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8:18:57 页码:13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通用11篇)
2023-11-25 18:18:57    小编:zdfb

方案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计划。制定方案之前需要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方案的实施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和阻碍,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案实施问题的经验总结。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一

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和友情。文章叙事抒情,感人至深。在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的今天,不失为一份关于爱的教育的难得材料。

如何上好这一课,使其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导语。

课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教学初,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光明,谈谈自己最需要的灯光有人适时地为你而亮起了之时的感受。这一导入,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抓对比。

课文中的对比较多。教学时,我巧妙地利用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人物精神。

如“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这两个句子中的“平时,漆黑一片”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又如,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他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使他感到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充满恐惧”与“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他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关怀。

三、抓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抓住了医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作者紧张的心理:恐惧和担忧。通过把反问句“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改为陈述句的练习,体会作者当时的担忧是多么的强烈。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并执意回家又说明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医生的尽职尽责与可敬。

课文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通明闪亮”的灯光给作者带来的温暖,即使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声音也不再使人感到害怕。在朗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时,我先设计了如下练习:

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就这样,我的汽车一直驶到家中,灯光(才全部熄灭)。

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习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会如此节约的农民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崇高。

四、抓过渡语。

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

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婴儿得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这些过渡语的恰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五、抓结束语。

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不少。

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去关爱他人。”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_。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爱的奉献》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感情推向了__,此时,老师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二

语文。

六年级。

1课时(40分钟)。

《灯光》是一篇老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感受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有着多少革命先烈在流血牺牲。因此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让他们去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虽能有所感悟并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有待提高,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是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定位。

1.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2.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

1、熟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自学本课生字。

3、搜集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

学生演讲。(至少两名同学演讲。演讲内容:课前搜集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

课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灯光》这篇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灯光)。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复习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悟到了郝副营长的什么精神?

4)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什么?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各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同学认真听并可以补充发言。

2、教师整理归纳学生发言,总结本课。

1.、简介作者,祭奠缅怀革命先烈。(课件出示)。

2、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3、有感情的齐读本文。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1、课外阅读《七根火柴》,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

2、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

2、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自创诗歌。

教学准备:

课文课件、生字卡片、拼图和拟人贴图。

课时安排:2课时。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揭题:

(一)游戏激趣。

(二)顺趣导入。

师:同学们的脑袋真灵!一猜就猜中了。今天我们的课室可热闹了!你们看4个小朋友分别从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走来了。我们来认识认识他们。(依次贴出拟人化可爱的草芽、荷叶、谷穗、小雪人图片和名字。让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名字并板书。)。

(三)引进课题。

师:他们给美丽的四季写了一首优美的诗歌《四季》。(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宝宝。

1、学生观看《四季》的课文动画,初步感受课文。

2、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生字宝宝,并借助拼音把它们读熟。(师巡视、指导)。

(二)分层学习,激趣识字。

1、出示课文11个生字,让学生找出导入时已跟他们见过面的5个生字宝宝。(课件出示)接着以个别读、组开火车读、全班读等形式学习生字。(师纠正读音,个别字要求学生组词)。

2、以个别生带读、组开火车读、全班读等形式学习剩下的6个生字。(师纠正读音,个别字要求学生组词)。

(三)趣味练习,巩固生字。

1、小组读生字卡。

“小老师”带组员读,互教互学。

2、赛车游戏。

学生读赛车上的词语,读对了赛车就能又快又稳地到达终点。(课件出示)。

3、找朋友游戏。

让两个男、女同学比赛玩拼字游戏,拼对了就带同学们读一读。(拼图卡片)。

三、做轻松操,放松心情。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1分钟有趣的轻松操。

四、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一)让学生分别说出“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等四种事物分别属于哪个季节。

(二)熟读课文。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自由读——生个别读——老师示范读。(生自主点评,师点拨。课件出示相对应诗歌和图片。)。

