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1:12:57 页码:7
2023年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通用18篇)
2023-11-26 11:12:57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对自己成长轨迹的记录,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证明。怎样在学习中保持动力和兴趣?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一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门峡枢纽”)是黄河“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保安工程体系中的第一座大型工程、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门峡枢纽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86.5%,控制黄河水量的89%,控制黄河沙量的98%。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分为左岸挡水坝段、溢流坝段、隔墩坝段、电站坝段、安装场、右岸挡水坝段。现在,三门峡枢纽共有27个泄水孔洞,包括12个深孔、12个底孔、2条隧洞、1根排沙钢管,315m水位泄流能力为9701(不含机组泄量)m3/s。三门峡枢纽发挥着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调水调沙等综合效益。

1.2建设历程。

三门峡枢纽委托苏联设计,是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程项目中唯一的水利项目。由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施工,1957年4月13日正式开工,1958年10月截流,1960年9月实现蓄水,1961年4月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三门峡枢纽1960年开始蓄水后,库区淤积严重,1965—1968年进行第一次改建(也称增建工程),主要内容为增设“两洞四管”。1969—1978年进行第二次改建(也称改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打开1~8号施工导流底孔作为永久排沙底孔,同时安装5台单机容量为5万kw的发电机组。为解决溢流坝泄水底孔磨蚀、下游2号隧洞出口淘刷以及进一步增大泄流规模等一系列问题,1984—2003年进行了泄流工程二期改建,1989—1990年打开9、10号底孔,1998—2001年打开11、12号底孔工程和1~3号底孔出口增设消能工。

1.3三门峡枢纽的特点。

(1)边运行边改建。三门峡枢纽原设计的问题导致其在原建基础上长期大规模改建,在改建施工的同时,还要保证枢纽完成所承担的防汛、防凌、调水等任务。随着改建施工的进程,三门峡枢纽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这是其他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没有或少见的。(2)受泥沙影响。泥沙导致枢纽过流建筑物混凝土磨损、汽蚀破坏严重;闸门及对应的导轨、水封座板、底坎等门槽埋件遭受破坏,维修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泥沙淤堵致使闸门启闭力增加,给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3)受水库运用方式影响。水库运用方式经历了由“蓄水拦沙”(1960年9月—1962年3月)到“滞洪排沙”(1962年3月—1973年10月)再到“蓄清排浑”(1973年11月至今)的转变。不完全年调节方式使设备启停频繁。水库运用方式的变更使得高坝低水位应用,大坝受力条件发生根本变化,有利于坝体安全。(4)受枢纽老化影响。三门峡枢纽已经蓄水运用几十年,大坝进入老化期,混凝土结构出现磨蚀、渗漏、裂缝等破坏现象,机电设备部分功能失效,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下降,给工程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综上所述,三门峡枢纽的工程管理工作受多方面影响,总体上呈现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管理难度较大。

2工程管理探索与实践。

工程管理是枢纽管理的基础,是枢纽工程发挥功效的实现途径。三门峡枢纽管理涵盖范围广泛,主要涵盖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工程巡检与监测、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坝区管理、通信及信息化管理、坝区旅游管理等方面。工程管理工作涉及水工、水文、机械、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等专业领域,专业性较强,协调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黄河三门峡就以三门天险闻名于世,形成了丰富厚重的黄河三门峡文化,黄河三门峡文化包括以历史古迹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以诗词歌赋为核心的诗词文化、以三门峡水利工程为核心的枢纽建设与管理文化、以水利知识为核心的科普文化、以民风民俗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等,为坝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这是其他水利枢纽少有的,是三门峡枢纽的特色。1983年以前,枢纽长期未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大坝由原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负责改建和维护管理,水电站由三门峡水力发电厂运行管理,归属于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水库的蓄泄运用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调度。这种分块管理影响了工程的全面规划和改造完善,以及水库的调度运用和改建施工的统一管理[1]。另外,枢纽改建的紧迫性导致工作重心放在了建设方面,这样造成了“重建轻管”的状况。虽然枢纽的防汛、防凌、发电等综合效益有所发挥,但是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1983年,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以下简称“三门峡枢纽局”)成立后,按照“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的方针,开始走向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发挥工程效益的新阶段。在几十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结合三门峡枢纽管理实际和特点,以法规制度为准则,适应形势变化,完善细化管理内容,合理配置资源,严格各项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依靠科技进步,注重科技和管理创新,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三门峡枢纽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做法。

2.1组织管理。

依据三门峡枢纽规模、特点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机构设置,采取分级管理。三门峡枢纽局是三门峡枢纽的管理单位,下属的工程管理分局是三门峡枢纽的具体工程管理单位,防汛抗旱办公室按照上级指令履行三门峡水库的调度职能。组织机构的设立根据职能以职定岗、以岗定人,坚持以人为本,以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能为原则。三门峡枢纽局对各岗位编制了岗位说明,对各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要求进行了说明,促进了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2.2制度管理。

规章制度是工程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基础。为加强枢纽工程管理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三门峡枢纽局根据水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和设备的运用、维修及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制定各主要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运用和维修技术要点、主要设备的大修及更新改造标准,包括设施、设备的巡检制度、运行规程、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等。针对水库调度、安全管理、大修更改项目、材料物资、档案管理等分别制定了《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管理办法》《三门峡水利枢纽防汛预警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维护材料使用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制定了各类应急方案,构建了枢纽工程在特殊条件下和突发险情条件下的应急应变体系。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并根据枢纽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使枢纽工程管理工作迈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工程管理有章可循,保证了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2.3工程巡检与监测。

枢纽运行期间,按照巡检制度,对水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枢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巡检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巡检记录完整。特殊部位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检查,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水下电视系统”对闸门槽水下部分和张公岛导墙水下基础部位及左岸护岸水下基础部位进行水下检查。枢纽建设期安装的大坝监测系统由于老化以及工程改建过程中的破坏,因此一部分测量仪器失效,部分项目停测,部分测量数据不准确,同时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测量自动化程度较低。1991—1994年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之后又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局部改造,通过改造,恢复了部分停测的项目,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提升了大坝监测的自动化水平。枢纽运行期间,加强观测仪器的检验和维护,整理原始记录数据,编制观测资料月报和进行年度资料整编,按规定时间上报大坝观测报告,定期进行观测资料分析。在发生大洪水、地震等特殊情况时,加大巡检频次,关注参数变化,必要时编制专项分析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及时养护、保养,对于较大问题,根据轻重缓急列入岁修计划。1989—1991年,三门峡枢纽局与天津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对1958—1988年大坝应力应变及温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和分析,这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先后获得水利部、(原)能源部规划设计总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水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4安全管理。

根据国家法规,建立了工程管理责任制。按照要求,编制了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应急管理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安全检查,识别危险源,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按照规定进行大坝注册登记工作,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大库注册登记证书。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大坝状况,开展大坝安全状态的检查和评估及验收工作,1985年12月黄委受水电部委托,组织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共同对三门峡水利枢纽进行了初步验收,结论为正常坝;1990年4月,三门峡枢纽局对大坝的安全状态进行了检查和评估,水利部责成黄委负责鉴定和验收,确认为正常坝;2015—2016年,三门峡枢纽局委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对三门峡大坝开展了安全评估工作,经黄委鉴定,结论为一类坝。

2.5运行管理。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复的《近期黄河中下游洪水调度方案》,三门峡水库由黄河防总负责调度,三门峡枢纽局负责组织实施。在实施调度工作中,按照运行操作规程,三门峡枢纽局严格、准确执行黄河防总调度指令,并对闸门启闭操作进行记录。运行期间,编制机电设备检查表,建立枢纽设备运行档案,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在1995年水利部水管司进行的闸门及启闭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中,三门峡枢纽13台(套)防汛主设备及闸门被评为一类工程。三门峡枢纽是建设在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利枢纽,为了解决泥沙问题,水库运用方式经历了由“蓄水拦沙”到“滞洪排沙”再到“蓄清排浑”的转变,枢纽任务除防汛、防凌、灌溉、发电外,还有调水调沙等任务,在一定的来水条件下,既要与上级防汛部门协调好水调工作,又要与电调部门协调好机组发电工作,同时在汛期和特殊时段做好库区的排沙工作。多任务的目标要求三门峡枢纽水库调度要统筹兼顾、整体考虑。三门峡水库目前形成了200多km2的水域,成立了自然保护区。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对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水库及下游安全和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6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

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是确保枢纽工程完整、可靠和安全运行,维持大坝健康生命,延长大坝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运行,大坝逐渐老化,设备缺陷增多,可靠性下降。三门峡枢纽局针对巡检、监测及运行中发现的水工建筑物设施及机电设备缺陷、故障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进行养护、维修或更新,消除异常及病害隐患。坚持遵循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养重于修,修重于抢”。每年安排对水工建筑物泄流设施进行岁修,对启闭设备、拦污栅条进行大修。为了缩短全部泄流孔的关门时间,削减下游洪峰,1988—1989年汛前对部分深水孔和底孔工作闸门进行“一门一机”改造,达到了设计关闭时间8h的要求。1986年、2005年分别对张公岛导墙进行加固处理。1994—1997年对2#泄流排沙隧洞出口进行了加固。2007年9月—2011年6月对坝顶两台3500kn门机进行了更新,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2.7坝区管理。

