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0:38:55 页码:8
最新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通用11篇)
2023-11-13 10:38:55    小编:zdfb

没有总结,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无法不断进步。怎样能写出一篇内容充实、详细且含义深刻的总结?这是一份政治参与的指南,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一

《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学生对于5.12特大地震都很了解,还捐了款,对谭千秋老师的事迹也有所耳闻,但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仅靠几张图片和朗读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我上网搜集了介绍谭千秋老师的事迹的视频,穿插于教学中播放。

课文写得很好,很多语言都是学生值得品味和学习的,我也花了较多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细细品味。

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把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出来。比如谭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一番话,正是他精神的写照,他是这么想的,这么教育孩子的,也是这么去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堂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的价值的课,可歌可泣。再如,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他镇定自若,一心想的是让学生赶快离开,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安危。谭老师的动作描写也是十分感人的,当四个孩子无法脱身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谭老师的动作描写:“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其中的“拉、撑、护”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这是一种大爱,一种无私的师爱。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谭老师的品质,自由读、配乐读、表演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谭老师的义无反顾,谭老师的大公无私,谭老师的舍己救人。

另外,课文中还用了四处环境描写,对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第一处: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第二处: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连续的几个感叹号,写出了情况紧急,也突出了谭千秋老师的镇定。

第三处: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说明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地四处: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暗示了谭千秋老师已经遇难。

通过配乐读,学生们明白了环境描写对于烘托事件和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这句话耐人寻味,我让学生欣赏了视频,如果说之前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是感动的心情,当看视频的时候,我发现了学生的沉默,发现了学生眼睛的湿润。看完,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宋天站起来久久说不出话,后来说了四个字:“感动,想哭。”不用说太多了,学生体会到了,敬意隐隐上升。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二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已1年多了,然而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许多感人事迹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反而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留在了人们的心里,留在了课本中,电影里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故事。

初读课文,让我感触颇多,勾起了对这一事件的众多回忆,我不停地搜索着相关资料,力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谭老师的精神有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

针对这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是脉络清晰,主线明显。本课的教学重点十分明确,即对谭老师精神的感悟。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这一情感呢?经过细读文本,我发现文章为了更好的烘托人物运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何不此为突破口呢?于是,在第一课时中,我重点抓住环境描写让学生感悟;第二课时,则抓住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展开。这样一来,学生学得轻松,也较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二是重视朗读,尊重个体。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是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还是齐读,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读,因为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次听他们读完后学生又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收获与成功。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面对新生问题地处理机智等,如何更好地解决,终将成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三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是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眼含热泪。

“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的最后姿势。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研读这些细节描写有助于学生体会谭老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课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些场景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景,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这些句子,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

为了立体的体现人物的品质,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最有说服力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后的人生意义。

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读了几首小诗,这几首诗分别以谭千秋老师的学生、妻子、女儿、母亲的角度去写的,我让学生在配乐声中去朗读,读着读着,我分明看到了学生感动的泪水,听到了哽咽的声音,我知道他们心中对谭老师的感动得到了升华。

纵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一、课一开始,我没有让学生观看地震发生后惨不忍睹的一个个场面。这一情景的再现,可以很快的把同学们带回那次地震,使他们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这样的情感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在教学中,我虽然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来组织教学,但没有扣住“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谭老师这一撑,撑出了什么?”的课文补白,如果这样去深挖文本的话,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四

教完《最后的姿势》这一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谭老师那最后的姿势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孩子们也情续激动,集体站立为谭老师默哀,并献上崇高的队礼。我认为这节课之所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并将资料用概括的语言归纳,制成资料卡,以便课堂中交流。(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很多学生是流着泪守在电视机旁,关注地震中的各项消息。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眼含热泪。

