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28:36 页码:13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优秀15篇)
2023-11-12 00:28:36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能力。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范文,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以下是一些总结的样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套路。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一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海宁乡下都会有热闹的年前习俗——打年糕。这种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我来到庆云的远方大伯家,喝上一杯当地待客的有白色锅巴的糖水,又软又甜,太好喝了!这时,大伯把磨好的糯米粉挑回家来。我急忙上前抓了一把,白白的粉末从我指缝里快速漏下去,这就是做年糕的原料了。以前,糯米粉要先放在石臼里,花大力气碾成粉,所以叫“打年糕”。现在是在磨坊里用机器磨,省力多了。

我用勺子把糯米粉慢慢倒进蒸笼里,装满了四个蒸笼。伯母已经在厨房里把大灶烧得旺旺的,放上蒸笼去蒸。我好奇地在灶膛里加了几把稻草,熊熊大火热得我脸都红了。

一阵阵香甜的气味直往我鼻子里钻。大伯把蒸熟的糯米粉倒在灶旁的面板上,顿时热气腾腾、饭香扑鼻。我学着伯伯们的样子,拿木板使劲压粉,要压成结实的粉团。我用上全身力气,人都要跳起来了,可大伯还说我压得不够实。压粉不行,我就去帮伯母们切年糕。我拿着刀,用力把年糕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热乎乎的年糕,摸上去怪舒服的。先把年糕搓成长圆形,用拇指把四周磨平整,然后在案板上压成长长的、扁扁的,但两头还是椭圆形,就像跑道的形状,最后在年糕上点红印子。竹匾里排得整整齐齐的年糕,雪白的身子一点红,真可爱!

吃了年糕年年高,因为打年糕时太辛苦,所以我吃年糕时觉得特别香甜。我们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二

春节前,妈妈带我去做年糕。一路上,我很兴奋,在心里不断猜测:会是什么样的呢?过了一会儿,车还没到地方,就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

走近一看,人可真多啊!一筐筐米排起了长龙,等待打成粉。一颗颗浸泡过的白白的米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轮到外公了,只见他利索地拿起一筐米,一只手拖住后边,往“怪物”口上倒。说是“怪物”,其实是打米机器。只见米粒很快被“怪物”吞噬,不见了踪影,外公急忙把筐放在出口处,不过一会儿,洁白的米粉就缓缓地流了出来,满满的一大筐。大家齐心协力,把米粉又扛到另一边排队等候。

终于排到了。大家把粉倒到一张大萝筐里,一位师傅在粉中加入水和盐,搅拌均匀倒入蒸桶里蒸。“如果不蒸,就是生的,做不了糕。”妈妈告诉我。米粉在滚烫的蒸汽中“挣扎”,我也在静静地等待奇迹的发生。

等了一阵子,开始做糕。只见师傅把熟粉放进一个八公分大小的机器洞里,糕终于重见天日,慢慢地从洞口挤出来,不过一次还不够,糕又进入机器的“肚子”里进行一次“旅行”,这样挤出来的年糕才会又滑又嫩。年糕出来后,被师傅切成一条一条滑下来,外公用手把糕摆好在竹簾上,望着白白嫩嫩的年糕我不禁垂涎三尺,也迫不及待去抓一条,那糕可真烫呀。

外公在年糕中包了些红糖,我津津有味地吃年糕,那味道真是人间美味啊!

做年糕是玉环农村里的民俗,也是过年的象征,我爱做年糕。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三

每到春节来临之前,奶奶家村口的年糕房便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远远的就能听到年糕房中传出的打年糕的机器声。年糕房整天整夜都冒着热气,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年糕在蒸笼里蒸着,还飘着浓浓的稻米香.

