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20:05:46 页码:8
2023年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大全10篇)
2023-11-24 20:05:46    小编:zdfb

计划可以使我们对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为实现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的时间和能力限制。在计划编写和执行过程中,记得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以提高计划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一

苏教版国标版三下的第一课是《长城与运河》。阅读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

作为老师,都清楚长城与运河是用血泪筑成,这一课给予学生是一种忘却,是一种感谢,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

另外,这一课还给着学生一种期待,那就是在飞机上看长城、看运河,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虽然课本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供了两幅非常美的图片,但那空中拍摄其实也给学生一种期待。因此,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老师要用这两种期待来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诵,因为学生的期待,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大脑寻找、研究、珍藏祖先的奇迹。

拥有这种期待的凭借就是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比对引导学生与古老的长城对话,他们就能够发现长城的“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能够知道万里长城的“万里”是何意,要述说中,就能够明白祖先创造这个奇迹的过程。飞上蓝天,看到那美丽的“绸带”,你不想拥有它吗?你不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学生想了,那肯定就会有着亲切的交流,就会产生那动人的诗篇,理解那人间奇迹。

大声朗读、高声背诵,让学生用心与长城、运河对话,他们就会自动产生一种自豪。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是非常人文性的。它与自然形成的奇迹不同,因为大自然的创造与人的创造那是不同的美。对话之中,其实也是让学生感受这种不同。

这一课还有着写的任务,就是看图写话,把图变文,这也是对话成功与否的反映。

这篇文章只是为学生列出我们祖先创造的两个人间奇迹,其实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非常多,课后的第5题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去寻找,去积累,当然也是引导学生续着这首诗写着寻找的灵感。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二

(一叶)。

这是我的一堂校内公开课。上完这课,我的感触很深。

1、 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2、 对一些教学情况的反思:

虽然新课程标准已学习了很久,新课程理念也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很惭愧地说一句:这堂课我最大的失败就在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实践上。这一课学生朗读的效果很不理想,但我当时心中所想的是,我已进行朗读指导了,再个别指导的话,浪费我的时间,下面的教学环节就会受影响,甚至完不成。我忽视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犯了以往公开课的一些通病,成了一个蹩脚的导演。也因为赶时间,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失败:比如教学点评的语言不疼不痒,含糊而过,带来了我的语言枯燥、没有激情。以后我会更多地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方式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转载。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三

2、师简介,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城运河。

3、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赞美长城运河的诗歌。出示课题:长城和运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边听边想: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分别向我们赞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5、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驾驶、壮丽、创造、中华民族”。

(1)字音重点:“壮、创”,读准翘舌音、三拼音。

(2)字形重点“壮”:出示形近字“状”进行比较区别。

(3)词义重点:壮丽(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学习中进一步理解。)。

2、再读第一节,想一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什么?用曲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1)做动作表演理解“穿行”。

(2)出示句式:万里长城像 巨龙   穿行在大地。

(3)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长城比作巨龙?(板书:像巨龙)。

(4)再看媒体,感受“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不仅仅是形似,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长城更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5)出示填空: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真是一幅  壮丽    的景象。(再次理解“壮丽”)。

(6)指导朗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语音前重后轻,语速前快后慢,读出自豪的感情。)。

4、同桌共读第一小节。

5、男女生比赛读,挑战读。

6、师引读:万里长城万里长,它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穿行在祖国大地上。她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板书:不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二)学习第二节。

过渡: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运河又谱写了怎样的诗篇呢?

自由读第二节,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丝带、首都、北京、天堂。

指名读词语。

(2)出示实物“丝带”,感受银光闪闪。

2、比一比,第二节和第一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出示填空:京杭大运河像    飘落在大地,           ,         。

(2)看图体会“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板书:像丝带。

(3)师补充:运河就像我们的母亲,在她的哺育下两岸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带着对运河的感激之情读课文的第二节。

3、小组比赛读第二节。

4、找好朋友读。

5、师引读:京杭大运河就像母亲,关怀着天下百姓,浇灌着万亩良田。她谱写了——动人的诗篇。(板书:动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四、小结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词语:驾驶、壮丽、中华民族、首都、北京、天堂。

