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7:02:02 页码:12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汇总9篇)
2023-11-10 07:02:02    小编:zdfb

方案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团队的合作和执行力。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时间、成本和资源等。以下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一些方案范例,供您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

认知: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情感:

1.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2.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行为:

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本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具体进行学习礼貌用语的教育,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含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一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反映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来说,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文明教养,反映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平。因此,教育学生从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礼貌用语并不陌生,从他们学说话起,家长就教会他们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中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本课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比较全面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每种礼貌用语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

本课分为三部分。

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一年级小学生对于礼貌用语并不陌生,教学应考虑他们原有的基础,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礼貌用语含义的理解。即不要过于简单地教学生说礼貌用语,因为他们在口头上是会说的,要在会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每种礼貌用语的理解;但不要拔高,以较抽象语言讲述各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要把握好本课教学要求的“度”。

2.要使一年级小学生正确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不能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如课文中安排的特定具体环境,但不能只限于一种具体环境,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如请求语的使用,课文安排在借书的具体环境中,教学中可扩展到问路:“请问……”;买东西:“请给我……”;向老师请教问题:“请您给我讲……”;请求同学帮助:“请你帮我……”,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经常使用。

3.礼貌用语的教育要紧紧抓住其实质:人与人交往中尊重别人、对别人友好的表示。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每种礼貌用语所表示的内心真情。例如,道歉语“对不起”,应是自己由于打扰别人,影响别人而感到内心不安,用“对不起”表示道歉,请求别人原谅,而不是简单说一声“对不起”,应付一下别人。讲每一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都要抓住当时应有的正确思想活动。在为别人着想的内心活动基础上,才能正确使用好礼貌用语。

第四课学会礼貌用语。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1.磁带:课文、儿歌录音、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下载。

2.小电话模型。

3.小红花数朵。

一、导入(文中“想一想”)。

1.你向谁说过“你好”?谁又向你说过“你好”?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当我们互相亲切地问候“你好”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非常高兴。因为“你好”是礼貌用语。(出示“你好”的卡片)。

板书:礼貌用语。

过渡:孩子们,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的礼貌用语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我相信,学了这一课以后你们就会学到很多礼貌用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你好”。(出示课文插图一)。

(1)介绍赵小刚和王强。

学生猜想:他们早晨见了面就互相讲“你好”!

板书:你好。

(2)问:你们什么时候用过“你好”?你是怎么说的?

小结: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非常高兴,新的一天学习生活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力措施。课文这样一开头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他们立即萌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这样,课文从头至终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欣赏中就学到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礼貌用语。)。

2.学习“请”。(出示课文插图二)。

过渡:让我们接着再来看看赵小刚和王强的故事。

(1)王强有一本书,赵小刚很想借来看。他是怎么对王强说。

(2)比较两种说法,看哪种有礼貌?咱们再来听听赵小刚是怎么说的?

板书:请。

生:赵小刚用了“请”,为什么还要说“可以吗?”引导理解:表示和别人商量是非常有礼貌的。

(3)问:你什么时候用过“请”?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该用“请”。

小结: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很有礼貌的表现。

3.学习“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出示课文插图三)。

(1)学生看图说图意,想赵小刚还书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说“谢谢”?

板书:谢谢。

(2)王强又是怎么说的?

板书:别客气不用谢。

(3)问:你们用过“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吗?怎么说的?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学习“对不起”(没关系)。(出示课文插图四)。

(2)想想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对不起(没关系)。

(3)你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没关系)?是怎么说的?

小结:“对不起”很神奇,能让小朋友变生气为开心,但说“对不起”一定要真心诚意。怎样才是真心诚意,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5.学习“再见”。(出示课文插图五)。

(1)放学了,赵小刚和王强一起走出校门,看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板书:再见。

(2)你们在什么时候对谁说过“再见”?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要和别人分别时,说上一声“再见”,让别人心里感到很温暖。

6.学习“您”。(出示课文插图六)。

师:从刚才他俩的表现,你们觉得赵小刚和王强是怎样的孩子?

生:他们非常懂礼貌!

