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成人读书方法(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5:38:30 页码:9
成人读书方法(模板12篇)
2023-11-25 15:38:30    小编:zdfb

总结是在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助于检验和评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竞争力。这里有一些写得很好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成人读书方法篇一

第一,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如是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依据原则,发疑问,提假设,制范畴,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第二,应用体验的方法以读书,就是首贵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泳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要感觉得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或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这就是用体验的方法去读书,也可以说是由读书的生活去体验。用这种的读书法,其实也就是一种涵养功夫。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致限于粗疏浅薄偏激浮嚣。

第三,应用全体看部分,从部分看全体的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如此人的师友及其生平所最服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的方法以读书。

成人读书方法篇二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听了那么多位著名学者名人的读书方法,我们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了一些对比和调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能既轻松又愉快地读好书。

成人读书方法篇三

第一,歌德认为知识和真理应当经过自我的努力学习和不懈追求而去获得。

他认为真理是应当经过学习、思考、探索和辛勤的劳动而去获得,如果上帝恩赐,唾手可得,那就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歌德主张对每一门学科都要专心去学,尽量学好它。

当时德国的一般学校里课程安排很多,有些设置不必须合理,歌德对此很有自我的看法,他提出了自我的学习主张: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去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第三,歌德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够,还需要实践和运用。

歌德不仅仅博览群书,谙熟音乐、绘画、雕塑等各门艺术,并且一向注意运用,关注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地结合。他曾说:“理论本身对它自我是没有用处的,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他又说:“因为我们对自我学习过的东西,归根到底,仅有能在实践中运用得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实践和运用不仅仅能加强记忆,并且也能增强我们的确定本事。

第四,歌德主张向古代的经典学习。

歌德早年曾与席勒等人在文学上发动“狂飙运动”,为德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可是他还是期望人们要向古代的经典作家学习,并不因自我开启浪漫主义风气而抛弃古代经典。在谈到当时德国戏剧时,他说:“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同辈人和竞争对手,而是古代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向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一个资禀直正高超的人就应感觉到这种和古代伟大人物打交道的需要,而认识这种需要正是资禀高超的标志。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可是首先要学习古希腊人,永远学习希腊人。”

总之,歌德是个好学不倦的人。正由于他的勤奋读书和刻苦探索,以及他人格的伟大,才使他集文学创作与科学研究于一身,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成人读书方法篇四

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掌握观大略读书法,“要紧的有五条:

(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

(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

(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

(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

(5)精通唯物辩证法。”

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结合法”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老舍说:“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把作品与作家传记以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我们将这种读书方法称之为“结合法”。

散文家、《北京日报》高级记者曹世钦有一本珍贵的小本子,那是他几十年来记录的“读书帐”。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时除了作点读书笔记之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前边记读毕的月日,中间记书名、作者及其国籍,后边记书的字数。

作家张一弓曾经专为中学生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读书生活。文中写道:“我的阅读兴趣常常是由一种自得其乐的愿望引起的.。在写这篇短文之前,我阅读乃至朗诵了《新概念英语》的几节课文。但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计划,不打算去给沸腾了一些时候的“出国热”再加上一点温,更不敢奢望当一当外交官或翻译家。我所以阅读、朗读而不是“学习”《新概念英语》,完全出于读了较多的方块字以后,想在一种拼音文字中换一换语言感觉的兴趣。可以设想,用自以为是的英语发音和语调,随心所欲地表现和欣赏某种好像是英语的音乐性,而不必担心英国人是否听得懂,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年轻时曾留学英、法,学过文理科不少专业的功课,他尤为喜欢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科。他读书是很勤奋、很认真的,总是一边读一边写读书笔记。随着学识的不断增多,他就不光是写读书笔记,而是边读书边写起论文和著作来了。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写出了《文艺心理学》、《美学》、《悲剧心理学》等多种专著。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朱先生后来在向青年学生介绍读书方法时,总是提倡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成人读书方法篇五

