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21:28:16 页码:13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汇总11篇)
2023-11-25 21:28:16    小编:zdfb

学会自律和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感谢和认可。总结范文中的亮点和经验可以为我们写好一篇总结提供借鉴和启发。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一

在许昌学院创业园的5号区内,一条“校园哎吆嗨,幸福鲜果坊”的横幅,吸引着来往人们的目光。一旁的办公区中,整齐摆放着电子秤、保鲜膜、水果刀、案板和成箱的水果。案板前,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正忙碌着切西瓜,按照微信订单配送水果。她就是该微信平台的创始人郭玉静。

郭玉静是许昌学院人力资源与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她就积极寻找创业项目,曾进行了多次创业尝试,寒假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好友谷玉飞,她发现了微信平台这个新鲜事物。她上网咨询发现已经有很多大学生都在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创业,这让她动了心。

于是,她和谷玉飞准备利用微信这个全新的平台“卖水果”。有了想法,他们并没有匆忙“上马”,而是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首先他们创办了一个名为“校园哎吆嗨”的微信平台,其中娱乐板块涉及听音乐、看笑话、查天气、小游戏、看视频等20多项功能,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半个月前,他们推出了“幸福鲜果坊”,给同学上门卖水果,上线仅半个月,粉丝就已突破5000个。

与此同时,他们还到微信购物平台已经比较成熟的团队里去“取经”。郭玉静说:“从微信平台的建立、取经学习、宣传,光前期准备,我们已经投下2万多,这些钱都是以前创业尝试中积攒下来的。”两个月后,“校园哎吆嗨”的粉丝直线上涨,拥有7000多本校学生粉和约名外地粉。

洗净、削皮都能满足日净利润1000元。

“只要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校园哎吆嗨’,就可以找到我们的平台,可以挑选到任一喜欢的水果,然后根据提示下单就可以。”郭玉静说,起送价格为6元,他们在送货时间内,最多十几分钟就能送到,洗净、削皮的需求都可以满足。

“为了保证水果的新鲜,每次进货量都比较小。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去水果批发市场跑一次,虽然很累,但这样能保证水果的新鲜。”郭玉静介绍,“幸福鲜果坊”麻雀虽小,但分工精细,设立有财务部、技术部、市场部、宣传部四大部门,共有12个人分别负责平台收集生意信息、采购、清洗装盘,而且还聘请有15人负责送货,几乎每一栋宿舍楼都会有一个负责人。

为了保证水果及时送达目标寝室,郭玉静的送货团队已经配备了电动车,骑行在校园里,再远的距离,十分钟左右也能送到。“水果事业”的风生水起,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加入。现在专门送货的员工已经有10个人,工资为一个小时8元钱或一个月1000元以上。

“现在我们的人员比较充足了,从最初的2个人,到现在有28个人。每天分中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送货。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到200多单。现在一天能卖2000元左右。一群28人的创业团队,每天为学生们送上清凉瓜果。生意最好时一天净利润1000元,开张两个月来,他们已经获得40万的纯利润。

成立公司做品牌把水果微信推广全省高校。

“微信卖水果成功以后,有不少企业打电话询问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时我们就想,能不能成立一个公司,用我们的技术帮这些没起步开设微信平台的企业做销售?”谷玉飞说,就这样,当时已经发展到28人的“校园哎吆嗨”团队开始组建自己的公司,为进一步发展搭桥铺路。6月11日,许昌校园哎吆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由于分工明确,公司很快步入正轨,业务也由校内发展到校外。

对于一群90后大学生来说,走出校门,当面对的客户不再只是学生群体后,各个方面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今年8月份和9月份的时候就遇到不少困难,我们的业务员两个月拜访了2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谈成,这对我们打击很大。”谷玉飞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刚成立、团队成员都是学生,客户还不太信任他们。“创业的路上,遇挫是正常的,只要你对自己所干的各方面真正掌握和学会了一些东西,不怕吃苦、不怕碰壁,成功就不远了。”正是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校外业务总算是迎来了“春天”。

10月份,襄县一家网络公司联系他们,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改变他们的传统营销模式。合作成功之后,该网络公司又介绍了一些新的客户。就这样一家介绍一家,一个月下来客户就有8家。

如今,随着公司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校园哎吆嗨”微信平台运营不到8个月,关注人数已经超过了1.2万,与公司合作的企业已达到14家。目前,郭玉静和她的团队20多个人又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就是成立高校联盟,把技术在线上线下做得更加成熟,让“校园哎吆嗨”走进更多的高校,建立起全国高校的微信联盟。

小生意,大利润。创业团队成员之一刘伟伟说,他们的目标是把“校园哎吆嗨”微信做成品牌,在河南省各大高校推广加盟,让大学生们得到能力提升。

“校园哎呦嗨能取得阶段性成功,和我们拥有微信核心技术,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有关,当然也离不开团队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刘伟伟说,网上有很多网友留言问大学生到底该如何利用网络创业,他认为,首先,要走出从创意迈向实践的第一步;其次,能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二

元旦,某高校俱乐部前,一老妇守着两筐大苹果叫卖,因为天寒,问者寥寥。一教授见此情形,上前与老妇商量几句,然后走到附近商店买来节日织花用的红彩带,并与老妇一起将苹果两个一扎,接着高喊道:“情侣苹果哟!两元一对!”经过的情侣们甚觉新鲜,用红彩带扎在一起的一对苹果看起来很有情趣,因而买者甚众。不到一会儿,全卖光了,老妇感激不尽,赚得颇丰。

这是一个成功进行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的案例。首先分清众多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别,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别,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针对这几个细分市场开发产品并制定营销组合。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三

在教学中,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升我部教师专业化技能与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务办于4月11日—15日组织所有教职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职工听课评课活动。

电商课程,精美的ppt课件,加上老师耐心的讲解,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

高数老师工整的板书,方便同学们学习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录课后复习。

会计老师通过上课提问,不仅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复习了旧课知识,也提高了同学们听课的专注力。

听课后,教务办科长何清老师及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改进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并与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授课教师对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值得推广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制订了措施方法,明确了自己今后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目标。

听课评课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有助于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四

4月,张洋听了一个关于微信公众号的讲座,受此启发,他想到了外卖方向,觉得用微信来点外卖会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说做就做,从204月份开始,张洋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开发了名为“乐外卖”的微信点餐系统,使用乐外卖的商家可以基于微信公众帐号建立一个点餐系统,顾客用微信轻轻扫一扫就能点餐。年7月底,乐外卖的基本功能完善后,张洋从迅雷离职,全职创业。