三门峡枢纽局针对坝区划界历史遗留问题,与地方政府研究协调确定管理区、保护区,1987年4月确认山西侧管理区面积为129.86hm2,1997年10月取得山西侧129.86hm2土地使用证;1995年5月确认河南侧管理区面积为147.73hm2,2003年9月取得河南侧约60hm2土地使用证。坝区划界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坝区的面貌反映了一个水利枢纽工程管理的水平。三门峡枢纽局编制并修订了坝区发展规划,并积极按照规划推进坝区的各项建设。针对坝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条件,重点进行了坝区绿化美化,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初步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2006年新建三门峡枢纽大门,2005—2006年对坝区主要道路进行了改线和翻新,改善了坝区交通条件,基本实现了景区封闭管理;2010年,建设了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廉政园,坝区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1998年,三门峡大坝被河南省委列为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2013年驻坝部队撤离后,组建了专职负责坝区治安的坝区治安巡防大队,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了枢纽安保工作的水平,努力打造安全坝区、文明坝区。

2.8通信及信息化管理。

通信是工程管理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三门峡枢纽局通信网络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后经不断改建、扩建,逐步形成了以数字交换为节点,微波传输为纽带,有线通信为主导,无线移动通信为补充,集语音、数据、图像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性通信网络,实现了与黄河防汛通信网、河南省电力调度网、电信公网、联通和移动网的中继联网。网络覆盖各办公、住宅和坝区各生产经营网点,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内部专用通信网络。运行期间做好维护,保证系统畅通、可靠。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设施不断进行更新、改造和建设,逐渐形成了集防汛、电调、办公、住宅等多领域、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通信网络[2]。三门峡枢纽局信息系统始建于1999年,逐步发展为黄河云、雨、水情防汛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大坝运行视频监控系统,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视频会商系统,黄河水量调度系统。2004年开通外网宣传网站“黄河三门峡网”,成为外界了解三门峡枢纽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枢纽管理信息的发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

2.9坝区旅游管理。

多年来,三门峡枢纽局大力发展旅游等多种经营。2001年,三门峡大坝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2004年10月,成立了三门峡黄河明珠旅游开发公司,专门从事旅游开发工作,陆续开发了“一步跨两省”“廊道水晶宫”等旅游景点。1993年投资兴建了三门峡展览馆,2008年对三门峡展览馆进行了整修和重新布展,黄河三门峡文化得以挖掘和展示,2017年建成了黄河文化园。

3工程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主要经验。

3.1取得的成效。

三门峡枢纽局通过几十年的工程管理工作,培养了一支专业、优良的工程管理队伍;针对三门峡枢纽的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维持了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和完好性,三门峡枢纽实现了枢纽运行及大坝安全运用,2016年大坝安全鉴定被评为一类坝;通过“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水库基本实现冲淤平衡,说明了在多沙河流上可以修建水库,而且可以持续兴利运行;库区形成了河南省最大的湿地,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改善了库区环境,并促进了三门峡市当地经济的发展;坝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黄河三门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利用和展示,提高了三门峡枢纽的知名度;坝区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枢纽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成为工程管理的新亮点;坝区划界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减少了与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的纠纷;工程管理单位多次被评为黄委工程管理先进单位。

3.2主要经验。

(1)水利枢纽要统一管理。根据三门峡枢纽管理经验可知,水利枢纽是一个整体,不统一管理将会影响工程的改造完善,影响水库的调度运用和改建施工管理。一个水利枢纽要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必须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实现枢纽管理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规章制度是工程管理的制度保障。三门峡枢纽局把制度建设作为工程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按照水利部、黄委颁布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建立了大坝巡视检查制度、设备检查保养制度、大坝观测规程、操作及检修规程、坝区管理办法等系统、完备的制度、办法、体系,并根据内部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使工程管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实现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坚持把工程的安全运用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目标。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到枢纽效益的充分发挥,而且涉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是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工程管理的最低红线。没有工程的安全就谈不上工程的兴利,谈不上工程效益的发挥。为了工程安全,三门峡枢纽局按照制度要求,加强对水工建筑物和设备的巡视检查、安全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4)进行水、沙、电一体化水库调度,努力实现来水效益最大化。三门峡枢纽是建设在多沙河流上的水利枢纽,承担的任务除防汛、防凌、灌溉、发电外,还有调水调沙等,多任务的目标要求三门峡枢纽水库调度要统筹兼顾、整体考虑,在一定的来水条件下,既要与上级防汛部门协调好水调工作,又要与电调部门协调好机组发电工作,同时在汛期和特殊时段做好库区的排沙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三门峡枢纽在这方面取得了宝贵的调度经验。(5)持续不断地改善坝区环境面貌。三门峡枢纽规划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基于当时的建设理念,只重视枢纽本身工程的建设,以及工程防洪、防凌、发电、灌溉、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实现,而不重视大坝管理区的环境面貌建设,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更谈不上挖掘水利工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利用开发旅游等附属功能。现在的水利建设理念已经从单一的基本职能向多种复合职能转变,重视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大坝与自然的和谐,并注重改善枢纽建设和管理单位职工生活条件。基于以上理念的变化,三门峡枢纽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坝容、坝貌的治理,坝区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但是,坝区环境面貌现状与三门峡枢纽在坝工界的地位还不相称,与新时期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坝区环境面貌。

(6)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枢纽管理单位引进推广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于工程、设备改造和更新中。引进安装监视系统用于操作闸门启闭设备,成功对大坝监测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采用抗磨蚀材料用于泄流孔洞的检修,引进混凝土碳化防治材料解决混凝土碳化问题等,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人员工作条件,提升了枢纽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4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1)进一步开展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努力提升枢纽效益。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投运,经反复研究讨论,水利部决定三门峡水库2003年进行1a原型试验,非汛期控制水位为318m,汛期洪水期敞泄。其后水库一直在此原则下运用,迄今已经14a。近年来,三门峡水库入库水量、沙量显著减少,水库运用边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新情况、新变化,建议进一步开展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通过与万家寨、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运用,共同实现黄河中下游防洪减淤等多重目标,努力提升三门峡枢纽效益。

(2)引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管理方法,进一步解决制约工程管理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促进工程管理手段的提升。针对水工建筑物磨蚀、碳化等病害,闸门集中控制和信息集成等制约工程管理的技术需求和问题,跟踪与工程管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管理方法的引进应用。对于水工建筑物病害,调研新的病害防治材料,综合比较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性,选取适合三门峡枢纽工况特点的病害防治材料,消除病害或延缓病害的发展,达到提高工程耐久性、延长使用年限、降低检修频次从而节省检修资金的目的。针对工程进入老化期的现实,利用新手段对工程进行健康诊断、风险分析及评估、寿命评估,建立预警机制。

(3)建设“数字枢纽”,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形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的工程管理体系。继续加大利用新技术对传统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促进工程管理在机电设备集中监控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防汛网络、办公系统及档案管理系统的整合融合,形成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建设“数字枢纽”,提升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形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的工程管理体系。

(4)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打造“智慧景区”,建设具有黄河三门峡文化特色的aaaa级景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营增效的有效途径。主题旅游、知识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人们在旅游休闲过程中获得一定知识,受到文化熏陶,可增加旅游的意义和情趣。三门峡枢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丰厚的黄河三门峡文化,挖掘其中的内涵并通过景观、旅游产品等多种途径展示出来,可提升三门峡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加吸引力。利用信息技术等打造“智慧景区”,实现景区管理、保护、发展、服务的信息化。以现有三门峡明珠旅游开发公司为平台,把景区建设和旅游开发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建设aaaa级景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5)探索工程管理新模式,把需要大额投资的枢纽工程改造项目纳入水利基金渠道。现在工程管理是按照“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的模式运行的,这种运行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事企结合的特殊模式。近年来黄河来水偏少,发电效益减少;而枢纽经过几十年的运用,需要的大坝维护和设备更新升级资金量很大,管理单位依靠现在的经济状况不能及时到位资金。因此,需要完善“以水保电,以电养水”的工程管理模式,把需要大额投资的枢纽工程改造项目纳入水利基金渠道,使枢纽工程重大改造项目得以及时开展,有利于工程管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6)持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设国家一类水管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枢纽工程管理领域的新理念不断涌现,枢纽工程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是枢纽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今后,三门峡枢纽局将按照水利部一类水管单位的要求,结合枢纽的实际情况,健全完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继续及时进行更新改造,保持枢纽设施的完整性和完好性,有效发挥枢纽设计功能,持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利用6~10a时间达到国家一类水管单位的标准。