师:所以老师要奖励小红花给他们!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您”

7.学生看书听录音,根据板书回忆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三、演一演(课后“演一演”)。

1.说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赵小刚和王强。

3.师生共同评价,以小红花作为奖励。

四、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难题。

1.课后“比一比”。(出示课文“比一比”内容)。

(1)如果小明立即说了“对不起”,会怎样?

(2)如果小明不说“对不起”,又会怎样?

(3)小结:说不说“对不起”的关系很大哩!以后要是你退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对!只有“真心尊重别人”,向别人道歉,别人才会原谅你。

板书:真心尊重别人。

2.帮助下面的小朋友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小红借小方的刀用,小红说:“喂,把刀给我用用。”

(2)小云把笔还给小花,小云说:“谢谢!”叫小花说:“没关系。”

(3)小会见到老师说:“老师你好。”

(4)客人要走了,小刚应该说什么?

小结: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真光荣,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你们。

(“活动”是思品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巩固了知识。另外,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教学本课的手段之一,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继续认真学习,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

五、练一练(出示课文“练一练”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礼貌用语,再同桌用小电话练习,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

小结:虽然,我们打电话时看不见对方,但是我们用上了礼貌用语,就显得很亲切了,心中就很温暖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了吗?

板书:学会。

六、读一读。

1.你愿意使用礼貌用语吗?为什么?

2.学习儿歌。(出示儿歌内容并放录音)。

3.朗读儿歌。

板书:相亲相爱心中温暖。

七、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让我们这朵文明礼貌之花开满在我们的生活中,愿你们从小做个讲礼貌的孩子。

放录音: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下载,师生拍手齐唱。

板书:

四学会礼貌用语。

“您”

真心尊重别人。

学会。

相亲相爱心中温暖。

教学设计方案篇二

1、尝试学唱广东话歌曲,初步对广东话、广东歌曲感兴趣。

2、能有节奏地边唱歌曲,边玩猜拳游戏。

3、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戏的快乐。

1、乐曲准备《何家公鸡何家猜》,幼儿会演唱歌曲《大公鸡》。

2、歌曲图谱6张,公鸡图片2张,母鸡、小鸡图片各1张,房子图片8张,石头剪刀布图片4张。

3、多媒体课件。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大公鸡》进场。

1、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和“鸡”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

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一样吗?

你能听懂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吗?

2、介绍广东。

师:这是一首广东歌,是用广东话唱的。你们知道广东在哪儿吗?

1、师: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意思?

2、教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

3、看课件,学习用广东话说“真奇怪”,“望望公园里”,“鸡”,“谁家”。

4、教师带领幼儿看着图谱,用广东话把歌词连起来念一遍。

5、教师加上动作范唱第一段。

6、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1、出示图片,学习用广东话说请公鸡、母鸡、小鸡三个词。

师:广东话“鸡”叫“该”,“公该”、“母该”、“小该”。

2、学做公鸡、母鸡、小鸡的'动作。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第二段。

4、完整演唱歌曲。

1、看视频,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体验探究。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面对面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如果两个人同时出一样的话就同时做小鸡的动作)。

2、讨论:在游戏中,你是唱到歌曲的哪里是时应该出拳?

3、体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学设计方案篇三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

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

矗立建设似的拼图图案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

教学设计方案篇四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一些句子的浅层意思。

2、感知内容,理顺思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想象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

启发回答:《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一直以他崇高的品格,博得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地聚到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本课的生字词:柱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挽幛。

3、学生互相提示书写易错的字

槐:易丢撇折点

饰:左面不是“布”,也不是“市”。

4、区分同音、形近字,口头组词:

柱()州()陪()检()矫()

拄()洲()培()捡()骄()

5、解释词语的意思

矫健:强壮而有力。

肃穆:严肃而恭敬。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三)默读课文

1、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2、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在小组里讨论学习后,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3、指名按段落读课文,要求熟练通顺。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把你认为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8 十里长街送总理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2、体会人民群观众对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1月11日,当首都人民听到总理遗体火化的消息时,上百万群众冒着严寒,聚集在长安街至八宝山的路旁,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最后送别自己的总理。只见长安街两旁,万民肃穆哀泣。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当时的长安街上,与首都人民一起送一送总理。

(二)回忆

上节初读课文时,各段各写了什么?(板书)

(三)新授

人们在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时心情怎样?