创业两个月就实现盈利。

通过乐外卖,店家可以在微信上建立店铺,消费者只需关注店家的微信公众帐号,即可浏览商品与店家的信息,并轻松下单。店家可以通过gprs无线打印机、商家版app、短信、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即时查看订单,并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

2013年8月,乐外卖产品刚上线不久,就有付费用户了。乐外卖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销售产品来向商家收取服务费。

乐外卖主要有两种收费方案,一种是按时间收费,可以按月或者按年按季度等,主要针对单个的外卖商家;一种是按订单收费,1毛钱一个订单,主要针对那种在学校运营公众帐号的创业学生团队,他们把学校周边的外卖店放在自己的公众帐号上进行推广,通过跟商家抽取提成来盈利,还有就是那种社会上的跑腿公司或者外卖配送团队,他们一般也是一个公众帐号上有多个店铺。据悉,今年6月底,乐外卖新增了多店铺按年付费的方案。

通过向用户收费,乐外卖上线两个月就实现盈利了。当然,“那也是因为当时开支很小,”张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租的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房租一个月3800元,除了房租吃饭我们开支很少。后来客户多了起来,我们也陆续招了客服、市场的人员。”

而推广上,乐外卖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线上推广,通过百度关键词排名、网上发帖宣传等,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口碑传播。另外,为扩大规模,张洋在全国各地招代理商进行线下推广,目前全国已有80多个代理商了。

到今年6月底,乐外卖已有18000多家商家,覆盖用户为150多万。乐外卖的用户中产生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风靡全国的微信烧烤案例阿虎烧烤,江西财经大学的江财一点通等。

团队目前共9个人,算张洋在内共5个技术人员,2个客服人员,2个市场营销人员。张洋说:“我们公司从创立起就一直在盈利,虽然盈利不多,但我们是完全靠自己的收入养活了整个团队。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投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加快发展。”

拼单功能已申请专利。

外卖o2o市场从2013年进入火爆发展期,几家外卖网站获得了投资,如到家美食会、生活半径、美餐网等等。今年5月,大众点评网更是以8000万美元战略入股饿了么。

1、我们最开始做的时候,国内真正做这个的不超过3家,现在可能是几十上百家了。不过可以这样说,做微信点餐的,没有一个不知道乐外卖的。我们几乎就是这个行业的风向标,我们做什么功能有什么变化,大家都会跟着走,我们的商家数量用户口碑用户体验等方面,几乎是全国最好的。

2、我们的产品相比其他一些外卖产品,比如饿了么、淘点点、美团外卖等等,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基于微信公众帐号的,而公众帐号是商家自己的,做好了是他自己的品牌,他可以把他的客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外卖是一个本地化很强的东西,大部分外卖店只服务周围1公里,大部分客户也都是老客户,平台导流量的作用其实不是很明显,而且会越来越差。而乐外卖这种基于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微信号经常做一些活动,做一些跟顾客的沟通等,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留住顾客。

在产品上,张洋自信地表示:“产品开发不只是靠技术能力,更需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对产品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思考与认识。我们是真的在用心做产品。1700多条来自用户的反馈,我几乎每条都看了,每条都回复了。我们会不断跟客户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不断的来改进我们的产品。而且我们具有创新精神,这个行业的很多功能都是我们最先提出来最先做出来的,比如我们刚推出的拼单功能,已经申请专利了。”

不过,在未来的发展上,张洋坦诚表示,需要外力:“虽然我们的盈利能够养活维持团队,但是如果没有投资毕竟还是会限制我们的发展速度。我们现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们有产品,有技术,有团队,有客户,有经验,也有自己的定位。需要的是有更多的资源去执行,加快发展。”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五

合肥牛羊小卷私房牛肉面外卖已经卖了快一年了,据其前同事小陈介绍:“一开始,我俩是同事。可是现如今,她却已然成为了我的’老板’。”每月保底纯收入轻轻松松破5万元。对于一个80后辣妈,家庭主妇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然让很多人震惊,其同事更是羡慕不已。

下面,我们来扒一扒小卷月入5万的创业故事。

勇敢:毅然辞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小陈认识小卷是在初的时候。那时候和小卷一起就职于一家水果o2o电商公司。小卷负责的是创新事业部,说白了就是创新产品研发。比如,水果营养午餐,水果沙拉,各种口味的鲜榨果汁等等。各种水果随便吃,这份工作看似爽歪歪,其实很是辛苦。要不断的“折腾”,不断的研发,不仅要保证口感,还要保证产品的颜值。也许正是由于她的这份执着,喜欢折腾,才成就了今天不一样的小卷。

更加万万没想到的,她在半个月之后,就离职了!单纯从工作待遇的角度来说,部门主管,月薪8千加绩效提成,在合肥这个城市,这样的工作算很不错的了,而且老板很器重她,因为后续的爆款产品,都指望着她来进行。然而,她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了。

创业:自创品牌牛羊小卷,火爆合肥朋友圈。

都说,唯美女与美食不可辜负。小卷离职后不久,就开始创业了。其实一开始,她并没有把卖牛肉面这件事情,定位成创业这么高逼格。只是和别的女孩子一样,喜欢在朋友圈炫耀下自己的吃货精神。然而,机遇这玩意有时候真的搞不懂。突然有一天,秀着秀着就有人主动邀约,随手丢了一百块的微信红包,想让她帮忙做一份牛肉面。后来随着大家的口口相传,订单就越来越多了。心思敏感的她因此而发现了商机。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做属于自己的美食。

牛羊小卷的主打美食目前有4款。牛肉面,羊蝎子,酒酿相思豆,以及季节性产品蟹蟹侬。这几款美食都是小卷的招牌手艺,也是客户重复购买频次最多的产品。

牛肉面,是小卷的第一款美食。也是大家订购最多的美食,算是老少皆宜的主食。为此小卷特别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请教了多位面馆师傅,学习制作牛肉面的诀窍。牛肉切块大小适中,瘦肥相间,小火秘汤熬制。面条,也是自家纯手工擀制,保证苗条的劲道和爽口。

至于羊蝎子,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羊蝎子就是羊的大梁,又叫羊龙骨,也就是羊的脊椎骨,那一节一节的羊龙骨从横切面上看去,成“丫”字状,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分叉,看起来很像蝎子张扬的形状,因而得名。这道美食,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辣,特别适合女生的口味!