这个星期天,我们家也要去打年糕。吃过午饭,我就和奶奶、二奶奶一起扛着一箩筐在水中浸泡过的米走进了年糕房。嗬,年糕房里的人还真不少,打年糕也得排队。我一边耐心地等待着,一边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他们打年糕。

接着就被三把刀片给“碎尸万段”了,年糕也由此而诞生。

轮到我们家打年糕的时候,奶奶说:“现在多方便啊,以前咱们的年糕都要靠双手一捶一捶打出来,白天捶年糕,到了晚上,一双手臂酸得抬也抬不起来。现在有了机器可省力多了。”

听着奶奶的话,我心想: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买吃的很方便,但像打年糕这种民间的传统活动还是不能抛弃,要让它长流在以后的岁月长河中。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四

“过年吃年糕,如意年年高”这既是老家的话语,又是老家的一项习俗,这句话是妈妈告诉我的。在一次回老家时,我知道了这个家乡风俗。

那是一年的春节,妈妈带我回老家过,在经过一个小时度日如年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到了。车还没停好我就拉开车门兴奋地跑了出去,进了家门放下东西后,爷爷和妈妈就去聊天了。

我走到厨房门口,看到奶奶正在搅和着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卖力。奶奶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铁盆里拿出了一个软软的白白的大面团子,扔进一个很像椅子的东西里,随后的举动让我吓了一跳,奶奶竟然拿出了一把大木头锤子,朝那个东西砸了过去,我心想:奶奶不会要拿那个东西出气吧!我立马冲了上去,可是为时已晚,木锤已经砸了上去,发出“啪”的一声,可奇怪的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走到旁边才知原来中间有一个凹处,此时那个白东西已经扁了。我从奶奶口中得知,原来她要打年糕。听后我对奶奶说:“奶奶,这事就让我完成吧!”说完拿过锤子,为年糕做起了按摩,奶奶也不客气,点点头就走了。

我一会儿打上面,一会儿打下面,每打一下都感觉地板震了一下,没几下,我累得满头大汗了,此时的年糕也已经千疮百孔。“啪”我又使劲砸了一下,结果面团粘在了锤子上,怎么也甩不掉,于是又打了起来,最终在我的不懈努力的按摩下,开了花。

晚上我躺在床上外面依然灯火通明,一片红火,不时传出大人们的说笑声,心中回味着打年糕的乐趣。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五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外婆家。外婆家的院子里放着几捆竹丝和木条。我看着它们,脑海中不禁闪出一个念头:煨年糕吧!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个大铁盆,左手拿竹丝,右手一按打火机,“嗞——”的一声,竹丝被点着了。星星点点的火苗一下子沿着竹丝蜿蜒向上,有了熊熊大火的气势,我赶紧将竹丝丢进铁盆里,架上木条。这时,火苗蹿得更高了,它们不停跳跃着,发出“哗哗”的声音。我又加了好几根木条进去,以便烧出更多的木炭。

渐渐地,火苗小了许多,木条都变成了一根根木炭,只有几处还隐隐约约蹿出一点点小火苗。我把手高高抬起,伸到铁盆上方,顿时一股炙热直蹿手心。是时候放年糕了。

我随手拿起边上的木棒,把铁盆里的木炭稍微拨开一点,放进准备好的年糕,再盖上木炭。大约过了5分钟,铁盆中散发出阵阵香味。我又用棒子拨开木炭,原来雪白雪白的瘦扁年糕已经高高鼓起,成了黑一块白一块的“大胖子”,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一边用铁夹子把年糕快速夹出,一边大声吆喝:“快来呀,香喷喷的煨年糕可以吃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年糕,用水果刀轻轻刮去表面的焦皮,再用手一掰,年糕便露出了它那纯白的、冒着热气的心儿。轻轻咬上一口,软软的、糯糯的,一股焦香在唇齿间流转,叫人忍不住又咬一口,不一会儿一整条年糕就被我吞进了肚子。

煨年糕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是生火的乐趣和年糕的美味久久留在我的唇边不能抹去。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六

打年糕是我老家那边的年俗之一。最近几年,打年糕的场地都在我老家门口,我可以近距离地去感受一番。

今年打年糕的时间在腊月二十五。早在前一天傍晚,爷爷就淘好了糯米,不用沥干连夜去碾成粉,总共有三十多斤呢!

