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十几减几的教学(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12:05 页码:13
十几减几的教学(优质11篇)
2023-11-13 08:12:05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先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为了帮助大家写作总结,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一

本节课,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本节课,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

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上起来就感觉好了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多多钻研,也谢谢老师的指导。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二

这节课还有一种破十减需要学生掌握,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上课之前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选择创设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过摆圆片,让学生领悟到破十减法的过程。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回答的学生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了此方法的名称。不过,在介绍破十减时,时间花得多了,过分强调要让学生用破十减,导致后面的内容讲授有点仓促。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整节课中存在在很多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到课中没顾及到的问题,积累更多上此类型的课的经验。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三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十几减5、4、3、2,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和十几减6一样,这部分内容不再出现图示,而是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算,使学生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由“眼观”过渡到“心想”,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几减5、4、3、2包括很多式题,但教材并没有全部列出来,只是通过两个例题的5个式题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中逐渐出现其它式题。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想加算减”、“破十法”等方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

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关注平日里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虽然他们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种肯定,对我来说更是高兴。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比如:小白兔采了蓝蘑菇和花蘑菇共11个,其中蓝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多少个?很多学生列出的算式是:5+6=11,想法是蓝蘑菇花蘑菇一共有11个,蓝蘑菇有5个,那么花蘑菇就有6个。所以我在说想法“把总的蘑菇数减去蓝蘑菇的个数就是花蘑菇的个数”时,强调“减去”两字,但是讲来讲去仍有很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作业题中类似的题目继续用加法做。在讲完例题后,我从实际生活中选了一个例子,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说“第一组一共有14个小朋友,其中女生有5人,男生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把总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就是男生的人数,用减法做。可还是有学生不理解,于是我只能让他们记住题目中出现的两个数字一定出现在“=”的前面,以防再出现加法的情况。这种方法虽然有点应试的味道,但针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我又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四

本课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

二、理念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三、

教材分析。

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准备。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学生随着音乐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乘上小汽车。走走走走走,参加游园会。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铺垫。

(三)探究新知,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课件)(课件)小丑卖气球。

学生列式,然后相互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5个气球,卖了9个,可以怎么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书上的4种想法:第一种,从15个气球一个一个减,减9次;第二种,先从10个中减去9个,再和其他5个气球合起来,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15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种,先减去的5个,再减去4个,这样共减去了9个,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9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四种,15个气球分成9个和6个,所以15减去9等于6。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5–9=6。

(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可能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在开放式教学环境里培养开放性思维品质。)。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9=()16–9=()。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五)巩固与拓宽。

1、“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2)想想怎么做;

(3)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

(4)展示做的过程,并解释相应的计算方法。

2、“做一做”第2题。(1)学生计算;(2)反馈;

3.“做一做”第3题。

(1)一组一组独立算出结果。(2)交流算法。

(3)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

2、3、4……。

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让学生“玩数学”,代替了课间操,又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最后一个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掀起高潮,同时顺势揭示了课题。)。

(六)全课。

总结。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五

《十几减9》这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单一的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运用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答案,不会拘束于传统的单一逻辑思想。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当然,在课堂过程中,还有小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学习效果,这就要靠老师慢慢地去开发和引导,使所有的学生基本都学会如何去展现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六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7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7,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十几、7,理解计算过程。

多媒体课件、投影。

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

8+9=8+8=7+8=7+6=14-8=10-6=13-9=18-9=。

选几题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划船。你看到了什么?你。

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问题。

提问:还剩几只船?还剩几瓶矿泉水?(板书问题并列式)。

揭示课题: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十几减8、7)。

三、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

1、探究算法。

谈话:“15-8=”你想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学生探索算法,组内讨论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级内交流。反馈: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用学具演示,并相机板书算法。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分两次减8,15-5=10,10-3=7;

方法3:从10里减8加5,10-8=2,2+5=7;

方法4:想加法算减法,8+(7)=15,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上。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一起把问题一解答出来了,你有办法来解决问题二么?赶快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2、知识迁移,教学“试一试”。

谈话:现在,老师想出题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板书算式:13-7=13-8=12-7=16-8=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与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当堂达标?