随着牛羊小卷的名气越来越大。小卷又推出了两款新的应景美食。也就是今年秋季,推出了酒酿相思豆和蟹蟹侬。这个季节吃蟹,那美味懂的人都知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小卷的牛肉面不仅仅在合肥本地变得畅销。现在又研发了新的塑封包装以及储存手段。通过顺丰冷链,将美食快递到全国各大城市。这小妮子的野心是越来越大了。

小陈说自己很羡慕小卷,但更多的是佩服,因为小卷的努力,他觉得牛羊小卷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必然。

下面来说一说,小卷月入5万是怎么来的。

1、中高档价格定位,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

先说一说牛羊小卷的价格体系。肉面85元一份,4人的份量,外加两份卤蛋等配料;蟹蟹侬,85元/4只,搭配鲜辣汤汁以及新鲜的蔬菜;羊蝎子,68元一份,4人的份量。红豆酒酿10元一杯。外加一些配料等,小卷的主打产品基本上都十分接近市场价格,甚至如果算上服务等成本,她的价格还是属于比较实惠的那种。

牛羊小卷的平均客单价在80元左右。以小卷近1个月的订单数据来看,平均每天稳定的订单量在35单左右。每月的销售额为9万元左右,这样算来月收入不说5万元,也差不多了吧?做过餐饮的朋友,应该都多少知道一些行情。

2、互联网粉丝经济时代,用户数据决定了购买力。

其二牛羊小卷的成功,得益于微信以及新媒体的良好发展态势。微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像小卷这部分人的人生轨迹。如果放眼5年前,这些创业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目前小卷微信粉丝其实并不是很多。仅仅只有两千人不到。她并不是像其他微商一样,通过各种手段疯狂的加粉。而是有选择性的吸引潜在客户,提高自己的粉丝层次以及用户粘性。

3、敢想、敢做、更勇于坚持。

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机会永远都是留给那些勤劳的人,有准备的人,能坚持不懈的人。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看到了互联网发展态势,都看到了微信粉丝的商机。但是为什么只有小卷这样的人成功了?一麻袋砖头你搬不动,但是一麻袋钞票你可以扛起来跑!我们每个人都有金钱的欲望,但是却输给自己的懒惰和勇气,不敢尝试,懒癌晚期。

总结: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了我们更多的网络创业机会。我们不仅要有追逐成功的强烈欲望,更要有为了成功誓死的决心。小卷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机会属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但是成功只属于那些努力坚持的有心人。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六

“今天到现在,我们送了600多份外卖,以及约70个单的零食(网络超市),参与的兼职人员有20个人。”

17日13时许,记者来到荆楚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园的维乐商城,张玉鹏与合伙人陈志锋说。

张玉鹏来自贵州省思南县,今年23岁;陈志锋来自广东省汕头市,今年24岁。两人均系荆楚理工学院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提到维乐商城,不得不先说张玉鹏。

下半年,张玉鹏在宿舍里卖零食,前后做了1年多时间,不仅积累了一笔资金,还积累了宝贵的销售经验和对市场的把握,可以说,他将大学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了实践上。

张玉鹏发现,校园快销品和零售行业的市场比较大,就决定和同学一起找个门面,做成一个o2o潮流的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为高校学生送餐送零食。于是,去年下半年,这样一个平台应运而生:学生用手机微信关注“维乐商城”,进入页面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在线付款后,张玉鹏他们马上把商品送过去。这样的送餐送零食模式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也让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我们一天最忙的时候有几个时间段,一个是10时到13时30分,一个是16时到19时30分(外卖),而网络超市则延续至22时。每周的话,周三、周四订单比较好,其余时候稍微差一些,下雨天又比晴天好些。最多的时候,仅兼职就有40多个人。”在一旁的陈志锋边吃炒饭边说。他吃的是六元一份的蛋炒饭,自己掏钱;而参与兼职的同学吃的是八九元一份的快餐,由他们买单。对此,陈志锋说,员工才是核心,让兼职的同学吃得好点,是必须的!

维乐商城目前有两块:校园o2o网络超市,针对在校大学生在线提供各类零食、饮料和生活常用品,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维乐速送,承接学校周边的外卖配送,由其进行统一的、系统的配送工作。两块加起来,配送的价值为15万元左右。如果算纯收入,每个月加起来超过1万元。“这个收入状况,比起身边的大学生来说,算是不错的!”张玉鹏说。

别看现在张玉鹏与陈志锋信心满满,提到刚开始创业,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创业资金不够、经验不足、不擅管理等,导致出现亏损,曾经有一个多星期,他们的网络超市没有接到一个单,后来经过宣传等,也才有两三个单,不到20元钱的零食,这让他们看到希望,后来慢慢多起来,等到外卖配送归他们统一负责后,业务量就更大了。为了应对配送高峰,他们购买了8辆摩托车给兼职人员。

“目前,外卖配送这一块已基本饱和,而网络超市则属于稳步发展阶段,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针对今后的打算,张玉鹏说:“我们现在只是做吃的方面,打算以后围绕大学生的穿、用、行等市场进行开发,还想以荆门为起点,把事业推向省内其他高校。”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七

3月,一向对新兴事物比较敏感的郭玉静,抓住了微信平台开放的风潮。三月是学生对水果花费的旺季,萌发了在微信上卖水果的想法。说做就做,经过一个月的筹备期“幸福鲜果坊”网上商城上线了,短短一个月之内,平台粉丝量激增上万,靠着口碑和便捷的服务引得了学生的热烈追捧。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郭玉静的团队掘到了第一桶金。也察觉了校园市场隐藏的巨大商机。

6月份郭玉静的公司正式成立了,靠着前几个月的积累经验和团队的不断扩大,她瞄准了校园市场上的其他商家,刚开始非常困难的,通过跟商家的联合,从校内线上的点对点售卖商品到如今构建网络平台全面推广线上移动购物使得他们的公司在校园一炮而红。如今学校80%的商户都与他们建立了安稳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们的校外市场也在延伸。目前通过微信开发建立编制化的网络平台使用规模以及触达数百家。在本年的三月份,郭玉静又通过校园巡讲方式将技术和经验零成当地与全国高校中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分享,虽然才短短几天,却已经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份申请,也预示着高校小蚂蚁联盟的正式成立。为招引更多高校创业者的参加,小蚂蚁联盟以零成本加盟的方式面向全国高校启动。在谈到他们的盈利模式的时候郭玉静说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的团队,从1到100万基本是靠量而积累过来的,天下从来就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其中经历的波折惟有他们自身心里最清楚,一度面临团队解散、资金无法运转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困境,但是走运的是,一向在固守,不离不弃,最终走到了如今。