二、【重组教材,学习“爱与责任”。】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顺序进行重组。第二课时一开课,我就采用“课题导入,直奔主题”的方式,抓住概括谭千秋老师精神品质的“最后一段”拎出重点词语“普通、爱、责任、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等。再由“普通”导入:就是这样一位极其普通的教师,却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然后让孩子们在课文中找出哪些事情体现谭老师的“爱与责任”。接着从谭老师“日常生活”和“危难之时”两个方面的表现,来学习谭老师的“爱与责任”。在学习谭老师危难之时“舍身救生”时,又联系课文第三小节“谭老师上课时讲些什么”来学习,这样两相结合来理解谭老师“言传与身教”之间的关系,突显谭老师的高尚品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授人以渔,学习写法】“方法的知识是最好的知识!”叶圣陶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色。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如:在学习谭老师“舍身救生”的部分,强调抓住人物语言、动作,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种正面描写的方法,以及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品质的烘托作用。在学习第三部分时,引导学生明白他人评价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使谭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更有真实感。指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这些写作的方法。其次,他人评价的部分,三个小节结构相似,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后,我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再按这种方法分小组学习其它两节,学习效果好、效率高。另外,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也重视方法的指导,并且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出金点子,自己给建议,读好课文。

四、【板书设计,画龙点睛。】本课板书设计,我费了不少心思。首先从板面上看,我把它设计成一座丰碑的形状,代表着谭千秋老师的精神如同一座伟大的丰碑,是可供子孙后代瞻仰学习的。其次在内容上,我抓住了课文中能体现谭老师精神品质的重点词语:普通、爱、责任、精神千秋、英雄不死。对“精神不死”的理解,结合谭老师危难之时的语言、动作,概括出谭老师“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对“英雄不死”的诠释,引用藏克家和司马迁两个名人的诗句,做了有效的诠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众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导得太多的现象,如何做到大胆放手有待思考;对重点句子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学生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还没能深入谭千秋教师的内心世界,如何做到深入浅出,有待探索;在朗读环境描写的四句话时,虽然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但学生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层次感,即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危急,越来越恐怖。我想如果有声像的辅助,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能朗读的效果会出来;深情赞颂“爱与责任”部分,我以为还可以引入其他赞颂谭老师的文章或诗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五

今天我教学了《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抛开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文中的谭老师鞠躬尽瘁、舍己为人,我一直苦恼于如何让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这些。图片?课件?还是视频?这些都只是辅助工具,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失去语言文字的美丽,在这样一次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地尝试了新方式,也许还有不足,也许还有遗憾,每一步实践都是坚实的,探索过后,我相信语文课会越来越美好。

在课前预习的布置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查找资料只是流于表面,大多查找的是“出生年月”、“荣誉称号”、“典型事迹”等。这个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我决定通过这篇课文更好地落实预习工作。

在前一天我就布置了预习工作,发现很多同学果然又出现了如下问题。我开始引导同学们:老师希望能通过你的资料了解谭老师平时生活上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对他的荣誉、地位等等并不关心,希望大家多从这个方向去寻找资料。

同学们听了我的建议,回去找资料有了很大的转变,第二天交流分享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资料。课文第一段介绍了谭老师是个慈爱的父亲,是个负责的好老师。通过学生资料的补充,我们更加清新地认识到了这点,比如有同学搜集到了关于他照顾生病学生的资料,娓娓道来,给课堂更添了一丝感动。

朗读永远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在朗朗书声中,有你对祖国的一腔热爱;在朗朗书声中,我们能体会到泠泠秋雨中的悲切;在朗朗书声中,有一双眼睛,带我们领略千里风光。本节课上,我带领同学们反复朗读有关于谭老师的语言描写,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同学带读、齐读等等方式,一遍一遍体会谭老师的伟大无私,一遍遍感受谭老师的义无反顾。

不要怕读书,多读一遍书,不仅更透彻地理解了课文,也多带给我们一丝对人物的敬仰和钦佩。

文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解决,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来前文“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否多余,在经过讨论后,同学们发现,谭老师所上的内容,正是他后面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也正暗含了文末的评价:“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以前这个问题总是由我抛出由学生解答,如果换一个方式,让学生寻找文章中是否还有什么没牵涉到的知识点,去思考发现要更有效果。