在讨论正确的念书方法之前,要提醒大家前面那个‘海上漂流实验’的启示:每次念书之前,要坚决的告诉自己:‘我是好人,最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这次我一定可以念得很好’。不论情绪的好坏,精神体力状况如何,这一种自信满满的心理建设,会先入为主地对自己产生‘一定成功’的强烈暗示,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之好兆头。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何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兹分述于下。

1.让身心保持在健康状态:

正常的作息、运动和饮食是必要的,特别是饮食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状况。正确的饮食不但可使头脑清晰,甚至可预防和治疗百病。在课本上已经教了许多正确的作息运动和饮食方式,不必在此重复。这里要强调的是,饮食不应过多,不该太油腻。我们人类发展过程中,未进入文明之前,有极长的时间(至少是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是在挨饿状态之下,即使是进入文明期,也只有少数贵族可以维持温饱,绝大多数人是挨饿受冻的农奴和士兵。所以我们的基因构造,早已变成可让身心在挨饿状态之下发挥最大长处的功能。要自然地改变这种基因结构,最少要数十万年以上。因此,正确的饮食份量应该是让身体可以维持活力的轻饿状态。换句话说,大考之前,轻微的不足之进食量是不紧张、得高分的秘笈之一。

2.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

去速读班上课,以强化自己的集中力是最快速的方法。记得有一种超速的速读法是韩国人发明的:经过训练的人也可以学习一个佛教徒所景仰的开悟者之读书方法,它是将意识完全关闭起来,使用眼睛看书时不使自己只注意几个字,而像照相机将焦距放在无限远,瞬间将整页的字看入脑中,了解书本的内容则交给潜意识去作,完美的目标是一秒钟读上百万个字,因此每一页观看的时间将少于一秒(注:开悟者的执著已经破除,维生本能也被看淡,其判别系统之规则变成简单明确,所以脑部之资讯处理变得极为快速有效,对待大部份的事情,能够瞬间做出隽智的反应)。可能的话去上那种速读班应该是我个人的梦想之一。除了多帮助同学或他人以稳定心情,若能每天定时打坐、祈祷、或任何单调的宗教仪式等等,也可以慢慢减少自己意识发挥作用的次数,从而加强自己的集中力。

有了高度的集中力,则能够在任何状况下,以极快的速度,经由眼睛和耳朵等五官正确的攫取所有的资讯,送入脑中之后再由潜意识去作取舍。别担心头脑会被塞爆,新兴的脑神经动力学早已证实,我们的头脑记忆库是可以存录无限多的东西的。

3.训练自己的意识不要干扰潜意识(捕捉天才的感觉):

以前面的考试为例,假使有一题不会写,深深的吸一口气,使自己放轻松并保持灵敏的心,再仔细的看一次题目,若会写则瞬间或等一下就知道。不会写再看一次,若还不会写则改去做别题。若只剩这一题不会,则去检查验算别题,等会作的讯息出现再回头去做。千万别去想这一题怎么作,一旦想这一题怎么作便很容易会被抓住,不断去想如何作,造成意识干扰潜意识而致考完才会做的憾事。当我们有机会发现自己陷入意识过度使用时,可以深深吸一口气后慢慢吐气,重复几次,以抑制意识的作用,回到正确的方法。

上课时也一样,听老师讲解课文时,尽量不要想,让心像一池澄澈见底的清水一般,同时使头脑保持在灵活敏捷的状态。虽好像无意识作用,但却专心的听老师上课。所谓的专心是让身体在稍微舒服的轻松状态(前文已经提示过其练习法),若有若无的听讲。绝对不应该去想要听懂老师的讲解,因为若我们懂的话,瞬间或等一下就知道了,不懂的话去想也不会很快懂的,反而令想要懂的意识动作干扰到后面的听讲。只要头脑保持在灵活状态,潜意识将会开始去消化老师所讲而我们不懂的部份。在老师翻身写黑板或停顿时,迅速回想老师刚刚在讲什么,可以将一部份刚刚不懂的地方,很快的就了解。一个极为基本的观念是:懂不懂是潜意识的事,若懂的话,潜意识会送讯号给意识,意识只能知道我懂不懂——我的潜意识懂或不懂。举个例子来说,解联立线性方程式的高斯消去法,如何去解四元一次联立方程式,我们的意识是无法将之完全装在意识层面的记忆中的。因此解题时,它是由意识发出极少数的应该有的指令,一步一步要潜意识去作消去和往回代换的过程。‘我会作’这种意识行为,是在潜意识已经和记忆库连接好,等著意识随时一下指令就可以开始做的‘我可以马上开始作的回报指令’。‘我不会作’则是一切尚未完全准备好的潜意识回报指令。当然会有其他因素造成我觉得我会做,实际上我还不会作的凸槌行为,但这是可以从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矫正过来的。