创业拼的是工匠精神。

面临社会上的竞争,郭玉静坦言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他们做微信开发,做移动商城的使用技术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没关系,郭玉静说如果在速度上赶超不了别人,那就在你的技术精雕细琢,用工匠的心态来做,在营销推广与技术维护后期服务做到让客户中意,让每个客户都获得极致的体验。事实证实他们的努力也获得了报答,联通公司、重庆德庄、电视台等行业翘楚积极谋求合作,山西广西、湖南湖北、北京、新疆等各地人士纷纷慕名而来谋求合作,他们校园哎吆嗨团队也在一步步走向更健全的体制,针对企业不同的行业特色提供“个人定制”服务,让每个客户享用别样的服务。这在竞技游戏比赛中时髦这样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技术流的程序员,经营的治理大拿,以及码字想创意的策划者,感谢每个团队成员在里面发光发热才有了他们如今的成就。

梦想打造全国极客商城。

影响用户选择权的不仅是供求关系,而是包含了体验。唯有用户的体验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要素,目前首要专注于高校联盟和中小企业转型两大业务的郭玉静说到我们要因势速变,将来已来,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又有很多很多。下一步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和社会上导师的协助打造一站式的极客服务,用最专业的手段来处理中小企业的互联网问题,打造全国第一的极客商城。

对于将来,郭玉静希望通过逐渐打造完好的互联网产业链,可以让身边的大学生创业群体也能有所作为,更快的成长,最终目标要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品牌,同时也希望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参加到他们的集体中来。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八

现在有很多的人因为相同的原因结识相伴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理想,进行创业,今天创业故事网为大家介绍的故事内容:22岁的深圳大学物理学院应届毕业生廖修宇和他的师弟师妹们的创业项目“水果甜心”,凭借在校内和南山区科技园用微信送水果、搞活动做到了月销售额十万元。

“吃货”瞄准市场空白发力爆红深大。

廖修宇所学的物理专业偏理论研究,但他并非学霸。大三期末考试前,一位朋友大快朵颐了小廖做的水果沙拉后意犹未尽地说:“你这个手艺应该拿去卖钱啊!”

言者无心,一直想创业的廖修宇却有了主意。“学校里面有卖水果的店铺,也有做水果沙拉的餐厅,但还没有把水果沙拉送上门的服务,而且他们做的沙拉没我做的好吃。”在此之前,小廖在学校开过餐馆、帮人倒腾过衣服,还开过网店,“要么是小打小闹,要么是给人打工。”他还在深圳大学一个名字非常“高大上”的学生创业实践社团——“亚太学生企业家协会”当负责人,“其实创业的是少数,大部分人就是弄个分享会,拿着雷军、马云什么的故事过干瘾。”上个寒假,小廖拉来社团里另外四个同为“吃货”的学弟学妹,开始酝酿创业的“宏图伟业”。

伴随新学期开学,“水果甜心”招兵买马正式上线。其实这个项目就是自建厨房和物流,通过微信推广等网络销售,让兼职的大学生送货员将一盒盒切好的水果或沙拉送到客户手上。但没想到服务一经推出很快在学校爆红,到期中考试的时候,小廖俨然是手底下有上百号人的小老板,月销售额也已经高达五万。

靠“讲故事”打开科技园市场。

“占领”校园后,小廖和他的小伙伴们盯上了深大旁边“蛋糕”更大的科技园市场。

“我们一开始不懂怎么去俘获那些白领客户的心,”廖修宇说,“最开始我们采取派单、优惠等粗放的营销方式,效果很不好。”出了学校,市场竞争就更激烈了,布点密集的百果园等企业也为客户提供了现场选水果、切水果的服务。“我们的供应链不如他们、运营成本又高于他们。”

于是,小廖团队把自己温情满满的创业故事印上传单、发在微信公号上,“我告诉客户我们是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对产品和快乐有极致的追求。”同时,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水果甜心”转型主打西式冷餐配送等多元服务。

“他们最初是好奇,后来是感动,互联网创业的故事极易在南山区科技园引起共鸣。”一位客户在微信平台的互动中告诉“水果甜心”的主页君,“水果甜心”的创业故事让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租住农民房、有朋友有激情的创业历程,“我把你们的故事告诉我的员工和伙伴,现在他们不少人也成了‘水果甜心’的忠实粉丝。”“水果甜心”六月份在科技园的销售数据已经突破五万元,现在小廖整个团队月销售额高达十万元。

做生产快乐的“创二代”

其实,廖修宇的父母是企业主,小廖是家中独子,“他们一直希望我去继承家里的服装公司,却没想到我走上和卖衣服南辕北辙的创业之路。”在这个与家族企业的经营范围毫不搭界的商业领域,小廖“没爹可拼”,本是可坐享其成“富二代”,却成了地地道道的“创二代”。他告诉记者,他现在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赚到的钱自己一分不留,全部拿来进行下一轮投资。

家里对小廖的创业“不转发、不评论、不点赞,也不屏蔽。”小廖说,“他们那辈人觉得我这是小孩过家家成不了大气候,但另一方面也好奇我最后能折腾出什么东西。”

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廖相信“体验消费”和“粉丝经济”,现在他们团队的主要着力点是做线下活动。小廖认为,他的“员工”绝大多数是学生,“兼职也不光是为了挣钱,主要是图一乐、认识朋友,”而他的客户也都是新锐的年轻人,“我们会多策划诸如吃货分享会、单身派对之类的活动。因为我们如果仅仅立志于送外卖就没什么意思了,我们更希望为大家生产快乐和正能量。”

现在创业卖产品要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而且微信营销有着非常广阔的资源,让人们的盈利变得更记得丰富了,微信营销,名符其实的好的产品销售渠道。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九

在一个村子里,被沙漠围困的人们守着一片绿洲守了几千年,他们总试图走出去,但总是又回到原地,因而他们认定沙漠是走不出去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探险家,人们围住他不断地劝说他不要冒险,”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走出去。“村子里的人们说。但是,探险家没有相信他们的话,他默默的出发了。在沙漠里没有方向无疑是死路一条,探险家白天休息,夜晚看北斗星走,有了方向,走出沙漠就成了简单的事情。三天三夜就走出去了。