板书:悲痛

的确,首都人民为自己失去这样好的总理而痛心。

1、提问:从送总理情景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

2、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表达对总理热爱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师生共同品析关键性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体会以下几句:(投影出示句子)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这两句话是写来送总理的人多。“挤满了”形容人行道上的人密密麻麻,非常多;“男女老少”说明来的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说明站在长安街两旁送别总理的队伍很长。这么多人自发地到长安街来送别总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敬爱之情。

(2)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将三个“都”字抽出来,让学生比较两种说法的表达效果。

(3)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说明老奶奶年老体衰,但她仍要来向总理告别。“焦急而又耐心”写出了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灵车,哪怕等的时间再长。这句话以老奶奶为代表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等待总理灵车的心情。

(4)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让学生抓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体会思想感情。

(5)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这句话写的是灵车过去了,人们的心跟灵车紧紧相连,不忍总理离去。“希望时间能停下来”为的是多看一眼总理的灵车。表达了人们迫切希望能看一看总理的强烈愿望。

注意:在品味句子的含义和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在学生交流体会的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指导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

(2)教师范读,个人读,集体读,师生对读,配乐读。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试着背诵,然后分段指名背诵。

附:板书设计

等灵车

十里长街送总理 望灵车 无限悲痛

送总理 无限怀念

教学设计方案篇五

1、课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改变教学模式的迫切性。尤其在智慧课堂教学方面,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特别是在物理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中,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软件让教师通过ipad控制电脑,就像在电脑前面操作一样,而且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操作方式如触摸以及缩小或放大的手势来操作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幻灯片。物理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参与性强的学习模式普及,从而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智慧的课堂应该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容易被教师掌握,并能具体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么做,后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智慧的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

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对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主要解决教师怎样智慧的教,学生怎样智慧的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于智慧的发展。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最终达到“在乐学中启智,在成功中开慧。”的教育理念。

1、地域文化的熏陶

新安中学地处“中国慧谷、智者天堂”的太科园,鉴于时代机遇的召唤和地域文化的熏陶,新安中学定位在打造“智慧校园”这一发展特色上。“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与“中国慧谷、智者天堂”可谓 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我们可以在智者的天堂了尽享智慧、沐浴智慧、孕育智慧、提升智慧。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智者人才,为太科园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并因此来回报地方政府、家乡人民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推进学校跨越 ,以德立校以德育创新培养智慧人才。”打造“智慧校园”,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之要义,也彰显了新安中学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智慧校园必须有智慧的课堂。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新安中学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

2、校本教研的传承

20xx年5月期间,我校承担了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必定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真情,洋溢着好学乐思、勇于创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也必定会在有智慧的教师有智慧地引领下,彼此在多角度有层次的智慧交融、碰撞中,师生共同不断提升着的智慧。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提出智慧课堂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延续拓宽学校以往的研究主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全校教师对智慧课堂的认知,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我校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点重点放在通过智慧课堂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智慧同构共生的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选好智慧课堂的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构建健康课堂。

第二,合理分工。合理分工是智慧课堂的前提,恰当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来,每一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都是总任务的一个方面。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合理分工要有一个过程,刚开始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分工,然后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协商分工,使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第三,让学生学会表述和倾听。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一个成员在独立基础上的协作需要每一个成员都学会表达及倾听,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理解,还要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准备怎样讲更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了合作教学的目的。

第四,学会互助和支持。学会互助和支持是有效合作的关键,是不同于独立学习的所在。会分析解题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讲述中合作者之间的互助可以解决语言障碍。实践证明,来自同伴的互助与支持比来自老师的更有效。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这种互助与支持的作用,“同荣辱,共患难”,这样才能促进小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行动研究为主,配合访谈、数据调查、系统分析等方法。

