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看见》读后感200字(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1:10:28 页码:11
最新《看见》读后感200字(大全12篇)
2023-11-10 11:10:28    小编:zdfb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书中内容、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悟等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书中的主题和意义。读完一本好书后,我想我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读后感是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感想和思考的一个好方式。读完一本好书后,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思想和概念,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印象。读后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反思的方式,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概括自己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和致敬。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路,清晰地展示阅读体验。下面是一些不同类型作品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一

一天照旧在微博上瞎逛,忽然看到柴静即将来深圳签名售书的消息,心里一动。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

我决定去看看她。可惜,虽然提前了半小时来到深圳中心书城,还是晚了。全是人,所有能看见讲台的缝隙都没堵得严严实实。我买了一本书,在人群外四处游走了一番,恨恨而去——第一次追星就此以失败告终。

回家马上看书,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

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二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明白我能到达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向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此刻,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以前,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透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理解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散文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应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明白真正的“非典”。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职责约束自己,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好处。也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保密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那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最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此刻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应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到达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三

《看见》很贴近生活,很多当时很轰动社会的事情,很多社会显示问题。柴静一直在成长,什么样的是记者,怎样报道才是新闻报道应该做的。2013年的非典、双城的创伤、山西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中国几次地震事件、监狱里面的女人、同性恋的`歧视、农村土地征收冲突、踩猫事件这些一切的一切。

应该怎样来报道新闻,应该怎样来分辨善恶真假,用这样的角度来看事情,用怎样的方式来了解中国。很有意义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目前我唯一会在看完一章之后会沉思一会的书。它引人深思。

就好像书的开头说的:“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所经受的,我必经受”。双城的创伤中孩子的心里的创伤,孩童的心里问题。孩子心里觉得大人的不了解,认为受到的侮辱,书中说的:“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采取极端的方法,往往也会走向极端。

关于同性恋,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张北川教授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中,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作纯洁,把愚昧当作道德,把偏见当作原则”

关于社会中很多我们看不过的事情,不要那么愤青。

就好像踩猫事件中的网友悬赏事件相关人的人头,后来有网友说,对于悬赏也很抱歉,因为如果踩猫是错误的,为什么要在错误的事件上继续错误,并且延续了错误。

……。

这本书值得看几遍。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四

其实我并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对于她的了解都是从网上了解到的,网上对她的赞誉很高,我查了一下网上她报道的新闻,都是新闻界比较前沿的报道,是奋斗在一线的记者,一直都想去读《看见》这一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的文笔有多好,我就想通过这本书而了解柴静。去体验她用她作为记者的视角看到的东西以及她的感受。

我也只看了一小段,我看到讲非典的那一段,我看哭了。

对于非典我的印象很深,那时的我还在读初中,用全名恐慌来形容都不为过,每天教室都会消毒,如果有同学感冒就会立刻请假,一刻都不敢在教室多待,好像在后面的时候我也感冒了,那时我妈还在世,那时我一回家,我妈就赶紧领我去诊所。那时候的网络并不发达,所以的信息都是通过电视来获取,所以我对其他地区的疫情是并不了解的,也没有看到当时柴静那期新闻直播间,但昨天晚上我有重新看了一遍,即使非典过去了很久,心底的那份触动还是没有变化。

如果只看节目的话或许还感受不到新闻工作者面对非典时的实时心理变化。柴静用文字记录当时的情况,比电视更为详细,我才知道,他们不是没有恐慌,而是责任大于怯懦。

我把自己代入到文字当中,几经哽咽,在地铁上的我怕别人看到我的异常,我的眼泪硬生生回旋在眼眶。触动很大,也很敬佩。文中那句发给柴静的短信:“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让我感到莫名感动。这对于柴静来讲,是多大的肯定。

我的阅读还在继续,我会用心去看完这本书,去看,体会,理解那些我们不曾知道的世界。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五

宽容是因为理解,理解是因为感同身受,感同身受是因为深刻认识,深刻认识则基于看见。很多时候,不理解和偏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客观的看见。