在营销工作中最大的忌讳是不讲方法、墨守成规。不讲方法使自己永远找不到正确的路,墨守成规使工作缺乏创新,培养了人们思维的惰性,激发不出人们的积极性,这是管理的大忌。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十

“张小龙:foxmail创始人,微信创始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曾开发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foxmail,加盟腾讯公司后开发腾讯微信,被誉为“微信之父”,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中国创新人物”。主要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腾讯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工作。”

在微信商业价值爆发的今天,张小龙选择走出孤独。他走到了商业第一线,走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

人人都爱张小龙。作为微信的缔造者,他凭这款产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微信最新的估值是640亿美元)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领袖,更重要的是,相比后者,张小龙的形象单纯多了。

这名皮肤黝黑、爱打高尔夫球,开着一辆奥迪轿车的中年男子,在多数时候扮演着一名艺术家的角色,他将产品视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张小龙也在这间,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迭代与升级。

多年前被以1200万元人民币卖掉的foxmail与其说是他产品上的成功,不如说是商业上的失败——相比这点金钱,更值得惋惜的是他错过的巨大商业机会。这就是张小龙1.0,关键词是产品和技术。在微信初期,他将工具上升为平台,将服务用户的简单需求变成引导他们的喜怒哀乐,完成了第二次升级。

现在张小龙正处在自己2.0到3.0版本的当口,只有完成商业的第三级跳,他才能真正主宰自己和微信的命运。

孤独的艺术家。

孤独是所有艺术家的天性和宿命,他们只擅长通过作品来与世界和用户沟通。

的秋天,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他看到这名在业界已是小有名气的程序员正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破办公室内,周遭烟雾缭绕。看到周鸿祎之后,张小龙掐灭了手上的烟,面无表情地向他走来。

张小龙所开发的foxmail已经拥有了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而当年周鸿祎还仅是方正软件研发中心的一名副主任。之后他偶尔到广州时会和张小龙一起买盗版碟。

周鸿祎告诉记者,他们被小贩引导着走过七拐八拐的街巷,最后到达一个小黑屋里,屋内全是港台电影影碟。当时已经在广州生活了五年的张小龙,不会讲粤语也不会砍价,一直被当“水鱼”宰。周鸿祎喜欢看动作片,张小龙什么都看,但他总是会忘记他看过什么买过什么,下一次再买碟时你会发现他买的还和上次一样。

当年的张小龙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优秀而落魄的技术人员,外在开朗,内心保守。周鸿祎说,当年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这一点,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每一次争论,都是张小龙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就做出了微信呢?”周鸿祎很疑惑。

foxmail如日中天时,腾讯不过10万用户,多数人认为邮箱是比社交更大的一块领域。而正当马化腾、张朝阳欣喜地寻找风投向商业进军时,张小龙经常独自一人在深夜看用户来信,他手不离开键盘,一直按着下箭头,看着一封封信从眼前流过,每封信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秒。在张小龙眼里,foxmail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包袱,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催促他往前跑,而庞大的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经济上或社会地位上的好处。

一年后,张小龙选择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博大。消息宣布后的夜晚,他写下了一封充满伤感情绪的信,他在信中将foxmail比喻为他精心雕塑的艺术品。“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出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典故。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艺术家张小龙一直是孤独的创作者,过去他走得很顺,直到这条宽阔的赛道中出现了障碍物——商业和盈利。傲游、千千静听、超级兔子等无数共享软件都被撞飞了,张小龙则侥幸进入了另一条跑道。当年他刚过31岁,但很多人认为他的个人传奇似乎就此终结。

那年夏天,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眼花了——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飙升至122.54美元,当天暴涨354%,人们看到了资本和商业的力量。张小龙则带着博大给他的收购款,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

“怎么说呢,这个人,太单纯。”周鸿祎说。这名在商界以狡黠善战而著称的企业家,这样评价比他还大一岁的张小龙。

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冲击纳斯达克的高潮后,博大走向没落。,张小龙和foxmail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张小龙在腾讯接手了qq邮箱,并带领着qq邮箱超越网易邮箱成为中国最大的邮件服务商,但这只是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产品能力而已。

在很多时代,有力量的都是商人,多数艺术家都无法摆脱被商人供养而无法自主的命运。foxmail给张小龙带来的是巨大的声望,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张小龙身边一直围绕着商人,他和商人做朋友,甚至想去微软学习如何进行商业运作,但最终没有在商业上迈出一步。最后,他身边的大多兼具产品与商业天分的朋友都成功了,雷军、周鸿祎、马化腾,甚至当年采访他的记者李学凌。

有人评价,张小龙始终是一个赶潮的人,但他不在潮中。从一名程序员到一名产品经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产品,但他始终无法掌控用户。然而慷慨的命运给了他第三次机会,而这次成功来得太大、太快了。

《我和微信的故事》精选篇十一

永登人张明武,被称为兰州“微博卖面第一人”。2009年他离开了生活和创业十多年的沿海城市,回到了家乡,用他的话说“只为了那一碗面的念想”。去年国庆期间,他的“和尚头面庄”终于在兰州开张了。正式营业之前,张明武为面庄开通了微博,在微博上做了很多前期宣传。“自家的面,老家的菜,自己榨的胡麻油”光这绿色环保的承诺一下子吊足了食客的胃口。很多博友也在微博上和张明武互动起来了,言语中充满了期待。

让张明武没有想到的是,开店到现在通过微博来到店里的顾客就占到了4成左右。张明武说:“与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微博经营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光自己做宣传,顾客也在帮你宣传。”顾客吃饭时,拍下照片,发到微博上。就这样一张让人“馋涎欲滴”的照片,一两句简单麻辣的点评:“满福”“吃得爽快”……被博友们不停转发,大家总惦记着什么时候要去品尝一下。