腊月二十五那天一大清早,打年糕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而另一边,筛粉的婶婶早已利索地在装满粉的大木盆里挖了几个洞,倒入四、五碗水让糯米粉充分吸收,之后用筛子把粗粉筛细就可以了。

接着,要把筛细的粉一点一点洒入蒸笼蒸熟。虽然我看不清爷爷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可是他的`动作很娴熟,很快,软软的糯米团就出笼了。

接下去就是最费力气也是最关键的“打”的过程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大伯轮流抡起重重的石锤,一下一下地用力打下去,把它变得更软更糯。我在一边看,但是却使不上劲儿,只能“嗨哟嗨哟”地给他们加油,或者在需要时帮着洒点水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年糕终于打好了,等在边上的两位叔叔赶紧把打好的年糕拉长,“变瘦”,切成小块,放在圆盘里。看到热气腾腾的年糕,我等不及给它们点上红点就偷偷拿起一块美美地吃了起来。

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觉得“年”的脚步更近了……。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七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为什么要蒸年糕呢?因为大家都想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的,高高兴兴的,所以我家也不例外,今天就要蒸年糕了。

蒸好了,爷爷端着木桶走出去的时候,我看到爷爷的手在发抖,看上去很重也很烫,他嘴里不停的喊:“让开让开,小心烫着!”然后把里面的糕倒在桌上,爸爸用力的搓糕,每搓一次,我在糕的下面都要用湿的布擦一下,如果没有擦,糕就会黏在桌上,这时我会拿一把铲刀,把黏在桌子上的糕弄下来。很快就搓好了,把那搓好的糕拉长,用湿布盖在上面,把糕压平,再用一根线系在筷子上,把线放在要切断的地方,拉住两端向后拉,一条条雪白的年糕就出来了,为了不弄脏,所以要用保鲜膜包好,一条年糕就弄好了。我觉得很好玩,就走过去对爸爸说:“让我试试吧!”爸爸笑着说:“你行不行呀?”我知道会这样,所以我神气地说:“这么小的`事还会难倒我吗?真是笑话。”我照着爸爸的样子做,可是那年糕怎么也拉不直,后来爸爸对我说:“你拉的时候要一直线拉下去。”我照着爸爸说的去做,果然做好了,看着自己做的年糕,开心极了。

原来蒸年糕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看起了很简单,但做起了很难。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八

打年糕,是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

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会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来打年糕。

但是科技在发展,现在的人们都是拥挤起来打年糕,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打年糕了。

今年新年,我有幸的见到了传统的打年糕。

只见两个伯伯把磨好的糯米粉平整地铺在蒸笼的纱布上,然后把蒸笼放在炉子上蒸。过了半个来小时,一缕缕白色的雾气夹杂着米香,沿着蒸笼边跑了出来,迅速地裹住了在场的每个人。“可以起锅了”!一个伯伯大声喊道,蒸笼盖一揭开,一股白雾如潮水般涌了出来。两个伯伯互相合作,一个人两个角,把蒸好的糯米粉请进了打年糕的石臼里。

接下来,重头戏要来了——要开始打年糕了。

只见一个伯伯高高地举起木锤,一下一下使劲地朝石臼里的“白胖子”砸去,“白胖子”却像个顽皮的孩子在石臼里跳起了舞,紧接着,另一个伯伯用蘸了凉水的手给“白胖子”翻身,他们你打一下,我翻一下,累得满头大汗,“白胖子”好像知道了人们的辛苦,变得越来越有弹性,打年糕的重要部分也就这样完成了。