(三)自主表演朗读,深化理解。

1、学生以4人小组分工合作边读边演。

2、请学生上讲台戴上头饰合作表演读。

五、拓展延伸,创作诗歌。

出示两幅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课文诗歌句式给图编小诗歌。(师示范、点拨)。

六、指导书写,一丝不苟。

(一)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七、儿、九、无”4个字,并说说写这4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教师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本课要求会写的4个字,要求认真看。

(三)请2~4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写。

(四)师先评改学生在黑板上写的字,再评改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写的字,(实物投影出来)从笔画、结构以及笔顺来指导学生把字写好。

(五)学生再写生字,写完后同桌互相点评。(写得好的,同桌奖他(她)一个“小笑脸”(画),写得不够好的,同桌做“小老师”教一教他(她)。)。

七、小结全文。

师:四季的景色很美丽。我们都想把他们留住是吗?那我们就要做一个爱护花草、不随地丢垃圾、保持环境卫生的小使者哟!

八、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师:一年四季都很美,小朋友们请把你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画完后尝试给它写一句小诗歌。(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四季。

草芽(拟人图)草芽春天。

荷叶(拟人图)荷叶夏天。

谷穗(拟人图)谷穗秋天。

雪人(拟人图)雪人秋天。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四

1、整理5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式题。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5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记忆和运用。

难点:对5的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和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

(1)“数松果”主题图;

(2)“练一练”中的第3、4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发现这么多松果不能马上数清楚,于是教师指出:那么我们就边数边算,慢慢整理吧!

1、第1至第三句口诀。

(1)出示三张图片,引导学生列算式:3×5=15或5×3=15。

(2)去掉一张图片,变成两张,引导学生列算式:2×5=10或5×2=10。

(3)再去掉一张图片,变成一张,引导学生列算式:1×5=5或5×1=5。

(4)师生共同在每一组算式后面编一句口诀,即: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5)理解这三句口诀。

引导学生把图片、算式和口诀紧密结合起来理解。例如:2排有10个松果,列算式是:2×5=10或5×2=10。口诀是“二五一十”,表示“2个5是10。

(6)学生连起来读这三句口诀,并尽快记住。

2、第四至第九句口诀。

(1)依次出示四排、五排……九排“松果”图片,学生自己试着把算式、口诀全部整理出来。在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写法,有的孩子会出现三五15,五九四五等书写错误。

(2)对后六句口诀进行统一和规范。

(3)理解这六句口诀。

像前三句口诀的理解方法一样,逐句让学生说一说:图片――算式――口诀――解释。

(4)连起来读这六句口诀,想办法多记住几句。

3、完整记忆“5的乘法口诀”。

(1)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学生分组活动,各抒已见。

(2)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巧妙办法:

让我们的小手来帮忙: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的同学都把手伸出来,一会儿就把口诀全记住了。

边想算式,边记口诀:前半句相当于等号前面的乘法,从1个5到9个5,很有规律;后半句相当于得数,一句比上一句多5,隔一句就多10,也很有规律。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尽快记住5的乘法口诀。

三、课中游戏。

参照教材第11页下面“数学游戏”的方法,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说“一只手”、“两只手”……另一人分别说出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然后交换角色。

四、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

1、第1题。

(可师生对练,同伴对练,还可以小组选代表,或男女生选代表对练,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1)一人说口诀的前半句,另一人以口诀的后半句相对。例:“五八”――“四十”。

2、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看算式、算口诀、写得数。

(2)集体订正答案。

3、第3题。

(1)读懂题意。

(2)在书上填。

(3)小组内交流答案。

4、第4题。

(1)学生各自在书上看图填算式。

(2)汇报交流。说算式――解释算式的意义――介绍所用的口诀。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五

(二)生1:我会想到光明、温暖。

生2:幸福、安宁。

生3:家的温馨,因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着灯,我知道感到特别温馨。

(三)师:这些“灯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一)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中教师插话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通读全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读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有哪些发现?或者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生1: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它在写“灯光”的什么?

师(在“灯光”后打上一个“?”):你能围绕课题为几个为什么,这就是高年级学生所学到的“文题”阅读法。再读课文,相信读完后,这个问号一定可以擦去。

生2:发现本文中有好几处写到“好多啊!”