注意到一定要‘让头脑保持在灵敏状态’,其主要作用是对潜意识发出指令,最近学的、碰到的或接触到的东西是很重要的`,应该要全部都能了解或知道状况,因此潜意识会不断的去解析它们。若处在无意识状态下,会产生类似佛教禅定之作用,有点呆呆的处于半知觉状态,不和世间的智慧相应。那反而会对潜意识发出不要去分析处理最近接触事物的指令,如此当然是不利于读好书。由于我们脑部有几百万部以上的高级电脑,可以同时处理几百万件事,不必操心头脑的潜意识不够用。

保持一颗灵敏的心的另一层意义在让心维持在比较客观的状态,可将上述以主观认定‘将东西看成自己认定的东西’的程度淡化。许多考不好的情形,和我们以主观误解课文的意义有关,特别是英文发音或单字记不正确。眼高手低的情形,也会有这一类悲惨的状况。因为比较客观,所以更容易达到意识不干扰潜意识的高标准。

再提醒大家一下,要常常有事没事就练习放轻松,常常去‘体会专心放轻松的要诀’其实是‘若有若无的注意有没有放轻松,发现身体没有放轻松,不要叫自己放轻松,只需安详的回到不注意状态即可,但要让心像一池澄澈见底的清水一般,同时又充满活力’。久而久之,可以慢慢的随时自然的放轻松,而很容易的进入‘意识不在不必要时干扰潜意识’的最佳状态。套句漫画的术语——脑域也可不断的被开发。

总结这一段来说,不论是上课、作功课、做作业、考试、或待人处世,都要将身心放轻松,保持灵敏的心,不要企图去了解五官所收集到的任何讯号(即不要使思考性意识干扰潜意识)。若外来讯息是我们所了解或者熟悉的,则头脑自然会发出讯息,并发出指令让身心作出不可思议的最佳反应。一旦我们产生企图了解那些外来讯息的心,那将会使我们的反应往不佳的方向沉沦。

就写到这里,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如愿以偿!人都有属于自己得学习方法。

在考试中,很多细节做好了,综合起来就能考出好的成绩。下面这些指导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提早进考场。

很多孩子临近考试才来到考场,这样在心态上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不适应与紧张,建议真正考试时一定要提前半个小时到考场,这样一来可以宣扬一下孩子的自信(我早就准备好了),二来让孩子熟悉一下环境保持临考前的适度激昂。

2、避免粗心失分。

要减少粗心与轻视,22份试卷每一份都有因粗心而丢掉的分数,比如计算出错,没看清题意如第2题、第3题。也有的同学做完之后独自走神不去检查,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要不响铃不停笔,时刻认真仔细去演算。

3、做好时间分配。

在考试时间上,90分钟20道题,平均每道题4分钟,还有10分钟要整体检查学习方法。

时间分配上当舍弃以下类型:

(1)2分钟没有思路的题。

(2)有思路,但自己的方法很复杂,4分钟以内计算不出来或不能确保算对。

对于计算类的题。

先观察,想好了再做,没有思路的题不要硬算,果断舍弃。

4、不要空题。

要确保每道题都有答案,写个认为合理的,在真正的考试中,尤其碰到考题19这样的题千万不要留空,你有50%的机会可以得分。

成人读书方法篇六

要圈画的书必须是自家的。借阅的图书请勿圈画,这是基本常识。圈画时最好用红笔,这样一目了然。圈画时可以在优美句子下面画波浪线,可以方括号画出精彩部分的开头结尾,可以在左右两边画竖线等。圈画的内容可以重点读读,也可以经常温故知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借阅的图书,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可以抄下来。抄写的过程不仅增强记忆,而且加深理解,还能过后重温,可谓一举数得。但是,摘记有时占用的时间比较多。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那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其实,爱迪生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1%的灵感更重要。”这说明动脑子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的身体会懒惰一样,我们的脑子更是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我们读书时动动脑子,我们的收获一定更大。读书时动脑子分为三阶段——读前、读中和读后。

