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年轻人思想老龄化3篇(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20:35 页码:7
最新年轻人思想老龄化3篇(实用)
2023-06-06 15:20:35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如何应对老龄化篇一

;

[摘 要]面对网络谣言在校园的传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网络谣言,笔者从最为基础和根本的层面——公民教育,到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再到运用多种教育方式进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整个高校应对网络谣言的对策体系。

[关键词]引导;正确应对;网络谣言

以前期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课题组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网络谣言的对策。

(一) 重视公民教育

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平台中,很多人夸大个人自由意识,漠视法律,社会责任淡薄,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现实中无法达到的欲望发泄到网络,或对网络事件煽风点火泄私愤,只使用权利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现象恰恰反映了我们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缺失——如何认识自己的公民身份?如何处理公民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权利与责任义务,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这一系列问题如果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很好加以引导,大学生在网络当中将更加明确自己的身份与责任,从而会有更加符合一个现代公民的行为。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网络谣言,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公民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观点和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还包括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评判,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用手段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心理的倾向。

《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从关心国家与地方事务,公民自由,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权利义务,权威意识,公正意识,政治效能感、公民参与和信任,中国公众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这几个层面对公民意识展开调查,对应这些公民意识的内容,目前是许多大学生所缺乏的。

公民意识是权利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和道德意识等多个层面的统一。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主要依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塑造公民行为,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合格现代公民的要求加以引导和规范,笔者将这种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行为的规范合称为公民教育。高校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在公民教育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对其做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评价,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强调、权利义务责任意识的熏陶、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公民国际视野的开拓等。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承担着公民教育的角色,然而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公民教育的完整体系和具体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起到公民教育的效果。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进行公民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在这期间针对网络谣言这一日益严峻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加强教育和引导。

笔者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一直与课题组成员和部门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将可以与网络谣言这一问题进行联系的内容进行设计,目前在几门课程中进行了尝试,学生对此的关注和参与度都很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正直2013年9月国家颁布了对于网络谣言和诽谤等的司法解释,于是将其纳入到法律知识这一内容的讲解中,通过对典型的网络谣言、诽谤案例进行分析,引起学生的警惕和反思。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将网络谣言作为案例引入到“社会实践与认识”这一部门内容的教学中,以“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原理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不能轻易传播这些网络新闻,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纷纷对自己曾经轻信的网络谣言进行分析。

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将网络谣言与课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相联系,给学生“直面网络谣言”这一命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开展小组讨论,自己去发现有关网络谣言的危害,以及思考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此外,课题组中的教师还在涉及心理学的课程的流言、从众心理等相关内容提及了网络谣言。此外,课题组还探讨可以在课程涉及“法治问题”、“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危机意识”、“科学常识”、“自我反思”等相关内容时结合网络谣言进行教学探讨。

课题组曾经对“柠檬水救命”这一提法产生怀疑,试图结合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谣言揭秘”,但是最终未能得以实施。幸而央视也针对这一问题从营养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符合科学之处。

1.自己不做谣言的传播者。网络现在是教师教学离不开的工具,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真假难辨,该相信什么,该不该传播,不仅对于学生造成困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教师常常在网络上去寻找教学案例,但这些案例是否真实?教师首先要求证才能将其展示给学生,对于无法确信的信息不能盲目传播。这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行为,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2.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告知学生。针对网络谣言,目前央视等新闻媒体经常都有相关辟谣报道,对此,教师应当及时将这些辟谣的新闻和一些违法案例告知学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及时告知学生可以防止这类谣言在学生中继续扩散。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寻找相应的教学切入点。在课题组进行的教学尝试中,笔者发现只要寻找到适合的教学切入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都可以找到结合网络谣言的教学内容。这种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网络谣言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恰当地佐证相应教学内容,打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是这需要教师将网络谣言纳入自己的思维中,平时就主动关注相关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

(三)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达到理想的教育和引导效果,不仅要在内容上进行整合设计,还要注重方式的运用。课题组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总结出针对网络谣言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更有助于学生揭穿其真面目,了解网络谣言的危害。

1.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笔者的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网络谣言采取了两种教学方式,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讲解:基本上围绕网络谣言的界定、我们生活中的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危害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最后调查学生对一些网络谣言的相信度以及是否转发,启发学生回答如何抵制网络谣言;一种是只给学生主题,让学生围绕网络谣言自己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观点、课堂发言。

在教师讲解的班级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班级相比较,学生更容易在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对网络谣言的危害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大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产生更多的价值和情感认同,这种感受比教师讲解更强烈引起更多的反省和警惕。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在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实践教学,做破解网络谣言的尝试。

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给学生播放了电视节目“是真的吗”中的现场试验场景,有学生提出其实有的网络谣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都可以去验证。

