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04:17 页码:13
最新《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实用8篇)
2023-11-12 09:04:17    小编:zdfb

教案是一种梳理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步骤的有效工具。教案的编写不仅要注重逻辑性,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案的范文可以帮助你了解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步骤。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一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养成教育训练点:

1.训练良好的书写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那么让我们都来做一片美的叶子)。

4.板书激趣: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注意“乳”字的读音)。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理解“奉献”、“整体”、“茁壮”。可以让学生用造句的方法运用词语理解词语)。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教师范读,同伴互读。)。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特别要注意“奉”、“置”“异”的字形)。

六、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情感目标: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四、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二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引导感情朗读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自己再次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3、学生描红练习。

六、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奉献飘零输送茁壮葱翠整体肥美回归。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相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5、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填空练习。

为了,做一个的吧!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4、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自己想一想,指名交流)。

四、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选做题:

(1)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树美。

外在美:形态各异。

树叶美。

内在美:无私奉献。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谁来把课题读好?我听出来了,你们读美这个字时特别用情,加点。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读书。

2.生字词语读准了,课文也能读准么?推荐别人来读。(这篇课文段落很多,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人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读准读通了么?)。

三.细读课文。

1.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么?别急,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好好想想,这次读书要求不出声,边读边想。

2.组织交流:

(1)课文哪一段直接写叶子很美呢?出示段落,就请你来读一读。你们觉得叶子美在哪里呢?板书:形态各异,谁知道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联系课文内容)一起读读。我带来了一些形态各异的叶子请大家看看。出示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假如你就是这树上的叶子你想长成什么样?你们的想法各异,各有各的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一片美丽的叶子,现在谁能读好这段话了?点名读,齐读。

(2)虽然这些叶子形态各异,但它们却做着相同的工作,是什么工作呢?出示段落,读一读,你有什么疑问?(什么是生命的乳汁?阳光怎么会变成乳汁的?在这里生命的乳汁指什么?)谁知道?你们读读后面的段落就知道了。有了这珍贵的营养,大树才会茁壮、葱翠。出示图片,你们觉得这大树怎样?用朗读把你们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吧!点名读,齐读。大树的美丽和叶子有什么关系?对这就叫奉献,这就是一种美。(板书)齐读。

(3)多好的叶子啊,我忍不住想把另一段介绍给大家,想听么?师配乐背诵。你们想读么?一起来,闭上眼睛想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相机理解“肥美、飘零”(肥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先说再看图片)(冬天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先说再看动画,树叶落到哪里去了?叶落归根,这对大树有什么好处?)听了你发言,我不由的想去一句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叶子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学到这儿,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板书)齐读。

四.朗读升华。

1.那就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心中装着大树,心中装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

2.配乐朗读1-6段。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四

自评:这篇课文在设计上是分层层递进的三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充分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展开师生对话、情感交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孩子表达的自由!为学生搭设广阔的思维拓展的平台,让孩子的想像放飞!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五

为改变语文教学的这一局面,我在上课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尽管有的同学吞吞吐吐,甚至说的不全面,不准确,但只要是自己的意见,都给予表扬,以此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从不会说,不想说到想说、会说、乐于说……。

本文最后一段说的话意味深长,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时,一改以前为教师说学生记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说出体会。一开始,学生对自己的想法都有些不肯定,面对我有的同学因为怕错而不敢说,因此,不敢抬起头来和我对视,这时我及时地让同学们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一会儿,同学们就沉浸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就边那些平时不愿说的学生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了出来。因为刚才是他们自己从课文中寻求答案,所以每名同学的看法都有理有据,再加上从讨论中找到了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伙伴,也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讨论结束后,我将机会给了刚才那些想说而又怕说的同学,让他们把对句子的理解谈出来,侧重点不同理解也就不尽相同,我随机鼓励,让他们带着成功感置身于快乐的课堂中。

然后,我从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展开:1、“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只有一日。”2、“……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3、迎接朝阳的……成熟了的花蕾。这一部分把“太阳花”的品格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这时我变读为“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并及时的给予他们启发:“太阳花为什么会开得如此热情,如此茂盛……于是众多的同学纷纷举手,发表意见:“那些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原来作者在借花喻人……”学生轻而易举的就把文章的中心点了出来。

因此,从这节课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说”出来,那课堂才能真正的“活”起来。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3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叶子和大树”、“由叶及人”的关系,感悟叶子的内在美,通过由物及人,联系生活体会做像叶子一样的人。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课前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指名分段朗读文。

二、品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多媒体课件。

2、请学生谈谈看过后的感受,突出叶子的“美”。

3、文中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叶子的美。

(1)找出写叶子美的词语。(绿色的光、形态各异、肥美、变黄、飘零、茁壮、葱翠等。)。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再次体会)。

(3)再欣赏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读出课文诗一般的韵味,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1)生命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茁壮、葱翠。

(2)绿叶为大树而生。

(3)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七

设计理念: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乳、整、葱”3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过程:

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看?请看——(播放课件:生长在旷野中的大树。先展示广阔天地中的大树:茁壮、葱翠;后展示大树的特写镜头:粗壮、挺拔的树干,翠绿、茂盛的叶子。课件配以《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欣赏画面,立刻使学生入情入境。]。

2、同学们,看了以后,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了这样的景色,有一位姓金的老先生还写了一篇文章呢,大家想不想读?