下一步,“白胖子”被捧进了准备好的圆匾里,伯伯们徒手把“白胖子”变成了一个个白白的“小月亮”。

最后,在“小月亮”上点上红点,年糕就大功告成。

原来打年糕这么有趣,我们要把这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九

过年了,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包饺子,放炮竹。其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吃年糕,年糕,同音“年年高”,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提前过个早年,和我们一起品年糕。

我一眼望去,白胖胖的年糕尽收眼底,在年糕的外表能看见一些小黄点,那就是风干过后的桂花。年糕的包装袋也别具一格,包装袋上有一些桂花的花纹,跟年糕相称,看起来好看极了,年糕的正中间有一块红色的标志,上面写着“上海糖年糕”。它的品牌叫作“万寿斋”,旁边有一位百岁老翁笑眯眯地站在一旁。在包装袋的最下方有“桂花”两个字。这块年糕的生产日期离今天很近,是20xx年1月27日生产的。

我们把年糕打开,一股清香味就飘了出来,我闻了闻,先是闻到了一阵糯米的香味,随后就是桂花的清香。这块年糕很大,外表十分光滑,就像一块玉石,而那些桂花,就像镶嵌在玉石里的金粒,这些桂花的形状也很独特,有些就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年糕品尝,我凑近一看,这块年糕上有一些桂花,哈,我可真幸运啊。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我的牙都快被咯掉了。我不甘心又使劲咬了几下,这下才有一丝丝甜味从我的舌尖散出。我起劲了,把整个年糕放在嘴里又咬了几下,甜味越来越浓了,哦,原来年糕是越嚼越甜呀。

年糕有许多美味的吃法,可以煎、炒、炸、煮,味道都相当不错,今天我品尝了年糕,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节节高。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十

腊月二十三那一天,我又照例吃上了来自家乡的年糕。今年的年糕是大嫂自己蒸的,糯米面,枣子很多,很甜。

我喜欢吃年糕,打小就喜欢。现在想来,似乎不仅仅只是它糯且甜,更多的可能还是它作为一种节令食品,像二月二吃的煎糕,端午节吃的粽子,中秋节吃的月饼等,都是那个时节的应节食品,是平时想吃却吃不到,而且到了那个节点又必须要吃的。年糕是春节的食物,是跟春节关联的,于是,就有了未到节日前的期盼,以及节日已过后的思念,所以呀,也就自然喜欢上了它。

在我的记忆里,年糕总是最好吃的。年糕的制作过程,也在我孩提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场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进入腊月,尤其是小寒大寒以后,在一个晴朗的冬日,阳光普照,北风徐吹,村子里的男丁都忙活着去杀猪宰羊去了,妇女们则从粮囤里,把初秋时就打下来的紫黄晶亮的黍子装到袋子里,用电碾子去了壳,黍子就变成金灿灿的黄米——一种比小米要大一些、更黄一些的小米。然后,把这些黄米在清水里淘干净,浸泡透了,盛在一个大笸箩里,晾到半干,几个人再一起用独轮手推车,一笸箩一笸箩地运到生产队的场院里来,排队等候碾米面。

场院里早就等了好几家。黄米盛在柳条笸箩里打起了尖儿,一笸箩一笸箩的排了一长溜溜,像一个个聚宝盆,盛满了一座座的金山。

场院中间有一盘石碾子,生产队里的一头毛驴被罩上捂眼——一种极像妇女胸罩样的东东——罩在驴眼睛上,驴就乖乖地拉着碌碡在那里“吱呀吱呀”打转转,而不会犯晕。人们把半干的黄米均匀地铺在碾盘上,跟在毛驴后面,用黍子秸秆绑的笤帚,不时聚拢一下碾碎的、跑到边沿上来的'米粒,又不时用笤帚疙瘩拍打一下那想要偷懒,走着走着就停下来的驴子的屁股,呵斥一声,石碾子又“吱呀吱呀”响起,看着那黄米的颜色变淡,变白,变成淡黄的米粉了。