第13页第1题、第2题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六、作业布置。

1、第13页第3题。

2、选做题:自主练习第5题、第6题。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七

学习十几减九对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依据这一思想,首先我成功地创设丰富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授课中,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环节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学的作用。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环节中,借助学具、实物图摆一摆、算一算,以实物操作来加强表象,帮助计算,其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脱离实物和图形,利用表象来支持思维,充分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由于初次执教低年级,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许多环节,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在复习分成和求未知加数,并进行相应的练习这个环节的实际教学中,采用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再汇报的方式。

改进措施:这道复习题浅显易懂,完全可以让学生直接说出答案。此外,在学生回答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对答的有规律并说的完整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评价,希望其他小朋友向他一样来回答问题。

(二)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从中找到和这节课有关的内容。

(三)例题的出示过程中,采用12个风车先展示了一下,然后把其中的9个贴在了黑板上,其余3个直到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才贴在黑板上。

改进措施:在呈现例题时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画面,也就是12个风车要同进展示,可采用画虚线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题意。

(四)在学生汇报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的教学中,学生只说出了想一想、算一算中的想加算减法、破十法、平十法这三种方法,老师在板书时采用的是书写算式的方式。在学生说出平十法这种方法时说的有些含糊,老师要给特殊的点拨。

改进措施:

(1)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式摆一摆,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突破教学的重点。

(2)学生回答破十法、平十法时,采用图式的方式更便于学生的理解。

(3)“平十法”这种算法有些学生不容易理解,应采用图式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4)学生没能想到“减十法”这种计算方法,作为老师可以把这种算法告诉给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以增强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5)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算法。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八

教学目标: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真确而熟练进行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反思:

开课的师生对话看似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实际上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对复习导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为这个情境本身跟复习旧知没有任何关联。对于这节课,复习旧知很有必要,本节课就是要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探究出十几减5、4、3、2的算法。因此复习导入应该直接而迅速,学生抢答了复习题目后,指名学生以1~2题为例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回顾算法。由于学生们对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很熟练了,评价学生的回答要恰当,不宜每道题都问“对吗”,而应该直接根据课件出示的`答案进行评价。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九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摄数学的.作用。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挂图,学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3=5。

方法三:8+()=158+(7)=15。

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6、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

15-8=7。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7)=15。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十

今天教学《十几减6、5、4、3、2》,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计算基础上的,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技能。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今天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想加算减”、“分开减”等方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再是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技能的培养,而应该让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心中的想法。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能说出列式的原因。

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了两道实际问题“第一小组一共有14人,男生有7人,女生有多少人?”“妈妈买了苹果和梨一共12个,苹果有8个,梨有几个?”目的在于可以利用已知来牵引未知,同时也让孩子们动动脑、动动嘴,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者,他们对十几减七和十几减八的知识已经能够掌握,这两道题的顺利解决也能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接下来的学习也充满信心。

成功解决了两道实际问题以后,我出示了书本上的`例题,为了对问题有更直观的了解,我联系他们上学期学习的“用问号和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在ppt中将例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用问号和括线表示出来,结果孩子们一下子就将算式列了出来,他们就这样非常顺利得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在完成书本上相应的习题之后,学生开始做课堂作业了,从作业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能正确计算,但不能灵活计算,特别是学生相对喜欢用“想加算减”来计算,面对一个算式时,当他想不到相应的加法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十几减几的教学篇十一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题,第2页“想想做做”的第1~5题。

(二)教材分析:

《十几减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十几减九》是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是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因此本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作好了迁移准备。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已经知道“整体中去掉部分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得数,但是对算理的理解不多。

(三)设计理念: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列式表达。

3.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猴子卖桃、小兔买桃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画面:(1)1盒桃再加3个桃,一共有几个桃?(2)小兔买了9个桃,猴子还剩几个桃?怎样计算?算式怎样列?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算式:13-9。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买桃”一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用一句话引导: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里拿出9个,可以怎么拿?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是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操作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3-9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学生边操作边说出从13个桃中减去9个桃的操作过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根据交流情况,相机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书上的4种想法:第一种,从13个桃中一个一个减,减9次;第二种,先从10个桃中减去9个,再和其他3个桃合起来,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13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种,先减去盒子外的3个桃,再减去盒内的6个桃,这样共减去了9个桃,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9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四种,13个桃分成9个桃和4个桃,所以13减去9等于4。在学生表述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四种算法有何优劣之分,而是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比较,找适合自己的并努力学好。以上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把各自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第四题做成口算卡片,反复练习;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竖排)发现算式的排列及得数排列的规律,使学生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记忆。这一环节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为学生提供创造、发展思维的空间。最后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全课总结。并延伸内容:如果小兔买的是8个桃,那么还剩几个?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说说你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