2、研究的价值

“智慧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智慧同构共生的课堂。智慧课堂不是狭义的智力课堂、智能课堂,而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效果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得新知的快乐,真正学会学习。

(一)准备阶段:

1、确定适用班:对高一的两个智慧教学班进行教学实验工作,时间为2年。

2、按照要求制定课题计划。

3、进行理论研究,查询相关文件、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实验组织情况:

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由仝云峰组长,具体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为郝玉焕、吴利超、胡同娟老师。

(三)研究与试验阶段

1、调查研究阶段

对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调查。

2、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式与过程。

3、提高教师素质阶段

采取自修、反思、实践、研讨、交流、总结等模式,完善多媒体教学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智慧课堂教学的效率。

4、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5、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展阶段。

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促使学习质量全面提高。

(四)经验总结、验收阶段

1、形成新观点、开拓新模式。

2、撰写实验报告。

3、评价验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预计20xx年完成所有预定计划。

2、学生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4、完成若干篇实验报告、论文或课堂实录等。

七、经费预算

总课题组以及学校教研室提供相关的研究经费和实验器材。

八、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

教学设计方案篇六

[德育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工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工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要尊重从事工业劳动的人们,爱护工业设施,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

[智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行为。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行为。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探索与交流中了解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搜集相关资料。

小组学习。

1、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工业产品?

学生们自由发言(电灯,帽子冰箱空调)。

2、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分类。

教室里--电扇、日光灯、课桌、凳子、门窗、班训、垃圾桶等。

学习用具--书包、课本、本子、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个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袜、红领巾等。

家里用品--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沙发、电脑、餐桌、炊具、餐具等。

3、教师导言: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东西都属于工业产品,那你对"工业"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工业;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工厂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4、教师:我们对工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家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下分类。

(面包-食品业衣柜——加工业服装——服装业冰箱——家电业)。

生自由发言:电扇微波炉——家电业床椅子——加工业。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家庭中处处都有工业产品,工业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1、议一议:冰激凌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当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时,你知道有哪些行业的人付出了劳动?

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一个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对于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东西我们是不可以浪费的。

选择你喜爱的另一种工业食品,说一说这种食品的生产过程。

教师围绕服装的历史与发展、衣料的成分与生产过程、服装的生产过程等内容组织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各种食品需要什么原料?

2、讨论:食品与工业的关系。

1、师:现代化的交通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2、试想,假如没有工业,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3、观察我们学校的各种设施,与工业有关系吗?

4、电力工业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什么?

5、停电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6、电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对待这些电力设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工业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工业和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联系再一起了。每一个工业产品是由无数行业的人们共同制造完成的。我们应该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

通过了解、观察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之中,我们的生活与工业有着很多的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业,工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了解一些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感受社会协作的必要性,并从体验中体会到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教学设计方案篇七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积极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水平三的学生有一定基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脚内侧传球”为本课内容。传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也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足球战术配合的基础。而脚内侧传球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球技术,它也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传球技术之一。据统计,足球比赛中80%的传球来自于脚内侧传球。

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发展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根据杜威“玩中学”的理论指导,本课在练习中采用了一些小游戏竞赛的教学策略。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足球技术学习的各种潜能,提高技术水平。

2、针对小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设计了合作练习策略进行练习,发扬集体主义精神。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了激励评价策略,尽可能的多鼓励学生的练习,肯定学生的练习结果,激励每一位有高质量完成练习的愿望,并能把这种愿望付之到团队练习中去。

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了观察法,自主体验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提供学法储备。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水平,预计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1、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在这堂课中我不仅担任了“导演”,对课堂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和调控,而且担当了这堂课的“参与者”,通过有机的串连,主动的参与,及时点评、鼓励和调度,让学生与老师相融合,让师生成为运动的和谐伙伴。

2、课堂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时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总体发展的统一。

3、预设、生成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敏感地捕捉偶发性和隐蔽性信息,随即应变,即时调整预案,促进动态生成。