各家的物什几乎都是一样的。两个柳编的大笸箩——长方形的,大大的,小时候可以坐在里面当船来划的——一个盛着金灿灿的黄米,一个空着,里面放只箩床——两根枣木做成的像条凳一样的支架,床面早已摩擦得油光锃亮;一个筛米粉的细眼箩——圆圆的,像生日蛋糕的盒子,柳木薄板弯成的边圈,圈住细细的网底。还有一两个同样柳编的簸箕。年幼些的妇女用簸箕把黄米撮起来,均匀地铺在碾盘上,然后,把米粉从碾盘上撮下来,倒进细眼箩里。年长些的妇女坐在笸箩一端,挽着棉袄袖子,伸出干皱的胳臂,扶着细眼箩,在光滑的箩床上前后回荡,黄米粉就从细细的网眼里落在笸箩里,细密绵软;没碾碎的米粒留在细眼箩里,再倒回簸箕,等积攒一定数量,又送到碾子里去,这样循环往复。

妇女们头戴羊肚手巾,也有包着花格子头巾的,系着围裙,蓝的白的都有,跑前跑后,唧唧喳喳,张家长李家短,谁谁家的婆婆太刁,谁谁家的媳妇太懒;孩子们三五一群,追逐嬉戏,闺女吵小子喊,和着“吱呀吱呀”的碾子车声,在冬日的暖阳里回荡。成群的小麻雀也不会放过这大好的时机,在妇女们的身前身后寻寻觅觅,偶尔也从笸箩里偷得几厘米,又迅速逃开去,也让调皮的孩子们追逐着叽叽喳喳忽聚忽散。

我家做这些活计都由母亲张罗。米粉在瓦盆里用温水搅拌成松散的细碎面疙瘩,然后,到灶间,已经烧得半沸的大铁锅上架上秫秸秆儿的箅子,再铺上湿湿的纱布,然后把米粉疙瘩松散均匀地铺上一层,再把洗干净的大红枣铺一层,再铺一层米粉,再铺一层红枣,如是再三,大约十多公分厚度,覆上一层枣子,用盖帘压平,盖上锅盖,锅盖周围用毡布包严实,风箱呼呼拉起来,加大火力迅速烧开锅。

我只管烧火,拉风箱。先是用花柴——棉花桔,火力易燃且旺盛;而后用玉米轴——玉米脱粒后的芯,火力强劲而持久。约莫半个时辰,蒸腾的热气中,就弥漫着黍子的香气和枣子的甜味。这个时候再往灶膛里放上几块干柴,让它慢慢洇燃,再过半个小时,便可出锅了。

打开锅盖,香甜的气息随着蒸汽四溢;黄腾腾的年糕表层,大红的枣子颗泛着油亮亮的光。母亲用菜刀把年糕分割成十公分大小的方块,一块一块隔开码放在案板或者盖帘上,晾干,以便存放。在大家用筷子串起黏黏的年糕来的时候,系着围裙母亲,才靠在门板上,从箅子上捡几块碎渣,搁在嘴里尝一尝,看看今年的年糕是不是比去年的要黏。我知道,等那一方方年糕晾凉,母亲还要把年糕切成一公分厚的片片,码放到瓦缸里,以便保存和日后食用。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保存这些食物全靠天然大冰箱。我们把装满年糕的瓦缸放在厢房的背阴处,每天做饭的时候拿出几片,便一直可以吃出了正月。

“现吃的饺子,再馏的糕。”年糕的确是再次蒸制的最好吃。从腊月到整个正月,每顿饭,我们的餐桌上就一直会有那黏黏糯糯的香甜的年糕,每天吃上几筷子,年的味道就一直在延续着。

黏黏糕,年年高。母亲去了极乐世界,姐姐和嫂子们都知道我喜欢吃年糕,每年都会坚持着蒸了年糕给我送来或者留着一些个,等我回家去拿,这样一来,我便更有幸吃到几家不同口味的了:阜平大枣的,沧州小枣的,南方蜜枣的;黄米的,江米的,泰国香米的。而且,放在冰箱里冻起来,会保存很长时间,去年,我一直吃到了三伏天。