笔者分析了这种验证分两个方面,一种是分析型验证:比如针对一条网络新闻,如果进过通过分析能发现它前后矛盾,信息不实,移花接木,没有具体的消息来源,基本上可以判定为“不可信信息”,这种分析判断可以锻炼学生分析整理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另一种是实验求证,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科学实验等方式进行。曾经拯救2500名犹太儿童的伊蕾娜·森德勒就是在1999年秋季美国堪萨斯州的一所乡镇中学的学生为参加“美国历史纪念日”竞赛活动选课题时发现的,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从而向世人揭开了那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也可以去自主破解一些网络谣言,比如一些生活科普类谣言。由于条件限制目前我们课题组还没有成功的尝试案例,但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将其作为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破解网络谣言。

3关注大学生的动态,因时而教,因事而教。

教师如果不走进学生无法了解学生一段时间的关注点和他们的困惑,只有走进学生,知道学生所想、所思,他们的舆论热点,才能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舆论动态,在学生热议、热传的信息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可以避免学生对一些网络谣言的误信误传。

4调动校园资源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网络谣言的战争就是一场长久的战争,在今后很长时间,我们都需要继续和网络谣言作战,除了网络上的战场,校园里就是另一个战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校园,走进学生,保护和引导每一个大学生。

针对迅速传播的网络谣言,要控制它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遏制其在大学校园的泛滥,必须要借助一些工具,主动与其作战。比如在笔者的学校的校广播站就曾经进行过一些网络谣言的辟谣,如果可以将其设为一个栏目,每周固定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已被证实是谣言的网络信息在校园广播中进行集中广播,那么其影响力和覆盖面要远远大于一个个教师。与此类似,经过央视等媒体揭露的网络谣言,以及各大网站、微博的辟谣小组宣布辟谣的信息,可以及时整理并在校园广播,校园网中进行宣传。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比如在学生中开展讨论,组织相关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解开网络谣言背后的真相,了解其危害。

〔责任编辑:侯庆海〕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如何应对老龄化篇二

大学毕业生求职,精美的求职材料中总少不了几张证书,以增加求职材料的份量。

这些证书多分为两大类:,如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荣誉证书和竞赛获奖证书;,如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导游、会计、驾驶等证书。不少同学为证明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连以前发表过的文章、社会活动的证明、担任学生工作的证明也热热闹闹地挤进了毕业生的个人材料。

很多用人单位也表明了自己对证书的态度。一位到兰州大学负责招聘的单位领导说:“证书不能说明一切,我们更注重学生的真才实学。”针对近来证书泛滥的情况,他告诫广大高校生一定不要为了考证而耽误了学业,因为专业的冷热不是不变的,只有专业知识过硬,才能最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必考科目外,在校大学生中还准备考取其他资格证书的超过73%。

据了解,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的证书已超过百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这类证书用人单位看重,成为大学生考证的首选和“必修课”;能力型证书,如托福(toefl)证书、雅思(ielts)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如市场营销证书、人力资源管理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此类资格证书范围广、种类多。

为了考证,大学生们不得不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无形中加大了开支。据西北大学大三学生小张介绍,目前英语四、六级辅导费几百元,adobe公司的平面设计师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报名费1650元、考试费960元,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费1280元,项目管理师(pmp)培训费3900元,视频设计师辅导培训费2450元、考试费960元;办公自动化培训费320元,考试费一个模块75元,考4个模块就需要300元……这些费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电子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张某,对考证原本没有兴趣,但看到身边同学都忙于考证,害怕落伍也加入到考证行列。他说:“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不去考岂不是落后了?再说,目前竞争压力这么大,多一证总比少一证好!”除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热衷考证外,一些新生也加入到校园考证族中。一位新生贺某告诉记者,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早做准备早下手,免得迟了跟不上。

西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杨宏亮老师告诉记者,激烈的就业竞争,导致了“考证热”现象的出现。大学生为求职早做打算,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本来是件好事;但不少学生因此本末倒置,忙于考证,对专业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考试亮起了“红灯”。

有证,就业就有了保险?对此,西安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市场部部长何平认为,证书对用人单位来说只是一个参考条件,而不是必选条件。大学生要认识到文凭与职业证书的区别。文凭是知识的证明,职业资格认证则是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大学生应理性对待考证热,从自己的专业及就业倾向入手,选择性地考取证书。何平部长提醒大学生,参加认证考试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耽误自己的学业为代价,去搏一张甚至多张所谓的.“就业通行证”,是不可取的。

西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杨宏亮老师认为,证书虽然重要,一些用人单位会以证书作为选拔的一个参考,但是不能证明一切;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目前,许多学生盲目追求证书,忽视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前景进行相应的技能提升;考证不要随大流,要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跟风。

大学英语等级证书、导游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各种面向大学生的考证五花八门,大学校园流行“考证风”早已经不是新闻了。大学生为增加就业砝码考取各种证书,但付出财力、精力考到的证书,在求职时都能派上用场吗?这些证书到底能有多少作用呢?记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小王是一名大学四年级的中文系学生,为了增加一技之长,在大四上半学期考了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他认为有一张证书在求职中就可能比别人要有竞争力,就算是没有直接的帮助,也能反映出个人有上进心,在招聘过程中能给招聘方留下好的印象。