生3: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生:文眼。老师以前说过的。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一)抓住了“文眼”阅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板书:“多好啊”!)。

(二)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点拨:什么多好啊?(板书:“多好啊!”)。

生:*广场的灯多好啊!

师:他赞美的是“*广场的灯多么好啊!”,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板书:赞叹)。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那是郝副营长对那个孩子的羡慕呀。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板书:憧憬)。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个词有关,那是什么?

生:灯光。

师:请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

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生1:还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生2:那是写“火光”,不是“灯光”。

师:也许它不是“灯光”,但它跟“灯光”却有着不可紧密的联系,那是什么联系?

生3:没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灯光”。

师:是啊,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璀璨的“灯光”,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六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记录分法。然后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通过学儿歌,给数字卡片找朋友,师生、生生的伸手对口令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七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八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0~p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师:(出示表格)。

松果的堆数。

1

2

3

4

5

6

7

8

9

个数。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师:你想知道怎样记住这些算式吗?

(有的学生会想,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15,4个5是20、、、、、、这样记住的)。

师: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有的学生会说出是用乘法口诀来记的)。

师:利用口诀来记又顺嘴,又方便。刚才有同学说1个5是5,如果把“个”字去掉,变成“一五得五”,把2个5是10变成二五一十就顺口了。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把编制好的口诀读给大家听。

熟记口诀。

师:现在和你的同桌来玩这个游戏,男生先说,女生对、然后女生先说,男生对。

(生生互动)。

四、巩固应用。

练习一: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练习二: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五、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九

《有趣的游戏》是一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课。

本堂口语交际课,我本着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来说话的目的来设计,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导入之后,我设计了互动性大的贴鼻子游戏,使学生乐于参加游戏,每玩完一次,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提问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学生来补充完整。这样课堂很活跃,学生玩游戏与学习相结合,集学习与游戏为一体,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中,我大胆的实行了收-放-收的模式,一开始,通过老师的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玩过什么游戏?”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更为下面环节奠定基础。接下来放手让学生做游戏,表面上是老师放手了,实际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看老师画了什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刚才贴鼻子的过程说出来?”等问题,可以把学生玩的心紧紧牵住,让他们玩得更有方向,后面贴鼻子游戏完成之后,小组讨论:你玩过的游戏,并说说你是怎样玩的,哪里最有意思?等也是在根据学生已经明白怎样才算是把一个游戏的规则说完整之后的一个小放手,然后再上学生站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你们讨论的游戏,这是在收。最后结合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我又问学生:“你觉得玩游戏时要注意点什么?”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在渗透学生的安全教育、常规教育。

在课堂谈话中,我始终严格贯彻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感受为切入点,每个问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你觉得”“你看到”等字眼让学生体验到老师是想让他说出自己的亲身感受,而不是别人的。

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中,我尽量的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通过自己的语气、语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尽可能地把课堂气氛发挥到极致,使得教师轻柔的语调、亲切的话语让孩子感觉教师是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而且很重视他的讲话。

在这节课中,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第一,最后收尾时过于仓促,如果再细化一点、把结尾完美的说一说会更好。第二,虽然讲完课后听课的老师说教态比较自然、大方,可是我自己觉得刚开始时由于紧张的原因,没有完全放得开;下半节课时,我无意间一抬头看到后面黑压压好多家长,自己脑子里有过一段慌乱时间。我想如果下次再讲这样的公开课我会把握自己的心态把握得更好一些,而且不会让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自己的思路。第三,课堂不够灵活,课堂机智有待于提高。在前面板画这一环节时,由于过于紧张把猪头画的脸长了点,找黑板擦也没找到没有办法改,就有些像牛头,结果有的孩子说画得是牛头,我一听就着急了,因为后面准备贴鼻子用的是猪鼻子,所以我马上圆了一下,圆到了老师所画的是小猪这一话题上来。后来回想起来,其实完全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说,牛头就是牛头罢了。第四,课堂发言时有些孩子胆子小,不敢举手,这是我在备课时应该想到却没有考虑到的,尤其是像于晓萌、任玲辉等小女孩平时课堂中非常积极,可是这一次怯场了,我当时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怎样才能调动她们发言的激极性,后来向老教师请教才知道,其实自己可以用语言或者是动作来鼓励她们,而且自己的情绪也不应该因此受到影响。第五,个别学生常规不太好,如刘凯旋、王晨宇等。需要我用手势来提醒他们。

最后,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文档为doc格式。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能力: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情感: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题,齐读。

2、同学们,看了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放声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读后交流。

说说自己已经发现了什么?