“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这是清末的一首诗,正好说出了年糕的寓意,然而,每每吃到家乡的年糕,我也总觉得,那年的味道才浓郁起来,那意义也远比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厚重得多!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十一

一个细雨蒙蒙的星期日,妈妈带我去甬东渔庄玩。那里的师傅们做年糕的手艺让我们大开眼界、纷纷称赞。

首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傅用一块边长大约45厘米的正方形的筛子,把粘在一起的米粉团搓得又细又小,从小孔中漏下去。接着,把米粉放进木桶里,用大锅蒸,过了大约20分钟左右,就蒸熟了。

然后,一位壮壮实实的师傅抡起大木槌,举向头顶,只听“嘭——”一声,大木槌就打了下去。另一位师傅不停地揉糯米团。“哎呀!哎呀!哎呀!”师傅一边锤打糯米团,一边唱起了劳动歌。我心想:看着真好玩!我也试一试,一定棒极了!征得师傅同意,我也上去锤打了几下,那大木槌重极了!光我一人,怎么也提不动,还是师傅帮我一起抡的。周围的人看得胆战心惊,生怕伤了揉糯米团师傅的手,不时为师傅捏一把冷汗。

了。

做年糕真是个技术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有空也去体验一下吧!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十二

我也准备去体验一把过年一般都要吃的东西——年糕。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周末一起去了富阳的龙门古镇,观看打年糕。

刚下了车子,我就看见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的盆子里有很多像白色粉笔灰一样的粉末状物体。我向人一问,才知道这是做年糕的糯米粉。糯米粉被伯伯们从盆子里倒入一个很大的木桶里,然后他们又把桶抬进一口大锅,底下不断地加水蒸,还有伯伯把柴不断添进土炤里,使底下的'火始终很旺。经过隔水蒸一阵子之后,糯米粉经过蒸发和伯伯们的不断揉捏,就变成了像橡皮泥一样的大块不规则形状的年糕。

我们把这块年糕放在一张滑滑的长条桌子上,桌面上铺上纱布,然后一位穿蓝色衣服的伯伯,用一块抹布沾了点水,轻轻地来回擦动桌面,使纱布始终保持湿润,这样年糕就不容易粘到桌子上,可以来回翻动。

两位伯伯拿来了一根近三米长的竹竿,有碗口粗细,他们分别站在桌子的两侧,然后把竹竿用力地在年糕上来回地压,一下一个长条的印子,等压的中间薄两边厚的时候,再把两边的往中间垒,继续压,这块年糕被压得像一块白玉一样,让人看着流口水。

打年糕打年糕,还不如叫做“压年糕”,我原以为打年糕就是拿着锄头或木头墩子在年糕上你敲一下、我敲一下,敲着敲着年糕就会慢慢地成形了。没想到原来是这样压出来的。

我正想着,轮到我打年糕了,我握着粗粗的竹竿一头,我其他三个小朋友一起打年糕,这架势就像是参加拔河的选手。一开始,我因为力气太小,被别人一直带动着,节奏也不对,后来我掌握了小窍门,就双脚前后站成弓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手分开。手呈拳头形,紧紧地握在那粗粗的竹竿上,然后双脚起跳,像兔子一样,接着顺势把竹竿压在年糕上,双脚轻轻地落地,这样年糕就算被我压了一次。

然后我又借着竹子的韧性,再次起跳,如此反复,还真是个力气活呢!我都不知道自己跳了多少次,感觉比跳绳还要累,年糕终于压好了,算是大功告成,我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被累得满头大汗。

被压好的年糕拿去被伯伯切成了厚厚的长方体,我拿了一块切好的热乎的年糕尝了一口,有点糯糯的,不粘牙,又有点嚼劲,蘸着红糖真是太好吃了!因为这是我自己压出来的年糕,我不仅觉得甜,还尝到了自己劳动的味道。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十三