脚内侧传球。

时间:20xx年4月18日授课教师:高传奇。

教学设计方案篇八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过了《理想的翅膀》这一课,孩子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自己的理想。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多次提到放风筝的乐趣。

(朗读潘融和符耀熙的诗句。)。

潘融:春天在那蔚蓝的天空上,你看那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地跳着春的舞蹈。

符耀熙:春天在那各式各样的风筝上,她给了风筝无尽的生命,让她们在天空中尽情飞翔。

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的赏心乐事,你相信吗,花儿也会放风筝呢。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认生字,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课件出示生词)。

师:这些词语都会认了吗?先自由地读一读。

(指名读生词。)。

师:生词都认好了,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指名分节读全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正音。)。

师:现在明白花儿放风筝是怎么回事吗?

生:风筝指的就是彩翅膀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生:蝴蝶和蜻蜓围着花儿飞来飞去,就像花儿放的风筝。

生:不是。

师:那么怎么才算是读好了这首诗呢?(板书:读)。

生:要有感情的读。

生:要读出问题。

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不光要读流利,还要读的有感情,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读我们就叫“品读”。(板书:品)。

你们看这个“品”字,三个口字,不正是让大家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读吗?

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品读一番吧!

第一节。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节。

生读“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

师:当你读这一句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我觉得很高兴,很快乐。

师:那你就试着把这种感受读进去。

(生再读。)。

天空蔚蓝而辽阔,风儿轻轻地吹过脸庞,多么让人舒服呀!大家一起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诗句里去吧。

(生齐读)。

生接下去读“我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坪。”

师:这里已经有了一个“蹦蹦跳跳”,为什么还要写一个“跳跳蹦蹦”?

生:这样写有意思一些。

生:这样写读起来顺口,又容易记住。

师:我们读一读看看是不是真是这样。

(生齐读)。

生:“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显得更加轻快一些。

师:谁来表演一下“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是怎么样的?

(生上台表演。)。

生:我认为他表演得不好,他只有动作没有语言。

师:那你来试一试吧!

(这个学生上台来表演,边蹦蹦跳跳边喊着“哦!放风筝咯!”他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这样轻快的感觉来。

生接着读“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生: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

师:那我们首先来说说“渴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生:就是渴望,非常想得到。有个成语叫“求知若渴”。

师:好,弄清楚了渴求的意思,那么我们是渴求什么呢?

生:他们渴求自己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些。

生:他们渴求风筝把他们的理想也带上蓝天。

生:他们渴求更多的快乐。

生:孩子们一个冬天没有放风筝了,现在终于到春天了,总算可以放风筝了。所以他们很渴求。

师:我们怀着这种激动和渴求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齐读。

生:想。

生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生齐读第二节。

“这时,我们跳着,嚷着,远处的花儿也一样高兴。它们对我们说:“你们瞧,你们瞧,我们也会放风筝。”

师:请注意,花儿是在远处对我们说话。我们对着远处的人说话会是怎样的?(老师边说边做了一个朝远方喊话的动作。)。

生再读。

师:如果花儿离我们很近,那又该怎么读?

一生练习朗读。

师:看样子,我们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才能读得更准确。

第三节。

指名读。

师: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上空盘旋滑行,还有的会在干什么呢?

生:还有的停在花枝上,好像风筝被挂住了。

生:还有的冲向了天空。

生:还有的落在房顶上。

师:看样子这个风筝是断了线的。

生:还有的在空中跳着“8”字舞。

生齐读这一节。

生:是花的香味。

生:是花的花粉吸引他们来采蜜。

生:是花的形状很漂亮。

师:是啊,是花儿的芳香和美丽深深的吸引着小昆虫们。

第四节。

指名读。

生:“我们叫着嚷着”的“嚷”是很高兴的意思,“一个小朋友嚷起来了”的“嚷”是说他急着告诉大家他的发现。

师:那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他的感情来?

生再练习朗读。

师:我们把整首诗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全诗。

师:在善于想象的孩子眼中,花儿也会放风筝,在生活中,一些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加上了想象,就立刻变得富有情趣了,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在一个钟表柜台前,晴朗摇着拳头念起来:“锤子,剪刀,布”。我们往墙上一看,原来墙上很多钟摆在来回摆动,还真像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呢!