参考文献: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二

摘要:介绍招标设计阶段百色水电站设计优化情况,重点介绍地下gis升压站选择、地下洞室布置、厂房防渗排水布置及洞室围岩稳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和优化情况,并对采用岩锚梁、取消伸缩节、应用钢纤维喷混凝土、雾化防护等问题进行探讨,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厂房设计优化土建水利学论文。

关键词: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设计设计优化。

1设计优化概况。

百色水电站为地下式水电站,装机容量4×135mw,电站建筑物布置于主坝区左岸。招标设计阶段,除将主变及升压站由地面布置改为地下布置外,电站总体布置维持初设阶段的布置格局。水电站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地下主厂房和主变洞及母线廊道、高压电缆廊道、灌浆排水廊道、交通洞、疏散洞、排风竖井等附属洞室、尾水隧洞及尾水渠等。除进水口、引水隧洞、尾水渠及交通洞部分洞段等部位的岩层主要为岩性较差的榴江组硅质岩、硅质泥岩、泥岩外,其余地下厂房洞室即主厂房和主变洞及其附属洞室、尾水隧洞等均布置在岩体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系数较小但裂隙较发育且出露宽度仅约150m的辉绿岩带内。

招标设计阶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优化:

(1)主变和升压站由初设的地面布置改为地下布置。进一步开展了升压配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方案的比较,论证了采用地下gis升压站的合理性,选择了往左岸挡水坝段出线的高压出线方案。

(2)地下厂房设置独立的防渗排水系统。进行了厂区地下洞室群的渗流场分析,设置了独立的厂房防渗排水系统,加强了厂房渗流控制措施。

(3)尾水隧洞布置的优化。进行了电站调保及尾水系统水力学计算,为避免明满流交替,尾水主洞由等断面顺坡式改为变断面上翘式。

(4)地下洞室布置的优化。采用地下gis升压站方案后,洞室布置从初设的“主厂房尾闸室”一大一小两洞布置改为“主厂房主变洞”两大洞室布置。

2建筑物设计优化研究。

2.1地下gis升压站方案的研究。

虽然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性能和可靠性优于常规设备,但鉴于初设阶段时期其设备造价较高,电站升压站型式推荐采用地面敞开式升压站方案,升压配电装置采用sf6瓷柱式断路器和敞开的隔离开关等常规设备。

招标设计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gis技术应用已趋于广泛和成熟,其设备价格已经降低,采用gis设备也更能适应现代电站“少人值班”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地面升压站高边坡问题较突出,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因此,对地面常规式、地面gis式和地下gis式升压站方案进行了深入比较。两个地面方案的升压站均布置在地下厂房顶部山坡开挖形成的平台上。地下gis升压站方案则是将主变和gis等设备布置于主厂房下游侧的地下主变洞内,山顶无出线场。

技术上,gis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检修等性能指标远优于敞开式常规设备。经济上,虽然gis设备投资相对较大,但在设备、土建、运行费等的综合费用上,地下gis方案均比两个地面方案省。施工进度上,由于电站发电工期是受大坝施工进度控制,地下gis方案增加主变洞后并不会影响发电工期。安全性上,地下gis方案由于无地面升压站的大面积和高边坡开挖,因而在避免高边坡开挖、提高升压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优越于地面方案。因此,招标设计阶段采用了技术经济条件优越的地下gis升压站方案。

2.2电站高压出线方案的选择。

为选择合理的出线方案,对电站高压出线进行了三个方案的比较:方案一为往左岸挡水坝出线;方案二为往主变洞顶部山坡出线;方案三为往尾水渠上游侧边坡出线。

方案一考虑从主变洞设高压电缆廊道出至消力池左侧137.0m高程平台,然后接进大坝138.0m高程横向廊道,再经坝内电梯井引至左岸坝段下游坝坡214.0m高程出线平台之后出线。设计中曾比较过采用水平廊道加竖井于副厂房右侧位置引至左岸坝段坝址处,然后沿坝坡上至出线平台的方案,但因该方案与大坝施工干扰大、施工安装困难、运行维修不便、投资节省不多而被放弃。

方案二考虑在主变洞右端设电缆竖井直通地面出线场。该方案需在山坡上设有出线场,同时为满足出线场的施工、对外交通及运行检修的需要,需设一条长约240m的出线场对外公路,工程建筑论文《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厂房设计优化土建水利学论文》。对外公路布置于尾水平台公路和上坝公路之间,三条公路相对较集中,边坡总高度约达140m,山坡地质条件较差。该方案高边坡问题非常突出,边坡处理工程量大,运行安全性差。

方案三考虑以水平廊道和竖井引线至尾水渠上游侧开挖边坡上的出线场。该方案可减少一定的土建工程量,但220kv出线直接跨右江,其平面位置距大坝消力池较近,跨江高压线高程也偏低,220kv出线以及出线场设备受大坝泄洪雾化影响严重,运行安全难以保证。

安装、运行条件上,方案一的出线设备和线路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方便,但电缆竖井较高,安装有一定难度;方案二的户外设备和线路均能安全运行,但出线场为高差较大的阶梯式布置,运行维护不够方便,电缆竖井也较高,安装也有一定难度;方案三的出线设备安装相对简单,但设备及220kv出线受大坝泄洪影响严重,难以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投资方面,方案三投资最省,方案一次之,方案二最高。

综上所述,方案二的`技术经济评价最差,方案三虽可省投资,但难于保证设备和220kv线路的安全运行,方案一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占优,因此选择方案一即往左岸挡水坝段出线为电站高压出线布置方案。

2.3厂房防渗排水系统的设计优化。

初设阶段,厂房防渗帷幕与大坝防渗帷幕相结合,防渗帷幕距厂房较远,帷幕的中下部为透水性较强的榴江组地层,所设帷幕难于形成封闭型的帷幕。招标设计阶段,为增加厂房防渗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渗透压力、保证洞室围岩稳定,确保电站运行安全,设置了独立的厂房防渗排水系统,即在厂房上游侧及左、右侧设置厂房防渗帷幕及排水幕,防渗帷幕底设至相对隔水层。共布置有两层灌浆廊道和两层排水廊道,左、右侧排水廊道均与灌浆廊道共用,廊道断面宽3.0m,高3.5m。为加强排水效果,厂房左侧廊道排水孔的间距比初设阶段的间距要小。另外,引水隧洞在厂房上游边墙前设置有长约44m的钢板衬砌,钢衬段首部设环形阻水灌浆帷幕,此帷幕与厂房防渗帷幕相连接,以加强防渗效果。厂房上游侧排水廊道布置方案研究中,对其顶层廊道设置的必要性几经反复论证,从渗流场理论计算成果看,不设顶层排水廊道是可行的,但设计中吸取国内外地下厂房工程防渗排水设计和运行的经验教训,考虑到水库蓄水后在库水以及降雨的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地下水运动的复杂性,从工程运行安全考虑,最终保留了顶层排水廊道。渗流场计算成果表明,优化后的防渗排水系统设计合理,防渗排水效果显著。

2.4尾水系统设计优化。

初设阶段,尾水主洞按顺坡布置,从1#尾水支洞末端的宽8m、高9.41m渐变至2#尾水支洞与主洞轴线交线处的宽13m、高25m,此后主洞断面不变。

招标设计阶段对初设尾水隧洞布置方案补充进行了调保及尾水系统水力学计算,成果表明:在常遇洪水位(即50年一遇洪水,大坝控泄流量3000m3/s相应尾水位126.6m)以下额时,尾水主洞为明流状态,过渡过程中除尾水主洞上游端渐变段出现明满流交替外,其余段未出现明满流交替;下游水位在131.5m附近时,发生明显的明满流交替;某些工况下,可能发生较为剧烈的压力(水面)陡升和陡降。

为避免气囊气垫的产生和明满流交替,招标设计阶段将尾水主洞洞底由初设的顺坡改为平底,洞顶由顺坡改为5%纵坡的上翘型,尾水支洞与尾水主洞的连接由初设的顺坡改为反坡。尾水主洞洞高21.5m~26.2m,洞宽在上游端长18.82m段从8m渐变至13m,此后宽度不变。调保及尾水水力学计算成果表明:修改后的尾水系统布置可满足机组调节保证要求,尾水隧洞在常遇洪水时能保持明流状态,不出现明满流交替,尾水主洞中为完全明流或完全满流时,尾水主洞及尾水渠的压力和水位波动均较小。

初设阶段,为满足尾水隧洞的检修需要,尾水主洞出口段预留一道检修闸门槽,以后拟采用临时闸门及临时启闭设备进行挡水检修。经招标设计阶段进一步的方案比较,尾水隧洞的检修考虑采用在尾水渠115m高程平台堆筑临时围堰的方法挡水检修,从而取消了初设预留的检修闸门槽,尾水平台宽度相应减小。