2、自由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效果。教师相机评价与指导。

4、让学生齐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写字指导,注重实效。

先认读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字形,重点分析“异”字。描红,反馈。

四、精读课文,诵读感悟。

[教例]。

1、(出示: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朗读。

(2)同学们想听老师读吗?好,那就请大家边欣赏画面(课件播放与这一段相匹配的画面)边用心去听,去感受。

(3)你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说这里写得好?

生:我觉得作者“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这个句子写得特别好。它不仅写出了树的颜色(绿色),还写出了树的形状(像一朵云)。

师:真不简单,你和作者一样,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

生:老师,我也觉得这句写得好。“从大地上升起”我觉得它把树写活了,非常生动、形象。

师:是啊,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树的色彩美,形态美和动态的美。这么美的一棵大树,谁能把它读出来呢?(指导朗读)。

生: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形态各异”?

师:有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宝贵。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想“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就是说叶子都长得各不相同。

师:你真爱动脑筋。大家来看一看——(课件截取几幅叶子的画面),瞧,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这就叫做(生:形态各异啊)。

捧起书,让我们轻轻地读,把这份美留在心里,好吗?(再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抓住关键词句诵读感悟,语像形成同构]。

2、过渡:无数片叶子虽然形态各异,但却做着相同的(引读)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出示这段话)。

(1)其实,读书就像喝茶一样,要细细地品,才有味道。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谁能品出自己的味道。

[设计意图:重视学习的过程,渗透学习的方法、策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2)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读懂了绿叶为了大树,贡献自己的乳汁。

师:我们小时侯都是喝着**的乳汁长大的。那这里的“乳汁”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大树要长大需要的养料。

师:对。这里包含着一个小科学知识呢。叶子利用自己体内的叶绿素把水和从空气中吸进的二氧化碳加工成可供大树生长的养料。(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呢?

生:叶子你真伟大!你为了大树,奉献了自己。

生:叶子你真了不起!

生:……。

师:是呀,没有叶子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大树的美。叶子能无私地奉献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指导朗读,相机板书:无私奉献)。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绿叶就是为大树而生”的呢?

生:春天和夏天,叶子都是绿色的,特别是夏天,叶子长得很饱满,可以更好的制造养料。

师:你读懂了“肥美”这个词。真不简单!

生:秋天叶子虽然变黄了,但它不后悔。因为到了冬天,叶子就落到了树根底下,作为大树的肥料,供大树生长。

师:大树如此的茁壮、葱翠,如此的美,就是因为有这些不悔的叶子呀!。

(1)谁能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告诉我们?

(2)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试着在头脑中将这些文字转化为画面。

3、过渡: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生:我觉得我的家就是一棵大树,爸爸、妈妈和我都是这棵树上的叶子。

生: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解放了中国。我觉得毛主席就是一片美的叶子。

生:我觉得老师就是一片美的叶子,因为老师教给我们许多的知识。

生:我觉得自己也是一片美的叶子,因为我现在认真学习,将来可以为祖国做贡献。

生:……。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有的是伟大的人,也还有许多平凡的人。是呀,只要为我们的大树奉献自己,他就是一片美的叶子。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大树,做(引读)一片美的叶子吧!(板书课题)。

4、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课文开始的那组画面(生长在旷野中的大树),相信你会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五、品读诗歌,激发情感。

最后,老师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大家——。

人生无悔。

绿叶无悔,

扑向那大地,

是报答泥土芬芳的轻盈;

鲜花无悔,

凋落于风雨,

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丽;

江河无悔,

奔向那海洋,

因为它投身到母亲的怀里;

万物无悔,

追寻那太阳,

因为没有阳光就失去生机;

人生无悔,

在泥泞中跋涉,

无悔终生都在苦苦地寻觅。

……。

忧也无悔,

怨也无悔,

只有无悔的人生才能奉献自己;

苦也无悔,

累也无悔,

只有奉献自己才是无悔的人生。

总结:叶美,因为有树;树美,因为有叶。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树一定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棒,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一定有希望!(下课)。

板书设计:

形态各异。

无私奉献。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八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

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

2、有关课文插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

二、精读课文,[初步感知叶子的外表美]。

2.现课文第四、六小节,让学生说说美在哪里?

a提问:我们大家都很聪明,一定有人知道“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吧?谁愿意给大家讲讲。(根据课文语句或联系实际“无字词典”)。

引导:大家举起我们采集的叶子,瞧!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成椭圆形,有的成五角形……没有哪两片是相同的。

b第六小节中的叶子更美,老师都有一种想朗读的冲动,大家想听吗?(配乐朗诵)。

引导:这么美的句子如果能边读边想,那就更好了。让学生交流,你喜欢哪个季节的树叶?为什么?理解“肥美”、“飘零”

三、读课文[感知叶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1、过渡:是啊,多美的叶子啊!怪不得我们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愿意成为一片美叶子,老师也想做一片美的叶子,但老师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老师发现叶子还有更美的地方。

2、出示挂图。

a引导:看,多美的大树,远远望去,就更美了。大树这么美是谁的功劳?对,没有叶子的奉献就没有大树的美。

b指导朗读:美美的朗读“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开起。”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理解“生命的乳汁”)。

---------------------------。

c设问:&nb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