先说读前,看到题目,一定要想想就这个题目,如果我写,我会怎样写?然后在脑子里迅速勾画自己的文章。然后阅读文章,阅读中不仅要有意识地记忆自己需要的知识,还要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的,我能学习作者什么写作方法。读完一篇文章后,再与自己构思的.文章比一比,看看作者高明在哪里,我们以后何不模仿学习他。《培根随笔》尤其适合这样读。

苏东坡曾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写过“旧书不厌百会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诗句。这里的“旧书”指的是经典。我们阅读的大浪淘沙后的名著都是经典,阅读一遍收获不会很大,有些经典一遍甚至读不懂。百读不厌、熟读深思收获才会大。

我们读书,我们思考,我们收获,有时刹那间有灵感和感悟,这时,最好随时记下来。要不,灵感就像口袋里的钱,如果不存入银行,迟早它会跑掉一样,我们的灵感也常常跑得无影无踪。如果我们有了灵感,能迅速而且认真地记录下来,那这灵感我们就存入了自己的智慧银行。

成人读书方法篇七

马克思读书有“三字秘诀”:博(览群书)、记(做记号)、读(熟读成诵)。

毛泽东在校读书坚持“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事。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鲁迅说读要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茅盾经常采用“三式”读书法:第一遍鸟瞰式,第二遍精读式,第三遍消化式。

李公朴说从书中挑出来“三条路”:一条是读活书(读言之有物的书),一条是活读书(动脑筋勤思考),一条是读书活(读书联系实际)。

三国董遇读书利用“三余”:“老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即要抓紧一切时间来读书学习。

宋朝的苏东坡读书提倡要分“三步”:第一步是抄一段,第二步是用三个字为题,第三步是用一字为题,别人只要提出某段的头一个字,他就能背出来。他谪居黄州时,每次读《汉书》都作“提要”。

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关于读书的三个比喻是: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一样只从自己肚子抽丝,而应该像蜜峰一样采百花酿甜蜜。

成人读书方法篇八

许多自学者工学矛盾突出,如何兼顾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与自身素质的提升呢,最佳的选择就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下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是重点学习法。就是对所要学功课,从第一章开始,直到最后一章,每一章的重点予以明确,并进行深入理解、反复记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是系统比较学习法。就是依次对每章的内容分章、节、目、条、具体对应性内容知识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全局,同类(比如特点、原则、性质、分类等)各章节之间相比较,本质区别搞清楚,以加深理解,牢固记忆。

三是自问自答的验效法。即在基本内容大体掌握,重点难点皆明确的基础上,自己出题目,或按书中已出的测试题目,转抄单列在纸上,自己做答,然后核对检验理解、记忆掌握的程度。不会的再下功夫理解记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四是相互问答法。即同事或亲朋好友在一起学习时,在基本内容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甲乙相互提问的方式,答的不对、不会的问题记下来,再学习。

五是顺序温习法。学习时间充裕、学习内容已基本掌握的自学者,可以离开书本,逐章节从头到尾的温习记忆。可将内容按节、目整理,整理不下来的部分,再下大功夫去学。由于有顺序概念,大脑识别系统容易形成逻辑,加强记忆理解,可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六是理论联系实际法。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解决或解释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生经历和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现实问题,或将理论方法应用于实践,检验其效果的学习方法。如学知识产权保护法时,分析现实企业中跳槽者带走技术或管理方法,算不算盗窃商业秘密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学习会计知识时,看现在企事业单位的账目与此是否相符,会计知识是否适用于企业等等。