2、写字指导“壮”。(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小结:长城、大运河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她们一刚一柔,谱写了不朽、动人的诗篇,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作业。

(一)拓展。

长城、大运河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也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出示媒体:人间奇迹)。

(二)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有兴趣的同学到课外了解一下。

附板书。

长城和运河。

不朽   动人。

像巨龙   像丝带。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9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会在田字格里写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熟读这首诗歌。

3、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特点,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知道万里长城和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四

今天开始了《长城和运河》第一课的教学,上课前后翻看了很多资料,对长城和运河的知识也更多的认识,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我做了些思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地位在读通课文读流利,完成生字新词的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了我的教学,今天感到欣慰的是课堂上为了上出文本的体裁——诗歌的味道。

1、孩子们在自由读完课文之后,我请孩子们决定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比较好,孩子们说出要两名同学自然也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课文写了长城和运河两个部分。

这个主意很高,让孩子来决定,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把阳刚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化于无形,非常棒!

2、在多人次的朗读之后,我再次让孩子们比较这两部分文字的异同之处。孩子们发现每小节的头尾相同,我告诉孩子这就是现在诗歌的特点,文字往往是一咏三叹。

3、对于不同的部分,我们师生对比读,在读中孩子们明白了异中有同,在长城和运河的介绍中都是先打比方说明特点,然后在说地理位置和赞美之情。这样几番读来,孩子们不仅把课文读通读畅,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初步感受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运河的柔美动人,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的整齐的节奏和韵律。

生字的教学我借鉴了鸿雁版主帖子中的点子,重点指导了“族”、“蜒”和“驾”。对于“族”,这个生字的出现,我是让孩子猜猜我今天隆重推出的是哪个生字,怎么猜呢?我先写了同类的字施肥的“施”,国旗的“旗’,孩子们兴奋得大叫是“族”。顺势讲了“族”这个字,由“旗帜+箭矢”构成,表示同一旗帜之后的用武器保卫自己、猎取猎物的共同体,即氏族、家庭、民族。

对照自己设定的课堂目标,今天的课堂可以说是成功的。呵呵,给自己加油!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五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感受翠鸟的美丽。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理解第一、二自然段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小巧玲珑”等。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这节课(出示图片)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翠鸟)。

2、你知道哪些关于翠鸟的知识呢?(课前资料交流)。

(翠鸟又叫叼鱼郎、鱼狗,是我国东南部常见的候鸟,头大体小,嘴长有棱角末端尖锐,常栖息水边的树枝或岩石上……)。

(看来大家对翠鸟的了解还真不少,相信你们学了课文后会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字词:

b.谁愿意来读读卡片上的词呀?(出示: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师把卡片放到黑板上,自己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呀?(这些词都表示颜色)。

这些颜色你都会分辨吗?(出示有颜色的图纸,让学生选择,师标出序号)。

过渡:同学们,上课要多读,多听,多想。刚才我们已经读了生字词,现在来听听课文录音,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知识。

3、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那些知识?

(小结:课文主要从外形、动作、住处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知识。)。

过渡:描写翠鸟外形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板书:外形)。

二、细读课文,挖掘含义。

过渡:找得真准,这节课我们就来仔仔细细地读读这两段。

(一)学习第一段(投影出示第一段课文)。

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呀?

2、(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

(师贴图片)透亮灵活的眼睛,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炯炯有神,明亮……)。

3、这段中有个词概括地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你发现了吗?(小巧玲珑)。

翠鸟的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可以停在苇秆上呢。

4、学了这一段,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啊?(小巧,可爱)。

你能把翠鸟小巧、可爱的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老师觉得如果你能把写翠鸟外形特点的词读好的话,肯定能把翠鸟小巧可爱的感觉读出来。指名,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除了小巧玲珑,还有什么特点呢?