过年了!有哪加不吃年糕的啊?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了一大缸年糕。因为妈妈特别爱吃年糕,不管是水煮的、蟹炒的、红烧的,她的嘴巴统统接受。当然我是非常不接受咯,因为我觉得年糕粘粘的.容易粘到牙齿。可是今天如果我不吃年糕的话,我会饿死的。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早上爸爸妈妈和弟弟都出去了,家里只孤苦伶仃的我了,早饭,五个小笼包。撑到中午,实在不行了,我“连滚带爬”的进厨房找东西吃,没有东西现在就可以吃的,只有那几条年糕平平的躺在水中。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吃年糕,年糕是不熟的,要烧。

我把年糕切成片装,在锅里放入适当的开水,过了一时间后,我把年糕放入锅了,煮了片刻之后。发现软软了,我就放上调料。ok,大工告成!尝了尝不错哦(至少不会毒死),真不愧是妈妈的女儿,因为我可遗传到了她的那厨艺(妈妈做的菜可是人人都很爱吃的哦)。我尝了之后发现年糕其实也不是很难吃(纯属太饿人的肺腑之言)。

等我吃好了,想去该整理整理这个被我折磨过的厨房,简直是惨不人睹啊!如果被妈妈看见这一目的话,我想我应该是瘸着腿来上学的吧!(赶紧收拾,赶紧收拾。换镜头)。

我是不是很厉害啊,没有人交,可是却烧的如此美味,真是无师自通啊!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十四

早晨,我吃完早饭去奶奶家玩。

到了奶奶家,我看见奶奶在洗枣,我问奶奶:“你为什么要洗枣?”奶奶回答:“我要准备做年糕。”我一听做年糕特别高兴。想到好吃的年糕,我流下了口水,我问奶奶:“我可以帮您做年糕吗?”奶奶回答:“当然可以了。”

奶奶说:“先把洗干净的枣放到锅里蒸,大约在30分钟左右,看到一颗颗枣都挺起大肚子就可以了,然后,奶奶拿出黄色和白色的糕面,再把蒸好的枣放到糕面里搅拌,在慢慢地往里面倒水,一边搅拌,一边倒水,等到面和枣攥球体,再用食指和中指在手心里旋转,等到成一个三角体形状时年糕做成了。然后,放到锅里蒸,大约蒸45分钟就行了。

等到蒸好糕以后,掀开锅盖以后,有白的,有黄的糕,我就忍不住拿了一个吃,吃到我亲手做的糕,我心里很高兴,味道又香又甜又好吃,吃的时候还很粘,都快把我的`牙粘下来了,我吃到枣的时候又香又甜又好吃,比没蒸的枣好吃得很。等我吃完了以后还想吃一个,剩下的年糕已经都凉了,吃起来就不那么粘牙了,我吃饱了,把剩下的年糕放倒两个袋子里,提着回家了,大家吃了都觉得很好吃,我开心的笑了。

捣年糕作文400字精选篇十五

今天是寒假第一天,早上刚起床,爸爸告诉我,爷爷在姨奶奶家打年糕,让我一起去看一下。

来到姨奶奶家,我看见这里围满了人,爷爷正抡着一个大木槌敲打着石臼里的粉团。粉团软软的,正冒着热气呢!旁边站着一位老爷爷,不停地往石臼里甩水。不一会儿,粉团就变成了一块大年糕,两位老大伯把它抬到了一块门板上,大娘大爷们一哄而上,把它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这时,一位老奶奶问我要不要吃年糕,我点了点头。她马上切了一个年糕头放到了我的手上。没想到这年糕可真烫啊,我连忙大叫起来。爸爸看见了,马上把我手上的年糕拿走了。我感到手上粘粘的,就用冷水洗了一下。这时,姨奶奶给我拿来了碗筷,碗里面还放了白砂糖。年糕蘸着白砂糖吃,甜甜糯糯的,美味极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