七是案例学习法。即用学到的知识,结合案例,减少学习的枯燥感,增加对知识的效用性认识。

八是讨论式学习法。即多人在一起时,在对某一章节内容基本熟悉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应用方法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不仅可加深理解,而且开阔思路,增加实用知识,培养知识的系统能力和演讲能力。

九是研讨式学习法。即组织自学者或自学者自发地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例如讨论在当前市场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还有哪些国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比如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失业率走高、生存环境不断恶劣、战争和冲突不断、南北差距拉大等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根源及对象,用哪些相关理论来解释、解决等等。这样,自学者就可以掌握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理论知识最前沿的创新东西,从而大大开拓视野,提高自学者的素质。

十是自我挑战法。即根据自己职业岗位特征,设计出自己业务技术的提高规划、职务晋升计划及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涉及领域的深度计划,从而增加需求渴望感和紧迫感。

读书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学习。或许有人会问,学那么多科目作什么?其实每一种学科,都在培养一种观念和素质,例如:研究法律,懂得人权;研究经济,了解供需;学数学,可以精确盘算;读文学,可以美化心灵;读历史,能够贯通古今;读地理,能够开阔视野……如果都不学就是无知了。由此可知,读书很重要。读书的诀窍有:

第一、以融会贯通为主旨: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读了等于没读。清朝左宗棠教儿子读书要用心体会,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自然能渐有所悟。读到好书、有用的书,要认真钻研,以理解代替死背;真正了解,对自己才有帮助。

第二、以方法技巧为辅佐:读书除了眼到、口到、心到之外,也要有方法,才能有效率。例如课堂上做随堂笔记,课后还要重新整理,找相关资料补充、注解,甚至作表解,这都是做学问的基本功夫。此外,读过的书,经过分析,可以知道文章的脉络;透过演绎,懂得作者的思维,其它如综合、归纳等等,也都是有效读书的方法。

第三、以勤恳熟读为功效:所谓「勤能补拙」,只要不怕辛劳,必定有所成就。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虽然天生口吃又迟钝,但是他勤恳熟读,熟背文章,常常思索文义,即使寒冬之夜,仍于案前勤读、苦思。十年后,有天恍然大悟,变得聪颖异常。他还以「一物不知,以为深耻」自勉,终成饱学鸿儒。

第四、以细心运用为实际:读书要能实际运用,才不枉费辛劳。平时多读多看,并常写心得,多背佳句,跟别人讲话,就能言辞有内容,不会空乏枯燥。读书,最主要是学做人处事,例如明白古训的孝悌礼义精神,落实在生活中,就能使家庭幸福、朋友和睦、社会和谐。

成人读书方法篇九

3、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4、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梁实秋。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0、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4、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5、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2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2、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区思想才行。——茅盾。

3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35、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3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8、每天读上五小时的书,人很快就会变得渊博起来。——塞缪尔·约翰逊。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3、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44、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5、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6、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成人读书方法篇十

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方法适合读重要的、需要吃透的原典。尽管看过很多“过目不忘”的神话,可我还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占大多数,读书一遍想要记住内容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复多次的阅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印象,完全的吃透书中的信息。尤其是读书过程中还可以对读研究原典的著作,在批评或者接受或者思考别人的观点的同时,加深自己对原书的认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不主张一开始就看别人研究的成果,因为我一直坚信只有自己看过第一遍的书,才会建立起感性的认识。先读研究再读原典,那就会让别人的观点取代自己的思考。

2、注意选择版本和经典著作。世界上的书籍浩如烟海,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出版的书籍数量就已经非常惊人。对于兴趣广泛的人来说,更加有必要选择真正值得阅读的书籍。所以我的原则是古籍尽量选择最好的版本,参考最好的点校本和集释本。前人研究最先选择公认的经典著作,当代研究选择最好的研究者的作品。至于哪些是公认的经典名著,还有哪些人是如今的大家,我的建议是咨询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现在学科分化已经很严重,专业人员毕竟术业有专攻,想要了解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著作,咨询专业工作者应该是最少走弯路的方法。