80后小刘打小就对吃比较感兴趣,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开始尝试着做饭,还从网上找菜谱反复实践。一次去外地旅游的机会,他体验到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餐饮形式私房菜。回兰州后,他的创业计划也着手实施了,他把自己的一套小区住宅房装修成了家庭餐厅,起名为“3306私邸”。从装修到陈设都是他自己的想法,菜品也是他最拿手的,他还对川、粤、徽等菜系的著名菜品进行了改良,推出了一系列更适合西北人口味的招牌菜。由于店开在住宅小区,怎样吸引顾客就成了最大的问题,这时微博起到了关键作用。小刘说开业之初,大概80%的顾客都来自微博。很多来过的顾客都很喜欢这里,个性的陈设、精致的菜品都被客人们拍下来放在微博上,立刻引来众人“围观”。

不一样的经历和快乐。

自打经营起面庄,张明武就变成了一个大忙人,除了要在店里帮忙,他每天还要花很多时间更新微博,店里的活动,开店的心情……总有说不完的话,微博似乎成了他的另一个“心灵家园”。张明武说:“对很多人来说,吃饭是件再稀松平常的事,但是有了微博,吃饭也能变得更有趣。”

虽说面庄位于西站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可是每天仍然有特意从安宁区、东岗等远地方赶来的博友。有的人到了西站找不到店址,一条微博出去,有些在微博上画地图,还有些打电话说明地址,更有人说要出去领路。让张明武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身在新加坡的兰州人给他的留言:看到你的面,心已经飞回了家乡。过年期间,张明武接待了很多在外工作和上学的兰州人,他们都是寻着微博找来的,这时的一碗面似乎又被赋予了另外的含义。

张明武的面庄主要经营家常面,炸酱面、臊子面、浆水面一应俱全,不一样的是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推出自己研发的新面品,去年冬天他推出了一款砂锅面,在推出之前还邀请博友参加新品试吃会。大家吃过之后,在微博上认真地做了“试吃报告”,张明武根据博友的建议进行了改进,后来这款面成了冬季最受欢迎的面品。

时间长了,不但张明武和博友成了朋友,博友之间也成了朋友。张明武说有时赶上饭点人手不够时,有几位附近的博友就主动过来当起了义务跑堂。张明武说大家在微博上相识,又在面馆相聚,可真是因“面”结缘。现在面庄还会定期举行博友们的“面汤大会”。

小刘经常会把一些客人们觉得好的菜的制作方法放在微博上,大家还奇怪这些菜谱本该要严格保密,怎么舍得公开呢?小刘说先开始有人向他询问一些菜怎么做才好吃,后来他干脆把菜谱贴出来。他说:“其实和爱吃的人分享这些经验也是一种乐趣,能教会更多的人做菜也让我挺有成就感的。”

在3306私邸有一个布置温馨的小包厢,一些情侣喜欢在这里过属于他们的纪念日,小刘说:“很多客人来往多了也就成了朋友,我们也一起见证和分享了他们的甜蜜和幸福。”过年期间,还有一些熟客把这里当成了自家的会客厅,直接把亲朋好友带来这里招待。

与公益同行。

由于微博的影响力,博主们在微博经营的同时也关注着公益活动,在参与公益的同时,创业也体现出了更多的价值。

走进和尚头面庄,店里堆放着一摞摞捆扎整齐的杂志和书籍,原来这些都是博友和顾客捐赠的旧书刊。张明武告诉记者面庄微博开通不久,他就关注到一个“烛光图书馆”的公益活动,主要是发动城市家庭捐赠闲置的儿童课外图书等读物,帮助乡村小学建立图书馆。所建的图书馆都叫作“烛光图书馆”,寓意将微弱的光芒聚集起来,照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之前在其他省份做的比较好,甘肃这边的活动也是刚刚启动。

详细了解后,张明武就在微博上宣传转发了这项公益活动,很快得到了博友们的积极响应,大家把旧书刊送到面庄来。来吃饭的顾客听到这个活动后,也收集了很多书送过来,有些家远的博友只要一个电话,张明武就开车过去取书。去年11月张明武和活动发起人带着大家捐赠的书刊去永登,在那里建成了第一个“烛光图书馆”。

孩子们看到书的高兴劲儿深深地触动了大家,张明武没想到通过自己的面庄还结起了这么一个公益团体,他笑称:“这回可真是‘书面结合’了。”

现在张明武的微博已经拥有2300多粉丝,形成了一个小有影响的“微博圈”,在这里,博友们聊创业,践行公益,微博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泰迪洗涤创始人姚宗场80后创业者自述励志创业经历。

出生于1983年的姚宗场,已经连续创业三次。2005年创立贝恩广告,这让他赚到200万人民币的创业本金。2009年成立针对学生的p2p借贷平台哈哈贷,让他身无分文。2012年,他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在线洗衣网站泰笛洗涤。

泰笛洗涤位于上海,今年7月从投资过顺丰快递的投资机构元禾原点获得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全球第一家在线洗衣网站,今年6月获得1050万美元a轮融资的美国洗衣应用washio也是在泰笛洗涤之后才出现。

姚宗场是一个很喜欢琢磨且擅长借助外力的人。他的顾问团队目前有3人,都比他年长,包括他的天使投资人23seed创始人施旦霁、前雅虎奇摩ceo何英圻。每周姚宗场都会跟他们通一次电话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且这个顾问团队还在扩大。他还靠自己摸索建立了一套仓库选址模型,每次用这套模型选出来的地址都在麦当劳、星巴克附近(交通便利)。

泰笛洗涤目前已推出网页版及移动端,即将进入北京、南京等市场,每月接单数量稳定在1万多单。

以下是姚宗场自述的励志创业经历:创业不苦,但寂寞。

我大学学的是美术,学美术是一项很费钱的专业,因此大学期间我就已经开始在外面做兼职。那个时候什么都做过,还在大夏天去刷过广告牌。

毕业之后我在两家广告公司待过,但发现国内没有做创意的公司。于是在2003年、2004年左右,我就开始自己创业,做了一家广告创意公司。由于我念书比较早,创业的时候20岁左右。

当时很多广告公司找客户的方式都是找关系、给回扣。我们的特点就是创意牛逼,但缺点就是没办法找关系、给回扣。

于是我们就想了一个主意,给自己做广告。我们在《福布斯》杂志、《经济观察报》投放了自己的广告。因为创意很好,一些外资企业主动找上门儿来让我们做广告。

给外资企业做创意,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因为国际广告公司在中国的动作太慢,改一下就是要两三天;而且太贵,一个页面几千块,做大案子报价上百万。

为解决语言问题我们找了一些从国外回来的人。我们就靠着跟其他公司比创意,结果到2009年的时候,法国旅游局、加拿大牧业协会、花旗银行,大多数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成了我们的客户。