2.5主要地下洞室布置。

招标设计阶段地下主要洞室布置的变动主要是由初设的“主厂房尾闸室”一大一小洞室布置改为“主厂房主变洞”两大洞室布置。

主厂房长147m,顶拱跨度20.7m,最大高度49m。主厂房总长度比初设增加了13m,主要是因为采用地下gis升压站方案后机电设备布置所需而增加了副厂房的长度。为减小地下厂房跨度和高度,经机电设备布置优化,厂房顶拱宽度比初设减少了0.5m,厂房宽度由初设的20m缩小为19.5m,厂房高度由初设的50m降为49m。厂房吊车梁上游侧采用岩锚梁,下游侧因母线廊道拱顶距吊车梁底较近,故采用普通带柱吊车梁型式。

主变洞与主厂房平行布置,两洞室间的岩柱厚度为20.5m,约为一倍洞跨,主变洞的上覆有效岩体厚度约为18m,属于浅埋洞室。主变洞长93.8m,宽19.2m,高24.8m。主变洞内设主变室和尾闸室,右端设有一内径4m、高27m的通至地面的排风竖井。根据闸门井布置及闸门检修方面的优化,尾闸室宽度由初设的6m减少至5.4m。

主厂房与主变洞之间布置有4条母线廊道,廊道底高程由初设的与母线层高程平齐抬高为与发电机层高程平齐,廊道宽5.5~6.5m,高5.5~7m。

高压电缆廊道与坝轴线平行,断面宽3m,高4~5.5m,长70m(含洞口段)。137m平台上的电缆廊道宽2.5m,高4.5m,长32m。

交通洞洞口至主变洞段,宽8.0m,高6.5m,与初设相同,主变洞至主厂房段,因运输、安装主变需要,宽度增大至11m,高度增加至9.25m。通风疏散洞为保证与主变洞间有一定的岩柱厚度,比初设右移了9.85m。疏散洞洞宽8m,高6.5m,与初设相同,洞底高程结合副厂房楼层布置情况拟定为137.6m,比初设的139.2m低。因机电布置需要,疏散洞在主变洞至副厂房段需深挖至发电机层高程。

防渗排水廊道及尾水隧洞布置如2.3、2.4所述。

2.6围岩稳定分析研究。

初设阶段是在进水塔附近位置进行地应。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三

水工认识实习是学习水工建筑物等水工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我们于3月21日至203月30日对葛洲坝、三峡等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认识实习,收获很大。尤其对在建的中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感触颇深。结合实习实际和本人认识对三峡工程发表不成熟的看法。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32台套。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

第一阶段(1993-)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

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发电。平衡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五.兴建三峡工程中的问题。

1泥沙问题。

长江宜昌段年输沙量5.3亿吨,将淤塞三峡水库。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高程,总库容393亿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库容172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蓄水调节库容165亿m3。水库运行方案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调洪,经泄深孔和水电站畅泄,可减少水库沙淤积。来大洪水,水库调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冲水库淤积。九月水库开始蓄水,约两个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库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发电。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运。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当时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运。这是创新的水库运行方案。

2库区岸边边坡滑坡问题。

经详细地质调查,三峡水库库岸有若干潜在滑坡,大的可达数百万m3。但是离坝址最近的潜在滑坡,也远于26km,如发生滑坡,激起的冲击波到坝前消减到2~3m高,不影响大坝安全。此外,库岸如发生滑波,由于水库宽深,不会影响航运。

三峡枢纽185m高混凝土重力坝和1820万kw・h发电厂房,工程量大,但毕竟都是常规工程,我国有较多经验。局部地基稳定问题经过处理,能满足安全要求。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首批从国外进口,后来由国内自制。较复杂的是两线五级船闸,在岩岸内深挖,最高边坡达170m,下部闸室垂直60m,高岩坡稳定性是担心的。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精心研究设计、爆破和锚固、开挖,岩坡长期稳定。还有3000t客轮的升船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正在设计研究中,并先修试验用升船机。

6生态环境问题。

修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利方面为:防治下游土地和城镇淹没,减少火电空气污染,改善局部气候,水库可养鱼等。对生态不利方面为:淹没耕地30余万亩,果地20余万亩,移民到库边高地,将破坏生态环境,水库静水减弱污水自净能力,恶化水质,影响野生动物的繁殖等。所以有利有弊,不妨碍修建三峡工程。应该把不利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是水库移民要植树种草,修建梯田,保护生态环境,不要求粮食自给。做到这些,要化大力气和资金。控制重庆、涪陵、万县等城市排污,进行污水处理,保护水库水质,保护野生动物,设立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虽有难度,但必须解决也可以解决。至于三峡风景,由于岩岸高近千米,而三峡坝只高出原来江面110m。风景基本依旧,高峡出平湖,更增加了秀丽。

六.库区移民问题。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2.45万公顷;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区居住的总人口为84.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人)。考虑到建设期间内的人口增长和二次搬迁等其它因素,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总人口将达到113万人。任务艰巨,但必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五.兴建三峡工程中的问题。

1泥沙问题。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四

水工认知实习是学习水工建筑物等水工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我们于xx年3月21日至xx年3月30日对葛洲坝、三峡等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认知实习,收获很大。尤其对在建的中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感触颇深。结合实习实际和本人认识对三峡工程发表不成熟的看法。

一.坝址及基本枢纽布置。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32台套。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

第一阶段(1993-)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xx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xx-xx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五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六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工作必须贴近实际,在前期阶段测量好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地层土质,对不利的情况都要予以记录和分析,然后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之后再将其他设计人员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做好相关数据资料的汇总管理,对工程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细致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工作的全面性。对于设计单位而言,相关领导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实践工作中,要主动引入现代化技术,对于老旧的测量、勘察设备进行更换,使用更加先进的勘察探测设施,对于一线的施工机械设备而言,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日常中做好保养管理,那么在使用中其出现故障的概率就会降低,提高机械设备实际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配置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在管理过程中,其对各个专业都有所了解,在管理中容易发现问题的核心,将问题控制在萌芽中。工作中要从工程项目的现实状况入手,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地质水文数据对工程有很大影响,设计之前要先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了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应该及时完善环保管理。

2.2做好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设计质量,就应该全面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质量相互平衡,两手抓但是两手都要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将问题进行防范,让水利水电设计,施工有很好的环境,在提升企业信誉的时候,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分段管理,全面提升企业实力。在设计过程中,要制定行三级校审管理体制,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要履行自身的责任、权利,并且将权利放到制度的笼子中,有效控制权力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设计水平,得到业务真心的认可。想要得到优秀的设计策略,要求企业必须大力培养设计人才,提升其业务素质,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来工作。相关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就落实了终身教育的制度,要求员工必须努力超过自我,提高自身的工程设计水平,激发设计人员创新工作的理念,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考核管理。业绩考核要和工作成果结合到一起,如果设计工作做得好,那么考核分数就高,否则分数就低,甚至会不合格,然后激发员工知耻后勇,如果不能追赶上来,那么就会被其他员工所替代。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吸引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对于结构体系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进行强化管理,而推动整体工作队伍设计质量的优化提升,有利于企业以后的发展。

2.3优化概算编制工作。

企业为了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优化概算编制,通过概算编制,概算预算人员可以根据该制度,进行各项的内容的概算工作。对于设计概算而言,是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的一种估算和控制,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例如有设计的图纸,以及相应的说明书,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清单,以及后期的概算定额,各项费用取费标准等。如果没有完善的概算编制,那么后期这些复杂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在不同环节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企业对投资的管理,也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总结:。

通过以上对水利水电设计不合理对工程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发现其在设计过程中的数据收集,施工阶段的资源分配,以及概算编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以后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杜孝鹄,崔明远.水利水电工程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05):21-23.