师: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

生:有一天,我和妈妈去逛菜市场,这时,一辆摩托车开进来了,我想这摩托车司机大概是把菜市场当成了赛马场吧!

生:我在放冲天炮的时候,冲天炮一下子冲上了天空,真像小火箭啊!

生:有一天下午,我在窗边看天上的云,发现天上的云一层一层的,好像电影院的座位一样。

同学们,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做一个有心人,你的世界会变得更加情趣盎然。

下课。

教学设计方案篇九

1.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得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2、培养学生推理、观察、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与概括规律

总结概括规律。

课件,汇报单,小奖品,磁扣等。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一定要注意观看啊。(课件出示一个圆点)。

生:老师,就是一个圆点啊。

师:是啊,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可别小看这个点。许多点排列起来就组成一个有趣的点阵,比如:我们常玩的五子棋,围棋(出示五子棋,围棋的图片)都是由各个点组成的点阵。其实,两千多年前,希腊的数学家就开始研究点阵了。这节课,我们也来尝试研究点阵的规律,好吗?(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的吗?

生:我是通过数出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得到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师: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通过计算得到的吗?

生: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2的正方形,共有2×2=4个点;第三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3的正方形,共有3×3=9个点;第4个点阵可以看成边长是4的正方形,共有4×4=16个点。

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在研究这一组点阵中点的个数时,同学们研究得非常好,但是如果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再多一些,又该怎样求出点阵中点的个数呢?(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师:谁来汇报讨论的情况?

师:总结得非常好,教案《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案》。也就是说:用“横排数×竖排数”,对吗?(板书)你们能根据这一规律说出第五个点阵有多少个点,并画出此图形吗?(学生点子图上画第五个点阵图,展示)

师:为什么这样画?

生:因为前面四个都可以看作正方形,所以第五个图也是正方形。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小组代表汇报。

生:(总结)每用折线画一次后,点阵中的个数是:

1=1

1+3=4

1+3+5=9

1+3+5+7=16

………………

生:(总结)这样划分后,点阵中的规律是:1,1+3,1+3+5,1+3+5+7,……所有奇数相加的和。

生:可以。

师:课件出示一组长方形的点阵。提问:你们能用刚才的两种方法发现这个点阵的规律吗?

生:(1)。横排×竖排:1×2,2×3,3×4,4×5

(2).折线划分法:2,2+4,2+4+6,2+4+6+8,2+4+6+8+10

师:在点子图上画出第5个点阵。小组交流,研究:上面的点阵还有其他的规律吗?

生:(1)两个两个数:1×2,3×2,6×2,10×2,15×2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和创造规律。除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点阵外,还有很多其它形状的点阵,我们研究他们,同样会有很大的收获。看看,这是一组什么形状的点阵?(课件出示三角形点阵图)你能用一层一层数的方法,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展示,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画出第五个点阵。

生;1,1+2,1+2+3,1+2+3+4……

师:其实,点阵是灵活多样的,每个点阵都有自己的规律。(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观察下图中的几个图形,小组内说说他们的规律,然后小组合作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学具粘出下一个图形。

生:汇报,展示。

师: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一些点阵的规律。现在,你想自己设计一个点阵吗

生:想。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个点阵设计大赛,好吗?课件出示要求:

点阵设计大赛

1、设计时间:5分钟

2、设计要求:(1)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一幅有规律、美观的点阵图,画出前4个点阵,并用算式表示每个点阵的数量.

(2)每组派代表说明设计的方法及点阵中的规律,并展示作品.

(3)优秀小组的作品,在班级”展示台”展出.

生:小组内自由设计,展示。

师:看来,同学们各个都是个出色的'小设计师啊!点阵的规律,活中也十分常见。比如:(课件出示图片)一些大型活动的展示标志,广场上美丽的花坛,由点阵构成的各种图案等等。可以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点阵的规律,离不开数学的知识。对吗?那么,就让我们用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