但到2009年底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些别的了。因为就整个行业来说,创意环境不好,什么事都要听甲方的,没有什么尊严。而且广告业的可复制性不强,增加项目就得增加人手,很难做大。

那正是传统广告经受互联网广告冲击的时候。

期间一些国际广告公司还跑来要收购我们,但是钱给的很少,而且卖掉之后还要在里面继续做。我不想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了。于是把公司留给其他同事,拿着分到的两百多万人民币准备做一些别的。

做广告公司的时候,跟花旗银行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需要钱。离开广告公司后,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做互联网金融,就是国内最早的p2p借贷平台哈哈贷。

我的不少同事拿着赚到钱的买了房。我把我在广告公司赚的200万全部投进了哈哈贷。第一年的时候还拿了一个天使轮,占股60%。

做哈哈贷的时候虽然我没有金融经验,但因为进行严格的风控,居然把坏帐率做到了零。不过那个时候我没有太多公司经营经验,第二年我烧光了所有的钱。第二年本来是投资人想投a轮,但由于天使轮让股太大,要做a轮很难。当时有投资人建议我另起炉灶再做一个p2p平台,但我不愿意这样做。就完全退出了哈哈贷。

2012年底做泰笛洗涤的时候,我身无分文。

在经过几个月调查确定做在线洗衣泰笛洗涤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居然是找不到人做网站。

我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军,受爷爷的感染,我从小就崇拜毛泽东,觉得没有干不了的事。我就下载了几个教学视频,跟着视频写了3个月代码,做出了泰笛洗涤最早版本。那个版本一遇到下单人数过多就会崩溃。

2013年是我们最缺钱的时候,但没人投。

为了做泰笛洗涤,我在外面帮人做设计来养公司。因为那个时候我在广告圈里面比较有名了,做一个logo就可以要价十几万。顺便说一句,永和豆浆、姚酒的品牌形象都是我设计的。就是靠这样把公司撑到2014年。

结果2014年一开年元禾原点就给了我们1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这下公司总算是补给了弹药。我们立马在增设仓库点,研发app,去北京、南京等地铺渠道,还打了一场公关战,被同行围剿。

创业就要极致、快。

要说创业经验,我这也算是经过三次创业。我觉得创业公司要跟大公司比拼,关键是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能做到极致。大公司盘子铺得大,没办法在每个领域都做得很极致,这就是创业者的机会。比如我们被同行围剿的时候,只有我们在收到单子后,能派人去取单。

二是快。很多人对我的评价都是快、狠。所有投资人对我的共同评价都是,有激情。

我爷爷从小训练我5分钟吃完饭。工作上也是,给永和豆浆设计品牌形像的时候,客户对方案有一点不满意。当晚我们四个人做了十几个创意稿,最终拿下了这个项目。夏天的时候我还把我们团队的派送员送去军训。就是要做到行动迅速。

不过我觉得我跟别人不一样的是,创业过程里遇到问题,从来不气馁,一直都很相信自己。我会想,是不是试错不够多,反应不够快。

创业不苦,但寂寞。

要说创业有多苦,其实我觉得创业的过程中没有最苦的时候,但是有寂寞的时候。创始人是站在趋势的前面,但大多数人对于趋势都是后知后觉。家人、投资人、同事的不理解,就会让创始人产生寂寞感。

不过在创业的过程里也让我的性格发生的一些变化。我变得越来越理性,开始学会用数据说话。做广告公司的时候,我想做一件事情时就是大、快、干。但现在做地推,我会先做一个试点,计算出一个试点价格需要多少人、多少钱,不断找出一个正确的模式,再进行大规模复制。

我觉得创业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坚持到底。

一个穷苦大学毕业生的艰辛创业路。

曾经背负着一身的债务,曾经陷入长达半年的半失业中,曾经穷困潦倒到没有钱吃饭,到经历多次创业的失败,再到靠着先进的网络营销方法创业成功,这段经历就如同一个传奇,深深烙进我的生命。经常夜半时分,走到阳台上,仰头看皓月当空,恍惚间听到有悠远绵长的狼嗥声。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一种宏大的力量托起,灵魂在浩淼无穷间奔驰呐喊。

很多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上帝啊,赐予我力量吧,让我完成我所要完成的事业!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当中,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失败与挫折,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好生命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一定要成功的信念,因为总是有一种力量让我充满激情,总是有一种力量让我奋发图强,总是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再次回忆是一件痛苦而艰辛的事,但我知道,我必须要完成。现在,开始吧。

一、那段穷困潦倒的日子。

我的家乡是湘西南一个边远的小镇。家里开了个门面,以前卖服装,后来改卖杂货,再后来又改卖皮鞋。无论做什么,似乎都没有赚过什么钱,反而欠了很多债。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债似乎是无穷无尽,永远也还不清的。直到我参加工作几年之后,才和弟弟一起逐渐把家里欠的债还清。所以,20多年里我家里经济一直非常窘迫。从小到大,我很少添置过新衣服。有一件蓝色布夹克,我从初中三年级一直穿到大学毕业,现在还放在我的箱子里,都成文物了,也没舍得扔。

大学四年我同样是过着极度窘迫的日子。在穷困的日子里,唯一能给我精神慰藉的就是书。我成天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各种书籍。我深信只有书能改变我的命运。那时,我期盼着早点大学毕业,能找一份好工作,尽早把家里的债还清。家里的债已经把我和我的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

终于毕业了,熬过了大学四年窘迫的日子,我想终于是到了解脱的时候了吧。当我满怀希望地去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到处碰壁,没有一家单位肯要我。我就读的大学是湖南科技大学,学校位于毛主席的故乡湘潭。大学的时候,总以自己在毛主席的故乡求学为荣。可是毕了业,在那里却找不到工作。

很偶然的一次,跟在深圳工作的一个朋友联系上了。跟这个朋友交流了一番之后,我决定去深圳闯荡。

我的大学专业说来很不好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竟是学文的,想找一份文职工作。可是这在深圳似乎很难找。天天往各类大小人才市场跑,可没一份工作是适合自己的。天晓得我身上只带了区区400元钱。400元在深圳可以花多久不用我多说。所以很快我就陷入了狼狈之中,而工作却遥遥无期。