[2]何合.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09):145-146.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七

摘要:通过在海水环境条件下,当考虑结构耐久性设计目标时,对结构实施过程中所揭露出的部分问题进行阐述,从而引出对海水环境下当前一般工程实践所面临的耐久性控制问题的部分思考。

关键词:海水环境,耐久性,结构。

1工程概况某临海排洪工程,采用三孔箱涵延伸入海,箱涵单孔孔径5。5m×2。9m,其中入海段长约1km。整个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薄板闭口结构形式。箱涵结构外底黄海高程为―0。86m~―2。0m,正常情况下,箱涵处于海水的半淹没状态。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显示,海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筋具强腐蚀性。部分箱涵位于重载货车运行的场地之下,该场地是受严格监控的重要区域,要求不得随意进行箱涵结构的后期维护服务,鉴于此,本工程除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结构设计工作外,在海水环境下,结构耐久性设计将是本工程考虑的重点。

2工程耐久性设计及施工中面临的部分问题。

2。1工程耐久性设计主要措施1)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45,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需要符合《海港规范》第6章的相关规定。

2)采用特殊防腐蚀措施,于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钢筋阻锈剂(浓度为30%的亚硝酸钙溶液)。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65mm。4)结构计算最大裂缝控制不大于0。2mm。5)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根据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规定,当工程埋置深度小于10m时,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可取s6,本工程提高一级,取为s8。

2。2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部分问题及思考2。2。1关于非结构裂缝和结构裂缝1)高性能混凝土早期非结构裂缝控制。a。高性能混凝土早期非结构裂缝的产生。本工程结构板面(主要是顶板面)出现了大量不规则裂缝,裂缝开展宽度明显大于《海港规范》所规定的结构最大裂缝开展宽度限值,根据现场测量,裂缝一般不深于20mm。裂缝开展全部集中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48h以内。显然,此阶段开展的裂缝与结构荷载效应没有任何关系。b。高性能混凝土早期非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首先,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多,水化热量大,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前后温差较大,很容易引起较高的温降收缩应力而导致混凝土发生早期开裂。其次,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较低,相比于一般普通混凝土,在强度成长的早期,其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的总量一般要大于普通混凝土。

再次,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很低,基本上不泌水,因此,新拌混凝土的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大于混凝土内部向表面泌水的速度,表面失水干燥而引起收缩,由此产生塑性开裂。c。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非结构裂缝控制思考。其一,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和配方(如合理的外加剂、优质的活性掺合料等),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如混凝土温度控制,养护控制等等。其二,可以考虑在结构中添加适当微膨胀剂来抵抗混凝土的初期收缩裂缝开展。其三,可以考虑采用纤维混凝土,但钢纤维有腐蚀问题,不宜采用。聚丙烯纤维有较好的抗海水腐蚀性,但其实际效果有待验证。其四,可以考虑于混凝土保护层内添加钢丝网来抵抗非结构裂缝。

2)厚保护层和结构裂缝控制。本工程中,结构板厚采用了600mm和550mm两种较厚的断面,这也是结构裂缝控制的必然要求。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介绍,当混凝土实际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时,可直接采用30mm的保护层厚度代入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来解决结构裂缝难以计算通过的问题。但如此处理后的结构裂缝开展情况实际到达一个怎样的水平,需要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2。2。2关于部分耐久性构造措施1)海水环境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设计。《海港规范》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其强度和密实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垫块宜采用水灰比不大于0。40的砂浆、细石混凝土或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的工程塑料制作。

实际工程中,如果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要求其强度等级高于本体混凝土,则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强度等级至少应达到c50。如此高的强度等级和密实性能要求,在普遍采用商品化混凝土的当前,难以在施工现场完成。因此,虽然是混凝土垫块,也需要在工厂特别定制。这除了增加成本外,考虑到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体量都比较小(一般边长不大于7cm),加工精度较高,需要特别的加工模板,因此,如果工程量需求较少,则混凝土生产商也往往不愿意生产此混凝土垫块,更不用说把垫块形状做成工字形或锥形。

当然,如果采用工程塑料来做保护层垫块,则市场上品种较多,而且也能比较好的保证加工精度和施工质量。但根据目前一般工程所使用的塑料垫块实际情况来看,要达到其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的要求,则市面上基本没有。另一方面,目前所使用的塑料垫块,如果用在海水环境下,由于其本身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本体有很大区别,因此,其与混凝土的接触界面必然成为天然的耐久性薄弱环节,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当塑料老化到一定程度,势必需要担忧塑料垫块的有效性。

本工程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的是高出本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并且采用的是立方体形状,没有采用异形垫块。

2)固定模板用的拉结钢筋的设置。结构施工中,为浇筑墙体混凝土,则立模需要采用钢筋拉结固定准确后方可浇筑。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拉结钢筋一般布置间距约为600mm×600mm,因此,如果工程规模较大,则混凝土墙体模板需要大量拉结钢筋来作为模板固定钢筋。

在海水环境下,究竟采用何种模板固定形式,将直接关系到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于模板外侧进行支撑,而不再使用拉结钢筋,但此种方法缺点是外支撑工程量较大,而且难以保证模板尺寸精度要求,并容易跑模,一般施工单位也不愿意采用此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传统的钢筋进行拉结,拉结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钢筋外侧套上一层塑料套管,待模板拆除时抽出钢筋而留下塑料套管在混凝土内,这样的方法使拉结钢筋可以重复利用,工程施工成本较低,但从耐久性的角度考虑,担心塑料套管与混凝土之间不同材料接触的有效性以及塑料制品的老化是有必要的`。因此,此种方法在耐久性方面的有效性仍有待验证。事实上,如果采用在套管内灌浆,则效果会好些,但灌浆的密实性难以保证(管径一般很小),同时也将难以施工和增加工程成本,而且经济有效的灌浆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难题。因此,本工程没有采用此方法进行模板拉结处理。另一种形式是直接采用传统方法,模板拉结钢筋(未埋套管)不拔除,而直接留在混凝土内,但钢筋于混凝土墙体两侧保护层内的部分直接烧断。拉结钢筋露头处,留出的混凝土保护层范围内的空洞(一般留出50mm×50mm的平面,深度同保护层厚度的方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先用木块或其他易于拆除的材料套在钢筋拉杆相应准确位置上即可)采用特殊配方的材料封堵。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封堵材料的选择却是耐久性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

3)模板拉结钢筋端部预留洞堵缝材料的选择。在一般普通工程中,孔洞封堵方法可采用如下几种:a。普通砂浆;b。高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配方的细石混凝土;c。化学试剂封堵(如环氧树脂砂浆材料)。

在海水环境下,普通砂浆密实性得不到保证,因此不适于作为堵洞材料。而细石混凝土材料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在目前一般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情况下,如果现场对堵缝材料总方量需求有限时,混凝土生产商一般不愿意进行生产。同时,混凝土由生产厂运至现场后,考虑到初凝时间需要,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用完毕。并且,堵洞工作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这样一来,现场需要很多工人同时进行作业,施工界面要求很大,且不同操作人员的施工质量将难以保证。因此,本工程在充分考虑后认为,采用细石混凝土不可取。

过市场调查,此种材料价格昂贵,是普通混凝土材料的几十倍,考虑到造价控制,建设单位未同意采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作业。如果工程实际许可,应该采用此种材料。

本工程中,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参考《海港规范》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控制参数,提出堵缝材料实际指导配方参数如下:a。采用水胶比不大于0。35的水泥砂浆;b。每立方米材料中,胶凝物质总量不小于400kg,但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550kg/m3;c。标准试块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需大于30mpa;d。坍落度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试验确定;e。需掺加相互兼容的钢筋阻锈剂和微膨胀剂,外加剂对砂浆的质量应无不利影响,外加剂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水泥质量的0。02%。

3结语1)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情况下,早期混凝土的非结构裂缝开展是一个普遍现象。海水环境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构造措施会影响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性能目标。

2)海水环境下结构耐久性控制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原材料供应单位、质量检测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的全方位配合和紧密协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个环节都达到要求,才可能达到整个结构的耐久性预期目标。因此,建议结构设计人员采用耐久性设计专篇的方式对结构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必要控制,以期比较好的完成规范规定的耐久性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jtj275―,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s]。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cces01―(修订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s]。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八

简介:水工认识实习是学习水工建筑物等水工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我于3月21日至203月30日参加了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伟大的水利枢纽进行了认识实习,收获很大,对在建的中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感触颇深。结合实习实际和本人认识对三峡工程发表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字:三峡水利枢纽参观实习。

水工认知实习是学习水工建筑物等水工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我们于年3月21日至2005年3月30日对葛洲坝、三峡等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认知实习,收获很大。尤其对在建的中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感触颇深。结合实习实际和本人认识对三峡工程发表不成熟的看法。

一.坝址及基本枢纽布置。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

第一阶段(1993-)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20)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

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发电。平衡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五.兴建三峡工程中的问题。

1泥沙问题。

长江宜昌段年输沙量5.3亿吨,将淤塞三峡水库。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高程,总库容393亿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库容172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蓄水调节库容165亿m3。水库运行方案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调洪,经泄深孔和水电站畅泄,可减少水库沙淤积。来大洪水,水库调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冲水库淤积。九月水库开始蓄水,约两个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库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发电。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运。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当时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运。这是创新的水库运行方案。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九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导流系统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闸坝工程等工程建设时,其作用尤为突出.通过对导流系统方案的拟定,可以提前对整个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详细设计,从而把握工程建设的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安全等.所以在进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导流问题。

1导流系统的概述。

水利工程由于受到地形、地质以及气候、气温等条件的影响,所以赋予了其不可重复的施工特性.也因此,通常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都会选择枯水季来进行工程的建设施工,并且要求必须保证在枯水季节内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以此来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工程建设的成本.

所以在进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季节特点来进行项目工程的施工安排,将施工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切实的安排,如“人力、财力、物力”等,从而保证施工的进度要求.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时,通常会采用分期围堰的导流方法来进行导流,而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分期围堰导流方法就是两期围堰导流法.然而由于特殊河段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在一些河流量较大、河面较宽的流域建设低水径流式电站时,会采用三期导流的方法进行导流.

