,这一步是中间过程,目的是让顶层只有棱块不对,角块都对。公式依然只有一个。

公式。

f6 :。

rb'rf2r'brf2r2。

这一步一共只有三种情况:

1、没有一个面上角块是对的2、有一个面角块是对的3、四个面角块都是对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情况3,所以如果直接就是情况3,这一步就跳过了。

七、顶层还原。

这是三阶魔方的最后一个步骤,把顶层的4个棱块归位。这步一共也是只有三种情况:

1、四个棱块都不对。

2、有一个棱块是对的3、四个棱块都是对的。

目标就是情况3,不用多说,因为情况3魔方就已经还原了。第2中情况是有两种小情况的,一是三个不对的棱块颜色应该按照顺时针转就对了,二是逆时针转。再次本着“傻瓜公式”原则,只给出一个公式。公式7是从顶面观察的效果。其实很好记,就是4个棱块都不对时,魔方朝向随便,拧一次公式后,会有一个棱块是对的,把这个面朝后边,再拧公式即可。公式可以同5中一样,记为 上右上左上左上右下右,右侧180。

公式。

f7 :。

ru'rururu'r'u'r2。

写在最后,个人认为三阶魔方是。

n

=。

三阶魔方教案篇十六

魔方在近几年变得非常流行,许多小伙伴们都迷上了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了挑战的益智玩具。而我作为一名四年级学生,最近也迷上了三阶魔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不仅成功解开了三阶魔方,还对这个益智玩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二、认识魔方。

我第一次接触到魔方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我看着他毫不费力地还原魔方,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当我抱起魔方,开始试着转动时,我才发现这实在是一项需要耐心和集中力的任务。最开始,我对魔方的各个面无从辨认,只能盲目地随意转动。渐渐地,我发现魔方是由27个小方块组成,其中有6个中心块、12个边块和8个角块。我也学会了辨认魔方的六个面,并且每个面都有不同的颜色。这让我对魔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激起了我更深入探索的欲望。

三、学习魔方。

为了更好地学习魔方,我购买了一本魔方的教程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魔方的公式和技巧。我发现学习魔方并不只是单纯的记住公式,更需要灵活运用和不断实践。于是,我开始按照教程中的步骤一步步进行,不断练习。刚开始时,我很容易迷失在公式中,甚至搞混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转动方式。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成功的。通过不断地练习,我慢慢地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魔方还原至初始状态,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

四、魔方带给我的收获。

通过学习魔方,我受益良多。首先,魔方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在还原魔方的过程中,我需要时刻考虑到魔方各个块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需求我具备清晰的思维逻辑,还让我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耐心。其次,魔方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在还原魔方的过程中,我需要不断观察魔方的当前状态,并能准确地辨认魔方上的每一个块。这让我在观察力方面得到了提升。最后,魔方还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毅力。因为还原魔方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才能找到最佳解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不轻易放弃,并且坚持下去,直到成功解开魔方。

五、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解魔方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锻炼思维和观察能力的方法。魔方带给我很多乐趣,让我感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不断努力学习和练习,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魔方高手。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小伙伴们尝试解魔方,相信你们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