多思考一段,学生有了新发现、新想法,也有了学习的新趣味。

本章学习内容几乎都和人物有关,从第五课的蔺相如和廉颇,到本课的谭千秋老师,以及后一课忠于职守的哈尔威船长,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竖起了精神标杆。

之前教学我比较倾向于四字词语,现在想想也是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什么不能用一句话去表达呢?学习了这么多,完全可以写一个“赞扬卡片”,一句话写出你最深的印象,这样不仅发散了学生思维,更进一步的课文人物评价方式也提高了课堂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也有帮助。

同一篇课文每一次不同方式的解读都能给我不一样的新奇感受,语文就是这样,我一步一步探索,也一步一步收获。多走一步,都是精彩!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六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去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选入结合时代精神,体现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在去年学习《大江保卫战》时,我就想过,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定会选入教材中,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快,当看到这篇文章是《最后的姿势》为题是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想把这节课上好,因为是歌颂我们老师的文章。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做的有好的地方,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的导入上,我觉得学生对去年的5.12特大地震都很了解,并且在去年发生地震后,我要求学生每天看有关救援的报道,谭老师的事迹有些学生也听说过,于是没有用有关地震时的图片或影像。但在9月23日听了郝老师讲的第二课时后,我才觉得,用上图片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谭老师又是如何做的呢?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抓人物的正面描写,抓谭老师在地震到来和楼房即将倒塌的时候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组织学生通过读和演来反复体会,真正理解谭老师是怎样诠释爱和责任的,感受谭老师舍己救人的精神。学生也真正明白了诠释的意思,不是简简单单能用解释来说明的。但在听了郝老师的课后,经过交流,我发现我在教学中设计中只抓“诠释”一词,而没有抓“爱与责任”。于是我认为应该这样设计:要注重了学生的学的指导,首先给学生设下悬念,让学生说说你认为老师对你的爱表现在哪里?那在谭老师身上所表现的“爱和责任”是什么呢?这再去引导学生学习,最后的效果会更好,学生不仅能明白“诠释”的意思,更能明白谭老师在学生身上体现的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撑”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当讲到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离开了他心爱的女儿和学生时,在坐的学生都被谭老师的精神深深感动,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我让学生结合前面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那谭老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那就是为国家,为他人。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这时,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总的来说,我的课堂是抓住一字(撑)、一词(诠释)、一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没有重点强调“爱与责任”,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就是在教学中对三位人物的侧面描写强调没有,也抓住人物的话让学生理解体会谭老师的精神了,但没有特意强调这就是侧面描写,对习作的指导不够,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深。主要也是由于没有教学用书,凭自己理解上课,在这课中忽略了侧面描写的学习。这是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的内容,要特别主要。

以上是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这课后的反思与对这课的初浅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七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为题时,学生都能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爱与责任”

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就是在教学中对三位人物的侧面描写强调没有也抓住人物的话让学生理解体会谭老师的精神了但没有特意强调这就是侧面描写对习作的指导不够。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八

看到各位老师都在对文本中的一些所谓的虚假细节进行批判,这里就小谈自己上课的心得。

1、天空阴沉沉。

学生是这么理解的:其实天气并不是真的阴沉沉的,只是现在人们回忆起来,对于5.12大地震心有余悸,所以再蓝的天空,在人们心里也是阴沉沉的了。“一切景语即情语”其实,这里是说的人们的心里阴沉沉的。而且还预示着后面的大地震。

2、上政治课“人生的价值”

学生是这么理解的`:其实,谭老师无论之前上的什么课,可是他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讲的就是人生的价值,而且这堂课,是用他自己的生命作为课本来传授的。作者写出了谭老师的心声。