正如胡适所说,自由而不独立,终将是奴隶。这样只会成为“主流观点”“大众看法”的附庸,不免落得人云亦云。所谓偏见的形成,多来自于盲从和不假思索的相信。不思考就相信任何一种说法,都是“奴隶”的行为,只是成为了观点的附庸而非观点的持有者。更可怕的“奴隶”行为是接受了社会施与我们的,潜移默化形成的传统观点,比如要尊老爱幼,比如要保护弱者,比如同性恋是错误的恶心的,比如女性不婚则意味着人生不完整等等。社会赋予我们的观点有对有错,而我们应该在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后一一拷问自己内心已有的价值判断,一一甄别,去推翻,图重建。社会舆论的可怕之处在于培养了我们的条件反射,我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比如一提到同性恋,我们就有不认同感,却尚未经过大脑思考。这就是偏见。

在看书中的同性恋章节之间,我一直也不认同同性恋,甚至带有厌恶的情绪,条件反射地判断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看完之后我才真正的开始理解。没有深入认识,通过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偏见是可怕的,尤其是当我们自己深以为然毫不怀疑时。事实上,我常常在想,在中国,在外面振臂高呼民主自由的背后,源动力也许并非独立意志,而是盲从。

某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他是同性恋。事后想想,他告诉我之前是有挣扎有纠结的,并非是因为他不认同自己,只是他怕我不理解,他怕失去一个朋友。告诉的原因是因为信任,或者说希望可以相互更加理解。那天晚上的我们聊天聊了七个小时,起初我没有问任何问题,虽然心里有很多对他的好奇,但是我本能地觉得任何打探、好奇的行为都是窥私的表现,那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我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过了一会,他主动问我,难道你没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真的回答道,如果你心里有问题却不问,就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不理解我们,就不会真正的接受和认可我们。这样我才放下了所有的顾忌,开始肆无忌惮地问。我才真正的明白,他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从刚开始发现的不认同自己,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和这个世界都不一样的,到慢慢地发现这个圈子,慢慢地接纳和认可自己,他在心灵成长之路上比我们遭受了更多的磨难,也正因为此他才一度告诉我说,他的自我认同感比我想象的要高的多。

回想起来,后来的对话变得格外的放松,是因为彼此都理解使然。我一直都非常非常感谢他,是他真正的让我了解了一个圈子,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非常多的认识。我一直以为自己经历的事情很多,思考的很多,似乎很成熟,和他对比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强大的心灵和不可动摇的自我认同感其实来源于生活赋予的折磨。事后我就在想,虽然他一开始经历了很长的没法自我认同的过程,但是最后他们这些少数人聚在一起,反而有更深的归属感,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性取向。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人来说,共同的性取向并不能带来丝毫的凝聚力,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难道这不是我们的悲哀么?!

所有的偏见都是因为不了解或者不思考,也源于一经被告知便毫不犹豫地传播。这种不独立的自由逐渐让偏见加深。仍记得某个同学曾振振有词地向我引用某段微博上广为流传的言论,言之凿凿的确信表情历历在目,可他却从未深入思考过那条微博所蕴含的思想,只是做了观点的附庸而毫不自知。在这种情景下言论自由终将沦落为少数人的话语权,我们甚至还会洋洋自得地认为自己有思想,殊不知自己脑子里仅有的那些思想也是被别人控制了的。我们看到别人抱怨不自由不民主,看到别人引用的具有针对性的片面材料,看到了那种反抗声音,我们便不加思索的将此纳入我们的思想中,一遍遍地,这个变成了我们的潜意识。我们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自己心系国家发展,自己关心社会民生,殊不知我们早已成为媒介的奴隶。

抱怨,是发现问题的方式,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前进的动力。但是一味的抱怨,一位清华的老师说,是没有将自己看做国家主人的行为。试图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很多事情是可以被理解的,偏见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看见的意义。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六

柴静的《看见》用时14小时56分钟,第一条划线在8月28日,中间穿插看了别的书,终于在11月的这一天看完了最后三个章节。这本“纪实手册”不好读,也可以说但凡有关“人性”二字的书,都不敢怠慢,总得反复揣测,因为读起来实在晦涩。它没有小说流畅的故事线、没有诗歌使成一体的中心思想、没有历史庞大的客观存在,它的存在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每天坐地铁看不到、出去旅行也看不到,或者你看到了,但你却不知道,因为那是别人的人生。只有走过泥泞的路,爬艰险的山,看千姿百态的人生里的暗角、利益背后的善恶、‘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叫做《看见》。