在这里我要开始谈一谈朋友了。我是个比较开朗的人,朋友很多,对待朋友我一向很真诚,也很大方。虽然我本身没什么钱,但是在朋友找我借钱的时候,我从不会皱一下眉头,总会从自己少得可怜的生活费里挤出一些来。我这个人脸皮薄,别人借钱不还,我也不好意思去讨(到现在还有几个人没还呢,虽然只有区区几十块,呵呵)。有一个女性朋友,是我高中时代起就非常要好的朋友,念的也是同一个大学,交情更是非比寻常(说明一下,我们并没有成为男女朋友,或许因为太熟悉了,产生不了那种感情)。她是有钱人家的小姐,花钱如流水,每个月的花费总在800元以上,有时要超过1000元。对此我只有遥望的份。我每个月的花费基本上是在150元左右。可是她还要经常向我借钱。因为是朋友,不好意思不借,所以省吃俭用地借给她,一借一两百,借出去就别想要回来了。你看到这,可能会比较气愤,说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是好朋友就不会这么不懂事。但是那时我似乎比较单纯,觉得既然是朋友,那就少点斤斤计较。她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大方,热情,除了要钱要得狠一点之外,其他的都好。不管怎么样,大学期间,我和她相处得还是很愉快。

她念的是专科,早我一年大学毕业。和所有其他的朋友一样,她毕业之后与我的联系也少了。但我始终把她当成是我最要好的女性朋友。

现在我在深圳找工作,生活上已经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她。我觉得以我跟她的交情,不要绕圈子,直接就提出,跟她借钱急用。我以为她是会痛快地答应的,她是没有任何理由不答应的。

结果你已经猜到了,是吗?是的,一个很俗气的结果,一个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的、已经见惯不惊的结果。她拒绝了。她是冷冷地拒绝。她似乎觉得我向她借钱是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你避之不及的人,绝对不会是你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与你不离不弃的人!

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如果这两种人你都碰到过,那我要祝贺你。你将看透更深的人生。

在我极度困难的时候,我的最要好的女性朋友从此与我绝了交情(真的,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任何联系)。而同时,我最要好的男性朋友,就是那个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向我伸出了他温暖的手。他不仅给我交房租,而且主动把钱给我(我想在此强调一下,我从来就没有开口向他借过一分钱,每次都是他问我还有没有钱,然后主动把钱给我,而我根本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把钱还给他)。他当时的工资也不高,才1500元一个月。可是这1500元,要支撑两个男人的所有生活开销。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身上只有200元了,可是他依然毫不犹豫给了我100元。

一生能碰到这样的朋友,你可以知足了。你不会再去抱怨你的生活对你无情无义。所以,即使在生活再艰难的时候,我都不觉得自己孤独。我咬着牙,挺立身躯,面对残酷的生活,屹然不倒。

一个多月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别高兴得太早,因为不久你就会知道,我艰难的生活因为这份工作,才刚刚拉开了序幕。

工作是通过街头招聘广告找到的(这里提醒一下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尤其是刚毕业的朋友,千万别相信街头招聘广告,不然上了当你哭都来不及。在深圳找工作,你只能相信一个招聘市场,那就是深圳市人才大市场)。公司的名称叫某某外贸工作站,据说是深圳某某局下属的一家公司(后来才知道根本没有注册)。我应聘的是采编人员。“采编”两个字把我误导了,我以为是采编记者。大学时代,我最高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心忧天下的记者。心想,这下可圆了我的梦啦。可是一培训才知道,原来就是广告业务员。这个所谓的外贸工作站准备做黄页,需要采集深圳外贸公司的资料,然后叫那些登记资料的公司在黄页上做广告。当时我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是想着自己找工作找了这么久,再找下去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找到,并且面试的人说有800元一个月,心想有800元总比现在漂着来得好,所以就安心干下去了。

这个外贸工作站大量招聘新人,大家的工作就是每天去扫楼,拿着某某局下发的红头文件,从写字楼的最高层一直到最低层,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去敲门,去跟公司的前台说:你好,我是深圳某某外贸工作站的,为配合某某局的工作,对深圳所有的外贸公司做一个调查,请你们的负责人填一下这个表,好吗?愿意配合填表的公司非常少,绝大多数公司都会对这种陌生拜访的业务人员嗤之以鼻。我就好几次被粗暴地轰了出来。但没有办法,为了生存,我还是要继续到下一家公司去,把同样的话重复重复再重复。

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有了资料,于是便开始给那些登记过资料的公司打电话,说我们有这样这样的服务,你们愿不愿意做这样的广告。工作站对我们没有任何营销技巧上的培训,就由着我们自己瞎干。那么多人,一个月下来,业绩全部为零。

虽然没有做出业绩,但工资应该还是有的吧。大家都在习惯性地想。现在有很多无良企业主,公开叫嚣,说深圳不是养人的地方,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有饭吃。这话乍看有理,实际上他是转换了概念。他的意思是,你只有做出了业绩,我才给你发工资,没有做出业绩,休想从我这拿一分钱。可是聪明的企业主们,我们的确不奢望你们来养,但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你总得给我们吧,你要我们给你干活,总得让我们先活下去吧。可是那些无良的企业主,他连给你活命的机会都不给。这个打着某某局招牌的外贸工作站的负责人更加无耻,本来在招聘我们的时候说得好好的,800元一个月,但是到该发工资的时候,却一分钱也不发。他给出的借口是,一些钱还没有到账,要我们等几天。好,我们就等几天。这一等,居然就是好几个月。这几个月里,负责人屡次推迟发工资的时间,并且信誓旦旦承诺哪天哪天发。我们所有的人都骑虎难下。走吧,工资就拿不到了;不走吧,在这里几乎是等死。

最后我还是走了。因为你知道,我实在撑不下去了。我的所有生活费用都是我的那位朋友无私地支助给我的。我自己也是省吃俭用。上班决不坐车,宁可走上三四里路。早餐决不吃。中餐是买两个馒头充一下饥。晚餐是回屋后自己买点小米做着吃。经常饿着肚子去跑业务。我想在这个年代很少有人饿过肚子吧。而我的的确确是没有吃的,只有挨饿。我曾经创下了一个月全部开销只用了150元的纪录(这可是在深圳啊,不可思议吧)。最后向负责人辞职的时候,我只提了一个要求:给我100块钱,我走人,我还没有吃饭。

我相信,那段饥饿的日子会永远像秤砣一样悬挂在我的生命中央,不时来回晃动,沉重无比,它时时提醒我,那样的日子你永远不要再去过第二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