你看,其实学生们比我们更能思考,在我们还在纠缠细枝末节的时候,其实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还是这么的贴切。莫要再纠缠什么艺术处理的手段,也不要破口大骂说不符合事实。我们不是在教历史,我们是教文学,这些文字是作者的悲痛回忆,是对谭千秋最后一课的补充。那个最后的姿势,恐怕是谭老师给学生,给全人类上的最后一堂课,而这堂课讲述的,就是人生的价值!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九

《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是根据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学贵有疑,学贵有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面对理解的难点,能及时提供学法的指导。整节课,我与学生共同品读课文,从文中的语言文字特别是谭老师的语言与动作中体会感受“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从而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比如:我在教学“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撑”时,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学生自己演示这个动作,再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这时,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无私的爱。再次,抓住文中的环境与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体会与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天气阴沉沉的”让学生反复阅读,感受环境描写既当时自然景象的真实再现,也是那特定场景中悲剧即将发生的暗示。

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理解得非常深刻,涌动着对谈老师的深深敬意。课堂上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节课的主要不足之处就是学生个性朗读的机会太少,没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很是遗憾。其实,一堂课总会有自己的得失,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个性。

教完《最后的姿势》这一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谭老师那最后的姿势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孩子们也情续激动,集体站立为谭老师默哀,并献上崇高的队礼。我认为这节课之所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原因有以下几点:

二、【重组教材,学习“爱与责任”。】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顺序进行重组。第二课时一开课,我就采用“课题导入,直奔主题”的方式,抓住概括谭千秋老师精神品质的“最后一段”拎出重点词语“普通、爱、责任、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等。再由“普通”导入:就是这样一位极其普通的教师,却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然后让孩子们在课文中找出哪些事情体现谭老师的“爱与责任”。接着从谭老师“日常生活”和“危难之时”两个方面的表现,来学习谭老师的“爱与责任”。在学习谭老师危难之时“舍身救生”时,又联系课文第三小节“谭老师上课时讲些什么”来学习,这样两相结合来理解谭老师“言传与身教”之间的关系,突显谭老师的高尚品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授人以渔,学习写法】“方法的知识是最好的知识!”叶圣陶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色。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如:在学习谭老师“舍身救生”的部分,强调抓住人物语言、动作,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种正面描写的方法,以及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品质的烘托作用。在学习第三部分时,引导学生明白他人评价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使谭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更有真实感。指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这些写作的方法。其次,他人评价的`部分,三个小节结构相似,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后,我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再按这种方法分小组学习其它两节,学习效果好、效率高。另外,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也重视方法的指导,并且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出金点子,自己给建议,读好课文。

四、【板书设计,画龙点睛。】本课板书设计,我费了不少心思。首先从板面上看,我把它设计成一座丰碑的形状,代表着谭千秋老师的精神如同一座伟大的丰碑,是可供子孙后代瞻仰学习的。其次在内容上,我抓住了课文中能体现谭老师精神品质的重点词语:普通、爱、责任、精神千秋、英雄不死。对“精神不死”的理解,结合谭老师危难之时的语言、动作,概括出谭老师“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对“英雄不死”的诠释,引用藏克家和司马迁两个名人的诗句,做了有效的诠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众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导得太多的现象,如何做到大胆放手有待思考;对重点句子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学生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还没能深入谭千秋教师的内心世界,如何做到深入浅出,有待探索;在朗读环境描写的四句话时,虽然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但学生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层次感,即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危急,越来越恐怖。我想如果有声像的辅助,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能朗读的效果会出来;深情赞颂“爱与责任”部分,我以为还可以引入其他赞颂谭老师的文章或诗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十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是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

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

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眼含热泪。

“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的最后姿势。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研读这些细节描写有助于学生体会谭老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课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些场景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景,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这些句子,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

为了立体的体现人物的品质,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最有说服力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后的人生意义。