毕业一年,我的视力不好,看的不真,想保持孩童的纯真,不料多数时候都处于蒙昧。有时善心泛滥,有时戾气凝重,不满是年青的特权,但也在无所畏惧中多了一分随遇而安。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是可以流淌的。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用力舒展,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多难的一句话。

我也想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真懒惰。

好书永远需要一读再读,看的透透的,才能学会通过现象看到的本质的本事。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七

其实我并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对于她的了解都是从网上了解到的,网上对她的赞誉很高,我查了一下网上她报道的新闻,都是新闻界比较前沿的报道,是奋斗在一线的记者,一直都想去读《看见》这一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的文笔有多好,我就想通过这本书而了解柴静。去体验她用她作为记者的视角看到的东西以及她的感受。

我也只看了一小段,我看到讲非典的那一段,我看哭了。

对于非典我的印象很深,那时的我还在读初中,用全名恐慌来形容都不为过,每天教室都会消毒,如果有同学感冒就会立刻请假,一刻都不敢在教室多待,好像在后面的时候我也感冒了,那时我妈还在世,那时我一回家,我妈就赶紧领我去诊所。那时候的网络并不发达,所以的信息都是通过电视来获取,所以我对其他地区的疫情是并不了解的,也没有看到当时柴静那期新闻直播间,但昨天晚上我有重新看了一遍,即使非典过去了很久,心底的那份触动还是没有变化。

如果只看节目的话或许还感受不到新闻工作者面对非典时的实时心理变化。柴静用文字记录当时的情况,比电视更为详细,我才知道,他们不是没有恐慌,而是责任大于怯懦。

我把自己代入到文字当中,几经哽咽,在地铁上的我怕别人看到我的异常,我的眼泪硬生生回旋在眼眶。触动很大,也很敬佩。文中那句发给柴静的短信:“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让我感到莫名感动。这对于柴静来讲,是多大的肯定。

我的阅读还在继续,我会用心去看完这本书,去看,体会,理解那些我们不曾知道的世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八

在读本书前,我包括身边的亲朋好友,对快手都有深深的误解,土味、猎奇、浓浓的.东北大碴子味。这或者是因为快手太低调、太佛系,也或者因为早前自媒体对快手偏颇的描写。认真读过本书之后,才会明白快手是怎么样的一个平台,快手为什么会出现,快手的生态是什么样的。

快手是一家ai人工智能公司,请注意这不是为了追热点往上贴喔,快手是实实在在的在底层逻辑和应用中践行人工智能的,想一想快手这么大的视频量,做到与几亿的偏好做匹配,人工智能是必不可少、核心能力之一。

快手是一家以普惠为核心理念的公司,这是与抖音最关键的不同之一。谈价值观,对于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而言,往往会被嗤之以鼻。但是,往往是那些有核心价值观、并为之坚持的那些公司才会走的更长远。

快手的生态非常丰富,不仅有小哥哥小姐姐,更多元的是背后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他们是曾经不被看到的芸芸众生,他们因为快手的平台获得了认可、自信、友情,他们在自己的圈层中怡然自乐,让每一个渺小又独特的个体发光发热。当然也有少数人收获大量粉丝,获得高收入,脱离原有阶层,但是少数,也是快手重构社群的产物。

看快手的故事,有种看农业频道致富经的快感,也有人说,光讲故事太俗了、没深度。但是你有没有仔细的去品味这本书陈述故事背后的用心?有没有仔细看每篇引言,故事背后是理念、机遇、趋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深度认知快手等平台背后的巨大力量,才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九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也是她当直播记者酸甜苦辣的经历,她从自己当记者开始写起: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个温暖的跳动就是活着;双城创伤;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厌恶屈服;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只求了解和认识而与;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事实就是如此;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无能的力量;采访时并邮件的互相探问;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陈虻不死。

从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和宽容别人。

用《看见》书里的话来自省: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快乐的元旦作文)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永远与真实站在一齐。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的试着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这个世界。