(二)学习第二段(投影出示第二段)。

1、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头上、背上、腹部)。

2、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3、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4、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三拓展延伸。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六

第六单元(一)

5、 你怎么能说这不是运动员努力的结果呢 

()小花猫觉得自己胡子太长,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 ()老鼠从小洞里钻了进去。小花猫追上去,撞在墙洞上,撞得鼻青眼肿。 ()晚上,小花猫追捕老鼠。

()小花猫看见主人刮胡子,觉得挺有趣。 ()猫妈妈告诉小花猫,胡子像“一把尺”,小花猫把“尺”刮掉了,当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1、细细的 毛茸茸 稳稳当当

2、例:一(轮)明月

一假山一苹果一拱桥一木板 一比赛一马戏一情报一镜子 一竹竿一孩子一公鸡一哄笑 3、例:(画)圆圈走(钢丝)

木球铁环喇叭竹竿 洗做喝看 八、选词填空。

支枝技

1、家住农村的弟弟用小树()做成了一()铅笔的笔杆,真了不起! 2、工人叔叔的()术真棒!

3、春天到了,桃花盛开了,柳()也随风飘动。

操燥躁

4、做事千万不能急(),要有耐心。 5、北方的天气十分干(),太难受了!

6、每天早晨,许多小朋友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场上做()。

座坐做作

7、一位老爷爷上了车,想()个()位休息一下,可()位都被()满了。 8、小明一边()()业,一边想着自己今天()的好事,忍不住偷偷地乐了。

两俩

9、小刚和小亮()个人是邻居,他()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呢! 九、加部首组字,再组词。 白()()() 支()()() 半()()() 肖()()() 每()()() 申()()() 永()()() 鸟()()() 良()()()

1、修补修理

爸爸说电冰箱不制冷了,要请人来()。 哥哥的自行车胎漏气了,需要赶紧去()。 :

2、希望愿望

申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

爸爸妈妈()我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

 

的。

小手帕

我有一条四四方方的小手帕。手帕上印着“牵牛花”的图案,周围还绣有美丽的花边。 手帕上的“牵牛花”是六角形的,像个大酒杯。红红的,黄黄的,一朵一个姿态。有的单独挂在枝上,有的三三两两紧挨着。花朵里有毛茸茸、红彤彤的小花蕊,十分好看。 1、 这段话有()节,第二节有()句话。 2、 手帕上的图案是。

3、 用“﹏”划出表示牵牛花姿态的句子。

用“”划出表示颜色的词。 4、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坚险枝干 竖验技于 术神士板 木伸土反

 

 1、距柜()台里有各种各样好看的玩具。 太阳公公()离我们有多远? 2、杨扬

受到大家表()总是令人高兴的。 我家门前种了一棵()树。 3、泳咏

我不会游()。

学校的歌()会你参加吗? 4、粮酿

()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勤劳的蜜蜂()出香甜的蜜糖。

 

1、小猫吃()饱饱(),得意洋洋()唱着歌,唱()真好听。它要和勤劳()小蜜蜂玩,小蜜蜂冷冷()回答它。小猫又想和辛劳()啄木鸟玩,啄木鸟生气()看了它一眼,没理它。小猫只能灰溜溜()走了。

 没()将()盛() ()()()

扇()和()喝() ()()()

地()得()兴() ()()()

香山红叶

香山美,香山的红叶更美。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到香山去看红叶。 快到香山了,远远就看见山坡上,树丛中,一大片一大片的红叶。红叶在太阳的照耀下,越发鲜艳了。爸爸不由得赞美道:“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

我们来到山脚下,顺着山坡往上爬。树林里,小路旁,满树、满地都是红叶。拾起一片闻闻,啊,还带着些淡淡的香味呢!一阵秋风吹来,红叶满天飞舞。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飞,飞,飞,满天地飞。哪儿来这些蝴蝶?原来是红叶。” 1、第三小节有()句话。 2、观赏红叶最好的地方是。

3、读划线的句子,想想“我”把()比作()。 4、“秋高气爽”形容秋天天气宜人,再写出3个形容秋天的词语。

5、用“﹏”划出爸爸赞美红叶的句子。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七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图,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洒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八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充满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作者通过对长城和运河的具体描写,颂扬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热情地讴歌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一篇“形神兼备”的美文。

学习者分析。

1.对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大世界奇迹,学生虽然有所耳闻,但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并不多。

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对这两大奇迹的了解提升到对祖先的赞叹、对民族的爱,对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的展示和诗歌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长城的壮丽与运河的秀美之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以及搜集长城、运河和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如何贴近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长城与运河的“形”美?