3、多读经典、精品列作第一点,这个是我两年来读书感受最深的。本人本科期间读书泛泛,从生物到文学,设计到很多门类。现在读研究生了回过头来看,很多根基没有打牢,于是重读经典,恍然才发现,与其做二道贩子,喝别人喝过的汤,不如自己用原料煮东西。我是做文学理论的,这个领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回到过去”,无论是福柯的回到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回到孔子,经典成为我们新思想不断阐发新的意义的载体。因此,读书一定要把我经典,原典,读别人的对经典感受一个是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妨碍视界的扩展,另外是想柏拉图的理念一样,还与真理隔着两层,这是很不好的。

4、泛读围绕在经典周围的研究著作。这些是要读的,可是在现在这样的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类的著作太多,因此容不得我们细细品味。但是这些作为一个学术参照,又是不能不读的,因此要泛泛读,泛读的办法有以下步骤:

a、读目录前言后序(有的书读到这个份上就可以了,因此这个活动完全可以在书店进行嘛)。

b、选读作者的研究中心的章节、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c、做一个读书索引卡片(可以是网上的,也可以是随便一个本子),写上书的版权信息(读过多少书,写这个很重要),另外一个是总结一些这个是说什么,怎么说的,感受就可以了。

d、当然xxb2007还说要系统的读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最好的就是确定一个争议的主题,或者一个研究的计划,围绕这个这个读和写,最后成一篇东西,写出来的,才是最踏实的。

5、不动笔墨不读书。

原来对书特别爱惜,书上连名字都不写,没有任何笔墨痕迹。现在拿枝铅笔,该划的就划,该写的就写。学术著作还要找个笔记本,有心得记心得,没心得做摘要。

6、重质不重量。

这也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要多读经典、精品,少看快餐式作品。再有一层就是要善始善终,认认真真看一两部书,胜于随手翻它七八本。

7、有计划、有系统。

因为兴趣广泛,古今中外、各门各类的书,拿起来都能看的下去。现在只好忍痛割爱,结合专业做做选择。而且要有个计划,这半年或一年,重点看哪一方面的书,使知识能系统化。

8、要沉下心来读。读书最忌蜻蜓点水,读一本书,就好象娶个老婆一样,一定要用情专一。不用心专一,则不能深入地契合书中精要。如果掘井,不深入则不得甘泉,粗粗读过,虽然也留下了一个看起来不浅的坑,但坑里啥也没有呀。

第三条是要有心。比如做点笔记呀,写点感想呀,别在乎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因为不管无论粗浅,这是你自己的心得,是自己思想的火花。

文档为doc格式。

成人读书方法篇十一

读书是我的乐趣。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填好《我在书中等你》,摘抄好词佳句,在书上做好批注。每段或一句话,我会写出它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感想,还会解释一个词。

有时候,我还会和爸爸妈妈共同读一本书,一起讨论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我还会写这个故事的简介,并给爸爸妈妈复述故事。有时候写写这个故事或这本书的读后感。比如我读了《雷锋的故事》,写了一篇读后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

这就是!

成人读书方法篇十二

(一)逻辑的方法: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大都采自数学方法,特别几何的方法。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有自发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仆不灭、内发而非外铄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

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只问本性,不问效用如何、目的何在、或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只问理论的由来,不问事实上的由来,譬如,有一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画此三角形之人目的何在,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是什么时候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有何好的结果等。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合必等于两直角,就是三角形之所以成为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就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

中国人平日已养成只重一物的实用、目的、效果,而不去研究一物之本性的思想习惯。这种思想上的成见或习惯如不打破,将永远不会产生科学知识。譬如:《大学》上“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大串推论,就不是基于知识本质的推论,而只是由效果推效果,由功用推功用的方法。这种说法即使是对的,但这只是效果的研究。而效果是无必然性的,所谓成败利钝的效果,总是不可逆睹的。由不可逆睹的效果,推不可逆睹的效果,其所得的知识之无必然性与普遍性,可想而知。但假如不去做效果的推论,而去做本性的探讨,就可以产生纯学术知识。譬如,对于格物的“物”的本性,加以系统的研究,可成物理学,或自然哲学;对于致知的知的本质,加以研究,可成为知识论;研究心或意的本性,可成心理学;研究身的本性,可成生理学;研究家国天下的本性,可成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由此足见要求真学问,求纯科学知识,须注重研究本性的逻辑方法,而不可采取只问效果的实用态度。