记者了解到,有小王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现在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是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导游资格证书、驾驶证等。报这些考试的同学基本上不分专业和年级。一些文科同学选择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但是没有专业基础要想考取是很困难的。很多同学在报考后由于能力和兴趣问题没能坚持下来,白白浪费了精力和金钱,有的甚至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

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不少大学生充满了危机意识,大部分考证的学生都是出于就业和发展的想法。由于自己缺乏工作经验,实践能力水平处于弱势,而且也无法拿出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较出色“作品”,考证成为了自己在短时间内增加就业的砝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奥和申博的成功,许多职业的就业标准开始国际化。

大学生如何应对老龄化篇三

;

作者简介:晏然,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

实用主义发端于美国,它“把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视为主要方法,把取得实际效果视为最高目的。”[1]体现出了讲究实际效用的认知方式,这与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相符合,因而在20世纪以后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主流社会思潮。但是,实用主义是偏于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倾向的,因为它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看待事物的标准在于对人是否有价值,即此物能否满足人的欲望与要求,认为对自己有用的都是合理的,并且实用主义“注重的是事物的功利化,讲究实效却忽视伦理与情感的社会属性,实质上是功利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 [2]因此,实用主义是与我国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

(一)追求经济利益,缺少理想信念

在实用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不少大学生更加注重现实利益、目标短浅,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信仰危机。2019年9月7日,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新闻联播专访时指出“现在有个不好的倾向,就是向钱看,你不能为了钱而去努力奋斗,而是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4]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把福利待遇、经济收入作为在工作的选择的出发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虽然工作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独立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重视工作报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度地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就会导致精神生活上的缺“钙”,理想信念的缺失。

(二)注重个人利益,忽视社会需要

实用主义强调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以是否满足个人需要和发展为标准,而不会过多考虑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种不良思想的不断冲击和渗透下,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需求,他们在择业中过分看重个人发展,认为个人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有些大学生不能够服从集体利益,这更是择业观上的一种失衡。

(三)注重实用技能,忽视道德素养

实用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作为外来文化的实用主义能够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有来自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为实用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一方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崇尚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用主义提倡功利实效、追求利益的观点激起了我国大学生的共鸣,他们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务实,有意或无意地以实用主义作为指导并贯彻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之中。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更为迅速便捷,实用主义也与西方的其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媒介对大学生不断地进行渗透,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难免会眼花缭乱,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因此,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给实用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现实土壤。

(二)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实用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空间

当前,很多高校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实用技能,但是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其一,一些大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就业率”而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立专业。比如为了跟上兴起的网络直播所谓风头,一些大学近两年开始增设“网红学院”、网络主播专业,它们把教育内容简单地指向为传授学生某种谋生技能和手段,从而导致在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开始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专业技能,忽视思想、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素养的提升。其二,大学校园里充斥的招聘、兼职、招生、考证等海报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校园的图书馆里往往都是抱着考级、考证、考研这些图书的大学生、而那些文、史、哲图书摆在书架里落满灰尘许久没有人来阅读。这些高校把大学生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置于首位,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缺失和校园生活的物化倾向给实用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空间。

(三)家庭教育的不当为实用主义思潮的侵入提供了可能

面对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择业观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底线意识、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实用主义对大学生带来的思想误区,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择业观。

(一)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 20 岁左右,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 30 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 60 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5]“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当代大学生正是重要的人才储备,是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勇于开拓的精神,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面对实用主义思潮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信仰危机和缺乏理想等问题,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主要阵地,从指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着手,从而纠正其功利化、个人化的错误思想,进而引导大学生主动将个人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自觉肩负起国家和中华民族所赋予的历史责任,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培养大学生底线思维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是不能触碰、践踏和逾越的临界点,是做人做事的警戒线。”[6]在现代社会中,不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类型、何种性质的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国家法律、社会道德等各方面的基本素养,而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都是绕不开底线的,因此,高校要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法律,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法律,以及如何遵守这些法律;社会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为什么会制定这些道德规范,以及如何遵守这些道德规范。”[7]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将来就业时能够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避免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和个人私利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择业观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引导仅仅靠生硬的理论灌输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大学生自身的行为实践,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地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崇尚劳动、乐于奉献的活动氛围,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如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以“乡村振兴”“走进基层”“企业实践夏令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到乡野、社区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知晓我国国情、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入思考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催生出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使他们克服实用主义带来的思想误区,在今后面对择业时,能够自觉的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

(四)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面对实用主义,那些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实用主义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缺乏理想信念,缺少社会责任感,忽视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择业观念不仅会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成才,还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实用主义思潮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5.

相关热词搜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