2、解决措施: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土地上,从东到西绵延万里的长城和从北至南纵贯千里的运河要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记,惟有抓住三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影象资料的播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震撼,然后逐步走近这两大人间奇迹,感受长城与运河的“形”美和简洁凝练的诗歌的“形”美。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领会长城与运河的“神”美?

2、解决措施:通过课件内容的再现和感染,通过语言文字学习的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去追溯历史,了解历史,抚今追昔,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升腾起与诗歌作者相呼应的爱国热情。这一“神”美的育人价值在课堂上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它渗透在教师的课件设计中,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个人人间奇迹。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金碧辉煌的故宫等等。今天让我们走进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近距离的感受长城与运河的雄奇。

2、随机出示长城与运河画面。

3、交流资料,初步了解。

4、板书课题:长城和运河。

观看视频,交流体会。

5

结合多媒体和学生的预习已知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初读感知。

过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相信大家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饱含深情、热情讴歌长城与运河的。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一定要给充分的时间)。

2、检查自读效果,随机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

按要求自读课文。

交流。

15。

结合预习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是省时高效的。

学习生字。

1、尝试自己分辨、记忆字形,互相交流启发。比一比,看谁的记忆方法好,记得准,记得快。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借助图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

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1、交流。

2、书空。

3、交流后描红。

15。

第二课时。

学习。

第一段。

a、体会俯瞰之感。

1.师导入: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奇异的景象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2.指导读出这种惊喜的。

心情。

b、欣赏壮观之景。

1.播放影象资料。

2.讲解2、3句:

通过课件来呈现地图,逐步呈现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途径省份。

3.指导读出“壮观之景“。

c、抒发自豪之情。

1.补充长城资料,

丰富学生的感知。

2.播放背景音乐,指导学生读出第4句的自豪之情。

1.体会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第1句。

1. 观看影象资料:

俯瞰长城时的壮丽之景。

2.形象地了解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途径省份,来交流、体会长城如“巨龙”般的气势。

3.有感情地朗读第2、3句。

1. 阅读资料,体会。

祖先的勤劳、智慧。

2.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段。

20。

借助课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感悟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学习。

第二段。

a.欣赏大运河。

播放课件来呈现京杭大运河常州段的一些照片。

b.描绘大运河。

1.     布置要求:先朗。

读再来看图说美景。

2.     引导学生选择。

合适的课外资料来介绍其他照片,组织提升学生的语言。

c.赞美大运河。

播放影象资料,指导朗读赞美之情。 。

观看照片。

1. 朗读第一节,运。

用学到的语言来说美景。

2.运用合适的课外资料来描绘照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段。 。

15。

借助课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感悟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背诵。

2.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背诵整篇诗歌。

2.升华感情,了解作业。

5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奇迹(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人。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九

停止(结束)——开始 好梦——恶梦 朴素——华丽

饱满——干瘪 喜欢——厌恶 快乐——忧伤

雪白——( ) 丑陋——( ) 厌恶——( )

沉重——( )快乐——( )干瘪——( )

鲜艳——( )削减——( ) 活泼——( )

开始——( )恶梦——( ) 朴素——( )

聚拢——聚集、汇拢 轻快——轻松 增添——增加

掠过——擦过、拂过 活泼——生动 偶尔——间或

姿势——姿态 衣裳——衣服 好梦——美梦

朴素——简朴 饱满——丰满 缘故——原因

晶亮——晶莹 绽开——裂开 干涸——干枯

交错——交叉 泼洒——泼撒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近义词:

1、大家都聚拢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

2、这些“福”字增添了过年的气氛。( )

3、小鸟从我耳边轻轻地掠过,我感到丝丝的凉意。( )

4、她低着头忙着,偶尔抬起头擦擦汗。( )

5、他跳跃的姿势真优美。( )

6、这个花骨朵饱胀得快要裂开了。( )

7、晶亮的水珠在叶子上滚来滚去。( )

8、什么原因使你缺席了?( )

9、因为大家破坏植被,小河干枯了。( )

10、交错的树枝就像一幅画。( )

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篇十

教学要求【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长城,理解长城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生齐读课题)。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表后教师归纳小结)。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4)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8、“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9、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10、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运河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习导入。

1、写生字词。

2、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导朗读。

4、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5、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6、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7、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8、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总结。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3、4题。

板书: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人。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