课结束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那感人的最后的姿势让学生震惊了,他们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为那些英雄老师而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感动,纵观全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教学中,我虽然抓住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来组织教学,但没有扣住“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谭老师这一撑,撑出了什么?”的课文补白,如果这样去深挖文本的话,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篇十一

本文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用了以下手法:一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不光有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还借助三类角色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侧面刻画谭老师。另外,对于当时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二是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文章不仅详写了地震时的谭老师,还略写了平时的谭老师,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更饱满。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本文的语言文字很值得推敲、品悟,在感受本文地震场面的可怕,通过正反两个面来品读谭老师的人物形象时,抓住关键的字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上一轮教学时,这方面我就有所忽视,课上学生的回答很空泛,很散,一张口就是一个大道理,有些学生虽然也能说到关键字词,可也是浅尝辄止。比如,在谈地震的可怕时,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抓住“摇晃”“摇晃得越来越厉害”“刺耳的吱吱声”等词,就很难还原当时的情形,从而也会削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再如,在体会谭老师的人物形象时,也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特别是“推、拉、撑”这三个字。因此,教学中,我就反复提醒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品读,而且在课上反复交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光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还能扎实地掌握这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本文在描写地震的场面时,文字主要分散在第三、第四和第六自然段,而且三段文字在描写时,是按照地震的强烈程度来排列的,学生只有将这三段文字整合起来阅读,才能发现文字的这个特点,从而才能更好地体会地震的可怕。因此,在课上,我将三段文字同时出示,并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其写法上的特点,然后抓住关键词交流感受,这样的处理,比只是让学生自由找出描写地震场面的句子谈感受的效果好很多。

另外,文章通过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谭老师的同事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从侧面写出了谭老师的伟大壮举,在刚设计教学时,我是把这三段文字单独出示让学生品读的,从效果上看,整堂课显得比较零散,这三段本来联系紧密的文字被割裂开来,特别是在体会侧面描写这一写法时,学生很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教研组老师的建议下,我就尝试将这三段文字一起出示,效果果然不错,更可贵的是,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都发现了三段文字在写作方法上是侧面描写,课上就无需教师再赘述了。

首先关于地震,对于生活在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来讲,地震离他们很远,他们很难通过一篇短小的文章来体会地震的危害和可怕,这也就直接影响他们理解人物的品质。因为一开始的教学就是围绕文章本身的语言文字设计的,课堂上,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和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冲击,我就引用了一段地震的视频来帮助学生体会,恐怖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地震中,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的可怕,为他们接下来体会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

其次,在读到获救学生对谭老师的回忆时,这简短的一句话也很难让我们读出其中的感动,因此有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段谭老师和学生被埋时的对话,通过这段文字的补充阅读,把当时的情形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很多学生在阅读时,眼里都闪着泪花……谭老师的人物形象,此时在学生心中更高大了!

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我又补充介绍了在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其他几位英雄教师,他们的事例和本文相呼应,让学生心灵再一次地震撼,读着他们的事迹,再回到课文,这些文字,变得更加沉重,谭老师的品质,在他们心中烙得更深!

一、教学条理清晰。本文的写作思路十分清晰,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也是循着这条思路展开的。我们为学生铺设了一条便于理解文本内容,便于沉淀感情的思路。首先,通过文字、画面让学生走近地震,感受它的可怕,这是为接下来的品读人物形象做准备的。接着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来分析和品读人物形象,通过对文字的层层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理解也愈发精彩,他们的感受也越来越深,最后,顺理成章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让学生通过练笔沉淀自己的情感。

二、朗读情真意切。恰当的背景音乐为本课创设了良好的朗读氛围,学生朗读富有真情。本课的教学,从头至尾都有一首背景音乐贯穿其中,因为教学此类语言文字十分感人的文章,除了设计上要十分精细,还需要音乐这个催化剂来推动本课情感的涌动。在阅读完课文中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要让学生有所触动并能用恰当的情感朗读出来,就少不了背景音乐了,他们沉浸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朗读得真切、感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