2导流系统的施工技术应用。

2.1导流系统的开挖。

2.1.1覆盖层的开挖。

在进行覆盖层开挖时,通常会使用推土机来进行覆盖层开挖的集料,然后利用装载机以及液压正铲来进行装料,最后人工使用自卸车将其运输至弃料场.注意在进行覆盖层开挖时要人工修正一个预留0.5m的边坡.

2.1.2土方的开挖。

在进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除了覆盖层之外还有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的施工工序有“松动、破碎、挖装、运输出渣”等.作为施工初期和整个施工过程中关键的工序,土方开挖在施工前就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规模、特点、地形、水文、地质、气象等相关自然数据进行整合处理,然后按照导流、进度等施工的条件和状况进行开挖方式确认.

土方开挖同城都是采用明挖的方式,由分为“全面开挖、分部位开挖、分层开挖、分段开挖”等.其中全面开挖适合深度浅及范围较小的工程项目;而分部位开挖则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工程项目;针对开挖深入较大的项目工程,则通常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如果是进行长度较大的溢洪道、渠道等项目工程的开挖,最为适合的开挖方式就是分段开挖.

2.2导流系统的混凝土施工。

2.2.1处理混凝土与建基面的施工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基岩和混凝土的接触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序,首先要利用人工与机械配合的方法对岩块进行处理,然后再用高压风枪、水枪来对其进行吹干处理,而后通过地质监理的编录确定其是否有问题,有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没有问题,则直接对其进行打锚杆孔,之后再进行质量确认,确认合格后将砂浆锚杆正确安装.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施工缝的处理,并在进行凿毛处理之后对其进行高压风枪、水枪的洗净处理,处理后首要任务就是再次对其进行质量确认,确认无误以后再展开下一工序的建设施工.

2.2.2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

(1)钢筋施工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导流系统的施工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因此针对钢筋施工,通常是从“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个部分进行施工制作和安装的.而在进行钢筋施工时,必须要求钢筋加工厂派遣专属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跟踪,负责解决相应的质量施工问题.而施工中的设备通常有“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砂轮切割机”等.

而且针对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来进行下料和施工.而在进行钢筋结构安装时,必须对断面线和高程进行测量控制,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安装.除了渐变段以外,导流洞的安装通常都是由钢筋台车来完成的.

(2)模板施工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模板加工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表面平整度以及相应的`施工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模板的整体刚度和相应的加固方案都能满足于浇筑的受力要求.为了提高整体的施工速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选用可行走的钢模台车,与此同时还可以携带两套可以进行整体拆卸的钢模板,从而令施工质量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2.3质量控制与常规条件下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中,需要混凝土拌合站与微机系统相配合的手段,来实现配料的自动控制.3座混凝土拌合站便可以达到90m3/h的混凝土生产速度,需要6辆搅拌车同时进行混凝土搅拌,才能保持混凝土的水平运输.然后利用人字形溜槽来完成分料的任务,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采用拖式泵将其送入仓内.

而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监理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开仓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对外加剂进行适量的掺加,并对合理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还要对其进行随机取样检查,在现场对混凝土浇筑坍落度展开精确的检测,以做到适量的调整添加的水量,与此同时对其含气量进行有效测定,从而实现监理对混凝土浇筑的全面控制,使其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纠正,最后还要对混凝土浇筑设立专人进行养护管理,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施工质量.

3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然而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枢纽工程中施工导流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然而由于施工导流在水利枢纽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我们必须对其提高重视.

而且由于其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严重,所以“不重复性”的施工特点,令每次在进行导流施工时,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更需要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加大重视力度,从而保证工程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广西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下福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梧州: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

[2]纪勇,王晓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4).

[3]王旭东,宋国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4).

[4]吴晔.浅谈过芸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导流与排水[j].知识经济,2009(11).

[5]梁颜红.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塌方处理[j].珠江现代建设,2009(2).

[6]黄锐.谈导流系统在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1).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

长江宜昌段年输沙量5.3亿吨,将淤塞三峡水库。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高程,总库容393亿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库容172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蓄水调节库容165亿m3。水库运行方案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调洪,经泄深孔和水电站畅泄,可减少水库沙淤积。来大洪水,水库调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冲水库淤积。九月水库开始蓄水,约两个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库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发电。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运。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当时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运。这是创新的水库运行方案。

2库区岸边边坡滑坡问题。

经详细地质调查,三峡水库库岸有若干潜在滑坡,大的可达数百万m3。但是离坝址最近的潜在滑坡,也远于26km,如发生滑坡,激起的冲击波到坝前消减到2~3m高,不影响大坝安全。此外,库岸如发生滑波,由于水库宽深,不会影响航运。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参观实习有感大的,正在设计研究中,并先修试验用升船机。

6生态环境问题。

修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利方面为:防治下游土地和城镇淹没,减少火电空气污染,改善局部气候,水库可养鱼等。对生态不利方面为:淹没耕地30余万亩,果地20余万亩,移民到库边高地,将破坏生态环境,水库静水减弱污水自净能力,恶化水质,影响野生动物的繁殖等。所以有利有弊,不妨碍修建三峡工程。应该把不利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是水库移民要植树种草,修建梯田,保护生态环境,不要求粮食自给。做到这些,要化大力气和资金。控制重庆、涪陵、万县等城市排污,进行污水处理,保护水库水质,保护野生动物,设立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虽有难度,但必须解决也可以解决。至于三峡风景,由于岩岸高近千米,而三峡坝只高出原来江面110m。风景基本依旧,高峡出平湖,更增加了秀丽。

六.库区移民问题。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一

“决策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是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实现良性运行的关键,工程建设期是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工程建设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也是决定工程项目价值量和实现价值、由蓝图变为实体的关键阶段。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具有施工线路长、工程规模较大,投资大,组成复杂,引水工程距离长,集水库工程、引水工程、闸工程为一体,工程跨行政区域、跨流域,涉及范围较广,协调难度较大,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使工程建设管理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而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已进入建设期的准备阶段,如何有效地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是摆在工程建设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由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与工程特点、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管理模式、市场环境、项目法人的情况、文化、建设惯例等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规范项目法人以及参建各方的行为,增加工程建设管理的可操作性,减少工程建设管理的人为因素,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等目标的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得工程建设不仅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同时也使得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经得起思想、廉政等方面的考验,为此,需要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实行规范化管理。

2.1加快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制度保障和支撑作用,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重点破解影响黔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是研究制定项目法人单位组建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和问责制度;二是按照关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的最新法规,修改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细则,强制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规范市场主体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行为;三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信用平台,尽快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及人员信用评定及考核办法,规范从业主体及人员的进入与退出;四是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强化稽察、检查的监管作用,强化整改跟踪督办机制;五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和各项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

2.2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权威性,一是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在开工前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凡未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主体工程不得批准开工,违规开工项目,不得验收。二是要建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与工程稽察检查工作的联动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市场信用评级、资质审查、执业资格审查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加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检查的频次,建立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通报制度和公告制度。四是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快完善工作机制,保证监督队伍和人员的相对稳定,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一是要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人总负责和参建主体单位负责制,做到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确保安全生产教育、责任、组织、投入、防范、应急措施全面落实。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将脚手架、基坑支护、高边坡、洞室开挖、模板工程、爆破、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等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环节作为检查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促进水利工程安全文明建设。三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章操作等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坚持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违章指挥、违规作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的,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2.3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坚持“谁批准、谁主管,谁验收”的原则。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为标志,严格执行水利部工程验收规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强化工程验收的计划管理,项目法人单位在申请主体工程开工的同时,应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和工程各阶段验收计划,提供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计划,及时按照进度和验收计划组织或申请验收。凡不经验收,工程擅自投入运行,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的,要追究项目法人代表的行政责任。加大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考核力度。水利厅直属项目法人单位,竣工验收工作要纳入事业单位年终考核,实行项目法人代表负责制,项目法人代表任期内,未按计划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不得通过任期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市县水利项目竣工验收要纳入“黄河杯”竞赛考评,项目法人单位验收准备工作不积极、竣工验收滞后的,全区通报。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的,在致函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同时,压减乃至停止该地区项目资金安排。

2.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队伍发展能力建设

培育壮大建设企业实力,要通过市场竞争、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快推进事企分开,着力转变水利从业单位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水利施工企业重组兼并,吸纳技术人才、扩充资产和装备实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形势需要,每年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为重点,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的过程,接受实践的检验,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从实践中加以总结、提升,只有这样,方能形成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创新模式。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涉及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全国各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者在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做法和经验,由于笔者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水利工程建设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供今后修改、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二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32台套。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17年。

第二阶段(1998-xx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xx-xx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三