3、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同学听。

4、说说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浏览课文,结合我们刚才的讨论,请你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说说分段理由。

3、集体交流。并说说各段的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看看从第一段中你能有什么发现?

2、划出自己有所发现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读后交流:

重点理解:

“瞧,满桌的菜,竟是个蛋的天下:青椒炒鸡蛋,油煎荷包蛋,还有蛋面、蛋糕、蛋汤……”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读好这句话,读出菜多,蛋多。

五、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一、二两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过渡:

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研读第二段。

2、抽生读这一段。

3、提问:

你知道“我”在外婆家一共数了几次鸡?

4、生自己站起来回答,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5、统一意见,明确理由。

“……一有空就去数鸡。”看出“我”数了很多次鸡。

6、再看看课文具体写了几次,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数?

(1)自由读。

(2)交流。

7、再找找,“我”还用了哪些方法数鸡?

8、“我”数了这么多次鸡,数清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我”还没数清?(找出多处理由)。

9、同学们,假如给你一个机会去数鸡,你会用什么方法去数鸡?你觉得你能数得清吗?

不管是数得清,还是数不清,总之“我”是没数清,为什么“我”不写自己把鸡数清了呢?

(突出鸡多)。

10、再找一找,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鸡多?

生读书,找句子。

交流:引导读出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

(3)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

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11、思考:

三、研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一段,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

(1)重点体会外婆的话。

(2)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心里为什么乐滋滋的。

四、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思考:这一学习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你从学习提示中读懂了什么?

3、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有两处。一处是我让学生来数鸡,看他们是否数得清。反过来讨论“我”为什么数不清,说明了什么。这样欲扬先抑,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处是我的板书设计,从数鸡到一有空就去数,再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数,最后到数不清,得出结论“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快”。条理清晰,易于学生读懂、理解。最后一条曲线连回来,说明了只有党的政策好,才能有外婆家这么多的鸡数,才能有农村人民生活的富足。

不过,我也有个疑问。如果没有学习提示,学生是不是能领会到本课的中心思想呢?我看有困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灯光》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模板篇十一

《灯光》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努力的尝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的去探索课文中蕴含的内容、意境、思想。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备课、上课关注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上课时总是把自己的教案像背台词一样,全然不顾学生接受与不接受。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小组的合作性,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说话。这张“优秀小组评选单”是我在洋思中学的“讲学稿”中得到的启示,我觉得这样能帮助学生集中理解课文。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真正领会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发出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细腻的感受。

但课堂上也暴露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分工不够明确,合作的效率比较低,学困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合作中的问题,这也正说明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小组合作指导的不够,学生还没有学会真正有效率的合作方法。我想今后我应该深入到小组中,或者定期跟踪某一个小组,以便及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此外课堂上没能及时地评选出优秀小组,也是本节课的遗憾。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对独立阅读教学的尝试,其中有许多的不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去探索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因为我坚信——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新课程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给学生创设参与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味成功的愉快,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描述】 。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

开头写由天an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上的重点。

【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再提示学生以“多好啊”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在小组里交流。检查阅读效果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再次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规划】。

教学时可以“灯光”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灯光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教学本课,我注意对学生进行“展开丰富的想象”的运用训练。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的高尚精神世界,但由于本课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在课堂上,我用了很多时间去讲解当时的环境,这与阅读课文的教学思想相违背。我应该在课前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为第二单元的读写例话“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作准备。

《灯光》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再引导学生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再次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an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具体的事物?哪些地方是联想?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的高尚精神世界,教育学生不忘过去,要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