透过读柴静《看见》一书的点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爱着它;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舍得了,而是因为,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明白,这一页该翻过去了;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让我们在工作、家庭、社会都要担当的压力下,做到内心坚强,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浮躁,多一谈定,少一烦恼,多一点快乐!因为,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其实是由自己主宰和内心决定的!正如柴静理解的幸福:即使开着破车只要前行就好!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十

最近,我看了柴静的《看见》,这本是,我是在新华书店闲逛时买的。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

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十一

书里写的很多事都很打动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些故事是契合你的某段经历,触景生情的动容也越多。第一章地震以后的阿西木的故事,第二章非典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透露出来的人情,让人不觉为之动容。看什么是真实,很多你看见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看到老杨和他的猴子的那张合照,看到老杨的眼神,忽然间情难自禁。

跆拳道选手苏丽文的故事中,她和父亲约定,自己夺冠的话,父亲的病就好起来。比赛中,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和父亲说,要坚持下去。

“到了这个年龄,像有什么东西扯着你一样往回望”往回,望什么呢,想起来前几天重读陈情表的时候,和几年前高中读的时候完全是两种心境了,原来,当你真的经历过一些什么的时候,你才会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而不是字面上的一套标准答案。有些事,文字是表达不全面的。

很遗憾,这么多年没学会怎么思考,我被自己的弱点绑架着,悲催的是,我却改变不了,我已经养成了那种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

真可悲。

《看见》读后感200字篇十二

从没有看过柴静的节目,但是在好多人的推荐之下,看了柴静的这本《看见》。她的好是内容,文字细密,信息量大,像个电影里的长镜头,从从容容地白描。你以为演完了,才不是,她换个角度喘口气接着来,又是一个新层次,一些更深的东西。

书里讲她的采访故事,讲她怎么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的价值观,深深吸引我、打动我。她的字是煽情的,可情绪激发全在事实陈述之后,水到渠成,没有强迫感,同时她对自己也是非常不客气的。书的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一开始愣是没有读通这个标题,但是在行文之中,慢慢理解了柴静要讲的是什么。刚从文艺范儿转到中央台来做新闻,柴静心高气傲,一直强调自己关心新闻当中的人,但是周围的人一再地提醒她节目中没有人味。直到一年后她去了新疆地震灾区,接过地气之后,做出来的节目才有些味道,有些细节了。从“人”到人的转变,这是一种历练。在演播室里做节目的时候,只想到节目要怎么吸引观众的目光,怎么结束这次的节目,那只是工作,只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恐惧而工作,但是却少了最简单的东西,那东西不在腔子里了。她去新疆采访完,刚才在向全国人民说孩子们已经背着书包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学了的时候,零下十二度的天气里,一对双胞胎姐妹只住在空地上,连个铺的毡都没有,她,五味杂陈。做到有人味儿已经不容易,她还得摆脱轻慢、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复杂无解的事件,做这些事都特别不容易,因为除了她自己真没人逼她必须成为一种什么形象,她跟自己较劲是在追求一些别的东西。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那是在非典的时候,柴静的感慨。非典那会儿我还小,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情形了。柴静在那会儿,从原来以为的每天想着怎么把每一个问题问好,把衣服穿对,每天走过熟悉又局促的街道,就这样到死,到“欲望”将她笼罩,迫使她追求真相。接触的多了才会有感受,如果只是坐在演播厅里,指手画脚的对事件对出评论,那不是做新闻,是作秀。她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真相的揭示者,大家伙都告诉她做记者怎么能有情绪,采访过后都以泪洗面那怎么行?但是这就是柴静的血性,一个人该有的反应,有血有肉。虽然专业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但是观众要的不是一个堆积品,而是真实的报道、真正能感动人心的故事。就像做研究,只是在一边闷头查资料,没有实际的经验的话,怎么写得出好的想法,要下去多看多思才会更加了解,否则只是浮在面上。

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六章《沉默在尖叫》,她采访因家暴而杀死丈夫的女囚,总结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又写“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己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

但是年轻时的她太过用力,一位医生朋友曾经这样对柴静说,“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年轻时的柴静就是如此,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中央台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