水工认识实习是学习水工建筑物等水工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我们于3月21日至203月30日对葛洲坝、三峡等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认识实习,收获很大。尤其对在建的中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感触颇深。结合实习实际和本人认识对三峡工程发表不成熟的看法。

一.坝址及基本枢纽布置。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

三.枢纽工程量及工期安排。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32台套。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

第一阶段(1993-)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

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发电。平衡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五.兴建三峡工程中的问题。

1泥沙问题。

长江宜昌段年输沙量5.3亿吨,将淤塞三峡水库。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高程,总库容393亿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库容172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蓄水调节库容165亿m3。水库运行方案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调洪,经泄深孔和水电站畅泄,可减少水库沙淤积。来大洪水,水库调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冲水库淤积。九月水库开始蓄水,约两个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库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发电。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运。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当时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运。这是创新的水库运行方案。

2库区岸边边坡滑坡问题。

经详细地质调查,三峡水库库岸有若干潜在滑坡,大的可达数百万m3。但是离坝址最近的潜在滑坡,也远于26km,如发生滑坡,激起的冲击波到坝前消减到2~3m高,不影响大坝安全。此外,库岸如发生滑波,由于水库宽深,不会影响航运。

三峡枢纽185m高混凝土重力坝和1820万kw·h发电厂房,工程量大,但毕竟都是常规工程,我国有较多经验。局部地基稳定问题经过处理,能满足安全要求。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首批从国外进口,后来由国内自制。较复杂的是两线五级船闸,在岩岸内深挖,最高边坡达170m,下部闸室垂直60m,高岩坡稳定性是担心的。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精心研究设计、爆破和锚固、开挖,岩坡长期稳定。还有3000t客轮的升船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正在设计研究中,并先修试验用升船机。

6生态环境问题。

修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利方面为:防治下游土地和城镇淹没,减少火电空气污染,改善局部气候,水库可养鱼等。对生态不利方面为:淹没耕地30余万亩,果地20余万亩,移民到库边高地,将破坏生态环境,水库静水减弱污水自净能力,恶化水质,影响野生动物的繁殖等。所以有利有弊,不妨碍修建三峡工程。应该把不利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是水库移民要植树种草,修建梯田,保护生态环境,不要求粮食自给。做到这些,要化大力气和资金。控制重庆、涪陵、万县等城市排污,进行污水处理,保护水库水质,保护野生动物,设立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虽有难度,但必须解决也可以解决。至于三峡风景,由于岩岸高近千米,而三峡坝只高出原来江面110m。风景基本依旧,高峡出平湖,更增加了秀丽。

六.库区移民问题。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2.45万公顷;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区居住的总人口为84.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人)。考虑到建设期间内的人口增长和二次搬迁等其它因素,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总人口将达到113万人。任务艰巨,但必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四

就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一般都会重视施工的效率,忽视工程的设计环节,竣工后质量不合格,或者在使用中出现很多问题,导致后期维护管理难度加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后期的评估审核力度不强,那么施工人员就放松质量问题,而整体的管控工作形式化严重,上级领导检查时,所有工作都按照标准进行,而检查风一过,就恢复到日常的工作习惯,导致设计质量存在很大问题。除此之外,在划分评审职能权责时,没有划分清晰,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没有很高的工作素质,那么在实践工作中,就不能很好的完成设计图纸工作,后期的校验考核也不能全面进行,遗漏了很多关键性问题。对于设计细节层面而言,大多数单位都没有明确的地质水分数据分析,导致不合理的设计参数被使用,这些问题都要进行改善。

1.2没有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业内人士都清楚,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都有很大的施工建设规模,由于对功能要求的不同,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而且施工周期长,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不能全面进行施工管理,不能合理的对资源进行配置,那么就会影响现场的施工情况,甚至会导致现场施工一片混乱,直接导致施工质量,工程进程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标准[1]。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对方案进行持续优化,设计人员要保证图纸设计的科学性,才能符合安全以及经济性标准。据调查分析,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中,不重视对设计方案的全面分析,也不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在检查的过程中,其只要满足一般标准就可以,而会议中所阐述的科学设计,方案优化只是一纸空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留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方和业主而言,二者的关系更像是鱼与水的关系,业主一方对做好成本效益管控工作更加重视,而设计的一方会更加重视项目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二者意见出现分歧,只能使用相关规范以及条款应付业主,导致双方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如果矛盾升级,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沟通,那么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2]。

1.3概算编制不灵活。

概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是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建设规模,说明了工程的经费投入比例,同时对员工的待遇标准进行了规定,也规定了使用材料的价格等。但是据调查得知,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概算编制的内容比较简单,审核工作不能开展和落实,除此之外,相关的设计人员,不能分析计算工程的总量以及单价,例如在计算土石方总量的时候,或者记录钢筋总量,得到的结果缺乏精准性,无法对材料的价格调整为贴近市场的价格,那么企业在进行项目结算,竣工审核工作,以及施工投标管理时,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五

高拱坝坝身泄洪消能。

从国内现状看,高拱坝已成为大型水电站的主选坝型之一,在泄水建筑物布置上大多采用坝身开孔泄洪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分流的总体布置构架。

我国建成的二滩水电站采用了“坝身表孔+深孔双层泄水孔口布置、下游设水垫塘与二道坝、通过水舌碰撞促进消能、并辅以岸边泄洪洞泄洪”的泄水建筑物布置格局与消能模式,建成后经数年实际泄洪考验,表明是成功的。

为有效控制水垫塘底板最大冲击压强(一般要求不大于15×9.8kpa),目前较多采用出射角度不等的大差动布置型式,通过分散挑流水舌的入水能量,达到降低水垫塘底板冲击压强的目的,而采用溢流前缘为舌形的出口鼻坎以及在出口鼻坎上增设分流齿坎也是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除此之外,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如下非碰撞式坝身泄洪消能布置及深厚覆盖层条件下高拱坝坝身泄洪消能布置两方面的。

高水头大流量底流消能。

底流消能是一种传统的消能方式,其具有流态稳定、消能效果好、对地质条件和尾水水位变化适应性较强的优势。但从国内外的运用情况看,底流消能在大型高坝水电工程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挑流消能。主要有经济和技术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底流消能需要要修建造价昂贵的底流消力池,工程投资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高坝工程工作水头高,致使消力池临底流速很高,难于保证消力池自身的泄洪安全。然而,与挑流消能相比,底流消能更能适应地质条件欠佳的坝址,而且底流消能引起的泄洪雾化很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尤其在目前人们对高坝泄洪雾化等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现状下,底流消能方式具有独特优势。我国近期投入开发的大型水电站如向家坝、官地等都采用了底流消能方式,就是很好的实例。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官地水电站还采用了斜边墙底流消力池布置型式。研究表明,这种布置方式能够顺应下游河道的地形条件,减少直立边墙底流消力池的施工难度与工程投资,同时也增大了消能水体体积。

高水头大流量溢洪道与泄洪洞。

土石坝与拱坝是目前我国高坝工程的主要坝型,岸边泄洪洞与溢洪道则是土石坝与高拱坝工程常见的泄水建筑物布置方式。对土石坝工程而言,由于坝身不能过流,岸边溢洪道与泄洪洞是最为关键的泄水建筑物;对高拱坝而言,泄洪洞往往是坝身泄洪设施的重要补充。为了确保高拱坝的运行安全与水垫塘检修,我国高拱坝在水力设计中大都采用了坝身泄洪与岸边泄洪洞并重的设计思路,岸边泄洪洞单独泄洪可以满足宣泄常年洪水的任务。

对于高水头大流量的溢洪道与泄洪洞而言,一般都存在如下两方面的水力学技术难题需要认真解决:一是高流速泄槽段的掺气减蚀问题;二是出口鼻坎的体型优化与下游消能防冲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在传统掺气坎布置型式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高速泄槽侧壁的掺气减蚀、u型掺气坎、平面凹型掺气坎、v型掺气坎、变底坡掺气坎等新的掺气坎布置型式,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得到设计与工程采用。

高坝泄洪雾化问题。

泄洪雾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水、气两相流物理现象,其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泄水建筑物的体型及泄洪方式、上下游水位差、流量、入水流速与角度、下游水垫深度、下游地形、当地气象条件等都是有关联的影响因素,同时在时间上也有其随机性的一面,因此研究难度很大。

近年来,孙双科等基于国内多座已建工程泄洪雾化的原型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工程类比、以及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建立了一套定量预测泄洪雾化影响范围与降雨强度分布的经验公式与基于空间任意坐标点处泄洪雾化降雨强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在小湾、瀑布沟、双江口、亚碧罗等水电站泄洪雾化预测研究中得到了运用。

二、展望。

我国目前正处于水电建设高峰期,而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研究具有广泛的技术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围绕一系列的高坝建设,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也必将进一步促进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重视并关注如下问题:

(1)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从发展历史与现状看,高坝泄洪消能仍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研究方法目前仍以试验研究为主要技术手段,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往往需要与已建工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与研究者的经验积累。尽管如此,同其它学科一样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依然十分重要,理论研究与发展的不足,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目前,大量研究工作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往往只能立足于解决具体工程的生产实际问题,而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总结归纳与理论分析,致使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且进展缓慢。

(2)高坝建设中环境制约因素的研究。当前我国的水电开发已进入生态环境制约的发展阶段,在不断获取效益的同时,人们对高坝建设的环境影响问题日益关注。因此,必须重视高坝建设中的环境影响问题,并积极寻求减免其不利影响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仅工程措施而言,与高坝泄洪消能研究相关的包括低雾化泄洪消能技术、泄洪雾化预测、鱼道水力学、分层取水水力学等。

(3)枢纽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问题。随着我国一大批巨型水电站的不断建成与投产,高坝安全运行与科学管理问题将会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我国已建的一些高坝工程虽然其规模与技术难度与目前在建中的大型工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有的已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破坏,从抗御风险确保工程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高度重视对巨型水电工程泄洪安全与运行调度方式等的深入研究,包括建立泄洪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泄水建筑物的水力学安全监测技术等。

(4)水力学原型观测研究。水力学原型观测可以有效弥补并修正水工模型试验中缩尺因素的影响,从而正确认识泄水建筑物的水力特性并对其安全运行提出合理建议。因此,对水力学原型观测的实施方法、资料的归纳整理与深入分析也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六

xx年,xx水利枢纽防汛办公室按照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xx年度汛技术要求,在省南水北调局的直接领导下,我们严格执行《xx年度xx水利枢纽工程度汛方案》和《xx年xx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抡险应急预案》,周密安排,科学防范,有效应对了9月18日上游围堰发生的崩塌险情,取得了防御xx秋汛工作的重大胜利。

xx秋汛自9月16日进入设防,9月27日退出设防水位,在迎战xx秋汛洪水的12天里,xx水利枢纽工程共投入防汛抢险劳力x余人,机械设备x余台套,石料近x万吨,彩条布x平方米,编织袋x万条。

一、科学组织未雨绸缪。

1.制定工程度汛方案和防汛抡险应急预案,落实防汛实战演练,提高突发险情应急处置能力。四月初,xx水利枢纽防汛办公室编制了《xx年xx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方案》、和《xx年xx水利枢纽工程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六月下旬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批复了xx度汛方案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按照批复意见,xx防办还与施工单位签订了防洪度汛安全责任书。8月17日,xx枢纽防汛办公室按照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了防汛实战演练,参建单位抗洪抢险突击队按照防汛办公室命令,对模拟出险处进行了抢护,对围堰生活营地和基坑内人员、重要设备全部组织进行撤离。防汛实战演练结束后。防汛办公定还对x勘测公司、x公司xx监理中心、x监理、xx局、xx局、x局以及建管处各科室职责和防汛器材进行了检查。通过实战演炼,提高了处置突发险情应急能力。

2.组织贮备各类防汛抢险器材,为防御洪水提供物资保障。在借鉴xx年防汛抗洪经验的基础上,xx枢纽防汛办根据xx年防汛形势。从多种渠道贮备深搅桩头、块石、碎石、黄砂、挖掘机、运输机械、照明灯、救生衣等防汛物料和器材,尽可能满足防汛抡险物资需要。同时,还派遣工作小组深入施工标段检查督办防汛工作,对防汛物料和器材不全不足的,责令限期购买补足。

3.及时召开防汛动员会议,全面迎战xx秋汛。9月13日,根据上游水情,xx防汛办公室紧急召开防汛工作动员会,部署xx年xx枢纽工程防御xx秋汛工作。会议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密切关注x上中游雨情和x水库实时调度情况,掌握好防汛信息,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及时观测xx水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三是加强对险工险段和薄弱环节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围堰基坑内人员设备应做好随时撤离准备;四是落实好防汛责任制,严格按照xx年防汛方案和防洪应急预案全面做好准备,落实防汛器材和物资设备,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五是进一步严肃防汛纪律,要求各单位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执行防汛命令,严格实行防汛责任追究制。

二、突出重点严阵以待。

1.加固薄弱环节,确保重点部位安全。xx水利枢纽工程围堰全长x公里,高程x米。xx防汛,关键在裹头,xx围堰险情易发地段集中在上裹头右侧附近回水区域。由于上裹头凸在江心,首当其冲受到江水剧烈冲刷,上裹头前沿三米处部分块石基础已经反复出现垮塌。虽然采取了抛石镇脚应急措施,险情仍时有发生,我们做到了“垮多少补多少,不间断地抛石镇脚,确保裹头安全。”

2.加强巡堤查险,严密防范险工险段险情发生。xx防办成立了四支防汛巡查小分队,每支巡查小分队x人,由建管处中层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担任队长,分段包点,全天候24小时分班交叉巡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也成立了各自的巡查小分队,构建了xx枢纽较为完善的防汛巡查网络体系。

三、有序应对全力抢险。

1.密切关注上中游雨情水情汛情,为防汛决策提供依据。x上游受9月5日至8日、10日至15日、16日至18日三次降雨影响,丹江口水库不断加大下泄流量。xx枢纽工程于9月16日进入设防。16日14时,xx枢纽上游水位达到x米,超过设防水位(36.50米,黄海高程,下同),x站流量达到x立方米每秒;17日20时,xx枢纽上游水位x米,达到警戒水位(x米),沙洋站流量达到x立方米每秒。根据来水变化,xx防汛办启动了相应应急响应。

2.加大巡堤查险频率,缩短巡查间隔时间,及时发现险情。由于xx今年秋汛来得早、来势猛、流量大,而且比降大、流速急,围堰上裹头基脚、上游围堰回水区,均被洪水严重冲刷,xx枢纽工程围堰防洪形势十分严峻。18日16时刚过,由省局x副局长带队的巡查小分队,在巡查到距上裹头x米处围堰回水区时,第一时间发现了围堰崩塌险情。险情发展速度极快,崩塌长度从x米眨眼之间扩大到x米,崩塌从x米高程迅速向堰顶延伸,局部崩塌处距堰顶仅x米。

3.统筹调配各类资源,有力有序拼命抢险。一是快速响应,及时作好现场应急处置。险情发生后,省局驻守xx指挥防汛工作x副局长迅速成立了前线抢险指挥部,现场组织了x余人抢险突击队、20余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奋力抢险。并迅速组织xx公司xx项目部、x县南水北调办、x市调水办、x市防办从xx石料场、x石料场、x石料场调集x余辆运输车向xx运送抢险石料;武警水电二总队七支队x项目部、x局x工程项目部、x基础公司x项目部等单位积极调集近x辆运输车紧急援助xx抡险;x总队七支队x名武警战士,组成抢险突击队连夜赶赴现场参与抢险。二是确保信息通畅,寻求外部援助。xx防汛办公室及时将险情上报到国调办、省防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省防汛指挥部对xx枢纽工程险情的出现,高度重视。省防办领导对抢险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连夜选派防汛专家赶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并迅速协调省x河道管理局就近解决抢险石料等相关问题。三是宣布进入防汛紧急状态,全员皆兵、顽强拼搏、奋力抢险。成立前线抢险指挥部及抢险技术组、物资调配组、抢险救援组、巡堤查险监督组、安全监督组、宣传报道组、水情测报组、后勤保障组等八个小组,以险情为命令、各司其责。经过近40个小时的全力抢险,到20日8时,向崩塌处抛石近x万吨后,险情才得到有效控制。

四、以夺取全胜为目标,确保xx工程防洪安全。

在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后,xx防汛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防汛值守,严密关注xx水情变化,及时掌握防汛信息,迅速补充防汛物资器材储备,对上裹头和围堰崩塌处固定了专人防守,严防新的险情发生,确保xx水利枢纽工程安全度汛。

今年,xx防办能够战胜20年一遇的xx秋汛,特别是战胜了x上围堰崩塌险情,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省防指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领导的直接指挥,得益于兄弟单的大力援助;得益于参建各方的拼命抢险,得益于抢险现场有一批不怕死的勇士;也得益于xx建管处有一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队伍。xx防办圆满地处置了上围堰崩塌险情,取得了xx年防御xx秋汛工作的完全胜利。目前,xx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大干一百天,为完成年度施工任务而努力奋斗。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七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原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专用高速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重要水工建筑物。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3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32台套。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

第一阶段(1993―)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xx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xx―xx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

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发电。平衡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论文篇十八

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32台套。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17年。

第二阶段(1998-)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一、二工程均已如期完成,三期工程也在计划内施工,升船机攻关在紧张进行中。

四.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

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发电。平衡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经济与严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洁的可以再生的水电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资源,如果以火电来算,就意味着要多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万吨。除废渣影响环境外,每年还将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会产生大量的飘尘、降尘等;火电厂和弃渣场大规模的占地将从华东、华中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地区夺去更多的土地。这不仅使中国今后将承受更大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也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航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