逻辑方法的实际应用,还有一特点:可用“据界说以思想”,“依原则而求知”两句话包括。我们思想不能不用许多概念。我们说话作文,不能不用很多名词。界说就是对于所用的这些概念,或名词下定义。那是指出一个概念或名词所包括的确切意义,规定一个概念或名词所应有的界限范围。每一个界说即是指出一个概念,或事物的本性。据界说以思想,就是我们思想中所用的概念,都是有了确定的意义,明晰的范围的。如是庶我们的思想可以条理而有系统。界说即是规定一物的本性,则据界说以思想即是去发挥那物的本性,而形成纯学理的知识。一个人对于某一项学问有无学术上的贡献,就看他对于那门学问上的重要概念有无新的界说。伟大的哲学家就是界说大家。伟大的工厂,一切物品,皆本厂自造。伟大的思想系统,其中所用的主要名词,皆自己创造的,自己下过界说的。一个人能否理智的把握实在,对于自然人生的实物的本质有无真认识,就看他能否形成足以表示事物的本性的界说。平时我们所谓思想肤浅,说话不得要领,也就是指思想不能把握本质,说话不能表示本质而言。单是下界说,也就是难事。但这也许出于经验的观察,理论的分析,直觉的颖悟,只是武断的命题。要使其界说可以在学理上成立起来,颠扑不破,还要从各方面将此界说,发挥成为系统。无论千言万语,都无非是发挥此界说的义蕴。总之,要能把握事物的本性,对于事物有了明晰的概念,才能下界说。并且要能依据界说以思想,才能构成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

至于所谓依原则而求知,就是一方面用原则原理作指导去把握事实,另一方面,就是整理事实,规定材料,使它们符合原理。不以原理作指导而得的事实,或未经理智整理不符合原理的事实,那就是道听途说,虚幻无稽,模糊影响的事实,而不是有学理根据的科学事实。先从特殊的事实去寻求解释此事实的普遍的原则,次依据此原则去解释其他同类的事实,就叫做依原则而求知。我们相信一件事实,不仅因为它是事实,乃因为它合理。我们注重原理,乃是因为原理足以管辖事实,以简驭繁,指导事实。总之,有一事实,必须能找出解释此事实的原则,有一原则,必须能指出符合此原理或遵守此定律的事实。单研究事实而求不出原则,或不根据原则而任意去盲目的尝试,胡乱的堆集事实,均不能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的实验,就是根据理性的原则或假设,去考验事实是否遵守此原则。

(二)体验的方法: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贵忘怀自我,投入认识的对象之中,而加以深切沉潜的体察。体验本身即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的生活,因为所谓体验即是在生活中去体验,离开生活更无所谓体验。体验法即是教人从生活中去用思想。体验法是要人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欣赏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观。体验是一种细密的、深刻的、亲切的求知方法。体验即是“理会”之意。所谓理会即是用理智去心领神会。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宋儒最喜欢用体验。宋儒的思想可以说皆出于体验。而朱子尤其善于应用体验方法以读书。他所谓“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深沉潜思”、“优游玩索”皆我此处所谓体验方法。

(三)玄思的方法:所谓玄思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求形而上学的知识的方法。此种思想方法,甚为难言。最简易的讲来,可以谓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也可以称为“由形而上观形而下,由形而下观形而上”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限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庶各部分可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庶可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着一偏。全体有二义,一就复多的统一言,全体为万殊之一本。一就对立的统一言,全体为正反的综合,矛盾的调节。全体与部分息息相通,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譬如,由正而反而合的矛盾进展历程,即是由部分观全体的历程。反之,由合,由全体以解除正反的矛盾,以复回双方应有的地位,即是从全体观部分的历程。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事物之本末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就是能由部分而达全体,由支节达贯通,由形而下的一事一物而达形而上的全体大用。又朱子复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这就是由全体观部分而得到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